雞翅木花卉
㈠ 紅檀是紅木嗎
紅檀不屬於紅木。
紅檀是廣義的紅木類木材品質和欣賞價值都比較好的一個品種,其木質品質和色澤紋路、以及價格都超過很多紅木品種,也是黃花梨、印度小葉紫檀稀缺之後的有力替代品種,很有增值潛力。
根據國家標准,「紅木『的范圍確定為5屬8類,29個主要品種。除此之外的木材製作的傢具都不能稱為紅木傢具。
(1)雞翅木花卉擴展閱讀:
市場上的紅木傢具中,不少標稱黑檀、紅檀、黑紫檀之類的樹種則根本不存在,其基材大多是普通木材,甚至是雜木。這些傢具以子虛烏有的名稱攀上紅木的高枝,售價可能是普通木材傢具的十倍以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木國家標准》(紅木GB/T18107-2000)發現,紅木從類別上看主要有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紅酸枝木、烏木、條紋烏木、雞翅木等8類。
而黑檀、紅檀、黑紫檀並非國標規定的紅木樹種屬類。市林業研究院園林花卉所所長在翻看了《中國植物志》(全球記載植物種類最多的圖書)後也肯定地表示,紅檀、黑檀這種木材根本不存在。
㈡ 請問這是哪種紅木來的
鑒定方法:
首先,看傢具的腿腳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跡。在南方潮濕地區,傢具一般直接擺放在泥地,時間長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次,看包漿是否自然。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的包漿要麼不自然,要麼在不常撫摸的地方也做出來了。
再次,看銅活件。老紅木傢具的銅活件如果是原配的,應該被手摩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銅活件包括面頁、合頁、鉸鏈、拉手、包角、鑲條、鎖面等,有些材質較好的傢具還會選用白銅打造,時間長了會泛出幽幽的銀光,令人遐思。有些銅活件上會鏨出各種圖案,有動物、花卉、吉祥字元等,工藝之精,是今天的銅匠很難仿得像的。有些民間意趣非常濃厚的圖案上,還可以分辨出地域風情和時代風尚,從而獲得珍貴的人文資訊。
然後,看翻修痕跡。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後,原有的椅圈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釘眼,這種椅子就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原來的藤面爛掉了,會留下穿藤的眼子,翻過來就可以看到。
緊接著,看木紋。有些傢具表面會出現高低不平的木紋,但要看仔細了,是否用鋼絲刷硬擦出來的,是否與原有的木紋對得起來。硬擦的木紋總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
最後,看紅木傢具的底板和抽屜板。比如老的桌子和悶戶櫃等,底板和抽屜板就有一股仿不像的舊氣。也有塗啞光黑漆的,但絕對沒有火氣。再則看抽屜側板,在側面應該有倒角線以免傷手。還有一點很重要,看明榫,過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鎖住榫頭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就說明是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總之藏家在收藏紅木傢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挑選、認真辨別,認清材質是至關重要的。
㈢ 紅木從風水上有什麼講究
01紅木傢具最適合擺在什麼方位?
東方在五行中屬木,是擺放紅木傢具的最佳位置。所以,如果主人家中存在不安定因素時,可以通過調整擺放方位,來改變家居風水的不利格局。
紅木傢具擺放的風水講究大全,收藏起來慢慢看!
紅木傢具的擺放位置若是得當,它的能量和氣場就會釋放出來,對於器型高大的傢具,如頂箱櫃衣櫃,若置於吉位,則傢具的強大能量和氣場將會被放大釋放,反之,放在凶位,則風水的負能量就會加強,不利於主人家的風水運行。
02紅木沙發擺放的風水宜忌
1-伸出臂彎為佳
紅木沙發擺放時,兩旁必須有伸出的彎位,形如英文字母的「U」字,各有一臂伸出為宜。
2-形狀要統一
紅木沙發的形狀要統一,最忌方圓兩種形狀的沙發搭配並用,同時也不能一套半來擺放。
3-不宜與門直沖
紅木沙發若是與大門成一條直線,就是風水上的「對沖」,此時,應該要把紅木沙發移開,以免與大門相沖。
倘若裝修格局所限,無處可移動,那也可以在兩者之間置放一屏風,這樣可避免大門流進屋內的氣直沖紅木沙發,若紅木沙發向著大門,則無大礙,亦無需擺放屏風化解。
紅木傢具擺放的風水講究大全,收藏起來慢慢看!
4-背要有靠山
從心理學來說,如果紅木沙發背後空盪盪,就會缺少安全感,即使紅木沙發背後是門窗或通道,但也是「背後無靠山」的表現。
故此,紅木沙發擺放的背後應該有實牆可靠,如果確實沒有實牆可靠,較為有效的方法是,把矮櫃或屏風擺放在紅木沙發背後,亦可起到替代作用。
5-背不宜有鏡
紅木沙發的背後不宜放有大鏡,主人坐上沙發,旁人從鏡子中可清楚看到坐者的後腦,便大為不妙。
但如果在旁邊而不是在沙發背後,只要後腦不會被鏡子反照出來便無妨。
紅木傢具擺放的風水講究大全,收藏起來慢慢看!
6-上不宜有燈
就環境設計而言,如果紅木沙發頭頂有光直射,就會令人的情緒緊張,頭昏目眩,坐卧不寧等不適,所以紅木沙發上不宜有燈,但如果將燈改裝為射向牆壁,則可略微緩解。
03紅木餐桌擺放的風水宜忌
1-宜南忌西
在風水學上來講, 西南方代表的是疾病,故此紅木餐桌的擺放位置不宜在西南方,否則對家人健康不利,尤其是女性。
2-生氣位置為最好
紅木餐桌應擺在整個餐廳的生氣位置上,如延年、天醫的位置上,這樣有利於家人的健康和帶動家庭財運亨通。
3-要符合戶主五行
紅木餐桌不能擺放在和戶主五行不符的位置上,比如主人屬西四命的,切忌擺放在東南、東、南以及北方向。
紅木傢具擺放的風水講究大全,收藏起來慢慢看!
4-靠廚房,不靠衛生間
若紅木餐桌靠近衛生間旁,家中好運就會受到壓制威脅,故,餐桌不能靠近衛生間。
5-宜正中,勿沖門
紅木餐桌宜擺放餐廳中央,家人用餐也可以根據本命卦的吉方就坐,如家庭 支柱朝生氣方,長輩朝延年方、天乙貴人方,上學的子女可朝伏位。而紅木餐桌不宜正對廚房門或者與大門直沖。
紅木傢具擺放的風水講究大全,收藏起來慢慢看!
6-飾物宜花卉,勿蠟燭
餐桌上擺放新鮮花卉,是為了增加餐廳的生氣,豐富餐廳色彩搭配,最好是選擇與主人五行相配的花色;蠟燭不能長期擺放餐桌上,尤其是白蠟燭,乃喪事象徵,不吉之意。
04紅木大床擺放的風水宜忌
1-紅木大床不宜放中間
紅木大床不要放在卧室中間,這樣做會引來諸多不利。
正確的擺放方式應是以下三種:
床頭不能朝向走廊、電梯間、廁所的下水管和抽水馬桶方向。
2-三面有牆,藏風聚氣
把床放在三面靠牆的位置上,也就是盡最大可能利用空間,把床放在一個藏風聚氣的地方。
紅木傢具擺放的風水講究大全,收藏起來慢慢看!
3-不受門窗沖射的角落
把床放在房間不受門窗沖射的角落,兩面有牆,如果不行,就在朝門窗的位置上加屏風和擋板,目的是遮措門窗的沖射,使床位能夠藏風聚氣。
紅木傢具擺放的風水講究大全,收藏起來慢慢看!
4-床頭禁忌有5點
① 床頭靠板的形板不宜用三角形。
②床頭不宜正對大門。
③床頭千萬不要位於窗口下面。
④床頭不宜「橫梁壓頂」。
⑤床頭不宜正面對鏡子。
㈣ 木雕的分類
中國木雕,分布極廣,此衰彼興,潮起潮落。由於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資源條件,取材不一,工藝不同,形成了諸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
在我國,木雕流派大多是以地域來區分的。例如: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泉州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北京宮燈,台灣木雕,寧波朱金木雕,雲南劍川木雕,湖北木雕船,曲阜楷木雕刻,蘇州紅木雕刻,上海紅木雕,南京仿古木雕,江蘇泰州彩繪木雕,山西木雕,山東濰坊紅木嵌根雕,上海黃楊、白木小件雕,遼寧永陵樺木雕,貴州苗族龍舟雕、面具雕,江西儺面具雕,湖北通山木雕、咸浦邦木雕,天津木雕,東山海柳雕等等。
這些木雕流派在全國或者當地都極具影響力,而最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五大流派被稱為「中國五大木雕」。 泉州作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作為泉州民間傳統技藝之一的手工木雕,其發展也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泉州木雕之多、工藝之精,令人嘆為觀止。
歷史上,泉州木雕的興起和發展是在唐天寶二年(公元686年),武則天登基後,把年號改為開元,要求全國每州各修一寺,當時的泉州,經濟繁榮、香火旺盛,在開元寺周邊,同時修建大小寺廟100多座,號稱「大開元萬壽禪寺」,為木雕藝術的興起提供了無比廣闊的空間。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泉州的木雕藝人開始介入泉州開元寺大規模的修建工程。就連當時的東西兩座塔,也完全是用木結構和木雕製作而成,這兩座巨大木塔後來毀於戰火,燒成一片廢墟。在泉州開元寺的藏經閣里,至今保存著兩尊當年從廢墟里撿回來的木雕羅漢,簡直是出神入化、精美絕倫。我們可以想像:兩座幾十米高的五層木塔,該是何等的雄偉壯觀,古代的泉州藝人,不知把多少精美的木雕藝術鐫刻在裡面,不知傾倒過多少中外遊客,描寫泉州當時的大唐盛世,有詩為證:「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宋元時期是泉州木雕發展的鼎盛時期。泉州港成為東方第一大港以後,泉州木雕精品在海外華僑和商人的呵護下,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走向東南亞,走向全世界。
明清兩代是泉州木雕藝術發展的輝煌時期,明代崇禎十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出資重修開元寺。當今的大雄寶殿,號稱「百柱殿」,是用100根柱子支撐起來的,柱子上方有24尊帶翅膀的木雕飛天,手持文房四寶和南音樂器,儀態萬千,這批飛天像妙齡少女一樣,她們象徵著古印度教的神鳥——妙音鳥,也象徵著24個節氣。不論白天黑夜,一年24個節氣,一天24小時,每年每月,每時每刻,都有這些妙音鳥翩翩起舞供奉在百柱殿內,供奉在釋迦摩尼周圍。當香火旺盛之時,煙霧繚繞在飛天之間,若隱若現,彷彿仙女下凡,飄飄欲仙,令人嘆為觀止。 木雕,是泉州民間工藝品種的重頭戲。平雕、線雕、根雕、花格雕、神像雕等意彩紛呈,獨具一格。泉州的木雕藝術精雕細刻,花團錦簇,是恰如其分。泉州市的惠安縣、泉州台商投資區是木雕產業和技藝傳承的集中地,也是當地的文創產業支柱。木雕工藝師黃泉福連續榮獲第一、二屆中國雕刻藝術節一等獎。盧思立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光榮稱號,其龍根木雕《悟》獲得全國第四屆工藝美術百花獎希望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對台開放,作為台灣同胞主要祖籍地的泉州,眾多的台灣鄉親到大陸謁祖尋根,進香參拜宗教活動頻繁,泉州木雕的生產、銷售、加工、定貨一度上升為歷史最高水平,從而使木雕的技藝提高,人才輩出,名師名企業不斷涌現,木雕的作品在全國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一枝獨秀,紛紛獲獎。為泉州的工藝美術界爭光,為僑鄉文化作貢獻,為海峽兩岸民間工藝、宗教文化交流發揮良好的促進作用。
東陽木雕
浙江省東陽市的木雕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為東陽傳統民間工藝,素以「雕花之鄉」而著稱。東陽木雕藝術的產生與發展,首先是因為該地盛產適於雕刻的木材,如樟木。東陽木雕作品的外貌特徵,在於它保留木質的原有色澤和紋理,由於精細打磨,更顯得圓滑細膩、精美光潤。其木雕技藝之精湛,產品之典雅、精美,馳名中外,據北宋建隆二年(961)所建東陽南寺塔室內發掘出來的木雕佛像考證,距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根據文獻記載,東陽木雕工藝大約始於唐代,發展於宋代,盛於明、清兩代。東陽木雕在表現的題材方面也已十分廣泛,有人物、山水、飛禽、走獸、花卉、魚蟲等,並且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裝飾內容也已開始為東陽木雕所表現。
東陽木雕作為一種藝術流派,是根據建築、傢具以及多種陳設品製作的各自造型特點,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而形成的,它有一套獨特完備的雕刻技法,其中包括浮雕、圓雕、透空雙面雕、陰雕和彩木雕嵌。浮雕是東陽木雕藝術的精華,也是獨具東陽木雕特色的工藝形式之一。它是借鑒傳統的散點透視或鳥瞰透視法構圖,然後鏤空雙面雕,或者再通過彩木鑲嵌來完成的。東陽的淺浮雕,畫面深度一般都在2-5毫米之間,以刻線的表現力來體現物體的主體感。這種淺浮雕,最為人稱道的是「滿地雕刻」,也就是在器物表面,滿雕紋飾,既有立體感,又密不露地,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浮雕樟木箱就是這一工藝特色的代表產品,是人們喜愛的傳統產品之一。
東陽木雕作品,在圓雕、建築裝飾、器具裝飾等領域,也有獨到的建樹。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木雕屏風、掛屏是東陽木雕行業在傳統浮雕工藝形式基礎上的一個創新。採用中國畫工筆寫實的手法進行構圖設計,製作的掛屏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尤其雕刻的花卉、飛禽、仕女等圖案最為突出,層次分明、細膩精微,逼真傳神,使人耳目一新。 東陽雕刻行業的工人和設計人員還創作雕制了各式純觀賞性的立體藝術台屏(即陳設工藝品)。這些作品在造型設計上已經突破了傳統的長方形、圓形、扇面型等框式結構,出現了多種根據題材內容所設計的散邊式造型,使人贊嘆不已。這些作品的出現,為木雕工藝品的不斷創新、表達更豐富的內容,起到了開拓作用。
福建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稱。唐初,寺廟的建築裝飾、佛像、經書等已有雕刻工藝雛形;宋末元初,莆仙所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題材的圍屏、欄桿、木雕古玩、樂器、傢具等,已經相當精妙生動;明代,莆田擅長圓雕佛像、平雕建築裝飾等。
中國最大的木雕工藝產業所在地。名貴木頭雕刻占據了國內大部分的市場額。目前有20W人左右從事木雕行業。以高檔名貴紅木的古典家私和小件為主。
北宋時期五度為相的仙遊人蔡京大興「豐大豫亨」之說,大興土木,追求豪華富麗,便召家鄉的工匠把京都宮廷器具與書畫工藝有機結合,製作出木雕傢具,首開「莆田」木雕傢具工藝先河。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名畫《聽琴圖》的琴桌就是蔡京呈獻給宋徽宗的興化木雕傢具精品。
宋末泉州港、楓亭港輸入菲律賓的紫檀、雞翅木等成為興化工匠的木雕原料,紅木木雕漸盛。
「莆田木雕」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簡潔、明快清新的藝術風格,清代進入結構考究、裝飾華美、繁復厚重的輝煌時期。業內人士認為,莆田木雕是歷代藝匠文化理念和審美情趣的積淀,其傳統工藝有圓雕、透雕、浮雕、根雕,品類有佛像、仕女及花烏山水擺件、傢具、把玩雜件等,造型千姿百態,做工精細,極具實用、觀賞和收藏價值。
至今在莆田本土、台灣、日本長崎、鹿耳島等地天後宮尚存有明代木雕媽祖像以及匾額、圍屏、祭器等文物。興化歷代都有著名的木雕工藝代表人物。清末名師廖明山之孫廖熙擅長於人物,兼雕刻花卉,其佳作在1903年巴拿馬萬國賽會上榮獲金獎。「廖氏木雕」遂成為中外古董商競相覓購的珍品。故宮博物館尚存多件「廖氏」木座,還有清乾隆年間莆田後洋藝人雕刻的貢品——貼金透雕花藍。
明代,因倭寇之亂實行海禁,從南洋諸國輸入的紅木極少。興化木雕多採用本地盛產的龍眼樹木料雕成各種武將、仕女或神像、古玩,輔以老漆塗飾,使作品更加顯得色澤深沉,古色古香,龍眼木雕因此而美名遠揚。 潮州木雕起源於廣東省潮州,但作為一種藝術流派,它還包括明清時期屬於「潮州府」轄內的潮安、潮陽、普寧、饒平、汕頭、惠來、海豐、陸豐和梅州興寧、梅州市梅縣區以及閩南所出的作品。作品表面貼金,是潮州木雕的一個特徵,這與東陽木雕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所以,它又稱「金木雕」、「金漆木雕」。說「金漆木雕」,是因為有漆的成分,這種漆是為金箔能黏附於木上而特意配置的,同時又起到了防潮、防腐的作用。潮州木雕的髹漆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為常見的「黑漆漆金」,即以黑色漆料作底子,然後鋪上金箔;二是「五彩裝金」,此類款式以建築裝飾件為多,以青綠或紫紅、粉黃裝彩,再以金色烘托,產生金碧輝煌的效果。
潮州木雕的傳統技巧,主要可分為陰刻,浮雕、圓雕、鏤雕等幾種。陰刻的性質近於繪畫,多施於圍屏,題材為梅、蘭、竹、菊。浮雕,圓雕所選題材除佛祖、菩薩、神仙、傳統人物之外,神奇異獸和魚、蝦造型也是常被採用的。鏤雕,又稱通雕,是潮州木雕經常採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且多用於建築裝飾上,建築雕刻一般採用杉木,大件的居多。雕刻時,藝匠們不僅以多層次取勝,而且力求結構巧妙和造型生動。所以,潮州木雕所表現的人物形神兼備,景物錯落有致,線條流暢,節奏感強,體現出「多層鏤通,剔透玲瓏」的南方雕刻風格。
潮州木雕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清代是潮州木雕藝術發展的鼎盛期。 技法上,它由單層鏤空發展為多層鏤空;構圖上,由「實實相映」發展為「虛實相生」,畫面由此體現遠近、大小對比強烈的藝術效果。這一時期,潮州木雕人物的臉部,一般都採用深浮雕,遠視時更加傳神,人物身段比例則以5:1為標准,因此,仰視,形象更豐盈、飽滿。
金漆木雕最初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建築裝飾藝術,流傳到南方後,又受到某些地方藝術特色的影響形成為一種木雕流派。它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用金漆木雕來裝飾房屋和廟宇的棟梁、物椽、門楣以及傢具等,顯得金碧輝煌,給人以富麗庄嚴之感。
作為建築物的裝飾,必須具備年代久而不朽廢,這就決定了木雕在選材料的雕刻製作技法上的特點。這種木雕選用樟木製作,樟木質硬,且含樟腦,螻蟻不能蛀蝕,雕成後需先塗油漆多層,最後貼上金箔。這樣就使木雕成品雖經多年風雨亦不易腐朽,且能保持金色,燦燦發光。建國後,由於政府對金漆木雕行業的重視,廣大的金漆木雕行業的工人,不斷從牙、玉、石雕等姊妹藝術品中吸取適於木雕的某些技法,來豐富自己的創作,使木雕在題材、表現手法和技巧方面都不斷有所創新。
福州木雕(龍眼木雕)
福建省的福州木雕,也是在建築裝飾、傢具裝飾和寺廟神像的雕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木雕藝術,它成熟於明末清初。福州木雕以龍眼木為材料,所以,又稱「龍眼木雕」。龍眼木主要產於閩南一帶。質地略脆,紋理細密,色赭紅。老龍眼木的樹干,特別是根部,奇形怪狀,為雕塑之良材。木雕藝人利用它的根部及其摺痕疤節,因勢度形,雕成各類人物、鳥獸形象,造型生動穩重,結構優美,既符合解剖原理,又動人、誇張。刀法或斧劈刀鑿,或細膩刻畫,圓渾嫻熟。
清代,福州木雕曾出現三個主要的流派:以大坂村藝人陳天賜為代表的大坂村派,約有30多人,他們早先主要雕刻彌勒佛、十八羅漢、八仙、觀音等神仙佛像,後來有增加了仙女、仕女、動物形象;以象園村柯慶元為代表的象園村派,他們擅長表現蟲草花卉、果盤等,還喜歡雕刻活動的作品,如踏水車、劃龍舟等;以雁塔鄉王清清為代表的雁塔派,也稱漆器派,他們主要擅長雕刻圖案花紋,還有和漆器相結合的浮雕花鳥作品。
徽州木雕
徽州的木雕藝術題材廣泛,技藝成熟,線刻、浮雕、圓雕、透雕綜合應用,選材卻大多為松、杉、樟、楠、白果等亞硬或軟木材料。所以,徽州木雕的作品往往就不看重材質,它所追求和刻意表現的是畫面的題材內容、雕刻工藝和構圖線條的完美,體現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對周邊地區影響很大。
徽州木雕以建築、傢具裝飾為主,以美輪美奐的大面積雕畫著稱於世。雕畫的內容,除了真實地反映男耕女織、漁樵耕讀的田園生活之外,更多地涉及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古典小說等內容。這些藝術圖飾都寄託著物主的美好理想與追求,體現主人的文化品位和身份地位,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可以說件件皆為佳作。
今天,人們去徽州參觀、旅遊、以木雕為飾的明清居民,仍到處可見,僅宏村就有158幢。2000年11月,徽州西遞、宏村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關注。
寧波「朱金木雕」
浙江寧波的朱金木雕,在海內外頗有影響。它的造型古樸生動,刀法渾厚,金彩相間,熱烈紅火,是一種在木雕上貼金漆朱的木雕藝術。這種藝術效果主要來自漆工的修磨、刮填、彩繪和貼金,所以才有「三分雕,七分漆」的稱譽。
寧波朱金木雕主要應用於民間日用陳設以及佛像、人物雕像和傢具裝飾。它的人物題材多取之於京劇人物,稱之為「京班體」。這種寧波「京班體」的構圖、格局,都採用立體透視法,並善於作藝術的誇張,人物頭部的比例都比較大,以至於形成「武士無頸,美女無肩,老爺凸肚,英雄挺胸」的獨特的表現程式,引人入勝而妙趣無窮。
朱金木雕尤以神佛像雕刻最負盛名。它著重刻畫神佛的面相,既突出佛神儀表的庄嚴,又善於表現其和藹可親的神態。朱金木雕中,傢具裝飾特別是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轎,更具地方特色,表現出一種富麗堂皇的氣派,故有「萬工轎」「千工床」之譽。寧波人常說:「一生做人,半世在床」,所以,對木床的雕刻裝飾,特別講究。寧波金漆木雕床,猶如一座亭台樓閣,床身、床架、梳妝台、馬桶箱、點心盒、文具箱等等,一應俱全。床外有層層的樓閣掛面,床身、床架四周雕鏤圖案與紋飾,再貼金朱漆,非常富麗;說「千工床」,名不虛傳。
劍川木雕
劍川木雕是雲南劍川縣白族人民創立的一種木雕藝術。劍川縣自唐宋以來,木工人材濟濟,木雕技藝字自古有名。昆明的三牌坊、建水的石照壁、保山的飛來寺、中甸的歸化寺等等,許多中外聞名的建築裝飾,都有劍川木雕藝人的功勞。
劍川木雕早在唐宋時期,就已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作品之精美,令人驚嘆。從大理國時代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是劍川木雕繁榮時期。清末政治腐敗,有千年盛譽的木雕藝術一度衰落。
20世紀50年代以後,劍川木雕重新得到生機。老藝人把祖師爺傳給他們精鏤細刻的妙手絕技,如極為復雜的「一起一落,三起三落,五起五落」、「十八學士鬧梅花」、「鳳穿牡丹」 、「松鶴遐傘」、「喜上眉(梅)梢」等藝術手段獻出來古為今用,創作出許多精美的木雕作品,造型高雅華貴,雕工雄厚飽滿,一直行銷港澳、日本、扎伊爾、馬德里、德國、英國等地。
武漢木雕船
武漢木雕船是我國木雕工藝中的非常獨特的一個藝術品種。作品雕刻藝術,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武漢木雕船的工藝之所以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與武漢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湖北造船業的發達,是密切相關的。 湖北木雕船的種類繁多,木帆船、古代漕船、戰船、畫舫、龍舟、鳳舟、綵船等等,應有盡有。武漢木雕船以柏木、黃楊木、紅木等為原材料。在雕刻藝術上,除了圓雕、浮雕、鏤雕,還有一些獨特的工藝,如淺浮雕去表皮又不傷面;深浮雕深而不傷底,並且注重花紋裝飾、鏤空鎪花和精工制模。它的花紋清晰、勻稱、纖細。船上的樓閣門窗、欄桿等等也精細入微。它的制模則根據每件產品的不同造型、設計出各種不同結構的零部件。技術上要求方圓規矩,銜接無縫,拆卸自如。
武漢木雕船的技藝世代相傳。宜昌老藝人龍雲華為當今著名藝人,後人龍從發、程楚春、潘正斌等,也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各種精美的武漢木雕船,已遠涉重洋,出口到日本、加拿大、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鄂南木雕
鄂南木雕主要出自鄂南的鄂湘蜀三省交界處,那裡山多林密,長期以來造就了一大批木雕藝術家,才形成獨特的木雕藝術流派——舊時稱之為「咸浦幫」。木雕內容多體現喜慶、吉祥、長壽,如「全家福」的雕花床,借鑒秦漢時期「鳥蟲書」的表現手法,刻鏤由28個雀子組成的「全家福」三個字,象徵喜鵲臨門,福滿全家。歷史上,鄂南木雕作品所表現的題材,基本上都出自於戲曲任務、神話傳說,當然,動物形象、花鳥亭廊也不少。這些作品大多以鏤雕和浮雕結合,深浮雕與淺浮雕相穿連,表現有情有景、妙趣橫生而又品位無窮的畫面,因此頗具地方特色,藝術個性也非常突出。
清代,楷木雕刻流派的代表人物是顏錫忠。顏的技藝純熟,十分精湛。後人孔憲斌、顏景新技藝較高。顏景新利用楷木自然形狀和紋理,雕刻的一尊近1米的孔子像,受到各方的好評。
通山看櫥
通山看櫥作為一種木雕藝術,產生於明末清初的湖北通山。「看櫥」實際上是一種裝飾櫥,最初為富裕人家裝飾客廳而設置,並不講究實用,所有就有了「看櫥」之稱。
看櫥以楊木、樟木為材料,先用多塊木版分別進行雕刻,然後總裝而成。通高近2米,寬約1米,厚度為46厘米。它有上下兩大部分。下面部分為櫃狀,五屜並列橫排於上,屜下為長櫃。內容為園林花鳥和人物故事。通山看櫥主要是鏤雕和浮雕的結合,而表現手法又變幻莫測,所以塊塊畫面中的人物花鳥、飛禽走獸都栩栩如生,讓人百看不厭。
夏特日木雕
夏特日木雕是蒙古族流行的一種木雕藝術。「夏特日」,蒙古語是象棋的意思。夏特日始於何時,無從考證。據說清初已遍布草原的各個角落。所能看到的夏特日是木雕藝術品,也有極少數骨雕蒙古象棋。夏特日棋子的造型分別為駱駝、馬、獅子和諾顏(「諾顏」,蒙語,指象棋中的將帥,是蒙古族象棋中唯一的人物雕)。這些形象生動的木質圓雕藝術品,都富有濃厚的草原生活氣息。夏特日木雕多採用圓雕與線刻相結合的手法,動物形象豐滿而雄健有力,鬃毛、尾部由於線條的流暢,也增強了整個藝術形象的飛動態勢。在整體造型上,夏特日木雕還往往運用誇張手法,突出作品的個性特徵,取得了理想的表現效果。
泉州木偶雕刻
泉州木偶是一種民間工藝品,因產自福建泉州而得名。系用樟木刻制頭坯,經裱背,蓋上膠土,磨光,再施以彩繪,配以服飾。泉州提線木偶形象結構完整,製作精美,尤其是木偶頭的雕刻、粉彩工藝,獨具匠心,巧奪天工。泉州木偶頭輪廓清晰,線條洗練,繼承了唐宋雕刻、繪畫風格。當代木偶頭製作在師承的傳統技藝基礎上,更側重於誇張與變形,尤為強調性格化和表現力,乃馳名中外的民間工藝珍品。
典型的花園派木偶頭雕制過程是:選材,粗坯(刻劃出五官等),精雕,裱紙,磨光,補隙,刷泥,上粉,開臉(繪臉譜),蓋臘等十幾道工序。男的木偶角色或是採用真發或是直接用樟木刻成發髻,有的還要植須(就是加上鬍子),鬍子的顏色有四種,黑色、紅色、灰色、白色,鬍子的式樣有長的、短的、八字等,根據不同的角色搭配。女旦頭都是採用真發做為發髻。
泉州木偶分為提線木偶(頭像較大,叫做「傀儡戲」)和掌中木偶(頭像較小,叫「布袋戲」)兩種;表現者以提線的方法或以手指撥弄,使木偶活動如生。
早期的木偶是佛像雕刻鋪製作的,難脫神佛的面貌。到了近代,著名的民間藝人江加走,繼承父業,潛心鑽研木偶技藝,極大地推動了木偶雕刻藝術。所以,泉州木偶也稱江加走木偶。江加走木偶多次出國展覽,受到外國藝術家的盛贊。一些外國博物館珍藏著他的作品。 漆線雕是中國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一,據當前考證,在泉州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泉州及閩南地區的傳統工藝。自唐代彩塑興盛以來,漆線雕便被應用於佛像裝飾,俗稱「裝佛」,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一種特殊行業廣泛流傳。漆線雕做工精細雅緻,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中國一絕。
曲阜楷木雕刻
楷木雕刻是以曲阜獨有的楷木為材料,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木雕藝術,肇始於漢代,據說由孔子九世孫孔騰所開創。最早的作品為楷木手杖,紋樣比較簡單。從宋代開始,品種日漸增多,最負盛名的則是楷木如意。清代光緒朝之後,楷木雕刻才真正成為一們藝術,所刻紋樣如龍鳳、花卉、人物,內容生動活潑。
蘇州紅木雕刻
蘇州紅木雕刻技藝在明清兩代已名聞遠近,並出現了不少木雕名家。明代藝人鮑天成,擅長於雕刻各種器物,其造型製作,別具匠心,與眾不同。清代藝人杜士元雕刻技術超群,他雕刻出了許多堪稱精細絕倫的珍品。由此可見古代蘇州木雕技藝之高超。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蘇州紅木雕的產品除保持傳統的產品外,在繼承和提高傳統的雕刻技藝和製作方法的同時,擴大發展了適應現代社會條件,具有蘇州紅木雕特色的新產品。如紅木啤酒櫃、電視櫃、套幾、大菜台、盆架等。一些既可供觀賞又具實用價值的實用木雕工藝品一直受到國內外市場的歡迎。
除了以上提及的14種地方木雕藝術流派,貴州苗族的龍舟雕、面具雕,南京仿古木雕,湖北大冶木雕,濰坊的紅木嵌銀雕,泰州彩繪木雕等,也同樣享譽海內外。 明清木雕指的是明代和清代兩代的著名木雕,主要已福建和浙江的雕刻為主!
明清花板、窗花等木雕掛件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精華,也是建築中傳統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現。在簡單中求豐富,統一中求變化,與現代的裝飾設計理念不謀而合。
雖然現代家居空間比以前小了許多,並不適合完全的傳統中式家居布置,但如點綴以木雕掛件、屏風隔斷和幾件雕花案幾,就使家居顯得現代中蘊含著傳統,明快活潑中透著沉靜含蓄,簡練中顯露出淵博,猶如一曲高山流水意境盎然。 裝飾木雕在題材內容上體現了民間美術的共性,一般有三類內容:一類是吉祥圖案,如喜上眉梢,松鶴延年等象徵、寓意的圖案,二類是戲曲人物、傳說故事等寓教於樂的故事畫,三類是民俗民風題材作品,如紡織、放牧、娛樂等現實生活描寫。木雕在表現手法上一般採用具象的方法,造型上大膽的誇張。如人物頭大身小,人大景小,顯得活躍、質朴,猶如揚州八怪中金農的畫,誇張而幽默,充滿生氣。
和西方的建築雕刻藝術一樣,傳統的裝飾木雕十分注意虛實主次、線條分割、層次節奏的處理,追求畫面的嚴謹與變化,構圖的飽滿與均衡,另外柔和了國畫的抽象精髓,使得木雕作品在寫實中又有變化,實用性與裝飾性達到高度的結合,非常耐看。
木雕花板形式多樣,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雕都有,其中大都為浮雕。有不少鏤空的深浮雕與圓雕結合在一起,加強了深度空間感,構成了近似圓雕的深浮雕。因為是木製品,其不溶性和不可焊接性使現代工藝尚無法大量復制,尚靠手工製作。
雕刻用木材一般以不過硬為好,像黃楊、梨木、香樟、蘇木、核桃木、荔枝木、柚木、花梨以及進口的酸枝等。它們結構均勻、材色紋理美麗,在傳統建築上用於垂花門、外檐、門窗、額枋、隔扇、屏風。
花板雕刻用木材質地需要細密、結實有一定硬度,纖維順暢,特別對於浮雕掛件,選材尤為重要。當前用的較多的是新酸枝、雞翅木、新花梨木、香樟、椴木、楠木、色木和銀杏木等。
在電視劇場和餐廳中常見的木雕工藝擺件,如今已走進越來越多的京城百姓家。記者從潘家園舊貨市場了解到,消費者購買木雕擺件裝飾居室的情況已佔到整體銷量的50%以上,而以前這個比例僅為25%。 工藝木雕
工藝木雕通常是指流傳在民間,有悠久的歷史和強烈的民族傳統色彩,講究精雕細鏤、巧奪天工的木雕工藝品。
工藝木雕又分純觀賞性和實用性二類。觀賞性木雕是陳列、擺設於櫥、窗、台、幾、案、架之上,供人觀賞的小型的、單獨的藝術品。實用性木雕是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
藝術木雕
藝術木雕通常是指構思精巧內涵深刻,有獨創性,能反映作者審美觀、藝術方法和藝術技巧的作品。藝術木雕一般都是由作者一手設計製作完成的,所以他能始終貫穿並把握創作的意念與追求。藝術木雕的創作方法除了與其它雕塑材料一樣是用形體來表現客觀世界的人和物,或寫實、或誇張、或抽象,還要結合利用木材的特性,從原始材料的形態屬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體現木 雕藝術的趣味和材質美。
藝術木雕的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一方面取決於作者的藝術素養及興趣愛好,另一方面也是取決於木材的天然造型和自然紋理,也就是「因材施藝」。藝術木雕的表現手法豐富且不拘一格,有大刀闊斧、粗獷有力;有精雕細刻、線條流暢;有簡潔概括,巧用自然美。好的藝術木雕不僅是雕刻家心靈手巧的產物,而且也是裝飾、美化環境、陶冶性情、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故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㈤ 紋身什麼花象徵著愛的永恆
玫瑰
玫瑰花也被稱為「愛情之花」,長期以來象徵著愛情與美麗,古希臘與古羅馬民族已經開用玫瑰象徵著他們的愛神。所以,現代人都喜歡用玫瑰花去表達自己真摯純潔的愛,並把它作為愛情的信物,是情人之間,特別是情人節期間(每年2月14日,中國七夕節,元宵節)傳情達意首選花卉。但真正的玫瑰不能做切花。切花「玫瑰「實為月季。而不同顏色更有著不同的喻意,所以送花時應選擇不同的花色,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在希臘神話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鮮血,它集愛與美於一身,這在花的國度里,可是相當幸運的了。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
10種象徵愛情的東西:為了傾訴彼此的愛慕與好感;抑或表達對對方的在意與呵護,細心和體貼,人們往往賦予一些東西美好的寓意,下面,我們就來盤點10種象徵愛情的東西!
10.半邊魚
半邊魚外形獨特,呈長橢圓形,身體一側凸起、有鱗,另一側扁平、光滑、無鱗,像半個身體的魚,故而得名。雄雌半邊魚成雙生活,常出現在廣西西北部花坪國家自然保護區一帶。更有趣的是,每當它們在前進中遇到險灘,雄魚和雌魚就將身體扁平的一面緊貼在一起,兩條魚合二為一,齊心奮力溯流而上。如果其中一條魚游不動,另一條魚絕不會獨自離去。因此,當地人流傳有「愛情要像半邊魚」的贊美詩句,以此來比喻人們對待愛情的忠貞不渝,白頭偕老。半邊魚肉鮮美,常遭偷捕。
9.並蒂蓮
荷花一般只形成一個花芽,開一朵花。在受到某種特殊外界環境條件的刺激,或內部發生特殊變異時,生在一支莖上的花芽,便有可能分化成兩個像雙胞胎似的花蕾,從而在一支花柄上形成兩個花蒂,開兩朵花,結一對蓮蓬,這便是並蒂蓮。並蒂蓮屬睡蓮科,荷花中的千瓣蓮類,也有人稱它為並頭蓮、同心芙蓉、合歡蓮、瑞蓮。
在古代,人們視並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徵兆。「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蒂蓮。」並蒂蓮被譽為愛情的象徵——同心、同根、同福、同生,喻意夫妻百年好合、永結同心。也用來象徵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8.相思子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相傳漢代閩越國有一男子被強征戍邊,其妻終日望歸。後同去者歸,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終日立於村前道口樹下,朝盼暮望,哭斷柔腸,泣血而死。樹上忽結莢果,其籽半紅半黑,晶瑩鮮艷,人們視為貞妻摯婦的血淚凝成,稱為「紅豆」,又叫「相思子」。
相思子其實不是紅豆。從顏色上看,相思子半紅半黑,紅豆全紅。從分類上看,它們是同科不同族的兩類植物。按植物志分類,紅豆列在豆科蝶形花亞科槐族中,中國分布35屬,食用的紅豆屬於菜豆族;相思子列在豆科蝶形花亞科相思子族中,在中國分布4屬。紅豆是木本植物,大部分屬類為喬木,少部分為小喬木或灌木;相思子多為藤本植物,有少部分為攀援灌木或灌木。相思子的根、葉、種子一般有毒,種子毒性最大。我們食用的紅豆是海紅豆,又叫赤豆、紅飯豆,營養豐富。
7.摩天輪
傳說一起坐摩天輪的戀人最終會以分手告終,但當摩天輪達到最高點時如果與戀人親吻,就會永遠一直走下去。傳說摩天輪的每個盒子里都裝滿了幸福。當我們仰望摩天輪的時候,就是在仰望幸福。幸福有多高,摩天輪就有多高。
設計世界上第一座摩天輪(Giant Wheel)的工程師叫喬治·費里斯(Gerorge W.Ferris),所以摩天輪又叫做「Ferris Wheel」。1893年,芝加哥要舉辦世界博覽會,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400周年。當時芝加哥的展會組織機構打算建造一個標志性建築,與法國的艾菲爾鐵塔媲美。艾菲爾鐵塔於1889年法國舉辦世博會時建成,並以此紀念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最後組織方選擇了費里斯,讓他為世博會建造一座巨型摩天輪。這座最早的摩天輪直徑達76米,有36個座艙,每個能容納60人,乘坐一次需要50分鍾。1906年就被破壞了。後來Eli Bridge公司研發了更實用的可移動的摩天輪。
「新加坡摩天觀景輪」現在是全球最大的摩天輪:高165米,相當於42層樓;輪體直徑達150米,共28個座艙,每個可容納28名乘客,相當於一輛巴士大小;一圈需要32分鍾。「南昌之星」是中國最高的摩天輪,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邊上的贛江市民公園。它總高160米,轉盤直徑153米,可以不間斷地轉動。北京朝陽公園計劃建造世界最高的摩天輪:地面高度208米,輪盤直徑約198米,共48個座艙,每個可載40人。原本應該2008年竣工開放,因為資金問題而擱淺。
6.鴛鴦
鴛鴦,又名烏仁哈欽、官鴨、匹鳥、鄧木鳥,常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中。鴛指雄鳥,鴦指雌鳥。《詩經》里有借鴛鴦歌詠君子的詩歌:
「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君子萬年,福祿餒之。」
古代還曾把鴛鴦比作兄弟。《文選》中有「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商」,「骨肉緣枝葉」等詩句。以鴛鴦比喻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一詩中「願做鴛鴦不羨仙」一句,贊美了美好的愛情,以後一些文人競相仿效。
鴛鴦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表率,甚至認為鴛鴦一旦結為配偶,便陪伴終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尋覓新的配偶,而是孤獨凄涼地度過餘生。其實這只是人們看見鴛鴦在清波明湖之中的親昵舉動,通過聯想產生的美好願望。事實上,鴛鴦在生活中並非總是成對生活,配偶更非終生不變。在鴛鴦的群體中,雌鳥也往往多於雄鳥。
5.比翼鳥
比翼鳥又名鶼鶼、蠻蠻,是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鳥名。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
詩詞引喻:
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三國魏·曹植《送應氏詩》:「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魯迅《准風月談·談蝙蝠》:「有情的願作比翼鳥兒。」
三國魏曹植《曹子建集·送應氏》詩之二:「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4.鑽石
鑽石恆永久,一顆永流傳。鑽石的堅硬象徵著愛情的堅貞不渝,鑽石的純凈象徵著愛情的純潔,鑽石的璀璨象徵著愛情的熱烈,鑽石的獨一無二象徵著人們對愛情的專一,愛的永恆。鑽石的密度很大,寓意愛情是兩個人的親密無間;切割打磨之後的鑽石,在陽光照射下能夠發出耀眼的光澤,如此耀眼璀璨,正好寓意著愛情的美好。但是現在鑽石的含義已經變得更加物質了。
3.巧克力
巧克力分為情理巧克力和和愛情巧克力兩種。朋友親人送的巧克力叫情理巧克力,例如聖誕節那天長輩們送給晚輩們,或者師弟師妹送給師兄師姐,或者是好朋友之間互相贈送(包括異性朋友)。另外的是情人之間送的巧克力叫愛情巧克力,代表的是愛情甜甜密密情侶相愛1314。
情人節是來自英國某地的一種習俗情人節那天會開很大派對! 互相愛慕的男女會在這一天表白,男生會送女生玫瑰表達愛意!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女生則會送巧克力表達! 表示甜蜜的愛情!
3月14日是白色情人節。白色情人節流行於日本、韓國、台灣等地區,是我們所知道的西方情人節的延續,在送禮方面也不同:具體為2月14日女送男朱古力,3月14日男便要回送禮品一份。
2.同心鎖
相傳月老有一件寶物同心鎖,相愛的男女只要被同心鎖鎖住就會永不分離!如果戀人的愛情能夠感動月老,他就會賜給戀人同心鎖,讓戀人從此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相愛的戀人,只要在一個充滿靈氣的地方結一把刻有雙方姓名的同心鎖,就能心心相犀,相愛到老。這是一個美麗的寓言,一個虔誠的祈禱,更是一個永恆的承諾。傳說是美麗的,浪漫的故事卻也代代相傳,直到今天在美麗的太湖邊,依然能夠尋覓到同心鎖的痕跡。
相愛的人將同心鎖鎖在鎖橋上,期盼的是鎖上自己一生一世的愛戀。同心鎖將他們的名字刻於鎖上,將兩顆心緊緊的「鎖」在鎖橋上,期盼他們的愛情永恆不變,用這把同心鎖見證他們最忠貞、最真誠的愛情。
1.玫瑰
玫瑰花也被稱為「愛情之花」,長期以來象徵著愛情與美麗,古希臘與古羅馬民族已經開用玫瑰象徵著他們的愛神。所以,現代人都喜歡用玫瑰花去表達自己真摯純潔的愛,並把它作為愛情的信物,是情人之間,特別是情人節期間(每年2月14日,中國七夕節,元宵節)傳情達意首選花卉。但真正的玫瑰不能做切花。切花「玫瑰「實為月季。而不同顏色更有著不同的喻意,所以送花時應選擇不同的花色,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在希臘神話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鮮血,它集愛與美於一身,這在花的國度里,可是相當幸運的了。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
㈥ 古花木好還是雞翅木好
目前市場上這兩種木頭都是來自於非洲。製作茶盤的雞翅木(非洲崖豆木)並非是傳統緬甸內出產的雞翅木(白容花崖豆木),其品質略差,管孔直徑較大,比重小。所謂黑檀木俗稱風車木,也不是真正的紫檀木。
這兩種木頭雖然都不是紅木,但是其木質也上佳,屬於硬木類,至少算準紅木。
兩種木頭製作的茶盤表面都刷漆,雞翅木勝在有光鮮的木紋,而風車木更厚重,價格差不多。雞翅木茶盤都是規則的幾何圖形的形狀,風車木有就木隨形的帶有木皮的茶盤,更古拙。難取捨,一次就買兩塊,能用上。
㈦ 傳統花紋意義
中國古代傢具常選用一些植物和動物的花紋圖案作為裝飾,如植物中的松、竹、梅、桃、石榴、橘、蓮花、蘭、玉蘭、牡丹、月季、靈芝、葫蘆和動物中的龍、鳳、百鳥、喜鵲、蝙蝠、獅、象、鹿等。選用這些圖案既要表達福壽、吉祥的美好願望也包含著人們對榮華富貴的企盼。
竹,號稱君子,不剛不柔,凌霜雪而不凋。除與松、梅組成「幾寒三友」外,還與松、萱、蘭、壽石組成「五瑞圖」。
故宮的寧壽宮為乾隆皇帝預建歸政後的居所。建築規制摹仿紫禁城主要殿宇、宮殿、園林一應俱全。雖形制略為縮小,但內檐裝修卻溢彩流光,登峰造極。其所用名貴材料多屬奇珍,藝術構思和工藝特色達到無與倫比的程度。各處除選用楠木、花梨、紫檀、雞翅木等名貴木材搭配外,還用竹、玉、寶石、骨料、象牙、螺鈿、陶瓷、景泰藍、金、銀、銅等材料大面積鑲嵌,間有配以書畫、刺綉、絲織物等。
龍為鱗蟲之長,是皇權的象徵,故而其屬性,或根據傳說附會,或假借諧音取意,作為吉祥物。龍還衍生出不同種類,如虯龍、螭等。鳳為傳說中的瑞鳥,也是宮殿常用的裝飾圖案。在藻井、毗虛、屏門、走馬板等部位,或雕或書,所用甚多。
鶴為羽族之長,傳為長壽仙鳥。常與松配合,積謂頗多,群鳥圍繞鳳凰飛翔的圖案,寓意賢者威德。
㈧ 呀諾達熱帶雨林有多少種植物
海南呀諾達雨林有1400多種喬木、140多種南葯、80多種熱帶觀賞花卉和幾十種熱帶瓜果。
海南省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位於三亞市北偏東方向的保亭黎族自治縣三道農場,距離三亞市中心35公里。
是中國唯一地處北緯18度的熱帶季雨林,是海南島五大熱帶季雨林精品的濃縮,是最具觀賞價值的熱帶雨林資源博覽館,堪稱中國鑽石級雨林景區。
北連五指山、七仙嶺和中部綠色腹地,在景區的觀景台可眺望遠景,海棠灣岸線、蜈支洲島、猴島盡收眼底的景觀沖擊,形成了與眾不同的區位優勢。
(8)雞翅木花卉擴展閱讀:
下面介紹幾種呀諾達常見的植物:
這棵樹叫「見血封喉」,又名箭毒木,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也是一種劇毒植物。
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痹,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稱它為「見血封喉」,古代曾用它製作毒箭,用來一招斃命。
㈨ 雞血樹有什麼用處和好處
主要的功效是具有行血、補血、舒筋、活絡等作用。臨床具體應用,雞血藤苦甘、性偏溫,既能活血,也能補血,並且具有舒筋活絡的功效,經常用於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虛經閉以及關節酸痛、手足麻木、肢體癱瘓、風濕痹痛等證。無論是血虛、血瘀,或者血虛兼有血瘀證的時候都可以使用,經常與四物湯配伍,治療婦女的經脈不勻。配伍杜仲、桑寄生、羌活等祛風濕、補肝腎的葯物,可以治療腰膝酸軟、麻木、癱瘓以及風濕痹痛、關節活動不利等證。
現代的葯理研究發現,雞血藤提取物里的總黃酮,所含的化學成分具有很多種葯理活性,具有抗凝、抗腫瘤、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種作用,應注意陰虛火亢者慎用。
㈩ 怎樣識別紅木傢具
紅木傢具一直是人們的最愛,當然其價格也並不便宜,不過家裡有幾件紅木傢具,總會顯得有氣派一點,當然市面上也有一部分假的紅木傢具,那麼該怎樣鑒別紅木傢具?今天就來說說要怎樣鑒別紅木傢具。
1、看紅木傢具線條是否流暢,用料配比是否協調,內外翻馬蹄、三彎腿、弧腿膨牙腿流線是否順暢美觀,還要看紅木傢具外表打磨是否平整無戧茬兒,縫口處有無黑線,以此來判斷介面的嚴密程度,這點很重要。
2、比較好的紅木傢具在用手敲擊時應發出」鏜鏜」的悅耳音。准備兩根小長木棍,一根木棍豎著放於結構的連接處,另- -根木棍輕輕敲擊介面處,用耳朵貼在豎起小木棍的另一頭,聲音清脆的為嚴實,否則證明內部不嚴。這招很好用,比較實用的。
3、在挑選傢具時也可自帶-小塊硬木塊,用它與傢具腿足下方的頂都橫切面用力摩擦十幾下,可看到此處起亮快而且顯示蜂窩狀的疏密,以此來判斷用料的材質纖維的密度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