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花藝
❶ 適合做插花作品古詩詞
插花吟
邵雍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希望有幫到你
❷ 插花詩贊插花描繪句子一
插花吟
邵雍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❸ 描寫插花的詩詞有哪些
1、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譯文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鬱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2、定風波·暮春漫興
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譯文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春風把剩下的花瓣也給捲走了,但它還是沒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為花兒開放是由於春風的吹拂。想問一下,誰又看見春天離去了?離此而去的春天,被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碰上了。
3、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蒙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盪鞦韆。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4、豐樂亭游春三首
宋代:歐陽修
春雲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譯文
頭上是暖暖的陽光和淡淡的雲朵,腳底青草茂盛主動牽惹遊人的衣襟,柳絮紛飛灑落在身上。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著一個小竹轎子半醺半醉的,頭上插滿了鮮花嘻笑歸來。
5、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宋代:張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鬍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❹ 插花吟 邵雍帶拼音
【年代】:宋
【作者】:邵雍
【題目】:插花吟
【內容】: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❺ 森森牌1.2米韓式魚缸價格多少
幾百塊,建議自己買玻璃來粘,會便宜很多
1、建缸初期有可能引入有機物過多引起初期氨及亞硝酸鹽濃度過高,新手在無檢測手段的情況下,容易導致闖缸魚犧牲;
2、操作過程過於復雜,增加不可控因素,新手難以掌握,難以安全實現良好效果;
3、有些步驟可以省略,而且省略後並不影響最終效果。
於是,小弟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盡量完善《開缸教程》,希望各位高手多多批評,共同提高,以求對新手有幫助,不誤導魚友。以下為正文:)。
以100升水的水族箱為例。
一、開缸前的准備:
設備:水族箱(廢話)、外濾桶(其它能容納玻璃環的過濾器也可以)、打氧泵(包括軟管及沙頭等)、底砂(可以取消)。
葯劑:喜瑞去銨及亞硝酸離子液(簡稱硝化細菌,亞峰商城有售)。
闖缸魚:廉價的健康的清潔工作魚、飼料魚等。
外濾桶的濾材設置(按水流方向):
1、粗濾棉(兩層),主要作用是進行物理預過濾,如果包在外濾桶的進水口外,則更便於更換;
2、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養分解有機物的消化細菌,能提高水質澄清度;
3、玻璃環,一般情況下,玻璃環體積要佔全缸水體積的3~5%,主要作用是培養硝化細菌,以保證水質無毒性;
4、粗濾棉(一層),主要作用是物理過濾,打散、吸附細菌的代謝廢物。
其它種類的過濾設備可參照上述外濾桶進行設置。
二、開缸過程:
第一天,安裝設備——注水——鋪砂(5cm左右厚度,或不鋪砂)——運轉設備——檢查是否有漏水之處,以及設備安裝是否有問題。
第二天,排水再重新注水(經過曝氣處理後的自來水即可)——運轉設備(過濾及打氧設備,從此不再關閉)————加入狀態健康、體質健壯的闖缸魚,按說明加入硝化細菌。(其後連續十天,按說明繼續補充硝化細菌)
第七天左右,據了解一些高手開缸的經驗,此時分解NH3/NH4的亞硝酸菌已經初步建立,但硝酸菌還未能跟上步伐,此時水體內NO2的含量會出現峰值,闖缸魚容易出現不適。如果此時闖缸魚無任何異常,進食活躍,則可在第十天起逐日繼續增加闖缸魚的數量,並逐漸增加投喂量。
一個月後,生化系統就基本穩定下來了,可以考慮加入貴價主力魚了。
三、日常維護:
定時換水(每周換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換水周期可逐漸加長,換水量可逐漸減少,以不出現褐藻為限。換入的水如果是自來水,要經過24小時的打氣,以去除自來水中的余氯,減少對硝化系統及魚的傷害。
定量定時餵食,不要讓魚吃得過飽,不要留殘餌。
4、注意事項:
a、加入闖缸魚後,如果出現異常,則盡快換水(部分換水)。
b、過濾及打氧設備盡量不要中斷運轉。
c、過濾桶中的玻璃環總體積要達到全缸水體積的3~5%;
d、水體含氧量與生物過濾效率相關,在不影響觀賞的前提下,可增加打氧。
e、硝化細菌建議選擇進口名牌的,國產雜牌的不如不用。(個人意見)
f、過濾系統的物理過濾及生物過濾,僅能保證水質的清澈及無毒性。對於具體魚種而言,水溫、PH值、硬度都是影響的重要因素。建議參考具體資料,對此進行相應調整。
1.熱帶水草
(1)皇冠草:這是一種植株蓬大、闊葉形的水草,它廣泛分布於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其莖基粗壯,葉柄高,葉面寬闊,在莖 基部生長出10—20片寬大的葉片,排列呈蓮花形,素有「熱帶水草之王」的美譽。皇冠草主要靠走莖繁殖向水面延伸。植株有雌雄之分,通常由雌性根基部萌發出3—5片小葉,移株栽種,便可成皇冠草為一棵皇冠草。皇冠草對光線要求 不高,飼養水溫24—28℃,植株高度40—60厘米。光線過強時,葉片常粘 附青苔藻,可用毛筆或棉布條輕輕 擦凈。皇冠草的品種很多,它有寬葉、 狹葉和小葉之分,小葉皇冠草只有10厘米長。
(2)辣椒草:植株中等,莖梗粗壯,葉片稀疏,葉面寬闊呈橢圓形, 酷似陸生的辣椒葉片而得名。辣椒草分布於東南亞地區, 生長較緩 慢,其莖梗 有紅梗和綠梗之分。其植株根部常 有新芽萌出,將新芽移栽,即可成為一棵水草。辣椒草的飼養水溫22—28℃。
2008-7-12 20:13
回復
菲奧の奈
2位粉絲
3樓
3.賞景
熱帶魚水族箱中的造景,多以 綠色水草為主,以山石為輔。熱帶魚 中的小型品種多與水草混養,熱帶 魚中的大型品種多以山石作為背景, 有些只以底砂作襯托。
(1)底砂和水草組合:水族箱中 缸底鋪砂,大小型水草由高到低依 次種植,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整個 水族箱綠意濃濃,有數尾彩魚穿梭 其中,呈現出一派熱帶雨林、、湖底風 光景色。全水草造景是熱帶魚水族 箱常見的置景方式。
(2)底砂、水草、怪石組合:水 族箱缸底鋪砂,前半部栽種低矮的 水草,後半部利用怪石或木頭勾勒 出一個層巒疊嶂、高低起伏的遠山 群峰景象,再將水草用魚線綁在石 塊或木頭上,這樣水草沿著石塊或 木頭向周圍生長,爬滿整個群峰。水 族箱中的空間則豁然開朗,波光粼 粼,彩魚穿梭其間。這種由溪砂、水 草、怪石與彩魚的有機組合,可以勾 勒出許多迷人的景觀,既有群峰連 綿起伏的湖光山色,也有岩洞峭壁 和潺潺流水,滿目綠蔭,游魚嬉戲, 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好一幅魚水相 生圖。
底砂、水草、怪石組合造景,是 熱帶水族箱中的主要景色,體現了 熱帶雨林地區迷人的景色。它採用 全水草方法,將熱帶水草中的寬葉 水草、狹葉水草、圓葉水草、針狀葉 水草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將低矮水 草和高大水草有規則地排列,構成 了一幅幅意境悠遠、別有洞天的景 色。全水草水族箱一般都和小型魚 類混養。如果水草是南美洲地區的, 則多選養南美洲產的燈類品種,如 紅綠燈、紅蓮燈、黑蓮燈等。如果水 草是東南亞地區的,則多選養東南 亞產的小型魚、如藍三角、珍珠馬三 甲等。如果水草是非洲地區產的,則 多選養非洲產的小型魚類,如七彩 鳳凰等。水草和魚類有機地融合,更 能體現不同地區的不同景色。
(3)怪石、底砂組合:熱帶魚中 的大型品種如地圖魚、藍寶石、火鶴 魚等,它們游動迅速,覓餌積極,常 會破壞水族箱中的水草造景,因此 水族箱中多選擇山石景色。水族箱 中的山石多選擇一塊或二塊較大的 作主石,主石不應放在畫面的正中, 可偏於水族箱一側。再選幾塊略小 的附石緊靠主石,也可稍離主石或 遠離主石。同一缸中的石質和石色 應相同,石色與魚體色要互相協調, 互相映襯。水族箱中的山石不應排 列在一條直線上,要高低起伏、錯落 有致。主石與附石間也可擺放一些 五彩的鵝卵石、貝殼等作點綴。此 外,也可選擇水下彩燈、水銀燈、背 景畫等,作為輔助置景材料。
4.賞魚
熱帶魚以色彩美麗、形態奇特 且富有變化而出名。熱帶魚的體色, 幾乎囊括了自然界中的所有色彩,如紅、橙、黃、綠、藍、靛、紫、黑、 白等,五光十色,樣樣齊全。全紅色 的品種有紅劍、紅瑪麗、紅月光、紅 龍等,全黑色的品種有黑瑪麗、黑神 仙、黑月光、黑龍等,全白色的品種 有金頭神仙、接吻魚、銀瑪麗、銀龍 等,全黃色的品種有黃月光、橘子魚 等。熱帶魚中單一體色的品種並不 多,更多的品種體色是各色交叉相 配,五彩繽紛。
熱帶魚的形態奇特。熱帶魚中 大部分品種是類橢圓的紡錘形,其 身體的生長是向長度方向發展的。 只有一小部分品種是略帶側扁的圓 盤狀,如神仙魚等,其身體的生長是 向長度和寬度雙向發展的。就熱帶 魚的大小而言,有小巧的金絲魚、頭 尾燈等,有巨大的龍魚、海象、七星 刀魚、黃金戰船等。就熱帶魚的游姿 而言,有在水中直立的企鵝魚,有吸 在缸壁上的清道夫,有反向游動的 反游貓魚等。就熱帶魚的造型而言, 有頭上起肉瘤的火鶴魚,有嘴巴扁 長的雀鱔、象鼻魚、鏟子鯰等,有魚 鰭飄逸的神仙魚,有鱗片巨大的龍 魚,有造型奇特的電鰻等,千姿百 態,各有特色。
(1)單一品種的觀賞:熱帶魚中 的大型品種,如龍魚、地圖魚、金菠 蘿、七星刀魚、火鶴魚、金錢豹等, 其體長多在15厘米以上,這些品種 的觀賞以少而精為宜,可在水族箱 中放養數尾,魚體活動自如,觀賞效 果極佳。水族箱中的景物多以山石 為主。對於一些兇猛好鬥的品種,也 可選擇缸底鋪放白雲石或鵝卵石, 水族箱背面鑲嵌背景畫。
2008-7-12 20:15
回復
菲奧の奈
2位粉絲
4樓
熱帶魚中大部分屬於小型品種, 其中尤以鯉科和擬鯉科中的個體較 小,體長多在3—15厘米,這些品種 的觀賞應以數十尾或近百尾為宜, 它們成群活動,有聲有色,比較容易 突出品種特點。水族箱中的景物以 水草為主而以山石為輔。在選材方 面多以小巧美觀、造型奇特的山石 為主,也可人為堆疊成小橋流水、樓 台亭閣的奇景。水草多選取抉葉類、 小葉類品種,栽種於石縫間,高而稠 密的水草多栽種於山石後面,或選 以細高植株成林栽種,形成八寶奇 石、碧草相映的水底異景。遠看有 景,近看有魚,情景交融,其樂陶陶。
(2)多品種混養的觀賞:就熱帶 魚的生活規律而言,熱帶魚的活動 空間有上、中、下不同層次區別。底 層魚類中有鯰魚類、泥鰍類、鯊魚類 等,上層魚類有珍珠馬三甲、藍三 星、斗魚、孔雀魚等,中層魚類較多。 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人們常 將不同大小和顏色的熱帶魚混養在 一個水族箱中。但實踐證明,並不是 所有的熱帶魚品種都可以混養在一 起,也不是所有的熱帶魚品種混養 後,都可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有些 品種混養後,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 用。有些品種混養後,反倒有畫蛇添 足的味道。有些品種混養後,非但無 益,反倒有害。如何合理地進行品種 搭配,這就需要經過許多次的組合 才可確認。
鑒於熱帶魚的生活習性比較特 殊,混養時,首先要求彼此間能和睦 相處,其次要求熱帶魚的色彩和形 狀,具有統一和諧的美感。熱帶魚在 三種情況下是不可混養的:一是大 型魚和小型魚盡量不要混養;二是 繁殖期間的熱帶魚盡量不要混養; 三是習性相抵觸的品種不可混養。 舉例來說,一些習性相近的品種和 性情溫和、個體大小相仿的品種可 以混養,如體形小的燈類魚;性情溫 和的接吻魚、珍珠馬三甲、藍曼龍 等;性情溫柔的神仙魚、七彩鳳凰、 紅玫瑰等。處於繁殖期的斗魚,如泰 國斗魚,雄性個體要一尾一缸,不可 混養。習性不相同的魚,如神仙魚和 四間魚等,不可混養。水質要求不相 同的品種,也不要混養。
為了將不同體色、不同體型的 熱帶魚合理地組合在一起,可選擇 某一品種的熱帶魚為主,以其體色 為主基調,其他品種為輔,通過色彩 上的烘托,展示出主要品種的美感。 也可選擇活動在水中不同空間的品 種混養,使水族箱內上、中、底層都 有魚類活動,互相映襯,達到畫面的 完美。熱帶魚的混養,除考慮到體色 的和諧外,還應考慮到形態的變化, 以力求達到景、色、形的完美組合。
2008-7-12 20:15
回復
菲奧の奈
2位粉絲
5樓
一個狀況良好的水草造景缸中的水草的生長速度是很驚人的,尤其是些有莖類的水草,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就能從水底一直長到水面上,這時,就應該適度的修剪才能繼續保持造景的美感。
1.有莖類水草的修剪:
有莖類水草的修剪正確的方法是將要修剪的水草整棵連根拔起,留取上半段適當的長度從莖節下方1至1.5公分處剪斷,舍棄下段有根老化的部份,這樣水草才能新陳代謝,狀況良好的水草很快就能長出根來。有莖類水草的根最大的功能只是在固定抓地,當然還是有一部份吸收養份的功能,但由於水草是整棵生長在水中所以能用莖葉直接由水中獲得養份,所以不要耽心上半段沒有根會長不好。修剪下來的水草也不一定要種回原位,有時可用修剪的機會變換一下位子,會讓水草造景有變化的新鮮感。
2.非有莖類水草的修剪:
除了有莖類水草以外的水草,修剪時只要把老化枯黃的葉片去除掉即可。去除時應該連葉柄去除干凈,如果對於一些生長太過於旺盛的水草可進行斷根的動作,用剪刀直接插入水草根部附近砂中將根剪斷一部份,這樣可減慢水草的生長。
2008-7-12 20:17
回復
菲奧の奈
2位粉絲
6樓
一個造景布置優美、水草生長狀況良好的水草造景缸總是人們的目光焦點,在一些水族科技較先進的國家地區如德國、荷蘭和日本等,水草造景也象插花藝術般的發展出各種流派,有強調自然生態的德國式水草造景,所選用的素材和動植物都要依據生態理念設計;荷蘭式水草造景依據美學理論強調華麗美感的追求;日本式水草造景則強調意境與素雅,甚至還追求禪意;由它們發展出來的流派也可反映出各國的民族性。反觀國內近幾年的水族發展應該也是數一數二的,對於水草的種植技術也不是問題,但水草造景似乎好象沒有受到更高的重視,不像花藝設計般,各種流派都有一定的規則依據,事實上水族造景也是一項藝術,其困難度絕對高於花藝設計,一般插花藝術只要考慮到視覺效果,頂多還有內在含意,一盆花插好大概只有一星期的壽命,而水草造景缸除了要考慮到視覺效果外其它所要注意的部份可就復雜多了。因為水草造景缸等於是一個人造的生態環境,所有的條件都要持續的合呼各種生物的要求才能表現出一個完美的水草造景缸。
我從事水族行業已經十多年,水草造景一直是我的最愛,這期間所布置的水草造景缸大大小小應該也有數百缸了,由於工作的關系漸漸地發展出一套自己在造景上常用到的技巧與手法,在此歸類整理希望能與同好們共同分享切磋,也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水族箱的選擇:
要種水草第一當然要有個水族箱,原則上只要是透明不漏水的容器小到只是個杯子就能享受到種水草的樂趣,但太小的水族箱對魚可能是種虐待,其它的配置也不好搭配;種水草應選擇不要太高的水族箱,一般家庭水族箱最好高度不要超過60公分,太高的水族箱需要較強的燈具才能種好水草並且日常的修剪整理較不方便,如果非得用高度較高的水族箱,最好是種一些較能適應低光亮且生長較緩慢的水草如榕葉、鐵皇冠、椒草類的水草才能維持較長的時間。至於水族箱的長度和寬度則可以盡量加大,越寬的水族箱越能表現造景的層次感,由於水折射的關系,一般四方型水族箱從正面觀賞時會感到水族箱的寬度只剩實際的2/3,這點在造景時應該考慮到。大部份的魚只都是左右游動而不是上下游動.所以越長的水族箱越能表現魚只游動時與水草造景之間的律動之美。
觀賞面的設定:依據水族箱擺設的方向決定觀賞面是單面(貼壁)、雙面(隔間)或是多面而決定觀賞面的位置。
搭配素材的選擇:水草造景缸通常是要強調自然,所以建議多用天然的素材,如沉木、岩石等搭配;避免選用太過人工化的材料,如塑料製品、陶瓷製品等;除非有時要表現出特殊效果才使用,但也不宜用太多。選擇搭配素材如沉木、岩石時除了考慮個人的喜好外,還要注意是否會影響水質,有些石頭會影響酸鹼度。有些沉木會在浸入水中後分泌出大量黃色素導致水族箱里的水質發黃,所以最好預先泡水幾天或是用水煮過再使用。一個水族箱里所用的沉木、岩石最好只選用同一種材質才會表現出造景的整體感,選擇時最好不要選擇大小差不多,應該有大有小相互搭配比較自然。
水草的選擇:
1.選擇水草時應先考慮到本身配置設備的條件,依照配置設備的功能不同而挑選大小長短,光亮要求能配合的水草種類。
2.如果種植技術不是很有把握,避免種一些高難度的水草品種。
3.選擇水草時應該要考慮到前景、中景、後景都要有適合的種類水草。
4.盡量挑選顏色、葉型、大小不相近的水草品種。
5.紅色系的水草不宜種植過多。
6.其實一水草缸所用的水草種類越少越會有整體感,用太多種反而會凌亂沒有美感,之間的拿捏可多試幾次就能體會出平衡點。
7.全部種植水草的面積應該至少要有水族箱底面積的70%。
8.選擇適合當季氣候狀況的水草。
9.不一定要選擇水中葉狀態的水草,有時水面葉狀態的水草因為較強壯反而較快地生長出水中葉。
2008-7-12 20:21
回復
菲奧の奈
2位粉絲
7樓
基本布景法:
1.階梯式布景法:適合貼壁式造景水族箱單面觀賞,基本造型是由後景水草逐漸往前景成階梯狀的布景手法,著名的荷蘭式造景也是屬於此法。
要領:先擺放搭配素材,石材或是流木,擺放時應注意材質的紋路理跡,在不規則的材質上要表現出有規則的律動,這個步驟關繫到往候整個造景的走向與出色與否,初學者可多加練習,同樣的幾塊木頭石頭,不同的擺設角度就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搭配素材和水草間要相連在一起不要間斷才會有連續整體感。水草造景布局時不要把顏色、葉型、大小相近的水草品種種在一起才能凸顯出每種水草的特色。開始時後景可種植一些長得速度較快的水草,前景、中景種植長較慢的水草;除了前景草,每種水草盡量一叢一叢狀地種植,一個水族箱里同種水草最好只有一叢,不要重復種同樣的水草,每叢水草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盡量成不規責狀,才不會使造景太死板。原則上階梯式布景法是前景草往後景逐草漸增高,但可點綴幾棵較高但生長不太茂密的水草作為前景,更能顯現造景的立體感。
2.雙面式布景法:大多是利用在隔間式造景的水族箱,兩面都能觀賞的布景手法。
要領:原則上雙面式布景法和階梯式布景法的造景要領是一樣的,只是因為要顧及到兩面都需要觀賞,所以在造景時應考慮到兩邊都要有美感。基本上可以把水族箱的中間線做為種後景草的位置,再由兩邊種中景和前景草,但這樣的造景比較呆板,比較高段的手法是將兩邊交錯的當成後景,彼此相互借景。這種手法更能凸顯造景的層次感與立體感,尤其是在寬度不是很寬的水族箱,這種手法也更能顯出雙面造景的趣味性。
3.三度空間水草造景:三度空間水草造景就是除了能欣賞到水中的造景外,水面上也要有造景。
要領:通常是要使用敞開式的水族箱再加上吊頂懸掛式的燈具,才能更好地表現出三度空間水草造景的水草生長的美感,布景時可多用一些挺水性和浮水性的水草這樣便能欣賞到水中和水上造景變化的樂趣。三度空間水草造景缸是屬於難度較高的造景方式,因為它需要較高級的配備,造景時要考慮到的地方也較多難度教高,是一種很有挑戰性的造景方式。
准備工作:
1.鋪放基肥底砂:長效基肥的使用應該在水族箱還沒放水前就要鋪在水族箱底層,然後再鋪一層干凈的砂子,砂層的厚度至少要5公分以上,砂層太薄會使種植時水草容易浮起來,而且對水草以後的生長也不太有利,砂層太厚則導致水草不能好好吸收到基肥而不能健康生長,而且在以後的時間里因為雜質沉澱過多易導致導致底砂發黑,破壞水質和水草生長。所以建議砂層的厚度控制在5-8公分。
2.放水:種水草前應把缸子放水至少七分滿以上,這樣水草才能挺直在水中,且造景時比較容易抓角度,如有使用基肥,放水時要緩緩注入,不要讓水流沖擊底砂把基肥揚起造成污染。
3.挺枝:水草經過長時間的包裝運送往往會扭曲變形,這時候用來造景較不好拿捏,如果能先將水草整束的沉水插在砂中一天,讓水草自然的伸展挺直,這樣在造景時就能得心應手。
4.修剪:種植水草之前將部份水草過長的根須、發黃殘破的葉子以及長有青苔的枝幹葉片用簡單修理掉,使造景美觀的同時也有利於水草種植以後的生長。
5.輔助工具:種水草一般可直接用手將水草根部直接埋入沙中即,但也可用水草夾或是鑷子,使種植水草更加順手。
水草基本種植法:
有莖水草類:
1.階梯式叢植法:是最基本的種法,適用於所有有莖類水草。種植時先將水草修剪成所須之長度,再由長到短依序排列在桌上備用。種植時由長而短,由後往前依序插入砂中,每根水草的間隔微微碰觸,這樣就能種成階梯狀。
2.束植法:適用於植莖較細的有莖類水草,如珍珠草、小紅莓、金錢草、紅菊、綠菊、虎耳草等種植時是將數根為一束插入砂中,有時基部可用皮橡皮筋捆綁固定方便造景,捆綁時要先把每根水草基部一兩個莖節的葉片拔除,且不要綁的太緊,原則上不要散掉即可。束植法又可依照捆綁方式延伸出幾種式樣:
齊尾式束植法:方法是選擇粗細相等的水草先將每根水草的冠芽對齊,取一適當的長度,用剪刀修剪水草成同一長度,拔除基部葉片再捆綁成束。用此法可使冠芽成圓球狀排列生長,紅菊、綠菊、小寶塔很適合用此法種植。齊頭式束植法:方法是取粗細長短不一的水草,將每根水草老化段修剪掉,將每種水草的基部對齊再捆綁成束,用此法水草冠成高低不規則狀能顯出比較自然的樣式。
放射狀水草類:放射狀水草類水草沒有主莖,直接由基部成放射狀長出葉片,代表性的有皇冠草、椒草等,這類草通常用在前、中景較能凸顯這類草的美感,種植時一般是一棵棵分開種,但有時可將兩三棵束成一棵增加氣勢。
附著性水草類:附著性水草類顧名思義是附著在別的東西上生長,較常用的有鐵皇冠、小榕葉、墨絲、鹿角苔等,通常是用沉木、岩石當基材,再將水草用釣魚線固定在流木、岩石上。這類草大多生長較慢,剛種時較不自然要慢慢的培養越會有觀賞價值。
塊莖類水草:塊莖類水草最代表性的就是睡蓮科俗稱芋頭類的水草,類草栽種時只有一個塊莖沒有葉子。只要把塊莖半埋在砂中,不要讓它飄動即可,塊莖里有儲存水草的養份,只要條件適合,一、兩個星期就能長出很茂密的葉子了。睡蓮科水草的特性是當水中CO2的含量不足時會長出貼在水面上的浮葉,如果是三度空間水草造景缸就能欣賞到浮葉的美,但如果不是則不要留太多浮葉以免遮住水族箱頂部的照明光線影響到生長在下面的水草。
匍匐性水草:匍匐性水草大多是一些低矮的前景水草如矮珍珠、蝴蝶萍、牛毛氈等,種植時較費事必須只摘取嫩葉部份一小撮一小撮的埋入沙中,留一些間隔,但是如種植狀況良好,兩個星期就能有長成一大片的效果。
2008-7-12 20:21
回復
菲奧の奈
2位粉絲
8樓
1.植物方面
植物表面有許多行光合作用的細胞群用以進行光合作用,水族箱中的水草大多生長在淺水處,所需光量大,為了進行最有效率的光合作用,水草以補光的方式,也就是紅色細胞吸收綠光成翠綠的植物或綠色細胞吸收紅光成為偏紅的植物。
光線在水草的光合作用中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對水草的生長有直接的影響。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碳水化合物(醣類)是水草賴以為生的養料,所以在水草生長的過程中,光線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因此人工光源的配合使用便成了水草栽培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
水草不僅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光照,而且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光質。水草必須從光照中去選擇適合它們能夠進行光合作用以及同化作用的光譜,而不是所有太陽光譜線都能夠應用於這兩個作用,根據實驗顯示水草光合作用最適當的光質是波長位於藍色和紅色光譜兩個區域的譜線,因此若要以人工照明裝置替代天然光線,則人工光源的譜線應接近藍光區或紅光區的譜線最為恰當。
2.魚類方面
光照對魚類的色素體的成長與維生素D的沉澱與吸收有著絕對的關系,而由於光照的關系,所以許多魚類的色素細胞在背部聚集較多,而腹部的色彩就比較淺,以大多數的珊瑚礁魚類而言,幾乎都在身體布滿鮮艷而亮麗的色彩,這些都是色素細胞受陽光照射而沉澱的緣故。
除了海水魚之外,淡水魚同樣有相似的原因,我們知道很多魚類在發育時期有一段時間必須接受日光照射,否則它們的色素體細胞無法沉澱與吸收,當它們長大以後,魚體就會變成白化現象。
❻ 插花色彩的設計和配置從哪幾個方面考慮分別有哪些配色方案
插花色彩設計時掌握的問題
來源:農業政務網 日期:2011年5月24日
確立調子後,色彩設計中還應掌握那幾個方面的問題?
色彩時插花造型的主要要素之一,確立調子後,設計中遵循形式美要素的組合原則時,還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色彩布局平衡。
布局上色彩的平衡是插花構圖的重要原則之一。為求得色彩平衡,插花作品的布局上應「虛設」一條中軸線,花材色域的重量就在軸線兩邊起作用。如果只考慮軸線兩邊花枝數量、花朵大小均極其相近,還不能肯定中軸線兩側是否布局平衡,因為尚未將色彩平衡考慮在內。因此,插花時應當把輕、重兩色系的花朵交錯排列,「等量」的分置於兩側,才可造或色彩布局的平衡。同樣,若把重色系的花枝插在構圖的上部,輕色系的花枝插在接近下部,便會產生頭重腳輕不穩的感覺。所以,上下穩定,左右均衡,是插花色彩設計時必須遵循的准則。
(2)色彩和諧。
在插花中,花卉色彩的配置往往是作品效果的關鍵。因為花卉色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所以運用色彩,科學地對色彩進行設計,是插花創作中發揮感情作用的重要依據,也是插花裝飾達到理想效果的具體措施。
確立一個主色調,是插花色彩設計的關鍵所在,使其他色彩都圍繞著主色調起陪襯作用,也就是所謂的主次分明。此在西方大堆頭式插花中尤為重要,因為此種插花,顏色是越多越好,在這么多花色里,若不確立基調,顯然是難以球的色彩的和諧。中國的傳統插花藝術,雖不講究色彩豐富,通常二三種即可,但同樣存在著誰主誰次的問題。
色彩的和諧,實際上還關繫到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通俗講,各種色彩相互搭配時不應是有明顯沖突。在色彩組合中,單色配置顯然易獲得調合的效果。若將調和色配置在同一件插花作品中,無論出現幾種色相,均會表現出統一協調、優美柔和的藝術效果。
(3)色彩對比。
在色彩組合中,如果調和色以柔美統一見長,那麼,對比色則以矛盾對立為特點了。在插花的色彩設計中,假如善於利用各種花朵在色相、明度、冷暖等方面的強烈對比,則可借對比色的鮮明對照,濃郁的氣氛、強烈的刺激而獲得獨特的效果。
對比色的組合效果,在補色組合方面得到的效果尤為突出。在插花作品的創作中,作者都十分重視綠葉的配置,因為它是帶有原色的補色,對比最強烈。但對比色應用關鍵也是要處理好主角與配角的關系:一是主次分明;二是色彩疏密相同,忌平均分配。如面積大小相似的補色組合,效果極差,顯得十分俗氣、乏味;三是利用黑、白、灰、金屬色等來調和對比色,避免產生色彩失調和刺目,如滿天星或情人草就能起到這個作用。
總之,在運用對比色,尤其是互補的花色進行插花構圖時,定要運用得當,注意使互補的色彩主次分明。同時,利用不同色彩局部之間的相互穿插,做到對比之中有呼應,便可獲得即統一、和諧,有生動、鮮明的理想效果。
(4)色彩配置應切合作品主題和背景。
作者通過苦心構思,進行色彩設計,使之與背景協調,與主體內容一致,並能加深意境。它雖然以自然色彩的某些特徵為基礎,卻不以自然色彩的美為滿足,會更高於自然色彩的群體美、綜合美和意境美。
藝術插花的色彩設計
藝術插花既要有優美的造型,又要有明艷色彩,兩者均是構成優美形象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一般的審美中往往會偏重於色彩,或者說,色彩的美最易彼人們所接受。馬克思任《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曾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
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彩是一種物理現象。在日光的照射下,各種物體把不能吸收的日光反射出來。由於各種物體吸收口光的程度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問的色彩。尤其是奇花異卉,更是濃郁鮮艷、五彩繽紛。太陽光一般可分成紅、橙、黃、綠、青、紫六種色相。
在物體對色光的吸收與反射的作用下,我們肉眼可以分辨出物體所呈現的色彩。例如見到白色物體.說明色光全部被反射.見到黑色的物體,說明色光全部被吸收.若是對每種色光都有部分吸收與反射,就是灰色的物體。當我們來到花園里的時候,紅花、綠葉十分美麗。紅花的固有色是紅色.是因為大陽光中的橙、黃、綠、青、紫等五種色光基本被紅花所吸收.而把紅光反射出來的結果。綠葉亦是如此,反射出綠光,是吸收了其它五種色光的結果。
花的紅與葉的綠,以及白和黑都足相對而言的,是色彩總的傾向,自然界中絕對的純色是沒有的。若對紅花作一觀察,不難發現,花除了反射紅色光外、對其它色光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射,只是紅色光的成分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已。又如綠葉,由於生長的環境和位置的不同,所反射出來的綠的色度、色性和純度也會有許多微妙的變化,有冷暖、明暗和純度的差別,就是一片葉子的正面與背面,所表現出的綠色深淺差異也很大。光的反射就一般而言.質地粗糙、顏色深的物體吸收得多,反射得少。反之,質地光滑、顏色淡的物體對色光吸收得少,反射得多。由此可見,色彩一方面借光而呈現,另一方面,又依附於物體而存在,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缺—不可。無論物體的質地如何,都能表現具體的色彩,而離開了具體的物體,就沒有具體的色彩可言了。光與物所形成的種種色彩,主要有三個基本特徵:色相、純度、明度。
色相,是各種具體色彩的名稱,或者說是色彩的相貌。例如,太陽光中的紅、橙、黃、綠、青、紫等.每個名稱都表示一種顏色的色相。色相主要是用來區分各種不同的顏色,增強對色彩的辨別能力。客觀世界色彩豐富,變化萬千,肉眼所能識別的十分有限。因此,在觀察色相時要善於比較,培養識別能力,便於在插花時正確認識和利用色彩。
純度,指的是顏色純凈程度和飽和程度。在可見光中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純度越高.顏色越鮮明。當純凈的顏色摻入黑、白、灰等其它色彩時,其顏色的純度就產生變化,摻入得越多,純度降得越低。物體色彩的純度與飽和度有關,與物體表面結構也有關。物體表面結構粗糙,光線的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物體的表面結構光滑,色彩的純度就比較高。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包含兩種意思:其一是同一色相受光後由於物體受光的強弱不一,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其二是指顏色的本身明度,如紅、橙、黃、綠、青、紫六種標 准色互相比較的深淺度。同一綠色,受光的強弱、角度和亮部不同,會產生明綠、綠、暗綠等不同的明度。不同的顏色中.黃色的明度較高,僅次於白色;紫色的明度較低.接近丁黑色。插花時,不問明度的色彩相配.能使畫面富有變化,增強層次感。不問明度的同一色彩配合在一起,也能使插花的整體感增強。
色彩的視覺效果
人們對色彩的視覺感受,主要來源於色的原色和色的混合形式。
色彩的三原色是其中任何—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的.而其它色可以由這三色按一定比例配合出來。自然界的景物在光線照射下顯示出千變萬化的色彩,都是由這三種原色光組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將色光混合會變亮,謂之加色法混合。在繪畫中稱紅、黃、藍三種顏色為三原色,若將三色混合會變深.稱作減色法混合。花卉雖然沒有那麼標準的三原色,但可以接近某一種顏色而論。
除原色之外.還有中間色和復色在創造繽紛的世界。所謂中間色,是兩種原色份量相等或不等相混合的色彩。復色.就是兩個中間色相混合或者三原色相混合所得的色彩。補色,則為三原色相對應的色光。黃對著藍,黃為藍的補色;品紅對著綠,品紅為綠的補色,青對著紅,青為紅的補色。補色也叫互補色,就是兩個相對的色互補。因此,黃與藍、品紅與綠、青與紅都互為補色。並列在一起,色彩的對比非常鮮明。
兩種原色並列在一起,能給人一種鮮艷明快的感覺;兩種中間色並列在一起,色彩比教灰暗。原色與中間色並列在一起效果較佳,是類似色。色彩的變化是逐漸過渡,顯得柔和、諧調;若是互補色,容易取得鮮明對比的效果。
互補的兩色並列時相互排斥,對比強烈。色彩呈現跳躍、鮮明的效果。因此,補色關系運用得好,將使插花色彩明亮,生氣勃勃,生動地托出主體。相反補色關系如不注意色彩的諧調和花體色塊大小的安排,也會產生生硬、火氣的弊病。
色彩具有冷暖的視覺效應。在人的生理反映上,色彩的深淺有收縮與擴張的感覺。如紅、黃有熱烈、興奮的感覺,所以我們把紅和黃以及傾向紅、黃的顏色稱為暖色調;藍色看上去安靜、寒冷,故而把藍色和傾向於藍色的稱為冷色調。紅與藍處於冷暖色的兩個極端。綠與紫居中,是中性色,偏紅的均為暖色。偏藍的均為冷色。金、銀、黑、白、灰五色在色彩感覺上也屬於中性色,可以與任何顏色調和,起到緩沖、協調作用。這對挑選花器的色彩很有幫助。
藝術插花的配色
1.花卉色彩的形成和作用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葉子的細胞里,都含有綠色的色素。我們知道當日光通過三棱鏡後會分成六種可見顏色的光譜。如果讓六色光再通過葉綠素溶液而透射到白色的銀幕上,此時從銀幕上的光譜里可以發現:在紅色光靠近橙色光及藍色光的部分,有一條很寬的黑色帶,而綠色部分仍是綠色。這說明葉綠素吸收光線是有選樣的。
綠色能有效地利用太陽光,這是植物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進化的結果。同時,植物為了適應自然生態環境的需要和受到本身質體、色素的抑制,形成了各種不同顏色的枝葉花果。在不同種類的植物體中,所含葉綠素的比例不同,其顏色的深淺就有差異。有一些植物體內。含有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能使植物呈紅色或橙色,它們主要存在於花瓣或果實中。有些植物的葉子在秋季落時前變黃,就是因為失去了葉綠素,只剩下葉黃素和胡蘿卜素的結果。
植物體內還存在著一種花青素,較多地存在於花瓣、果實之中。鮮花盛開所呈現出的一些紅色和藍色等,往往是花青索起的作用。花青素的顏色隨著植物細胞液的酸鹼性不同而有變化。細胞液為酸性時,花呈紅色;細胞液為鹼性時,花呈藍或紫色。用八仙花作酸鹼度變化試驗,效果十分明顯。
花冠居花萼的內方,色彩非常鮮艷.為植物中最為顯著的部位,也是最富有變化的部位。花冠顏色主要是細胞中花青素和雜色體起的作用.花的紅色、藍色、紫色來源於花青素;花的黃色、橙黃色來源於雜色體;不具色素的部分為白色。由於花中存在著多種色素。各種花的色素組合情況各有所異,色素存在的多少也有變化,所以花朵開放時會出現天光十色、斑讕多彩的景象。
花卉隨著四季更替和生理活動的需要,進行著新陳代謝,色彩也隨之變化。花從蓓蕾初綻到枯萎凋零,葉片從新芽葉翠到枯黃落地,顏色都是在不斷的變化。—般說來,初放的花色濃郁鮮艷,隨後顏色逐漸變淡,最後失去原有美麗的色澤。初放的葉呈嫩綠色並帶有鵝黃色.逐漸呈現出墨綠色.到生長末期轉黃。果實也是如此,從子房膨大到果實成熟,色彩有一個變化過程。花卉的這種生理特徵,為我們插花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限制了花材的採摘時間。
2.插花器皿的色彩
插花器皿的種類很多,各種花器都有自身的色彩特點,再加上人為的著色變化.色彩更是繁雜多變。插花器皿質地有粗細之分、軟硬之別、對光的吸收與反射程度有很大的區別,顏色差異也很大。凡是質地細潔、光滑的物質,如金屬、玻璃、瓷器,對光的反射較強;質地粗糙的物質,如粗陶、木器等,對光的反射較弱。由此可見.器皿質地對插花色彩影響很大。
用陶、瓷製成的花器是我們插花常用的器皿,其本身也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有許多奇特的色調,如青瓷、唐三彩、祭紅、三陽開泰等等。
花器色彩的豐富多變,對插花來說,無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花器色彩選擇不妥,也會造成整個作品的失敗。例如,用粉彩花卉畫、人物圖案作畫面的花瓶,就其本身色彩配置來說,也許是十分精美的,但與花卉相配,會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所以,我們在花器色彩的選擇上,耍立足於簡潔、統—.每—件花器只要求存在—、二種顏色.或是幾個簡單色塊組合的花器,不能使用或少使用那些描金附鳳的花器。
隨著現代工藝材料的發現,插花器皿有了很大的發展。如玻璃、塑料製品,色彩鮮艷奪白,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但要注意與花卉的合理配置,不然易造成庸俗之態。用本色的自然材料製成的花器,如竹編、草編、藤編和木器等,古樸雅緻,色彩簡潔、大方,十分迎合人們的審美需要。若在這些花器上加以著色,也能讓人感到精巧華美。
3.插花色彩的設計和配置
插花的用色,不僅是對自然的寫實,而且是對自然景色的誇張,可以隨著插花造型的需要進行變化。插花使用的色彩.首先耍服從作者所要表達的情趣.或鮮艷華美.或清淡素雅。其次.插花色彩要經得起看.遠看時進入視覺的是插花的總體色調。總體色調不突出.畫面效果就弱,作品容易出現雜亂感,而且缺乏特色。近看插花時,要求色彩所表現出的內容個性突出,主次分明。
插花色彩的配置,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一是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二是花卉與容器之間的色彩關系,三是插花與環境、季節之間的色彩關系。這三方面的關系若能正確掌握.插花配色就能得心應手了。
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可以用多種顏色來搭配,也可以用單種顏色,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顏色能夠協調。如用臘梅花與象牙紅兩種花材合插,一個滿枝金黃,另一個鮮紅如血,色彩協調,輝映成趣,更重要的還在於以紅花為主,黃花為捕.遠遠望去紅花如火如荼,黃花星光,點點通過花枝向外輻射。
插花中青枝綠葉起著很重要的輔佐作用。枝葉有各種形態,又有各種色彩,如運用得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牡丹雖好,還要綠葉扶持」。如選用展著綠葉的水杉枝,勾勒出插花造型的輪廓,再插入幾支粉紅色的菖蘭或深紅色的月季。可想而知,鮮花在綠枝的映襯下更顯嬌艷。再如將幾支珊瑚樹枝和幾朵白色的馬蹄蓮花合插在一起.顏色並不華麗,卻顯得素雅大方。
花卉間的合理配置,還應注意色彩的重量感和體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決於明度,明度高者顯得輕,明度低者顯得重。正確運用色彩的重量感,可使色彩關系平衡和穩定。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輕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體積小的花體用重色,體積大的花體用輕色。
色彩的體重感與明度和色相有關。明度越高,膨脹感越強 ;明度越低,收縮感越強。暖色具有膨脹感,冷色則有收縮感。在插花色彩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的這一性質,在造型過大的留部分適當採用收縮色,過小的部分適當採用膨脹色。
花卉與容器的色彩要求協調,但並不要求一致,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配合:一是採用對比色組合.另一是調和色組介。對比配色有明度對比,即色彩明暗程度的對比,也稱黑白對比。如在黑色的花器之中,插入白色的馬蹄蓮花,一暗一明造成對比,就能起到色彩鮮明的效果。
花卉與器皿有色相差別而形成的對比叫色相對比。色相對比有強弱之分,主要有對比色相和互補色相的對比。對比色相對比的色感比較鮮艷、強烈.具有飽滿、華麗、歡樂、活躍的感情特點,容易使人興奮、激動。互補色相對比是相應的色彩對比,也是最強的色相對比,如紅花與青綠色花器.黃花與青紫色花器等。中國傳統配色中有「紅間綠,花簇簇」,「紅配綠,看小足」的說法。
冷暖對比也是花卉與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採用冷暖對比的色彩,效果會顯得生動起米。如用湖藍色水盆,插粉紅色的荷花,這樣冷色的盆與暖色的花形成了冷暖對比,更進一步烘托出花的嫵媚。在一般情況下,插花器皿的顏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淺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對比。
運用調和色來處理花與器皿的關系,能使人產生輕松、舒適感。方法是採用色相相同而深淺不同的顏色處理花與器的色彩關系,也可採用同類色和近似色處理。同類色如橘紅與大紅、綠與青綠色等。近似色有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等。近似色的色距范圍較大,有一定的對比性.容易表現出色彩的豐富性和形成色彩的節奏與韻律。
插花還可以利用中性色進行調和,如黑、白、金、銀、灰等中性色的花器,對花卉有調和作用。也可用金銀絲裝飾在花中,使花卉與器皿的對比色中有個性色為媒介而調和。插花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如過年過節或喜慶日子作為裝飾品美化環境,把屋內外裝飾點綴成一片節日的氣氛,寄託美好的理想,振奮人們的精神。插花的色彩要根據環境的包彩來配置。如在白底藍紋的花瓶里.插入粉紅色的二喬玉蘭花,擺設在傳統形式的紅木傢具上,古色古香.民族氣氛濃郁。在環境色較深的情況下,插花色彩以選擇淡雅為宜:環境色簡潔明亮的.插花色彩可以用得濃郁鮮艷一些。
插花色彩還要根據季節變化來運用。春天裡百花盛開,眾芳爭艷,到處是萬紫干紅的景色。此時插花時選擇色彩鮮艷的材料,給人以輕松活潑、生機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凈輕快。適當地選用一些冷色調的花,給人以清涼之感。到了秋天,滿目紅朴朴的果實,遍野金燦燦的稻穀。此時插花可選用紅、黃等明艷的花作主景,與黃金季節相吻合,給人留下興旺的遐想。冬天的來臨,伴隨著寒風與冰霜。這時插花應該以暖色調為主,插上色彩濃郁的花卉,給人以迎風破雪的勃勃生機。
色彩的感情效果
色彩能夠影響人的情緒。不同的色彩會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應。不同的民族和傳統習慣,不同的文化修養、性別、年齡等,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聯想效果。
色彩本身是沒有任何感性內容的,只有當人的思想意識與其聯系起來的時候,才會出現色彩的感受與聯想。有許多國家和民族對某些顏色有忌諱。如巴西人以棕黃色為的凶喪之色.理解是人死好比黃葉從樹上落下來,所以忌諱。比利時人最忌藍色.如遇不吉利的事都穿藍色的服裝。衣索比亞人穿談黃色的服裝.是對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歐洲許多國家都以黑色為喪禮的顏色。十耳其人布置客廳、禮堂、房間時,喜用素色,禁用花色。在我國,人們對色彩的認識也是多種多樣.大致是這樣的:
紅色:具有艷麗、熱烈、富貴、興奮之情。人們習慣用紅花束表示喜慶、吉祥。
橙色:是豐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豐收。
黃色:有一種富麗堂皇的富貴氣.象徵光輝、高貴和尊嚴。我國帝皇殿宇裝飾的琉璃瓦是黃色的.以示至高無上。在喪儀上、黃色的花使用十分普遍。
綠色:富有生機,富有春天氣息,又具有健康、安詳、寧靜的象徵意義
藍色:有安靜、深遠和清新的感覺.往住和碧藍的大海聯系在一起,使人心胸豁達。但從消極方面來看,也有陰郁、貧寒和冷淡之感。
紫色:有華麗高貴的感覺。淡紫色還能使人覺得柔和、嫻靜。
白色:是純潔的象徵,具有一種樸素、高雅的本質。但是白色顯得單調,在我國民族習慣中.還有悲哀的含意。
黑色:具有堅實、含蓄、庄嚴、肅穆的感覺.同時黑色又易與黑暗聯系在一起。
色彩的象徵和聯想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反應,受到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在插花時只能作為色彩運用的參考,而應按題材內容和觀賞對象進行色彩設計。
我其實不懂這些的,都是網路找的,對你有木有用,我也不知道,你看看吧,如果沒用就算了
❼ 描寫插花的詩句
插花吟
邵雍
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❽ 插花吟的作品原文
插花吟
頭上花枝照酒卮⑴,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⑵,眼見四朝全盛時⑶。
況復筋骸粗康健⑷,那堪時節正芳菲⑸。
酒涵花影紅光溜⑹,爭忍花前不醉歸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