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源流插花
1. 池坊和小源流有什麼區別
池坊 小源 草月 為日式三大流派
池坊主要有以下
立花
立花造型 1、陰陽造型
2、陰陽調和
3、空間分虛實
立花基本構成 1、型與姿
2、右長左端
3、古今遠近
立花三分法 立花是用天、地、人三分法。
古代哲人對天、地、人的分析方法就是三分法。
生花
生花花形基本構成
1、 生花一種生
生花正風體 2 、生花二種生
3 、生花三種生
主
新風體構成方式 副
用
自由花
自由花構成花型
池坊里自由花沒有明確的花型,從植物草木形狀,色彩,來組合構成花型。
架構自由花主題
植物形態三要素
小源流有以下形式
一、組合裝飾基本理論 組合裝飾論 瓶花,盤花插法相結合基礎上,融入了一種插花方法來表現。
組合裝飾特點
1、插法的組合
2、花材選擇
3、瓶花,盤花插法
組合裝飾的花器 具有統一形式美的兩種花器
例,對成型,中央型
組合裝飾具體插法 1、插花主次之分
2、插花的基本骨架
3、插花的位置與傾斜方向
二、盛花基本理論
盛花含義
盛花是盤子狀的花器利用劍山進行插制,小原流對現代插花流派影響很大。
盛花插花
1、正手插花
2、逆手插法
盛花的表現
1、色彩表現
2、寫景盛花
三、瓶花基本理論
瓶花的含義
瓶花具有悠久的歷史,小源流的瓶花是在自由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瓶花的插花插法與瓶花的三種形式
1、傾斜型
2、直立型
3、下垂型
北京東純花藝學校 開設有日式花道相關課程
2. 天津哪裡可以學插花
天津學插花的地方細數 專業教插花的學校真的沒有幾家,有辦學規模的也是大家專知道的一兩家。
學插花選學校的話還是建議到正規的學校吧,學費是一說,主要是能真的有人用心的教你,很多人都說去花店,但是去花店沒有系統性的教學模式,教你的人不一定就是專業的,何況花店上班的都是有自己工作的,沒有人義務可以教的。所以學習的話建議到正規的院校
3. 請問花藝師大概要學多久具體要學什麼
花店工作的花藝師不用很久 雖然學費高高低低 但是都差不多 如果准備開花店 可以在
花店日記課堂
學習 花藝教程 花店運營都有
4. 日本 小源流 插花 在那可以學習或者培訓班
有個東純花藝學校就可以。對提升品位和藝術情操很有幫助。
5. 天津哪裡有插花學校
不管選擇哪個學校,最主要的還是要考察好再做選擇。那麼選插花培訓學校個人覺得如果是單純的學好技術,以後從事或者開花店的話,那麼就建議到專業的插花培訓學校,如果是想一邊打工,一邊了解一些順便掌握一些技巧的話,那麼就可以選擇其他渠道了。
選學校的主要方向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學校的口碑,一個學校的口碑是很重要的
2、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時間長,整體肯定錯不了
3、師資團隊的力量,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取決於老師們的水平和學校的整體管理
4、實踐和就業,學技術重在實操,所以一定要選擇提供實踐的學校,而且實踐課堂佔比很多的,此外在就業方面,學校會提供就業資源,供學生實習。
結合以上四點,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做選擇。
6. 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有什麼區別
表現力極強是東方插話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而起該藝術形式經過了長時間的錘煉和鍛版造,文化底蘊及其深厚,權歷史悠久,早在我國古代就有了豐富的插花藝術生活,而且,日本的插花在世界上也是遠近聞名的,而且,日本花藝流派極多,更是以花道命名。
東方式插花分為中國式和日本式插花兩種,其發源為中國佛教的供花,後流傳於日本,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東方插花中兩種分支的藝術形式。中國式插花自清末期戰亂開始,藝術形式進入停滯、倒退的階段,直至新中國成立,社會經濟復甦後,隨著人民物質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才使得中國式插花再次煥發生機。
日本式式插花講究「師法自然」,雖插花技藝為人所用,但造型多追求構圖完美、線條流暢、抽象概括、底蘊深厚、不含匠氣,突出其萬法自然的意味。故而欣賞東方式插花,多能感悟生命與自然的美好,激發人們對「生」的思考,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
7. 怎樣學習插花(三)
親近大自然自然界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我們要不斷的與高山、森林、小溪、花鳥、魚蟲相親相近,你才會永遠保持童心,你才能盪盡心中的塵俗,你才能激活你的思維和靈感,你才能在你的作品中注入生命的活力。 多少藝術理論家都在向我們強調親近自然的重要性。但很多學習插花的朋友不了解這一點。我希望我能給你們補上這節課。 回去的前幾天辦完了所有的家事,,我站在婆家的陽台上,望遠眺望,就是那青碧遙遠,層巒疊嶂的中條山,愛人答應我明日一早去爬他家對面的這座「野山」。 穿過一片採石場,迎面是一個山谷,沒有旅遊的現代人,偶爾看到從山上走下來背水的居民,他們熱情的給我指路,沿著山谷往上走是泉水匯集的小溪的,源泉具體位置他們也不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46年從沒有爬過山的我興致勃勃,路邊的小棗成熟的只剩下一層薄薄皮兒,我還是採摘了很多;終於看到了一股碧綠的溪流從山谷中奔湧出來形成一個小小的瀑布,雖然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但也優美流暢。背水的居民告訴我,這兒的水不要喝,到上游去。我們開始沿著崎嶇的山路向上游攀登,豁然開朗,幾個背水的人們坐在小溪旁聊天,見我們空手上去,遞給我們小紙杯,讓我們品嘗這大山神聖的血脈,一口下去,有點澀,不是很甜,似乎沒有比我小時候北京農村老家的「井不涼」(從井裡直接打上來的水,父親曾經這么叫,現在已經被污染)更甜。但當地的居民還是常來背回去煮飯,沏茶。 我們繼續往上走去,植被越來越繁茂,兩側傾斜的山峰對峙著,山上一片片紫色的小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紫色的花自然界很少,而這兒卻很多!滿山遍野高貴的紫韻盡收眼底,藏在心裡。大自然的傑作讓我美不勝收,以往在給學員講解懸崖峭壁植物的形態,只是從圖片,影片,美術作品中得來的感受,今天,領略了大自然生命的奧妙,一切優雅的語言似乎是那樣的多餘,我進一步的理解了著名的盆景和山水畫的藝術內涵。 走向山谷高處,小溪隱藏在岩石下,我更想知道泉水的源流,努力的攀登直上。鳥兒是那麼多!被我們這些闖入者驚動了,相互傳遞著信息,他們的啼鳴,他們的歌唱,我很久沒有聽到了(現代化的城市的遺憾),我享受著這天籟之聲,不禁想起了班得瑞的鋼琴曲。沒有累的感覺,卻有些飢渴,前面傳來小溪的潺潺流水聲,我們直奔過去貪婪的吸允著。放眼望去,山似乎沒有盡頭,溪流的源泉在。。。。,坐在溪邊休息,發現了很多野生的吊蘭,本想挖出來帶回家裡,水泥構建的現代化樓房不是他的生存環境,這個念頭打消了。 這里已經沒有了背水的人們,太陽掛在了遠處淡藍色的山尖上。愛人不許我再繼續攀登,我戀戀不舍的走出了中條山,來年的五一我還會再來。 回北京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能忘懷這次大自然的親近之旅,這幾天學員們上完課的花材有些浪費,課余時間我又教了學員們編織,創造肌理。於是插了一個作品----中條山的回憶。
8. 陶瓷魚缸養龍竹,怎麼讓龍竹立在裡面啊就像這個圖片這種。哪位知道的朋友告訴一下,謝謝
你在淘寶搜索,【劍山】插花用品。
這個陶瓷盆不咋地,我在景德鎮陶藝街的純手工花器很好看,小源流花盤很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