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猝倒病
『壹』 花卉的猝倒病發病條件有哪些
病原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層越冬,並長期存活。有適宜條件產生孢子囊,以游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侵入花苗。
病菌侵入花苗後,當地溫在15~20℃時病菌增殖最快,在10~30℃的范圍內都可以發病。土壤濕度和近地表空氣濕度大病害加重,這是因為孢子發芽和侵入都需要一定的水分。通風不良也容易發病。光照不足導致籽苗生長勢弱,抗病性差則容易發病。籽苗的新根還
沒長成,幼莖柔嫩抗病能力弱,此時最易感病。
『貳』 關於苗木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是由真菌中的絲核菌、腐黴菌、鐮刀菌引起。病菌在土壤內或病株殘體上越冬,腐生性較強,能在土壤中長期存活,稱為土壤習居菌。苗圃或育苗淺盆內濕度大澆水不當,播種過密,溫度不適,幼苗生長瘦弱等均有利於猝倒病的發生。連作苗床或花圃由於土壤帶菌量積累較高發病嚴重。猝倒病是一種典型的土壤傳染病。
『叄』 花卉的猝倒病是什麼症狀
種子或幼芽在還沒出土前在土壤里遭受侵染而腐爛,可看到明顯的缺苗斷條,當然缺苗斷條也可能有本書第39問里介紹的其他原因,不難區分;幼莖或根系遭受侵染後呈水漬狀病變,接著籽苗發病部位變成黃褐色,向上下擴展,使籽苗倒伏,一般子葉還沒凋萎,籽苗就突然猝倒,貼伏在地面上;有時下胚軸和子葉都腐爛,變褐枯死;當濕度大時,病株附近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開始常是個別發病,幾天後,以此為中心向外蔓延擴展,最後引起成片猝倒,甚至籽苗全部死亡。
『肆』 苗木得了猝倒病該怎麼辦
苗木猝倒病是園林苗圃中發生最普遍最嚴重的病害,主要發生於林木花卉植物的幼苗期。受害的主要林木幼苗有杉、柳杉、馬尾松、火炬松、濕地松、銀杏、樟木、楠木、油茶等;觀賞花卉植物中有翠菊、雞冠花、金魚草、萬壽菊、紫羅蘭、石竹、馬蹄蓮、百日草、菊花等。該病多發生於陰天多雨、空氣濕度大的4月~6月,發病的幼苗
突然猝倒死亡,影響幼苗成活率,甚至全部毀苗。
1、青枯克立以中草葯為原料,經萃取、復配而得到的植物源中草葯殺菌劑,內含黃芪多糖、綠源酸等多種有效成分,可有效抑制和殺滅病原菌,提高作物的免疫力,修復輕微病株受害組織,具有促根壯苗的作用。
A、青枯克立按600倍液稀釋,每平米3升在播種前或播種後及栽前苗床澆灌。
B、在定植時或定植後和預期病害常發期前,將它按600倍液稀釋,進行灌根,每7天用葯1次,用葯次數視病情而定。
2、治療:
A、稀釋倍數:按500倍液稀釋使用,病害嚴重時,可適當加大用葯量。
B、用葯方法:對病株及病株周圍2~3米內植株進行灌根或小面積漫灌;若病原菌同時為害地上部分,應在根部灌葯的同時,地上部分同時進行噴霧,每5天用葯1次。
3、用葯原則:
跟據「土壤干濕度及植株大小」決定灌葯量的多少,以「徹底灌透作物紮根范圍」為目的,一般每株灌液100—400ml。
4、用葯時間: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後。
『伍』 花卉上發生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猝倒病怎樣防治
又叫來立枯病,是世界性病害自,我國各地普遍發生,以危害各種草本花卉幼苗為主,引起苗木死亡該病由絲核菌鐮刀菌屬及腐霉屬的一些真菌引起在光照不足高溫多濕的環境中,容易感染此病感病初期,受害部位呈淡褐色,後來莖干布滿紅色或粉紅色霉層,最後感病嫩莖地表或地下莖根乃至整個幼苗植株,腐爛死亡
防治方法:①加強環境衛生②種子消毒用0.3%福美雙拌種,基質消毒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4~5克/米
『陸』 幼苗猝倒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又叫立枯病主要發生在花卉幼苗期,由黴菌致病為害的植物非常之廣發病幼苗突然倒伏死亡,影響成活率,甚至全部毀苗防治方法:
(1)栽培管理①選地:地勢要高乾燥排水好的地塊作苗床;②肥:要充分腐熟,或選優質培養土;③水:苗期要控制灌水量,土壤不宜過濕;④播種:要適時;不宜過密;及時間苗;⑤通風良好,避免連作
(2)土壤處理發過病的土壤要消毒可選50%多菌靈,或50%福美雙等,每平方米用葯6~8克先稱葯,後摻細沙土,拌勻部分葯土墊於播種行內,部分葯土覆蓋種子
(3)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殺菌劑能有效地控制該病流行常用殺菌劑有:50%多菌靈,25%甲霜靈,40%乙膦鋁,75%百菌清注意噴灑幼苗嫩莖和中心病株及其附近的病土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或視病情而定
『柒』 高錳酸鉀消毒塑料洗澡桶要多久
可以用千分之三到四的高錳酸鉀兌入桶中(一桶水大約兩小勺KMnO4就好),浸泡30-60分鍾。可以起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
題外話:1. 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如要用其清洗身體,請把濃度調配至千分之一以下。
2. 高錳酸鉀個塑料桶是不會產生反應的。
『捌』 高錳酸反應原理
高錳酸鉀是強氧化還原劑,醫葯上是一種人畜通用的外科用葯,俗稱pp粉,其溶液具有很強的殺菌、消毒及防腐作用。有試驗證明,用其不同濃度的溶液防治花卉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霜霉病、軟腐病、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多種病害,效果非常顯著。同時,它含有植物所必需的錳和鉀2種營養元素,能促進植物生長,可謂葯肥兩用。據醫葯專家介紹,該葯葯源豐富,成本低,各地葯店均有銷售,易於采購,而且使用時對人畜安全、無毒,對作物無殘留、無葯害,對環境無污染。因此,高錳酸鉀是一種葯肥兼用,無毒、無殘留、無公害蔬菜、花卉難得的殺菌劑。其在植物病防治方面主要有:
一、防治猝倒病、立枯病 蘭惠類、矮牽牛、一串紅、萬壽菊在出苗後,每7~10天用800~1000倍(先稀後濃)噴霧。據試驗,高錳酸鉀對苗期猝倒病防效高達97%,效果顯著優於多菌靈、代森鋅、五氯硝基苯、敵克松等農葯。
二、防治霜霉病 實踐證明,用高錳酸鉀防治植物霜霉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明顯優於百菌清、代森鋅等農葯。如瓜葉菊在出苗後2葉1心到開花前用高錳酸鉀800~600倍液噴霧,5~7天1次,連噴4次,可有效預防霜霉病的發生。倘若出現中心病株,用高錳酸鉀600倍液連噴3次,間隔期為5天,對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防治軟腐病 高錳酸鉀可有效防治蘭惠的軟腐病。如多數蘭農採集山蘭後會在自己家裡種上半年一年待售,起苗時根腐嚴重,在買回上盆前、病苗翻盆、引進苗上盆時,清水預浸1小時後,撈出再放入高錳酸鉀1000倍液中浸30分鍾,並在出苗期用1000倍液噴灑3~4次,可有效防治軟腐病,並可兼治霜霉病。
四、防治病毒病 用高錳酸鉀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效果顯著優於病毒A、菌毒清等農葯。在發病初期,用600~800倍液,對全株進行噴霧,5~7天一次,連噴3~4次。若用高錳酸鉀與雙效助壯素病毒K等量混用800~1000倍液,防治病毒病效果更好,不僅可控制住病毒病蔓延,還能使植株病狀消失並恢復生機,具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但應注意防治病毒病前,應先對植株上的刺吸式害蟲(甲殼蟲等)進行防治,以防昆蟲傳毒。
五、棚室滅菌消毒 將高錳酸鉀加入福爾馬林溶液中產生甲醛蒸氣,對組培接種箱、室,蘭場進行消毒,具有很好的滅菌效果。熏蒸時,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10毫升裝於杯內,迅速加入高錳酸鉀顆粒5克,密閉箱、室熏蒸4~6小時。在使用高錳酸鉀噴霧時,應注意配葯時不斷攪勻,使葯劑顆粒全部溶解,並隨配隨用,防止久放氧化失效。另外,噴葯應選擇在上午9時左右或下午4時以後進行。幼苗噴葯5分鍾後及時用清水沖洗;幼苗期用低濃度(2000倍),成株期用高濃度(800-1000倍)。
六、墊盆粗植料消毒 尤其是重復使用的粗植料如粗唐基土、植金石、粗仙土,在篩去細土、沖洗干凈後立即浸泡在高錳酸鉀配成的800~1000倍溶液中2小時,用此法進行翻盆可有效預防苗期的立枯病、莖腐病、猝倒病等。
配製高錳酸鉀溶液用井水、河水、自來水等均可,但忌用死水、污水、熱水等,否則會降低其殺菌效果,因高錳酸鉀與有機物發生還原反應,會生成二氧化錳,而失去殺菌效力。
『玖』 高錳酸鉀能在植物上應用嗎
高錳酸鉀是強氧化還原劑,醫葯上是一種人畜通用的外科用葯,俗稱pp粉,其溶液具有很強的殺菌、消毒及防腐作用。有試驗證明,用其不同濃度的溶液防治花卉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霜霉病、軟腐病、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多種病害,效果非常顯著。同時,它含有植物所必需的錳和鉀2種營養元素,能促進植物生長,可謂葯肥兩用。據醫葯專家介紹,該葯葯源豐富,成本低,各地葯店均有銷售,易於采購,而且使用時對人畜安全、無毒,對作物無殘留、無葯害,對環境無污染。因此,高錳酸鉀是一種葯肥兼用,無毒、無殘留、無公害蔬菜、花卉難得的殺菌劑。其在植物病防治方面主要有:
一、防治猝倒病、立枯病 矮牽牛、一串紅、萬壽菊在出苗後,每7~10天用800~1000倍(先稀後濃)噴霧。據試驗,高錳酸鉀對苗期猝倒病防效高達97%,效果顯著優於多菌靈、代森鋅、五氯硝基苯、敵克松等農葯。
二、防治霜霉病 實踐證明,用高錳酸鉀防治植物霜霉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明顯優於百菌清、代森鋅等農葯。如瓜葉菊在出苗後2葉1心到開花前用高錳酸鉀800~600倍液噴霧,5~7天1次,連噴4次,可有效預防霜霉病的發生。倘若出現中心病株,用高錳酸鉀600倍液連噴3次,間隔期為5天,對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防治軟腐病 高錳酸鉀可有效防治一串紅、金魚草、萬壽菊的軟腐病。如播種前高溫清水預浸1小時後,撈出再放入高錳酸鉀1000倍液中浸種2小時,並在苗期用800~600倍液噴灑3~4次,可有效防治軟腐病,並可兼治霜霉病。
四、防治病毒病 用高錳酸鉀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效果顯著優於病毒A、菌毒清等農葯。在發病初期,用600~800倍液,對全株進行噴霧,5~7天一次,連噴3~4次。若用高錳酸鉀與雙效助壯素病毒K等量混用800~1000倍液,防治病毒病效果更好,不僅可控制住病毒病蔓延,還能使植株病狀消失並恢復生機,具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但應注意防治病毒病前,應先對植株上的刺吸式害蟲進行防治,以防昆蟲傳毒。
五、棚室滅菌消毒 將高錳酸鉀加入福爾馬林溶液中產生甲醛蒸氣,對食用菌接種箱、室進行消毒,具有很好的滅菌效果。熏蒸時,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10毫升裝於杯內,迅速加入高錳酸鉀顆粒5克,密閉箱、室熏蒸4~6小時。在使用高錳酸鉀噴霧時,應注意配葯時不斷攪勻,使葯劑顆粒全部溶解,並隨配隨用,防止久放氧化失效。另外,噴葯應選擇在上午9時左右或下午4時以後進行。7葉前幼苗噴葯5分鍾後及時用清水沖洗;幼苗期用低濃度,成株期用高濃度。
六、播種土消毒 將高錳酸鉀配成800~1000倍溶液,用噴霧器進行細致噴灑,噴後用塑料薄膜覆蓋7天,用此葯土進行播種可有效預防植物苗期的立枯病、莖腐病、猝倒病等。
配製高錳酸鉀溶液用井水、河水、自來水等均可,但忌用死水、污水、熱水等,否則會降低其殺菌效果,因高錳酸鉀與有機物發生還原反應,會生成二氧化錳,而失去殺菌效力。故只能外用,且只能隨配隨用
『拾』 苗木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都有哪些
冬閑田種蘑菇年年進行菇—稻輪作,病蟲害較少,但在各個生產環節,蘑菇極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因此也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病害、蟲害主要來自土壤、培養料以及受污染的廢棄物。病菌的孢子、菌絲主要依靠空氣、水、昆蟲、人為等途徑傳播。高溫、高濕和通氣不良的菇房,有利病蟲害的發生蔓延。因此,蘑菇的病蟲害防治要採取綜合防治的措施,任何單一的防治方法都很難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上,應採取以下措施:
(1)設置合理的菇房 菇房要設置在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環境干凈、通風向陽的地方,並遠離堆放糧食、飼料、餅肥等的倉庫,以及畜舍、垃圾堆等易於孳生病蟲的場所。菇房的結構要合理,大小要適中,創造一個有利於食用菌生長而不適於病菌生長的生態環境。菇房內外要定期清理消毒,以保持經常性的衛生。
(2)堆制好優質的培養料 原輔料如稻草、棉籽殼等應選用新鮮、乾燥、無霉變的,使用前先經陽光曝曬1~2天,利用太陽熱和紫外線殺死附在原料上的病菌。在配製培養料時應注意碳氮比例和加入氮肥的時機,防止游離氨氣對蘑菇的毒害,防止雜菌的發生。掌握好適當的料水比例,料太干、太濕均不適宜蘑菇的生活,而有利於病菌和蟲害的發生。堆制好的培養基要測其酸鹼度,過酸過鹼均應進行調節,使其在pH7.5左右。堆制時要保持足夠的堆溫,發酵均勻,防止糞塊和堆料夾生。培養料要盡可能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的後發酵只要溫度保持50~52℃,持續4~5天,就可殺死一些不耐高溫的病菌孢子,而又有利嗜熱放線菌的繁殖,促進蘑菇獲得高產。
(3)做好覆土的消毒工作 這是杜絕病蟲侵害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從沒有施過蘑菇廢料的田地取土作為覆土的材料,其次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以下一種消毒方法:
①將土粒先經陽光曝曬,利用太陽熱能和紫外線殺死土粒中的病菌,再用石灰水調濕後上床覆土。
②將土粒堆成堆,用薄膜蓋密,通入蒸汽,當土溫達60~65℃時,維持3~4小時,可以殺死土粒中的病菌、害蟲。
③甲醛熏蒸,每立方米土粒用5%甲醛溶液10千克噴灑,然後用塑料薄膜密封1~2天,攤開待甲醛揮發後,再上床覆土。
(4)加強菌床管理①防病與除蟲同步進行。定期用80%敵敵畏1∶800倍液噴灑菇房走道、地面及菇房四周環境。一般成蟲有趨光性,可在菇房附近安裝黑光燈誘殺。
②加強科學管理。選用優質無病蟲感染和適齡的菌種作為播種的材料。菇房用水要保證水質清潔,噴水方法要力求促控結合,該多則多,該少則少。覆土後前期要輕噴、勤噴,待快出菇時才重噴出菇水。大多數病菌喜高溫高濕,菇床一旦出現病害,應停止噴水,加大通風量,菇床的濕度以寧干勿濕為原則。調節好菇房內適宜的光、溫、水、氣等生態條件,使食用菌菌絲生長健壯,增強生活力和提高抗逆性,以旺盛的長勢抑制病菌的發生和蔓延。
③及時處理已發生的病害。菇床一旦出現病害,除停止噴水、加強通風外,可用1%漂白粉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灑菇床;細菌性病害可用獸用鏈黴素、青黴素等注射局部的患處。撿去菌床上已污染的培養料、土粒、老菌索、菇根,發病嚴重的應立即將菌體及培養料清除,並集中燒毀或深埋,防止病菌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