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徐蘭花卉
『壹』 徐蘭的介紹
徐蘭 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康熙、雍正年間。字芬若,號芝仙,江蘇常熟人。少從王士禎學詩,詩體近李賀,擅畫花卉及白描人物,線條生動,名盛一時。二十歲時出遊京師,數十年僅回鄉一次。
『貳』 徐變龍這個名字咋樣
建議
徐緣沁,徐以若,徐苒詠,徐月盈,徐靈綺,徐倚盈,徐玉黛,徐桑歆,徐雅向,徐歆嬌,徐茹倩,徐詩樂,徐瑛茵,徐筠璇,徐柏恬,徐芊藝,徐婷惠,徐焱霄,徐仙韻,徐恬莉,徐燕楠,徐桐靜,徐藍楠,徐芳兒,徐霞莉,徐煜卿,徐琦一,徐兒芷,徐可玟,徐憐夢,徐瓊諾,徐真藝,徐旖心,徐芷露,徐甜白,徐含蕾,徐嫣慧,徐艷凌,徐柔嫻,徐沐馥,徐韻蓮,徐悅芳,徐嬌春,徐柏霜,徐瑜盈,徐芸桐,徐茹茵,徐歡真,徐慧冰,徐煙靈,徐玫碧,徐巧芊,徐楠麗,徐迎紅,徐玫雲,徐潔漪,徐妍彩,徐妮馨,徐雙詩,徐月月,徐雙縵,徐諾婷,徐瑾音,徐瑛佩,徐悅艷,徐韻芬,徐紫縵,徐玉霜,徐如縵,徐惠自,徐婭月,徐詩自,徐妙蓮,徐絲文,徐婷曦,徐冰盈,徐梅詠,徐嫣舞,徐瑾雨,徐麗佳,徐雪傲,徐榆文,徐麗優,徐婭真,徐蘭蕊,徐涵以,徐依卿,徐可妙,徐舞柔,徐蝶昕,徐沁葵,徐麗蕾,徐緣露,徐仙虹,徐薇月,徐采嵐,徐鳳凌,徐鈺鳳,徐玲櫻,徐菡姿,徐若舞,徐欣熙,徐念一,徐鶯晴,徐萱燕,徐潔自,徐虹恬,徐自緣,徐盈慕,徐雨春,徐萱巧,徐向芳,徐菡虞,徐妮蓮,徐瑩熙,徐露潔,徐芹萱,徐妍奕,徐鈺思,徐盼欣,徐珊舞,徐桐芯,徐問菲,徐凝芸,徐惠佳,徐荷奕,徐優一,徐桑嫻,徐芝雯,徐筱緣,徐夢麗,徐露卿,徐冰涵,徐君錦,徐一瑛,徐荷蔚,徐兒蔚,徐穎雲,徐雪恬,徐婷彤,徐蘭優,徐初向,徐妮悅,徐慧悅,徐縵倩,徐凝嬌,徐思蕊,徐婷柔,徐葵暄,徐雲茜,徐恬蝶,徐澤語,徐澤榆,徐珍馨,徐凌芙,徐淑芳,徐焱蘭,徐歡萱,徐佩筠,徐姍秋,徐暄霎,徐文婭,徐薇白,徐婧葵,徐沁怡,徐鳳琦,徐姿盈,徐蕾珠,徐奕嫻,徐兒媛,徐瑾婉,徐甜亭,徐榆瑜,徐瑾向,徐麗旖,徐欣燕,徐淇焱,徐婕曦,徐向彤,徐真詠,徐夢萬,徐仙曼,徐裳柔,徐暄春,徐瑾美,徐涵向,徐迎霞,徐音嫣,徐玉縵,徐秀蝶,徐韻言,徐睿慕,徐君桐,徐藝馨,徐妍虞,徐倚綺,徐艷亭,徐秋蘭,徐虞婉,徐芸秀,徐仙恬,徐彩語,徐亭思,徐影書,徐凌麗,徐婷藝,徐婭含,徐萬蕾,徐茵絲,徐英向,徐姿自,徐婕藝,徐旖瓊,徐玲詩,徐翠婭,徐絲婧,徐筱怡,徐花綺,徐荷玲,徐彩漫,徐英鈺,徐玲宛,徐玟涵,徐妮姿,徐縵霜,徐宛霏,徐心梓,徐碧錦,徐自卿,徐芬宛,徐瑩初,徐紅文,徐月霞,徐桑雪,徐舒茹,徐以馥,徐舞紫,徐漪藍,徐婧春,徐真亦,徐念宛,徐仙茹,徐凝秀,徐莉以,徐言娟,徐暄娟,徐嫣雨,徐琳茜,徐妮歡,徐艷子,徐蘭一,徐雪柔,徐英芸,徐英碧,徐珠迎,徐蓮蔚,徐瑾韻,徐佳璇,徐霎真,徐熙蓮
『叄』 甘肅省龍鳳仙山寺總山門的對聯
具體沒有到過,不知道,為您奉上有關的類似的對聯,請參考:
四字楹聯:
持涅磐心 作平等觀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出三界家 入四空門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大千世界 不二法門 出自:安徽九華山月身寶殿
德敷上下 道貫古今 出自:湖南衡山丹霞寺肖康佐
發盡緣斷 心死色空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老龍聽法 頑石點頭 出自:江蘇無錫惠山寺明鄒德基
六朝古剎 七祖道場 出自:湖南衡山福嚴寺(南嶽系祖庭)懷讓
去實不去 生決定生 出自:山西五台山(念佛堂)
人間佛地 世外人家 出自:廣西桂林南峰寺
入諸佛位 至涅般城 出自:陝西西安興教寺(塔院)
受出家戒 發菩提心 出自:陝西西安興教寺(塔院)
往生極樂 超脫紅塵 出自:湖南平江東山古寺
維善為寶 無欲則剛 出自:江蘇無錫廣福寺法堂近孫肇圻
行修於亂 性磨於利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言深不傳 行極反異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月明如晝 色即是空 出自:廣東廣州檀度庵月色樓
庄嚴國土 利樂有情 出自:安徽九華山平坦寺
五字楹聯:
本來無一物 何處覓三心 出自:圓瑛大師
本來心是佛 究竟我為誰 出自:圓瑛大師
不伐有巢樹 多移無主花 出自:江蘇東台泰山寺西客樓姜沂
不可得思議 如何獲圓通 (佛教通用聯)
不陟高寒處 安知天地寬 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頂明梁應龍
禪意庭前柏 詩情雪裡梅 出自:圓瑛大師
成就此功德 早種諸善根 出自:佛教哀輓聯-挽男居士
處塵能不染 學道有何難 出自:圓瑛大師
春山含祖意 秋月印禪心 出自:圓瑛大師
當知法無我 應以戒為師 出自:圓瑛大師
當知心是佛 常以戒為師 出自:浙江臨海台州佛教文化館茗山
當知心是佛 惟愛道為師 出自:圓瑛大師
定光澄月相 慧海涌潮音 出自:北京雍和宮 錢陳群題大殿,雍正接見文
法法何曾法 林林不是林 出自:香港離島東涌法林
法身千嶂月 聞性一聲鍾 出自:圓瑛大師
風雲觀世態 水月證禪心 出自:圓瑛大師
逢人覓佳句 對境話禪機 出自:圓瑛大師
佛從何處覓 道在此中求 出自:圓瑛大師
佛法談三世 人生夢一場 出自:圓瑛大師
根深即果茂 源遠而流長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谷靜風聲細 門空鳥語稀 出自:山西五台山秘密寺
觀身本無我 念佛乃是誰 出自:圓瑛大師
歸元無二路 方便有多門 出自:山西五台山山門
湖山供嘯傲 風月助吟哦 出自:圓瑛大師
見無相之相 論不空之空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健行乾不息 遜志益無疆 出自:北京 雍和宮 五福堂書室
皆以無為法 當生如是心 出自:河南登封少林寺(面壁石亭)
凈地何須掃 空門不用關 出自:福建寧德天王禪寺當代釋智圓
客影雲邊去 僧語松下來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空門隨客緣 鍾聲入佛心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冷冷清清雪 茫茫渺渺峰 出自:福建閩侯崇聖禪寺現許滌新
麗華庄寶相 湛日朗心珠 出自:北京 雍和宮 汪由敦題照佛樓
了了無遮念 空空不染心 (佛教通用聯)
瓶中楊柳綠 座下蓮花香 出自台南清水寺
乾坤容我靜 名利任人忙 出自:浙江普陀山慧濟寺近曼殊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嗔痴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情將物外適 道與古人期 出自:北京 雍和宮 乾隆題太和齋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出自:浙江新昌大佛寺(大雄寶殿)木魚
三思過有限 一笑益無垠 出自:四川峨眉山報國寺(彌勒殿)
僧心共佛老 人情隨財濃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山高流水遠 寺古白雲深 出自:江蘇泰州白雲寺
山河天眼裡 世界法身中 出自:江蘇南通天寧寺(寺門)王維詩句
山行天地氣 水藏日月光 出自:安徽九華山聚龍庵
山中藏古寺 門外盡勞人 出自:廣東南雄掛角寺
詩意窗前月 禪心雨後山 出自:圓瑛大師
時時能修行 處處可成佛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是僧皆佛印 無客不東坡 出自:安徽潛山三祖禪寺(後三祖僧燦建)
樹色浮空翠 花香入閣清 出自:圓瑛大師
水凈月孤圓 山空雲自在 出自:浙江天台國清寺魚樂園
水繞禪窗靜 花開佛國香 出自:圓瑛大師
寺古煙常鎖 僧老語多奇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寺空葉落緊 雲深客來稀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寺小藏宋額 松古憶唐僧 出自:安徽九華山福渡寺
寺小通幽處 山矮得曠觀 出自:安徽九華山凈信寺
退後一步想 能有幾回來 出自:雲南雞足山祝聖寺
無法向人說 將心與汝安 出自:湖北沙市居士林(達摩畫像)
無我方為我 出世即在世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悟空諸相寂 對佛一燈明 出自:江蘇泰州南山寺(禪房)
巡行東西南 護持佛法僧 出自:浙江黃岩九峰寺韋馱閣
一花一世界 千葉千如來 出自:四川峨眉山報國寺集《梵網經》文
一宗彰唯識 三塔聳雲天 出自:陝西西安興教寺當代桂生
有法知不染 無言誰當酬 出自:雲南雞足山寂光寺明大錯
有相皆虛妄 無我即如來 橫披:諸行無常
在欲而無欲 居塵不染塵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真知出實踐 妙理貴躬行 出自:四川峨眉山萬年寺當代王學仲
知足知不足 有為有弗為 出自:四川樂山凌雲寺(月榭)
六字楹聯:
千般救苦胸懷 一片慈悲心腸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泉自有時冷起 峰自無處飛來 出自:浙江杭州靈隱寺冷泉亭
無慧劍有慧劍 非靈山即靈山 出自:江蘇南通文殊院
喜現庄嚴國土 欣沐佛陀靈光 出自:(佛教慶賀聯-開光)
笑不了古今事 看得見去來人 出自:江蘇吳縣羅漢寺彌勒殿
修到一塵不染 悟來五蘊皆空 出自:浙江蒼南廣福寺諦印
一山恁么可愛 幾人於此茫然 出自:雲南劍川茶花寺明擔當
知我說法如筏 不應住色生心 (佛教通用聯)
七字楹聯: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出自:福建福州林陽寺明葉向高
傲骨虛懷真識量 熱腸冷眼大慈悲 出自:安徽懷遠迎河寺
白日白天誰歇腳 雲來雲去本無心 出自:湖北通城白雲寺
百年過客無常主 三日為僧不願官 出自:雲南劍川海雲居寺近趙式銘
半個蒲團天地老 一聲清磬古今空 出自:江蘇南京妙相庵(佛堂)
寶地遍治功德潤 香台恆擁吉祥花 出自:北京 雍和宮 太和齋
飽經世故慵開口 看破人情只點頭 出自:廣東普寧南岩古寺(寺門)
北斗七星三四點 南山萬壽十千年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趙熙
不待海枯才見底 但逢月上即敲門 出自:雲南雞足山寂光寺明擔當
不獨峨眉幻銀色 從教大地變黃金 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頂明朱元璋
不顧手辣成誤會 但將心狠作慈航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不為錢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 出自:安徽九華山正天門
不因財色毀心志 應須清寒磨悟根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不因僧來方稱寺 但有性現便成佛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不用三抵修福慧 但憑六字出乾坤 橫披:群經指見
不於其中起分別 是故此處最吉祥 出自: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寶殿)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出自:北京潭柘寺彌勒殿 / 江西九江東林寺
禪門倚雲煙明滅 幽人隨風跡有無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常樂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出自:江蘇阜寧興國寺當代釋圓湛
常有欲以觀其竅 應無住而生其心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清彭時中
吃虧者豈無大肚 笑殺人不肯回頭 出自:浙江紹興大佛寺彌勒像清.茅立仁
處處無非菩提海 山山盡是普陀崖 出自:王予望題於甘肅天水羅漢堂
處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總要大肚皮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彌勒殿/北京潭柘寺
慈顏一笑了千事 大肚三通行萬船 出自:甘肅甘谷蔡家寺當代吳恆泰
翠竹黃花皆佛性 白雲流水是禪心 出自:四川峨眉山報國寺清吳擎
翠竹黃花皆佛性 白雲紅樹盡禪機 出自:圓瑛大師
大大肚能容萬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間塵 出自:四川峨眉山報國寺(彌勒殿)
大肚皮包藏古今 一笑後渡滅人天 出自:雲南巍山觀音殿(彌勒殿)
大肚皮包藏今古 一笑後度滅人天 出自:邳州徐塘三聖廟彌勒像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後吐出乾坤 出自:江西鉛山峰頂寺(彌勒殿)
大護法不見僧過 善知識常懷慚愧 橫披:南無阿彌陀佛
大護法不見僧過 善知識能調物情 出自:江蘇楊州靜慧寺清愛新覺羅玄燁
但有袒懷大歡喜 不嫌成佛後如來 出自:江蘇南通彌勒院近張謇
但做得來皆事業 若推不去即因緣 出自:江蘇無錫石浪庵近徐蘭畦
到此即空還即色 邇時宜雨亦宜晴 出自:山西五台山廣仁寺十方堂
到此已為無俗慮 上來自覺有天然 出自:香港離島寶蓮禪寺
定中金磬天邊落 悟後雲關夜半開 出自:北京 雍和宮 張若澄題照佛樓
翻經留作將來眼 問法能空現在身 出自:湖南長沙麓山寺(觀音殿)
飯里有沙需細嚼 水中無骨莫橫吞 出自:江西鉛山峰頂寺(齋堂)
梵綱庄嚴含萬象 月輪清凈印千江 出自:圓瑛大師
放下罷一絲不掛 看起來萬法皆空 出自:圓瑛大師
放下時何物是我 擔取去那個為誰 出自:雲南雞足山傳衣寺
風雲過眼渾無住 水月盟心道自修 出自:圓瑛大師
佛道不從心外覓 禪機但向靜中參 出自:圓瑛大師
佛法能除世間苦 法音香徹九霄雲 橫批:千古明燈
佛法能破愚痴暗 學佛點燃智慧燈 橫批:常轉
佛光普照十方界 法雨均滋五性根 出自:印光大師藏經閣佛殿聯
佛門常會龍門客 禪林時集翰林人 出自:山西五台山碧山寺
古佛堂前風掃地 高山頂上月為燈 出自:山西五台山
古寺無燈憑月照 山門不鎖待雲封 出自:陝西終南山彌陀寺山門 / 河北井陘福慶
觀大海者難為水 悟自心時不見山 出自:江蘇吳縣崇報寺落紅亭現吳濟時
海到無邊天是岸 山登絕頂雪為峰 出自:四川峨眉山萬年寺
好大膽敢來見我 快回頭切莫害人 出自:湖北武當山朝山神道治世玄岳坊
蝴蝶泉旁蝴蝶飛 羅漢塔上羅漢笑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花下聆經清有味 水邊契道靜無聲 出自:江蘇南京華嚴庵清劉佐禹
悔不盡千差萬錯 悟透了後果前因 出自:雲南劍川地藏寺(悔悟亭)清寇璜
悔難追事當頭戒 悟過來人放步行 出自:雲南劍川地藏寺(悔悟亭)清趙藩
即佛即心圓教理 非空非色法王身 出自:圓瑛大師
既升堂更應入室 再進步方可登樓 出自:安徽九華山甘露寺(客堂)
間中自覺心無事 悟後方知法即真 出自:圓瑛大師
剪一片白雲補納 留半窗明月看經 出自:江蘇海安觀音禪寺禪房
翦一片綠雲補納 留三分皓月看經 出自:江蘇南京妙相庵(小淇澳亭)
見猶離見見彌陀 生本無生生西方 出自:山西五台山(念佛堂)
將此身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出自:安徽九華山光明講堂
解脫門開誰肯入 浮生夢覺自知歸 出自:江蘇常熟興福寺寺門
戒是無上菩提本 佛為一切智慧燈 橫披:戒燈常明
金剛降魔護三寶 彌陀慈光照大千 橫披:南無阿彌陀佛
金爐不怕千年火 銀燭長明萬戶光 出自:福建福清石竹寺進香亭鄭宗華
盡底脫去胸中有 逐一拈來何處無 出自:雲南雞足山大覺寺
凈地有物僧不掃 空門無緣客自關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敬佛敬心心敬佛 焚香焚意意焚香 出自:湖南嶽陽呂洞賓像
靜看湖蓮參妙諦 閑翻貝葉悟真經 出自:江蘇南京華嚴庵清程守謙
看看世事搖搖手 想想人情點點頭 出自:江蘇泰州某寺蓮台近劉道人
客至莫嫌茶葉淡 僧居不比世情濃 出自:廣東肇慶虎岩寺(客廳)黃旌珊
來世怕為雙角獸 此生不作兩頭蛇 出自:雲南劍川地藏寺(悔悟亭)清魯珍
覽鏡知慚宏寶訓 規今師古振禪林 出自:印光大師:禪林寶訓聯
老屋檐下雨成簾 佛門堂上石作花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樂以忘憂真智者 心能轉物即如來 出自:江蘇無錫開原寺(法堂)當代李廣
離苦海經書作渡 登天堂佛法為津 出自:廣東雷州福田寺
了君大事唯修凈 暢佛本懷在往生 出自:印光大師:念佛堂聯
了去煩惱即正果 忘卻生死是菩提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靈山我數阿羅漢 佛海人參大肚僧 出自:四川什邡羅漢寺(彌勒殿)
龍歸法座聽禪偈 鶴傍松煙養道心 出自:江蘇揚州大明寺(鑒真講律)
路盤瘦嶺孤松老 寺掩清門寒叟貧 出自:安徽九華山廣化院清吳襄
滿院溪聲疑是雨 當窗月色望如霜 出自:圓瑛大師
夢回平生已而立 憚破天道過不惑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夢中明明有六趣 覺後空空無大千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廣東南澳玉佛寺
明通幽時光常住 心到虛天色是空 出自:湖南衡山明心殿佛龕
明月清風呈祖意 遠山近水寄詩懷 出自:圓瑛大師
明珠照徹天堂路 金錫振開地獄門 出自:安徽九華山旃檀林(地藏殿)
莫認化城為寶所 更翻貝葉證菩提 出自: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諸輔臣
莫訝一稱超十地 須知六字括三乘 出自:印光大師:彌陀聯
暮鼓寂時林愈靜 晨鍾響處山更幽 出自:雲南劍川海雲居寺楊寶山
能受苦方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痴人 出自:安徽九華山旃檀林(地藏殿)
念而無念歸真念 心不住心即凈心 出自:圓瑛大師
念佛自然得見佛 求生決定可往生 出自:安徽九華山立庵
念泯則相相離相 達真乃心心印心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蓬萊何須覓海上 歲月最宜度山中 出自:安徽九華山法華寺
千嶂雲山憑我隱 五湖風月有誰爭 出自:圓瑛大師
千嶂雲山圍佛界 四時風月入詩囊 出自:圓瑛大師
巧把塵勞作佛事 善行方便度群生 (佛教慶賀聯-升座)
巧機鋒聯出世教 妙觀察對入人倫
青獅竟忍長相睡 龍燭奈何久不明 出自:湖北仙桃青龍寺清毛世池
人來合意高談道 客去清閑暗誦經 出自:安徽九華山華嚴禪寺
人生若夢誰非寄 到處能安即是家 出自:廣東雷州天寧寺(客堂)
人生猶似西山日 富貴終如草上霜 橫披:但念無常
人生真諦何處尋 自性三寶即爾心 橫披:南無阿彌陀佛
人世大難開笑口 肚皮終不合時宜 出自:福建福州華嚴寺彌勒龕近陳寶琛
人世太難開口笑 肚皮終不合時宜 出自:陳寶琛撰於大同華嚴寺觀音閣
人無卓識名難著 士有精誠志竟成 出自:圓瑛大師
人心清靜無私念 世界自然現大同 出自:江蘇南京清涼寺-當代茗山
如將布袋羅三藏 定仗瑜伽寧一燈 出自:雲南劍川寶相寺金國卿
如來說庄嚴佛土 菩薩無住相布施 (佛教慶賀聯-升座)
如來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 橫披:凈土為歸
入寺始知山竅妙 登峰便見小城雄 出自:江西九江東林寺
三徑黃花秋雨外 一林紅葉曉煙中 出自:圓瑛大師
三十二應周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出自:山西五台山(觀音殿)
上去便可入碧落 下來難免進紅塵 出自:陝西銅川玉華寺
涉世利生宜愛物 持躬修德在行慈 出自:圓瑛大師
石鼓無人雨閑敲 梵鍾有音風徐送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石徑有塵風自掃 山門無鎖月常關 出自:湖南衡山石頭寺
時節若逢承法印 機緣相契紹心宗 出自:圓瑛大師
世間惟有修行好 天下無如吃飯難 出自:河南開封相國寺(西齋堂)清馬慧裕
世間有佛慈悲盪 胸中無私天地寬 出自:甘肅靖遠接引寺
世上雖有千般好 平安勝過一切福 橫披:平安至上
世事滄桑無限感 人生夢幻有誰知 出自:圓瑛大師
世事絕卓無人問 人生夢幻有誰知 出自:安徽九華山立庵
世態炎涼唯一笑 余懷坦白故常開 出自:福建莆田廣化寺兜率殿清程驥遠
世味不如書味好 人心怎比佛心平 出自:圓瑛大師
事念理念惟一念 佛心生心無二心 出自:圓瑛大師
試問本來無一物 更從何處悟三生 出自:五台山望海峰。
是佛非佛何為佛 本性無性便是性
豎起脊樑立定腳 拓開眼界放平心 出自:安徽懷遠迎河寺
誰把藕絲牽大象 我將鐵棒打蒼蠅 出自:雲南晉寧萬松寺明擔當
水底有天懸日月 空中無地現樓台 出自:湖北來鳳仙佛寺
說法現身容大度 救出世人盡歡顏 出自:浙江杭州靈隱寺天王殿
說來有法原無法 參透非空卻是空 出自:安徽九華山大廈庵
說諸佛法非佛法 無二文殊是文殊 出自:江蘇南通文殊院近張謇
私藏飲食三鐵棒 未供先用九銅槌 出自:江蘇南通香光寺監齋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威令登彼岸 橫披:南無阿彌陀佛
寺內無僧風掃地 塔中有佛星點燈
寺院有塵清風掃 山門無鎖白雲封 出自: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坦腹笑容攝海眾 分身散影示時人 出自:四川德陽萬佛寺(彌勒殿)/印光大師
天下名山僧佔多 世上善言佛說盡 出自:山西五台山龍泉寺
萬德洪名常憶念 百般幻病自消除 出自:印光大師:如意寮聯
萬法皆空觀白在 一塵不染見如來 橫披:自凈其意
萬法皆空歸性海 一塵不染證禪心 橫披:自性即禪
萬法皆空明佛性 一塵不染是禪心 出自:圓瑛大師
萬古是非渾若夢 一句彌陀作大舟 出自:安徽九華山光明講堂
萬籟無聲心自息 一身非我物同春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現劉東父
為人定要培心地 學佛方能悟性天 出自:圓瑛大師
為人若要超三界 念佛速令登彼岸 橫披:一心念佛
惟大英雄能覺悟 為諸菩薩振綱常 出自:安徽黃山慈光寺
惟有洗心能革面 雖非造極已登峰 出自: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諸輔臣
問大士為何倒坐 恨世人不肯回頭 出自:江蘇南京雞鳴寺
問君能有幾多愁 念佛可令煩惱無 橫披:南無阿彌陀佛
問菩薩緣何倒坐 笑世人不肯回頭 出自:福建長汀朝斗岩觀音庵
我笑有因真可笑 你忙無甚為誰忙 出自:河南民權白雲寺(彌勒殿)
無人無我觀自在 非空非色見如來 出自:山西五台山
無畏力尋聲救苦 大悲心說法隨機 出自:安徽九華山立庵
無眼耳鼻舌身意 是般若波羅蜜多 出自:福建福州慶城寺
五觀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難消 出自:山西五台山南山寺五觀堂
五蘊皆空度苦厄 一切如幻大寂默 橫披:般若常照
悟明理念為真念 轉得凡心即佛心 出自:圓瑛大師
悟破世事無一語 憚透人生了無痕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洗菜莫教流去葉 見桃猶記舊時花 出自:江西九江東林寺
喜舍慈悲皆具足 願行動德所庄嚴 出自:圓瑛大師
閑雲野鶴自來去 白石清泉無是非 出自:湖北蘄春普慧寺清黃雲鵠
笑到幾時方合口 坐來無日不開懷 出自:山東濟南千佛寺彌勒殿
笑破肚皮人不識 袋裝塵世我全知 出自:江西九江東林寺
心如能了事方了 生尚雲浮名更浮 出自:雲南劍川寶相寺塗躍龍
心同佛定香煙直 目極天高海月深 出自:左宗棠
心有慈悲添福壽 知因識果得吉祥 橫披:作人至寶
心有靈犀一點通 佛在性中莫遠求 橫披:自心是佛
心至虛時能受益 事非經過不知難 出自:圓瑛大師
性定魔伏朝朝樂 妄念不起處處安 出自:安徽九華山立庵
性定心常生幽竹 色空身自在彼岸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休拋世諦求真諦 須識凡心即佛心 出自:圓瑛大師
修心先要明三諦 學佛當思利眾生 出自:圓瑛大師
虛白堂前拴意馬 無影樹下鎖心猿 出自:河南衛輝寶曇禪寺(碧霞宮)
學道當知心是佛 修行應以戒為師 橫披:南無阿彌陀佛 / 圓瑛大師
學無止境宜精進 法有當機可演揚 出自:圓瑛大師
養成大拙方為巧 學到真愚始知賢 出自:安徽九華山百歲宮大殿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邊鍋里煮乾坤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
一切有相皆虛幻 佛法無我始能學 橫披:般若為導
以一念而除眾念 登九品直趨涅般 橫披:一心念佛
意靜不隨流水轉 心閑還笑白雲飛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 / 安徽銅陵雲崖寺
吟成詩意多禪意 悟徹空身即法身 出自:圓瑛大師
由來古佛非女子 只緣大士有婆心 出自:江蘇徐州興化寺(觀音像)
有福方登聖賢地 無緣難入解脫門 出自:山西五台山
欲除煩惱須無我 各有因緣莫羨人 橫披:明因識果
願大地都成凈土 問眾生誰是如來 出自: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
願爾面見如來像 於我常生歡喜心 出自:福建詔安報國寺彌勒殿
願將東土三千界 盡種西方九品蓮 出自:福建將樂證覺寺
願將佛手雙垂下 摸得人心一樣平 出自:安徽九華山化城寺大雄寶殿清劉含芳
月影山光含妙諦 濤聲海色演禪機 出自:圓瑛大師
月影松濤含道趣 花香鳥語透禪機 出自:圓瑛大師
閱歷深時知世態 功夫悟後見天真 出自:安徽九華山立庵 / 圓瑛大師
閱世廣開天地量 逢人長笑古今春 出自:福建莆田慈壽寺天王殿
在西天二十八祖 過東土初開少林 出自: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
真佛不從心外覓 此身即是真道場 橫披:南無阿彌陀佛
真解脫一塵不染 妙庄嚴萬法皆空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正覺成時佛自來 功夫深處門自開 出自:陳雪村(錦衣居士)
知足安貧殊自樂 攀龍附鳳損精神 出自:安徽九華山光明講堂
至此已非門外客 過來便是個中人 出自:安徽九華山一天門
至此已窮千里目 誰知才上一層樓 出自:江蘇鎮江甘露寺
竹密何妨流水過 山高豈礙白雲飛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竹影掃階塵不動 月穿潭底水無痕 出自:江蘇徐州興化寺
轉八識能成四智 解六結而越三空 出自:圓瑛大師
自在自觀觀自在 如來如見見如來 出自:普陀山慧濟寺
總持兜率三千界 妙湛旃檀五百杯 出自:北京 雍和宮 嵇璜題於大殿
八字楹聯:
安忍不動有若大地 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出自:安徽九華山甘露寺
慈起無緣恩周庶類 悲興同體道啟多門 出自:印光大師佛殿聯
翠竹黃花盡含祖意 青山綠水全露法身 出自:圓瑛大師
大肚能容包含色相 慈顏常笑指示迷途 出自:湖北當陽玉泉寺彌勒殿/浙江杭州大佛
大肚能容包羅萬物 開口便笑和氣一團 出自:江蘇常州天寧寺彌勒殿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 出自:山西五台山(彌勒殿)
大度能容忘情歲月 開口便笑得意春風 出自:彌勒佛像聯
大事因緣端歸實相 一乘源本在報親恩 出自:印光大師法華壇聯
大願無邊登勝蓮座 悲心普渡轉妙 (佛教慶賀聯-升座)
道德為師仁義為友 慈悲是佛清間是仙 出自:圓瑛大師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出自:安徽九華山月身寶殿 / 安徽蕪湖廣濟寺
洞中有天天中有洞 山外無景景外無山 出自:海南萬寧華封岩山門
都攝六根獲大寂滅 單提一念證真圓通 出自:印光大師勢至聯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高登九品大願方成 橫披:一心念佛
發菩提心因定生慧 趣解脫道以戒為師 出自:福建閩侯崇聖禪寺講堂
發菩提心由定生慧 走解脫道以戒為師 出自:山西五台山廣宗寺
發上等願受下等福 擇高處立向寬處行 出自:江蘇南京華嚴庵清張裕釗
法法圓通故名自在 頭頭合道因號普門 出自:印光大師佛殿聯
常轉佛日增輝 國運興隆萬民齊歡 橫披:愛國愛教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出自:廣東潮州開元寺(觀音閣)
飛錫高游光明世界 慧珠朗照普利人天 (佛教哀輓聯-挽僧)
佛陀教導隨緣無我 佛會方針團結利人 出自:廣東潮陽佛協大樓當代定持
佛性本同同生安養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出自:圓瑛大師
佛願宏深十方共贊 生心懇到九界同歸 出自:印光大師彌陀聯
福慧庄嚴成無上道 慈悲廣大度有緣人 橫披:南無阿彌陀佛
弘法流傳名山生色 依持得主古寺常新 (佛教慶賀聯-升座)
宏闡凈宗惟師為最 高登蓮品與佛是親 出自:圓瑛大師
洪願發時生蒙度脫 尊經演處罪自消亡 出自:印光大師地藏壇聯
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出自:廣東雷州高山寺
即色即空即心即佛 亦詩亦酒亦儒亦仙 出自:陳霖題於甘肅蘭州白雲觀
濟度無方憐伊體一 津梁罔測憫彼迷深 出自:印光大師彌陀聯
凈宗即顯說之密法 念佛為成佛之捷徑 橫披:凈密不二
開蟠桃花祝無量壽 證菩提果觀自在心 (佛教慶賀聯-壽僧)
看破幻影必然自在 放下勞塵果真逍遙 出自:安徽九華山雙溪講寺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樂邦有路起信即生 出自:印光大師彌陀聯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止惡行善作個好人 橫披:為善最樂
『肆』 龍徐蘭老葉乾枯新葉變黃求解
龍舌蘭怕水、怕冷,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你現在季節出現這種情況與澆水、溫度有關
『伍』 姓徐男孩名字
徐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徐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徐煜城 (照耀城市)
徐懿軒 (懿:美好;軒:氣宇軒昂)
徐燁華 燁:光耀
徐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徐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徐正豪 豪:豪氣
徐昊然 昊:蒼天,蒼穹
徐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徐明傑 明智 傑出
徐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徐燁偉 燁:光耀
徐苑博 博:博學
徐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徐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徐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徐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徐君昊 君:君子 昊:蒼天,蒼穹
徐熠彤 熠:光耀 彤:紅色
徐鴻煊 鴻:大也 煊:光明
徐博濤 博:博學
徐苑傑 傑:傑出
徐黎昕 昕:明亮的樣子
徐燁霖 燁:光明
徐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徐雨澤 (恩惠)
徐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徐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徐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徐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徐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徐燁磊 (光明磊落)
徐國豪(國人因它而自豪)
徐偉奇(偉大、神奇)
徐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徐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徐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徐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徐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樣子 )
徐遠航(好男兒,就放他去遠航吧)
徐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
徐英傑(英俊傑出)
徐聖傑 (聖:崇高 傑:傑出 )
徐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徐鴻濤 (鴻:旺盛,興盛 )
徐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
徐榮軒 (軒:氣度不凡 )
徐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徐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徐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陸』 李集鄉的行政區劃
各村(社區)簡介
【朱圩社區】共有8個村民小組,651戶、2361口人,耕地面積950畝,糧食總產量7220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842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7萬元,人均純收入9500元。該社區位於縣經濟開發區,大部分勞動力在開發區企業上班。
社區黨支部書記:孫桂友;社區主任:倪才康;社區居委會主辦會計:
倪桂生。
【合興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729戶、2754口人,耕地面積3000畝,糧食總產量2280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993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21萬元,人均純收入8020元。該村以林間經濟為特色,養殖土雞16萬只,還有佔地300畝的食用菌基地。
村黨支部書記:劉從貴;村委會主任:張桂兵;村主辦會計:李秀梅。
【漁澇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736戶、3036口人,耕地面積2290畝,糧食總產量1740噸,工農業生產總值3077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4.5萬元,人均純收入8785元。該村村民主要從事工商業。村磚瓦廠年產紅磚、空心磚750萬塊,年納稅10萬多元。
村黨支部書記:胡同權;村委會主任:王玉清;村主辦會計:周會成。
【小垛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618戶、2165口人,耕地面積1800畝,工農業生產總值1572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53.01萬元,人均純收入8094元。該村新建的萬畝花卉苗木基地,核心種植區就位於該村。
村黨支部書記:張雲;村委會主任:劉玉霞;村主辦會計:孟德倫。
【徐庄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902戶、3878口人,耕地面積2220畝,糧食總產量1687.2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722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35萬元,人均純收入103390元。該村村辦企業基礎較好,主要生產膠合板、大米、麵粉以及紅機磚、水泥製品等產品,膠合板行銷20多個省市,出口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該村養殖業也有一定規模,有生豬養殖協會1個,4家養豬合作社,擁有養殖大戶13戶,年出欄生豬7000頭以上。
村黨總支書記:孫禹;村委會主任:陳大柱;村主辦會計:孟令宇。
【拐圩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1021戶、4572口人,耕地面積2000畝,糧食總產量1520噸,工農業生產總值500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5萬元,人均純收入8400元。該村是鄉政府駐地,從事商貿業的農戶較多。
村黨支部書記:劉興亞;村委會主任:劉立春;村主辦會計:馮德成。
【和興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1251戶、4883口人,耕地面積3560畝,糧食總產量2705.6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305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2萬元,人均純收入8100元。該村高效農業發展較快。
村黨支部書記:李曉成;村委會主任:潘志祥;村主辦會計:周法軍。
【興楊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1406戶、6013口人,耕地面積5240畝,糧食總產量3982.4噸,工農業生產總值482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91元。該村的經濟增長源以傳統的種植、養殖為主。
村黨支部書記:錢培生;村委會主任:朱彥學;村主辦會計:吳居才。
【大楊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1225戶、5205口人,耕地面積4090畝,糧食總產量3108.4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85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45萬元,人均純收入8250元。村民主要從事養殖業和種植業。
村黨支部書記:徐蘭國;村委會主任:倪伯剛;村主辦會計:王井樓。
【萬圩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821戶、3506口人,耕地面積2420畝,糧食總產量1839.2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441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0萬元,人均純收入7680元。萬圩粉絲是該村的特色產品,該村勞務輸出發展較快。
村黨支部書記:王井軍;村委會主任:薛飛;村主辦會計:張言俊。
【中心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893戶、3552口人,耕地面積2660畝,糧食總產量2021.6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568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0萬元,人均純收入9212元。該村勞務輸出發展較快。
村黨支部書記:張師榮;村委會主任:楊必連;村主辦會計:王懷金。
【八間房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615戶、2451口人,耕地面積2210畝,糧食總產量1679.6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401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1萬元,人均純收入8905元。村民主要從事種植業。
村黨支部書記:劉建東;村委會主任:徐遠亮;村主辦會計:丁秀紅。
【新民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813戶、3295口人,耕地面積2180畝,糧食總產量1656.8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30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6萬元,人均純收入8533元。該村勞務輸出發展較快。
村黨支部書記:孟德民;村委會主任:王懷銀;村主辦會計:於龍成。
【老圩村】共有17個村民小組,917戶、3246口人,耕地面積3110畝,糧食總產量2363.6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368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7.15萬元,人均純收入8623元。村民主要從事種植業及養殖業。
村黨支部書記:朱秀梅;村委會主任:楊庭雲;村主辦會計:陳玉珠。
【六塘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762戶、2954口人,耕地面積1610畝,糧食總產量1223.6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263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8萬元,人均純收入9420元。從事服務業、經商人員較多。
村黨支部書記:吳需紅;村委會主任:胡劉駒;村主辦會計:劉福明。
【東條河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811戶、3160口人,耕地面積2090畝,糧食總產量1588.4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928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8萬元,人均純收入8673元。村民大部分在開發區企業上班。
村黨支部書記:房保亮;村委會主任:惠志友。村主辦會計:惠康龍。
【同興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715戶、2221口人,耕地面積1430畝,糧食總產量1086.8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76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8萬元,人均純收入9200元。
村黨支部書記:惠康軍;村主辦會計:朱華。
【張庄村】共有14個村民小組,902戶、3509口人,耕地面積1230畝,糧食總產量934.8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96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22萬元,人均純收入9100元。磚瓦生產是該村支柱產業,村民大部分在開發區上班。
村黨支部書記:謝觀行;村委會主任:尹希懷;村主辦會計:侍金龍。
【二圩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622戶、2398口人,耕地面積2030畝,糧食總產量1542.8噸,工農業生產總值220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9萬元,人均純收入7900元。該村勞務輸出發展較快。
村黨支部書記:胡朋華;村委會主任:王成貴;村主辦會計:孫桂明。
【佑東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609戶、2148口人,耕地面積1770畝,糧食總產量1345.2噸,工農業生產總值128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8萬元,人均純收入7900元。該村勞務輸出發展較快。
村黨支部書記:石品桂;村委會主任:汪洪海 ;村主辦會計:張宏。
【久安村】共有14個村民小組,831戶、3326口人,耕地面積2510畝,糧食總產量1907.6噸,工農業生產總值3010萬元,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8萬元,人均純收入8100元。該村勞務輸出發展較好。
村黨支部書記:郇秀才;村委會主任:周在友;村主辦會計:陳明。
『柒』 2007高考語文山東卷的解釋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
語文試卷
曲阜師范大學附中語文教研室主任 劉洪濤評析
第I卷(選擇題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圍剿 僥幸 角色 矯枉過正 B.拂拭 嗜好 卜筮 恃才傲物
C.絢爛 殉職 徇私 瘦骨嶙峋 D.賓客 嬪妃 瀕危 五彩繽紛
答案分析:B
(A圍剿、僥幸、矯枉過正均讀jiǎo,角色讀jué;C殉職、徇私讀xùn、瘦骨嶙峋讀xún,絢爛讀xuàn;D賓客、五彩繽紛、瀕危讀bīn 嬪妃讀pīn。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辨別 籌碼 顛簸 秣馬厲兵 B.忽略 題詞 肄業 優哉悠哉
C.聯手 召喚 惆悵 屈意逢迎 D.伏法 寂寥 任性 對薄公堂
答案分析:A,(B優哉游哉,C曲意逢迎,D對簿公堂)
3.依次填入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國家有關部門的 結果表明,廣東大亞灣核電站運行一年,廢液、廢氣排放量均大大低於國家標准。
②事發當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間未認真履行看管職責, 離崗,外出吃飯,造成在押人員脫逃。
③像孩童第一次睜開眼睛看見陽光,作者目光是那樣驚喜, 著飽滿的生氣。
A.監測 私自 充斥 B.監控 擅自 充斥 C.監測 擅自 充溢 D.監控 私自 充溢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既然提升中國公民旅遊素質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綠色旅遊」這種注重修正行為習慣的休閑方式,又怎能等閑視之?
B.被動挨打的尷尬,疲於奔命的險境,猝不及防的驚喜,絕處逢生的狂歡,讓上海申花在中超聯賽首場就經歷了「最長的一天」。
C.英國的一項科學研究顯示,播放一些古典音樂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於增加酒店的收入。
D.關於這個問題,無論伊朗還是美國,其媒體報道都與美國官方、軍方的表態自相矛盾。
答案分析:A。(猝不及防:事情突然發生,來不及防備。慷慨解囊:毫不吝惜地拿出錢來幫助別人。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說法或行為的矛盾。等閑視之:當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說實話,當時對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沒抱太大的希望,因為那時經常在該報發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濟南慘案紀念鍾於4月28日凌晨從廣州運抵濟南,至此,濟南慘案紀念園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將開門迎客。
C.每周四發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兩天里就被揮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連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費都提前預支了。
D.「五一」期間,植物園在「百花展」喜淚游園活動中將展出鬱金香、牡丹、連翹等花卉,並舉辦民族舞蹈表演和荷蘭風車展。
答案分析:D。(A「能否被刊用」與「沒報太大的希望」照應失當;B歧義「4月28日凌晨從廣州運抵濟南」,時間不明確,是運抵濟南時間是4月28日凌晨呢,還是從廣州啟程是4月28日呢?C「提前預支」,重復羅嗦。)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龍城」還是「盧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傳誦千古的《出塞》,抒發了王昌齡追昔撫今的感慨。一般認為,詩中的「飛將」指西漢名將李廣,他長期戍守北部邊境,以勇敢善戰著稱,匈奴呼之為飛將軍,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畏懼、驚退。那麼,詩中的「龍城」又指何處呢?
歷來唐詩集多作「但使龍城飛將在」。清朝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也持此說,認為「唐人邊塞詩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麗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處的「龍城飛將」,「乃合用衛青、李廣事。指揚威敵境之名將,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詩中用『龍城』字,亦有泛指邊關要隘者。」就是說,「龍城」不過是象徵性的地名,並非特指某一具體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詩選》,將「龍城」改為「盧城」。為何做此改動呢?閻若璩《潛邱札記》作了解釋:「李廣為北平太守,匈奴號曰飛將軍,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盧龍縣。唐時有盧龍府、盧龍軍。」所以龍城就是右北平,應為盧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寫的《唐詩選》即取此說,將「但使龍城飛將在」改作「但使盧城飛將在」,認為盧城即現今河北盧龍。但是,無論漢朝還是唐朝,右北平從來就沒有稱過盧城,只有《漢書·西域傳》中有一個無雷國,其國王「治盧城,去長安九千九百五十里」。顯然,此盧城不是右北平。況且,《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記載的那次威震敵膽的龍城大捷是衛青指揮的,並未提及與李廣有關。
清朝孫洙《唐詩三百首》引《晉書·張軌傳》的記載:匈奴曾築姑臧城,「地有龍行,故曰龍城」。據此說,「龍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肅武威。
張際在《「龍城」考》中則認為,據《史記》《漢書》等多處記載,龍城是匈奴祭祀龍神、祖先之地,地方並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內統稱為「龍城」。漢代史籍往往採用音譯,分別寫成「龍城」「籠城」「龍庭」,「龍城」可能是音近而誤訛為「盧城」,兩詞實為同義。西漢初年,匈奴連年犯境,漢朝無力抵禦,直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起來,才命衛青、霍去病等實施反擊。元光六年的龍城一戰,首戰告捷,一掃漢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奮了軍心民心。龍城之戰成為漢朝軍民心目中揚威敵境、雪恥大勝的象徵。李廣是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的英雄,是漢家大將的傑出代表。因此,王昌齡將大捷的象徵――龍城,冠於西漢名將的象徵――李廣頭上,將衛青和李廣的業績糅合在詩中,表達殺敵制勝、揚威敵境的意思。
王昌齡取「龍城」一詞,還出於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麗,選用了他,使詩句達到了音、義、色具佳的境地。
6.《唐詩選》不取「龍城」而用「盧城」,以下不屬於其依據的一項是
A.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詩選》中將「龍城」改為「盧城」。
B.李廣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為北平郡,治所盧龍縣就是「龍城」。
C.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編寫者們認為,「盧城」就是今河北盧龍。
D.漢代史籍採用音譯,「龍城」與「盧城」音近而生誤訛,兩詞實為同義。
答案分析:D(D項是張際的觀點,而《唐詩選》依據的是王安石和閻若琚的觀點。)
7.從體會「但使龍城飛將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徵意味的一項是
A.唐人邊塞詩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麗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詩中用「龍城」字,亦有泛指邊關要隘者。
C.「龍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肅武陵。
D.將衛青和李廣的業績糅合在詩中,表達殺敵制勝、揚威敵境的意思。
答案分析:C(C項是考證而沒有象徵意義。)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沈德潛認為,「龍城飛將」是把衛青的事跡加到了李廣身上,不能過於拘泥。
B.無論漢朝還是唐朝,從來就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被稱為「盧城」。
C.張際認為,龍城是匈奴祭祀龍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點並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內統稱為「龍城」
D.王昌齡用「龍城」一詞,除著眼於詩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麗,也是出於詩歌音律的需要。
答案分析:D(A項原文是「乃合用衛青、李廣事」,並非加到李廣身上;B項「無雷國,其國王治盧城」,說明有一個城市叫龍城;C項匈奴叫龍城的原因不是「因其地點並不固定」,強加因果。)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王戎,字浚沖,琅邪臨沂人也。父渾,涼州刺史。戎幼而穎悟,神彩秀徹。視日不眩,裴楷見而目之曰:「戎眼燦燦,如岩下電。」年六、七歲,於宣武場觀戲,猛獸在檻中虓①吼震地,眾皆奔走,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魏明帝於閣上見而奇之。又嘗與群兒嬉於道側,見李樹多實,等輩競趣之,戎獨不往。或問其故,戎曰:「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與渾為友。戎年十五,隨渾在郎舍。戎少籍二十歲,而籍與之交。籍每適渾,俄頃輒去,過視戎,良久然後出。謂渾曰:「浚沖清賞,非卿倫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談。」及渾卒於涼州,故吏賻②贈數百萬,戎辭而不受,由是顯名。戎嘗與阮籍飲,時兗州刺史劉昶字公榮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無恨色。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勝公榮,不可不與飲;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惟公榮可不與飲。」戎每與籍為竹林之遊,戎嘗後至。籍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戎笑曰:「卿輩意亦復易敗耳!
鍾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戎曰:「道家有言,『為而不恃』,非成功難,保之難也。」及會敗,議者以為知言。
征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賂戎筒中細布五十端,為司隸所糾,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然議者尤之。帝謂朝臣曰:「戎之為行,豈懷私苟得,正當不欲為異耳!」帝雖以是言釋之,然為清慎者所鄙,由是損名。
戎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後遷光祿勛、吏部尚書,以母憂去職。性至孝,不拘禮制,飲酒食肉,或觀弈棋,而容貌毀悴,杖然後起。時和嶠亦居父喪,以禮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毀不逾於戎。帝謂劉毅曰:「和嶠毀頓過禮,使人憂之。」毅曰:「嶠雖寢苫食粥,乃生孝耳。至於王戎,所謂死孝,陛下當先憂之。」戎先有吐疾,居喪增甚。帝遣醫療之,並賜葯物,又斷賓客。永興二年,薨於郟縣,時年七十二。(節選自《晉書·王戎傳》)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賻(f),贈送財物助人治喪。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明帝於閣上見而奇之 奇:認為……奇異 B.籍每適渾,俄頃輒去 適:往,到
C.若減公榮,則不敢不共飲 減: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納,故得不坐 坐:犯罪
答案分析:D(應為「定罪」或「治罪」)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樹在道邊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戎嘗與阮籍飲/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戎每與籍為竹林之遊/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以母憂去職/不賂者以賂者喪
答案分析:D(均為「因為」,A卻、並且,B介詞、連詞,C助詞,無實意,主謂之間)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王戎聰明睿智的一組是
①戎幼而穎悟,神彩秀徹 ②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 ③等輩競趣之,戎獨不往
④故吏賻贈數百萬,戎辭而不受 ⑤及會敗,議者以為知言 ⑥戎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答案分析:B(②表現其鎮定,④表現其清,⑥評論其政績。)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戎小時候視力極佳,看太陽時眼睛不花,裴楷看見後稱先贊說:「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電光。」
B.阮籍與王渾、王戎俱為好友。阮籍每次拜訪王渾,時間都很短暫,但與王戎交談的時間卻很長,主要是阮籍認為王戎比王渾清逸可賞。
C.王戎不拘禮法,在母親去世後仍然飲酒吃肉,經常下棋娛樂,以致容貌憔悴,拄著拐杖才能站起來。
D.和嶠在服喪期間,用禮法約束自己,吃飯限量,皇帝認為和嶠哀傷過度,並為此擔憂,但劉毅認為王戎比和嶠更讓人感到憂慮。
答案分析:C(王戎容貌憔悴是因為「性至孝」)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10分)
(1)戎異之,他日問籍曰:「彼何如人也?」
譯文: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問阮籍說:「他是什麼樣的人?」
(2)鍾會伐蜀,過與戎別,問計將安出。
譯文:鍾會討伐蜀國,路過時與王戎告別,問有何計策。
(3)帝雖以是言釋之,然為清慎者所鄙,由是損名。
譯文:皇帝雖然用這樣的話解釋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謹慎的人鄙視,因此損害了名聲。
14.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8分)
出關①
徐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 旆②影風翻見戍樓。
馬後桃花馬前雪, 出關爭得不回頭?
[注]①關,指居庸關。②旆(pi),旌旗。
(1)詩的前兩句,有版本作「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與本詩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更喜歡本詩。本詩前兩句點出居庸關的雄壯氣勢,景物描寫鮮明生動,為後面抒情作了鋪墊。
「將軍」兩句缺乏形象感,並且與全詩思鄉的情感內容不相稱。
(2)「馬後桃花馬前雪」一句在藝術表現上有什麼特點?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
①將關內桃花爛漫與關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聚集到「征馬」這一關節點上,描寫生動,對比鮮明。
②「桃花」與「雪」分別代指家鄉的溫馨與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詩中具有象徵意義,蘊含了思鄉的情感。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個小題)(6分)
(1)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白居易《琵琶行》)
(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3)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4)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16.htm
『捌』 斗龍芝多少錢一克,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錫人,祖籍安徽休寧。他自幼家貧,性敏好學,寒冬臘月讀書時,常握一木,謂木能生火可敵寒 [6] 。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順天舉人,授景山官學教習,出任上元縣教諭。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進士,歷任盧龍、大城知縣。後遭人讒陷罷官,平復後任山東鄒平知縣。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兩次主持鄉試,推掖名士。他為官清廉如水,愛民如子,又勤勉好學,書似歐陽詢,詩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孫洙與他的繼室夫人徐蘭英相互商榷,開始編選《唐詩三百首》。編選這本書是有感於《千家詩》選詩標准不嚴,體裁不備,體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選本取而代之,成為合適的、流傳不廢的家塾課本。他們的選詩標準是「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誦,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唐詩三百首》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編輯完成,書的題目有的說脫胎於民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有的說取自「詩三百」,說法各不相同。 《唐詩三百首》被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流傳最廣的詩詞選集。後世影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