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梔花語
❶ 緬梔花是什麼
緬梔花 簡介緬梔花(學名:Plumeria),別稱雞蛋花、緬梔子、印度素馨、鹿角樹、番仔花、番花、大季花,屬夾竹桃科緬梔屬植物之一,緬梔屬全球約有50種,屬落葉小喬木。
緬梔花原產於西印度群島、中美洲 、南美洲及墨西哥,於1645年間由荷蘭人引入台灣,現廣泛栽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般只是作觀賞用途。屬灌木至小喬木,可高約3-9公尺,花冠為五裂迴旋排列,花瓣外部呈現乳白色,內部艷黃,與雞蛋相似故得名為雞蛋花。但也有長出粉紅色花的品種。
果實為黑褐色木質果,呈橢圓形果實成熟時會裂開露出扁平具翅的種子,由於緬梔花難以結果故主要以插枝法繁殖。當割切樹干時會有白色乳液滲出,乳液有毒。花期為每年3-9月,而果期則在6月至12月。 [編輯本段]草葯用途中醫認為緬梔花有葯用價值,性味甘、微寒,可用作預防中暑、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傳染性肝炎及支氣管炎等;亦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白色乳液外敷可醫治疥瘡、紅腫等症[4],但誤服白色乳液可引致嘔吐、惡心、發燒、腹瀉、心跳加速、嘴唇紅腫。花葉亦可煮水,能治感冒但因枝葉含乳汁,現今少用。 [編輯本段]其他用途緬梔花可提取香精供製造高級化妝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劑之用[5];而夏威夷女孩則會將緬梔花串成花環。 [編輯本段]品種白花緬梔(P. atba L.)
原產於西印度群島,葉橢圓形狀披針形;花色白,中央黃色,具芳香;蓇葖果。
雜交緬梔(P. hybriad L.)
園藝雜交種。
黃心緬梔(P. lutea Ruiz etPav.)
原產於秘魯及瓜地馬拉 ;花色白,而花心濃黃狀。
鈍頭緬梔(P. obtusa L.)
原產於墨西哥及南美洲。
絹葉緬梔(P. obtusa L. var. Sericifolia)(Wright et Griseb)
原產於古巴,葉里生絹毛。
潔緬梔(P. pudica Jaeq)
原產於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
紅花緬梔(P. rubra L.)
原產墨西哥到委內瑞拉及西印度群島,花粉紅色或紅紫色。
黃緬梔(P. rubra L. forma acutifolia (Poir.) wood. cv.「Gold」 )
園藝栽培種。
鮮紅緬梔(P. rubra L. cv.「Cerise」 )
園藝栽培種。
暗紅緬梔(P. rubra L. cv.「Hilo Beauty」 )
園藝栽培種。
❷ 緬梔花的花語
緬梔花花語:孕育希望,復活,新生
❸ 緬梔花的含意
雞蛋花,夾竹桃科的落葉小喬木,又名緬梔子,其花瓣潔白,花心淡黃,極似蛋白包裹
.....
繽紛多彩的鳶尾各代表不同的含意。白色鳶尾代表純真,黃色表示友誼永固、熱情
❹ 緬梔花噶花語
雞蛋花(緬梔花)花語:孕育希望,復活,新生
http://..com/question/52239272.html?fr=qrl
緬梔(雞蛋花)
http://www.6778.com/photo/a003/G0078/
❺ 緬梔花的草葯用途
中醫認為緬梔花有葯用價值,性味甘、微寒,可用作預防中暑、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傳染性肝炎及支氣管炎等;亦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白色乳液外敷可醫治疥瘡、紅腫等症[4],但誤服白色乳液可引致嘔吐、惡心、發燒、腹瀉、心跳加速、嘴唇紅腫。花葉亦可煮水,能治感冒但因枝葉含乳汁,現今少用。
❻ 以緬梔花為中心、取名字
緬甸(或 身在他鄉)的梔子花
❼ 緬梔花和梔子花有區別嗎還是只不過名稱不同,是同一品種的
緬梔花(學名:Plumeria),別稱緬梔子、雞蛋花、印度素馨、鹿角樹、番仔花、番花、大季花、蛋黃花,屬夾竹桃科緬梔屬植物之一。梔子花 又名梔子、黃梔子,為龍膽目、茜草科、梔子屬的常綠灌木
❽ 有沒有描寫緬梔花精神的成語
描寫這種花的精神的成語可以是堅強不屈,或者是堅貞不屈,或者是。剛正不阿,百折不撓,都是表示他重生的這種精神的
❾ 怎樣養緬梔花
雞蛋花喜濕熱氣候,耐乾旱,喜生於石灰岩石地,扦插繁殖極易成活
但怕澇。因此澆水要適度,掌握不幹不澆,見干即澆,澆必澆透,不可漬水的原則。春秋季間隔1日至2日見土干澆一次水,夏季晴天每日早上澆一次,傍晚如土干再澆一次,雨季要注意倒掉盆中積水,防爛根,冬季十天半月澆一次,保持盆土微潤不幹即可。它喜肥,上盆或翻盆換土時,宜在培養土中加20克至30克骨粉,50克至80克過磷酸鈣(因其喜生於石灰質土中,要注意補鈣),5月至10月,10天至15天施一次淡薄的腐熟有機肥或氮磷鉀復合肥,忌單施氮肥,防徒長,冬季不施肥。
雞蛋花是強陽性花卉,日照越充足,生長越繁茂,花多而香,除上盆或翻盆換土後需要蔭蔽7天至10天外,其餘時間都宜置於陽光充足處。因其原產美洲熱帶地區,故不耐寒,在溫帶栽培冬季落葉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現,宜入室越冬。在最低溫度降至10℃前,移入室內,置於陽光充足處,保持室溫10℃至15℃,遠離電視輻射和空調暖風可不掉葉,但如低於8℃或是通風不良,也會掉葉,只要保持5℃以上,就不會凍死,翌春會發芽長葉。
雞蛋花在溫帶種植,一般不會結籽,採用扦插繁殖。5月下旬至6月上旬,從分枝處剪取長20厘米左右的枝條作插穗,剪口會有白色乳汁流出,如不處理就扦插,插穗易腐爛,可將其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2天至3天後待傷口處長出一層保護膜再插,或是將傷口蘸草木灰、硫磺粉,待稍干後再插入蛭石或素沙盆內,置於通風良好的陰處,常向插穗噴水保濕,20天後移至早晨或傍晚能見太陽的半陰處,30天至40天可生根,成活率高,秋季或翌春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