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種籽
① 花卉的種子什麼時候種植
一般來說,我們種植花草都是在春天或者是夏天進行播種,但是也有部分的花草種子是需要在秋天進行播種的,所以春天、夏天和秋天都是花草種子的種植季節,到底要什麼時候進行播種這個還是取決於你所在的地區、氣候特點和期望的效果。
春播;大多數花草種子是在春天播種的,只是因為人們習慣於在這個季節播種。春天播種時,時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直到低一場霜凍的威脅過去,我們才能播種。但還有其他考慮。
秋播;在秋天播種。花草種子直接落在地上,「播種」。當然,自然產生的種子數量相當大,但它可以發生在任何純粹的生狀態——種子落在岩石或其他作物上,根本無法觸及土壤。這是自然狀態自身衰落和繁衍的代價。許多花草種子實際上已經丟失了。例如,黑心菊花在仲夏開花,並在夏末開始播種。如果溫度合適,這些種子可以在這個季節發芽。如果氣候乾燥,條件不適合,它們將在露天越冬,直到來年發芽。
毛地黃這種色彩鮮艷的多年生花卉在5、6月份,當氣溫達到15到23攝氏度時,就可以播種了,它可以播撒種子種植,也可以分株繁殖。
波斯菊這種一年生的花卉,是在春季里播種,它比較容易發芽,在播種後的一兩個月內就可以開化,是一種觀賞性很高的常見花卉。
百日草播種時,對溫度的要求較高,需要在18到26攝氏度時才能進行。但它的花期較長,能從入夏一直開到老秋。
花菱草的播種氣溫,是在15到20攝氏度之間,半個月左右就會出芽,每年的5月到6月間會開出嬌艷的花朵來。
耬斗菜的品種較多,適合種植它的氣溫是在16到23攝氏度之間,如果氣溫太高,會影響它的發芽率。而且,耬斗菜的發芽時間會因不同的品種而長短不同。
發芽時間短的要數孔雀草了,它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就會出芽,但它播種時所需要的氣溫較高,在20到26攝氏度之間。
② 花卉種子如何貯存
1.干藏法。
大多數花卉種子都可採用此法收藏。先將種子晾乾,剔除其雜質,裝入紗布縫制的袋內,如一串紅、雞冠花等,不要裝入玻璃瓶或塑料袋內,不透空氣,影響種子呼吸。可把種子袋掛在室內陰涼通風處,保持室溫在5℃-10℃即可。
2.濕藏法。
荷花、桃花、梅花、薔薇、南天竹、睡蓮等花卉種子,其安全含水量高,在高濕環境下貯藏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將其放在低溫、潮濕的地方濕藏,可代替播種前的處理,直接播種就能出苗。
常用的濕藏方法有3種:
①水藏法
將種子裝在袋內,放入流水中貯藏。貯藏種子處必須干凈,無淤泥、爛草。在種子四周用木樁圍擋,以防種子被水沖走。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蓮、鳳眼蓮等和櫟類樹種的種子適用於水藏法。水藏法只能在冬季河水不結冰的地方使用,否則易引起種子凍害。
②濕沙掩埋法
將種子埋入濕沙中貯藏,濕沙的體積約為種子體積的3倍,沙的濕度不宜太大,溫度控制在2℃-3℃為宜,溫度太高種子易發芽、發霉,溫度太低會使種子發生凍害。
沙藏時間依花卉種類而異,如杜鵑種子的貯藏期為30-40天,海棠種子貯藏期為50-60天,黃櫨、榆葉梅種子貯藏期為70-90天,蠟梅種子可貯藏100天以上。
可將採收的牡丹、芍葯等種子,放於0℃-5℃的低溫濕沙內,這類種子在自然條件下,有一段休眠期,經過休眠而後熟。在播前一個月左右拿出,在春天播種。粒小的種子不宜使用此法,因為很難從沙中擇出。
球莖、鱗莖等種球如花葉芋、美人蕉、大麗花等,在落霜之前應及時將地下莖球從土壤中挖出來,晾乾2-3天後,放在低溫、空氣流通、濕潤的室內,用濕沙覆蓋貯藏。但應注意,覆蓋的沙不要太濕,以防霉爛,室溫應保持在5℃-10℃,過高易發芽,過低易產生凍害。
③坑藏法
在地勢高、土壤乾燥、土質疏鬆的背陽處挖深1-1.5米的坑,長度和寬度視種子數量而定。坑底鋪一層石子或粗沙,然後一層粗沙一層種子進行堆放。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但不出水為宜。離地面20厘米時不再放種子,改為蓋土。為防止種子發霉,每隔1米豎一把稻草或高梁稈,以利於通氣、散熱。
二、花卉種子貯藏有什麼訣竅?
1.清倉消毒。將倉庫內垃圾以及化肥、農葯等清除,庫內鋪設油氈紙等作防潮層,以減少地面潮氣被種子吸收。用80%敵敵畏乳油稀釋後噴灑,門窗緊閉48―72h(小時)後通風24h(小時)。不要用煙熏倉。
2.合理堆放。花卉種子品種繁多,等級不一,但一般種子數量並不多。在倉庫中要放置在距離牆壁約50厘米、離地面有50厘米的架台上,做好標牌,標明其位置、數量、包裝等,以防混雜。
3.適時通風。種子呼吸產生大熱量,適時通風可降溫散濕。一般以「晴通雨閉雪不通,滴水成冰可以通,早開晚開午少開,夜有霧氣不能開」為原則。通風多採用自然通風,有條件的可用機械通風。
4.勤於檢查。倉庫要及時檢查,在種子越夏或越冬後都要對種子的含水量和發芽率進行檢驗。在倉庫不同部位多點設置溫、濕度測量計,定人定時測量,做好記錄。一定要保持花卉種子貯藏的低溫低濕環境,以防種子霉變或發芽率降低。
③ 目前在國際花卉市場上,著名的花卉種子公司有哪幾家
有很多啊,其實選擇花卉種子的時候我們除了看名氣外,還需要考慮到很多其他的方面,種子好才是真的好~
④ 在哪買花卉種子最靠譜
論壇就是壇友分享啦。某寶千萬不要買宿遷的東西,最好江蘇省的店都遠離版。辛辛苦苦權種幾個月,貨不對版很傷心的。進口花種,海明的比較放心,還有幾家皇冠店的,看看評論就知道了。還有不要貪多。。。這是花友的通病。。。我昨天剛翻出來前年買的進口矮牛種子
⑤ 花卉種子的花卉種子選擇
要培育優良的花卉苗木,選擇優良的種子是繁殖成功的重要保證,因此播種前要進行種子的選擇。首先,根據養花環境的光照條件選擇適宜的花卉種類。如向南的陽台需選種喜光耐熱的花卉,如雞冠花、石竹、鳳仙花、一串紅、大麗菊、百合類、水仙、五色莧、五色椒、美女櫻、金盞菊、美人蕉、葉子花、茉莉、月季、石榴、米蘭、橡皮樹、金橘、佛手、仙人掌科植物等。其次,根絕種植的季節選種花卉種類。有些花卉季節性很強,如羽衣甘藍、雛菊、金盞菊、三色堇等,適合秋季播種;夏堇、雞冠花、長春花、千日紅等適合春、夏季播種;而一串紅、四季海棠、萬壽菊、百日草、矮牽牛等只要條件適宜,四季均可播種。
有些養花愛好者喜歡自己留種,需注意以下問題,作為留種用的植株,一定要進行選擇,要選花色、花形、株形都比較美觀,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能體現品種特性的植株作為留種母株。從選種的角度看,同一單株不同部位的花序或小花所產生的種子,其保留品種典型性程度也不同。一般規律是在種株上最先開的花,能比晚開的花產生更好的種子後代,如花期早、花朵大、花色艷等。對於某些花卉著生於主枝和側枝上的花卉品種,如波斯菊、矮牽牛、金魚草等,每個果實中的種子重量一般都是由下而上遞減,發芽率也由下而上遞減,它們所產生的後代在長勢上也有顯著的差異。因此,為保證種子的質量,最好選擇下部花卉所產生的種子,即使同一花序不同位置的種子,它們的後代保留品種典型性的程度也不同。如雞冠花,以中央花序中下部產生的種子為佳;金魚草以總狀花序中下部的種子結實率高;菊類花卉,著生在花盤邊緣的種子,最好能保持其優良性狀,花盤中心所結的種子籽粒不壯,優良性狀不理想,不宜留種使用。
⑥ 花卉種子有哪些播種方式
經過催芽的種子就可播種,播種方式有撒播、條播和穴播三種。
(1)撒播:多用於小粒種子。撒播要均勻,但不可過密。撒播後,用篩過的細土覆蓋,以埋住種子為宜。此法由於播種量大,因此所生苗也多,過於擁擠易造成徒長或發生病蟲害,盆播時多用此法。
(2)條播:在苗床上按一定距離開溝,溝底宜平,溝內播種,覆土鎮壓。由於行間大,日光充足,幼苗生長健壯。但在一定面積中,其幼苗數不及撒播法長出的幼苗多。此法多用於淺箱及溫床中的播種。當品種較多而每種數量較少時也可採用。
(3)穴播:多用於大粒種子。先將苗床整好,開穴,每穴播種若干粒,待出苗後根據需要確定苗數。一般每穴播種2~4粒,發芽後留1株生長健壯者,其餘各株可移到他處或拔除。此法日光照射及空氣流通最為充分,幼苗生長也最健壯。
⑦ 花卉種子怎麼播種
花卉種子按照種子本體的大小可以大體分為大粒、中粒、小粒和微粒種子4類,大粒種子一般指可以用手指輕松拈起的,中粒多指至少大於小米粒的類型,這些一般採用穴播,即確定株行距以後開穴播種。小粒種子多採用條播或撒播,即開淺溝或翻土後大體整平播種後再以精細整地達到覆蓋效果,微粒種子則採用撒播,比小粒更精細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土壤干濕度,大體土壤含水量在60%,覆土厚度是種子直徑的2倍左右。
⑧ 花卉種子應該怎樣識別
種子真實性是供檢品種與文件記錄(如標簽等)是否相符。品種純度是指品種在特徵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種的種子數占供檢本作物樣品種子數的百分率表示。水分測定是測定樣品的種子水分,為種子安全儲藏、運輸等提供依據。水分是指按規定程序將種子樣品烘乾所失去的重量部分,用失去重量占供檢樣品原始重量的百分率表示。種子檢驗主要為了防止假種子和劣種子而造成生產的損失。
⑨ 花卉種子如何種植
一、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1、一般容易發芽的種子,可在播種前用冷水或溫水浸種,水溫控制在40度以下,使種皮變軟或種子吸脹後播種,如牽牛、旱金蓮等。細小的種子不用浸種。
2、種皮堅硬的種子,由於種皮堅硬,不透氣,不透水,可採用刻傷種皮、葯劑處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種子可用剛銼或刀刻傷外種皮,使水分直接與子葉接觸。由於子葉等吸水膨脹,堅硬的外種皮可自然破裂,很快發芽。
3、對要求在低溫和濕潤條件下完成休眠的種子,常採用冷凍和低溫層積(即砂藏)的方法處理。
二、播種期
室內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天氣已經變暖時播種。但室內花卉種類比較多,一些冬春季開花的種類,常在夏末秋初播種,生長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種。
三、播種
室內花卉一般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的播種用土;也可用腐葉土或細砂土作播種用土;現在還可以用買來的培養土直接播種。盆中裝上8分滿的土,刮平並浸水,使盆土濕透待用。細小的種子,如矮牽牛、翠蝶花(六倍利)、風鈴草等,要細心均勻地撒在已濕透的盆土表面。
為播種均勻,初學者可以在種子中拌上一些和種子大小差不多的細沙。小粒種子播種後一般不覆土,若蓋土也只能是極薄的一層,以看不到種子為度。最後再覆一層膜,以保持水分,防止土面乾燥,影響種子萌發。
並要適時噴水,以保持水分,或浸盆,使水從盆底孔滲入盆土中。種子萌發後,逐步將盆上覆的膜去掉,並逐漸增加陽光的照曬。較大粒的種子盆播比較省事,覆土深度約為種子直徑的2-3倍,可不必覆膜,當盆土乾燥時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