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賈性的花語

賈性的花語

發布時間: 2022-02-24 06:00:05

A. 關於賈姓的歷史名人

1、賈思勰:北魏益都(今屬山東壽光)人,生平不詳,曾任高陽郡(治高陽,今屬山東臨淄)太守,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約在北魏永熙二年至東魏武定二年間(533~544),賈思勰著成綜合性農書《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其取材布局,為後世的農學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據。

該書不僅是我國現存最早和最完善的農學名著,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對後世的農業生產有著深遠的影響。該著作由耕田、穀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產、釀造、調味、調理、外國物產等各章構成,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網路全書。

2、賈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今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學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肅、代、德、順、憲宗6朝元老。天寶十年(751年),賈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賈耽出任貝州臨清縣縣尉,轉任絳州正平縣縣尉,升任度支判官。

貞元九年(793年),被封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封為金紫光祿大夫,轉任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任檢校司空,封為魏國公。永貞元年(805年),賈耽病逝。追贈太傅,謚號「元靖」。大中二年(848年),賈耽被繪像在凌煙閣中。

3、賈步緯:清代著名天算家。賈步緯是少有的兼通英文的職員,把畢生精力貢獻於譯書事業,在洋務運動中為譯介西學和簡化計算做出了重要貢獻。賈步緯是中國引進西方計算器的第一人,親自領導和購買了從英國進口的大型計算器。

4、賈司光: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部。曾任中國醫科大學、第一軍醫大學講師。1952年留學蘇聯,1957年獲基洛夫軍事醫學科學院醫學副博士學位。

同年回國,歷任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主持研究的航天生命保證系統醫這工程研究與應用的成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曾獲三級解放勛章。

5、賈山:潁川人。約漢文帝元年前後在世。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事文帝,言治亂之道,借秦為喻,名曰《至言》。其後,帝下鑄錢令山又上書諫阻,遂禁鑄錢又訟淮南王無大罪,宜亟令返國,言多激切,然終不加罰。山有論文八篇,《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今不存。

B. 百家姓:賈姓是如何起源的

賈姓簡介
賈,是出自山西襄汾的姓氏。

賈姓是黃帝的後裔,其形成的兩個源頭都是以國為氏和以邑為氏,均出自古代的「賈」地。這個賈地,就是今山西襄汾縣。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賈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於公明,康王封之於賈,為賈伯,河東臨汾有賈鄉,即其地也,為晉所滅,以國為氏。晉公族狐愜之子射姑為晉太師,食邑於賈,字季他,亦號賈季。」

西周時,周康王姬別把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的小兒子公明封於賈,建立賈國,號為賈伯,作為周朝的附庸國。因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所以賈國為姬姓國。公元前678年,晉曲沃武公奪取了晉地,唐改稱為晉,賈國的領土被吞並。賈亡國後,其後裔子孫按當時的習慣「以國為氏」,就是賈氏,賈姓從此出現。

另一支是「以邑為氏」的賈氏。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叫狐偃的大夫,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重耳為公子時,出亡在外19年,狐偃忠心耿耿,一直隨從他19年之久,為重耳出謀劃策。重耳即位為晉君後,就尊狐偃為大夫。後來,狐偃的兒子射姑任晉國太師,晉襄公(重耳之子)把原賈國之地封給他,作為他的封邑,人稱賈季。他的後代就以封邑名為姓氏了。

C. 賈氏姓氏的起源

賈氏來源有二:一、出自姬姓,為賈伯之後。據《元和姓纂》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西周時,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因「桐葉封弟」的緣故,在周公滅唐(山西翼城西)後,被封於唐。關於「桐葉封弟」的故事,是這樣的。西周初年,周武王駕崩後,唐國發生叛亂,太子姬誦年幼,在周公旦扶助下做了國君,史稱周成王。有一天,姬誦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宮中玩耍。姬誦隨手撿起一片落在地上的桐葉,把它剪成玉圭形,送給了弟弟,並且對他說:「我要封你到唐國去做諸侯。」周公知道後,見到成王姬誦,問道:「你要分封叔虞嗎?」成王說:「那是戲言。」周公卻認真地說:「天子無戲言啊!」後來,成王只得選擇吉日,把弟弟叔虞正式封為唐國的諸侯,史稱唐叔虞。其地包括夏代建都地區(山西夏縣北),並賞賜給「懷姓九宗」。這懷姓九宗即是被周統治者征服的許多氏族和部落。他們屬於奴隸階級,統治者強迫他們勞動,他們沒有人身自由。自此,唐叔虞成為後世唐、何、楊、溫、韓等許多姓氏的始祖。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為境內有晉水,便改國號為晉,是為晉國。在成王分封唐叔虞後不久,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又被成王之子封於賈地(山西襄汾西南),名義上是唐國的一個附庸,號為賈伯。春秋時,賈國為晉所滅,賈伯公明的後裔以國為氏,稱賈氏,是為山西賈氏。二、出自狐偃之後。據《姓氏考略》等所載,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滅賈國後,晉襄公便把賈地賞給輔佐晉文公稱霸的狐偃之子狐射。射字季他,故又稱賈季、賈他。襄公去世後,在立君問題上發生爭斗,賈季為避禍便逃亡翟國,其子孫便以賈為姓,稱賈氏。

D. 中國第一個姓賈的人是誰,賈姓又由何得來

賈,是出自山西襄汾的姓氏。 賈姓是黃帝的後裔,其形成的兩個源頭都是以國為氏和以邑為氏,均出自古代的「賈」地。這個賈地,就是今山西襄汾縣。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賈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於公明,康王封之於賈,為賈伯,河東臨汾有賈鄉,即其地也,為晉所滅,以國為氏。晉公族狐愜之子射姑為晉太師,食邑於賈,字季他,亦號賈季。」 西周時,周康王姬別把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的小兒子公明封於賈,建立賈國,號為賈伯,作為周朝的附庸國。因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所以賈國為姬姓國。公元前678年,晉曲沃武公奪取了晉地,唐改稱為晉,賈國的領土被吞並。賈亡國後,其後裔子孫按當時的習慣「以國為氏」,就是賈氏,賈姓從此出現。 另一支是「以邑為氏」的賈氏。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叫狐偃的大夫,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重耳為公子時,出亡在外19年,狐偃忠心耿耿,一直隨從他19年之久,為重耳出謀劃策。重耳即位為晉君後,就尊狐偃為大夫。後來,狐偃的兒子射姑任晉國太師,晉襄公(重耳之子)把原賈國之地封給他,作為他的封邑,人稱賈季。他的後代就以封邑名為姓氏了。 先秦時期的賈氏,除在今山西省境內發展外,已有遷至今河南、山東者。後來,河南的賈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又衍生出許多支派。漢朝時期的賈姓,已有人遷至今陝西、甘肅境內。到了唐、宋時期,賈姓居民已播遷到江南的許多地方。約於清代,賈氏已有移居海外者。今新加坡等國有賈姓華僑。 賈姓歷史名人可不少,例如:西漢時期的政論家、文學家賈誼,河南洛陽人,18歲時,以能誦讀詩書,善文章,為郡人所稱譽,被薦於文帝,並任為博士;還有水利家賈讓,悉心研究前人治理黃河的歷史,於公元前7年提出了著名的《治河三策》;西漢還有政論家賈山,文帝時,以秦的興亡為喻,上書言治亂之道,強調納諫的重要,並以興禮義為勸,名為《至言》。東漢時的賈徽,史書稱其是賈誼的後裔,作有《左氏條例》21篇;還有賈誼的9世孫賈秀玉,東漢時任武威太守,其之子賈衍,任兗州刺史;東漢的經學家、天文學家賈逵,他所著的《經傳義詁》、《認難》等百餘萬言,在學術界垂名不朽;還有太學生首領賈彪,為潁川定陵(今河南舞陽)人。西晉有大臣賈充,晉初任司空、侍中、尚書令;其女名南風,為晉惠帝皇後,曾擅政十年。北魏時有農學家賈思勰,山東益都人,曾任高陽郡太守,具有廣泛的農業知識,因著有《齊民要術》一書而知名於後世。唐代,賈氏有兩人任宰相,一個是滄州人賈耽,他同時又是地理學家,一個是河南人賈餗;另外還有學者賈公彥,和以「推敲」二字聞名詩壇的詩人賈島。北宋有數學家賈憲。南宋有權奸賈似道。元代有水利家賈魯,順帝時任工部尚書總治河防,征發民工15萬、軍士 2萬,堵塞黃河決口,使其恢復故道,南流合淮入海。元末明初有戲曲作家賈仲明。還有明末的鼓詞作家賈鳧西等著名人物。 在當今按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排名中,賈姓居於第45位。

E. 紅樓夢里賈姓人物的關系

主要的人物就行了吧!這個應該就可以了。。寧國府——賈代化-長子:賈敷(早死) 次子:賈敬-子:賈珍
尤氏(賈珍妻)
女:賈惜春(賈珍胞妹)
賈珍-子:賈蓉
秦可卿(賈蓉妻)

榮國府——賈代善 史老太(妻): 賈赦(代善長子) 刑夫人(賈赦妻):
賈璉(賈赦子) 王熙鳳(賈璉妻):巧姐(賈璉 王熙鳳女)
平兒 (賈璉妾)
迎春(賈赦女 賈璉妹)

賈政(代善 次子) 王夫人(賈政妻): 賈元春(賈政王夫人長女) 賈珠(賈政王夫人長子)李紈(賈珠妻):賈蘭(賈珠李紈子) 賈寶玉(賈政王夫人次子)
趙姨娘(賈政妾):賈探春(趙姨娘女賈政次女) 賈環(趙姨娘子賈政三子)
周姨娘(賈政妾)

賈敏(代善女)林如海:林黛玉(女)

薛姨媽(王夫人姐妹):薛蟠(子) 薛寶釵(女)
薛蚵(薛蟠堂弟)薛寶琴(薛蟠堂妹)

史湘雲(史老太君哥哥家的孫女)

F. 百家姓中賈姓的由來

賈姓的由來賈是來自山西襄汾的姓。賈姓是以國為姓氏和邑作為姓的兩個源頭,均出自一個叫「賈」的地方,這個賈地,在現在的山西襄汾縣西南。西藏自治區周時,周康王把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的小兒子明封在賈,建立賈國。公元前678年,並吞了賈國的領土,賈國滅亡以後,子孫用原來的國號作為姓氏,就是賈姓。

G. 賈姓的人口數量

明朝時期,賈姓大約有2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7%,排在第八十八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賈姓人口增長為負值。面對戰亂和屠殺,受害群體首先應是主力在北方的人群,因賈姓是北方姓氏,自然受到了慘重的損失。山西為賈姓第一大省,約占賈姓總人口的33%。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西、山東、河北三省,這三省賈姓大約占賈姓總人口的69%,其次分布於河南、浙江、陝西,這三省的賈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600餘年,賈姓的分布總格局發生了變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部和東部遷移。全國形成了華北地區賈姓人口聚集區。
當代賈姓的人口已近370萬,為全國第六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9%。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賈姓人口由25萬激增到370萬,增長了14倍多,賈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實際上許多姓氏的人口增長速度都很高)。宋朝至今1000年,賈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約占賈姓總人口的45%,其次分布於山東、甘肅、黑龍江、四川、陝西,這五省的賈姓又集中了25%。河北居住了賈姓總人口的18%,為賈姓第一大省。

H. 賈姓好聽稀少的名字有哪些

1、賈詠歌、賈風華、賈偲瑋。

2、賈良吉、賈嘉文、賈宇文。

3、賈鴻羽、賈騫信、賈康碫。

4、賈智泰、賈玉軒、賈振平。

5、賈良工、賈俊文、賈翔飛。

6、賈聖遙、賈博琪、賈修竹。

7、賈哲雲、賈震運、賈斯楷。

8、賈同甫、賈正青、賈彭煦。

9、賈依慶、賈瑞淵、賈暒羽。

I. 賈姓的起源

1、源於姬姓,是唐叔虞的後代。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即賈伯公明)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出自春秋時著名人物狐偃之子狐射姑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

2、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賈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有關遠古賈國的情況,歷史上僅有如此記載:殷商時代,如今的山西省賈鄉一帶有賈國。按殷商末期周族成為華夏大地上四大諸侯之一,且能夠以周地為出征點一舉攻擊殷商來看,那個子姓古賈國在周武王姬發滅商的一系列戰爭舉措實施前已經盪然無存了,或已經臣服於周武王了。

3、源於官位,出自商、周時期官吏賈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4、源於蒙古族等北方、西方少數民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5、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氏。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氏。

(9)賈性的花語擴展閱讀:

約佔全國漢族總數的0.42%。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

中國的姓氏李、王、張、劉、陳,可謂當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達3.5億。 李、王、張三大姓人口分別占漢族人口的7.9%、7.4%、7.1%。按照姓氏進化的普遍規律,大姓人數將越來越多,小姓人數將越來越少,甚至最後消亡。

中國人的姓氏並不多,常見的100多個姓氏便囊括了近90%的漢族人口。不同程度的血緣婚姻(更不用說同姓婚姻)實際上不可避免地經常發生。

J. 姓賈的祖先是誰

賈,是出自山西襄汾的姓氏。

賈姓是黃帝的後裔,其形成的兩個源頭都是以國為氏和以邑為氏,均出自古代的「賈」地。這個賈地,就是今山西襄汾縣。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賈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於公明,康王封之於賈,為賈伯,河東臨汾有賈鄉,即其地也,為晉所滅,以國為氏。晉公族狐愜之子射姑為晉太師,食邑於賈,字季他,亦號賈季。」

西周時,周康王姬別把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的小兒子公明封於賈,建立賈國,號為賈伯,作為周朝的附庸國。因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所以賈國為姬姓國。公元前678年,晉曲沃武公奪取了晉地,唐改稱為晉,賈國的領土被吞並。賈亡國後,其後裔子孫按當時的習慣「以國為氏」,就是賈氏,賈姓從此出現。

另一支是「以邑為氏」的賈氏。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叫狐偃的大夫,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重耳為公子時,出亡在外19年,狐偃忠心耿耿,一直隨從他19年之久,為重耳出謀劃策。重耳即位為晉君後,就尊狐偃為大夫。後來,狐偃的兒子射姑任晉國太師,晉襄公(重耳之子)把原賈國之地封給他,作為他的封邑,人稱賈季。他的後代就以封邑名為姓氏了。

先秦時期的賈氏,除在今山西省境內發展外,已有遷至今河南、山東者。後來,河南的賈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又衍生出許多支派。漢朝時期的賈姓,已有人遷至今陝西、甘肅境內。到了唐、宋時期,賈姓居民已播遷到江南的許多地方。約於清代,賈氏已有移居海外者。今新加坡等國有賈姓華僑。

姓賈的名人
東漢賈徽,史書稱其是賈誼的後裔,作有《左氏條例》21篇。
東漢賈秀玉,賈誼的9世孫東漢時任武威太守,其之子賈衍,任兗州刺史。
東漢經學家、天文學家賈逵,所著的《經傳義詁》、《認難》等百餘萬言,在學術界垂名不朽。
太學生首領賈彪,為潁川定陵(今河南舞陽)人。
東漢末年賈詡(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被稱為鬼才。
西晉賈充,晉初任司空、侍中、尚書令;其女名南風,為晉惠帝皇後,曾擅政十年。
北魏賈賈思勰(472-499):今山東益都人,北魏農學家,曾任北魏高陽郡(治所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西北「太守。他曾以文獻中搜集到的資料和訪問老農及自己觀察、實驗的心得,寫成《齊民要術》一書。
唐代賈氏有兩人任宰相,一個是滄州人賈耽,同時又是地理學家;一個是河南人賈餗。
賈島(779-843):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唐代苦吟詩人,曾任長江主簿,人稱賈長江。其詩以五律見長,注重詞句錘煉,刻苦求工,喜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推敲」的典故就出自其詩局「僧敲月下門」。有《長江集》。
北宋賈憲,數學家。
賈似道,南宋權臣,封太師、平章軍國重事。
元代賈魯,水利家,順帝時任工部尚書總治河防,征發民工15萬、軍士 2萬,堵塞黃河決口,使其恢復故道,南流合淮入海。
元末明初賈仲明,戲曲作家。
賈鳧西,明末鼓詞作家。

熱點內容
寧波櫻花品種 發布:2025-09-12 11:25:05 瀏覽:955
韓國玫瑰水光面膜 發布:2025-09-12 11:25:01 瀏覽:49
廊坊綠植店 發布:2025-09-12 11:24:53 瀏覽:403
綠植家居盆景哪裡買 發布:2025-09-12 11:23:29 瀏覽:96
西蘭花怎樣種 發布:2025-09-12 11:22:52 瀏覽:1000
天邊山茶花 發布:2025-09-12 11:22:41 瀏覽:696
歐洲花卉之國 發布:2025-09-12 11:16:11 瀏覽:798
長城花卉 發布:2025-09-12 11:14:48 瀏覽:191
羅伯特25瓣玫瑰折法 發布:2025-09-12 11:11:51 瀏覽:745
番禺蘭花展 發布:2025-09-12 10:59:53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