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中日插花

中日插花

發布時間: 2022-02-22 11:26:20

⑴ 急!!!!找中日插花對比的文章...

現成的我一時也給你找不來,從最大的區別上說日本插花講流派,注重形式,西方插花重裝飾,中國插花講究意境。
比如日本的花道分草月流,古流等等,從起源上來說,差別不大,最初都是起源於廟堂寺院的貢花。
這樣說吧 ,首先日本插花和中國插花都屬於東方插花,他們之間的區別要遠遠小於和西方插花之間的不同。
西方的插花,更注重裝飾性,對花材的選擇主要是從花的形態和顏色上來挑選。對插花的設計也比較幾何化,規整化。可以分直立形,放射形等等。
而東方的插花更講一些內涵,比如各各花有什麼含義,從插花設計形態上來說,更追求一種自然的美,和諧的美,有花必有葉。甚至是枯枝。
把東方的插花分為日本和中國兩個流派來比較的話,日本的插花更形式化一點,有嚴格的角度,主客的關系。
中國的更加隨意一點。更追求一種意境的東西在裡面。但是非要解釋這個意境也是很難說的明白的。只能這么說,單一個燈字不是意境,而倦客望村燈,書生夜讀燈,禪院理佛燈。。。這就是意境了。在花上也是一樣的。不講究這個花開的多麼飽滿,結實。比如中國最傳統的梅花,中國人的欣賞眼光就是一種中國古典文人對病態美的一種延伸。她講究枝拙花俏。枝上要有瘤,花瓣要有轉。就好象中國傳統的一種盆景的造景方式懸崖式一樣。一個瘦高的花瓶里,極其不對稱的下來一條猶如瀑布一樣的花蔓。在外國人眼裡,很不好看,好象要傾倒的感覺。但是中國人就喜歡這種美的方式。
可能還是由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各各領域的滲透,在插花上也有很多的表現。
你需要什麼方面的東西可以在線跟我交流。東西太多,不知道你需要什麼,

⑵ 日式插花與中式傳統插花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中日式插花的總體構造之後,其實會發現盡管在細分到各類花型的骨架布局會有不同,但事實上二者均源於最早的中國山水審美意識,其立意布局等大都借鑒於中國山水畫、書法的構造布局技法及傳統的儒家哲理,重視插花花枝的姿態及神韻,造型注重線條、瀟灑自然,多為不對稱的均衡構圖,清閑淡雅,超凡脫俗。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諧統一,這是東方特有的自然觀念和哲學觀念。因此中日插花的許多特點基本是重合的。所以說區別的話,個人認為其是在本質上並與特別明顯的區別的,但要說的話日本花道到今天是遠比中國的系統,如今的3000多流派,雖源於池坊,卻各有特點,在最早的花道形式上有傳承又不斷在創新,並且融入了日本精緻、凝練、簡潔干凈的氣質。另外日本花道有家族性,固能將流派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下來。而中國插花藝術,重新發展的歷史不長,且如今依舊派系不明,分類混雜。並且在傳統的插花方面,關於最早期的中式插花的許多重要部分其實是已經遺失或處於碎片化的狀態,還處考古文物及現存史籍的整理歸類,整理歷代插花資料與圖片、系統梳理的過程中。

⑶ 中日插花藝術起源,你知多少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 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欣賞的詩詞很多。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生命力,是由於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間,進行藝術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復,也不是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經過作者精心創作,具有獨特個性和表現力的作品。藝術插花的作者,須善於觀察自然,敏銳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間,積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豐富語匯,具備一定的美學理論基礎知識,熟悉繪畫音樂,這樣才能不斷地創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中國文人插花對日本插花影響很大。特別是明朝的《瓶史》一書傳到日本。許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發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個的一個。同時,日本插花對藝術的內在思想採用中國儒家思想。例如,把三個主體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又如,創辦於明治時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於寫實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國的陰陽五行思想~

⑷ 中日茶文化相同之處

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幾點明顯區別:1.中國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儒、道、佛為一體,三者之間是互相補充的多、相互抵觸的少,從而使中國的茶文化內容非常豐富,從哪個層次、哪個方面講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論來。日本茶道則主要反映中國禪宗思想,當然也融進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中國人「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四條都是通過飲茶貫徹儒家的禮、義、仁、德等道德觀念以及中庸和諧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開申明的「茶禪一位」,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內容,它規勸人們要和平共處,互敬互愛,廉潔朴實,修身養性。

2.日本茶道程式嚴謹,強調古樸、清寂之美;中國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隨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於佛教禪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靜之美是順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規」、「七則」似乎過於拘重形式,打躬靜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暢快自然的。中國茶文化最初由飲茶上升為精神活動,與道教的追求靜清無為神仙世界很有淵源關系,作為藝術層面的中國茶文化強調自然美學精神便成了一種傳統。但是中國的茶道沒有儀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無道了,影響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發揮和規范傳播。所以一說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國茶文化包含社會各個層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備全民文化的內容。中國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階層,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鎮廣泛興起的茶樓、茶館、茶亭、茶室。在這種場合,士農工商都把飲茶作為友人歡會、人際交往的手段,成為生活本身的內容,民間不同地區更有極為豐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許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眾中亦很有影響,但其社會性、民眾性尚未達到廣泛深入的層面。也就是說,中國的茶道更具有民眾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規」:待客親善,互相尊敬,環境幽靜,陳設高雅。

「七則」:點茶的濃度,茶水的質地,水溫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爐子的方位,插花的藝術。

⑸ 日本插花!為什麼是這樣的如此高境界!

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歷史較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傳統,是中日文化的混合體,其發源地據說為聖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聖德太子在飛鳥時代(自公元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擔任推古天皇的攝政,指導政治及文化。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國(隋)建立邦交,努力傳入大陸文化,而盡力於佛教的興隆。作為遣隋使節的小野妹子,在潛心研究佛學之時.兼學佛教供花。回到日本後,他自稱專務.住在六角堂·池坊,積極傳播.很快把中國當時的佛前供花發展起來.形成了池坊流花道,池坊插花的歷史就是日本插花的歷史。
華道在日文漢字中為「華道」、「花道」或「生け花」。它不單要表達花的美態,也是形神兼備品味造型的插花。日式與西式插花有所不同的是,日式插花:除三個主枝外,花兒往往並不擔負重要的角色。要觀摩經歷數紀元傳統臻善的日本插花藝術,每每需要以不同感性去欣賞花及其造型。
日式插花以花材用量少,選材簡潔為主流,它或以花的盛開、含苞、待放代表事物過去、現在、將來。日本人強調花與枝葉的自然循環生態美姿是宇宙永恆的縮影。若常以寬宏意境和深邃內涵從事插花藝術的表達,你自然直接體會到園藝家對植物本性認識以至尊重的境界。

⑹ 中日韓三國文化比較

朝鮮族作家金文學在他的新作《東亞三國志》中,對中日韓三國的文化、歷史、傳統、習俗、觀念、社會、生活等方面進行了有趣的比較與分析。

紅色中國 原色韓國 雜色日本

對中國人來說,紅色意味著吉兆和財運,即所謂紅紅火火。過春節時,門框上貼上紅對聯,過元宵節掛上紅燈籠,新娘新婚穿紅色的禮服...
日本人則避免鮮艷的顏色,喜歡灰和淡褐色等中間色。我把這種中間色稱為雜色。日本年輕女性的時裝,多為淡褐色的套裝和藏青色的制服;日本男性的時裝也和女性的一樣有同樣的雜色傾向。
韓國人在服裝和色彩感覺上比中國和日本都要五彩繽紛鮮艷奪目得多。比如,赤、橙、黃、綠、青等,全是原色。崇尚個人主義的韓國人,是用鮮艷奪目的時裝來突出自己的個性,強調自我的主張;中國人沒有韓國人那麼強烈的個人主義主張,但是卻以紅色來表達自己的個人意志,同時又在某種程度上兼顧社會集團的意志;在東亞,日本人最無個性,習慣於集團主義,所以色彩偏於雜色,款式趨於統一。

中國的「忍」 韓國的「恨」 日本的「劈」

假如用一個字來概括中、韓、日文化,我的選擇如下:中國——「忍」文化;韓國——「恨」文化;日本——「劈」文化。
日本人多認為韓國「恨」的文化就是指韓國人對日本人恨之入骨。這是很大的誤解。韓國崔吉城教授在其大作《恨的人類學》中認為,「恨」,決不是怨恨。「恨」是沉澱在自己本身內心裡的情感,沒有具體怨恨誰那樣的復仇的對象。「恨」,是對未能實現的夢想的憧憬。韓國具有代表性的民謠《阿里郎》,堪稱表現恨文化的極致。
與韓國文化的「恨」相對的是日本文化的「劈」志向。刀堪稱日本文化神髓,武士的命根子。用刀劈,這一劈的動作,使日本文化「劈的志向」得以完成。說日本文化是劈出來的,這也不為過。把外來文化「劈」而取之,剖腹文化,剖筷子文化,盆栽和庭院,插花,都是大同小異。
中國的文化,是「忍」。「忍」意味著「心字頭上一把刀」,讓你感受到剜心絞肺般疼痛,卻一定要頂住。中國人的忍耐力,恐怕是世界第一。它是在貧困的環境和連年不斷的戰亂中培養起來的「人生哲學」。

插花的殘忍美 纏足的人工美 庭院的自然美

插花是集中地反映了日本「視覺」美的藝術。在這個美的世界裡,我漸漸發現了它的殘酷性。日本插花的美學的核心是「剪的美學」。而在中國和韓國,插在花瓶里,卻是不加任何修飾地進行觀賞。日本插花美看起來靜默寂寥,但其背後卻隱藏著殘忍的一面。這種寂靜美與殘忍性的共存是日本藝術的真正面目。
中國也有這種違背自然追求人工美的東西,那就是古代中國婦女的纏足。為追求「三寸金蓮」的人工美,女性從小就被強行用布條顫起腳,使女性的跖骨變形脫臼。
韓國藝術價值取向最接近自然。同時庭院,韓國的卻不是縮小自然,切割開來使其再生。因為房子本身就是在自然中建造起來的,所以他們覺得沒有對其進行再加工的必要。坐在房子里隔著籬笆向遠處望去,自然總是與人共生共存。

三國其他有趣差異

——中國人到處是牆,心中有牆,因此歷史上閉關鎖國;日本人地上無牆,心中無牆,因此能大量吸收外來文化;韓國人大多是半截牆,因此半遮半掩,對外來文化欲拒還迎,心態復雜。
——中國是大陸德行,圓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島國德行,心胸狹窄,細致認真;韓國是半島德行,自尊心強,心懷「怨恨」。
——中國人喜歡牡丹,國色天香,象徵榮華富貴;日本人喜歡櫻花,剎那盛開,瞬間凋零,象徵殘酷之美;韓國人喜歡木槿,質朴無華,小家碧玉,卻不屈不撓,頑強生存。
——中國人喜歡看《三國演義》,講國家大事,規模宏大,像網路全書,將文治武功熔於一爐;日本人喜歡《忠臣藏》,講武士搏殺,刀光劍影,殘忍冷酷;韓國人喜歡《春香傳》,講才子佳人,對詩傳情,和美優雅。

⑺ 日本的花道中小原流和草月流的區別是什麼在哪裡能學到這兩種

小原流比較簡單素雅,草月流比較抽象把。 廈門鄭福星有教,是教日本小原流花道的。可以去網路下他們家,我感覺不錯

⑻ 插花作品的名稱和意義

名字,盛夏,寓意,花朵向四面綻放,各自發展,但是都是出自一個整體。體現生命的頑強與朝氣蓬勃。

拓展資料

插花(floarr),亦可稱為插花藝術,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中國插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插花源於古代民間的愛花、種花、賞花、摘花、贈花、佩花、簪花。

花束的花材固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細鐵絲綁扎。每一枝花、每一片襯葉,都用纏上綠膠帶的細鐵絲纏好後再造型。另一種是用專用花托,內有花泥,將花依造型插入花托內,此法比較簡便省事。

資料參考:網路,插花

⑼ 日本花道學習自中國,並自立門派。這句話對嗎

日本花道學習自中國,並自立門派。

日本花道雖然流派眾多,但所有流派其實都源自其中一個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池坊是日本花道的本源所在,因此如果要比較和中華花藝的區別我認為應該選擇池坊作為代表來進行比較;其次是題目中的中國花道,具體來說不應該叫做中國花道而是「中華花藝」,這是台灣專門研究中國插花史的黃永川教授總結中國歷代插花而創立的一個插花流派。所以要比較中日插花的相似與區別,具體下來就是比較池坊和中華花藝的相似與區別。

日本花道起源於中國的佛前供花,但之後其實已經完全不受中國的影響而獨樹一幟,所以中日插花的相似點只有在插花工具上是基本相同的,池坊和中華花藝用到固定花材的工具有劍山和卅兩種工具,但由於卅的使用方法難度較高,所以現在最為普及的固定工具還是劍山。

中國的插花雖然發端得早,也有不少插花的專著,比如袁宏道的《瓶史》,但遺憾的是,這些專著始終把插花一事停留在「技」這一層面,沒有向上生發,所以中國其實沒有「花道」這一稱呼,只有花藝。

而日本人則把插花這一藝術活動上升到了「道」的體悟的層面,這就像「庖丁解牛」故事裡面所說的「技進於道」,也就是藉由插花這一工夫來進行體道,日本的茶道、箭道等等在本質上都和花道一樣,插花只是手段和路徑,最終目的是「悟」。

熱點內容
微信盆栽貨源 發布:2025-09-11 23:35:53 瀏覽:997
新種植櫻花 發布:2025-09-11 23:35:45 瀏覽:1000
梅花二香 發布:2025-09-11 23:21:55 瀏覽:112
荷花求歌名 發布:2025-09-11 23:07:46 瀏覽:853
玫瑰按摩香膏 發布:2025-09-11 22:58:55 瀏覽:737
男人送茶花 發布:2025-09-11 22:58:54 瀏覽:784
關於七夕的宣傳語 發布:2025-09-11 22:54:01 瀏覽:410
梅花淚意境 發布:2025-09-11 22:53:03 瀏覽:172
雨中的百合花 發布:2025-09-11 22:44:23 瀏覽:82
綠植擺放租賃稅率 發布:2025-09-11 22:35:21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