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隆旺花卉

隆旺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2-19 05:52:16

1. 河南方城縣的鳳眼石適合做什麼

如何解決豬肉好吃,養豬不污染難題?病死豬怎麼做到無害化處理不流向餐桌?農業大縣、畜牧大縣方城,又是怎樣做到生態養殖的呢?7月31日至8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組深入方城縣進行調研,上述問題得到解答。在楊集鄉李樓村的丘陵山坡上,鴻旺牧業建設的民俗文化廣場已見雛形,周邊的休閑採摘基地正孕育著無限生機,走進鴻旺牧業養殖基地更是別有洞天,鮮花苗圃,曲徑通幽,在花園式的養殖小區里,聞不到豬場的味兒,似是進入了一個幽靜的賓館,順著參觀通道,隔著玻璃看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豬兒在現代化立體養殖場里顯得格外干凈。這是鴻旺牧業按照「養好豬、種好田、植好樹、建好園」的總要求,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流轉土地1萬畝,立足於打造傳統農耕文化回放點和現代養殖文明展示點,建設的集生態養殖、休閑採摘、濱河濕地、牧歌體驗、現代農業、田園社區於一體的農牧循環產業園,從而打造具有方城特色的田園綜合體。

把養殖業與鄉村旅遊結合起來,打造田園綜合體,這是方城縣「縣域景區化,景區全域化」生態發展的一個體驗。為支持河南鴻旺牧業打造休閑生態園,方城縣委、縣政府對該企業進行了基礎設施投入並做好政策扶持,該養豬場的豬糞用於周邊丘陵的果園種植,打造生態種養休閑旅遊的綜合示範區,以達到三產融合、共享農業之目標。近年來,方城縣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統籌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積極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縣委書記褚清黎提出的「生歿雙循環」理論為引領,深入實施「三化一帶」(規模化、品牌化、現代化和帶動脫貧)發展戰略,使畜牧養殖業快速發展起來。該縣樹牢環保意識,創新發展方式,通過「生歿雙循環」的農牧循環、生態養殖理念,把養殖業與種植業結合起來,使畜禽養殖逐步由傳統粗放型向技術集約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探索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可復制的現代畜牧業發展模式。

褚清黎提出的「生歿雙循環」理論,就是堅持生產與生態相統一,強力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突出種養結合,實現養殖廢棄物就地消納。東嘉牧業所屬的隆旺農牧,投資234萬元建成日處理400噸的現代化糞污處理設施,流轉土地3800畝,發展集苗木種植、有機林果、設施農業於一體的現代休閑農業;方城牧原第一、三、八分場,立足農牧結合、種養一體,採取「干清糞節水工藝+干濕分離發酵」處理方法,配套流轉糞污消納土地5600畝,實現了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媛祥農牧投資350萬元建設3000立方米沼氣聯戶工程,利用「豬—沼—果」模式,託管種植有機桃1200畝,年果業收入達350多萬元,周邊500多戶居民免費用上了清潔能源。目前,方城縣實現種養一體化的大型養殖企業已達22家,涵蓋生豬、肉牛、蛋雞和肉羊4個產業,全縣農牧結合率在20%以上。

方城縣一直以來推動生態畜牧養殖、農業特色產業、苗木花卉種植和環境污染治理「多管齊下、齊抓共管」,形成了「生歿雙循環」模式。所謂「雙循環」,即生的循環:畜禽養殖→畜禽糞便收集→沼氣、沼渣及沼液→飼料(有機糧、有機菜)種植→畜禽養殖;歿的循環:病死畜禽→有機肥(骨粉等)→農業種植→秸稈及廢菜葉→畜禽養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這一發展模式,將畜禽糞便採用管道排入沼氣池,把經過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沼液、沼渣進行干濕分離,將沼渣製成有機肥料用於有機糧食、菜蔬、瓜果生產。同時,對病死畜禽實行定點收集、集中處理、官方獸醫派駐、信息化管理和月報匯總通報等管理制度,建立起環環相扣、層層追溯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追溯機制。

河南福盛源生物科技公司位於方城縣券橋鄉,方城縣政府補貼該公司370萬元用於各養殖場病死豬及廢物的無害化處理,在每個鄉鎮建設冷庫集中回收,採用目前國內較先進的高溫干化法無害化處理技術和設備,通過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統一收集,集中處理。同時,方城縣投資2400萬元建成了河南省首家縣級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承擔方城、社旗、宛城「三縣區」處理任務,年處理病死畜禽4500噸,徹底解決了病死畜禽亂拋污染環境問題,保證了生態安全和養殖安全。自2015年9月建成投產以來,該中心已處理近13萬頭病死豬。

在河南福葵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雞糞與秸稈混合發酵後栽培食用菌雙孢菇,一年生產5000噸鮮菇,可帶動周邊200戶貧困戶致富。該公司的「雞糞+秸稈+食用菌」生產模式,採取集約化孢菇立體栽培,年消化秸稈8000噸、雞糞4000噸,實現了糞污和秸稈資源的就地轉化增值。雙孢菇收獲後,將廢棄物加工生產成有機菌肥,還田後改良土壤結構,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達到了零排放,此模式能有效解決周邊秸稈焚燒難題。這種農牧循環模式,通過廢物利用,改善了養殖業與種植業的生態環保難題,也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方城縣找准畜產品綜合生產能力、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升的關鍵點,緊盯養殖規模化、布局區域化、品種多樣化、生產標准化、經營集約化、營銷品牌化和服務社會化主方向,以科技創新、產品創優、品牌創建為驅動,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建設畜牧產業化集群,推動全產業提質增效。

引進品牌項目,搶占發展先機。被譽為「蛋種雞航母」的正大蛋種雞養殖項目落戶方城。該項目總投資9.98億元,規劃布局3個基地鄉鎮,建設8萬只規模的青年雞場32個、標准化商品蛋雞場90個,總存欄規模達1000萬只,每年可向市場供應商品代蛋雞苗1300萬只,同時配套建設蛋品分選廠、液蛋加工廠和屠宰廠,形成了從農場到餐桌的閉合產業鏈,致力於打造豫西南最大蛋種雞基地,引領方城家禽業邁向了現代化集群發展的制高點。

德清源蛋雞「雲養殖」項目,作為新型示範模式,將帶動豫西南形成新常態下可克隆的新興市場合作為主的蛋雞產業「航母戰斗群」。此外,鴻旺牧業、漢邦養羊合作社等龍頭企業,都堅持規模化養殖、集群化發展,突出產業標准,強化集聚效應,提升產業質效。目前,方城縣規模以上養殖場已達422個,肉牛、生豬、肉羊和蛋雞存欄量分別達6.8萬頭、80萬頭、35萬只和680萬只,出欄量分別達4.2萬頭、120萬頭、46萬只和390萬只;肉類、禽蛋產量分別達8.6萬噸和3.2萬噸,實現畜牧業產值26.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近40%,農民人均來自畜牧業的現金收入達3180元。

通過不斷實踐,方城縣採取政府主導、金融助推方法,探索出了「金融+企業+合作社+支部+貧困戶」五位一體的產業扶貧主導合作模式,並通過企業捐贈、合作帶養、進場就業、託管帶養等方式帶動脫貧攻堅。全縣共有9個畜牧龍頭企業發起創辦畜牧扶貧專業合作社共32個,認領建檔立卡貧困戶4979戶,縣農信社投放貸款1.76億元,為貧困戶分紅2100多萬元,實現了貧困戶穩定脫貧、養殖業發展壯大、金融部門穩定收益的多方共贏。

方城縣在近幾年的縣域經濟發展上著力打好組合拳,既重一產又重二產。該縣在原有基礎上,多方招商,引進人才,政府又進行配套金融支持政策,從而帶動了軸承產業重煥生機。在河南瀚瑞特軸承、河南中硬合金、河南神球軸承、河南智拓軸承等公司內機聲隆隆,工人忙個不停,目前,軸承產業園帶動縣內就業4000多人,軸承產業正發揮著群體優勢,推動著方城縣城經濟快速發展。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在調研後指出,方城縣在縣域經濟發展上找對了路子,體現了轉型發展的創新。在畜牧養殖業與種植業的有機結合方面,走出了方城生態發展的良性之路,對加快農業結構戰略調整、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促進精準扶貧脫貧、確保農民增收致富具有引領示範意義。

近年來,方城縣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統籌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積極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縣委書記褚清黎提出的「生歿雙循環」理論為引領,深入實施「三化一帶」發展戰略,實現了畜牧業在平穩中調整、在調整中優化的目標,形成了比較充足的生產能力、充滿活力的發展機制和穩定可控的質量安全體系。種養結合,農業雙循環,使方城生態效益明顯提升,成為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試點縣、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和河南省首個畜禽糞污集中處理PPP模式試點縣,以及生豬調出大縣、肉牛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縣。作為畜牧大縣,方城是如何使發展與環保有機結合,使縣域經濟健康發展的呢?為此,本刊記者跟隨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組一行聚焦方城,近距離了解方城的綠色發展模式。

熱點內容
玫瑰金板材 發布:2025-09-10 06:30:29 瀏覽:494
好一朵梅花作文 發布:2025-09-10 06:30:28 瀏覽:111
三朵紅玫瑰 發布:2025-09-10 06:28:58 瀏覽:785
情人節餐廳活動策劃 發布:2025-09-10 06:28:54 瀏覽:769
海棠果酵素 發布:2025-09-10 06:23:28 瀏覽:3
慶祖荷花 發布:2025-09-10 06:19:00 瀏覽:970
宮崎駿蘭花 發布:2025-09-10 06:17:40 瀏覽:463
白玫瑰是 發布:2025-09-10 06:16:19 瀏覽:432
火焰果花語 發布:2025-09-10 06:07:07 瀏覽:235
尋仙玫瑰鞋 發布:2025-09-10 06:05:43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