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花卉日記大全
① 觀察日記植物300字含差草
《觀察含羞草日記》
這是一顆含羞草,豆科含羞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子會對熱和光產生反應,受到外力觸碰會立即閉合,所以得名含羞草。它的花形狀似絨球,開花後將結莢果,果實呈扁圓形。它的葉為羽毛狀復葉互生,呈掌狀排列。它的花序為頭撞花序,頭狀花序長圓形,兩朵生於葉腋。花為白色。有的是粉紅色。它的花萼鍾狀,有八個微小萼齒,花瓣四裂,雄蕊四枚,子房無毛。它的莢果將是扁平的,每莢節有一顆種子,成熟時節間脫落。
含羞草的花、葉和莢果均具有較好的觀賞效果,且較易成活,適宜在陽台、室內的盆栽花卉,在庭院等處也能種植。含羞草與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人們觸動時,葉柄下垂,小葉片合閉,因此人們理解它為「害羞」,故叫它感應草、含羞草。
② 求觀察花草日記急需今天快
一:佩蘭·死而復生
我是多麼喜歡那種纖巧的淡綠葉子發出的清香,小時候大人叫它「佩蘭」,丟一片葉子在開水裡,整杯水都呈現出醉人的淡綠,那種特殊的香氣,據說還可以消暑。
很多很多年後才知道它就是古詩「蘭澤多芳草」中所指蘭草的一種,亦是一昧中葯,我們這里不能算產地,只是偶有人家種植而已。既然是「偶有」,當然是指見到的機會並不是很多。而成年後,更是未曾再遇見過。於是每每想起來,它只和我的故鄉以及少年時代聯系在一起,那曾接觸過的香氣已很難憶起,又為淡淡的惆悵所替代。
那次去往故鄉小鎮,徘徊在石板路上,突然見邊上一家門前的瓦盆里種了一些三四寸高的淡綠小株,嗅一下,果然是那疏遠又熟悉的香氣。於是央了兩株最幼小的回來,居然都存活了,雖然還是那麼纖巧窈窕,但已遠遠茁壯於來時了。
朋友說了個笑話,說他有個同事很瘦,結果她種的植物都是瘦瘦小小的;有個同事很胖,辦公室屬於他的植物也都是肥肥壯壯的模樣。
植物跟照顧它的人之前有這種冥冥中的呼應或是默契,也是件好玩的事情啊!
一場大雨後,天氣迅速轉涼。眼看陰雲沉沉,還要下雨,我就把一眾花兒都搬到陽台上去。結果雨沒有下成,我卻犯懶加大意,沒有把花收回室內,還天真地以為反正炎夏已過,多接觸室外的陽光和露水對花兒只有好處。
等我想起的時候,已經晚了,鴨跖草、紫竹梅和露草雖然奄奄一息的,但看上去還不至於有生命之虞,而那盆本已開花的佩蘭,卻枝葉全萎,生氣無存了。
把它放在陰涼的地方澆了水,心知已不能再抱有希望,本是難過後悔至極,可是還忍得住,然而直起身的瞬間,卻嗅到它最後釋放的那一縷數月來已經為我重新熟悉了的幽幽清香,瞬間便掉下淚來。
所以我一直不養寵物,之前也幾乎不種什麼花草,嫌照料麻煩只是其次,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害怕別離和失去的緣故。我雖然不讀佛經,更不通曉佛理,但是「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的道理卻是天然懂得的。
大概情感脆弱的人總是還是有自知的罷。
可是,沒有想到,當植物失去了自然的環境,完全託付給人之後,它的生命是要比那樣的情感還脆弱的。
何況又是我犯下如此嚴重的疏忽在先。
懷著最後的一絲希望,我把它連盆浸在水裡,過了二十分鍾後去看,它還是沒有半點起色。
心中酸痛無言,只能黯然背轉身去。
幾小時後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沒想到奇跡卻出現了:它三分之一的葉子已然恢復了舒展和青翠。(五個小時後的傍晚,它已經全部回復原來的綠意盎然了。)
每當自己在乎的東西失而復得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並且為自己的過失卻換來這份意外的幸福而感到內疚。
雖然我知道它枯萎的那一刻是無論如何都要來的,但不管怎麼樣,還是發誓此後的每一天,都能傾盡心力細細照料它,相伴著它好好度過,再不犯類似的疏忽和過錯。
二:卻怪合歡誤終生
我第一次見到合歡花,是七歲的時候。
暑假裡去外婆家,熾熱的中午,大人們都在午睡,我悄悄溜出來,在總是令我萬分新奇的村莊里四處探險。我跑過很多座石橋,然後在其中的一座石橋中間,我突然停了下來。
那橋在樹蔭深處,附近沒有什麼人家,被隔絕了的陽光和偶爾婉轉悠長的鳥鳴更令它顯得深幽襲人。我扶著橋欄,怔怔地看著從河堤上斜斜伸過來的一根樹枝,那樹枝上開滿了我從未見過的花,它像綻放在水粉畫里的一樣,一小團一小團暈染開來,又像是用最輕柔的細絨線做成的一朵朵絨球——做絨球的方法,我恰好才學會不久:把硬卡紙剪成大小一樣的兩個圓,中間再挖空,然後用絨線從里到外密而整齊地纏繞起來,直到把中間填滿,再沿邊緣剪開,最後撕去卡紙,打結固定。
可是做得再巧奪天工的絨球,還是不及這樹上的粉色花美。我盡力地踮起腳尖,伸直手臂,還是夠不到那怕最近處的一朵花。對於七歲的我來說,即使是那樣低垂到橋沿的樹枝,還是太高了。一陣風吹過,數朵落花輕輕飄落,卻並沒有一朵飄到橋上。我悵然地俯看橋下流水,卻見那粉色花墜於菱葉與綠萍之間,宛如復生的夢幻一般,而我終於求之不得。
時間靜靜流逝,我必須在大人們醒來發現我失蹤前盡快回去。離了石橋,轉頭再望,那一樹粉色花更如同一個深深的午日夢境,從此在我心底留存下來。
漸漸長大的歲月,偶爾也會在別的地方遇到過這樣的花樹,不再有初邂逅時的那種震撼,卻總有著不可描述的與童年記憶相聯的淡淡悵然。直到很多年之後,我才終於知道,原來它的名字叫做合歡。
我的童年、少年,乃至成年,其實都沒有什麼真正特別的事件,而我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書,各種各樣的書。在這些書裡面,有的段落會提到樹和花卉的名字,而合歡被提及的頻率是並不算低的。於是有一天,看到有額外多一點的文字描述它朝開暮合的羽狀葉子,夏天靜靜盛放的粉色絨球似的花,心裡便猛地一驚。之後找到植物圖譜,翻到合歡的那一頁上,於是,在這個本以為是陌生而遙遠的詞條下,我與七歲那年讓我如陷夢幻的粉色花再次相遇。
合歡,這樣令唇齒溫柔的名字,配這樣夢境般的花樹,是多麼完美啊!
這幾年,在起落的人生經歷到大約一半,而心境已經越來越趨向淡然的時候,我重新開始喜歡上了養花。或者也可以說,我是受了某個人的影響,然而這樣的影響,假如不是與我天性中一直存在的喜好相呼應,或者說是喚醒了這種暫時沉睡的天性,大概也不會來得那樣理所當然、誠實和有效。有一天,這個我同城的人說要給我一個風信子種球和一株梔子,沒有別的機會這一段時間遇到,所以就約了在公園里見。
見了他,我覺得很尷尬,拿了東西就逃也似地離開了。平時我們在網上討論各種植物的時候,倒是很輕松自然的,大概是因為沒有了網路的庇護,我就變回了一個非常不善於與人打交道的人。就這樣,我一個人在公園里漫無目的地走著,突然看到草地上有一些粉色的圓形落花,其中幾朵澤調還非常新鮮,應該是剛剛落下來的。我撿起一朵這被喚為合歡的落花,端詳之後,隨意地嗅了一下,卻意外地聞到一股特別的清香。
我以前竟不知道合歡花是有這樣的香氣的!
很多的事情,其實也許對於一開始就知道的人來說並不稀奇,可輪到我們自己,卻總有時候要到很晚才會知道,不明白這算是好笑呢,還只是天意捉弄。
就象我在這個凌晨無端醒來,突然莫明其妙地明白,原來正是喜歡一個人,見了面才會覺得尷尬,徜若只是普通,何至於有此情由。反過來想一想,又何嘗不是。這與經中說的「由愛生怖,由愛生憂」雖然不是同樣的意思,但道理是相通的。
卻怪合歡誤終生。
猶記七歲時與合歡夢一般的邂逅,到偶然知曉它的芳名,再到如今驚訝於它如此這般的清香,這中間,度過了的難道僅僅只是恍然的歲月嗎?
四:站在海角天涯,等待土壤萌芽
還是喜歡王菲《彼岸花》里的這句歌詞:
我站在海角天涯
聽見土壤萌芽
在網上買了二十種花種子,昨天上午就收到了。每一種分別上網查出播種須知,好多都是需要浸種二十四小時的,其中就包括我最最渴望種的含羞草。
也就是說,真正播種的日期是在今天。
網上買的十幾個新花盆也收到了,然而我還是興致勃勃地DIY了一大堆小育苗盆。
曾經我是玻璃器皿收集癖者,尤其是美麗別致的杯子。以為這個癖好是很奇怪的,後來看到一些帖子,才知道原來大多數女人都有類似的器皿收集癖。不過相較玻璃製品,我對於塑料製品的喜好程度是要略輕一些的,因為玻璃器皿的透明折射的質感,塑料製品是永遠及不上的。而且比起那種昂貴輕薄的玻璃器皿,我倒更傾向於有點沉甸手感的。
可是這幾天,我把家裡所有擱置的塑料製品,只要是圓形的,全拿來剪成花盆狀,然後把一根細不銹鋼筷子在火上燒燙,嗤地一聲在底部鑽出均勻的排水孔。這個令我樂此不疲的DIY游戲讓我對於塑料製品的好感立刻騰騰升溫——那一堆美麗的玻璃器,可是無論如何不能穿孔作為花器的啊!
播種,對於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培養耐心。我一直是個沒有什麼耐心的人。然而等待種子萌芽,沒有耐心是體會不到其中的意趣的。
二十種花種已經一一播下了,最快的也要一周發芽,最慢的要二十天以上。
在此之前,所有黑暗中的秘密是我所不知道的。
而這個秘密的揭曉,是一個連續不斷的懸念,多好。
我站在海角天涯,等待土壤萌芽。
小說還是沒有進展。每天我都害怕看到H。
有一天他問我,是不是B型血。我說不知道,B型怎麼了,他說:缺乏自律。
汗,真像。
我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總是狂熱,充滿熱情,比如現在的種花。對於必需完成的工作卻總是一再放任。我心裡明白這篇選題計劃內的小說,亦是作為我與那家H竭力引薦我的出版社之間的第一次合作,是我不能放棄的,但我所過的每一秒都在暗自放棄。這令我在最快樂的時候都感到恐慌和不安。
也許最好的辦法還是放棄,然後去寫我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那是只需要激情和靈感,而不需要任何動力就能完成的。
可是我仍然猶豫不決。
希望在等待土壤萌芽的這段時間里,我會找到那個最好的選擇吧。這個選擇結果就像種子一樣,也在黑暗中萌芽,亦是一個現在的我自己所不知道的懸念
五:只有種子不會辜負
種下48小時後,五粒紫羅蘭率先發了芽,比我想像的速度快多了。
突然覺得花盆還是不夠用,正好在超市看到有那種很可愛的陶制迷你小花盆,就先挑了兩個,然後順路到一家花木鋪里買了三個青瓷的,是類似於藍印花布的那種圖案,之前家裡已經有一個,原以為再也買不到同樣的了。
回家又到網上訂購了小號和中號的簡易花盆各二十個,補充了些前次沒買足的花肥和消毒劑之類。網上的價格只有市面上的剛剛一半。總之即使不是一半,這樣的愛好也仍然屬於不那麼奢侈的,雖然它早已經超出了我的預計。
下午收到網友用平郵寄來的紫羅蘭和鼠尾草種子,第一次參加網上的種子分享,感謝讓我惴惴不安的中國郵政的低信用率沒令我出師不利。
收到平信的感覺真的很好。湊巧的是同時還有一封,是市作協寄來的會員證。這類單位在我心中一直是拖沓效率的代名詞,以至於我根本就把這事拋到了腦後,未料這次也是快得令人刮目。
這個世上,我們總是活在辜負和被辜負中間,拼盡全力付出,拼盡全力愛或者喜歡,拼盡全力拒絕,拼盡全力失望......卻永遠不可能預知下一步來是什麼。
《後天》里的女孩在災難和死亡的籠罩下說道:「我拚命讀書,是為了將來,怎知道並沒有什麼將來。」這句話不知為何,令我印象深刻,並且時時想起。
再看《2001太空漫遊》,所謂人類文明的將來,不過是復歸於起點的一個循環。
無論如何,只有種子不會辜負我的付出、照料與願望。它從黑暗中生長起來,如此美麗純凈的生命,只要一點點水和土壤。
剛發芽的紫羅蘭甚是微小,無法拍攝。它以後的路還很長很長,可是總有一株會開出花來吧。紫羅蘭買的是混色的,不知道自己種下的花朵的顏色,我總覺得是件很奇妙的充滿遐想趣味的事。
不過牽牛和矢車菊,我堅持只要藍色的。
在文字上,我要走的路也很長,一切都是未知數。可是我只要我種的花兒能一一開放,哪管文字的將來、世界的將來又怎麼樣。
六 心似朝顏&最後一曲陽關
朝顏,就是牽牛花。沒有親身體驗過在清晨看見它沾著朝露開放,而在大約九、十點鍾就悄然謝去的人,對於這個帶有文藝色彩的別名,是很難有深切的認同感的。
在我的故鄉,位於長江之尾的一個平淡小城鎮,那種大朵的藍色或紫色牽牛花並不能算常見,而且,是越來越難見到。因為野生牽牛花的生長環境越來越狹窄,而極大多數的人們又不會把它作為家常花卉來種。
小時候,在上學的路上偶然遇到某處的藤蔓上開出了藍牽牛,總是欣喜若狂地摘下來,藏在課桌里,上課時走神無數回用目光去愛撫它那幽靜而又明麗的藍色。那時候不知道在英文里blue等同於憂傷,只知道它宛如海水和晴空,是我所最心愛的色調。
很快,海水退潮,晴空轉成暗暮,藍牽牛的花瓣在我的課桌里漸漸閉合了,以為第二天或者幾天後這處還會有新的花朵開出來,卻不料再沒有看到過,不知道是因為這根藤蔓只開了這么一次花,還是被別的孩子摘走了。下一次遇見,已不知是何時何地。
初一的植物課,知道藍色的花瓣因為容易被紫外線灼傷,因此是非常稀少的。藍牽牛在上午九、十點就謝去,也就得到了科學的解釋。只是想不明白,既然如此脆弱,為何一定要選擇這種顏色生存呢。那時我滿懷理想,意氣風發,似乎半支蓮迎著陽光傲然開放、沾泥就活的習性更讓我激賞,可心裡卻始終愛戀和嚮往著那抹不摻雜質的藍色。
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如果現在和那時比,不算低谷的話,至少我自己認為不算),我被調離市區,發配到鄉下的辦事處去上班。每天我五點就要起床,然後坐著不久後就會被勒令淘汰的小中巴,顛簸半小時去開始一天的櫃台工作。那時候還沒有勇氣辭職,只是想著,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一個盡頭呢。而現在回頭看,那段日子所有的苦都隨風而去了,我永遠記得的,卻是一個深秋的絕美清晨。
坐上的一輛小中巴上只有我和司機兩個人,車出了市區,深入鄉間公路之後,原本輕紗般的薄霧越來越濃,變成雪白柔美的煙羅,視野所及處,一切景物若隱若現,宛如神秘的仙境。在飄來盪去的白煙羅縫隙處,突然一簇天藍伴著熟悉的旋狀花朵映入我的眼簾,在周遭的所謂蒼蒼蒹葭中,它藍得那麼任性、嬌美,無可比擬,然後轉瞬消失。只有一輪鮮紅欲滴的朝陽從蒹葭叢後升起,金色的光芒穿過晨霧一直照在我的臉上。我那時候就知道,今生今生,大約是不會再在同樣的地點、同樣的心境下,遇上如此不可描述的美了。
我很少向人提起這樣的從前,也從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牽牛在經過了我少年時代對藍色花朵的少見多怪和新鮮感之後,現在仍然如此令我夢縈魂牽。
時時向身邊那些喜歡拍攝花朵的朋友問,有沒有見過藍牽牛,有沒有?回答總是令人失望的。然而等到終於想起,在淘寶上找到「藍牽牛種子,一元」這樣的鏈接後,才笑自己接觸網路多年,竟然到今天才想起把這個夢想交付出來,而且,而且這樣輕而易舉地就實現了一半。大概,是在我的潛意識里,藍牽牛的孤寂夢想,與熱熱鬧鬧的網路,實在是太難以聯想到一起了吧。
在花盆裡播下的牽牛種子,是所有發芽了的花種子中長得最快的。快快長吧,我的藍牽牛,在我的切切目光里開出花朵來吧。
我不再似半支蓮滿懷理想,意氣風發,我的心是滄桑又新鮮的藍色朝顏,在清晨靜靜醒來,靜靜地開,靜靜地謝,逃避著紫外線的酷烈。不管那花瓣的藍色多麼短暫脆弱,它在這個世界上依然會存在。
附十多年前所寫的關於藍牽牛的詩:
面對你久已沉默的容顏
於轉身的瞬間
突然記起
在爬滿藍色牽牛的窗口
我少年孤寂的夢想
曾經怎樣憂傷地凝望遠方
......
也許此後的某個午夜
將有一種熟悉的曲調穿越時空
在不知名的地方破夢驚起
是纏綿悱惻的陽關曲
還是你我心中糾結如藤的記憶
③ 觀察花草樹木日記
4月4日 星期三 晴
春天,別有一番生機,瞧,春天裡我們的學校是多麼生機勃勃呀!
不說別的,光看那些在陽光底下歡快游戲的同學們就能知道春天已來到。瞧,他們玩得多歡啊,像小溪一樣快樂地奔跑,像小狗一樣激烈地打鬧,像……春天的我們是生機勃勃的,快樂的,是輕松的。
校園里的花草也一樣顯得有生機。瞧,小草脫去金衣,換上了大自然的綠;花壇里的花兒都綻開了燦爛的笑臉;那些原本光禿禿的樹木也綻出了一片片新葉,遠遠望去,像點點綠花,掛在枝頭,走近了,走近了,就漸漸看清它的輪廓,忍不住會揚手去觸摸,那感覺,就像是摸到了嬰兒才有的那雙嫩嫩的小手,讓人感到十分舒服。連以前不顯眼的角落裡的一點新綠,都似乎變得色彩明麗了。
從這里還不能看出我們校園完整的春景,因為還有一個美麗的小精靈——蝴蝶也是春天的使者。瞧!它飛來了,撲著兩張綉著斑點的雙翅,輕盈地飛向花叢,不一會,它就輕盈地落在花朵上面了,它收起雙翅,開始吸起了花蜜,過了一會,它又張開雙翅,飛向遠方,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了天邊……
校園的春天,生機勃勃!
類似於這樣的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④ 寒假10篇植物觀察日記(200字)
——樓頂品花札記
民小的教學樓與辦公樓是相連的,樓頂上有二三十盆花卉,但由於位置比較高,上去時又必須在校長室門口一晃而過,所以平時根本沒注意到這道亮麗的風景線。
偶爾的機會,漫漫長假實在無聊,我無意中遇見了這群嬌艷的仙葩!
群芳雖艷,種類卻不多。
有各色的金魚草。它的花朵看上去有點兒像芝麻的花,但要比芝麻的花大兩倍。細看之下,像兩片緊閉的雙唇。上邊有兩片邊在一起的花瓣,下邊有三片連在一起的花瓣。芝麻的花是可以看到花心的,而金魚草的則不然——花朵上下唇緊緊相連,似原本就是長在一起的一般,不掰開一些,你休想看到它的花蕊。正因為如此,生物學上將這種花叫做唇形花。花的顏色各種各樣,有粉紅的,金黃的,黃中帶紅的,紅中透黃的,潔白如玉的……等等,一朵朵整齊地排列在一枝花莖上,花瓣都向著一個方向綻開。每枝大約有五至十朵花,各種顏色的花摻雜地擺在一起,煞是好看。
又有一種花,葉子看起來好像有許多小泡泡藏在葉底下,有點兒像油菜的葉子,又有點兒像地黃的葉子。花大約是紫紅色的,但已敗了,徒留花梗空佇立。
還有一種賞葉的花卉,莖一節一節的,每節只長一片葉子,葉子倒很好看,像竹葉。它正頑強地在雜草叢中嶄露頭角!
最可惜的是這里的仙人掌,在乾旱的花盆裡頑強地生長,吐出無數的花蕾,卻沒有一支怒放的。還有紅紅的果實,那是已開放過的。有一片仙人掌,上面大約有五六支花蕾,可惜都羞澀地緊閉著。看來我來得太不是時候了!
另外還有菊花,只是一片蔥郁的翠綠。
仙人掌已開過了,金魚草正在熱烈地綻放,菊花還在靜靜地孕育:樓頂上一年四季都不缺少花香。可令人悲哀的是:有誰關注過、欣賞過、品味過這些呢?
或許有勤勞的蜂兒來輕叩過花朵曾經緊閉的萼片,也有花兒在聽到叩門聲之後打開那奇巧的芳扉,將唯美的笑臉展示給俊俏的蜜蜂,可能它們之間還有過或許甜蜜的經典對白——但現在什麼都隨風消逝在天盡頭,留下的只有仙人掌紅紅果實外的斑斑褐黃的蜂屎!
或許有窈窕的蛺蝶飛來,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叫醒沉睡著的花苞,告訴它暖暖的春的消息,告訴它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綻放得像晚霞一樣美麗。也許蝴蝶對花的竊竊私語,多得如漫天空墜的細雨,不過這些都已聲消形匿,何曾留下些蛛絲螞跡。
或許還有多情的鳥兒,或許還有善唱的鳴蟲,甚至螻蛄,甚至金龜子。但在這高高的樓頂,在這偏僻的小鎮,在這連綿的山中,在這遙遠的鄂西,你靜靜地綻放自己,又有多少生靈在傾聽、感悟?
我只能綻放給天空看,綻放給白雲看,綻放給清風看,綻放給遠處斷腿散架的桌椅看,綻放給地上乾裂的水泥碎片看,綻放給周圍虛無飄渺的空氣看……我曾經開過,又曾經謝過,但卻沒人知道,這是多麼的悲哀。不平的是,為什麼別的花開可以動京城,而我只能與寂寞相擁,終其一生!
花開了,有誰品;花落了,有誰憐?我問著自己,問著自己……卻始終縈繞的只有問題!
秋桐
到五(3)班上課,課前騫地瞥到窗外遠處有一株梧桐。
開始我沒看出來是梧桐,只見綠葉間掛滿了柚子般大小的果實,我感到很奇怪:哪兒來的這樣的果樹,以前竟沒注意到。黃橙橙的果實將整棵碧葉青枝大樹襯得金碧輝煌。在朝陽的照射下閃著金色的光芒。整棵樹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仔細回想一下,才恍然大悟:這是別人屋後的梧桐樹,葉子黃了,看起來跟掛滿枝頭的果實一般。它旁邊還有一棵矮些的樹,掛著澄紅色的果實——這是真正的果實,它們調皮地把樹都壓彎了。這是一棵柿子樹。
葉落又是一年秋。轉眼來這時有兩個月了,每天都面對可愛的孩子們的笑臉,心裡也隨著他們的哀喜怒樂變化著。沒想到,教書的日子竟是如此的美妙!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金鳳凰,我們不敢稱,但培育下一代,嘔心瀝血,「山窩里飛出金鳳凰」倒是我們所希望的,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到時候「雛鳳清於老鳳聲」,也足以使我們欣慰了
⑤ 花卉日記
花卉以它絢麗的風采,給人以美的享受。我的這盆蝴蝶花也不例外,幾朵小花迎著春內風綻開了笑臉,遠遠看容去,彷彿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停在也上,這也是「蝴蝶花」這個名字的由來吧。近處看,花朵程梅花狀開出五瓣,上面兩瓣好像貓的兩只耳朵,中間紫色的條紋就像貓鬍子,乍一看去好像一直小貓扯著鬍子對你笑呢,所以又叫貓臉花。蝴蝶花葉子呈墨綠色,細莖,種子很小,在我的精心照顧下,它逐漸顯出了勃勃生機。
⑥ 花草植物生長觀察日記
種植綠豆苗的觀察日記
播種
8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個杯子,先往裡面裝些土,再拿幾個綠豆的種子擺放在杯子里,然後再放上一厘米厚的土,澆上一些水,把杯子放在露台的向光處。
綠豆長根須了
8月2日
今天中午,我發現杯子里有些白色的根須,但種子的芽並未冒出來。我有點著急。
綠豆發芽了
8月3日
今天,我看見綠豆芽破土而出,吐出了淺綠色的嫩芽,差不多有一厘米高,葉子還沒有展開,像個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我看了真高興。
綠豆長出葉子
8月4日
綠豆苗的莖又長高了二厘米,葉子微微張開,中間的小芽很小。莖都朝陽光比較多的地方傾斜,有的小芽背著太陽,是因為小芽還沒長成。
綠豆苗快速長高
8月5日
哇!長得可真快啊!綠豆苗像打了氣似的,一下子猛長到九厘米左右,底部長著細細的白生生的根毛。窄長的葉子完全展開,沒有枝幹。莖上有一些胚芽,而且有的莖上長了兩個不是朝向一個方向的兩顆胚芽。
8月6日
今天,綠豆苗一下子又長高了四厘米,綠蔥蔥的葉子,青翠欲滴。前幾天傾斜的莖恢復了過來,筆直地朝上,葉子向兩邊叉開。
綠豆的胚芽枯萎掉落
8月7日
綠豆苗已經長到十六厘米高了,墨綠色的葉子舒展著。胚芽一天天消瘦了,有些枯萎。可以收獲了!
⑦ 植物觀察日記
小小的花瓣,細而有勁的枝,淡淡的粉白,纏繞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種在冬天才傲然開放的花,那是一種在雪中才顯得更加純白的花,那是一種雪花壓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與夏交接的季節。陽光明媚,奼紫嫣紅。迎春花與玉蘭花剛剛開敗,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綠草如茵,這一切,都像人們說得那樣,是的,這我也同意,春天確實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她給人的感覺就是嫩嫩的綠,淡淡的綠,無邊無盡的綠,而夏天,綠得更深了,那是翠綠,綠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這四季中最沒有生氣的一個季節,給人的感覺是無邊無垠的白,雪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僅僅能為這枯萎的冬天增添幾分綠色的松柏,此時也被蓋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兒們,此時也只剩下了枯枝爛葉。不再有了往日的嬌艷,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貴,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氣,他們那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壓力下累得直喘粗氣,只能悲哀的等待著死神的到來。
而此時,就在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這萬物的哀嘆聲中,梅花出現了,就在這雪地中傲然挺立著。她那高而細的枝幹,絲毫受不到風雪的影響。傲雪臨霜。在風雪中怒放,充滿了豪情,挺立著,挺立著,任憑風雪的吹打……
這就是我喜愛梅花的原因,堅強不屈。雖然冬天是那樣的寒冷,以至於人們都懶得出門,然而梅花卻在風雪中開著那小小的花,而這小小的花,所象徵的精神,卻遠比那夏天中艷麗多彩的玫瑰,月季,牡丹高尚的多。
你看那梅花,像極了純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後,留下的只是一灘污跡,華而不實,虛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純白,有時還帶著一點點粉紅,她留下的,是似有似無的芳香。她的朴質與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你看那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怒放著的梅花,難道你就絲毫沒有感受到她的美嗎?難道在漫無邊際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著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種不畏寒霜,堅強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嗎?難道你不曾想到,她與紅軍戰士們堅強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嗎?難道你就沒有想到,這傲雪臨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徵了我們的革命戰士們,象徵了他們那種頑強不屈,勇於拼搏,渴望著暴風雪的來臨的那種精神,那種意志品質嗎?
人們贊美牡丹,是因為它的富貴,贊美荷花,是因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贊美梅花,是因為她的那種堅強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時也象徵了那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越挫越勇的人們!
大自然是美的, 那鬱郁蔥蔥、四季常青的樹木,那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的花卉,以其色彩、情態、形狀、功能裝點著犬自然,也裝點著人們的生活,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美麗宜人、多姿多採的環境,為人類提供了各種不可缺少的資源。我們的生存、生活離不開植物,花草樹木也成了同學們練習作文的重要題材。
描寫植物的文章,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都離不開「狀物"、「詠物"。詠物言志,按照我國古代文藝理論家劉艇、《文心雕龍》的說法,就叫作「應物斯威,意物吟志",這句話的意思是z見到外界事物,觸發了某種思想,於是藉助描述外界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同學們在語文課上學過的《落花生》〈許地山著)、《松樹的風格》〈陶鑄著〉、《茶花賦》(楊朔著〉、《白楊禮贊》(茅盾著〉等,都是詠物言志的臉炙人口的佳作。
那麼,怎樣描寫植物呢?
首先,要仔細觀察,抓住植物的特徵進行具體的描繪。
同樣是花,春蘭、夏荷、秋菊、冬梅,各顯豐姿,即使是同一種花舟,在不同季節〈春夏秋冬〉和不同時間〈早晨、中午、晚上〉,其形狀、顏色、氣味也不相同。同樣是綠色,也還有嫩綠、翠綠、墨綠之分。同樣是香,也分清香、淡香、:香等。各類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律,一般都是由萌發、-芽、出葉、抽枝、開挖到結果。描寫的時候,就應把植物i『外形特點有壩序地記下來。北京史家胡同小學丁燁小朋友:了一篇幾百字的文章,題目叫《含羞草》,小作者觀察得很才細:「莖上長出一根根堅硬的東?",「每一根葉軸上有七至二.四對長條形小葉",「莖頂部開花",「像一個個小絨球",「1輕一碰,一對對小葉就會順著葉軸閉合下垂"......小作者抓才含羞草各部分的特點有順序地寫下來,內容具體,知識性強。
描寫植物今既要抓住植物的靜態,又要抓住植物的動態如同樣是描寫翠竹,「它在隆冬深秋,涉霜雪,斗風雨,修J挺拔,寧折不彎,它節節剛正,竿竿應心,亭亭玉立,神3.飄逸",以其獨特的風貌,言其靜態。「每當春風吹綠大江?岸,桃李爭芳斗艷的時候,家鄉竹園里泥土就東一塊百一1地向上拱起,這是春筍聽到了春風的召喚,開始萌動了。i些春筍以頑強的生命力沖破重重阻力,從泥土中鑽出來,.經春市滋潤,一夜之間就能竄高許多。雨後的清晨,家鄉自竹園分外秀美。朝陽初升,一抹金色的陽光首先照亮竹梢,1高矮矮的春筍挺著筆直的腰桿,筍線的歉葉上滾動著晶瑩6露珠......"以破土而出的竹筍、流光溢彩的竹林, 狀其動態而無論是描寫翠竹的靜態還是動態,在小作者的筆下,都!現出一種美的境界。
其次,要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人在生活中觀察世相,常常發現「人"和「物"的某種聯系於是,由物生情、托物言志的文幸由此產生。比如,花是蘭的,但美是千姿百態的。人的性格美、品質美,表現也是J彩紛呈。一人們寫花,便產生對花的評價p這並不是說花有千么性格,實際上是人之性格移在花上表現出來而已。上面說到的《翠竹情》一文,作者時而描寫家鄉的竹園,時而介紹翠竹的用途,時而歌頌竹子「鋼骨虛心"的品格,時而贊美家鄉人民的創造精神,敘述、描寫、議論、抒情溶於一體,揮墨自如,使這篇優美的抒情散文除了給人以美的享受之外,還讓人領悟到一個更深的立意:是那青青的翠竹「裝點了家鄉的土地,使江洲大地成為長江上的翁翠,正是這塊翁翠裝點了祖國母親的王帶,使我們偉犬祖國分外妖燒。"筆端灌注了作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摯、濃烈的感情。又如,同樣是詠梅的文章,有的贊揚梅花的「旗幟鮮明"、「敢為物先"的精神,在那「眾芳搖落"、「雪壓冰封"的艱苦寂寞時刻,梅花能獨樹一幟,斗冰雪,迎接春天,有的贊揚梅花的廉潔獻身的精神,在冰雪中,她挺立而出,把俏麗和幽香送給人們,在春光里,她悄然隱退,把春天和溫暖留給人間,有的贊揚梅花的謙遜品格,嚴冬里,她面對霜的淫威,昂首挺胸,凜然怒放,向百花報告春的消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作文的表現方法不同,聯想與情思各異,但都表現了梅花高尚的情操和品格,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示,感想上的共鳴。
⑧ 觀察日記植物30字7篇
第一篇:觀察-含羞草
我最喜歡的一種植物當然是含羞草啦!
含羞草生產於南美熱帶地區。春天,含羞草發芽了,小小的,綠綠的,可愛極了;夏天,
含羞草長出嫩綠的葉子;秋天,含羞草開花了,粉紅色的,毛茸茸的,像一個小刺蝟;冬天,含羞草結果了,一粒粒毛豆似的種子,圓溜溜的。它的特點就在於你只要一碰到它的葉子,他就會像一個小女孩害羞的低下頭,模樣甜甜的。
多麼可愛的含羞草啊!他就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植物。
第二篇:觀察-七星子
今天,我又仔細地觀察了七星子。
我發現七星子的嘴像吸盤一樣,能吸住塑料盆和塑料瓶等塑料製品。
我用小木棍撥弄它的身體,七星子就快速地游到塑料瓶底下。
它的身體比泥鰍長,體型比泥鰍粗。
七星子沒有鰓,它用身旁兩側的七個小孔呼吸。
它的嘴裡面的牙齒不像小金魚的牙齒那樣小,也不像鯊魚的牙齒那樣大,它的牙齒長得可奇怪了,是橫著長的。
今天,我有了很大的收獲,以後,我還要收集一些關於七星子的資料,獲取一些其它小動物的知識。
第三篇:觀察-千日紅
那天,我和爺爺拿著千日紅的花種來到院子里,我們在地上挖了很多小坑,把種子埋進土裡,培上土壓實,再澆點水。我就等著觀察它的生長過程了。
千日紅是一年生莧科草本植物,原產於熱帶地區。栽培中苞片常有變種,粉紅的花叫千日粉,白色的叫千日白......不同顏色的花叫不同的名字。
過了一個星期,我驚喜地發現光禿禿的泥土裡竟然冒出了嫩綠的芽,小嫩芽們正歪著頭羞羞答答的從泥土裡鑽出來,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世界。我仔細觀察,看到每顆種子的嫩芽各有兩瓣,它們一天天長大,逐漸伸直了腰桿。
第十一天,千日紅長出了第一對橢圓形的小葉子。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天,有的千日紅已經長出七片葉子,有十厘米高了,它們全身披著密密的細毛,摸上去毛絨絨的。我突然想到它們的生長速度這么驚人,什麼時候會開花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查看了資料,千日紅大約要過80至116天才能開花。看來至少還要等上兩個月才能看到美麗的千日紅呀!
第四篇:觀察-紫竹花
媽媽在家裡插了一株紫竹花,我每個周末都去給它澆水。這個周末,和往常一樣去澆水,閑著沒事,我就蹲下身來仔細觀察起紫竹花來了。
紫竹花的莖像竹子一樣一截一截的,葉子像有點長的橢圓形,顏色非常深的那種紫,些得讓人感覺彷彿是黑色的,且葉子是互生葉(就是這邊一片,那邊一片,不對稱)。
紫竹花長得還很快。記得三個月前,紫竹花剛六點三厘米,我為了測量紫竹花的高度,我特意插上一根竹干,並在上劃上刻度。今天,我仔細一看「啊,紫竹花長得好快呀!」我吃驚得叫到。三個月的時間,紫竹花幾乎長了一倍,現在都快跟上我插的竹干高了。
紫竹花很漂亮,但是,開得時間很短,只有兩天。花是深粉色的,花芯兒是黃色的,還有一點綠,紅里透黃,美麗極了。它的花瓣很小,但是很多,里外好幾層呢!
竹子開花,節節高。媽媽說種上紫竹花希望我的學習也能像這紫竹花一樣節節升高。
第五篇:觀察-風信子
今天,我發現風信子的一個花蕾與眾不同地由淡紫色變成了紫紅色。又過了幾天,那紫色的花蕾突然先綻放了,它很像一隻紅紅的小喇叭,好像害羞似的吹起了開花進行曲。於是,一朵、兩朵、三朵......風信子的花越開越多,粉紅的笑臉越來越多,那支撐花蕾的桿子也越抽越長!
現在啊,我們家這盆花兒開得很艷,它們花枝招展、亭亭玉立、默默飄香,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芬芳的春天!
第六篇:觀察-一年綠
今天早上,我飛快地跑到陽台,看見綠綠已經開出鮮艷的花朵在微風中隨風舞動,我仔細看了看,他有11片綠色的葉子,葉子像一隻只小船,粉紅色的花有5片花瓣,花兒坐在『小船』上看風景,還有兩個小小的花苞,等著開放呢!我還有一個發現,那就是花兒是斜的,正朝著南面享受陽光。我對綠綠說:「謝謝你!」綠綠聽了,搖了搖身體,一陣陣香味把我們家充滿了香氣。
第七篇:觀察-吊蘭
那盆弔蘭的葉子長得更綠了,也更鮮嫩了,枯黃色的葉子幾乎沒有了,它是那麼健康,迎著炎炎烈日示展著它強大的生命力,是啊,炎熱怕什麼,別看它那麼不起眼,只要有拼搏的精神,它就敢和炎熱抗爭,多麼堅強的吊蘭!小小的植物都敢和那麼炎熱的環境抗爭,我們小朋友又怎麼能被困難嚇倒呢?你看這么小的吊蘭,都不怕炎熱也不怕困難,那我們也學習學習它的精神吧,努力學習、勇於攀登。
⑨ 連續觀察植物的日記 30篇 急急急 !!在線等.
給你選了個植物,不知道行不行
蘭草
吊蘭又稱垂盆草、桂蘭、鉤蘭、折鶴蘭,西歐又叫蜘蛛草或飛機草,為百合科吊蘭屆多年生常綠觀葉植物。
吊蘭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圓柱形肥大須根和根狀莖。葉基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狹長,柔韌似蘭,長20—45厘米、寬l一2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抱莖,著生於短莖上。吊蘭的最大特點在於成熟的植株會不時長出走莖,走莖長30—60厘米,先端均會長出小植株。花亭細長,長於葉,彎垂;總狀花序單一或分枝,有時還在花序上部節上簇生長2—8厘米的條形葉叢;花白色,數朵一簇,疏離地散生在花序軸。花期在春夏間,室內冬季也可開花。目前吊蘭的園藝品種除了純綠葉之外,還有大葉吊蘭、金心吊蘭和金邊吊蘭三種。前兩者的葉緣綠色,而葉的中間為黃白色;金邊吊蘭則相反,綠葉的邊緣兩側鑲有黃白色的條紋。其中大葉吊蘭的株型較大,葉片較寬大,葉色柔和,屬於高雅的室內觀葉植物。
吊蘭原產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其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耐寒。不擇土壤,在疏鬆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佳。對光線要求不嚴,一船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
吊蘭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氣溫過低不適於分株外,其它季節均可進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換盆時將密集的盆苗,去掉舊培養土,分成兩至數叢,分別盆栽成為新株。吊蘭也可利用走莖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長季,剪取走莖上的小植株,種植在培養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長根後移植至盆中。此外,還可用種子播種,但—一般少用。
吊蘭盆栽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並加少量基肥作為基質。每2—3年換盆一次,重新調制培養土。其肉質根貯水組織發達,抗旱力較強,但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後逐漸減少澆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長旺期每月施兩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為主,但金心和金邊品種不宜施氮肥過量,否則葉片的線斑會變得不明顯。吊蘭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於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乾燥,最容易引起吊蘭枯焦,所以應置於陰涼通風處,並注意保持環境濕度。吊蘭不易發生病蟲害,但如盆土積水且通風不良,除會導致爛根外,也可能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噴葯防治。
吊蘭是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它葉片細長柔軟,從葉腋中抽生的甸甸莖長有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綠;它既剛且柔,形似展翅跳躍的仙鶴,故古有「折鶴蘭」之稱。總之,它那特殊的外形構成了獨特的懸掛景觀和 立體美感,可起到別致的點綴效果。
吊蘭不僅是居室內極佳的懸垂觀葉植物,而且也是—種良好 的室內空氣凈化花卉。吊蘭具有極強的吸收有毒氣體的功能,一 般房間養l一2盆弔蘭,空氣中有毒氣體即可吸收殆盡,故吊蘭又 有「綠色凈化器」之美稱。
蘭花ORCHID ,屬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稍具革質,2至3片成一束。蘭的葉終年常綠,它多而不亂,仰俯自如,姿態端秀、別具神韻。中國自古以來對蘭花就有看葉勝看花之說。它的花素而不艷,亭亭玉立。總狀花序,花被2輪,肉質狀,內輪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紅色斑或無,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黃褐至淺黃,以不具褐色的純顏色者為貴異。萌果三角形,種極小。
蘭花通常分為中國蘭和洋蘭,中國蘭主要產於亞洲的亞熱帶,主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山區、西南、華南和台灣各地亦有分布;洋蘭大多產在熱帶和亞熱帶林區。
在我國的中國蘭花種植栽培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極具觀賞價值:其葉鐵線長青,其花幽香清遠,發乎自然,被人們稱為「第一香」、「國香」。
蘭花是中國傳統名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它幽香清遠,一枝在室,滿屋飄香。古人贊曰:「蘭之香,蓋一國」,故有「國香」的別稱。
蘭花以它特有的葉、花、香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給人以極高潔、清雅的優美形象。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詩文之美喻為「蘭章」,把友誼之真喻為「蘭交」,把良友喻為「蘭客」。
蘭草的種植:
蘭花養殖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我國有悠久的養蘭歷史,前人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藝蘭經驗。我們要對前輩的經驗融會貫通,吸取其精華,深刻認識到:栽培環境,植料,澆水,施肥,病蟲危害的防治。
蘭花栽培管理的五大環節。1.環境的選擇比較重要。惠蘭主要生長在亞熱帶山林的灌木下,養成了蘭花喜半陰半陽,喜濕潤透風的生長習性。只要掌握蘭花的生長規律,提供或創造接近蘭花的生長環境條件,全國各地都適合栽培春蘭惠蘭。2.植料的使用。根據各地的栽培經驗,只要是微酸性,不管是什麼植料(包括無土栽培)都可以養好蘭花,問題是不同的植料應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花盆最好用瓦泥盆或宜興泥盆,因為蘭花是氣根植物花盆透氣對蘭花生長很有利。3.合理澆水是養好蘭花的關鍵,澆蘭之水要潔凈並帶有微酸性,決不可澆帶有病菌的污水。澆水的方法應視植物的不同而不同。疏鬆的山泥含水充足,顆粒土加含石火山石吸水也較充分,但不積水。不同植料在澆過一次透水後,見盆面乾燥,植料一公分左右以發白。為提高空氣溫度,可噴盆面,增加上豐盆植料的水分使蘭草及假鱗莖保持一定的濕潤,待全盆上下未乾透時再澆大水,透水。4.施肥:在掌握好澆水的基礎上,為了促進蘭草更好地生地生長,施肥越發顯得重要,有機肥即農家肥要稀,可每隔十多天施一次,其它無機肥(化學性肥料)要根據說明使用。蘭花生長期可根外追施葉面肥。基肥也很重要,在翻盆換土時,肥料不接觸蘭根可加適量基肥,肥料過多易燒傷蘭根、生黑斑,如果施肥得當能出壯苗、開好花。給蘭花施肥總的要求為量少、清稀淡,真正做到薄肥勤施。 5.病蟲害防治:蟲病好防、菌病難治,蘭草如發現介殼蟲及其它害蟲,可用氧化錄果或敵殺死按說明噴治,最好是混合使用,每年2-4次即可。一般菌病也可治如黑斑,可用可殺得、甲基脫布津、白菌清等殺菌劑按說明,生長期15-20天定期交叉治療和預防噴治,如果發現拜拉絲軟腐病(爛球菌病)它是蘭花中的絕症無法根治,一旦發現及時清除。因此在購蘭草時一定要注意,切忽把價格較低的病草購回家,從而影響到其他名貴蘭草。
目前,隨著國內外蘭花需求量的增加,蘭花的走勢相當看好,特別是精品、珍品、絕品更是天價般攀升,因此蘭花市場和蘭花的潛在市場是十分廣闊的,蘭花的發展仍有很大的空間和前景,所以,我們必須正確地面對、去適應、去順應這種喜人的形勢。充分保護好日益枯竭的蘭花資源,熟練掌握國蘭的生長習性,讓自己的蘭草養得更好文字蘭草的種植..........................
⑩ 觀察日記植物
觀察小區里的植物
今天晚上我在小區散步,想到科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我決定從「科學」的角度來觀察小區里的各種植物。
我們小區的植物都是寧波典型的品種,主要有四大類:喬木、花卉、草本植物和菌類。
喬木有:散發陣陣香氣的香樟;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象徵高潔的松樹;花兒可以泡茶的桂花樹;還有不起眼的歪脖子榆樹屹立在主幹道兩邊。
小區里四季花開不斷。它們是:春天開放的映山紅和紫藤;夏天開的梔子花和紫薇;秋天,不算高大的桂花樹也來湊熱鬧;茶花有兩種:一種是春天開放的,長得比較高大;另一種是冬天開放的,長得比較矮小,只有一尺高;還有就是月季花,每個月都開放。
小區裡面最不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草:大片的草坪都是人工種植的;還有一些是野草,他們生命力頑強,隨遇而安。我認識的有車前草和三葉草,還有一些我不認識。
小區里還有一種特殊的植物—世界上最小的房子「蘑菇」。尤其是一場小雨以後,草叢中,大樹底下,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小蘑菇。
小區里,大部分植物都是長綠的。這些樹和花的葉子表面都像塗了一層蠟,油光光的。只有銀杏樹是落葉植物。一到秋天它的葉子就變黃了落下來。所有的野草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到了秋天它們就都枯死了。
通過觀察,結合科學書,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大自然真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