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花卉線稿
⑴ 工筆花鳥中喜鵲的畫法
喜鵲是工筆花鳥畫中常見的題材,有關喜鵲的工筆畫法應該注意的問題解釋如下:
一、工筆花鳥畫綜述:
鳥是花鳥畫中主要的描繪對象之一。學習工筆花鳥畫的設色方法,不但要學工筆花卉的設色方法,還必須要學工筆鳥的設色方法。要學習鳥的畫法,應先了解鳥的結構、習性、常見形態及鳥體各部位的名稱等基本知識,再學習畫法。鳥體各部位的名稱,按照科學的稱謂,比較詳細但很繁瑣,非專業人士較難分清和記住。今把相關部位的稱謂合並,略簡單點,便於學習。從嘴開始,眼、頭、背(含上背、下背、腰、尾)、尾羽、翅的前端(含小復羽、中復羽)、翅的硬羽(含大復羽、小翼羽、三級飛羽、次級飛羽和初級飛羽)喉(含頷)、胸、腹、腿、腳(含趾)尾下。
工筆鳥的設色,先要根據鳥各部位的設色安排,用濃淡不同的墨色勾畫出鳥的輪廓和形態,再進行設色。勾畫白描工筆鳥的順序一般是:先畫嘴,接畫眼,後畫頭,再畫背、翅、尾羽;喉、胸、腹、腿、尾下、腳。給工筆鳥設色的方法、習慣、喜好盡管各不相同,但大都以鳥的本色為參照,進行提煉和藝術加工,把鳥描繪的更生動,更美麗。我給工筆鳥設色常用「梳染」或「開片」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按照「打底、分染、罩染」三步進行。「梳染法」適合體型中小的鳥。如:白頭翁、藍山鵲、喜鵲等。「開片法」適合體型較大的禽鳥:如:鴛鴦、鴿子、鸚鵡、丹頂鶴等。「梳染法」又分為(1)先染後梳再罩(表面效果較明顯),(2)先梳後染再罩(較和順,見厚重)。只染不梳是可以的,只梳不染基本上是不可以的。所謂「開片」畫法,就是在翅的前端和背部畫出像魚鱗樣呈半圓形的羽片(也有在胸、腹部位都畫的)。「開片法」又分為「硬開」和「軟開」兩類。「硬開」就是在「開片」的輪廓線後端,隨其弧形留水路後著色,用清水筆往前拉淡或全部平塗。「軟開」就是在開片的輪廓線前端著色,用清水筆往後拉淡。
二、詳解工筆喜鵲的畫法:
在花鳥畫中描繪喜鵲的題材較多,如:《喜上眉梢》,喜報平安》,《喜迎新春》等。
喜鵲,體長約520毫米,肩羽、兩肋及腹部均白,腰部混以灰色和白色,其餘體羽大都黑色。翅的硬羽和尾羽皆黑,並有金屬藍綠色光澤。眼暗褐,嘴和腳黑色。棲息於庭院,原野及山區,性兇猛,食物主要是昆蟲和穀物、果實。分布於我國東部地區。
1、喜鵲的白描
兩只喜鵲,形態不同,眼光一致,在注視著什麼。因喜鵲通體以黑色為主,勾畫到熟宣紙上時墨色可略深一點。勾畫嘴、眼眶(暫時不畫眼珠),翅外輪廓、翅的硬羽和尾羽及腳時,可用實線;勾畫頭、背、喉、胸、腹、尾下時要用虛線。
2、喜鵲的打底
用破筆蘸墨,在喜鵲的頭、背部位按絲縷、呈弧狀、由淡到深、多次梳毛,做出明暗,要有體積感。一次梳好後,需待干透再梳後一次。在梳毛過程中要自然穿插,不要出現清晰的環狀。翅的硬羽和尾羽用墨打底,每片要留水路。方法和「藍鳥」相同。喉、胸、腹可用淡墨打底。在下嘴和喉連接處及喉與胸連接處著淡墨,用清水筆往後拉淡、留白。嘴和腿用淡墨打底,注意體積感,腳用墨畫出一節一節來。
3、喜鵲的分染
用稍深一點的墨分染喜鵲的「頭和背」部位。頭的前端和頭與背相連接處墨色稍濃,成放射狀往後拉淡。喉、胸部用淡一點的墨分染,面積大於「打底」,要做出鳥體感來。翅的硬羽和尾羽上,用勾線筆一根一根地畫出羽片中的細毛,按其生長規律畫並與每片的外輪廓線相連。腳用墨勾勒一下,腿用墨分染,強化圓柱體。
4、喜鵲的罩染
頭、背、翅的硬羽、尾羽和腳、喉等部位可用墨青色罩染,色著在暗部,要從強化鳥的整體感來考慮著色面積的的大小,吃掉水路。嘴用淡墨青色罩染;喉的後部、翅的硬羽外側一片及肋部、胸、腹部用白色倒拖,用清水筆拉淡,讓黑白連接處和順過渡。腿用墨強化體積感。眼眶內、前用汁綠,後用藤黃接染,干透後「點睛」。最後用曙紅色補上「舌」,喜鵲的設色就完成了。
⑵ 工筆國畫的繪畫步驟和方法
1、工筆畫的方法:白描、皴擦、點、撞水撞粉、褪色法、分染、罩染、統染、碰染、接染、平塗、烘染、皴染、擦、反襯、水注色法、點蕊
2、工筆國畫的繪畫步驟如下:
(一)起稿和勾線
工筆重彩落墨之後很難改動,所以起稿時一定嚴肅認真,要求精細准確,筆筆肯定。墨線的深淺根據對象本身的色調來決定。譬如:白色或淡色淺色畫墨線要淺,重色畫與質地堅硬的物象墨色要深。如枝葉還應視遠近層次及光暗變化使用墨色(焦 濃 淡 重 清)
勾線除墨色深淺外,重要在用筆。用筆有強 輕 重 疾 徐等變化。線條有粗細,長短,曲直之粉要根據物質質感用筆。一張好的白描也是一張好畫。
最後,題款 蓋章,一幅畫才算完成。
(2)工筆花卉線稿擴展閱讀
白描:以線為表現手段的畫法,依靠線本身的剛柔,粗細、巧拙,方圓,疏密等變化來表現各種物象。同時線條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審美效果。白描就整個中國畫來講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作為工筆白描,一般線形變化不大,細而均勻,為敷色留有餘地。
皴擦:繪畫里常遇到土、石、樹樁等物類,用筆中常以皴增強質地和厚重感,亦是線的補充,較講究用筆。一般要求自然而順勢,不故作姿態。擦,更加隱筆。一般只是豐富皴的技法,有時亦起修改皴的敗筆的作用。
染法:有許多種,一般有平塗、分染、罩染等,平塗多在做色底及畫面局部平塗顏色時用,不宜見筆痕,分染是分出物體結構的染法,有高染與低染兩種,染在物中間凸起部位並造成一點立體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過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種顏色,這樣能產生厚重而沉著的色彩變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強主物的塑造,實際上有染擴大的意味,月雲雪邊多用。
點:在繪畫中點的用途極廣,視所打處可為花草野卉、可為苔點、也可不計何物僅為畫面的裝飾用。點是小點,是擴大了的點,斯法在畫作中常用。用點時一般求用筆的一致統一。
撞水撞粉:些畫法靈活多變,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筆畫出對象的形結構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發生變化,活潑生動。
褪色法:以層層積色方式,一層層上色時退出一部分,設色越多層次越多,畫花鳥及草類雜物中常用。
分染:除單獨使用,還常用於為罩染打底色,為平塗開醒。方法是用兩支筆,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筆從最深部位開始染起,接著用水筆輕刷使顏色逐步向外暈開,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跡。
罩染:罩染時,不能急於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筆上含色要飽,用筆直要輕,不可來回塗抹,以免把底色攪起。
統染:筆上含色要飽,用筆要輕,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壞掉。
碰染:有兩種不同顏色,從葉子或是花瓣的兩端同時染色,然後在葉或花瓣中間碰到一起,使其自然銜接,形成統一整體的方法。
接染:用一種顏色趁濕接著染另一種顏色,使顏色相互滲接在一起的方法。這種方法合適在同一體面中包括幾種不同顏色的情況,其特點是既省力,效果也活,有一種流動感。
平塗:塗時顏色要薄、水分要適度,要一筆接一筆順塗,不要來回塗抹。平塗的方法,除單獨使用外,還用於打底色,襯托、罩染等方面。
烘染:為了突出某些主題或表現一些特定的環境,氣氛而在物象周圍進行大面積的渲染的方法。
皴染、擦染:就是見筆的一種染法。多用來染石頭、樹干。
反襯:在渲染過程中用顏色從紙或絹的背後襯上顏色,使正面的顏色更加深厚明艷。
水注色法:多用於石頭和樹干。先用墨染出石頭或樹乾的輪廓(墨色要有濃淡變化),可以把水分用得足足的,要水墨汪汪,趁墨跡未乾時,注入清水或重墨,把平板的顏色沖開,產生豐富的變化。
點蕊:點花蕊在畫花中是很重要的。點蕊時用尖筆蘸上飽滿的顏色,在尖上一滴滴點下去,點成一個圓珠,干後,要圓、凸、大小均勻,中間陷下一個小坑為最好。
⑶ 求 花卉工筆線稿,最好附帶上色說明
⑷ 何水法的專家評價
劉海粟
觀看何水法先生牡丹作品後作詩為贈:「瘡痍滿目小樓寒,靜極無聊酒瓶干,忽見山東菏澤本,敢遣春色上毫端。」並說:「何水法這個小青年將來有兩個可能:「一是曇花—現,二是大器晚成。」「浙江的何水法是個小青年,有一年他從山東寫生回來,毛遂自薦地讓我看他在菏澤畫的牡丹墨線稿,我看了很高興,當場把他的畫稿留下來,仔細地看他怎樣寫生,實際上也汲取了於我有益的東西。」「我覺得他(何水法)寫生的態度較嚴肅,取材的角度也不錯。很少去畫牡丹,因此也信手地臨了幾張。」(何水法)「因為他畫得很用功,而且有點靈氣。」「我相信(何水法)這是個用功的而且有出息的年輕人。」(劉海粟《存天閣談藝錄》)。為何先生作品題詞:「精極筆法,豁然心胸,略無凝滯。」 謝稚柳
為《何水法花鳥畫集》寫的序言:「所作白描牡丹氣韻生動,章法各異,筆勢圓潤,骨體蒼勁,確非一般常入可比,意趣橫生,深得寫生三昧。」「觀其畫,無論是一花一草,皆植根於生活,取法於自然,使之幡然升華,別開生面……無論是彩毫細寫,或者點色潑墨,他都不是對一花一草只作如實描寫,而是觀其神態,取其神韻,挖其意境,尋其詩情。因此所作之畫,無不盡態極妍,生面別開,逸遠疏澹,蕭然物外,畫中詩意流溢而出,又意在筆先,氣勢磅礴。」「何水法對傳統書畫均作研究,書法功夫極為精深,而他習畫,初學工筆,遠宗徐(熙)黃(筌),上追宋元,熟駕明清,對陳老蓮之用筆,徐青藤之潑墨皆細心研究思悟,使之從沒骨點染到兼工帶寫,近年又致力於潑墨點彩,然追青藤、白陽、八大、石濤,所作大寫意氣旺神暢,筆墨華滋,渾然天成。墨沈淋漓,瀟灑清新,厚實靈動,相映成趣,堪稱一家。」
陸儼少(中國美院教授)
為何水法先生白描作品題:「水法年方壯,刻鏤謹微,精進不已,因此而放筆直掃拓為意筆,可醫近世無根少蒂之病。」為何先生的《水墨芭蕉圖》題:「水法此作氣旺神暢,得青藤、八大法,大筆如椽,千夫辟易。」
關山月(嶺南畫派巨擘)
觀看了何先生在廣州美院舉辦的花鳥畫展後,面對何先生融合西洋畫技法的作品說:「外國人有的,你也有;你有的,外國人卻沒有,」又針對他的工筆畫說:「你有了工筆的底,再畫大寫意,好比黑夜行路有明燈,怎麼走也不會迷路。」
唐雲(上海中國畫院前名譽院長)
題:「水法賢友畫此筆墨奔放,有青藤、白陽之妙,然氣勢更盛,可謂後來居上,佩服,佩服。」
程十發(上海畫院院長)
盛贊水法「六法翻新」;「水法畫師寓虎林,以傳統而言當為浙派畫家。今日察之不盡相同,地區愈遠,淵源愈近。水法之畫有溯自兩宋院體,有類近代白石山翁放筆,以古今中外為法,不銘一家,自為水法耶」;「何水法能工能寫(意),工(筆)的極工、寫(意)的極放,而且工、寫都很好,這樣的畫家全國很少見。」程十發為何先生的水墨芭蕉題詞:「青藤夢里畫芭蕉,落筆蒼茫氣自豪。」
為牡丹手卷題:「春光第一」。
為四季花卉手卷題:「萬法生無法,無法生有法」。
為花卉冊頁題:「筆墨神、奇、趣,江南第一枝」。
陳大羽(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何水法的作品我見過很多,畫得很好,在傳統上有所突破,有所超越,總的一句話是:『出藍』。」
陸抑非(浙江美院終身教授)
書贈何水法:「水法仁弟法眼存念。工筆野逸兼通,飛騰氣盛,前程遠大。」為何水法題詞:「休言潑彩是新路,水法通時八法通,水法仁弟近有潑彩創新法,可嘉也。」為水法白描作品題:「水法此幀頗得經營位置之法,可作白描借鑒。」「水法寫生以鋼筆對花寫之,能取捨自如,頗非易易。」」水法鋼筆線描對花寫照用筆已能得虛實斷續之趣,在章法上精心經營堪稱寫生上品。」
張桂銘(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館長)
「何水法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謙虛,很真實,他怎麼看,怎麼想就怎麼說,無論是現代芝術還是傳統藝術都有他的看法,他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個性來發展自己的藝術道路,我個人認為很值得學習。」
喻繼高(江蘇畫院副院長)
「水法同志這個畫展到江蘇來,給我們大飽眼福,這樣的大寫意多年不見,我們的一代大師相繼都走了,現在看起來大寫意後繼有人了。通過這個畫展,感覺到有一種力,這種力表現在他的章法、線條、氣度,感覺到比較有氣派。看出來他在認真地繼承了老一輩的傳統,沿著中國畫發展的規律在繼承發揚。」 沙孟海
為何水法牡丹作品題詞:「錦窠仙髻」「水法同志春風妙筆,為牡丹寫照,象徵盛世文明,讀後率墨志佩。」沙孟海書贈何水法對聯:「下筆開生面,搴帷覽物華,水法同志方當妙年,畫名籍甚,集唐人語奉貽以曹將軍(即唐代大畫家曹霸)期之。」 鄧白(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突破原有畫風,向潑墨、潑彩展其膽力,縱橫馳騁,蒼茫錯落,挾風雨雷霆之勢,具驚心動魄之奇,獨辟蹊徑,力求創新。」「何水法的潑墨作品,正在於善用水和筆力,故墨色華滋,光彩煥發,深得墨法三昧。至於潑彩畫法如《紫藤》比潑墨更引人入勝,畫面布滿青藤,色墨交融,渾然—體,筆走龍蛇,用狂草筆勢寫藤,用朦朧彩色寫花葉,交織成詩一般的神奇境界,無法之法,不似而似,另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藝術魅力。」 陳綬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在中國《文藝報》發表的《花鳥精神》中寫道:「何水法是當代中國畫壇上極為引入注目的花鳥畫家,他底蘊豐厚,氣度爽朗,既有極正統的學養功夫,又有極廣博的人生閱歷,還有更可貴的秉賦胸襟,加之他勤勉善思,堅持從時代生活中發掘靈感悟性,終於在他研究生畢業之後不到二十午的努力中,形成了獨特的個性風貌,以雄強的畫風一掃花鳥畫畫壇自古多輕柔的舊貌,獨樹二十世紀末期中國畫特有的花鳥精神,反映出這個時代所鑄就的一代新風。」「在古住今來的畫家中,像他這種在兩端(工筆畫和大寫意)極度的法則中游刃有餘,雙善兼美的畫家也是不多見的。」
盧輔聖(上海書畫出版社總編)
「何水法是我的學長,經過十幾年以後,突然見到那麼大規模,那麼全面的展覽,強烈印象真讓我刮目相看,因為整個風格有很大的改變。他盡管也使用筆墨,盡管也強調筆墨視覺效應,但更多地強調即性的、感性的,筆墨以及筆墨視覺效應相互配搭以後形成一種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樣式,這種繪畫式樣在某種意義上跟古代傳統是有距離的,也正是現代入孜孜以求的創新成分所在,所以在這點上來說,比以前是進步很大的,他的面貌和氣息有了很大的飛躍。總的來說,一個是豐富性,另一個是視覺沖擊力比以前大大加強,這兩點給我以深刻的印象。」
孫克(中國畫藝委會秘書長)
「近代寫意畫大師,浙江的吳昌碩、潘天壽,他們在中國文入畫的歷史上,都屬於里程碑式的人物。我想,何水法的藝術應該屬於這古老悠長,歷久彌新的文化鏈條上的一環。首先,畫家的強烈個性是絕不可少的。青藤、八大、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陳子庄這些大家的個性多麼鮮明強烈!何水法的藝術已經顯露了他的個性:率直、真誠、強烈、突兀、大膽,當然還有些「狂」。在這強烈的個性中,我感到這位浙江畫家和他的浙江先輩在氣質上的某些接近處。其次,何水法畢竟是當代人,他的創造意識是明確的。他敢於試探,不斷前進。在題材的覓取上,內容的取捨上,構圖的變化上,色彩與墨色的配比上,他都在有所繼承延續的同時而不停地在變化。所謂「我有我法,自有我在」,是個性也是創造性。何水法筆墨厲害。他用筆凌厲,恣肆磅礴卻不失厚重。何水法用筆有力度,一是膽量,二是功力。他用墨也頗有法,濃淡、枯濕、收放有法,並不一味野戰,功力火候已到。」
徐恩存(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著名浙派畫家何水法的花鳥畫,總體來說,風骨遒勁,筆墨酣暢,生機勃勃,雍容大度,畫面之間刪繁就簡,何水法正是把一種生命的豪氣注入筆墨之中,使物質的筆墨轉換為「神韻」的活力,因而同是一葉一花,他的作品便現出蒼翠欲滴、嬌艷嫵媚的特點,一種不同於古人的藝術內涵便溢盪畫面。何水法秉性豪放曠達,故大寫意花鳥是他直抒胸臆最好的媒介,作為優秀的花鳥畫家,何水法並未一任性情驅使,恣肆放縱筆墨,而是分寸有度,收放得體,使畫面既彌漫著淋漓之氣,又體現一種精湛的文化品位,細察他的作品,可以發現他小心謹慎地區別著寫意揮灑與粗野空泛的界限,審慎地區別著含蓄與含糊的界限,簡練與簡單的界限。」
林豐俗(廣州美院教授)
「董其昌『造化在吾手,筆下有生機』。我覺得用這句話來送給何水法先生很合適。何水法的畫,畫面充滿著生機,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這就不光是自然界本身。這包含了生活、修養,還有手頭上的功夫。他對生活有很深的體驗,對傳統又有很深的修養。……我很佩服何先生的工筆、小寫意、大寫意三者分家,拉開距離,而且都做得很到家,這不用說我們現在,就是老一輩的畫家也都不容易做到。」
楊之光(美協廣東分會理事、嶺南美術專修學院院長、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名譽顧問)
明清以降,水墨花卉畫的技法,可以說達到了頂峰,想超越十分不易,如畫牡丹者眾多,然多數有「熟」走向「俗」,走向絕路。而水法的畫獨辟蹊徑,不拘形式,著眼傳神,色彩艷而不俗,吸收缶老之巧用復色,青藤八大之流動水墨,滲至以書法入畫,加強力度。他善於運用傳統技法,又在創造新的水墨技法,十分難得。
⑸ 求 花卉工筆線稿,最好附帶上色說明
⑹ 工筆畫上色的步驟
鳥類著色法(八哥、山雀)
步驟一:
濃墨勾輪廓。
(6)工筆花卉線稿擴展閱讀
歷史
工筆畫即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唐代花鳥畫傑出代表邊鸞能畫出禽鳥活躍之態、花卉芳艷之色。作《牡丹圖》,光色艷發,妙窮毫釐。仔細觀賞並可確信所畫的是中午的牡丹,原來畫面中的貓眼有「豎線」可見。
又如五代畫家黃筌寫花卉翎毛因工細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蒼鷹視為真物而襲之,此見於《聖朝名畫評》 :「廣政中昶命筌與其子居農於八卦殿畫四時山水及諸禽鳥花卉等,至為精備。其年冬昶將出獵,因按鷹犬,其間一鷹, 奮舉臂者不能制,遂縱之,直入殿搏其所畫翎羽。」
工筆畫在唐代已盛行開來。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藝術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繪畫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繪畫的材料改進。
絹料的改善而對工筆畫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據米芾的《畫史》所載:「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韓斡,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捶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
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復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如陳之佛所作秋艷圖。
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
在工筆畫中,不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力求於形似,「形」在工筆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描繪的都是現實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而且富有詩意。
明末以後,隨著西洋繪畫技法傳入中國,中西繪畫開始相互借鑒,從而使工筆畫的創作在造型更加准確的同時,保持了線條的自然流動和內容的詩情畫意。 清 慵訥居士 《咫聞錄·秘戲圖》:「 關中 馬振 ,近時畫家之著名也,善工筆。
一時風氣,凡饋大憲禮,必有秘戲圖冊,而 馬振 之所畫者,即景生情,能窮閨閘之婿態。」 黃賓鴻 《古畫徵·明畫尚簡之筆》:「言 明 畫之工筆者,必稱 仇實父 。」 秦牧 《藝海拾貝·粗獷與細膩》:「偶然翻閱齊白石的畫冊,從裡面一些粗獷的意筆和精細的工筆相結合的畫幅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筆畫
⑺ 國畫與一般的水彩水粉畫的最大區別
國畫與一般的水彩水粉畫的最大區別在於「國畫」是中國畫,而「水彩、水粉」則是西洋畫。
水粉,就是用水來調和的,顏料里有少量的油質,來保持是顏料不幹。畫的時候用水調色。有專賣的水粉畫紙張。也有其專門的筆。筆分羊毫,狼毫,兼毫等。狼毫硬,羊毫軟,看個人喜好。畫面容易修改,覆蓋能力強。但不提倡反復修改,畫面容易變臟。畫面干後,會比你調的時候的顏色灰一些。這是因為水分蒸發掉的原因。
(7)工筆花卉線稿擴展閱讀
國畫的種類:
1、人物畫。
要畫好人物畫,除了繼承傳統外,還必須了解和研究人體的基本形體、比例、解剖結構,以及人體運動的變化規律,方能准確的塑造和表現人物的形和神。 畫人物有幾種表現方法,各有所長,如:白描法,勾填法,潑墨法,勾染法。
2、山水畫。
山水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台、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雲、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徵等
3、水墨畫。
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
4、院體畫。
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
5、工筆畫。
工筆畫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
6、文人畫。
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
7、花鳥畫。
花鳥畫的畫法大致可分為二類:工筆花鳥;寫意花鳥。昆蟲亦有工、寫之分。表現的方法有:白描(又稱雙勾)、勾勒、勾填、沒骨、潑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樣,有悠久的歷史。花鳥畫的學習步驟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表現的主題有:竹、蘭、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鳥有:雞、鵝、鴨、仙鶴、杜鵑、翠鳥、喜鵲、鷹;昆蟲有:鸚鵡、蝴蝶、豐、蜻蜓、蟬,雜蟲有:蟈蟈、蟋蟀、螞蟻、蝸牛、蜘蛛等。
⑻ 荷花怎麼畫
http://v..com/v?s=8&word=%BA%C9%BB%A8%D4%F5%C3%B4%BB%AD&fr=ala11
視頻
一、寫意花鳥畫的特點
寫意花鳥是傳統花鳥畫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與工筆花鳥畫相對而言,凡兼工帶寫、小寫意、大寫意均屬「寫意」的范疇,通稱寫意花鳥畫。其主要特點簡述如下:
1.以書法為畫法——書畫同源
寫意花鳥,「寫意」二字,字字含義深邃,它要求畫家取物造型需筆筆見筆,強調「寫」,即以書法入畫法。考察中國歷代寫意畫大師,其畫風格各異均與其書法功底有著密切關系。「能畫者必善書」,書法上沒有功夫與個性者其畫必平庸無味。所以學習書法是學習寫意花鳥畫不可缺少的首要基本功,必須下大氣力深研之、實踐之。不懂書法、不學書法就不懂什麼叫寫意畫,也就學不好寫意畫。
2.以神取形、以意舍形——似與不似
寫意花鳥之形既不是畫家主觀杜撰出來的非目所知的「抽象」,也不是極目所知的「具象」,它是傾心於以意為之的「意象」,是從具象中抽象出來的不同於表象的形象,被稱之為「意象」。既不同於自然真實,又不失自然真實之神韻,是以神韻,是以神取形,以意舍形的。這里的形是「似與不似之間」之形;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之形」,它是畫家觀察客觀物象極精細以至達到入微之境地後,千錘百煉不斷進行藝術加工後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它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通性。
3.言簡意賅——以少勝多
寫意花鳥畫要求做到筆墨高度簡約概括,筆不恭而心恭,筆不周而意周,筆不到而意到,筆簡意繁,以少勝多,以一當十是寫意畫的最高准則。它如同中國古詩五言絕句般精練而含蓄,使讀者有隨之想像,聯想發揮再創造之餘地,從而得到更多更美的藝術享受。這里尤其要注意中國寫意畫中的「空白」,即中國畫之「虛」的處理。「虛」並不等於無,而是虛中有物,虛中見實,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如朱耷、齊白石畫魚、蝦皆不畫水,留大片空白,而感覺魚、蝦即在水是暢游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