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金荸薺花卉

金荸薺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2-15 20:11:25

㈠ 球根類花卉馬蹄蓮(觀音蓮、慈姑花)的培育方法是什麼

1.形態特徵為天南星科常綠球根類花卉。株高50~80厘米,地下具肉質塊莖。葉基生,葉柄長而粗壯,質地松軟,中央有縱槽溝。新葉從老葉的葉鞘中抽生而出,新葉抽生後老葉枯黃。葉片質狀,先端漸尖,葉緣無齒。花梗自葉旁抽生而出,粗壯質脆,但不易折斷。花冠為大型佛焰狀苞,斜漏斗形,乳白色,為主要觀賞部位。花極小,多花組成短棒狀肉穗花序,赤黃色,直立生長在佛焰苞的裡面,上部為雄性花,下部為雌性花。如果冬季室內溫暖四季均可開花(圖45)。

2.習性原產於非洲熱帶地區。是陰性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也不耐旱。喜水濕,怕陽光暴曬,也怕高溫酷暑。要求良好的通風環境和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土壤,在乾燥的空氣中生長不良。

3.繁殖方法分株繁殖,四季均可進行,但以立秋後分株為好。脫盆後不要把土團抖散,然後以3根葉叢為一個分株單位用利刀將塊莖切開,換用新培養土分別栽入幾個較小的花盆。也可把老株四周萌生出來的幼小萌櫱苗分割下來,帶根的可直接栽種,不帶根的可插入素沙,蔽蔭保濕養護,在20℃的氣溫下,20天左右即可生根。

4.栽培和養護要想讓馬蹄蓮常年開花,一年應翻盆換土兩次,用盆要大,最小應栽在24厘米口徑的花盆中。第一次翻盆應在4月初進行,第二次在立秋後進行。如果地下塊莖已布滿全盆,應進行分株。培養土必須疏鬆透氣並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上盆時應在盆底施入有機肥料。以保持營養的持久供應。

馬蹄蓮不怕雨淋,春、夏、秋三季應放在室外背風處,蔽蔭養護。旱季應經常向四周噴水來提高空氣濕度,盆土應始終保持濕潤,除盛夏伏天外,每隔10天應追施一次液肥。在淮河以北地區,10月中旬應移入室內見光處,在15℃以上的室溫下冬季也能開花,不低於6℃不會受凍。如果供暖充足空氣乾燥,應經常用小型噴霧器噴霧,以防葉片干尖焦邊。春季出室前一個月應追肥,少澆水,加強通風,出室也不要太早,否則一遇大風葉片會全部倒伏。

切取花枝應在花蕾處於捲筒狀尚未展開時行進,這樣的花枝插花水養時間耐久。馬蹄蓮雖為常綠植物,但葉片的壽命短,新葉抽生後原來的老葉就會枯萎,但不脫落,應及時把它們剪掉。

㈡ 荸薺資料

荸薺 拼音:bí qi 學名:Eleocharis tuberosa 英文名:Water-chestnuts 類屬:被子種子門,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目,莎草科,荸薺屬

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對其植物形狀及栽培法有詳細描述 。中國長江以南各省栽培普遍 。安徽無為、廣西桂林、浙江餘杭 、江蘇高郵和福建福州為著名產地 。用球莖繁殖。萌發後,先形成短縮莖,其頂芽和側芽向上抽生的綠色葉狀莖細長如管而直立。葉片退化成膜片狀,著生於葉狀莖基部及球莖上部,光合作用靠綠色葉狀莖進行。自母株短縮莖向四周抽生匍匐莖,尖端膨大為新的球莖。穗狀花序,小花呈螺旋狀貼生。小堅果,果皮革質,不易發芽。 種薺於15℃萌芽 ,25℃ 開始分櫱 ,30℃植株旺盛生長,氣溫降至20℃以下時球莖形成。一般在早春選頂芽和側芽健全的種薺在室外苗床育苗,經常保持濕潤。約15~20天即可成苗,供大田栽植。株行距一般 30 厘米×60 厘米,畝栽約3000穴。分櫱和分株期間保持一定水層並追施氮肥。球莖形成前追施磷肥和鉀肥,對提高產量和改進品質有顯著效果。主要病蟲害有枯萎病、螟蟲等。 荸薺球莖約含碳水化合物21%,蛋白質 1.5%,可生食或熟食。也能加工罐藏或作提取澱粉的原料。中醫葯學認為有止渴、消食、解熱功能。

功效:荸薺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 熱 的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適合人群:是大眾食品。兒童和發燒病人最宜食用。 適用量:每次10-個左右。生吃、熟吃都可以。荸薺屬於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原產印度,中國主要分布於廣西、江蘇、安徽、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等低窪地區。河北部分地區也有分布。
編輯本段別名
馬蹄 、蒲薺(浙江柳市、浙江台州、安徽蕪湖,薺的發音和國語相同)、果子(安徽無為)、烏芋、地栗、地梨、苾薺、通天草[浙江杭州]、慈姑(四川)、蒲萁(安徽涇縣和湖北廣水)、皮丘(湖北荊州)、 錢蔥(廣東潮汕)、慈姑(湖南邵陽) 、磁米(湖南嶽陽)、磨薺(湖南汝城)、蒲丘(四川、重慶)、蒲箕(貴州)馬薺(江西瑞金)

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荸薺Eleocharis lcis (Burm. f.) Trin.ex Henschel [E. tuberosa Roem et Schudt.; E. plantaginea R. Brown.],以球莖及地上部分入葯。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曬干;球莖可新鮮採用。

荸薺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生吃,也可以用來烹調,並可制澱粉。

㈢ 馬蹄蓮科的花有哪些

沒有馬蹄蓮科,馬蹄蓮屬於天南星科。天南星科有許多觀賞花卉,如馬蹄蓮,滴水觀音,喜林芋,金鑽蔓綠絨,綠蘿,紅掌,一帆風順等

㈣ 馬蹄蓮是什麼花

1、白色馬蹄蓮:白色的馬蹄蓮的氣質非常優雅,它的花語是至死不渝、忠貞不渝的愛,寓意著不變的愛情,可以將白色的馬蹄蓮送給自己的愛人,象徵著永恆不變的感情。

2、紅色馬蹄蓮:紅色的馬蹄蓮顏色很鮮艷、好看,在歐美國家是新娘捧花的常用花。它的花語是愛你一生一世,寓意著永結同心,象徵著感情穩定。

3、紫色馬蹄蓮:紫色這個顏色比較的夢幻,它的花語是希望、單純的愛,寓意著純粹、純潔的喜歡另一個人,不摻雜其他的因素。可以將紫色的馬蹄蓮送給校園愛情中的她,以此表明自己的心意。

㈤ 荸薺是什麼植物 荸薺能不能生吃

可以生吃,也可以用來烹調,可制澱粉,還可作中葯。 荸薺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荸薺適於兒童食用。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祛痰、消食除脹,調理痔瘡或痢疾便血、婦女崩漏、陰虛肺燥、痰熱咳嗽、咽喉不利、痞塊積聚、目赤障翳等功效。馬蹄最好不要經常生吃。如果常吃生馬蹄,其中的薑片蟲就會進入人體並附在腸粘膜上,會造成腸道潰瘍、腹瀉或面部浮腫。 另外,馬蹄屬於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㈥ 馬蹄蓮都有什麼品種

彩色馬蹄蓮(詳情介紹)為天南星科、馬蹄蓮屬中除白花馬蹄蓮以外其他種及雜交品種的統稱。彩色馬蹄蓮原產於非洲中南部,在歐美各國及日本等地非常受歡迎,由於彩色馬蹄蓮的外形奇特、色彩豐富,所以常被用於製作花籃、花束等。


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為球根花卉。肉質塊莖肥大。葉基生,葉片亮綠色,全緣。肉穗花序鮮黃色,直立於佛焰中央,多數品種葉片有半透明斑點。花序具有大型的佛焰苞漏斗狀,似馬蹄 先端尖反卷。佛焰苞依品種不同,顏色異、有白、粉、黃、紫、紅、橙、綠等色彩。在佛焰苞的中央有無數的小花構成肉穗花序綠白色、白色、黃綠色或硫黃色、稀玫瑰紅色,有時內面基部紫紅色;部宿存,短或長,喉部張開;檐部廣展,先端後仰,驟尖。花單性,無花被。雄花:雄蕊2-3個,花葯楔狀四棱形,壓扁,無柄,葯隔粗厚,先端平截,葯室長圓形,外向下延幾達基部,頂孔開裂,花粉粉末狀。雌花:心皮1-5,雌蕊周圍大都無假雄蕊,稀有假雄蕊3枚;假雄蕊匙形,先端增厚、圍繞雌蕊;子房短卵圓形,漸狹縮為花柱或無花柱,1-5室;每室胚珠4,2列,倒生,珠柄短,著生於棱狀胎座上;柱頭半頭狀,盤狀。

中文學名:彩色馬蹄蓮

拉丁學名:Zantedeschia hybrida Spr.

別稱:彩色海芋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天南星目

科:天南星科

族:千年健族

屬:馬蹄蓮屬

種:馬蹄蓮

分布區域:原產非洲

㈦ 馬蹄蓮是什麼植物

1.馬蹄蓮原產自埃及,是一種宿根水生草本,現在發展為水陸兩棲植物。花朵有劇毒,誤食會引起昏迷,卻極具觀賞價值。矮生或小型品種的盆栽放在窗檯、鏡前,充滿著異國情調,特別生動可愛。馬蹄蓮的花有許多顏色,彩色的可以統稱為海芋,還有其他國家也有不同叫法,比如:慈姑花、水芋、野芋、慈菇花、海芋百合、花芋

3.花語:博愛,聖潔虔誠,永恆,優雅,高貴,尊貴,希望,高潔,純潔、純凈的友愛,氣質高雅,春風得意,純潔無瑕的愛。

㈧ 馬蹄花如何養

馬蹄蓮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具肥大的肉質塊莖,高60~70厘米。葉卵狀箭形,肉穗花序黃色,專佛焰屬苞白色馬蹄形,故名。溫室3~4月盛花,北方溫室地栽能開到5月。
原產南非。喜溫暖、濕潤及稍遮蔭的環境,花期要有陽光。秋季分株或分栽小球繁殖,2年可開花。
9月下旬栽植於盆中,冬季10℃以上,15天追肥1次,切忌澆水入葉柄內。生長期內充分澆水。5月枯黃,減少澆水,促其休眠。
秋季去除塊莖底部衰老部分重新上盆。同屬有黃花、紅花馬蹄蓮,要求栽植條件高。馬蹄蓮的佛焰苞潔白如玉,是盆栽和切花的重要材料。

㈨ 馬蹄蓮的養殖方法

養殖馬蹄蓮的土壤應以沙壤土為主,然後加入腐葉土、菜園土、細沙,根據6:3:1的比例進行配製,配製完成再加入1/5的有機肥。同時還應做好土壤消毒工作,等消毒完成之後才可以進行種植。

這種花並不需要全天放在陽光底下,每天大概接受3~5小時的光照就可以了,其他時間可以放在散光處進行養殖。如果是在夏季,光照太強馬蹄蓮容易出現只抽苞而不開花的情況,因此我們需要及早做好避光准備。

雖然說馬蹄蓮不怕水,也沒有出現澆死馬蹄蓮的先例。但是千萬不要因為它不怕死就不斷地給它澆水,因為即使不死也可能爛根。

具體的話建議根據土壤表面的濕潤度決定,只要確保土壤不幹就行。一般來講,春秋兩季建議每隔3~4天澆一次水;夏季每隔兩天澆一次水;到了冬季只需保證一周澆一次水就可以了。

(9)金荸薺花卉擴展閱讀

如果室內光照條件實在差的話,我們可以定期半個月的時間用一次矮壯素,能夠讓植株達到矮化的效果,能夠讓他提前開花。

對於這些根莖類的植物,它有塊根,養護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配置透氣性好的土壤,保證好澆水的頻率,定期的補充一下磷鉀元素含量高的肥料,再去把它放到太陽光底下去,它就能夠直接長出葉片來。

㈩ 茡薺的荸薺的種植和功效

雙蓮荸薺果實碩大,性味甘甜。民間驗方:生食可補虛,熟食可止咳。過去,雙蓮茡薺一直由雙蓮寺僧人選種育種,年復一年種植於廟田之中。抗日戰爭時期,雙蓮寺被毀,僧人散去,廟宇周圍農民將其品種承繼下來擴大了種植。
雙蓮荸薺選種移栽,要求較為嚴格。每年冬臘月,荸薺收獲後,挑選個大、皮紅、無傷的果實作為種子,攤平置於室內,以濕潤的草木灰覆蓋保溫保濕,防止腐爛霉變。第二年春末夏初播種移栽。母本田和移栽大田,均要下足底肥,且以農家肥和禾桿肥為主,以保泥質松軟,肥效持久。移栽尺寸行距兩尺,株距一尺。
荸薺除生食以外,還可作成罐頭或荸薺粉,因為它的果肉含澱粉量較豐富,所加工製成的荸薺屬天然食品。 《本草綱目》認為,荸薺「味甘、微寒,滑、無毒」。其功能「消渴痹熱,溫中益氣,下丹石,消風毒,除胸中實熱氣,可作粉食。明耳目,消黃疸,開胃下食。作粉食,厚人腸胃,不肌;能解毒,服金石人宜之。療五種膈氣,消宿食,飯後宜食之。治誤吞銅物,主血痢下血,血崩,避蠱毒」,荸薺「甘微寒、無毒」。荸薺(馬蹄)不僅是佳蔬美果,而且還是一味天然中葯。
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荸薺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荸薺中所含的磷是根莖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很有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此外,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還發現了一種抗菌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中華中醫葯學會醫學博士庄乾竹表示,對於剛發燒的病人來說,荸薺有輔助其退燒的功效,每次吃10個左右即可。
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不宜生吃,一定要洗凈煮透後方可食用,而且煮熟的荸薺更甜。荸薺屬於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熱點內容
綠植花壇組合圖片 發布:2025-08-30 22:07:53 瀏覽:792
櫻花印象圖 發布:2025-08-30 21:58:58 瀏覽:600
蘭花雪山天草 發布:2025-08-30 21:55:14 瀏覽:200
情人節小童謠 發布:2025-08-30 21:36:11 瀏覽:796
西蘭花煮蘿卜 發布:2025-08-30 21:34:35 瀏覽:538
cad梅花樁 發布:2025-08-30 21:34:24 瀏覽:719
畢業季花藝 發布:2025-08-30 21:30:16 瀏覽:152
五朵玫瑰花拖鞋編織 發布:2025-08-30 21:13:52 瀏覽:866
綠植噴繪圖 發布:2025-08-30 21:04:24 瀏覽:439
賞花花語 發布:2025-08-30 21:04:12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