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龜背竹

花卉龜背竹

發布時間: 2022-02-14 05:34:01

❶ 冬天龜背竹的養殖方法

龜背竹又名「蓬萊蕉」、「電線草」,是天南星科常綠攀援觀葉植物,莖幹上著生有褐色的氣根,形如電線,故名「電線草」葉卵圓形,在羽狀的葉脈間呈龜甲形散布許多長圓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狀似龜甲圖案,莖有節似竹干,故名「龜背竹」。肉穗花序,整個花形好像「台燈」,有燈罩和燈泡,十分奇特。
養殖龜背竹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龜背竹盆栽通常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種植時加少量骨粉、干牛糞作基肥。它喜濕潤,生長期間需要充足的水分,須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天氣乾燥時還須向葉面噴水,以保持空氣潮濕,以利枝葉生長、葉片鮮艷。秋冬季節可逐漸減少澆水量。龜背竹為較喜肥的花卉,為使其生長旺盛,4—9月每月施兩次稀薄液肥,肥足則葉色可人。生長季注意遮陰,忌強光直射,尤其盛夏不能放在陽光下直曬,否則易造成葉片枯焦、灼傷,影響觀賞價值。龜背竹的葉片有時會發生褐斑病,須及時噴托布 津或多菌靈等防治,以免病蔓延。
怕強光暴曬。龜背竹是典型的耐陰植物,規模性生產須設遮蔭設施,可用50%遮陽網,尤其播種幼苗和剛扦插成活苗,切忌陽光直射,以免葉片灼傷。成型植株盛夏期間也要注意遮蔭,否則葉片老化,缺乏自然光澤,影響觀賞價值。
畏空氣乾燥。龜背竹自然生長於熱帶雨林中,喜濕潤,但盆栽土積水同樣會爛根,使植株停止生長,葉子下垂,失去光澤,葉片凹凸不平。澆水應掌握寧濕不幹的原則,經常保持盆土潮濕,但不積水,春秋季每2~3天澆水1次。盛夏季節除每天澆水外,需噴水多次,以保持葉面清新,懸掛栽培應噴水更勤。冬季葉片蒸發量減弱,澆水量要減少。
薄肥勤施好。龜背竹是比較耐肥的觀葉植物,為使多發新葉,葉色碧綠有自然光澤,生長期每半月施1次肥,施肥時注意不要讓肥液沾污葉面。同時,龜背竹的根比較柔嫩,忌施生肥和濃肥,以免燒根。最好使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和20-20-20通用肥,對龜背竹的生長更為有利。
需綁扎整形。龜背竹為大型觀葉植物,莖粗葉大,特別成年植株的分株時,要設架綁扎,以免倒伏變型。待定型後支架拆除。同時,定型後莖節葉片生長過於稠密、枝蔓生長過長時,注意整株修剪,力求自然美觀

❷ 龜背竹和那種花卉植物搭配好看

花卉植物的搭配有兩點注意:首先要陰陽一致,其次是否好看,隨個人喜歡。

根據植物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把植物分為陽性植物、陰性植物和耐蔭植物三種生態類型。

龜背竹又名蓬萊蕉,原產墨西哥。喜溫暖潮濕環境,切忌強光暴曬和乾燥,極為耐陰,屬於耐蔭植物。

常見的耐蔭植物有:文竹、鐵線蕨、綠蘿、銅錢草、馬蹄金、龜背竹、吊蘭、萬年青、鐵葉觀音蓮、虎尾蘭、螺紋鐵、富貴竹、君子蘭等。

您可以在其中挑選。

文竹

❸ 龜背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龜背竹,攀援灌木。莖翠綠色,粗壯,周延為環形,餘光滑葉柄翠綠色;葉片大,輪廓心狀卵形,厚革質,表層油亮,淺綠色,背部綠白色。

龜背竹的修剪方式

龜背竹為大中型綠葉植物,莖粗葉大,尤其是進行主莖的纖插時,要設架捆紮,以防倒苗變形。未確定型後支撐架拆卸。與此同時,定形後莖節葉片生長過度較密.枝杈生長太長時,留意整棵修剪,務求當然美觀大方。

龜背竹的換土換盆

每一年要換一次盆。換盆時間宜在3~4月間進行。換盆時去除陳土,剪去枯根,隨後在盆中加入漚肥有機肥料或磷、鉀肥作底肥。

❹ 龜背竹如何養

養龜背竹,學會「3勤、1少、1不要」,幾年長到房頂,主幹胳膊粗

在平時生,活中養花成為很多人的愛好和習慣,給家裡的陽台客廳擺放一些綠植盆栽,可以凈化空氣,而且閑暇的時候打理花花草草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按照這種方法來養護龜背竹,植株可以快速生長,經過多年養護以後,長出的葉片翠綠碩大,而且主幹就像胳膊粗一樣,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❺ 龜背竹怎麼養

龜背竹的盆土以腐殖土為最好,或用腐葉土和堆肥各3份,與河沙4份配製而成。這樣的土不粘重,不板結,通氣性好。 龜背竹為耐蔭植物,忌強光曝曬,一般5月上旬出房後,放置於葡萄棚下或靠近河濱的大樹下,上午9點前和下午6點後,要見散射陽光。龜背竹的葉片具有明顯的趨光性,擺放時,必須使葉面向陽光,以免整個植株扭曲。10月底將盆株移人室內,放在中午不受強光直曬的地方,每天接受足夠的光照。室內越冬不能低於10,c以下。葉片經常保持清潔,以利光合作用,使植株美觀。 龜背竹性喜濕潤。盆土積水又會爛根,使植株停止生長,葉子下垂,失去光澤,葉片凸凹不平。澆水應掌握寧濕勿乾的原則,經常保持潮濕,但不積水。春秋每隔兩三天澆水一次。夏季每天下午2至4時澆水一次。澆水量視盆土干濕情況而定,一般宜澆足。冬天澆水量要減少,每隔7天左右澆水一次。龜背竹畏空氣乾燥,在生長期間,每天向地面和葉面噴灑清水數次,增加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夏季忌用烈日中午過熱的河水直接噴灑,以免灼傷葉片。 龜背竹對肥料的需要量大於常見的花卉,除施足盆底肥外(肥占土三分之一),5至10月在龜背竹生長期內,每隔10天追施一次腐熟的醬渣、馬掌、豆餅及魚腥水混合稀薄液肥。要薄肥勤施,結合澆水,每隔兩三天追施一次5%稀薄液肥。 龜背竹葉片較大,初栽時要設架綁扎,待定型後撤出,並與其周圍物體保持一定距離,使碩大的葉片不受阻礙地發展。室內養護和觀賞時,要保持通風,防止葉片生介殼蟲。

❻ 龜背竹花卉的生長習性是什麼

龜背竹別名蓬萊蕉、電線蘭、龜背芋、龜背蕉等,為天南星科龜背竹屬,為樹干表面或牆面之大型附生性、多年生常綠蔓性植物。原產於熱帶美洲墨西哥、瓜地馬拉。性喜溫暖、濕潤,忌陽光直射,不耐寒。要求肥沃疏鬆、持水量大、保水性好的微酸性壤土。

1.選購要領龜背竹盆栽選購時要求植株端正,不凌亂,莖節粗壯;葉片厚實、多孔,深綠色,斑葉的斑紋清晰,無缺損,無黃葉及病蟲害痕跡。

2.擺放要領龜背竹須擺放在有紗窗的窗檯或明亮居室內。生長適溫20~25℃,冬季夜間溫度幼苗期不低於10℃,成熟植株短時間可耐5℃低溫,低於5℃易發生凍害。當溫度升到32℃以上時,生長停止。夏季需經常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葉片經常保持清潔,以利於進行光合作用。

❼ 龜背竹如何養

龜背竹喜陰,不用施氮肥、磷肥,很適合家庭陽光不足,而工作又忙的職工業余栽培。但龜背竹需水量大,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上盆和換盆時,應留5~6厘米深的沿口以利多澆水。夏季氣溫高,除置蔭棚下養護外,還要經常向葉片上噴水,並向四周環境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來滿足它喜濕潤氣候的習性。冬季澆水以5~7天1次為宜。它不耐寒,但有5℃以上室溫時,就可以安全越冬。若低於3~4厘米長的葉柄,要避免其免剪口腐爛而導致根狀莖腐爛,以後只要保持根莖不再受凍害,到翌年春、夏季,根莖上還會萌發出不定芽,重新生長出葉片來。

龜背竹也可進行無土栽培,用蛭石與珍珠岩按1∶1的比例混合代替土壤栽植。滲水、保水能力都比土壤好。在進行換盆時,將用土壤栽培的龜背竹從原盆中脫出,置清水中輕輕搓洗,由於龜背竹須根較粗,不會因搓洗而斷裂,要洗凈根上殘留泥土。如植株較大,可在盆面上蓋一層約3厘米厚的碎石,以防植株倒伏。四季均可換盆,即使在生長季節也無妨。要使植株生長旺盛健壯,要澆灌1%的硫酸銨肥液,一般在換盆後10天,應澆1次;在生長旺季的5~7月間,要每周澆1次;春、秋兩季,可半月澆1次;冬季則1個月澆1次。在基質稍干時澆灌,澆至盆內基質全部濕潤為止。在生長旺季,每隔數天,用蘸有含氮肥液的濕布擦拭葉片,這樣既能使葉片碧綠蒼翠,還能起到外追肥的作用,使龜背竹生長更為健壯。龜背竹長大後,常呈匍匐狀,需要立支架綁縛。

龜背竹的繁殖,用葉芽插或莖插均可,高溫時扦插極易成活。可剪取根狀莖約8厘米長作插穗,每根要帶2~3莖節,橫埋於沙或蛭石床中,深度以距床面1厘米為宜。經常保持基質濕潤,但不能漬水,待生根並有穗芽萌發時,即可上盆栽植。

另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迷你龜背竹,比龜背竹植株矮小,怕寒冷和冷風吹襲,要求越冬溫度在15℃以上,所以家庭盆栽一定要注意保持室溫。

❽ 花卉龜背竹如何養殖

龜背竹又名蓬萊蕉,原產墨西哥。喜溫暖潮濕環境,切忌強光暴曬和乾燥,耐陰,土壤以腐葉土最好,夏季需經常噴水,冬季溫度不低於5℃。

繁殖
主要用扦插繁殖。在4-5月從莖節的先端剪取插條,每段帶2-3莖節,去除部分氣生根,帶葉或去葉插於沙床中,一般4-6周生根,10周左右可長出新芽。

栽培
夏季宜放半陰處養護,怕強光暴曬和乾燥,每天除澆水外,需多次噴水。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初栽時,應設架支撐,定型後注意整株修剪和更新,力求自然美觀。

病蟲害
介殼蟲是龜背竹最常見的蟲害,可用舊牙刷清洗後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灑。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灰斑病和莖枯病,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應用
龜背竹葉形奇特,株形優美,是極好的室內觀葉植物,適合布置在家庭客廳、書房、展覽大廳和地鐵中。在南方可用來配置庭院中,散植於池旁、溪溝和石隙中也很自然大方。其同屬品種有斑葉龜背竹。
<<龜背竹的栽培方法>>
龜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又名蓬萊蕉、電線蘭。天南星科,龜背竹屬。葉態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是一種著名的觀葉植物。耐陰,適宜盆栽,是廣泛被栽培的室內觀賞植物。在南方,也可散植於池邊,溪溝。商品率較高。
(一)形態特徵及變種
常綠藤本。莖綠色,粗壯,生有深褐色氣生根,長而下垂。葉厚革質,幼時心臟形,無孔,長大後廣卵形、具不規則羽狀深裂,葉脈間有橢圓形穿孔,極像龜背,具長柄。佛焰苞花序,花期8~9月,淡黃色。變種有斑葉龜背竹,葉片帶有黃白色不規則斑紋,極美麗。
(二)生態習性
原產於南美熱帶雨林中,以墨西哥最多,常附生於高大榕樹上。喜溫暖潮濕環境,切忌強光曝曬和乾燥。土壤以腐葉土最好。夏季需經常噴水。冬季溫度保持5C以上。植株生長迅速,栽培空間要寬敞,否則會影響莖葉伸展。
(三)繁殖方法
常用壓條和扦插繁殖。壓條,在5~8月份進行。經過3個月左右可切離母株,成為新的植株。扦插,在4~5月進行。從基節先端剪取插條,每段帶2~3個基節,去除氣生根,帶葉或去葉插於沙床中,保持一定的溫度及濕度,待生根後移入盆缽。還可以在春、秋季將龜背竹的側枝整枝劈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栽植於木桶或水缸,成活率高,成型迅速。
(四)栽培技術
盆栽時,需立支柱於盆中,讓它攀附。土壤以腐葉土最好,也可以用水苔種植。溫室越冬要求溫度在5C以上。夏季移至室外,宜半陰,避免陽光直射。在夏季生長期間,需每天澆水2次,葉面常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生長期間,每隔半個月施1次稀薄餅肥水。室內栽培,如通風不好,易遭蚧殼蟲危害,要及時防治。

❾ 關於室內花卉-龜背竹的問題

黃化病?
一種植物病害。染病植株葉部葉綠素的形成受到抑制,呈現黃綠色或黃白色。林木上的黃化現象多局部發生,集中在枝梢的葉部或叢生枝條的葉上。葉肉和葉脈的黃化程度往往不同,黃化的葉片上有時出現壞死的枯斑。黃化病見於多種針葉、闊葉樹種,嚴重時可導致植株矮化,甚至枯死。主要由類菌原體和病毒的侵染或土壤中缺乏某種營養元素所致。在鹼性土壤上,樹木缺乏可供吸收的二價鐵,葉綠素形成受阻時,頂梢黃化的現象非常普遍。貧瘠或排水不良的土地上生長的杉木也易發生黃化病。病毒引起的槭樹花葉病、雲杉矮化和類菌原體引起的棗瘋等都伴隨有局部的黃化現象。防治方法因致病原因而異,營養不調或積水所致的黃化病應以改善生長環境為主;侵染性黃化病的防治則主要在於培育抗病品系以及防止通過繁殖材料和昆蟲的傳播。四環素類葯物對類菌原體所致黃化病有抑製作用。

熱點內容
情人節送大蔥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30 01:42:53 瀏覽:312
梅花沖 發布:2025-08-30 01:32:06 瀏覽:223
圓葉子的盆栽植物 發布:2025-08-30 01:29:27 瀏覽:21
花語唇形 發布:2025-08-30 01:17:38 瀏覽:711
一朵雲的葯用價值 發布:2025-08-30 01:17:38 瀏覽:879
牡丹鸚鵡能說話嗎 發布:2025-08-30 01:17:27 瀏覽:334
橡釉花卉盆 發布:2025-08-30 01:15:59 瀏覽:782
東方插花的風格 發布:2025-08-30 01:01:24 瀏覽:168
千日粉的花語 發布:2025-08-30 00:45:30 瀏覽:363
美國花卉栽培 發布:2025-08-30 00:25:50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