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病預防
花卉的害蟲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刺吸害蟲、食葉害蟲、蛀干害蟲和地下害蟲等四大類。
(1)刺吸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粉虱、介殼蟲、薊馬、蝽象等。這類害蟲用針狀口器刺吸花卉組織汁液,引起卷葉、蟲癭或是葉片上出現灰黃等色小點或是葉片、枝條枯黃等症狀。防治方法:噴灑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除介殼蟲外,其他害蟲還可噴灑2.5%溴氰菊酯2500-3000倍液;防治紅蜘蛛還可噴灑20%三氯殺蟎醇1000倍液。
(2)食葉害蟲。主要有刺蛾、蓑蛾、卷葉蛾、夜蛾、毒蛾、天蛾、舟蛾、枯葉蛾、鳳蝶、粉蝶等幼蟲及金龜子、象甲、葉蜂等。這類害蟲用咀嚼式口器,取食固體食物,有的將葉片咬得殘缺不全,有的卷葉為害,有的把葉子吃光,僅留下粗的葉脈等等。防治方法:①人工消滅越冬蟲繭或護囊等。②幼蟲初孵期,噴灑90%敵百蟲或50%辛硫磷或50%殺螟松1000倍液。③防治金龜子和葉蜂,還可採用人工捕殺法。
(3)蛀干害蟲。常見為害花木的蛀干害蟲主要有天牛、木蠹蛾、吉丁蟲、莖蜂等。這類害蟲為害特點是鑽蛀花木枝條、莖干內食害,造成孔洞或隧道。防治方法:不同種類的蛀干害蟲,防治方法有所不同,但有其共同的防治方法,即可用鋼絲插入蟲孔,刺死幼蟲或從蟲孔處注射80%敵敵畏或40%氧化樂果20—50倍液,注射後立即用粘泥將蟲孔密封毒殺幼蟲;防治天牛還可用人工捕殺成蟲;防治木蠹蛾中用燈光誘殺成蛾;防治吉丁蟲還可利用成蟲的假死習性,於清晨人工搖枝捕殺等。
(4)地下害蟲。地下害蟲是指在土中為害花根部或近土表主莖的害蟲。常見的有蠐螬、螻蛄、地老虎、金針蟲、大蟋蟀、地蛆等。這類害蟲的生活特點是多潛伏在土中,不易發現,同時為害盛期多集中在春、秋兩季。防治方法:①苗床要適當深耕,清除雜草,並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②毒谷毒殺,將穀子煮成半熟,晾成半干,拌上50%辛硫磷乳劑,用葯量為穀子重量的0.1%~0.2%,充分混勻後施入土中,可防治蛄螻、蠐螬、金針蟲等,③毒餌誘殺,用50克90%晶體敵百蟲加5千克餌料(鮮草或炒香的餅肥等)拌勻製成毒餌,於傍晚施寄主花卉根際附近,即可誘殺螻蛄、地老虎等。④防治地老虎還可以人工捕殺;防治地蛆可用40%樂果1000倍液澆灌寄主花卉根際。
Ⅱ 預防室內盆栽花卉感染病蟲害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創造適合其生長的環境,加強通風,降低空氣的相對濕度,用以減少病害的發生幾率。其次,合理澆水、施肥、修剪,用以增強花卉生長勢而增加抵抗力。再次就是注意觀察,發現病蟲害,馬上用葯防治。
Ⅲ 怎麼防治花卉常見病害呢
很多花友們都會經常的逛一下花卉市場,基本上每次逛一次花卉市場都會搬回家幾盆花卉植物,但是經常剛剛買回來的植物,剛剛養護沒多久看著植物的葉片就開始發黃且毫無生機,就覺得可能覺得別人欺騙了,其實也有可能會是因為植物滋生害蟲了。
1、生理病害。因環境條件不適應所產生的病還叫生理病害。這種由肥分失調,土壤酸鹼度,水分失調,溫度失調,光照失調等原因引起的生理病害,只要我們根據傷害的類型及時進行改善栽培管理,一般都會復壯。這種傷害一般不傳染,但會影響成長。Ⅳ 花卉是什麼病害怎麼防治
圖片放大不清楚,看上去有個褐色斑塊,考慮炭疽病發生症狀。
建議保持室內要注內意容通風透光,澆水要適量,以免造成有利真菌生長的潮濕環境。用1%福爾馬林或40倍甲醛溶液進行土壤消毒;
要合理澆水施肥,一般情況下應節制澆水,尤其是在多雨季節,不僅水要少澆,且應注意防潰防濕。在生長旺盛期間,每隔15至20天追施一次完全腐熟的餅肥水。
可噴灑50%甲基托布津600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1%波爾多液。輪換用葯,僅供參考!
Ⅳ 花卉白粉病如何防治
防治白粉病可採用以下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一般黃瓜抗霜霉病的品種也兼抗白粉病,可選用津研5號、津研6號、津研7號、津雜1號、津雜2號、津春系列、中農7號、中農8號、中農11號、中農13號等品種;小西葫蘆的阿太1代、早青1號等品種;甜瓜的伊麗莎白、龍蜜1號等品種。
(2)棚室環境消毒
種植前每畝用45%百菌清煙劑300克分幾處用暗火點燃後閉悶棚一夜;種植後保護地可使用硫黃熏蒸器定期熏蒸預防。有條件的可用自控臭氧消毒常溫煙霧施葯機釋放臭氧對空棚進行全面消毒滅菌。
(3)加強田間管理
培育壯苗,定植時施足底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及生物菌肥,避免過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長及脫肥早衰,注意通風透光,及時摘除病葉、老葉,收獲後及時清除病殘體。
(4)葯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噴灑對路葯劑,有條件的宜使用常溫煙霧施葯防治。
(5)花卉病預防擴展閱讀:
方法管理:
(1)栽培抗病品種。一般抗霜霉病的品種也抗白粉病,栽培上可選擇葉片厚實的品種。
(2)種子處理:播種前先在陽光下曬種2-3天天,以殺滅表皮雜菌,隨後用用55℃溫水浸種15分鍾,溫度下降至常溫後繼續浸種4-6小時, 再做消毒處理,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驅避地下病蟲,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3)加強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隨時保持土壤濕潤,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灑壯瓜蒂靈使瓜蒂增粗,強化營養輸送量,增強植株抗逆性,促進瓜體快速發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4)物理防治:當發現中心病株時,要及時噴灑葯劑加新高脂膜形成保護膜,隔離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風雨再次傳播感染。
Ⅵ 怎樣防治花卉病害
1.嚴格遵守植物檢疫規定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花卉進出口商貿及版種質資源交換利用等日權趨頻繁。引種、運出、調進的花卉種子、插條、球根、苗木,必須嚴格檢查。必須嚴格遵守植物檢疫規定,發現檢疫對象,絕對禁止引進或輸出,從源頭上杜絕病害蔓延。
2.加強栽培管理
充分利用各種保護設施,創造有利於花卉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促使花卉植株生長健壯,減少病原生物發生和傳播的機會,不但可以降低侵染性病害的發生的幾率,更能杜絕生理障害。
3.選用抗病品種
鮮切花和草本花卉種類繁多,品種也很多,其中不乏抗病品種,在引種栽培時,應盡量選用抗病品種。
4.物理防治
利用溫湯浸種,用45~60℃的溫水浸泡花卉種子,可殺死病原生物,利用38~40℃熱處理可鈍化病毒,利用太陽能高溫進行土壤消毒,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5.葯劑防治
選用適合葯劑,正確掌握施葯時期和技術。
Ⅶ 花卉枯萎病要怎樣防治
花卉枯萎病來:此病系源維管束病害,主要為害香石竹、菊花、翠菊、唐菖蒲、石竹、紫羅蘭等花卉。病菌侵染根系,進而侵入維管束系統,引起地上部出現症狀。初期植株一側葉片失綠,黃化,最後全株葉片變褐,萎蔫枯死。受害組織切面,可見維管束組織變成褐色。此病是由鐮刀菌屬中幾種真菌侵染造成的,是一種土傳病害,以無性繁殖材料擴大傳播。發病適溫為27~32℃,夏季氣溫高,雨水多最易發病。受到根結線蟲為害時,會加重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一是選用抗病品種;二是繁殖時要從無病植株上採取插條,移栽時注意避免傷根,使用的基肥要充分腐熟;三是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銷毀,並用25%苯來特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400倍液淋灌病株穴土;四是發病嚴重的花圃要進行土壤消毒。盆栽每年換1次新的無菌培養土。
Ⅷ 花卉病蟲害該如何防治
別亂打葯水,花卉出現這12種病害,說明你沒照顧好它!
說到花卉的病害,總是讓很多話又感到頭痛,其實引發花卉發生病害的原因有多種,大體可分為生理性病害和傳染性病害兩大類。
剛發現花盆底部的排水孔,有大量根須鑽出時,同時葉片易萎縮,新葉生長少,這往往是由於多年未換盆或花盆過小所致。
因在春季換上較大的花盆和較多的新土,並適當修剪掉多餘的根系。
Ⅸ 常用防治花卉病害的農葯有哪些
目前在我抄國登記的防治花卉病害的生物殺菌劑有以下兩種:
(1)多抗黴素目前登記品種為1.5%、2%、3%多抗黴素可濕性粉劑。用於防治花卉白粉病、花卉霜霉病。(2)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目前登記品種為2%、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水劑。用於防治花卉白粉病。
Ⅹ 花卉斑點病怎麼防治
斑點病是侵害來花卉的一類普自遍性病害。此類病害包括各種形狀(如圓形、橢圓形、輪紋形等)的葉斑病,多由真菌侵染所致。此類病發病初期多是在葉面上出現針頭狀小點,以後逐漸擴展成圓形、角形、不規則形等斑點。病斑顏色為褐色、黑色、灰色、白色等。發病後期,病斑上出現小黑點。
菊花、萬年青、水塔花、紫背竹芋、馬蹄蓮、姬鳳梨、鶴望蘭、龜背竹、花葉常春藤、八角金盤、橡皮樹、葉子花、灑金桃、葉珊瑚、蘇鐵等均易患斑點病。
花卉一旦染上斑點病,施葯等措施只能控制病情,而葉片上的斑點不會消除。因此,防治斑點病應從培育壯株開始,綜合防治。防治方法:
培育壯株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為此,要合理施肥與澆水,並注意通風透光。
盆栽用土要消毒後使用。
7~8月每10天左右向植株表面噴灑一次80%代鋅森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發現病葉及時剪除焚燒掉。
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或50%托布津或75%百菌清600~800倍溶液防治。一般每周噴一次,連續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