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ess花卉

ess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2-12 04:31:18

❶ 不丹的國家象徵

國名不丹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Bhutan)在梵語中意為「西藏的邊陲」。別稱:神龍之國(不丹人自稱「竺域」,意為「龍」)、森林之國、花卉之國、雲中國度。 國旗不丹國旗是一種龍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金黃色和桔紅色的兩個直角三角形組成,中間一條白色的飛龍,四個爪子各抓一顆白而亮的寶珠。金黃色象徵國王的權力和作用;桔紅色是僧侶長袍的顏色,象徵佛教的精神力量;龍象徵國家權力,又指這個國家的名字,因為不丹可譯為「神龍之國」。龍爪上握有白珠,象徵威力和聖潔。 國徽不丹的圓形國徽以兩條風格獨特的金龍為主體。兩條相向的巨龍前爪托著一束光明之火,巨龍周圍雷電霹靂。巨龍環抱由紅色霹靂組成的十字圖案。位於喜馬拉雅山谷地的不丹多雷電,崇拜神龍的不丹人認為雷電霹靂是神龍的嘯聲,來自蒼穹,令人敬畏。國徽上的雷電霹靂圖案同時還顯示喇嘛教僧侶的權威。國徽外圍是一條白色環帶,頂部用藏文寫著箴言「光榮的不丹是不可戰勝的」。 國歌《雷龍王國》(宗喀語:འབྲུག་ཙན་དན་,THL:Druk tsendhen)是不丹的國歌,在1953年採用,Aku Tongmi作曲,Dasho Gyaln Thinleyg填詞。Tongmi在印度受教,並且最近被任命為軍事銅管樂隊的領導人,在一次國事訪問的場合時從印度的尼赫魯總理那裡得知需要一首頌歌。他的最初的樂譜啟示於印度和英國頌歌,以及不丹民歌Thri nyampa med pa pemai thri(不變的蓮座)。這歌曲已經兩次經歷替換Tongmi先生的樂隊領導。
原先的抒情詩是12行,但是被一位秘書在1964年縮短到目前的6行版本給國王。書里引用兩個版本的第一節。
因為頌歌啟示於一首民歌,也有它的編舞,最初由Tongmi先生指導。 國獸塔金(羚牛)。不丹當地人管羚牛叫Gyem Tsey,因為它的稀有和歷史宗教傳說被選為國獸。這是一個笨拙的大動物,類似麝香牛,它生活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吃竹子和其他植物,重量往往高達250公斤,是一種安靜的動物。 國鳥烏鴉。不丹的保護神——瑪哈嘎拉以烏鴉的形式現身。保護神烏鴉被不丹歷代統治者尊崇,並被裝飾在國王的王冠上。 國樹賽普拉斯(Cupressess Corneyana)。賽普拉斯樹終年不落葉,其他樹木相比,它的樹葉下垂,葉片窄厚像皮革,形似寶塔,看上去很優美。賽普拉斯壽命很長,它自然生長在不丹2500—3000米的山上,現在也在低海拔地區種植。它是良好的建設廟宇所用的木材,是寺院和Dzongs(宗)建築用材的首選。這種木材還有其他的用處,據說賽普拉斯燃燒時會散發出香味。關於雄偉壯觀的賽普拉斯樹還有一個傳說,不丹人相信賽普拉斯樹是蓮花生大師的拐杖的化身,賽普拉斯樹被所有的不丹人所崇敬,他們往往在Dzongs、寺廟和其他宗教場所外種植賽普拉斯樹。 國花藍罌粟(Grandsis)。藍罌粟生長在高海拔地區。不丹人稱這種花叫Euitpel Metog Hoem,是一種藍紫色的花卉,在綻放的季節往往會讓不丹人整日徜徉在花海中不願離去。

❷ 英語高手進來一下

海南
一、海南概況

海南島-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僅次於台灣的第二大島.中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 省。土地總面積33920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714700公頃.森林覆蓋率 達51%。約佔全省森林面積一半的熱帶天然林,從1994年起全面停 止採伐,進行保護和恢復。人工林主要樹種有橡膠、桉樹、木麻黃、 相思、國外松、芒果、龍眼、荔枝、椰子、檳榔及其它熱帶果樹。 主要林副產品有熱帶水果、造紙木片、橡膠及橡膠材、松脂、南葯 等。海南地處熱帶,位於東經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緯18度10分,-20度10分之間年平均氣溫23-25°C,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熱的8月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長夏無冬。當北國千里冰封的時候,這里依然暖風和煦,可以海浴。,全島面積約為3.4萬平方公里,人口為700萬,其中有黎、苗、回等少數民族約120多萬人。

海南島與美國夏威夷處在同一緯度,在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上遍布可以開發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聖地的旅遊資源,島上終年氣候宜人,四季鳥語花香礦物、動植物資源豐富,尤其石油與天然氣蘊藏量可觀。所孕育的熱帶雨林和紅樹林為中國少有 的森林類型,是開展科研、旅遊和教學最理想的選擇之地。已發現的植物有4200種,佔全國植物種類的15%,有近600種為 海南特有。在4200種植物中,喬灌木1400多種,佔全國喬灌木種類 的28.6%,其中800多種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用材樹種;葯用植物2500 多種,佔全國葯用植物的30%左右,其中有抗癌作用的植物137種; 果樹142種;油料植物89種;其它經濟植物近200種。野生動物中爬 行類104種,佔全國的29.5%;獸類76種,佔全國的18.6%。海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中國佔有十分顯著的地位,保護生物 多樣性是海南林業的重點工作之一。現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植物有58 種,其中一級1種,二級19種,三級38種;保護的動物133種,其中國 家一級14種,二級87種,省級32種。

海南島處於亞洲太平洋經濟圈的中部,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領海。中部有五指山、黎母嶺山地及台地,四周有寬窄不等的平原。島內有已成為中國十大空港之一的海口機場和三亞鳳凰機場,環島高速公路,遍布全省的高星級酒店等現代化設施,為人們提供了高檔次的食品、住、行、游、購、娛旅遊條件。 適宜的氣候和優良的沙灘使這里遍布最理想的海水浴場和避暑勝地,如三亞市的鹿回頭、牙籠灣、大東海、天涯海角,海口市的秀英海,文昌縣的清瀾灣,瓊海市長坡,銅鼓嶺南北海岸,陵水縣猴島,東方縣魚鱗洲等。沿海還有火山爆發奇觀(如瓊山?quot;水下村莊"和馬鞍嶺熔岩洞穴等)與紅樹林海岸景觀。陵水縣南海猴島常使人津津樂道。五指山為海南島主峰,氣勢格外磅礴。瓊中的瓊崖縱隊舊址則為現代革命紀念地。黎族惟獨分布在海南島,人口約70萬人,他們善紡織、印染、服飾,飲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成為海南最主要的民族習俗旅遊資源。

海南島迷人的海水、雪白的沙灘、明媚的陽光,旖旎的海底世界及富有傳奇色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定會使您流連忘返。這里四季如春鮮 花盛開、瓜果飄香,陽光、沙 灘、海水、空氣,還有那多情 迷人的黎苗少女,興隆康樂溫泉,無不散發著這個熱帶海島 的特殊魅力。

二、地理和氣候

位置與疆域: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 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 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沙群島、 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省陸地(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 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形似一個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大雪梨,總面積(不包括衛星島)3.39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於台灣島的 第二大島。海南

島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相隔的瓊州海峽寬約18海里,南沙群島的曾 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端的領土。

山脈與河流:

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至800米之間,實際上是丘陵性低山地 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 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彌

嶺、雅加大嶺和吊羅山等。這些大山大體上分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於海南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島 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於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雅加大嶺的山脈位 於島西部,主峰海拔1519.1米。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 於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其中集水面積超過 100平方公里的有 38條。南渡江、昌化

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三條大河的 流域面積佔全島面積的 47%。南渡江發源於白沙縣南峰山,斜貫島北部,至海口市、 瓊山市一帶入海,全長 311公里;昌化江發源於瓊中縣空示嶺,橫貫海南島西部, 至昌化港入海,全長 230公里;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分別發源於瓊中五指山和 風門嶺,兩支流到瓊海市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公里。

氣候:

海南是我國最具熱帶海洋氣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熱,雨量充沛,干濕季節明顯,常風較大,熱帶風暴和台風頻繁,氣候資源多樣。海南島年太陽總 輻射量約 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為1750至2650小時,光照率為50- 60%。日照時數按地區分,西部沿海最多,中部山區最少;按季節分,依夏、春、 秋、冬順序,從多到少。各地年平均氣溫在23-25攝氏度之間,中部山區較低,西 南部較高。全年沒有冬季,1至2月為最冷,平均溫度16-24攝氏度,平均極端低溫 大部分在5攝氏度以上。夏季從 3月中旬至11月上旬,7至8月為平均溫度最高月份, 在25-29 攝氏度。西、南、中沙群島屬於熱帶海洋氣候,長夏無冬,全年平均氣 溫 26.5 攝氏度。海南島大部分地區降雨充沛,全島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東濕西干明顯。多雨中心在中部偏東的山區,年降雨量約 2000至 2400毫米,西部少雨區年降雨量約1000至1200毫米。降雨季節分配不均勻。冬春乾旱,旱季 自11月至翌年4、5月,長達6至7個月。夏秋雨量多,5至10月是雨季,雨季總降雨 量1500毫米左右,佔全年降雨量的70-90% ,雨源有鋒面雨、熱雷雨和台風雨等。海南島全年濕度大,年平均水汽壓約23百帕(瓊中)至26百帕(三亞)。中部和 東部沿海為濕潤區,西南部沿海為半乾燥區,其它地區為半濕潤區。

三、海南資源

土地資源:海南島是我國最大的"熱帶寶地",土地總面積344.2萬公頃,佔全國熱帶土地面積的約42.5%。可用於農、林、牧、漁的土地人均約 0.48公頃。由 於光、熱、水等條件優越, 生物生長繁殖速率較溫帶和亞熱帶為優,農田終年可以種植,不少作物年可收獲2至3次。按適宜性劃分,海南島的土地資源可分為7種 類型:宜農地、宜膠地、宜熱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它用地。目前, 海南島已開發利用的土地約315.2萬公頃,未被開發利用的土地約26萬公頃,其中 可用於大農業開發利用的約佔90%。待開發利用的荒地大都集中連片,宜於開墾和 機耕。海南土地後備資源較豐富,開發潛力較大。

作物資源: 糧食作物是海南種植業中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產值最高的作物, 主要有水稻、 旱稻、山蘭坡稻、小麥,其次是番薯、木薯、芋頭、玉米、高粱、 粟、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麻類、花生、芝麻、茶等;水果種類繁多,栽 培和野生果類29科、53屬,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蘿、荔枝、龍眼、香蕉、 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楊桃、菠蘿蜜等; 蔬菜有120多個品種。海南島熱帶作物資源豐富,島上原來生長有3000多種熱帶植物,建國後,從國外引進1000多 種,並從國外野生資源中發掘出1000多種有用植物進行栽培試

驗,均取得顯著成 績。目前,栽培面積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熱帶作物主要有:橡膠、椰子、油棕、 檳榔、胡椒、劍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植物資源:海南的植被生長快,植物繁多,是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為止,海南島有維管束植物4000多種,約佔全國總數的 1/7,其中600 多種為海南所特有。在4000多種植物資源中,葯用植物2500多種;喬灌木2000多種,其中 80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特產與珍稀樹木20多種; 果樹(包括野生果樹)142種;芳香植物 70多種;熱帶觀賞花卉及園林綠化美化 樹木200多種。 植物資源的最大藏量在熱帶森林植物群落類型中, 熱帶森林植被 垂直分帶明顯, 且具有混交、多層、異齡、常綠、干高、冠寬等特點。 熱帶森 林主要分布於五指山、尖峰嶺、 霸王嶺、 吊羅山、 黎母山等林區,其中五指山 屬未開發的原始森林。熱帶森林以生產珍貴的熱帶木材而聞名全國,在1400多種 針闊葉樹種中,喬木達800種,其中458種被列為國家的商品材,屬於特類木材的 有花梨、坡壘、子京、荔枝、母生等5種,一類材34種,二類材48種,三類材119 種,適於造船和製造名貴傢具的高級木材有85種,珍稀樹種45種。

動物資源:海南陸生脊椎動物有500多種,其中,兩棲類37種(11種僅見於海 南,8種列為國家特產動物);爬行類104種;鳥類344種;哺乳類82種(21種為海 南特有)。世界上罕見的珍貴動物有:世界四大類人猿之一的黑冠長臂猿和坡鹿。 水鹿、獼猴、雲豹等亦很珍貴。 南葯資源:海南動植物葯材資源豐富,素有"天然葯庫"之稱。4000多種 物中可入葯的約有2000種,佔全國的40%,葯典收載的有500種,經過篩選的抗癌 植物有137種、南葯30多種,最著名的是4大南葯;檳榔、益智、砂仁、巴戟。動 物葯材和海產葯材資源有鹿茸、猴膏、牛黃、穿山甲、玳瑁、海龍、海馬、海蛇、 琥珀、珍珠、海參、珊瑚、哈殼、牡蠣、石決明、魚翅、海龜板等近50種。

四、海南之最

最大的橡膠生產基地·最早的試管膠苗

我島是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橡膠生產基地,植膠的土地面積已達400萬畝,年產量佔全國天然橡膠部產量的三分之二。最早的試管橡膠苗亦在我島試驗成功,1983年6月,保亭熱帶作物研究所將他們培育出的橡膠試管苗移植大田後成活且開花結果,成為世界橡膠花葯離體培養研究的最早記錄。

最多的飛禽走獸

同祖國其他地區相比,海南的動物種類最多,數量也最大,僅獸類就有70多種,島類340多種

年齡最大的海龜·最大的人工養殖珍珠

我國現存年齡最大的海龜,300多歲。體重240斤,它家住西沙,1983年由海軍戰士護送近京,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展覽櫥窗還在生蛋呢。西沙群島沿海的梅花參,是全世界1000多種海參中最大的,它體長60-70厘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最大的體長可達90-120厘米。我們目前最大的養殖珍珠,是1981年陵水縣珍珠養殖出的一顆白蝶貝珍珠,直徑15.5×19厘米

最大的海·最南的領土

我省地處碧波滾滾的南中國海,是我國最大的邊緣海。南海諸島中范圍最廣、島礁最多的是南沙群島,它南端的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的領土。

最低的緯度·最高的年平均氣溫

海南是中國緯度最低的省份,又是年平均氣溫最高的省份,西沙群島年平均氣溫達26.5℃以上,一月份平均氣溫17.3℃以上,而同月黑龍江的海拉爾地區是零下27.6℃。

最大的風速·最多的雷暴

海南島素有"台風走廊"之稱。1973年14號台風從島東的瓊海縣過境,風速高達每秒81米,而12級台風的風速只不過每秒37米。位於島西北部的儋州市是我國雷暴最多的地方,全年平均有130.7天打雷,被稱為中國的"雷暴之鄉"。

最大的椰林·最早一株可可

在全國名特產之鄉中,海南享有"椰子之鄉"的美稱,而全省最大的郴林則在文昌市建華山。中國第一株可可,是1954年在萬寧市興隆華僑農場種下的。

最長的·最毒的·含油量最多的植物

生長在寶島熱帶密林中的白藤,可長達300至500米,其莖柔韌,是藤製傢具的理想原料,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植物。聞名世界的毒性最大的樹是見血封喉,人畜誤吃其乳汗會引起心臟麻痹而中毒死亡,獵人用其乳汁塗箭頭可獵獸。來自非洲的"世界油王"--油粽已在寶島"落戶",它每年畝產油量約等於花生的七八倍,大豆的10倍。

五、海南珍奇

麵包樹

為海南省保亭熱帶作物研究所栽培。它的果實重40多斤,切片火烤,味苦麵包,故稱之"麵包樹"。

還有一顆珍貴的"猴麵包樹",在海口公園里落戶,是世界上胸徑最大的喬木之一。樹高20米左右,莖干粗大得令人難以置信。莖周長50米,需20餘人合抱。壽命之長可達5000年,是植物王國中的壽星公。 旅人樹

它生長在海南省的五指山地區。這樹非常奇特,葉柄基部有個"容器",可儲有幾斤晶瑩透亮的甘水。旅人遊客,撕開葉柄,可仰面痛飲,猶如"健力寶",既干凈衛生,又清涼可口,令人疲勞頓失,精神為之大振。

雨 樹

它落戶在華南熱帶作物研究院的植物標本國里。葉子濃密翠綠,向四周作傘形張開,樹冠非常艷麗,盛開紅、黃兩種花朵,顯得熱烈,黃的態勢典雅,只要輕風一吹,花瓣就會隨風飛散開去,如蝴蝶群飛,景緻綽約迷人。

雨樹,老家在南美洲的沙漠邊緣,夜間,它那闊大的葉子,會徐徐合起來,積聚露水、雨天積雨水,翌日,陽光一照,葉子打開,露珠積水,揮灑而下,紛紛揚揚煞是好看,晴表"下雨",別有一番風趣。在沙漠旅行或爬山越嶺的遊客,每當口乾,往往在樹底下等候這恩賜"甘露"解渴。

海底珠寶紅珊瑚

祖國的南海孕育著無數的生命,也培養千姿百態的紅珊瑚,被那晶瑩的熱帶海水裹藏,彷彿披上飄渺的輕紗。但見它熠熠生輝,爭妍況發,賽過五月的朝霞、三月的春葩。那紅瑪瑙似的粗粗樹枝,質細膩柔韌,光澤滋潤,似透非透,表面及斷面都有樹狀紋理。更為有趣的是,紅珊瑚的珊瑚蟲是白色的。

每當夜晚降臨,白色的珊瑚蟲迎著不漲的海潮,伸出那柔軟的觸手,猶如一支支盪船的漿。突然,像觸電一樣緊緊收縮起來,啊,它獵到了一個小生物,迫不及待地將它送入口中,別看它沒有消化系統,卻有獨特的消化方式,食物被它外皮的脈管消化了,而它自身又分泌出一種粉狀物質,這就是石灰質。是它,使紅珊瑚的骨骼增大。身體增高。

百花嶺瀑布

百葯瀑布更是勝景。於青山之巔,碧林之中,一條銀鏈從天而降,其聲喧嘻,其色雪白,其勢磅礴,如珠如畫,蔚為壯觀。瀑布落差300米,呈三級跌岩飛瀉,形成多種美麗的景觀,一級"金龍吐珠"是瀑布的源頭,水流從山之頂端噴瀉而出,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二級為靈丹妙葯池,這里水質清純,沁人心肺,是純正的天然礦泉水,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常喝可醫治疾病。三級「白膚潭」,那泉水循涯散落,水花飄揚,狀如"仙女散花"。

風流山飛瀑

風山瀑布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東8公里處,它發源在附近的保梅山脈,流經風流山東側山坡,匯入石碌河。飛瀑從風流山主峰東側700米高的岩澗中排空氣瀉而下,形成洶涌澎的三級疊瀑,瀑面廣闊,十分雄偉壯觀,其落差600多米。

風流山飛瀑正在有一巨型天池,水深且急,沸騰不止,形成一圈圈打轉的旋渦,那水紋光彩變幻萬端,時像盛開的金銀花,時似飄動的玉帶,天池周圍的峭壁像是刀削斧鑿似的整流,鄰近的峽谷山澗奇花異木比比皆是,色彩斑斕,顯得格外娟秀嫵媚。
三亞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是祖國的南大門;是建設中的國際熱帶海濱風景旅遊新城。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位於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鄰陵水縣,北依保亭縣,西毗樂東縣,南臨南海。全市面積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市區面積37平方公里。東西長91.6公里,南北寬51公里。全境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境內海岸線長209.1公里,有大小港灣19個。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等。主要海灣有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崖州灣、大東海灣、月亮灣等。有大小島嶼40個,主要島嶼10個,面積較大的有西瑁洲島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島1.05平方公里。

三亞在國際經濟關系中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從三亞向東經菲律賓至西太平洋,向南經澳大利亞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廣州出發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國真正的南大門。三亞還是保護南海諸島的後方基地,其戰略位置在國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三亞古稱崖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992年3月考古學家在落筆洞發現了一萬年前的三亞人遺址,把海南人類歷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是目前已知海南島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舊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處遺址;沿海一帶還發現古波斯人的墓群。早在秦始皇時期設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漢代在現在的三亞市崖城鎮設立了珠崖郡治,隋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宋代成為我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韓瑗、名僧鑒真,宋代名相趙鼎、大臣胡銓和紡織家黃道婆等先後來過崖州,對本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公元1912年,崖州改為崖縣,1950年4月崖縣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1954年10月中共崖縣縣委、縣政府及直屬機關從崖城搬到三亞。1958年與保亭、陵水及萬寧興隆牛漏地區合並為崖縣(大縣),1959、1961年先後分開,設置保亭、陵水縣。崖縣保留現轄區域。1984年5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987年9月26日,國務院批准三亞市升格為地級市。同年12月30日,三亞地級市正式成立,掛牌辦公。三亞市行政建制為市政府、辦事處、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全市轄兩個管理區、一個辦事處(河東、河西管理區,南海辦事處),10個鎮(藤橋、林旺、紅沙、田獨、羊欄、荔枝溝、天涯、崖城、保港、梅山),3個鄉(高峰、育才、雅亮)。此外還管轄南田、南新、南島、立才、南濱5個國營農場。

三亞市是漢、黎、苗、回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1998年底全市總人口(常住人口)46.37萬人(城市人口13.7萬人);其中,黎族17.8萬人,苗族2907人,回族6024人。語言有普通話、海南話、軍話、邁話、黎話、回輝話、儋州話、蛋家話等。�

三亞市區環境極為獨特,山、海、河三種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構成了三亞市特有的自然景觀。市區三面環山,北有抱坡嶺,東有大會嶺、虎豹嶺和海拔393米的高嶺(狗嶺),南有南邊嶺,形成環抱之勢,山嶺綿延起伏、層次分明;同時,山脈的延伸將市區分成若干青山圍成的空間,為城市不同地區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間景觀環境。海上回望,群山如綠色屏障輝映出三亞市的嫵媚多姿。眾多山頭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灣和城市景觀的制高點。三亞面臨南海,海灣較多,眾多海灣各有佳景。處於市區的大東海、小東海、三亞灣與市民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海上的東、西二島彷彿是面向南海的一張大門,為寬闊的海面增加了層次感,海霧飄過,兩島掩其中,憑添了幾分神秘;漫步沙灘,作為三亞市標志的鹿回頭隱約可見。三亞有東、西二條河穿過市區,二條河交叉南匯於南邊海,北匯於中島端,自然岸線曲折多變,上游水網縱橫交錯,兩岸自然生長的紅樹林綠影婆娑,時有水鳥飛弋,魚躍錦鱗,景緻優美,生機盎然。

三亞市區座落在這樣一種幽美的以山、海、河為特點的自然環境之中,城市的建設注意城市與自然景觀環境、生態環境的協調關系,「山—海—河—城」巧妙組合,渾然一體,構成了三亞市區獨特的環境特色。
不能翻譯!!!!!!!!!!!!!!!!!!!!!!!!

❸ 李福林的藝術簡介

李福林,1951年出生於山東濟寧人,著名國畫家。
先後畢業與山東省工藝美校和曲阜師范大學藝術系。
自1973年以來,作品不斷參加國內外舉辦的大型畫展和邀請展,1995年獲得文化部優秀作品獎。
人民日報
歐洲時報
大眾日報,
澳門日報,
韓國月刊美術世界,
中國書畫,
國畫家,
法國 絲綢之路,
中華新時代等報刊雜志,
山東電視台都曾給予專題介紹和報道。
入典「中國當代國畫家大辭典」等十幾部大型辭書。
1988年應邀赴日本山口縣四城市舉辦畫展和藝術交流;
1994年應韓國月刊「美術世界」之邀,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
1996年應法國歐華文化交流協會之邀,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
1990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福林畫選》
1993年香港出版《李福林墨竹》畫掛歷;
1996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福林畫集。 作品評論
1988年應邀赴日本山口縣四城市舉辦畫展和藝術交流;
1994年應韓國月刊「美術世界」之邀,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
1996年應法國歐華文化交流協會之邀,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
1990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福林畫選》
1993年香港出版《李福林墨竹》畫掛歷;
1996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福林畫集。
作品拍賣情況
拍賣公司 作品名稱 拍賣時間 成交價
中國嘉德拍賣公司 墨竹 1997年周末拍賣 1600元
中國嘉德拍賣公司 春酣 1997年迎春小拍 1800元
北京翰海拍賣公司 四君子條屏 2005年迎春拍賣 18000元
北京翰海拍賣公司 農家風味 2005年迎春拍 13000元
上海大眾拍賣公司 花卉四屏 2005年春拍 116000元
上海大眾拍賣公司 秋韻 2005年秋拍 1 5000元
上海鴻生拍賣公司 成扇 2007年春拍 15500元
上海鴻生拍賣公司 成扇 2007年春拍 16000元
1988年底,我因事到山東濟寧,偶然發現一福李福林所畫的小品墨竹。這福墨竹吸引了我,它的簡練不凡的枝葉,濃淡生趣的筆墨,使我深感興趣。心想,濟寧這地方真不簡單,竟有這么一位已有成就的畫家,真令人高興。。。。。。
他的作品無不使我感到美好,很有傳統而又不死學古人,有創新而無做作的痕跡。他那葫蘆,那葡萄,其枝蔓都能畫的大膽落筆,亂而有序,雖誇張而自然。齊白石說: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既源與造化,而又有畫家之「我」在也。尤其是李福林的風竹,頗有新意。我畫竹十載,看了他的風竹。亦大為喜愛。他的一幅取材與孔府後花院的橫幅風竹,未曾畫筆直的竹干,就顯的與眾不同,而竹葉用墨的濃淡及其排列變化,則顯示作者的功力和才華。。。。。。
李福林不過四十,已取得現有成就,唯其年輕,則前途無量也。李福林的畫能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真使我高興,並欣然為其做序。
-----------力群(著名藝術家,美術評論家)
1994年4月於太原
1996年7月,人民日報常駐巴黎首席記者楊汝生先生個給我一本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李福林畫選》,被它吸引住了。無論是繁花百卉,蔬菜瓜果,還是飛鳥魚蟲,在他的筆下都顯得生機勃發,神韻飛揚,與眾不同,理想之光同自然之美交融輝字。在李福林的世界裡,充滿了對人,對自然的熱愛,對孔子故鄉一山一水和一草一木的熟知,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木幕布卷的追求。。。。。
他的作品還與1993年和1996年兩度在法國在法國展出過,都獲得了成功。我很高興為天井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他新的畫冊作序,並相信他在巴黎舉辦的畫展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戴頑君(法國華人老藝術家)
1996年7月於巴黎
李福林是一位有名的畫家。他長的英俊,處事謹慎,尊重別人,表裡和諧統一。在我的眼裡,他大有儒家學者的風范。。。。。
1993年我有幸協助在MENNECT(ESSONE)庄嚴的橘園答應里展出了李福林的畫作。1996年我們又在著名的BUISINESS SCHOOL DE NEC 組織了李福林的畫展。許多法國知名人士和中國高級代表出席了展覽,這兩次畫展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無不征服了法國觀眾,給喧嘩的現代化快節生活中的人們帶來光和美的享受。。。。。。
-------梅莎麗(法國畫家,杭州西冷印社歐洲顧問,中國美術學院歐洲顧問)
1996年6月於巴黎
李福林先生是中國著名的畫家,他的作品1991年和1992年兩次在韓國漢城舉的的(現代中國畫斷面展「」著名畫家招待展「展出過,受到韓國觀眾的喜愛和欣賞。為紀念〈美術世界〉創刊10周年,慶祝韓中建交兩周年之際,我們特邀李福林先生在耕仁美術館舉辦這次畫展,並預祝畫展取得圓滿成功。
朴弘律(〈美術世界〉發行人,漢城耕仁美術館館長)
1994年7月與漢城
「福林先生畫出各有其香,善哉,善哉。」
庚辰菊花開候書十四字以贊。
----------------王伯敏(著名畫家,美術史學家)

❹ 請告訴我一堆關於古玩的詞.越多越好

Paar:一對

Rundschalen:圓形碗

Rund: 圓形的

Schalen:碗(復數)

mit : 有

Drachen- und Phönixdekor:龍和鳳凰文飾

Drachen:龍

und:和

Phönix: 鳳凰

dekor: 修飾,文飾

aus Porzellan:瓷製的:

Porzellan: 瓷器

\'Wucai\':五彩的

Drachenschalen :龍紋碗

Kaiserliche:皇家的,官窯的

Drachenteller:龍紋盤

teller:盤子

Gelbgrundige \'Famille-rose\'-Vase:黃底粉彩的罐子

Gelb:黃的,黃顏色的

grundige :襯底的

Famille-rose:粉彩的

Vase:罐子

Unterglasurblaue:釉下彩青花

Unter在...下面

glasur:玻璃的,釉面的

blaue:藍顏色的

Transitional-Periode :過度時期,指晚清到清早期,一般是崇禎,順治時期

\'gu\'-Form :花觚形狀的

Balustervase:

Deckelvase:帶蓋子的罐子,如將軍罐

Seltener:稀少的,少見的

puderblaue:霽藍釉的

Sehr :非常的,相當的

große:大的

grüner:綠色的

schwarzgrundige:黑底的

Vierseitige:四棱形的

Kanne:壺

Schriftzeichen:字母的,漢字的

Feine:精細的

Pinselbecher: 筆筒

Kalligraphie:書法

Gefußte Schale:高足碗

königsblauer:霽藍的

monochromer: 單色釉的

\'Mirror-black:深黑色的

Pflanzschalen:花盆

Ständen:座

auf Ständen :帶底座的

Weihrauchstäbchenhalter :香熏

Granatapfel:石榴

Siegelmarke:款識

Kalebassenvase :葫蘆瓶

Fledermaus:蝙蝠蚊的

Spucknapfes:痰盂

Stangenvase:花斛,

eisenrote:礬紅的

Vogel:鳥的

Dayazhai:大雅齋的

Stil:風格

Unterglasurrote:釉里紅

Frücht:葡萄紋的

Blüt:花卉紋的

Meiping-Vasen:梅瓶

korallrot:珊瑚紅的

Rouleau-Vase:筒瓶

Pilgerflasche: 報月瓶

Gruppe :組

Deckeldosen:印盒(德語為蓋子+盒子)

Hälfte:一半的

Zierschrift:美術字

Vierseitige:四棱型

Wang Yeting:汪野亭

datiert:日期,在...上書寫日期

Republik-Periode:民國時期

Darstellung:描述,描寫

Platten:瓷板

Porzellanplatten:瓷板

Gedicht:詩歌

Reitern:騎兵,古代的將士

Figur :人物像
Pilgerflasche vase:抱月瓶

Deckeldösch:印盒

Grisaille:???

Malerei :圖畫,圖案

Hongxian:洪憲

szene:景色,

Republik-Periode:民國時期

Wang Yeting :汪野亭(人名)

Reiterszene :刀馬人物畫片

Shende tang:慎德堂

Landschafts:山水紋

\'Famille-rose\':粉彩的

Darstellung:描述,寫真

Plat:瓷板

Liu Xiren:劉希任

Porzellanplatten:瓷板

Tablett:茶托

Weinbecher:葡萄酒杯

Oval:橢圓形的
Goldfond:金黃色的底

korallrotem:珊瑚紅的

Hundert spielenden Knaben:百子(嬉戲)圖

Prozessionsszene:春遊圖

Unsterblich: 壽星

Shoula壽星老

Dame: 婦女,美女

Seeufer[詞性] das 海岸,湖岸,岸邊

Gottheit
[詞性] die
偶像,天神,神靈,神物

Ju ren tang :居仁堂制

musizierenden Knaben:嬰戲演樂圖

musizierenden:奏樂

Knabe
[詞性] der
pl.Knaben男孩。男孩子。男孩兒。童。僮。兒子。

konisch
[詞性] Adj
圓錐形的

konische Schalen:斗笠碗

Becher
[詞性] der
杯子

Weinbecher: 葡萄杯,梅花杯

Gedichtaufschrift:詩文紋

Deckelschale:蓋碗

Deckelvase:將軍罐

bemaltes keramisches Gefaess n 彩陶罐

Weinkelch m 觚

riesige Kessel m 鼎

Neolithikum n 新石器時代

Bronze f 青銅器

Zikade f 蟬

Taotie --Maske f 饕餮紋

Gefaess aus weissem Ton 白陶罐

Lackschale f 漆器

Keramikgefaess mit Deckel 帶蓋的陶罐

Porzellanoefen m 瓷窯

Keramikoefen m 瓷窯

weisses Porzellan n 邢窯

Keramik mit dreifarbigen Glasur 唐三彩

Krug m 壺

einstempeln vt 印花

einritzen vt 劃花

Krakelee n 陶瓷器上人工做成的網狀細裂紋

elfbeinfarbig 象牙白的

Aufglasurfarben pl 釉上彩

Unterglasurfarben pl 釉下彩

die Dou-cai (Kampf der Farbe) 豆彩

Toepfereien pl 制陶業

Der Ofen Ruyao 汝窯

Geschnitztes Lacktablett n 雕刻漆盤

❺ 插畫家唐卡畫畫用哪些工具

唐卡(Thangk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它是刺綉或繪畫在布、綢或紙上的彩色卷軸畫,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個畫種。

唐卡內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態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歷史和民族風情的畫面。西藏唐卡構圖嚴謹,均衡,豐滿,多變,畫法主要有工筆重彩與白描為主。

唐卡品種多種多樣,除彩繪唐卡與印刷唐卡外,還有刺綉、織錦(堆綉)、緙絲、貼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綉唐卡是用各色絲線綉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樓閣等均可刺綉。織錦唐卡是以緞紋為地,用數色之絲為緯,間錯提花而織造,粘貼在織物上,故又稱「堆綉」。貼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緞,剪裁成各種人物和圖形,粘貼在織物上。緙絲唐卡是用「通經斷緯」的方法,用各色緯線僅於強烈的裝飾性。有的還在五彩繽紛的花紋上,把珠玉寶石用金絲綴於其間,珠聯璧合,金彩輝映,格外地顯得燦爛奪目。緙絲是我國特有的將繪畫移植於絲織品上的特種工藝品。這些織物唐卡,質地緊密而厚實、構圖嚴謹、花紋精緻、色彩絢麗。西藏的織物唐卡多是內地特製的,其中尤以明代永樂、成化年間傳到西藏的為多,後來西藏本地也能生產刺綉和貼花一類的織物唐卡了。印刷唐卡有兩種,一種是滿幅套色印刷後裝裱的,還有一種是先將畫好的圖像刻成雕板,用墨印於薄絹或細布上,然後著色裝裱而成。這種唐卡,筆畫纖細,刀法遒勁,設色多為墨染其外,朱畫其內,層次分明,別具一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視之如雕鏤之象,風貌典雅,富有立體裝飾效果。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多是印刷唐卡與繪制唐卡。

釋迦牟尼 當代 剪貼 外美尼馬制

唐卡的內容,絕大部份是宗教畫,也有少量取材於社會歷史、世俗生活及醫學、天文等內容的掛圖,大致歸納為以下十二類:一、佛 二、菩薩 三、女性尊者(佛母) 四、羅漢 五、密宗護法神 六、教派祖師、歷史精英 七、教理、教規圖 八、神話傳說 九、歷算、醫葯圖 十、歷史故事圖 十一、古寺建築圖 十二、宗教圖案

釋迦本尊諸佛菩薩 清代 布畫 拉卜楞寺

唐卡的繪制,以青海省黃南自治州吳屯藝人繪制布畫唐卡的方法典型。在繪制前,畫匠或藝僧均要卜擇吉日,焚香禱告,然後才一面誦經,一面備料。

釋迦本尊諸佛菩薩 清代 布畫 吳屯寺

首先把白堊粉摻進骨膠,調成糊狀,均勻地刷塗在棉白布上,使布面細孔被填塞。再用貝殼或圓石磨光,使之平整並易於著色。以平整、均勻,不透光為標准。薄了,顏色要浸透,厚了,將來卷畫時會有脫落和襲紋。畫布用細繩綳在或張釘在竹框或木框上。畫時先找出中心線,並用赭色在背面或用炭條在正面畫出,再找到中心點。然後起稿、塗色、渲染、勾線(勾金線和貼金 箔),畫完去框,舉行開光儀式。然後四邊裝上緞邊或絹邊,背面襯布,上下皆上棍軸,軸兩頭安銅或銀質軸頭。唐卡兩邊從上披下兩幅絲幔,用以遮擋灰塵和燈火油煙。最外邊縫上兩條與絲幔等長的錦緞綴帶,寬約四至五公分,既是裝飾,又可擋住絲幔不被風吹開。供奉時才撩開絲幔。一幅較大的構圖比較繁雜的唐卡,要經過兩三個月的細心描繪。有的是一個人獨立完成,但大都是師傅勾線和貼金,徒弟施色。

釋加牟尼 清代 金汁白描 布達拉宮

如塑像和壁畫一樣,繪制唐卡以教化為唯一宗旨,全部用以供奉。故繪制者從不在畫上署名,只在背面用硃砂寫上經咒,至使年代久長或遙遠的唐卡,無法考證出繪畫年代和作者的姓名。

彌勒佛 清代 布畫 邊都寺

唐卡的繪畫技法,按以下順序和方法完成:
一、起稿,藏語稱「姜瑞」。
二、著色,藏語稱「嘎姐巴」。
三、分色渲染,藏語稱「當姐巴」。
四、勾復線,藏語稱「姐節巴」。
五、鋪金和勾金線,藏語稱「塞熱」。
六、修整。藏語稱「西扎」。
七、開光、鑲邊。

在藏傳佛教神聖的殿堂、活佛公署和阿卡(一般和尚)的僧舍,乃至平常百姓的家中,都供奉有唐卡。遊方僧和應請外出念經、操辦佛事的僧人,也都攜帶唐卡。

釋迦牟尼 當代 刺綉 佑寧寺

塔爾寺顯宗學院(大經堂)里,懸掛有近五百幅大小不等的唐卡,大的二平方米,小的半平方米,有繪畫的、有織綿的,有平堆、有高堆,猶如集唐卡藝術之大成的展覽大廳,在三樓庫房裡,堆放了好多大木箱,里百珍藏著數百幅唐卡,准備用來在不同的宗教節目,如佛誕、佛涅般日等懸掛供奉。更有四幅巨幅唐卡,面積在一百五十平方米左右,收捲起來要四五十人才能扛走,那是「曬大佛」時鋪在山坡上供奉的。更有的佛堂,成了唐卡的世界,如甘肅拉卜楞寺加木樣活佛公署內小佛堂,牆上密密麻麻全是唐卡,有的牆面上,唐卡被兩三層重疊懸掛著。每一幅唐卡,都是高水平的藝術品。

釋本尊諸佛菩薩 清代 布畫 隆務寺

唐卡在藏傳佛教藝術作品中,佔有這么大的比重,又有很高的傳經佈道的作用,它到底源於何時?又如何發展到難以窮計的地步?很遺憾,沒什麼資料可查,唐卡老畫師也說不清根底。不過,就西藏的繪畫藝術來說,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上出土的文物,證明三、四千年以前,青藏高原就有了原始的繪畫藝術。

釋迦牟尼下凡 當代 布畫 尖木措繪

據有關資料介紹,古印度遊方僧在傳經佈道時,就常常使用這種宗教軸畫。梵文Patas即指這種用於和膜拜的宗教卷軸畫。所以,最早期的唐卡,理應與印度佛教壁畫技藝同時傳入西藏(至少可追溯到吐蕃時期遣存的大昭寺壁畫「三十五佛」及「六相菩薩」等之前。目前尋不到實物,只是推斷而已。

如壁畫和雕塑一樣,唐卡繪畫藝術深受印度、尼泊爾以及漢地畫風的影響。西藏著名歷史學家多那他(公元1575年-1634年)傳世蓍作中有過論述。敦煌壁畫及出土的紙畫中,也有吐蕃中晚期作品。現藏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的敦煌出土紙畫虛空藏菩薩,下主有藏文題記,可能就是當時壁畫和唐卡畫的粉本。

釋迦牟尼 清代 布畫 吳屯寺

印度不少佛教高僧到吐蕃傳教,也帶來了佛畫藝術。不少藏族僧人到那裡求學,印度燦爛的佛教藝術寶庫--那爛寺,對藏傳佛教藝術的發展和提高起了不小的作用,至今唐卡繪畫中仍明顯地保留著古代印度的畫風。

釋迦牟尼 清代 木刻版彩繪 布達拉宮

唐卡藝術,鑒於它本身的宗教屬性,所以也和塑像一樣,是隨著藏傳佛教的興盛和流傳蓬勃發展起來的,早在贊普松贊干布與篤信佛教的尼波羅(現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成親後,開始尊崇佛教,並興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釋迦牟尼和十大弟子 清代 布畫 塔爾寺

赤松德贊時期,吐蕃王朝大力弘揚佛法,於公元779年建成了首次供奉佛、法、僧「三寶」俱全的桑鳶寺,並推廣了「七戶養僧」制度,佛教的發展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釋迦牟尼和文殊 彌勒二菩薩 年代不詳 布畫 吳屯寺

繪制唐卡的畫師要嚴格按照《造像度量經》所規定的法度。就像佛門弟子遵守佛訓教規一樣,把《造像度量經》奉為金科玉律。各類佛、菩薩、護法神等造的各部位,都有固定不變的比例尺度,一般以手指為基準來度量。

釋迦牟尼征服魔道六師 當代 布畫 小夏吾才郎繪

唐卡的畫面大都是長方形,但最古老的形式有近乎方形的。有的畫面上四角畫四佛,畫面下方為一方塊,謂之:「門」。現在這種形式不多見了。

十二指為一面部寬;三個面部寬為一個身寬;五個面部寬為個坐佛身高;九個面部寬為一個立佛身高。另外,他們的位置、色彩、面容、坐立姿勢、的法印、飾物、發式、光輪及所持法器等,也都是程式化了的。這樣做,才能保持唐卡的庄嚴和神聖。
唐卡概說·
GMmW2I0
At%fh:f0 唐卡(Thangk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它是刺綉或繪畫在布、綢或紙上的彩色卷軸畫,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個畫種。大渡網 S:Hr;V2L+g(['q
大渡網AaO(r s!x.G#^x
唐卡內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態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歷史和民族風情的畫面。西藏唐卡構圖嚴謹,均衡,豐滿,多變,畫法主要有工筆重彩與白描為主。大渡網Vk,H6{"DZ!EO/G

c M!]UL i.[Mt~0 唐卡品種多種多樣,除彩繪唐卡與印刷唐卡外,還有刺綉、織錦(堆綉)、緙絲、貼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綉唐卡是用各色絲線綉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樓閣等均可刺綉。織錦唐卡是以緞紋為地,用數色之絲為緯,間錯提花而織造,粘貼在織物上,故又稱「堆綉」。貼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緞,剪裁成各種人物和圖形,粘貼在織物上。緙絲唐卡是用「通經斷緯」的方法,用各色緯線僅於強烈的裝飾性。有的還在五彩繽紛的花紋上,把珠玉寶石用金絲綴於其間,珠聯璧合,金彩輝映,格外地顯得燦爛奪目。緙絲是我國特有的將繪畫移植於絲織品上的特種工藝品。這些織物唐卡,質地緊密而厚實、構圖嚴謹、花紋精緻、色彩絢麗。西藏的織物唐卡多是內地特製的,其中尤以明代永樂、成化年間傳到西藏的為多,後來西藏本地也能生產刺綉和貼花一類的織物唐卡了。印刷唐卡有兩種,一種是滿幅套色印刷後裝裱的,還有一種是先將畫好的圖像刻成雕板,用墨印於薄絹或細布上,然後著色裝裱而成。這種唐卡,筆畫纖細,刀法遒勁,設色多為墨染其外,朱畫其內,層次分明,別具一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視之如雕鏤之象,風貌典雅,富有立體裝飾效果。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多是印刷唐卡與繪制唐卡。

·唐卡派別·
Fs1]-Z7h7B3fb@4E0大渡網Y`V2F0Sq i
不同風格的唐卡(Thangka)代表了西藏不同的畫派,西藏的繪畫流派可以分為:大渡網4~!a3R+^/q {
大渡網lr+qL&k*i8p q
噶知派大渡網U~YR n

eUNO A$Mh2j0 噶知是藏族繪畫雕塑的一個流派,據說該流派沿襲噶瑪牟覺多傑撰著的《圖像度量經》之畫風,以繪制寧靜善良的人物畫像出名欽澤派。 大渡網b3fW[ \4K
欽澤派大渡網T.B {*@h:I/h
大渡網'hx't1VHO,x-o
欽澤派的創始人是西藏貢嘎爾朵地方的欽澤欠茂。該派脫胎於曼唐巴畫派,所以較多地保留了曼唐巴的畫風。
1~eD1RZ]8?k/n0大渡網)[3Q)v+r'|/{
噶爾熱
t5W!jRDoO/[0
6@&T(@lD[NL0 噶爾熱是南木卡扎西活佛把藏畫的度量和漢族畫(國畫)的上色、景物布局結合起來的一種畫派。其特點是畫面大,容量多,人物面部清秀,笑容藏而不露。
@a;~)J;E@QJ0
H;\6GV-X b,q3V'Qo0傑居畢畫派大渡網jTc%D;^L2u VN
大渡網/F4PM^*Dw#VZV
傑居畢畫派是由噶瑪曲央多傑在藏畫基基礎上吸收了克什米爾畫風而創立的一門畫派。大渡網9`u8C"PNu#} G0Kb
大渡網 Q hLS P1M
旦魯派大渡網`Z-O'_r*X!E;DC

r'{b }!F Rj| h"u0 學者智嘉和曼唐·察卡等人的畫風稱旦魯派,該派著有《神像度量如意寶珠》等美術典籍。大渡網|~P+Xg,M}0BT

E"GNS nB%Y%ku0代熱派 大渡網9l0H`+RTc!Au
代熱派是噶爾熱派和曼唐派畫風相融合的一個畫派,其主要特點是注重人物的造型、人物的神態和人物的內涵。該派較著名的畫師有旦增諾爾卜、榮巴·索南傑保、智拉普曰吾才讓、唐拉才旺等。
6uo%@@K'o&_0
!|,? ?+vx0希崗巴
%KoP PZG.s7L0大渡網:D*OaH`6iW/v
希崗巴活佛的畫風以及保持這種畫風的畫派稱為希崗巴。由於此派受尼泊爾繪畫風格的影響較大,所以也稱尼泊爾畫派。
b5b9X?wT1KC0g1@0
c&D} b[1Af/r.@0曼娘派
,Ad1\Di:p7p0大渡網sTY.q[1V8\3j3p
曼娘派是藏區最早的一個畫派,創始人是十四世紀的曼拉東珠,該派的特點是憤怒像怒中含笑,體態輕盈,衣著華麗,上色淡雅,神態逼真,身體各部位的尺度適中等。大渡網3jr??]^R*I4c
大渡網0cST7Q2Btb,W
曼魯派
UP Nd!M`0
%S$c+C#lUYm\0 曼魯派是曼娘和曼薩爾畫派的總稱。大渡網:v[ vFQ2ca
大渡網7C/XW)BMj!s ? [
曼薩爾派
g1` m!`+RMQM-Vnc4t0
%R Yy:F]Kj0 曼薩爾派的創始人是藏巴·曲洋嘉措,該派與曼娘派的畫風相近,特點是線條粗獷,面相威猛,上色較重,身量略高,畫工精細等。大渡網%[2R ^yQ#EsS[0g-J n
大渡網OC u P*a*n7p"{#R x
彭波畫派大渡網0zXd/uu%E
大渡網 r.o/QGni@7g0ZM0\
該派以其畫風嚴謹、工筆細膩、用料考究而聞名。次旦郎傑是本派第十代傳人畫師,也是當代最富有成就的著名民間藝術家。他的畫作在海內外深受歡迎,為了使唐卡這一民族藝術瑰寶得以發楊光大,他先後收徒十人悉心賜教,為該畫派的順利傳承打下了基礎。
&W4Y0J)w5UDK0

·唐卡的分類·
&K|,~YutH5Z%o0
Q?D3b\%D]&\9\0 藏族是中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唐卡又是藏族文化中著名的一種宗教(佛教密宗)藝術品。它是用彩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
LG#ZC/m4SuL0大渡網 c8p5R,q)LF~Z2~
布面唐卡:是先將白布綳在木框上,塗上一層膠質白灰,再用滑石磨平,然後勾勒作畫。大渡網WO_4uY @{

9]R8?3P/m'L0 刺綉唐卡:是用各色絲線綉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樓閣等均可刺綉。大渡網e0J$PM+@:JK

7o/mko0E"}zL0 織錦唐卡:是以緞紋為地,用數色之絲為緯,間錯提花而織造。
4m ` a KrO(`(O0大渡網'qq&`l3F
貼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緞,剪裁成各種人物和圖形,粘貼在織物上,故又稱「堆綉」。大渡網Juc#`*p]j?|
大渡網Y1M0C^A
緙絲唐卡:是用「通經斷緯」的方法,用各色緯線僅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視之如雕樓之象,風貌典雅,富有立體裝飾效果。緙絲是我國特有的將繪畫移植於絲織品上的特種工藝品,質地緊密而厚實、構圖嚴謹、花紋精緻、色彩絢麗,有的還把珠玉寶石用金絲綴於其間,珠聯璧合,金彩輝映,燦爛奪目。西藏的織物唐卡多是內地特製的,其中尤以明代永樂、成化年間傳到西藏的為多,後來西藏本地也能生產刺綉和貼花一類的織物唐卡了。大渡網 me Z6V3u)i7w

&h"g8P'O ~/zd/H0k;T0 印刷著色唐卡:是先將畫好的圖像刻成雕板,用墨印於薄絹或細布上,然後著色裝裱而成。這種唐卡,筆畫纖細,刀法遒勁,設色多為墨染其外,朱畫其內,層次分明,別具一格。
:T\v{`y0
0x)h;Y jbX{e0 可以用絲綢製作唐卡畫芯,裝裱分:古樸(織錦緞)、中式卷軸、鏡框三中風格所有唐卡均有夜光(嗡阿吽 )咒語裝臧 (白天不顯,有請佛、開光、避邪、吉祥之意)。
M"d sX]F:u#~0大渡網7kpTn)j,@} y#]2vV

9v Kma^fMZ!R0
`!w ^0` W8U&l)x0·唐卡的藝術特點·大渡網_QOC.wy5{O

IHQ7O? O6T p0 斑斕的藏文化藝術中,唐卡可當之無愧地稱作一株奇麗的瑰葩。
1N:e;}^3^[o!\$]0大渡網e([5Yb#vr j
唐卡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諾文化遺址中,我們從簡單的彩繪紋飾上,可以窺視到當今唐卡藝術的先河。那黑彩繪成的三角折線紋和三角圖案,看似原始,卻顯得粗放豪邁,它與今曰尤其是藏東地區的唐卡藝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q5dE}9T)lC0大渡網V:D c }0[#F4L_0`{
人們現今所見到的唐卡,也稱之為布畫,她濫觴於佛教傳人西藏之後,伴隨著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傳,外來文化藝術滲透,唐卡藝術猶注人新鮮血液,她一方面發揚更新原有藝術特色,一方面吸取漢地或印度、尼泊爾等異域之藝術精華,久而久之,成為獨具一格的藝術流派。大渡網,[s2g-M(nA dH
大渡網*D{{4g&u sX
唐卡,是以亞麻布或粗布作為底布,較為珍貴者是以絲綢作為底布,可見與漢地有著直接的關系,當年文成公主人藏時,帶有紡織及繹絲等生產技術,這些底布從歷史上來看,當是這些生產技術在西藏被應用而後推廣各地。它的製作過程是藝術家首先作一木製木框,將底布四邊縫在四條細木棍上,然後用繩穿上細木棍再張撐在木框上;用一種動物膠與滑石粉調合而成的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底布上,目的是使底布均勻平滑無洞,光潔明亮,塗完後用一薄質工具將底布上的糊狀物刮平,刮勻;待底布干後,用炭條起紋,繪制圖像之輪廓,一般是先里後外,將中間主圖像畫成後再繪四周的附屬部分,最後上色。大渡網(B7Go7Af2K

/Ttf ~.nNC0 繪制唐卡所用的顏料都是不透明的礦物及植物顏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動物膠及牛膽汁。這種原料的配方科學,加之西藏高原氣候於燥,所繪就的唐卡既使過上數百年之久,依然色澤鮮艷,猶如新繪制的藝術佳品。
fawr9@k V_,aY0
\o2? b#\0 唐卡至此並不算完工,還有類似漢地的張裱之工序。畫成後,底布四周鑲以各色的綿緞,與圖像色調合諧相配,上下兩端貫以木軸,便於張掛;再在其上覆一與唐卡大小相同的絲綢,到此,一副裝裱的卷軸畫——唐卡才算完工。大渡網?4lK&N2}

#a"j+]n+l@"R!qO-[0 唐卡的內容,是一部社會史的風俗畫,題材廣泛,內容無所不包,尤以宗教題材冠首。它概括起來,可分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宗教教義經變畫、風土人情、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建築布局等等,可謂一部西藏社會綜合的歷史文化大辭典,縱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宗教等各方面,無以計數的大小唐卡,為藏學研究的諸領域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大渡網*f vF }i(C7@tv
大渡網%Y INW!e.j
唐卡從製作工藝上可分若干類,除繪畫外,還有刺綉、貼花、織綿、繹絲、堆綉等各種藝術技巧,用這些方法製作的唐卡,富有立體感與質感,動感也強,將它懸掛於殿堂之內,微風拂來,畫面上的佛像躍然布上,栩栩如生,在信徒的幻覺中,宛如置身於天界之內,禁不住飄飄然。
p6n8QhX(g&H0
C+U\ A:R0 現就有關宗教題材的唐卡,加以介紹。一般來講,每幅唐卡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各代表天、地與地下。此故然說明了佛教的教義,也反映了西藏原始宗教——本波教的三界說,只是變遷而已。中央部位一般繪上本尊造像,亦即信徒供養膜拜的對象,諸如釋迦牟尼、五部金剛大法、諸祖師等;上部即為空界,亦稱聖界,繪有諸佛菩薩;下部即為地界,也稱凡界,繪有護法神及憎侶。但聖凡之界並不如此嚴格區分,常常有不依此制編排的唐卡。居於空界最中的一尊佛像,稱之為「頂嚴」。本尊即是此佛的部屬。
YV C)dyG N0
*Ko2|1M `0 繪於唐卡之上的各種圖案,如諸佛菩薩的造型以所佩帶的飾物項冠、瓔珞、念珠等等,所持的法器,各有其宗教意義,不一的造型,並非藝術家隨心所欲而製作,單就手的姿勢與放置的部位,就有無數,或雙手合十置於胸前,或一手豎立置於跏跌座上,等等不一而足。大渡網%} Ksw_
大渡網cXs*` Q0b4_%V
唐卡的大小並不規則,大小相異,一般的為七人十厘米長寬,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巨者長度達數10米。今天我們能見到的最大的唐卡,為布達拉宮所珍藏的長達50餘米的二幅巨型唐卡,外地的遊人若有可能來到西藏,可在藏歷年2月30曰舉行的賽寶法會上,目睹布達拉宮賽佛台上懸掛的稀世珍品唐卡,那壯觀的場景將使你終生難忘卻。

~9^1x8k!u+z0大渡網n Dj/F D1y:r&b3|.O
·西藏唐卡的構圖形式·大渡網'G9K@:Yg M7j

L(Q'U*i nn:k7U0 西藏唐卡的構圖形式是十分豐富的。中心構圖在唐卡中是最常見的一種構圖形式,是以主要人物為中心,上下左右展開故事情節,以達到畫面主次分明,飽滿均勻的效果,均齊中又有很多變化。如《三世佛像》,釋迦牟尼的背面深色的烈焰騰空而起,四周風火交加,雲騰煙繞集密,勝樂金剛、大威德在上方,兩邊和下方吉祥天母及下屬護法諸神以各種動態呈現,使整個圖面豐富多變。中心人物占畫面統治地位,周圍的人物布置均衡,所以畫面在氣魄上,既有磅礴的動勢,又無雜亂之感。這類構圖在繪制各類金剛、護法諸神中常用。在繪制度母、觀音之類菩薩時,用中心構圖法,但背景除頭光、身光及盛開的鮮花或用手組成的圖案裝飾外,多用風景襯托藍天、青山、綠水、白雲、鮮花,這一切經畫師巧妙地裁剪組合,給人以寧靜優美之感,使觀音度母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形象更加突出。繪制歷輩高僧,以中間人物的動態、性格、特點配以自然界的景物,這類畫的景物特別注意經營位置,盡量發揮寫實風景的作用。大渡網SlXfx4T

l8[ @+vH,`(wkm0 風俗畫構圖在唐卡中應用相當廣泛。這種構圖多用於繪制連環形式的傳記或故事。它不受時間、空間及透視的影響,往往把一個故事或故事情節集中於一個畫面。大家所熟知的大型系列唐卡《八思巴傳》,囊括了八思巴整個一生的宗教、政治活動,把八思巴兩次進京,沿途萬里的風物習俗,盡收卷內。畫面的景物隨故事情節的需要而變化,不受歷史、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的人物不受遠近透視關系的影響,安排得生動活潑,但整個畫面統一在大的基調上,使構圖很完整。如布達拉宮、哲蚌寺、扎什倫布寺的巨幅唐卡《釋迦牟尼傳》、《佛本生圖》,以及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傳記唐卡等都用這種構圖繪制。這種唐卡面積一般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構圖很完整,十分壯觀。以表現建築為主的唐卡,採用鳥瞰全局的散點透視構圖法,把建築的特徵、結構充分表現出來,而且圍繞建築展開故事情節。如布達拉宮珍藏的唐卡中,有一幅描繪建築布達拉宮時的宏偉場面,唐卡的每個情節都圍繞建築展開,其中穿插一些傳說故事,使畫面更富有情趣,從建築開始到竣工典禮的情節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定期有其他各大寺廟的創建等都繪有以建築為主的唐卡構圖,充分表現了藏族人民在建築方面的高超技能。
.G5Pia(L\!D0大渡網"a4Q3y7D1W!_$D8e
壇城圖是一種以幾何圖形為主的構圖,壇城是指佛的宮殿,由外到內以圓形和形的幾何體形式層層相套構成,正中間為主尊或佛,外面圖形以水圖案及火焰圖案裝飾,第二層起用圓形的金剛圖案、水圖案、蓮花圖案裝飾,表示大海、風牆、火牆和金剛牆、蓮花牆、護城河。內套正方形圖案表示城牆、屋檐,層層深入,最後到達主尊殿,並用紅、黃、白、藍表示東南西北四方,圖案結構復雜,抽象和具象手法並用。壇城繪制難度很大,只有具備高超技藝和豐富多彩宗教知識的畫師才能繪制,壇城雖為神佛宮殿,但其內容深奧難懂,是佛教密宗專修課。壇城的構圖緊湊,圖案繁復多變,裝飾性強,具有很美的形式感。如大家所熟悉的唐卡《六道輪回圖》、《四大部洲及風火水土圖》、《天體曰月星辰運行圖》、《香巴拉圖》等,構圖更是變化無窮,從地球天體、藏歷歷法、十二屬相紀年、四季變化、人類輪回、天堂地獄無所不有。它不僅給人以藝術享受,而且使人增長許多知識。
vI6p/ae,Vlj K0
*FD9b7^}0 藏醫學專用的各種唐卡,將人體發育、人體脈絡、疾病原因、治療方法、葯物應用等詳細繪出。這類唐卡構圖簡明、寫實,內容豐富,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藏族醫學科學掛圖,不僅是研究藏醫的珍貴資料,而且在藝術上也有欣賞價值。
;hrq7zI}:qSE0大渡網&CKH4Hn5aI*s
藏傳佛教密宗,起始於公元10世紀後半期,它和藏傳佛教一樣,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本教相結合的產物。所以藏傳佛教密宗的神佛多得不計其數。筆者見過的繪進唐卡中的各種密宗神佛教就有639個,而每個神佛又都有變佛的本領,一變就是許多模樣,變化的越多,說明本領越大。所以除了一些常見的、有明確特點的密宗神佛外,一般很難識別他們的身份。在唐卡中,最常見的有三尊密宗神佛,即勝樂金剛、集密金剛、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有62種,基本體為三頭、十二臂、二足、胸前附母神,其狀為一頭、二臂、二足,立像;集密金剛有32種,常見的是盤腿坐像,本體為三頭、八臂、二足;大威德金剛胸前附母神,其狀為三頭、四臂、二足,大威德金剛變化尤為多樣,常見的形式有兩種,一是附有母神像,另一是不附母神像,其狀,正面為水牛頭,頂生角,牛頭周圍另有八頭圍繞,三十四臂、十六足,多坐像。除上述三大金剛常被繪入唐卡外,各寺廟尚有自己的密宗大神唐卡。如薩迦寺的傑多吉唐卡,八頭、十六臂、二足,交*的兩手,抱母神,左持金剛杵,右持骷髏,其他各手都持骷髏;母神一頭、四臂、二足、手中也持骷髏。桑耶寺的普巴唐卡,二頭、六臂、二足,胸前兩手合十,身後有翅,腰圍虎皮。扎什倫布寺里的團吉科洛唐卡,四頭、三臂,每肩出八掌、二足,胸前附母神,等等。這類唐卡的構圖方法都很巧妙,畫師在處理眾多的頭、手和母神的頭、手時,使它們形成一個圓圈,包圍在金剛本體的周圍,使畫面造成「眾星捧月」之勢,而母神的多頭多手則散亂地聚在一起,在本體的小范圍內活動,與本體起著陪襯和聯系作用。這就在構圖上既保持了使用圓圈的意圖,又打破了圓圈帶給構圖的呆板,通過誇張、變形、裝飾等藝術手法,使凶惡的形象不失美感,怪異的畫面能於情理相通,使之符合審美要求和欣賞習慣。此外,這類唐卡還充分運用了造型要求的對比,使抽象的形體與具體的形體相結合,發揮了構圖的語言特點,令人產生共鳴。 大渡網c;RH {)s5wI n

$\|5B?0E7m5GN0·西藏唐卡源流·
n$T9I Y S [M1z0大渡網 gl4n W? @*L
唐卡,類似於卷軸畫,多畫於布或紙上,然後用綢緞縫制裝裱,下軸端飾有精美軸頭。畫面上覆有薄絹及雙條綵帶。裱成後,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並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硃砂手模。也有極少的緙絲、剌綉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繪制極為復雜,用料極

❻ 用英語翻譯句子。他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一位老教授。 這是一輛日本的汽車。 他手裡拿著鮮花回了家。 ...

He is an artist is an old professor. This is a Japanese car. He was holding the flowers back home. Your job is to sell vegetables, and repair is my job. And compared to his classmates, his highest. Eat healthy foods and more exercise you will be good health. Not only alts, children are also interested in the film. He likes to plant flowers in her husband like a pet. He decided to go abroad because he wanted to improve my English. He own a home but do not feel lonely.

熱點內容
盆栽藍蓮 發布:2025-08-29 00:34:11 瀏覽:333
亞布力到牡丹江火車 發布:2025-08-29 00:34:10 瀏覽:174
櫻花歌吉他譜 發布:2025-08-29 00:32:39 瀏覽:685
鳳鵑花花語 發布:2025-08-29 00:32:38 瀏覽:881
組合盆栽花卉圖片 發布:2025-08-29 00:30:58 瀏覽:399
天台荷花池 發布:2025-08-29 00:30:52 瀏覽:25
無錫花藝設計招聘 發布:2025-08-29 00:08:16 瀏覽:399
袋鼠抓花卉 發布:2025-08-29 00:06:24 瀏覽:420
梅花魂節選閱讀答案 發布:2025-08-28 23:46:02 瀏覽:439
茶花女逸事 發布:2025-08-28 23:44:05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