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花藝官
A. 三毛第一任丈夫是誰荷西之前的那位。
嗯 那好像還不能叫丈夫吧 荷西就是第一任 不過他有很多男友 你聽聽吧
她初戀男友叫梁光明 這是他的故事
三毛19歲入台北華岡文化大學選讀生。人生第一次戀情是跟文化大學戲劇系高三毛一屆的梁光明,梁光明現在是台灣作家,筆名舒凡。三毛和梁光明相戀三年。梁光明畢業前三毛設想著跟梁光明結婚,而梁光明卻想先立事業後結婚。兩人在婚姻問題上的糾葛讓愛情變成累贅,三毛開始逼婚,梁光明如果不跟她現在結婚,她就馬上去西班牙。結果梁光明選擇了不結婚。大學未畢業的三毛痛苦地選擇去西班牙。
再後來,她遇到了荷西,這個故事,我想你知道吧。
西班牙,三毛進了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戀上西班牙人荷西,當時荷西只18歲,而三毛已經24歲。熱戀過後,荷西向三毛求婚,他讓三毛等他六年,四年大學和兩年的兵役,六年後,荷西說他會娶三毛。三毛覺得六年太漫長,到時自己是30歲的大齡女青年。理智地選擇了離開。很快三毛跟好幾個國家的留學生戀愛。其中有家裡開豪華餐廳的日本留學生。不過都是理智的約會,不算戀愛。
真正的第三任是個德國留學生,三毛為了他離開西班牙去往德國柏林,進入歌德學院。德國男友為了自己的外交官夢一心撲在學習上,每天超過16個小時在學習。睡覺的時候也小聲地用收音機播放學習材料。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愛著三毛。生性浪漫的三毛忍受不了,最終選擇離開,前往美國伊利諾斯大學。
伊利諾斯大學一位化學博士擄獲了三毛的心,這位博士還是三毛堂哥的同學。「每天中午休息時間,總是堂哥的好同學,准時送來一個紙口袋,裡面放著一塊豐富的三明治,一隻白水煮蛋、一枚水果。」可這段愛情最終沒有結出果實。三毛選擇了回台灣。此時,三毛27歲。
回到台灣,三毛又有了新戀情,可惜遇人不淑,即將結婚前三毛才發現對方是位有婦之夫。
痛心之後三毛很快跟一個台北某大學40多歲的德國籍教授建立戀愛關系並且接受了對方的求婚。可惜命運捉弄人,結婚前夕,新郎心臟病發猝死。
之後,她離開台北這個傷心之地,在西班牙與苦戀她六年的荷西重逢,她們結為夫妻。
跟你說了這么多,你可別認為三毛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她只是一直在尋找愛。她說:「遇到荷西後,我彷彿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女人,他也是我唯一的男人,過往的那麼多都不算了,我成了這么純潔的女人,就是他的妻子。」
希望你滿意。
B. 三毛的作品被拍成電影電視劇的有哪些
三毛第一部劇本也是唯一一部就是電影《滾滾紅塵》。
劇情:韶華(林青霞 飾)因父親不準她與戀人小健結婚被鎖於家中。父親死後,只重感情不問政治的韶華與為日本人做事的文化官員章能才相戀(秦漢 飾)....
C. 夢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 有官方譯名嗎該如果翻譯
查了一下,沒見到日語的譯名,如果翻譯的話,直譯可以是【夢の中、花落つること知る多少ぞ】。但書名未必適合直譯。例如;《雨季不再來》就翻譯成(雨季と消えた)。沒讀過原文,謹供參考。
D. 三毛的演員
(王龍基:1940年出生,8歲時參加電影《三毛流浪記》的演出。現任中國印製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上海三毛形象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我被選中演三毛完全是一個意外,當時導演嚴恭正在為選不到合適的三毛演員發愁,忽然看見三個孩子在玩彈子球。個子小的贏了兩個大孩子,但兩個大孩子不認帳,還搶先動了手,小孩子不畏"強暴″迎上前去,居然搶回了彈子球。
那小個孩子就是8歲時候的我。嚴導說他當時眼睛一亮,細細地看了看我:頭大、額高、頸細、體瘦,還一臉的倔強,活脫脫就是一個三毛樣。化妝試鏡頭之後所有的創作人員一致通過讓我演三毛,張樂平對我也很滿意。後來導演才知道,原來我就是電影作曲家王雲階的兒子,之前已經演過幾部電影了。
其實,我和三毛生活經歷也很相似。抗戰流亡的時候,我們一家挨餓受凍、沒地方睡、沒衣服穿,我弟弟也是因為沒錢治病死在我父親懷里的。沒有過過窮日子的人不太容易同情窮苦的人,因為我吃過苦,所以我能理解。直到現在我還是特別喜歡三毛的好打抱不平,愛憎分明。
演三毛的時候,我一直睡在攝影棚里,導演嚴恭和張樂平伯伯輪流陪我。張伯伯總是會給我講一些和三毛有關的事情,他常常一邊畫三毛一邊和我說:"龍基,你不要看三毛形象只是簡簡單單的幾筆,其實這每一筆都是包含了很深的感情的,強烈的愛憎。″他還會畫些不同的三毛形象來幫助我理解他的意思。
《三毛流浪記》這個電影里集中了當時上海所有知名的電影演員,包括趙丹、孫道臨、吳茵、黃宗英、上官雲珠等等。這么多明星給我這樣一個小孩子跑龍套,這恐怕是空前絕後的了。
1949年上海解放,夏衍決定要補拍一個歡慶解放的場面作為結尾,這也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兩個時代、擁有兩個結尾的影片。
1 94
E. 荷西 三毛 其人其事
三毛和荷西之間彷彿是一段童話般的愛情,留給許多人無限傷感的是荷西的意外逝去。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三毛是一個喜歡沉浸在自我世界的人,這樣的女子自有心中的王子。可惜荷西不是那個王子,至少不完全是那個王子。三毛一直說,「荷西苦戀她六年」,但從來沒有說「她也戀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裡,三毛前三年在國外,後三年在台灣。在國外期間,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後一刻才被三毛拒絕:在西班牙時,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學追求;在德國時被一位後來成為外交官的德國同學追求;在美國時,被一位台灣籍的在美博士追求。這些人都遠比荷西優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愛情標准,但是三毛拒絕了,因為三毛心目中的愛情標准比這三位所能達到的還要高。回到台灣的三年,她終於選到了願意結婚的人,未婚夫卻在結婚前被死神奪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1973年,三毛選擇了和「苦戀她六年」的荷西,在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公證結婚。
起因於偶然看到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介紹,三毛來到了非洲的撒哈拉。面對著凄艷寂寥的大沙漠,三毛幾乎不能自已,面對著殘陽如血,「在原本期待著炎熱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轉為一片詩意的蒼涼」。三毛去撒哈拉,荷西也追隨而至。他看出三毛去沙漠之意已決,就先在沙漠的磷礦公司找了個職位,提前在沙漠等著三毛了。三毛逐漸愛上了沙漠的狂暴與沉靜,愛上了沙漠美麗的星空。她成了一個快樂的家庭主婦,用中餐款待荷西;她教鄰居的女孩子們認字,用簡單的醫療知識解除他們的病苦;她曾一個人跟著運水車,深入沙漠腹地,了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
世上本沒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間煙火中尋找情感的寄託。三毛選擇了荷西,選擇了她最能伸手觸摸的幸福。這是三毛作為一個女人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在她內心的深處,和荷西的愛戀,甚至願意用童話般的思維去凈化和升華。
緋情
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潛水意外喪生,三毛痛苦地說:「他等了我6年,愛戀了我12年,訣別時沒有跟我說一聲再見。我所有的感情都隨荷西而去。」在父母扶持下,傷痛的三毛回到台灣。
荷西死後,人們願三毛再婚,再有個愛她的丈夫。她是作家,但她首先是個女人,她應該擁有自己完整、獨立和美滿的婚姻。她太累了,應該有個自己的家。但是這樣一位情感豐富的女子,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與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不能再嫁,並不意味著三毛可以任憑感情沒有寄託,她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三毛死後,關於她和王洛賓、賈平凹等的緋聞有很多。
1990年,亦是三毛的電影劇本《滾滾紅塵》取得八項金馬大獎的時候,她與中國民歌大師王洛賓發生了一段真摯的忘年情。當時,她甚至隻身跑到烏魯木齊和王洛賓共同生活。盡管有人出來反對,試圖證明三毛和王洛賓之間沒有戀情。我卻相信,不僅相信她們有,而且還很深,這種情感不是我們能看到的卿卿我我,而是看不見的心意相通、水火交融。(飛鴻)
三毛,原名陳懋平,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慶。1948隨父母遷台,1962以陳平名義在現代文學發表第一篇作品《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結婚記》、《雨季不再來》、《稻草人手記》、《撒哈拉的故事》等。
1991年1月4日凌晨,三毛在榮民總醫院以絲襪自縊身亡,享年四十八歲。
F. 三毛從軍記官太太扮演者
李穎,1968年4月15日出生於上海市,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
李穎以模特兒的身份出道 ,同年出演電影《三毛從軍記》。
G. 三毛與荷西驚世駭俗婚禮上,哪個細節讓人細思極恐
雖然三毛和荷西的婚禮的確是與世人不同,也可以稱得上是驚世駭俗,但是我覺得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沒有,但的確有一些細節值得我們深思,思考有關三毛的一生和她所做的一切。
他們兩個人的相遇也是頗具色彩的,到後來荷西追隨著三毛來到了撒哈拉沙漠,再到他們結婚。這期間所經歷的種種困難,也只有他們兩人才明了。旁人僅僅只是看看,並不懂他們兩人真正的內心想法。
而且在成婚的前一天,荷西送給了三毛一副從沙漠中撿來的駱駝的頭骨,我想現在沒有人會在結婚前送給你一副動物的屍體,他們就是這樣獨特而又契合的存在。
H. 三毛二是什麼軍銜
所謂的三毛二,如果是指軍銜三杠兩星的,那麼世界各國軍隊的軍銜均沒有類似的軍銜的。
只有兩杠兩星的軍銜,那就是中校軍銜的軍官。
I. (讀者)三毛和因為何西花錢送花,而生氣那一篇文章
(關於三毛的生日,有不同的說法,有一種是三毛為了能出國留學,謊報年齡,她是1945年出生的而不是1943年,而荷西是1949年出生。我看過三本三毛傳,內容大同小異。下面的內容只是我對書中內容的簡編,個人觀點。望見諒!)
(由於梁光明沒有給三毛一個明確的答案,三毛一氣之下於1965(66)年到西班牙。到西班牙後,她經常到一個中國朋友家看書,而荷西恰好是這個朋友的鄰居。從而認識,並經常一起玩,荷西漸漸喜歡上了三毛。)
18歲的荷西對22歲的三毛說:「等我6年,四年大學,2年兵役,然後就把你娶過來。」
三毛說:『荷西,你才十八歲,我比你大得多,希望你不要再作這個夢了,從今天起,不要再來找我⋯因為六年的時間實在太長了,我不知道我會去哪裡,我不會等你六年。你要聽我的話,不可以來纏我⋯」
荷西愣了一下,問:『這陣子來,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三毛說:『你沒有做錯什麼,我跟你講這些話,是因為你實在太好了,我不願意再跟你交往下去。』接著我站起來,他也跟著站起來,一齊走到馬德里皇宮的一個公園里,園里有個小坡,我跟他說:『我站在這里看你走,而且你要聽我的話,永遠不可以再回來了。』他說:『我站在這里看你走好了。』
三毛說:『不!不!不!我站在這里看你走,而且你要聽我的話,永遠不可以再回來了。』⋯他就說:『好吧!我不會再來纏你,你也不要把我當做一個小孩子,你說你不要再來纏我了,我心裡也想過,除非你自己願意,我永遠不會來纏你。』講完那段話,天已經很晚了,他開始慢慢的跑起來,一面跑一面回頭,臉上還掛著笑,口中喊說:『ECHO,再見!ECHO,再見!』
三毛站在那裡看他,馬德里是很少下雪的,但就在那個夜裡,天下起雪來。荷西在那大片草坡上跑著,一手揮著法國帽,仍然頻頻回頭,三毛站在那裡看荷西漸漸的消失在黑茫茫的夜色與皚皚的雪花里。
之後,三毛結交了一個德國的男朋友(就是那個後來的外交官),但以失敗結束。因為這個男的太專注於學習,連約會也只是一起學習。後來,三毛回到台灣,在網球場上認識了一個台北大學的老師:一個德國人,45歲。這期間,荷西給在台灣的三毛寄過一次信,還有一張圖片,照片上是荷西:一個健壯魁梧的男子,穿著泳褲,在海灘上抓魚。身後,是一片蔚藍色的大海。當年,那位緊張得捏著法國帽的少年,變成了一個大鬍子的英俊的男子漢。三毛對著照片仔細端詳,脫口而出:「這是希臘神話里的海神嘛!」荷西的信上寫著:「過了這么多年,也許你已經忘記了西班牙文。可是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在我十八歲那個下雪的晚上,你告訴我,你不再見我了,你知道那個少年伏枕流了一夜的淚,想要自殺?這么多年來,你還記得我嗎?和你約的期限是六年。」六年已逝,愛情難絕。荷西是一個痴情的海神。然而,ECHO這個森林女神,戀的卻不是這位海神。三毛把信放到一邊,沒有回信。她讓送信的朋友捎去謝意。六年之約,三毛當年並沒有應承下來,她覺得,她不能守這個諾。
不久,那位德國老師想三毛求婚,三毛答應。可就在他們把兩人的名字應在一張名片後的當晚,男的心臟病突發,死在了三毛的懷中。
三毛悲痛欲絕,自殺未遂,便到西班牙朋友家中以逃離那個傷心之地。
······
三毛接到一個女友電話,到女友家中。到女友家中後,女友對三毛說,坐下來,再把眼睛閉上。三毛閉上眼睛,她想,這傢伙到底要弄什麼惡作劇呢?
喜劇出現了:「當我閉上眼睛,聽到有一個腳步向我走來,接著就聽到那位太太說她要出去了,但要我仍閉著眼睛,突然,背面一雙手臂將我擁抱起來,我打了一個寒顫,眼睛一張開就看到荷西站在我面前,我興奮地尖叫起來,那天我正巧穿著一條曳地長裙,他穿的是一件棗紅色的套頭毛衣。他攬著我兜圈子,我嚷叫著不停地撞打他,又忍不住捧住他的臉親他。站在客廳外的人,都開懷地大笑著,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和荷西雖不是男女朋友,感情卻好得很。」
荷西結束了四年大學和二年兵役。愛情不渝,他一如既往地追求著他鍾愛的三毛。
1973年,荷西與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結婚,1975年由於戰亂離開西屬撒哈拉。又到了西班牙在北非的另一塊殖民地——大西洋中的大迦納利群島。大迦納利與撒哈拉,只有一水之隔。荷西為了和公司一道撤離,留在沙漠。三毛到島上十五天之後,他才來到島上,和他的「撒哈拉之心」團聚。等待丈夫的十五天,三毛度日如年:「我每天抽三包煙,那是一種迫切的焦慮。夜間不能睡,不能吃。這樣等到十五天,直到等到了荷西,以後身體忽然崩潰了。」
1976年初,三毛在島上出了一場車禍,傷了脊椎,住進醫院。剛漲了薪水的荷西,斷然辭工回家,守在妻子的身邊。
三毛出院後,寧願餓死,也不同意丈夫冒著戰火到撒哈拉去工作。從此,他們面臨著失業,以及失業帶給他們的貧困的日子。1976年,是三毛一生中最貧困的一年。先是年初,飛來一場車禍,付了一筆可觀的醫療費。此後健康一直下滑。三毛患有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卵巢瘤,她稱之「情緒性大出血」,屢屢發作不止。荷西找不到工作,沒有工作的男人是滿面愁容的男人。家庭經濟陷入窘境。而分期付款的房債,又一日緊似一日。夫婦倆撙節開支。他們每天只吃一頓飯,從牙縫里省錢。
茫茫大海,驚濤拍岸。大海對面的撒哈拉,槍聲密集,烽火燒紅了天空。荷西的好友米蓋,依然冒著生命危險,去沙漠工作。但荷西不能。三毛寧願餓死,也要一個活荷西守在她的身邊。
每天清晨,飢腸轆轆的小倆口,到海邊去打魚。荷西是個優良的潛水師,他給心愛的太太,扔上來一條條大魚,卻始終沒有撈到那美麗神話里的阿拉伯寶瓶。遣散費花完了。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三毛從遙遠的故鄉掙來的三三兩兩的稿費。讓老婆養活著,荷西的自尊心實在受不了。他的邏輯是:「要靠太太養活,不如自殺。」三毛拚命寫稿,每次稿費寄來,荷西就會很難過,不願意將稿費用在房租和伙食上。
到了1977年底,荷西否極泰來,運氣漸漸地好了起來。他在附近的丹娜麗芙島上,找到了一份工作。荷西的臉上有了笑容。這份工作不僅使他有了安定的收入,而且工作本身也很稱心。他的勞動是營造「海邊景觀工程」,平空里做出一片人造海灘,作為旅遊景點。這是一份頗有詩意的工作,很對荷西的口味。丹娜麗芙離大迦納利不遠。三毛從卡特林納碼頭搭渡輪,只需四個小時,就可以來到丈夫的身邊。
1978年歲末,荷西在丹娜麗芙,已經工作了一年。這是愉快的一年。他的充滿詩意的工作,大功合成。美麗的人造海灘,引進了澄藍平靜的海水。丹娜麗芙在荷西的手裡,改變了模樣。
除夕之夜,濱海大道上,擠滿了快樂的游覽人群。三毛坐在完工的大堤旁,偎依在丈夫的懷里。海濱景觀,如詩如畫。她陶醉在丈夫的成就之中。
一朵朵繽紛的焰火,在漆黑的天空里怒放。這時,子夜的鍾聲敲響了,荷西攬著妻子,孩子一般興奮:「快許十二個願望,心裡跟著鍾聲說。」三毛仰望如夢如幻的焰火,重復著十二句同樣的話:「但願人長久,但願人長久,但願人長久,但願人長久——」。
1979年秋。三毛台灣的父母來歐洲旅行。陳嗣慶夫婦看過三毛夫婦後,打算到英國旅遊。三毛叨陪前往。荷西到機場送他們。小型螺旋槳飛機,徐徐上升。荷西跳過花叢,往高處跑,拚命地向他們揮手。四個人,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揮別,竟是永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