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密羅
A. 對於湖南省汨羅市你們了解多少
汨羅市地處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羅江而得名,是「中國龍舟名城」。總面積1562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汨羅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時為羅子國都城,秦置縣,南北朝設州,唐並入湘陰,1966年分家建縣,1987年撤縣建市。汨羅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詩求索、懷沙自沉之處,又是開國元勛任弼時誕生成長之地,還哺育了楊沫、白楊、康濯等文藝名家。龍舟文化、湖湘文化脈脈相承,求索精神、駱駝精神代代相傳,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時紀念館每年吸納遊客50萬人次。2005年,汨羅市投資近4000萬元,新建了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每年的端午節,都將舉辦汨羅江國際龍舟節。2005年,「汨羅江畔端午節」被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汨羅以此為契機,全力打造龍舟故里國際品牌。汨羅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生態資源豐富,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帶來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東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著115條大小河流,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8%,積蓄林木218.3萬立方米。砂金、高嶺土、花崗岩等20多種礦產星羅棋布於全 市, 其中汨羅江砂金砂儲量居長江以南各縣(市)之首。汨羅農業經濟基礎堅實,農產品門類齊全、優質高產。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水稻、玉米、紅薯品質優、銷路廣;龍舟茶、名優果、大棚菜享譽省內外,花卉、苗木時鮮四季;魚、蟹、蝦各種水產琳琅滿目,雞、鴨、鵝和豬、牛、羊各種家畜豐富。工業基礎好,已形成化工、機電、建材、冶金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松菊油漆、加華肉牛走俏全國,龍舟動力、龍舟收割機暢銷中南、華南地區。特別是汨羅市工業園成為各種資源的聚集地,已引進項目38個,總投資26.8億元,再生資源深加工、農產品加工、綠色環保和農機製造四大產業群強勢崛起。2005年10月,汨羅再生資源集散市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國家「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湖南汨羅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市場和加工示範基地」。
龍舟競渡破碧浪,千年故土展新姿.占改革發展之天時,憑區位優勢之地利,集萬眾一心之人和,汨羅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率先進入全省小康縣(市)行列.2007年,預計全市完成GDP75.6億元,(2007年均為預計數)實現財政收入6.0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4180元.同時,素質教育早已譽滿三湘,,農業綜合開發、科技、國土、社會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均躋身全國先進.我市GDP、工業增加值、財政總收入、城鄉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等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排岳陽六縣(市)第一位,綜合經濟實力有望進入全省十強縣(市)行列。
當前,全市人民正以巨大的熱情,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用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富民強市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著力加強新型工業、新城區、新農村建設,按照實力強勁、民生殷實、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要求,實現新一輪又好又快發展。
汨羅市花為梔子花,梔子花又名梔子,原產我國。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較耐寒,耐半陰,怕積水,要求疏鬆、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 常用扦插和壓條繁殖。扦插,在梅雨季節用嫩枝15百米長,插於苗床,10-12天生根。壓條,4月選取二年生枝條,長20-25厘米,壓埋在土中,保持濕潤,約30天生根,夏季與母株分離,翌春分栽。移植苗木或盆栽,以春季為好,在梅雨季節進行,需帶土球。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花期和盛夏要多澆水。每月施肥1次,開花前增施磷鉀肥1次。翌年早春修剪整形,並及時剪去枯枝和徒長枝。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和黃化病,葉斑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噴灑,定期在澆水中加0.1%硫酸亞鐵溶液防治黃化病。蟲害有刺蛾、介殼蟲和粉虱危害,用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噴殺刺蛾,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介殼蟲和粉虱。
梔子花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綠葉白花,格外清麗可愛。它適用於階前、池畔和路旁配置,也可用作花籬和盆栽觀賞,花還可做插花和佩帶裝飾。
汨羅市地處湖南省東北部,緊靠南洞庭湖東畔、汨羅江下游,位於東經112°51′~113°27′,北緯28°28′~29°27′。市境東部和東南部與長沙縣毗連,南與望城縣接壤,西鄰湘陰縣和沅江縣,北接岳陽縣,東北與平江縣交界。因境內有汨水、羅水會合,其下游名汨羅江,因以名市。
汨羅市東與平江相靠,南和長沙、望城兩縣相攜,西同湘陰縣、沅江市接壤,北與岳陽縣毗鄰。最東點為八景鄉山陽村的山陽寨,最西處是蘆葦場的石湖包,最南端系高家坊鎮鹿峰村的陳家灣,最北端是磊石鄉汨岳村的汨岳界。南北相距66.75公里,東西相距62.5公里,全境周長301.84公里,總面積1561.95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0.75%,占岳陽市面積的10.4%,汨羅市建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
汨羅市城區市政、街道建設不斷發展。城區共有大小街道31條,總長37.58公里,總面積90萬平方米;主要街道有:建設路,為東西向,長1500米,寬34米;高泉路,為南北向,長1100米,寬30米;大眾路,為南北向,長1600米,寬45米;羅城路,為東西向,長1400米,寬32米。市區大型建築有煙草大樓、信用大樓、市委辦公大樓等。市區建有圖書館、文化館各1座,圖書藏書10萬余冊;建有4座劇院;擁有各級各類學校15所,在校學生14000人,其中普高3所,職業中學3所,初中4所,小學5所;建有醫院5家,病床1189張;有線電視台、有線電視轉播台、有線廣播台各1個。架設橋梁5座;街道照明路燈640盞,線路總長28公里;有自來水廠2個,日供水能力達6萬噸;建有城市公園1個,佔地總面積88萬平方米;市區綠地面積29.68萬平方米;公共綠地面積13.5萬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2.8平方米;開通公共交通線路18條,各種客運車輛700餘台,其中公共汽車50台,的士50台,其他600餘台。近年來,汨羅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城市建設的力度,自1997年以來,汨羅人民圍繞治理「水、電、路、城」集全市之智,舉全市之力,投入資金10億多元,進行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中先後投資近1億元,將1809線汨新路拓寬改直為寬60米、雙向6車道的水泥路,並對全線進行了綠化、亮化和美化。汨羅火車站始建於1917年,現站房建於40年代,位於京廣線東側,1998年經鐵道部批准,投資4000多萬元新建汨羅火車站站房,移站地於鐵路西。汨羅市政府利用火車站西移的契機,投資6000多萬元新建佔地1平方公里的新站開發小區。1999年4月動工以來,路地累計投資達6000多萬元,進行了站房及配套工程建設,今年年底站房可竣工投入使用。在城東規劃投資8800萬元,完成團山花園第一期工程建設,其中吸引外商投資3000萬元,合作開發建設汨羅再生資源大市場,引導新市團山的廢品收購加工業向規范化、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到目前為止,花園建設投資5000多萬元,完成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
汨羅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晚年生活、寫作、以身殉國的地方。紀念屈原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子祠建於城西北10公里的汨羅江畔的玉笥山,該處有眾多的紀念屈原的名勝古跡;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一代開國元勛任弼時為汨羅市弼時鎮唐家橋村人,任弼時紀念館位於城區東南30多公里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代著名作家楊沫、康濯和電影表演藝術家白楊為本市人。汨羅市曾先後被命名為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衛生先進城市。
B. 作文 我眼中的汨羅 1000字到1500字
汨羅市地處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羅江而得名,總面積1562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汨羅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時為羅子國都城,秦置縣,南北朝設州,唐並入湘陰,1966年分家建縣,1987年撤縣建市。汨羅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詩求索、懷沙自沉之處,又是開國元勛任弼時誕生成長之地,還哺育了楊沫、白楊、康濯等文藝名家。龍舟文化、湖湘文化脈脈相承,求索精神、駱駝精神代代相傳,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時紀念館每年吸納遊客30萬人次。
汨羅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生態資源豐富,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帶來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東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著115條大小河流,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8%,積蓄林木218.3萬立方米。砂金、高嶺土、花崗岩等20多種礦產星羅棋布於全 市, 其中汨羅江砂金砂儲量居長江以南各之首。團山再生資源市場居中南五省之首,躋身全國前三名。農業經濟歷史悠久、基礎堅實,農產品門類齊全、優質高 產。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水稻、玉米、紅薯品質優、銷路廣;龍舟茶、名優果、大棚菜享譽省內外,花卉、苗木時鮮四季里;魚、蟹、蝦各種水產琳琅滿目,雞、鴨、鵝各類家禽爭鳴爭肥,豬,牛、羊各種家畜興旺繁衍.工業基礎好,已形成化工、機電,建材.冶金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松菊油漆、加華肉牛走俏全國,龍舟動力、龍舟收割機暢銷中南、華南地區.特別是汨羅江生態工業園成為各種資源的聚集地,已引進項目58個,總投資21.5億元,再生資源深加工、農產品加工.綠色環保和農機製造四大產業群強勢崛起。
汨羅區位優越,交通發達.這里東倚幕阜,西臨洞庭,南接長沙,北靠岳陽.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遭縱貫南北,S308線.汩羅江橫穿東西,通鄉公路.通村公路交織成網,電力、通訊連村入戶,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無阻.優越的區位.便捷的交通為開放興市拓展了廣闊的空間。
龍舟竟潑破碧浪,千年故土層新姿.占改革發展之天時,憑區位優勢之地利,集萬眾一心之人和,汨羅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率先進入全省小康縣(市)行列.2004 年,全市完成GDP52.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3612元.同時,素質教育早已譽滿三湘,鄉鎮企業連續8年位居全省10強,農業綜合開發、科技、國土、社會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均躋身全國先進.當前,全市人民正以巨大的熱情,認真貫徹黨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構築和諧汨羅為目標,全力推進「農村工業化、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城市園林化」的戰略構想,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奮發圖強,開拓創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闊步邁進。
【行政區劃】
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置鄉、坊、里。汨羅境內設有長樂、永寧、歸政、大義4鄉和歸義、新市坊。元代改鄉為都,改里為圖,後因都圖冊分載里中,輾轉以里為都。明初恢復鄉、坊設置,鄉下設都。清襲明制,鄉、都相附。清咸豐5年(1855)改設局團。汨羅境內設19局,206團。民國2年(1913),實行地方自治,改局為鄉。鄉下設保,保下設甲。至民國38年(1949)7月境內設有4區,17鄉,223保,2347甲。
1949年8月,汨羅境內設17鄉,3鎮。1950年9月,劃鄉建政結束,改設6區、84鄉、2鎮。其後,區鄉規模常有變更。1956年5月並31鄉。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設16個公社,120大隊,1126個生產隊。1961年底調整至33個公社。1966年2月設置汨羅縣,33個公社調整為25個及1個縣屬鎮。1984年撤社復鄉,大隊、生產隊改為村、村民小組。其後部分鄉撤鄉建鎮。
2002年末,汨羅市轄17個鎮:城關鎮、汨羅鎮、新市鎮、古培鎮、白水鎮、川山坪鎮、高家坊鎮、弼時鎮、李家塅鎮、沙溪鎮、黃柏鎮、長樂鎮、三江鎮、大荊鎮、桃林寺鎮、屈子祠鎮、范家園鎮。12個鄉:城郊鄉、紅花鄉、黃市鄉、玉池鄉、天井鄉、古侖鄉、智峰鄉、八景鄉、火天鄉、新塘鄉、白塘鄉、磊石鄉。6個場圃:原種場、范家園茶場、磊石漁場、桃林林場、玉池林場、白水苗圃。1個辦事處:營田辦事處。轄村(居)委會413個,村(居)民小組6189個。
全市土地總面積193.92萬畝,其中耕地51.16萬畝。城區面積近10平方公里。
全市有15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佔99.95%。據200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市總戶數19.40萬戶,總人口65.89萬人。其中非農業戶人口8.83萬人。男女性比例107.6:100。2002年人口出生率9.6‰,凈增率3.3‰。
【人文歷史】
一、歷史沿革
根據城郊鄉窯州附山園遺址的出土文物考證,最遲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汨羅江畔繁衍生息,屬於大溪龍山文化范疇。出土的石斧、石錛、缽、罐、穿孔器蓋等文物中,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還有灰陶、黑衣紅陶,主要文飾有繩紋、幾何印紋、彩陶、按 紋、刻劃紋等,還有江南堤遺址出土的漁網墜,足以代表當時 的生產力發展水平。
東周莊王七年(前690),楚武王滅羅子國,將其遺民從宜城(今湖北宜城)遷至丹陽(今湖北秭歸)附近的枝江。次年,楚文王遷都於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枝江靠近郢都,「卧榻之側,不容他人鼾睡」,隨後將羅子國遺民遷至湘江流域,築城於汨羅江尾閭南岸(今汨羅城區西4公里處),故名羅城。其境域包括今湘陰、汨羅、平江三縣(市)及岳陽縣南部和沅江市東部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是歷史上社會變革頻繁的時候,境內人丁興旺,經濟發展較快。汨羅江北岸大量的戰國墓群和汨羅山戰國墓出土的銅劍、銅戈、銅鏃,以及收集的銅鼎、銅斧、銅鏡、轄、馬銜等,是有力的證明。
秦始皇帝26年(前221),以羅子國移民領地設置羅縣,治所設羅城,隸屬長沙郡。西漢高祖5年(前202)徙衡山王吳苪為長沙王,長沙郡改為長沙國,羅縣隨隸。東漢建武7年(公元31年)恢復長沙郡,隸荊州,羅縣仍隸長沙郡。東漢熹平年間(172---178),劃出羅縣東部置漢昌縣(即平江縣)。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荊州牧降劉備,羅縣隨隸。建安20年(215)5月,劉備與孫權議和,劃湘江為界,分荊州而治,羅縣屬吳國,直至三國末年。晉太康元年(208),西晉滅吳,羅縣仍隸荊州長沙郡。
南朝宋元徽2年(474),析羅縣、益陽、湘西三縣的沿江沿湖地區設置湘陰縣。境內分隸羅縣和湘陰縣。
梁大通2年(528)至太平元年(556),置羅州。州治設在夾城(今汨羅鎮夾城村)。析羅縣南部置湘濱縣,縣治設城江城(今川山坪鎮常公村);析羅縣東部、吳昌縣西部置岳陽縣,縣治設長(今長樂鎮新村);析羅縣北部置玉山縣,縣治設玉山城(今屈子祠鎮農科村玉笥山)。建岳陽郡,郡治設今長樂鎮長南村。岳陽郡轄羅縣、湘陰、湘濱、玉山、岳陽、吳昌等6縣。境內分隸羅、湘陰、湘濱、玉山、岳陽5縣。
隋開皇9年(589),撤銷岳陽郡設置玉州,州治設在今屈子祠鎮農科村的玉笥山,吳昌、湘濱兩縣並入羅縣。湘陰縣並入岳陽縣。境內隸羅縣、玉山縣和岳陽縣3縣,同隸玉州。開皇11年(公元591年),改岳陽縣為湘陰縣,撤玉山縣並入湘陰縣(治所在今長樂鎮長樂街)。境內分隸羅縣和湘陰縣。次年撤玉州改為岳州,羅縣和湘陰縣改隸岳州。大業3年(607),岳州改為羅州,後改為巴陵郡(治所在今岳陽市城區),羅縣及湘陰縣先後隸羅州與巴陵郡。大業13年(617),羅縣縣令蕭銑據巴陵起兵反隋,號稱梁王,羅、湘陰兩縣屬梁。
唐武德4年(621)11月,行軍總管李靖在攻降蕭銑後設置巴州。兩年後改巴州為岳州,羅、湘陰兩縣先後隨隸。武德8年(625),撤羅縣並入湘陰縣(治所今川山坪鎮城江村),隸岳州。從此時歷經五代、宋、元、清和中華民國時期,至1966年2月,歷時1341年,汨羅境地隸屬湘陰縣。
1966年2月,根據國務院和省人民委員會通知,析湘陰縣東部置汨羅縣,縣城建於高泉山。汨羅縣隸岳陽地區。1986年1月撤地建岳陽市,汨羅縣隨隸。1987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汨羅縣,改設汨羅市(縣級),仍隸岳陽市。
二、人文鼎盛
■屈子祠門樓 屈原雕像 龍舟競渡
汨羅是世界文化名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晚年居住、寫作和投江殉節之地。戰國時期,楚國左徒屈原在遭奸佞誣陷被放逐江南後輾轉來到汨羅江北岸的南陽里、玉笥山居住9年,創作了《天問》、《離騷》、《九歌》、《哀郢》、《懷沙》等光輝詩篇,這些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對中國文學藝術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屈原於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日懷沙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節。當時,鄉親父老爭相劃船在汨羅江中,或以竹筒貯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亡靈,並藉此表達無限崇敬和懷念之情。這個習俗世代相傳且演繹成汨羅江的龍舟競渡,祭品也逐步形成品種繁多的箬葉包粽子。2000多年來,汨羅江畔一直流傳著「向天公」、「五月端陽」、「月亮光光」、「汨羅江上水倒流」、「仙匠鑄金頭」、「十二疑冢」等數十個民間傳說故事。屈原留下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已經和永遠激勵海內外炎黃子孫拼搏奮進,自強不息。
在屈原求索精神的鼓舞下,汨羅人才輩出。明代有輔佐過四個皇帝的戶部尚書夏元吉和拱衛西北邊疆有功的兵部尚書彭澤;清代有平息少數民族叛亂而功勛卓著的兵部尚書李星沅。在舊民主主義革命中,早期在日本參加同盟會的有仇亮、仇熬、何繩床、王存度、胡國梁、任凱南、江海宗、彭兆璜、戴雪岑等人。他們回國後積極投身辛亥革命,繼之參加「討袁」,「護法」。仇亮任同盟會湖南支部長、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銜司司長,1914年被袁世凱逮捕,屢遭酷刑,堅貞不屈,在獄中賦成盪氣回腸的《絕命詩六章》,後慷慨就義。
■任弼時故居 任弼時紀念館全景
汨羅又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任弼時同志的故鄉。1904年4月30日,任弼時誕生於塾塘鄉(今弼時鎮)的唐家橋,並在這里度過了兒童少年時期。他4歲描紅作畫,7歲啟蒙讀書,先後就讀於序賢和湖南一師等學校。1920年16歲時,即抱著「人生原出謀幸福,冒險奮勇男兒事」的雄心壯志,走上革命道路。1921年春,進入莫斯 科東方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留學期間出席過共產國際代表大會,參加過列寧的榮譽守靈。1942年回國擔任上海大學俄文教授,次年任團中央總書記。1927年「馬日事變」後革命形勢急劇惡化,於危機關頭代表團中央遞交《政治意見書》,批判黨內錯誤思想。在「八七」會議上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六大」以後,任弼時先後兩次被捕,經受過慘無人道的電刑,均被營救出獄。1930年後,他參加二、三、四、五次「圍剿」戰爭,致力於蘇區政權建設。1934年7月,為實現中央紅軍新的戰略轉移,任弼時奉命與蕭克、王震一道,率紅六軍團拉開長征的序幕。10月24日在貴州印江木黃與賀龍領導的紅三軍團勝利會師後,機動靈活轉戰於湘桂川黔數省,開辟了湘鄂川、黔滇邊兩個革命根據地。1936年7月,紅二、六軍團(後改為紅二方面軍)在西康甘孜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不久,他十分敏銳地發現張國燾威逼調換兩軍領導人而召開兩軍聯系會議的險惡用心,與賀龍、王震、蕭克、吳向應、朱德、劉伯承等人一道,與張國燾展開斗爭,終於避免了再次分裂,使紅軍勝利到達革命聖地延安。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弼時出任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他和朱德、彭德懷、鄧小平等一道,揮師太行,指揮作戰,並取得舉世聞名的平型關大捷。1938年3月,任弼時回延安進入中央,主持起草《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主持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他代表中央負責領導西北局的工作,他竭盡全力協助毛澤東領導開展延安整風運動。解放戰爭時期,任弼時和毛澤東、周恩來一道,轉戰南北,成功地指揮了著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為推翻 國民黨統治,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49年3月隨中央機關從西柏坡遷往北平後,他抱病參加西苑機場檢閱部隊;在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代表中央作長篇政治報告;他因病未出席開國大典,他在蘇聯養病半年後回國,1950年10月27日因突患腦溢血不幸逝世,終年46歲。葉劍英在悼文中說,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肩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他是傑出的共產主義者,是我們黨最好的黨員,是我們的模範。
C. 汨羅市天恆超市有限公司怎麼樣
汨羅市天恆超市有限公司是2016-07-2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高泉南路東側。
汨羅市天恆超市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681MA4L5L3U2X,企業法人李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汨羅市天恆超市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超級市場、散裝食品、調味品、瓶(罐)裝飲用水、國產酒類、紡織、服裝及日用品、百貨、文化、體育用品及器材、計生用品、金銀珠寶、通訊器材、預包裝食品、糧油、糕點、麵包、果品、蔬菜、乳製品、蛋類、水產品、生鮮家禽、非酒精飲料及茶葉、煙草製品、進口酒類、進口食品,豆製品、食鹽、日用雜品、花卉作物、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不含無線電管制器材及地面接收設施)的零售,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銷售,農副產品的收購及銷售,熟食品、烘焙食品的製造(現場制售),房屋租賃,櫃台租賃,散裝食品現場制售,商業信息咨詢,小家電經營,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商品和技術除外,商業活動的組織,小型餐飲,廣告製作服務,連鎖企業管理,物業管理,倉儲管理服務,商業商務管理,一類醫療器械的零售,二類醫療器械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汨羅市天恆超市有限公司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3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汨羅市天恆超市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D. 誰能給我一篇關於汨羅的作文啊
汨羅市地處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羅江而得名,是「中國龍舟名城」。總面積1562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汨羅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春秋時為羅子國都城,秦置縣,南北朝設州,唐並入湘陰,1966年分家建縣,1987年撤縣建市。汨羅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詩求索、懷沙自沉之處,又是開國元勛任弼時誕生成長之地,還哺育了楊沫、白楊、康濯等文藝名家。龍舟文化、湖湘文化脈脈相承,求索精神、駱駝精神代代相傳,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時紀念館每年吸納遊客50萬人次。2005年,汨羅市投資近4000萬元,新建了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每年的端午節,都將舉辦汨羅江國際龍舟節。2005年,「汨羅江畔端午節」被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汨羅以此為契機,全力打造龍舟故里國際品牌。汨羅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生態資源豐富,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帶來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東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著115條大小河流,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8%,積蓄林木218.3萬立方米。砂金、高嶺土、花崗岩等20多種礦產星羅棋布於全 市, 其中汨羅江砂金砂儲量居長江以南各縣(市)之首。汨羅農業經濟基礎堅實,農產品門類齊全、優質高產。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水稻、玉米、紅薯品質優、銷路廣;龍舟茶、名優果、大棚菜享譽省內外,花卉、苗木時鮮四季;魚、蟹、蝦各種水產琳琅滿目,雞、鴨、鵝和豬、牛、羊各種家畜豐富。工業基礎好,已形成化工、機電、建材、冶金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松菊油漆、加華肉牛走俏全國,龍舟動力、龍舟收割機暢銷中南、華南地區。特別是汨羅市工業園成為各種資源的聚集地,已引進項目38個,總投資26.8億元,再生資源深加工、農產品加工、綠色環保和農機製造四大產業群強勢崛起。2005年10月,汨羅再生資源集散市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國家「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湖南汨羅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市場和加工示範基地」。
龍舟競渡破碧浪,千年故土展新姿.占改革發展之天時,憑區位優勢之地利,集萬眾一心之人和,汨羅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率先進入全省小康縣(市)行列.2007年,預計全市完成GDP75.6億元,(2007年均為預計數)實現財政收入6.0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4180元.同時,素質教育早已譽滿三湘,,農業綜合開發、科技、國土、社會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均躋身全國先進.我市GDP、工業增加值、財政總收入、城鄉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等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排岳陽六縣(市)第一位,綜合經濟實力有望進入全省十強縣(市)行列。�
當前,全市人民正以巨大的熱情,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用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富民強市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著力加強新型工業、新城區、新農村建設,按照實力強勁、民生殷實、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要求,實現新一輪又好又快發展。
E. 汨羅市地形、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汨羅市位於湖南省東北部,屬幕阜山脈與洞庭湖之間的過渡地帶,西臨南洞庭湖。地處東經112°51′——113°27′,北緯28°28′——29°27′之間。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全市亞熱帶濕潤性氣候,氣候溫暖,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溫多變,夏秋多旱;嚴寒期短,暑熱期長。
汨羅農業經濟基礎堅實,農產品門類齊全、優質高產。作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水稻、玉米、紅薯品質優、銷路廣;龍舟茶、名優果、大棚菜享譽省內外,花卉、苗木時鮮四季;魚、蟹、蝦各種水產琳琅滿目,雞、鴨、鵝和豬、牛、羊各種家畜豐富。
F. 汨羅市鼎峰林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汨羅市鼎峰林業發展有限公司是2015-04-22在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汨羅市沙溪鎮蘭溪村黎灣組。
汨羅市鼎峰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681338440062K,企業法人周勤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汨羅市鼎峰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林木育種、育苗、種植、銷售;造林和更新;森林的經營與管護;林下經濟作物種植、銷售;花卉栽培、種植、銷售;造林技術推廣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湖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87157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8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汨羅市鼎峰林業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G. 汨羅佳潤農牧有限公司怎麼樣
汨羅佳潤農牧有限公司是2013-04-16在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汨羅市神鼎山鎮蘇溪村村委會。
汨羅佳潤農牧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6810663724801,企業法人陳建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汨羅佳潤農牧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種豬的飼養、銷售;牲豬的飼養及銷售;雞、兔養殖;生態農業技術研發;園林花卉、無公害蔬菜、經濟作物的種植、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湖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54075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11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汨羅佳潤農牧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H. 汨羅農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汨羅農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2016-03-04在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汨羅市白塘鎮移風村13組。
汨羅農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681MA4L330WX7,企業法人周忠盡,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汨羅農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稻穀、玉米、其他穀物、薯類、蔬菜、食用菌、花卉、園藝作物、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臘肉製品、速凍米製品、糕點點心類、速凍食品、熟食品的生產與銷售,豆製品、其他未列明農副食品的加工與銷售,蔬菜、肉製品及副產品、水產品冷凍和銷售,食品生產,食品生產技術轉讓,貨物專用運輸(冷藏保鮮),餐飲管理,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市場營銷策劃服務,企業形象策劃服務,普通貨物運輸,貨物倉儲(不含危化品和監控品),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預包裝食品、農副產品、冷凍食品、食品添加劑、日用百貨的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汨羅農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