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芼莨花語

芼莨花語

發布時間: 2022-02-01 20:21:50

㈠ 對古羅馬建築發展中出現的五種古典柱式進行論述

古羅馬五柱式:塔司干﹑羅馬多立克﹑羅馬愛奧尼﹑羅馬科林斯和混合柱式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築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則。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徑為一個單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則,計算出包括柱礎(Base)、柱身(shaft)和柱頭(Capital)的整個柱子的尺寸,更進一步計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築各部分尺寸。


羅馬人繼承了希臘柱式﹐根據新的審美要求和技術條件加以改造和發展。
他們完善了科林斯柱式﹐廣泛用來建造規模宏大﹑裝飾華麗的建築物﹐並且創造了一種在科林斯柱頭上加上愛奧尼柱頭的混合式柱式(Composite Order)﹐更加華麗。
他們還改造了希臘多立克柱式﹐並參照伊特魯里亞人傳統發展出塔斯干柱式(Tuscan
Order)。這兩種柱式差別不大﹐前者檐部保留了希臘多立克柱式的三隴板﹐而後者柱身沒有凹槽。愛奧尼柱式變化較小﹐只把柱礎改為一個圓盤和一塊方板。
塔司干﹑羅馬多立克﹑羅馬愛奧尼﹑羅馬科林斯和混合柱式﹐被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稱為羅馬的五種柱式。其風格的差異遠比希臘愛奧尼和多立克兩種柱式的差異為小﹐因而失去了鮮明性。


1.羅馬多立克柱式:羅馬多立克(The Roman Doric Order)柱式是古羅馬人對希臘多利克柱式的改造,主要差別是在柱礎下面增加一個台基。

細部比較圖

據文本推斷:
上左:塔斯干; 上右:羅馬多立克
中左:羅馬愛奧尼; 中右:現代愛奧尼
下左:科林斯; 下右:混(組)合式


維特魯威在他的《建築十書》里給柱式本身和柱式組合作了相當詳細的量的規定﹐用柱身底部的半徑作量度單位。他注意到這些規定要根據建築物大小﹑位置等具體條件作必要的調整。柱式作為基本的建築造型手段﹐在羅馬帝國流行﹐形成統一的羅馬建築風格。

古羅馬的柱式規范的影響非常深遠,成為了西方建築的基本母題,至今仍在被廣大建築師所學習和模仿。

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後﹐歐洲大多數地區柱式建築不再流行。在義大利雖然流風尚存﹐但細部和組合方式等都不很嚴格﹐與羅馬柱式有很大差別。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重新使用羅馬柱式作為基本的建築造型手段﹐追求風格的純正。16世紀下半葉的手法主義﹐產生了兩種潮流。一種是刻意求奇﹐不惜破壞柱式的結構邏輯來創造新的建築形像﹐如螺旋式柱身﹑斷折的額枋﹑不均勻的開間﹑成組的柱子等﹐這種潮流被17世紀的巴洛克建築繼承。另一種是刻意求同﹐給五種柱式厘訂死板的規范﹐消除古羅馬時期普遍存在的變體﹐作出苛細的量的規定﹐這種教條化的潮流被17世紀的古典主義建築繼承。巴洛克建築流行於義大利等國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古典主義建築流行於法國和北美等地。它們都創造了一些新的柱式組合。但二者在個別手法上互有滲透。後來﹐古典主義建築的影響比巴洛克建築的大。尤其是法國成了歐洲建築教育的中心以後﹐教條化的柱式就在歐洲成了主流﹐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但裝飾仍多用巴洛克手法。

㈡ 西方建築的門前面的柱子是什麼作用

古代西方同一個建築中可以混合使用不同的石柱形式,並不限制使用一種。 古代西方的「柱式」包括希臘時期的3種和羅馬時期的2種:希臘:多立克式、愛奧尼克式、科林斯式羅馬:塔司乾式、復合式 1、多利克柱式(Doric order)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是一種沒有柱礎的圓柱,直接置於階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個挨一個壘起來的,較粗壯宏偉。圓柱身表面從上到下都刻有連續的溝槽,溝槽數目的變化范圍在16條到24條之間。它來自於古埃及。著名的雅典衛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愛奧尼克柱式( Ionic order)愛奧尼克柱式又被稱為女性柱。這種柱式比較纖細輕巧並富有精緻的雕刻,柱身較長,上細下粗,但無弧度,柱身的溝槽較深,並且是半圓形的。上面的柱頭由裝飾帶及位於其上的兩個相連的大圓形渦卷所組成,渦卷上有頂板直接楣梁。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採用了這種形式。 3、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科林斯柱式的四個側面都有渦卷形裝飾紋樣,並圍有兩排葉飾,特別追求精細勻稱,顯得非常華麗纖巧。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採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4、塔司干柱式是羅馬最早的建築形式,它是多立克式的一種更粗短的變體。同多立克相比省去了柱子表面的凹槽。柱身長度與直徑的比例大約是7:1,顯得粗壯有力。 5、復合式柱式將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渦卷加入科林斯芼莨葉柱頭上。

㈢ 羅馬柱有哪些樣式

以華椢建材羅馬柱的樣式來分:
1.塔思干柱式(Tuscan Order)
簡化希臘多立克柱式的樣式,外形簡約樸素、粗壯有力,柱身表面沒有溝槽,長度與直徑的比例約為7:1。

2.陶立克柱式(Doric Order)
改良自希臘的多立克柱式,圓柱身表面刻有連續的溝槽,溝槽數目范圍約再16條到24條之間。

3.愛奧尼克柱式(Ionic Order)
上細下粗的修長柱身,無弧度,有24條溝槽,柱頭有一對渦卷裝飾由曲線連接,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代表建築如:阿西娜勝利女神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

4.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源於奧林匹亞宙斯神殿﹝Temple of Olympian Zeus﹞,柱頭圍有兩排毛莨葉(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柱身追求精細勻稱,顯得非常華麗纖巧。

5.混合柱式(Composite Order)
又稱羅馬復合式柱式(Roman Composite Order),將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渦卷加入科林斯芼莨葉。

㈣ 歐洲建築史柱式的特點

產生於古希臘和古羅馬
原因是文藝復興
古希臘三柱式

多立克柱式

希臘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的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衛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愛奧尼柱式
希臘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的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又被稱為女性柱。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um)。

科林斯柱式

希臘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比列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是用毛莨葉(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採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古羅馬五柱式

塔司干柱式

塔司干柱式是古羅馬5種主要柱式中的一種,它的風格簡約樸素,類似於多立克柱式,但是同多立克相比省去了柱子表面的凹槽。柱身長度與直徑的比例大約是7:1,顯得粗壯有力。

多立克柱式

羅馬多利克(The Roman Doric Order)柱式是古羅馬人對希臘多利克柱式的改造,主要差別是在柱礎下面增加一個台基。

愛奧尼柱式

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又被稱為女性柱。愛奧尼柱由於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築中。

科林斯柱式

比列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是用毛莨葉(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

組合柱式

又稱羅馬復合式柱式,將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渦卷加入科林斯芼莨葉柱頭上

㈤ 古希臘三大柱式的特點

古希臘三大柱式的特點如下:

1、陶立克柱式:

直接置於階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個挨一個壘起來的,較粗壯宏偉。圓柱身表面從上到下都刻有連續的溝槽,溝槽數目的變化范圍在16條到24條之間。

2、愛奧尼克柱式:

這種柱式比較纖細輕巧並富有精緻的雕刻,柱身較長,上細下粗,但無弧度,柱身的溝槽較深,並且是半圓形的。上面的柱頭由裝飾帶及位於其上的兩個相連的大圓形渦卷所組成,渦卷上有頂板直接楣梁。

3、科林斯柱式:

四個側面都有渦卷形裝飾紋樣,並圍有兩排葉飾,特別追求精細勻稱,顯得非常華麗纖巧。柱頭是忍冬草形象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

古希臘建築從公元前7世紀末開始,除了屋架外,都是用石頭建造的。神廟是古希臘城市中最重要的大型建築。由於石材的力學特性是壓縮的,而不是拉伸的,因此其結構特點是短跨度密集的柱、柱、前梁和屋檐的藝術處理基本上決定了寺廟外立面的形式。

(5)芼莨花語擴展閱讀:

古希臘三大柱式的相關傳說:

海倫和仙女奧塔斯的兒子多羅斯統治著阿海亞和伯羅奔尼撒人。多羅斯在阿爾戈斯古城的朱諾神廟建造了陶立柱神廟。後來,在阿赫亞的其他城市也修建了類似的廟宇。對稱的規則還沒有建立起來。為了找到模型,他們轉向人體本身。

當他們想要在寺廟里放置柱子時,因為沒有對稱的規則,他們探索了各種方法使它可以裝載並且有一個可接受的外觀。他們試圖測量一個男人的腳的長度,並將其與他的身體長度進行比較。

原來這個人的腳是他身體長度的1/6,所以他們把同樣的原理應用到柱子上,使柱子的高度,包括頭部,是柱子底部厚度的6倍。這樣,建築物上的多立克柱開始顯示出這個人的力量和優雅的比例。

後來,當他們想為優雅的黛安娜而不是男性阿波羅建造一座神廟時,「腳變成了一個苗條女人的尺寸。這是第一次,柱子的厚度是它高度的1/8,使它看起來更高。

他們把耳蝸裝飾物放在柱子的頂部,「就像從左右兩側垂下來的卷發一樣」,而柱子的正面裝飾著水果垂飾。柱子上的凹槽貫穿整個柱子,就像主婦長袍上的褶皺。這變成了第二列,離子列。

哥林多圓柱「暗指女孩的精靈般的身材」,用於裝飾效果。在他的書中,維特魯威講述了一個悲傷的護士的故事,她在科林斯的一個十幾歲的女孩死後,把一個裝滿她最喜歡的東西的籃子放在她的墳墓上,並用瓷磚蓋上。籃子碰巧落在一棵爬山虎的樹根上。

在春天,植物發芽,因為瓷磚阻止主莖向中心生長,莖和葉子向外彎曲,在邊緣形成一個漩渦狀。當雕刻家卡利·馬科斯經過這里時,他從中得到了靈感,將百威郎爬山虎的葉子視為「科林斯」的污名。這樣就確定了風格,並以其適當的少女對稱比例的其餘科林斯柱確定。

㈥ 古代西方建築中的石柱主要有四種,每一個建築只能使用一種石柱嗎

古代西方同一個建築中可以混合使用不同的石柱形式,並不限制使用一種。


古代西方的「柱式」包括希臘時期的3種和羅馬時期的2種:

希臘:多立克式、愛奧尼克式、科林斯式

羅馬:塔司乾式、復合式

1、多利克柱式(Doric order)

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是一種沒有柱礎的圓柱,直接置於階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個挨一個壘起來的,較粗壯宏偉。圓柱身表面從上到下都刻有連續的溝槽,溝槽數目的變化范圍在16條到24條之間。它來自於古埃及。著名的雅典衛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農神廟(Parthenon)即採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愛奧尼克柱式( Ionic order)

愛奧尼克柱式又被稱為女性柱。這種柱式比較纖細輕巧並富有精緻的雕刻,柱身較長,上細下粗,但無弧度,柱身的溝槽較深,並且是半圓形的。上面的柱頭由裝飾帶及位於其上的兩個相連的大圓形渦卷所組成,渦卷上有頂板直接楣梁。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採用了這種形式。


3、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科林斯柱式的四個側面都有渦卷形裝飾紋樣,並圍有兩排葉飾,特別追求精細勻稱,顯得非常華麗纖巧。相對於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採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4、塔司干柱式

是羅馬最早的建築形式,它是多立克式的一種更粗短的變體。同多立克相比省去了柱子表面的凹槽。柱身長度與直徑的比例大約是7:1,顯得粗壯有力。


5、復合式柱式

將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渦卷加入科林斯芼莨葉柱頭上。

熱點內容
2016情人節有哪些 發布:2025-08-22 15:56:01 瀏覽:480
晨起的荷花 發布:2025-08-22 15:51:55 瀏覽:322
室內無土盆栽 發布:2025-08-22 15:50:01 瀏覽:854
鳶尾盆景 發布:2025-08-22 15:41:57 瀏覽:788
荷花池的霧 發布:2025-08-22 15:14:33 瀏覽:786
新鄉花卉批發 發布:2025-08-22 15:00:23 瀏覽:639
玫瑰風疹治療方法 發布:2025-08-22 14:53:39 瀏覽:60
毛臉海棠 發布:2025-08-22 14:33:37 瀏覽:398
黃金海蘭花 發布:2025-08-22 14:02:21 瀏覽:605
玉石雕刻梅花 發布:2025-08-22 14:02:09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