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興花卉圖冊
1. 花的名稱大全
阿里山龍膽
矮牽牛
矮櫻
暗紫脆蒴報春
安祖花
霸王鞭
八角茴香
八角金盤
巴豆
敗醬草
白花藿香薊
白花蛇舌草
白鶴芋
白芨
百合
白螞蟻花
白毛杜鵑
百慕達藍眼草
白屈菜
白檀
白頭翁
白心秋花報春
百日草
白網紋草
白紋竹芋
白英
白玉蘭
百脈根
百子蓮
半邊蓮
半支蓮
般若
斑唇馬先蒿
斑點橐吾
斑點虎耳草
斑葉唇柱苣苔
斑葉鳳梨
斑葉馬醉木
板栗
棒葉落地生根
報春花
寶蓮花
寶綠
苞葉雪蓮
北細辛
碧桃
筆筒草
變葉木
扁豆
扁蓄
濱旋花
薄荷
菠蘿
波斯菊
布紋球
補骨脂
彩苞鳳梨
彩虹竹芋
彩色馬蹄蓮
彩葉草
彩雲球
蒼耳子
蒼山虎耳草
草甸馬先蒿
草莓果
草玉梅
側花釣鍾柳
檀香
長瓣瑞香
長鞭紅景天
長柄岩黃芪
長刺白龍
長春花
長梗蓼
長花黨參
長裂烏頭
長蕊萬壽竹
長壽花
長筒石蒜
長尾婆婆納
長行天南星
長葉大戟
長葉蘭
昌都點地梅
常青藤
巢蕨
車前草
秤錘樹
沉香
齒時忍冬
齒葉忍冬
重瓣黃木香
臭草
臭黨參
丑角花
臭牡丹
雛菊
穿心蓮
穿心莛子藨
川楝子
川滇杓蘭
川滇薔薇
川藏沙參
垂紅忍冬
垂盆草
刺蓬花
粗毛肉果草
粗毛薯藤
翠菊
翠雀
翠雲草
喙毛馬先蒿
D打火草
打破碗花花
大百合
大萼藍鍾花
大花芙蓉葵
大花黃牡丹
大花剪秋羅
大花老鶴草
大花肋柱花
大花蔓龍膽
大花曼陀羅
大草寇
大理花
大花蔥
大花蕙蘭
大花延齡草
大麗菊
大瘤瓣蘭
大象牙參
大岩桐
大葉黃楊
大輪柱
大王黛粉葉
大葉碎米蕎
大棗
代代花枳
帶葉兜蘭
淡竹葉
倒掛金鍾
地膚子
地錦草
地椒
帝冠
地念
地涌金蓮
墊狀點地梅
吊蘭
丁香
東方罌粟
東陵八仙花
冬瓜皮
豆瓣綠
杜鵑
獨蒜蘭
獨一味
短梗重樓
多刺綠融蒿
多花報春
多花孔雀葵
多花亞菊
多蕊金絲桃E峨嵋薔薇
鵝毛玉鳳蘭
鵝掌柴
鵝掌揪
二葉獨蒜蘭
翻白草
番紅花
繁星花
非洲鳳仙花
非洲紫羅蘭
翡翠景天
緋牡丹
粉背野丁香
粉藤
風車
風車草
輻冠黨參
扶郎花
覆盆子
馥郁滇丁香
柑橘
甘遂
甘肅棘豆
甘肅莢迷
甘西鼠尾草
杠板歸
高山白珠樹
拱形綉線菊
狗尾紅
構骨
枸桔
古代稀
孤挺花
姑婆芋
瓜栗
瓜葉菊
瓜子金
觀賞椒
觀音竹
貫葉忍冬
廣東萬年青
廣藿香
廣玉蘭
光核桃
龜背竹
桂花
桂竹香
鬼箭錦雞兒
H哈密瓜
海角櫻草
海棠花
海桐
海州常山
海芋
含笑
含羞草
旱菜
旱金蓮
韓國草
荷花
荷花木蘭
荷包牡丹
禾葉竹葉蘭
合果芋
合歡
何氏鳳仙
鶴虱
核桃
黑蕊老鸛草
黑眼菊
紅豆蔻
紅花
紅花蔥蘭
紅花山牽牛
紅花石蒜
紅花酢漿草
紅姜花
紅蕉
紅千層
紅絲姜花
紅桑
紅果仔
紅紫桂竹香
珙桐
喉斑杜鵑
厚葉雀舌蘭
忽地笑
蝴蝶花
蝴蝶蘭
蝴蝶石斛
蝴蝶戲珠花
虎耳草
虎眼萬年青
虎耳蘭
虎刺梅
互葉鐵線蓮
華麗龍膽
化橘紅
華中五味子
槐米
換錦花
黃杯杜鵑
黃蟬蘭
黃菖蒲
黃刺玫
黃荊子
黃韭蘭
黃花酢醬草
黃花鳳仙花
黃花鶴頂蘭
黃蟬
黃雪光
黃連木
黃毛掌
黃秋葵
黃山紫荊
黃蜀葵
火把花
火紅杜鵑
火棘
火炬花
火麻仁
火星花
火劍鳳梨
藿香
藿香葉綠絨蒿
J薊花山龍眼
雞蛋花
雞冠花
雞矢藤
疾藜
嘉德利亞蘭
架棚
假儉草
假茉莉
假曇花
假吐金菊
夾竹桃
建蘭
尖子木
姜花
降香
絞股藍
繅絲花
睫穗蓼
接骨木
結香花
錦帶花
錦燈籠
金邊富貴竹
金邊石菖蒲
金黃脆蒴報春
金脈爵床
金脈單葯花
金脈鳶尾
金心香龍血樹
金心胡頹子
金鳳花
金琥
金雞菊
金露花
金錢草
金銀花
金櫻子
金花茶
金紅花
金蓮花
金櫻子
金盞菊
筋骨草
荊芥
景天
景天三七
鏡面草
九里香
酒瓶蘭
菊花
菊花桃
菊葉穗花報春
巨傘鍾報春
巨紫荊
卷鞘鳶尾
卷葉黃精
蕨麻委陵菜
君子蘭
2. 寫意花鳥畫的歷史畫派
五代黃筌、徐熙並起,漸成兩大系統,以後繼續衍生。明代花鳥畫演變成四大系統,一為邊景昭、呂紀的黃氏體,二為林良、徐渭的大寫意體,三為陳淳的簡筆水墨淡彩小寫意體,四為周之冕的勾花點葉兼工寫體。《國朝畫征録》卷下則把花鳥畫歸納為三派,稱「花鳥有三派:一為勾染,一為沒骨,一為寫意。勾染,黃筌法也;沒骨,徐熙法也。後世多學黃筌,若元趙子昂、王若水,明呂紀,最稱好手;周之冕略兼徐氏法,所謂勾花點葉是也。……其寫意一派,宋時已有之,然不知始自何人。至明林良,獨擅其勝,其後石田、白陽輩,略得其意,若其全體之妙,非大有力者學之必敗」(李來源、林木編《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40頁)。
五代黃筌、徐熙兩大系統是中國花鳥畫發展史上的重要的畫派衍生。明代花鳥畫的四大系統,亦是考察中國花鳥畫派衍生之變的重要窗口。邊景昭,字文進,博學能詩,擅畫花鳥,繼承兩宋院體工筆重彩的傳統,作品妍麗堂皇,精細工緻,韓昂《圖繪寶鑒續編》稱其作品「不但勾勒有筆,其用墨無不合宜」。傳世之作有《竹鶴圖軸》、《竹鶴雙清圖軸》(與王紱合作)、《杏竹春禽圖軸》、《三友百禽圖軸》等。上海博物館藏《杏竹春禽圖軸》以杏花竹報春訊,以春禽寄春意,滿目春光,生機勃勃。呂紀畫花鳥畫十分出色,他近學邊景昭,遠師南宋畫院體格,敷色絢爛,為明代院體花鳥畫家代表之一。上海博物館藏其《浴鳧圖軸》作品,很好地處理了浴鳧與流水的關系,構圖大膽,筆墨流暢,設色雅淡,氣息清和,體現了明代花鳥畫家的嫻熟技法和時空營造能力。林良的花鳥畫注重寫意,墨氣豪放,對於文人水墨寫意花鳥畫的建樹,具有啟迪意義。他擅畫水墨花鳥,上海博物館藏其《雙鷹圖軸》,氣勢磅礴,鷹目炯炯,枝葉穿插,墨色淋漓,反映了明代院體畫之十足神采。徐渭的大寫意體用筆簡練,不求像物,重在寫其意趣性情,故稱「寫意」。他的畫較之以前的減筆寫意畫更為簡約概括,放逸豁達,故謂「大寫意」。徐渭十分推崇陳淳、謝時臣、陳鶴。他關注陳淳的寫意花鳥之道,曾跋《陳白陽卷》曰:「陳道復花卉豪一世。」在《徐文長文集?書謝叟時臣淵明卷為葛公旦》中贊賞謝時臣的山水勁筆多墨,稱「吳中畫多惜墨,謝老用墨頗多,其鄉訝之」。而對陳鶴的水墨花卉則嘆之「滃然而雲,瑩然而雨,炫炫然而露也,殆所謂陶之變耶」。(明徐渭《徐文長文集·書陳山人九皋氏三卉後》)徐渭的作品題材囊括花卉、草木、瓜果、魚蟲、走獸、山水和人物,尤以花卉著名。上海博物館藏其《花果圖卷》用筆放縱,水墨酣暢,詩畫並茂,畫壇稱頌。上海博物館所藏《牡丹蕉石圖軸》、《擬鳶卷》,台灣故宮博物院所藏《墨竹卷》、《寫生圖卷》,南京博物院所藏《雜花圖卷》,故宮博物院所藏《墨花十二段圖卷》、《四時花卉卷》、《墨花九段卷》,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雜花捲》,雲南省博物館所藏《水墨花卉卷》等,都是難得的傳世之作,從中足見徐渭大寫意的精彩筆墨。陳淳,字道復,他的簡筆水墨淡彩小寫意在畫壇佔有重要地位。他於晚年創作的花卉長卷頗有特色,有時以四季為序,有時時空交叉,頗見水墨組合的視覺沖擊力。上海博物館所藏《墨花十二種圖卷》,畫了梅花、蘭花、玫瑰、百合、月季、紫薇、秋葵、桂花、芙蓉、菊花、水仙和山茶,姿態各異,繁花爛漫,寫意抒情,水墨淋漓。上海博物館所藏《花果圖卷》、《山茶水仙圖》、《花卉圖冊》等也屬陳淳水墨華章,令人駐足。其實,說陳淳的花鳥畫貴於簡筆水墨淡彩的小寫意,這只是注重從沈周的水墨寫生至陳淳的水墨寫意的飛躍而言,實際上陳淳在晚年的花鳥佳作中已呈現潑墨大寫意的體貌。徐渭的大寫意筆墨就得益於陳淳。世稱「青藤白陽」,其實青藤亦源於白陽。論及周之冕的勾花葉兼工寫作品,也是探索明代畫派衍生之變的必然落筆之處。周之冕的「勾花點葉」源於孫隆、沈周和陳淳之法,他是集大成而用之,推陳而出新。王世貞曾對明代中期三位寫意畫家陳淳、陸治和周之冕作了評價,所謂「道復(陳淳)妙而不真,叔平(陸治)真而不妙,周之冕撮二子之長」。南京博物院藏《桂子圖》和故宮博物院藏《花卉圖卷》都是周之冕的代表作。上海博物館藏周之冕《花鳥圖冊》的花鳥傳神,「勾花點葉」,寫意中兼工筆,墨韻中見色彩,從中可以洞察明代畫派衍生的脈胳。
在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史上,盡管畫派林立,技法有異,可是在注重寫生這一點上,卻形成共識,綿延後續。宋徽宗趙佶重花鳥寫生,流傳諸多佚事。他要求畫月季花和牡丹花時仔細觀察,能畫出不同時間的變化。一次,眾畫家寫生孔雀,只重生動富麗,畫孔雀升墩為先舉右腳。趙佶告知需細心體察,發現孔雀升高時必定先舉左腳,被傳為畫壇佳話。趙佶重視寫生,使創作極受裨益,他的作品被鄧椿譽為「妙體眾形,兼備六法」。上海博物館藏趙佶《柳鴉蘆雁圖卷》,盡得高雅之氣,柳葉低垂,吟鴉自在,蘆雁嬉水,一派休閑清景。其中神韻之妙,不能說和平時重寫生、察細微無關。元代水墨寫生畫的高手當推陳琳、王淵和張中。陳琳藉助寫生,突破了傳統工筆重彩畫技法,以水墨淡彩法描繪物象,形成了富有藝術個性的勾、刷、點、染之法,造型嚴謹,筆簡意高,其《溪鳧圖軸》為花鳥畫史論所褒揚。王淵從寫生中得清淡之氣,其佳作《花竹集禽圖》和《花竹錦雞圖》對後世影響很大。張中在當時被人稱為「寫生第一」,採用水墨暈染,深得文人寫意之神韻,上海博物館藏其《芙蓉鴛鴦圖》,出筆清新典雅,鴛鴦與水極富動勢,堪稱從寫生中贏得生機。陳淳繪畫也看重寫生,其《漫興花卉圖冊》自跋中曰:「古人寫生自馬遠、徐熙而下,皆用精緻設色,紅白青綠必求肖似物物之形,無纖毫遺者,蓋真得其法矣。」他還談到少年時就「有心於此,既而想造化生物萬有不同,而同類者又秉賦不齊而形體亦異」。周之冕則善於觀察禽鳥生活動態,落筆皆有生意。其繪畫成就自然得寫生之妙。清代任頤的畫風清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重視寫生,善於捕捉生活感受。平時他留意觀察花鳥、家畜,往往聚精會神,十分專一。有一次他爬出天窗,翻到屋頂上細察貓兒打架,全神貫注勾畫速寫,客人來了,不知其去處,最後竟在屋頂上見到他。上海博物館藏任頤《花鳥冊》極富生氣,實是其對物象感受的筆墨定格。當然,古人之所謂寫生,有異於今天西畫中的寫生。「天地間,物物有一種生意」(祝允明語),生和意密不可分,寫生和寫意難以分離。不言而喻,寫生就是寫物之生氣、生意。寫生之法推動中國花鳥畫生機勃發、綿延發展。
3. 花的名稱大全
中華石杉 皺邊石杉 蛇足石杉 扁枝石松 地刷子石松 石子藤石松 燈籠石松 石松 薄葉卷柏 深綠卷柏 兗州卷柏 江南卷柏 伏地卷柏 墊狀卷柏 卷柏 翠雲草 問荊 筆管草 密枝問荊 木賊 節節草 瓶爾小草 陰地蕨 絨毛陰地蕨 蓮座蕨 紫萁 華南紫萁 瘤足蕨 海金沙 芒萁 鐵芒萁 里白 光里白 華東膜蕨 蕗蕨 碗蕨 岩姬蕨 稀子蕨 凌齒蕨 烏韮 骨碎補 腎蕨 陰石蕨 鳳尾蕨 刺齒半邊旗 毛軸蕨 溪邊鳳尾蕨 井欄邊草 半邊旗 蜈蚣草 銀灰粉背蕨 粉背蕨 毛軸碎米蕨 野雉尾金粉蕨 栗柄金粉蕨 鐵線蕨 團羽鐵線蕨 白背鐵線蕨 扇葉鐵線蕨 灰背鐵線蕨 鳳丫蕨 普通鳳丫蕨 水蕨 蹄蓋蕨 中華短腸蕨 單葉雙蓋蕨 虎尾鐵角蕨 狗脊蕨 單芽狗脊蕨 葉耳岩蕨 水龍骨 抱石蓮 兩色瓦韋 黃瓦韋 扭瓦韋 粵瓦韋 光石韋 石韋 鵝掌金星 柳葉劍蕨 書帶蕨 四葉蘋 槐葉蘋 滿江紅 蘇鐵 銀杏 雪松 華山松 馬尾松 武陵松 黑松 金錢松 柳杉 本地杉 水松 柏 刺柏 扁柏 圓柏 龍柏 羅漢松 竹柏 三尖杉 蓖子三尖杉 粗榧 紅豆杉 穗花杉 南方紅豆杉 榧樹 三白草 戢菜 山蒟 爬山香 毛蒟 石南藤 寬葉金粟蘭 萬年柏 及己 草珊瑚 響葉楊 垂柳 銀葉柳 皂柳 毛楊梅 楊梅 山核桃 黃杞 野核桃 化香樹 楓楊 千金榆 川榛 錐栗 板栗 茅栗 甜櫧 紅錐 苦櫧栲 鉤栲 白皮柯 柯樹 麻櫟 槲櫟 白櫟 小葉青棡 短柄抱櫟 高山櫟 栓皮櫟 紫彈朴 朴樹 四蕊朴 青檀 光葉山黃麻 山油麻 榔榆 榆錢樹櫸樹 小構樹 構樹 穿破石 柘樹 綠葉冠毛榕 異葉榕 珍珠蓮 爬藤榕 地瓜榕 變葉榕嵂草 桑白皮 雞桑 華桑 蒙桑 水麻 薴麻 江南樓梯草 赤東使者 多序樓梯草 大蠍子草 糯米團 珠芽艾麻 毛花點草 紫麻 短葉赤車 棱枝泠水花 石油菜 隆脈泠水花 大葉泠水花 波緣泠水花 矮泠水花 石筋草 中南泠水花 霧水葛 裂葉尋麻 寬葉尋麻 齒葉尋麻 銀樺 青皮樹 檀梨 百蕊草 油茶桑寄生 栗寄生 椆樹桑寄生 北桑寄生 灰毛桑寄生 扁枝槲寄生 槲寄生 馬兜鈴(青木香) 尋骨風 圓葉細辛 雙葉細辛 杜衡 大葉馬蹄香 長毛細辛 粗穗蛇菰 紅冬蛇菰 鹿仙草(文王一枝筆) 九龍盤 蓼子七 蕎麥三七 花蕎 苦蕎麥 葫蘆葉蓼 扁蓄 頭花蓼 火炭母草 紅葯子(硃砂七) 蓼子草 虎杖 毛血藤 稀花蓼 水蓼 蠶繭草 愉悅蓼 酸模葉蓼 何首烏 豬蓼子草 葒草花 杠板歸 桃葉蓼 血當歸 中華赤脛散 廊蔭 雀翅 水麻葯 支柱蓼 粘毛蓼 波葉大黃 酸模 皺葉大黃(牛耳大黃) 齒果酸模 羊蹄(土大黃) 紅筋大黃 牛耳酸模 鈍葉酸模 地膚子 土荊介 灰藿 地膚苗 波菜 土牛膝 懷牛膝 柳葉牛膝 喜旱蓮子草 節節花(蝦鉗草) 尾穗莧 野莧菜 繁穗莧 刺莧 青葙子 雞冠花 千日紅 紫茉莉 商陸 粟米草 馬齒莧 錐花土人參 無心菜(鵝不食草)簇生卷耳 白牛膝 石竹 瞿麥 鵝腸草 太子參 漆姑草 麥瓶草 堅硬女婁菜雀舌草 滋草 石生繁蔞 王不留行 蓮藕 金魚藻 連香樹 川鄂烏頭 瓜葉烏頭 花葶烏頭 高葉烏頭 類葉升麻 銀蓮花 鵝掌草 打破碗碗花 大火草 裂葉星果草 金龜草 升麻 白木通 鈍齒鐵線蓮 粗齒鐵線蓮 蓑衣藤 威靈仙 山木通 鐵線蓮 小蓑衣 單葉鐵線蓮 大葉鐵線蓮 毛蕊鐵線蓮 銹毛鐵線蓮 綉球藤(花木通) 五葉鐵線蓮 尾葉鐵線蓮 黃蓮還亮草 大花還亮草 芍葯 草芍葯 牡丹 自扣草 小回回蒜 毛莨 石龍芮 揚子毛莨 貓爪草 天葵子 尖葉唐松草 木通 三葉木通 貓兒屎 五月瓜 鷹爪楓 大血藤 串果藤 野木瓜 土黃蓮 樂桂小櫱 刺黃蓮 刺黑珠 芒刺小櫱 紅毛七 紅八角蓮 鬼臼 湖南淫羊藿 三枝九葉草 闊葉十大功勞 小果十大功勞 十大功勞 華南十大功勞 南天竹 木防己 毛葉輪環藤 良藤 秤鉤風 青風藤 蝙蝠葛 防己 金錢吊烏龜 千金藤 石蟾蜍 金果欖 寬筋藤 紅茴香 異形葉五味子 泠飯團 鵝掌楸 天目木蘭 黃山木蘭 山玉蘭
4. 怎樣才能識別常見的樹木和花卉
中國常見野花200種原色圖鑒(漢竹)田間地頭,路邊公園,輕松叫出野花名
是一本書,網上有的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