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藤椅
① 北京哪裡有藤椅買
可以到較低檔傢具街找找看。35元以下估計是很難買到優質的藤椅,選購藤藝類傢具建議首選質量,無論從使用、材質上對比都會更耐用,對身體健康也有保障。(個人之見,可忽略)
② 北京故事怎麼樣
「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童年,尋找著我的北京味道」。 之前曾為兩部有北京味道的電影感動過,一部是《我的九月》(1990年),一部是寧瀛的《找樂》(1993年),他們都如實地記錄了我童年對於北京的印象,但這兩部電影,都沒有喚起我心底那份最初的、最為純粹的「北京味道」,直到遇見《北京故事》。 對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北京人來說,他們的童年一定少不了一種獨特的」北京味道「,這種」味道「既區別於老式北京的陳舊感,又區別於現今對北京文化的過度包裝感,它是老北京新舊文化最完美的碰撞,綻放出最絢麗的火花,讓人沉醉其中……它也是一種消逝的文化,隨著我們的童年一起消逝…… 記得那時一個夏日的黃昏,我去音像店淘碟,在一堆電影中看到這部片子,當時並沒覺得這部電影有什麼特別之處,且從未聽說過,認為也許只是小眾文藝片,沒打算買它。可那天淘到最後,也沒淘到幾部滿意片子,這時,又拿起《北京故事》,仔細地看了看,發現它還是一部曾獲過獎的電影,而且是表現北京的片子(我比較喜歡老北京文化),想想8元的價格也不貴,買錯了也無所謂,於是就收下了,想不到差點錯過了一部讓我驚喜的電影。 從電影第一個畫面開始,我就是知道我淘到了一部多麼精彩的電影! 電影一開篇的澡堂場景,便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父親帶我去老浴池洗澡的情景,然後就是北京的街道、胡同、四合院、紅色條的老式大公交車、老北京的人們……那時候的北京,是那樣的古樸、詩意,我的目光一刻也不願離開屏幕了。 其實電影所表現的情節很簡單:在美國生活30年的方立群帶著自己的家人回北京探親度假,找尋自己童年的生活記憶,隨後引出了一些有趣的、不同文化之間的小小碰撞,片中還表現了那個年代的學習英語熱、乒乓球、可口可樂、高考……現在看起來,仍十分的鮮活、有趣。 電影中我最喜歡的畫面是:晚上方立群難以入睡,耳畔傳來空靈、悠遠的京韻大鼓唱調,他披著大衣來到院子里,看著安靜、古樸的院落:魚缸、藤椅、花卉……不禁想起自己童年時,父親坐在石台上唱京韻大鼓的情景,曲調清澈而悠遠。 片中最有北京味的畫面當屬駱玉笙的京韻大鼓,現在看起來相當的珍貴!也讓我想起另一位北京曲藝界泰斗:關學曾老人。 這部電影,就是我童年記憶中最美好的北京……每每遇到煩心事,或是想念兒時,就翻此片回味一番,心情也會隨之變得舒暢,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導演兼主演王正方出生於1938年,童年在北京度過,他拍出了我心目中最美好的北京味道!
③ 雲南特色花卉都有哪些品種
雲南花卉的品種太多了,均可說是特色,品種最多的還是蘭花,其中的野生蘭花最有名。
④ 書房花木深讀後感
一天,突發奇想,用一堆木頭在陽台上搭一座木屋,還將剩餘的板子釘了幾只方形的木桶,盛滿泥土,栽上植物,分別放在房間四角。鮮花罕有,綠葉為多。再擺上幾把藤椅、竹幾、小桌、兩只木筋裸露的老櫃子,各類藝術品隨心所欲地放置其間。一些古鍾、儺面、鋼劍以及拆除老城時從地上揀起的鐵皮門牌高高矮矮掛在壁上……最初是想把它作為一間新辟的書房,期待從中獲得新的靈感。誰料坐在里邊竟寫不出東西來。白日里,陽光進來一曬,沒有塗油漆的松木的味道濃濃地冒出來,與植物的清香混在一起,一種享受生活的慾望被強烈地誘惑出來。享受對於寫作人來說是一種腐蝕。它使心靈鬆弛,握不住手裡沉重的筆了。
到了夜間,偏偏我在這書房各個角落裝了一些燈。這些燈使所有事物全都半明半暗。明處很美,暗處神秘。如果再打開音響,根本不可能再寫作了。
寫作是一種與世隔絕的想像之旅,是鑽到自己的心裡的一種生活,是精神孤獨者的文字放縱。
因此,我沒在這房子里寫過一行字,仍然在原先那間胡亂堆滿圖書的書房伏案而作。
漸漸的這間搭在陽台上的木屋成了花房,但得不到我的照顧。我只是在想起給那些植物澆水時才提著水壺進去,沒時間修葺與收拾。房內四處的花草便自由自在、毫無約束地瘋長起來。從雲南帶回來的田七,張著耳朵大的碧綠的圓葉子,沿著牆面向上爬,像是「攀岩」;幾棵年輕又旺足的綠蘿已經躥到房頂,一直鑽進燈罩里;最具生氣的是窗檯那些泥槽里生出的野草,已經把窗子下邊一半遮住,上邊一半又被蒲扇狀的葵葉黑糊糊地捂住。由窗外射入的日光便給這些濃密的枝葉撕成一束束,靜靜地斜在屋子當中。一天,兩只小麻雀誤以為這里是一片天然的樹叢,從敞著的窗子唧唧喳喳地飛了進來。我怕驚嚇它們,不走進去,它們居然在里邊快樂地鳴唱起來了。
一下子,我感受到大自然野性的氣質,並感受到大自然的本性乃是絕對的自由自在。我便順從這個邏輯,只給它們澆水,甚至還澆點營養液,卻從不人為地改變它們。於是它們開始創造奇跡―――
首先是那些長長的枝蔓在屋子上端織成一道綠盈盈的幔帳。常春藤像長長的瀑布直垂地面,然後在地上愈堆愈高。綠蘿是最調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亂「行走」―――從桌子後邊鑽下去,從藤椅靠背的縫隙中伸出鮮亮的芽兒來。幾乎每次我走進這房間,都會驚奇地發現一個畫面:一些凋落的粉紅色的花瓣落滿一座木佛身上;幾片黃葉蓋住桌上打開的書;一次,我把水杯忘在竹幾上,一枝新生的綠蔓從杯柄中穿過,好似一彎嬌嫩的手臂挽起我的水杯。於是,在我寫作過於勞頓之時,或在畫案上揮霍一通水墨之後,便會推開這房間的門兒,撩開密葉糾結的垂幔,獨坐其間,讓這種自在又鬆弛的美,平息一下寫作時心靈中涌動的風暴。
我開始認識到這間從不用來寫作的房間的意義。它實際上是我書房的一部分。
我前邊說,寫作是一種忘我的想像,只有離開寫作才回到現實來。這間小屋卻告訴我,我的寫作往往十分尖刻地切入現實,放下筆坐在這里享受到的反倒是一種理想。
我被它折服了,並把這種感受告訴一位朋友。朋友說:「何必把現實與理想分得太清楚。你們不滿現實是因為你們太理想主義。你們的問題是總用理想要求現實,因此你們常常被現實擊倒在地。這是因為你們天生是一群理想主義者。」
於是當我坐在這間花木簇擁的木屋中,心裡常常會蹦出這么一句話:
我們是天生用理想生活的人!
馮驥才,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等職務。其「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代表作有《啊!》、《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等。
⑤ 陽台不僅可以放一些花草還可以用來晾曬衣服,怎樣做能夠把陽台合理的利用
看空間的大小吧,大點的陽台,就可以放置多的東西,如果房子小的話,那麼小陽台就只能晾曬衣服。
⑥ 《開在記憶深處的花朵》作文急要!!!!!!!!!!!!!!
開在記憶深處的花朵
陳妍彤
夏姑娘已經拖著她長長的裙衣飛走了,秋姑娘如同爽約的女子姍姍來遲。酷暑已經消盡了,涼風捲起絲絲寒意。每當想起爺爺奶奶,我的心頓時感到十分溫暖,他們的笑容如同花朵,綻放在我的記憶深處,替我驅趕寒冷。
時間的書頁翻回到七八年前。那年,如同往常一樣,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回家鄉。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車子停在路邊,路上沒有一個人。突然我看到了爺爺的身影,他一個人站在風雪天里焦急地等待著我們,站立不安。我連忙下了車,刺骨的寒風迎面向我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寒戰。爺爺看見了我,露出了笑容,樂呵呵地跑了過來。他跑到我身邊,叫我的名字,我看著爺爺布滿了皺紋卻又帶著笑容的臉,也笑著叫爺爺。爺爺左右手並用,拿了好幾袋行李,對我說:「走,快進去吧,外面冷。」然後,便挽著我的肩膀,進了屋。
在家裡,我看見奶奶,姑媽,姑父,便向他們親熱地打招呼,拉了幾句家常,他們便都去准備午餐了。
我坐在客廳里,東瞧瞧西望望。這個家還是依然沒有變,一樣的傢具,一樣的顏色,一樣的擺法,充滿了陳舊卻又溫馨的味道。想著想著,突然發現沒有了爺爺的影子。咦?爺爺到哪裡去了?正想著,爺爺抱著一個烤爐,緩慢又略有些吃力的從樓上走了下來。「來,彤彤,冷了吧,爺爺把烤爐拿來了。」他走了下來,把烤爐放在我面前。然後,爺爺又緩慢地上了樓。不出一會兒,果然,我的手腳暖和了,身子暖和了,心也暖和了。
開飯了,一家人圍在一張大桌子上,吃著可口的飯菜,真是溫馨極了。我坐在爺爺的身邊,爺爺一臉疼惜的看著我,說:「你這么瘦,來多吃點。」說完便夾了許多好肉好菜給我,我的碗里都堆的滿滿的了。而他自己卻忘了夾,我看著爺爺,心裡不禁泛起一陣漣漪。
不知不覺中,兩天很快就過去了。因為時間問題,我們不能呆太久。要走的時候,爺爺把我叫到卧室里,蹲下去從一個櫃子下邊拿出一個紙箱子,又從一個紙箱子里拿出一沓錢——都是十元十元的嶄新的錢。他對我說:「這些錢給你平時用,你要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要好好學習,還有要多吃點……」聽完爺爺說的話,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我對爺爺說:「爺爺,我會的。」爺爺聽了,點了點頭,我們便一起下樓了。
要上車的時候,爺爺奶奶,姑媽姑父都來送我。我看見爺爺面帶著微微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是開放在春天的花朵。我也笑著和他們告別。上了車,爺爺還是站在門邊沒有離去。我開了車窗,又再一次的向爺爺揮手告別,然後車子便發動了。
在車上,我想:「爺爺,長大之後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的。」眼淚又再一次湧上來了。
這就是我開在記憶深處的花朵,它的芳香會伴隨我一生,永不凋謝!
又是一個中秋節,這已是我在學校度過的第六個中秋節了.
一輪滿月升起來了,似嬌羞的新嫁娘邁著碎步緩緩地走出閨房.銀光傾瀉,灑在寂靜的山谷和灰白的小路上;灑在秋日的衰草,還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滿山遍野那開始隱退生機的一棵棵古老的樹木上;也灑在我這個在他鄉的人身上.獨在異鄉為異客,舉頭望明月,似有點凄清,但淡而柔和的光輝,給我帶來了一絲的溫暖和安慰.
此地此景,讓我又一次想起與父親賞月的情景,淚水不知何時順著臉頰流淌.要是父親沒有被人打,要是父親沒有留下後遺症,我的父親何必受病痛的折磨,而我又何需到這么遠的學校求學呢
記憶把我拉回了六年前的那一幕.
那是星期五的下午,放學後,我早早的回到家裡,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我已是一個初一新生了.面對新學校和新知識,我求知慾望特高.父親對我的學習也特別關心,為了不讓我為學費發愁,他每天總是早出晚歸.
已是晚上7時30分了,父親還未出現在家門口.母親坐立不安,抓起手電筒往外走,留下我和弟弟.
突然,迷迷糊糊的,眼前都是腳步聲,發生了什麼事怎麼這么緊急我的睡意,被趕得無影無蹤.
睜開眼,我嚇呆了.坐在對面的父親,頭部幾乎纏滿了紗布,只露出眼,鼻,嘴,眼睛腫得像饅頭,鼻孔也流血不止.父親怎麼了,到底發生什麼事我在心裡問,自己早已成了淚人.
父親聽到我的哭聲,趕緊叫我過去,讓我站在他身邊."不哭,你平時最堅強了,今天的眼淚,怎麼這么不值錢"父親艱難地從嘴裡吐出幾個字."我沒哭,爸,可是您這些傷是怎麼來的""沒事,被幾個易沖動的小夥子打的."父親講得很輕松,好像被打的人不是他,可是我可受不了."爸,等我長大了,我替您揍揍他們.""怎麼一個中學生說出這種話,平時的道德修養課怎麼上的"父親生氣了.我從未見父親發這么大的火,而且是因為我的幾句話,就趕緊承認錯誤."爸,我錯了.我再也不動這種想法了.""這樣才對,學會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仇恨只能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黑暗之中;而寬恕,卻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獲得解放.寬恕別人,就是解放自己.""爸,我記住了."
……
望著圓月,父親那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又在我耳邊回響縈繞,時時提醒我該怎樣做人.這六年來,我時刻以父親的話為准則,嚴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做人.學會做人,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基礎,這是父親常說的.他要求我在學習之餘,要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學會融入社會大家庭.
面對圓月,我潸然淚下.獨在異鄉,我唯乞求再次與父親共賞中秋之月,再聽聽父親的做人道理.
不知道自己是在什麼時候忘卻了那些曾經想要忘掉的事,習慣了一個人走陌生的路,一個人聽陌生的歌,一個人對著樹聊天,一個人看陌生的風景,就這樣安靜篤定地走過時間,偶爾想起那些牆角里昏暗的三葉草,一個人,也不覺得孤單,只是聽到遙遠的過去斷斷續續傳來女孩的歌,心裡還是會一點點地難過起來,畢竟是留下了太多的刻骨銘心。
我不能足夠清晰地想起關於過去的種種,請原諒。
遇見言韻是在初一開學。因為就這樣告別了童年時候,心裡滿是離別的感傷和對新學校的厭煩,應該不是開心的樣子。
夏天還沒有徹底離開,可是九月的雨就嘩啦啦地砸下來了。學生們撐著各式各樣的傘,走路或騎車,陸陸續續進了校門。我猶豫了很久,想到底要不要進去,象在做一道高分數的選擇題一樣艱難,最後我告訴自己,這種事情是沒得選擇的。
我繼續向前走,看見身旁這個推著單車的女孩子沒打傘,全身濕透了,於是把傘向右移過去一些。她抬起頭看了我一眼,說:「不用了,我有雨衣。」我打好傘,尷尬地笑著說:「那為什麼不穿上呢,淋雨了會生病的。」她說:「太麻煩了,不喜歡。」我說:「還是穿……」,她打斷我的話,說:「你煩不煩啊。」我怔住了,呆在原地一動不動,她也不管我,依舊淋著
雨走開。
她的頭發在滴水,她的耳朵上有十字架耳釘,她的T恤是D&G。
這是個什麼樣的女孩子啊 ?
走到教室里,我按編號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因為剛才的事情,多少有些難過,一直懨懨地趴著,然後我看到她走了進來,很輕蔑地掃視了教室 一眼,看到了我,眯起眼睛「哧」地笑了出來。於是我把頭低低地埋了起來,開始罵上帝是只豬頭等等,諸如此類。我想我的樣子一定像只駝鳥。
很不幸,她坐在我前面。
因為自己做事情馬馬虎虎,所以連出門前准備好了的飯盆都忘了帶,看到周圍那些陌生的面孔帶著飯盆陸續回來,才感到肚子餓了起來,本想去商 店買點零食吃,走到半路才想起來這幾天口袋裡正在鬧金融危機,沒辦法,餓就餓啦。
回到座位後,我心不在焉地翻起新書來,但腦子實在是一片空空,看不進去,倒是窗外的雨很閑適的樣子,偶爾落到窗檯上,濺起細小的水花。
「喂,叫你呢!」是她。我轉過頭去,微微地咬了下嘴唇。
「嗯,什麼事啊?」我的聲音很輕細,自己都才剛剛聽到,手指緊緊地拽著衣角,不斷地扭來扭去,十分不安。也不是怕得罪什麼的,躲遠一點還是可以的吧。
「這個給你!」她順手遞過來一塊麵包,動作干凈利落。
「啊?」我皺了皺眉,心裡很矛盾,接?不接?反正她也是好心,剛開學,惹些麻煩也不好哦。「哦,謝謝……」
「誰要你謝啦!」她一臉無比的不屑,隨後俯下身來,雙手撐在課桌上,一字一句說:
「記!住!我!叫!言!韻!」
又是冷漠地轉身,高傲地離去。
依舊是冷冷的語調,可是自己會一點一點地溫暖起來,原來我,是受不了小恩小惠的啊。
言韻,真是好聽的名字啊。可是女孩,你為什麼如此冷漠呢?
我和她的關系漸漸好了起來。走的近,知道的也越多,可越是知道的越多,卻越害怕起來。言韻的家裡很有錢,父母都在國外工作,她一個人請很多保姆,住很豪華的別墅,沒有人管她,看起來,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她是可以和老師吵架、穿很另類的衣服、抽煙、早戀都能夠在學校大搖大擺的問題少女。這樣的人,是人人敬而遠之的。可是只有我明白她的空虛和落寞,明白她內心的干凈和單純,明白她偽裝背後的疲憊。
春天。
天空是干凈的藍色,漫不經心地飄過幾朵綿綿的雲,像是淌在水上的白蓮花,暗香四溢,路邊的籬笆上纏繞著開滿小小黃花的藤蔓,鄉間的路並不平坦,冒著幾叢青草,成片的野花鮮艷而繁茂,潔白的蒲公英種子飄起來,和米黃色的蝴蝶一起纏纏綿綿飛得很高。
我和言韻各自踩著單車,悠閑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心情十分的愉悅,唱起了清新的歌。
水田是一片明媚而干凈的綠色,我們提著鞋子,赤著腳踩在柔軟的泥巴上,腳心軟乎乎的,涼涼的有酥酥的感覺。田埂邊有一條小小的溪,溪的那邊有一從挺拔的翠竹,枝葉里掩映著低矮的青瓦屋。金銀花和野薔薇相互交錯,蜿蜒著爬上了粗壯的樟樹干,花瓣輕輕地落下或被風吹起來,或隱入灌木叢中,不知去向。
言韻倚著我的肩,嘴裡模糊地哼著什麼曲調,我們漫無邊際地扯過一些話題來聊,懶懶散散的,享受這個燦爛的季節。
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是靜靜地曬了一上午太陽,很溫暖呢。
那天一下課,她就拉著我跑起來,我茫茫然然、踉踉蹌蹌地跟著她。
「什麼事啊?」
「有好東西呢。」
經過七彎八拐,她帶我到學校的小花園里,找到一棵挺拔的松樹,她走到松樹腳下,拔開厚厚的松針,指著一葉新綠,一臉興奮地叫我看,表情就像個孩子。
我說別看了,要上課了,老……
她換了個表情,兇巴巴地說你看不看。
我說我看。
是一簇小小的三葉草呢,很可愛的。
其實不止,還有一片象徵幸運的四葉草哦,她小心翼翼地把它摘下來,放在手心裡,說許個願吧,我點點頭, 她問我許的什麼願,我說我希望能考上H高中。
一段太過安靜的沉默。
她用手捂住臉,然後很陽光地笑著對我說,我的願望是你的願望能實現。看來,我們終究是走不同的路呢。
我沒說話,一個人獃獃地站著,像當初在雨里那樣,看著她一個人走了。
然後,就沒有以後了,我如願以償地考起了H高中,快要離開的時候,看見她一個人走在樹蔭下,望著我,臉上掛起單薄的笑容,我側過臉,淚水流了下來,心裡是深深的疼痛。
在南湖廣場附近吃罷午飯,匆匆歸來的路上,一叢淡粉色的野花引起了我的注意。對這種野花,我並不陌生,它本是開在我記憶深處的,只是始終無法確定它的名字。
在兒時的鄉下,觀賞花卉的貧乏,使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廣袤的原野。春天到來的時候,野花遍地都是。雖然談不上五彩繽紛,也沒有醉人的花香,但是能採摘上一束野花,放在桌上的罐頭瓶里,點綴缺乏色彩的生活,也是非常愉悅的。它能讓清貧的生活為之一新。
因為民間稱呼與植物學稱呼的差別,許多野花,我至今也無法叫得上名字,其中就有今天偶然見到的野花,那時我們叫它「野喇叭花」。當我見到真正的喇叭花時,又覺得那花土氣了點,於是更無法給它個具體稱呼了。身邊又沒有研究植物學的朋友,如何界定它的歸屬,更非易事。想必也該歸入牽牛花所屬的旋花科吧。
春季里抽芽的時候,從地里挖出它奶白色根莖,放在嘴裡咀嚼,味道有些許甘甜,算不上可口,但也構成了我童年的快樂;夏季花兒怒放的時候,會有許多顏色與花兒差不多的蝴蝶翩翩起舞花叢中,引我們頻頻光顧,捕捉蝴蝶。有時候,也收集許多開花的枝蔓,編成草帽、花環,裝飾在頭上,掛在脖子上,彼此炫耀,那份快活恐怕於今已不多見了。
這也許是我突然對眼前叢生的野花感慨的原因之一吧。
那簇野花,雖然花香與花色都不出眾,但是它們能從密生而少罅隙的灌木叢中,掙扎而上,探出身子,最終把鮮花鋪滿灌木枝葉頂端,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在烈日炙烤下的那些灌木枝葉,早已沒了生色,相形見絀,更映襯出野花的勃勃生機。
在記憶中,它也是如此堅強的。它極易繁殖,只要有點土,有少量水,便能洋洋灑灑地舒展開來。有攀援的草木,便極力攀爬,沒有則就地開花。對生存環境從沒有過多挑剔,根扎在哪裡,哪裡就是展示生命的舞台。它開在沙土地里,開在鹽鹼地里;它開在腐爛的麥秸垛上,開在土牆垛上,開在河堤上,開在山岡上——總之,在童年的夏天,記憶中隨處都有它的身影。
生命力如此頑強的花,的確不太常見,這正是我欣賞它的緣故。
現在可選擇的花卉多了,我反而感到有些審美疲勞,而且到了厭倦的地步。
說起來我是愛花的,比如蘭花,比如菊花,比如梅花。我也曾經嘗試著養了幾盆,可惜時間不長,便相繼枯萎。問有經驗的花匠,說是濕度、溫度、土壤條件不適宜等等,實在勞神。現在的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稍有懈怠就會退出競爭的舞台,哪裡還有閑情逸致去養花弄草。再說,許多年輕人,想看花了,只需花點錢,在花店中,隨便買上幾束,帶回家來,插在漂亮的玻璃花瓶中,也可以美美的欣賞幾日。孰不知,這樣的花易枯萎,這樣的花瓶也是易碎的。
現在的都市生活的確豐富多彩,可人卻越來越脆弱,受不得委屈,吃不得苦了。這還不要緊,關鍵是從此開始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這於己於人有何好處?
這是何故呢?想來是缺少那麼點精神吧。這種精神只能靠自己去撿起來,因為它在你的記憶中塵封太久了,每個人都有開在記憶深處的花啊。
⑦ 我們單位要去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遊玩,哪位能夠提供最佳的園內游覽路線圖呢
裡面主要是看花,哪有那麼大的草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