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插花的配色原理

插花的配色原理

發布時間: 2022-01-22 05:45:57

插花怎麼配色

插花不論插什麼風格,都要注意花與花,花與葉,主花與賠花之間的關系和色彩。花與版花要大小相兼,花與權葉要葉扶花,花依葉,主花與配花要主賓分明。

木本花要注意彎曲有致,草本花要注意而諾多姿,柔中帶剛。

插花的花要少而不孤單,一朵兩朵也能飄逸瀟灑,神情自若。

插同種花要大小相兼,開花,半開花和花蕾要相互搭配穿插,並盡可能避免使使用已經開足和生命力短暫的花,防止陳設上去好景不長。

需要突出主題的插花,一瓶之內應只選一種美麗的花,如有玫瑰了就不要在搭配鬱金香了。

不同種的花插在一起時,深色和大朵花容易突出。配花,配草宜用淡色襯托。如深色的花,一隻大盤內插上3-5朵,周圍插上許多小花,就會突出主花了。

同種的花插在一起,色彩不能等量齊觀,要各佔一半,要有主從,合理搭配。

❷ 配色的配色原理

顏色的種類非常多,不同的顏色會給人不同的感覺。紅,橙,黃給人感到溫暖和歡樂,因此稱為「暖色」;藍,綠,紫給人感到安靜和清新,因此稱為「冷色」。
顏色可以互相混合,將不同的原來顏色混合,產生不同的新顏色,混合方法分為以下兩種﹕
- 顏色色光的相加混合
- 顏色色料混合
- 顏色色料的相減混合顏色色光混合
顏色色料的混合 (相減混合)
顏色色料混合一般應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色料互相混合。紅色即是可讓紅色波長透過,吸收綠色及其餘附近的顏色波長,令人感受到紅色。黃色,藍色也是同樣道理。
當黃,藍混合時,黃色顏料吸收短的波段,藍色顏料吸收長的波段,剩下中間綠色波段透過,令人們感受到綠色;同樣,紅,黃混合時剩下560nm以上較長的波段透過而成為橙色。紅,藍色混合一起,成為紫色。
以紅,黃,藍為原色,兩種原色相拼而成的顏色稱為間色,分別有橙,綠,紫;由兩種間色相拼而成的稱為復色,分別有橄欖,藍灰,棕色﹕
此外,原色或間色亦可混入白色和黑色調出深淺不同的顏色。在原色或間色加入白色便可配出淺紅,粉紅,淺藍,湖藍等顏色;若加入不同份量的黑色,便可配出棕,深棕,黑綠等不同顏色。

❸ 三原色配色原理

三原色配色原理:

1、原色理論

三原色,所謂三原色,就是指這三種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而其它色可由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來,色彩學上將這三個獨立的色稱為三原色。

2、混色理論

色彩的混合分為加法混合和減法混合,色彩還可以在進入視覺之後才發生混合,稱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兩種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會提高,混合色的光的總亮度等於相混各色光亮度之和。色光混合中,三原色是紅、綠、藍。這三色光是不能用其它別的色光相混而產生的。而:

紅光+綠光=黃光

綠光+藍光=青光

藍光+紅光=紫光

黃光、青光、紫光為間色光。

如果只通過兩種色光混合就能產生白色光,那麼這兩種光就是互為補色。例如:紅色光與青色光;綠色光與紫色光;藍色光與黃色光。

(二)減法混合

減法混合主要是指的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線透過有色濾光片之後,一部分光線被反射而吸收其餘的光線,減少掉一部分輻射功率,最後透過的光是兩次減光的結果,這樣的色彩混合稱為減法混合。一般說來,透明性強的染料,混合後具有明顯的減光作用。

減法混合的三原色是加法混合的三原色的補色,即:翠綠的補色紅(品紅)、藍紫的補色黃(淡黃)、朱紅的補色藍(天藍)。用兩種原色相混,產生的顏色為間色:

紅色+藍色=紫色

黃色+紅色=橙色

黃色+藍色=綠色

如果兩種顏色能產生灰色或黑色,這兩種色就是互補色。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相混,所得的色可以是黑色或黑灰色。在減法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純度也會有所下降。

(三)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於人的視覺生理特徵所產生的視覺色彩混合,而並不變化色光或發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減低,所以稱為中性混合。

有兩種視覺混合方式:

A顏色旋轉混合:把兩種或多種色並置於一個圓盤上,通過動力令其快速旋轉,而看到的新的色彩。顏色旋轉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與加法混合的規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卻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B空間混合:將不同的顏色並置在一起,當它們在視網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時,這些不同的顏色刺激就會同時作用到視網膜上非常鄰近的部位的感光細胞,以致眼睛很難將它們獨立地分辨出來,就會在視覺中產生色彩的混合,這種混合稱空間混合。



(3)插花的配色原理擴展閱讀:

顏料三原色:

彩色印刷的油墨調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產、彩色列印機設計以及實際應用,都是黃、品紅、青為三原色。彩色印刷品是以黃、品紅、青三種油墨加黑油墨印刷的,四色彩色印刷機的印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在彩色照片的成像中,三層乳劑層分別為:底層為黃色、中層為品紅,上層為青色。各品牌彩色噴墨列印機也都是以黃、品紅、青加黑墨盒列印彩色圖片的。按照定義,原色應該能調制出絕大部分的其他色,而其他色都調不出原色。

美術實踐證明,品紅加少量黃可以調出大紅(紅=M100+Y100),而大紅卻無法調出品紅;青加少量品紅可以得到藍(藍=C100+M100),而藍加白得到的卻是不鮮艷的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原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原色原理

❹ 配色的原理是什麼

顏色的品種變化無盡、絢麗多彩,但各種顏色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每一種
顏色都可用3個參數來確定,即色調、明度和飽和度。色調是彩色彼此相互區別的特
征,決定於光源的色譜組成和物體表面所發射的各波長對人眼產生的感覺,可區別
紅、黃、綠、藍、紫等特徵。明度,也稱為亮度,是表示物體表面明暗程度變化的特
征值;通過比較各種顏色的明度,顏色就有了明這和深暗之分。飽和度,也稱為彩
度,是表示物體表面顏色濃淡的特徵值,使色彩有了鮮艷與陰晦之別。色調、明度和
飽和度構成了一個立體,用這三者建立標度,我們就能用數字來測量顏色。
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
原色按不同比例調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從圖4-1中可知顏色的拼色
關系。例如紅+黃=橙;藍+黃=綠;橙色和綠色稱為復色。圖4-2顯示了色彩拼色的顏
色圈,三原色拼成的復色,其在顏色圈中與其對應的另一個色為補色。例如,黃與藍
拼成綠色,對應的紅色是綠色的補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入
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
甚至變為灰色或黑色。調色、成色與補色的關系,見表4-10。
表4-10 調色、成色與其補色關系
調色 成色 補色
紅與黃
藍與黃
黃與紅
紫與綠
綠與橙
橙與紫 紫


橄欖
檸檬
赤褐 黃



紫、紅

在國外塗料和塗裝工業中顏色劃分為金屬閃光色和本色兩大類。前者的漆膜在日
光照耀下能具有鮮艷的閃光感,一般在塗料中添加鋁粉、銅粉或珠光顏料而成,故稱
金屬閃光色,廣泛用於汽車、電器等行業。除金屬閃光色以外的顏色,稱為本色。
2、顏色的功能
合理的色彩布置在創造舒適的作業、工作和生活環境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色彩調
節可使環境變得更加明亮;減輕眼睛和全身的疲乏;增強工作的樂趣,提高勞動效
率;創造一個特定的環境,體現某種風格和情調;減少事故和災害,提高工作質量;
增強對物質的愛護心理等。
體現在室內建築方面,當塗裝暖色調的塗料,如紅、橙、黃系列,使人聯想到太
陽、火焰而產生熱烈、溫暖的感覺。塗料冷色調的塗料,如綠、藍、紫顏色系列,使
人產生涼爽的感覺,彷彿處於綠色的環境之中。當降低色彩的鮮艷度,避免產生補色
殘像、避免色彩多而雜的配色,使照明光的顏色接近自然光時可防止眼睛和全身的疲
勞。色彩與安全也具有密切的聯系,許多顏色已成為世界通用的一種語言。紅色,是
強烈的刺激色,又叫興奮色,多用於提示危險的標志。黃色,是醒目色,在交通管理
中,用作警示的作用。藍色,是冷色,具有平靜、涼爽的特點,在工業中用作管理設
備上的標志。綠色,是背景色,對人的心理不起刺激作用,不易產生視覺疲勞,給人
以安全感,在工業中多用作安全色。其他顏色,也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白色,具有
減色作用,減少強烈的色彩時,加入適量的白色來解決。
二、顏色的測定和評判
對漆膜顏色的測定和評判,國家標准GB/T 3181-1995規定了漆膜顏色標准,
GB/T 6749-97規定了漆膜顏色的表示方法,GB/T 9761-88規定了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
視比色方法,GSB/T G 51001-94提供了漆膜顏色的標准樣卡。
1、顏色標准
為顏色的三個屬性——色調、明度和飽和度建立標度,我們就能用數字來測量顏
色。1905年,美國畫家A.H.孟塞爾發明了一種類型球體的模型,把表徵顏色的三個參
數全部表現出來,在立體模型中的每一部位各代表一個特定的顏色,目前國際上已廣
泛採用孟塞爾顏色系統,作為分類和標定表面色彩的方法,其表示方法為HV/C,H代
表色調(Hue),V代表明度(value),C代表飽和度(Chroma)。其他用數字表示的
顏色方法是由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研究出來的,其中較為著名的兩種方法為YXY色
空間法和L*a*b*色空間法。前者是於1931年根據CIE規定的三刺激值XYZ發明出來的,
後者於1976年發明,以給出更為均勻的相對視差的色差。這三個顏色系統具有一定的
換算關系。
目前,塗料工業中對漆膜顏色的規定還是以孟塞爾坐標系統為准,GB/T 3181-
1995顏色標准包括了目前經常生產和使用的主要色漆產品的顏色,由83個顏色組成,
漆膜顏色標准卡(色卡)實物見GSB G5100-94。顏色標準的全稱以編號加名稱表示,
編號由一個或兩個大寫英文字母和兩位阿拉伯數字組成。英文字母用來表示色調(見
表4-11),阿拉伯數字用來區分同一色調的不同顏色。顏色標準的名稱採用習慣名
稱,例如大紅、深黃、中綠、淡灰等。以表4-12列出了常用塗料的各顏色標準的編
號、名稱和相應於GB/T 6749-97的顏色標號和GSB G51001的順序編號。
漆膜顏色的有彩色按其主色調分為十類,加無顏色共十一類,如表4-11,有彩色
漆膜表示:HV/C;無顏色表示:NV。
表4-11 色調的分類與符號
顏色 紅 黃紅 黃 綠黃 綠 藍綠
藍 藍紫 紫 紅紫 無彩色
符號 R YR Y GY G BG
B PB P RP N
孟塞爾系統三屬性表示符號的意義:
色調符號為H,表示物體是紅、黃、綠、藍、紫或中間色的顏色三屬性之一,色
調的排列如圖4-3,用數字及字母表示。
明度符號為V,表示一個物體反射光線多少的顏色三屬性之一,理性的黑色為0,
白色為10,0~10之間明度的知覺差用等度進行分割。
飽和度,彩度的符號為C,表示顏色偏離具有相同明度的灰色之程度。彩度可分
為0~20,一般彩度低於0.5即為無彩色。
表4-12 常用塗料顏色的名稱、孟塞爾標號及對應國家標準的顏色編號
顏色 相應的孟塞爾顏色標號HV/C(色調 明度/彩度) 相應於GB/T 3181的顏
色編號 相應於GSB G51001的顏色排列順序號
黑色
白色
棕色
海灰
深灰
蛋青
鐵紅
象牙
珍珠
玫瑰紅
橘紅
紫紅
天(酞)藍
淡(酞)藍
中綠
中綠灰
深綠
淡灰
豆蔻綠
銀灰
大紅
中(酞)藍
淡黃
淡綠
中黃
橘黃

顏色色調環
在用肉眼評判漆膜色彩時,許多外在條件、都影響我們查看顏色。有時觀察者的
心情不一樣,都會對顏色有不同的評判。因此,在測定時必須規定實驗試板的製作、
光源等條件。
(1)光源的差別 在陽光、日光燈、鎢絲燈等光源下,每一種照明都使同一個
被測物體看起來不一樣。因此,國家標准GB 9761-88在對色漆的目視比色評判時,做
出了詳細的規定。
對於比色工作,可採用自然光或人造日光。自然光,就是部分有雲的北方光線,
光照從日出3小時以後到日落3小時以前的北空光,光照應均勻,其照度不小於
2000lx。人造日光光照,採用具有CIE標准照明體D65光譜能量分布近似的我工光源照
明的比色箱,其比色位置的照度應在1000~4000lx,比色箱的基體規格應符合GB/T
9761的規定。對於深色漆的比色,照度要大些。
(2)觀察者的差別 第個人眼睛的靈敏度總是稍有差別的,甚至認為色覺正常
的人,對紅或藍仍可能有所偏倚;隨著年齡的增大,視力也會改變。由於這些因素,
同一種顏色在不同的人看來是不一樣的。因此,盡量選用儀器比色評價。當進行目視
比較時,對觀察者的要求是:觀察者必須由沒有色視覺缺陷的人來擔當,如果觀察者
佩帶眼鏡,鏡片必須在整個可見光譜內有均勻的光譜透過率;為了避免眼睛疲勞,在
對有強烈色彩板比色後,不要立即對淺色樣板和補色樣板進行比色;在對明亮的高彩
度色進行比色時,如不能迅速做出判定,觀察者應對近旁中性灰色看上幾分鍾再進行
比色;如果觀察者進行連續比色,則應經常間隔地休息幾分鍾,以保證目視比色的質
量,在休息期間不看彩色物體。
(3)尺寸的差別 有人在檢查了牆紙的小塊樣片以後選擇了他認為很好的一
種,但當牆紙貼到牆上之後,卻又覺得太亮了。覆蓋在大面積上的顏色比覆蓋在小面
積上的看起來更明亮和更鮮艷,這就是所謂的面積效應。挑選大面積的物體卻根據小
面積的色樣會產生錯誤。在進行目視比色時,試板和參照標准板都應當是平整的,尺
寸不應小於120mm×50mm。試板應按照GB 9271規定進行前處理,按GB1727規定或商定
的方法塗漆。試板應充分乾燥且漆膜厚度應與標准板一致。
(4)背景的差別 放在明亮背景之前的物體看起來要比放在暗淡背景之前的顯
得灰暗,這稱之為對比效應。對於要准確地判斷顏色來說,這是不利的。在進行目視
比色時,觀察者的判斷也易受周圍彩色物體的影響。因此,觀察者所穿著的衣服應為
中性色。在視場中,除試板外,不允許有其他彩色物體存在。使用光源時,不應有彩
色物體(如紅牆、綠樹等)的反射光。
(5)方向的差別 當我們從兩個稍稍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物體時,被測物上的
某點看起來會有明暗之差,這是塗料有方向特性的緣故。某種帶色的材料,特別是金
屬塗料有強烈的方向特性。國家規定,進行目視比色時,眼睛至樣板的距離為
500mm,在自然光下進行觀察時,必須保證從一個方向觀察試板,例如接近直角方向
觀察。在比色箱中進行觀察,使照光以零度角入射,人眼以45度角觀察。
3、顏色的測定
顏色的測定有兩種,一種是使用儀器進行比色,另一種是目視比色法。目前,國
內對塗料色彩的檢測大多還用目測法,規定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包括嚴格按照上述
的規則製作試板、選擇光源、背景、角度和觀察者等),進行平行比較。具體操作如
下。將試板與參照標准板並排放置,使相應的邊互相接觸或重疊。眼睛至樣板的距離
約為500mm,為改善比色精度,試板位置應時時互換。色光差異的評級分為:近、
似、稍、較等4級。色差相差多少,認為是合格的,需要使用者與生產廠家或調色者
自行制訂,一般對於高檔汽車、傢具的顏色要求極為嚴格;在大面積塗裝時,要求所
施工范圍內採用同一品種,無肉眼色差分別的塗料,尤其在修補過程中,顏色的略微
差異,就會影響整體效果,不能產生「打補丁」的錯誤。
這種目測方法,如果對色差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是簡單易行的,也不需要多少理論
基礎和特殊設施。但若要求精確就需要具有一定的觀測條件和具有一定色度學知識的
觀測者檢測,觀測者豐富的經驗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在正常情況下,僅憑肉
眼觀察雖然相當敏銳,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國際上對顏色的評價一般利用色彩色
差計。一台較准精確的色差計可以立刻使顏色的量化簡便易行,得到以各種色空間表
示的測量結果,按照國際標准用數字來表達顏色。由於色差計總是利用同一光源和照
明方法來測量,測定條件總是一樣的,無論在晝間或夜間,室內還是室外,也不摻雜
觀察者的個人因素,測定的數值總是量化和精確的。色彩色差計擅長揭示細微的顏色
變化,用數值來表示色差,便於調色和保存資料。國內外常用的色差計是MINOLTA
(美能達)公司生產的CR系列色彩色差計,CM系列光譜光度計;BYK Gaedner(畢克-
加索納)公司的CG系列分光色差儀和X-Rite(愛色麗)公司的SP系列色差儀。
三、顏色的調節及塗料調色技巧
各類單色塗料(又稱原色漆)的品種雖然相當多,但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
要,這就要求油漆工在實際工作中,利用已有的原色漆調配出更加絢麗多彩的色彩,
以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要。
配色是一項比較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因為顏色的種類非常多,需要了解各種顏料
的性能,也需要對色彩差異的准確判斷。國外工業發達國家,配色是利用測色和配色
儀器和計算機程序,通過光電分光色差儀或光譜光度計,分析來樣色板的顏色及成
分,以數字的形式記錄測量顏色,將其輸入調色、配色軟體程序,計算出各種顏色的
比例,及需要加入何種顏色來達到數值指標,再進行配色,既准確又快速。在汽車修
補行業,電腦測色、調色系統已開始廣泛應用。
另一種人工配製復色漆,主要憑實際經驗,按需要的色漆樣板來識別出存在幾種
單色組成,各單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樣調配實驗,然後進行配製,但也必須按
照色彩學的基本原理進行。調色過程中有如下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塗料的數量,然後根
據小樣結果再配製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
(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並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塗料和乾燥後的塗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塗料顏色在
濕膜時一般較淺,當塗料乾燥後,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
等乾燥後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
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5)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氨基
塗料和過氯乙烯塗料,需更加註意。
(6)調配復色塗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塗料相互調配,溶劑系統也應互溶,
否則由於塗料的混溶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
用。
(7)由於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果配正綠時,一般採用帶綠頭的黃與
帶黃頭的藍;配紫紅時,應採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採用帶黃頭
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8)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的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
劑、稀釋劑等的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9)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於多種顏料的配製,顏料的密度、吸油
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
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
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點,選用適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顏色比原塗料
的色彩更加鮮明,這是根據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與原色疊加後產生的一種顏
色,塗料工程稱之為「透色」。如黃色底漆可使紅色更鮮艷,灰色底漆使紅色更紅,
正藍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藍色底漆使白色更潔凈清白。奶油色、粉紅色、象牙
色、天藍色,應採用白色做底漆等。
表4-13列出了常用顏料的品種,雖然同為一種顏色的顏料,但顏色的色調、明度
和飽和度上都有極大的差別,使用者需注意選擇。以表4-13列出了復色漆的常用配色
表,具體顏色的配製,還需按上述技巧多次實驗。
表4-13 常用顏料的品種
顏色 顏料品名
紅色顏料 無機顏料:鐵紅、鎘紅、鉬紅等;
有機顏料:甲苯胺紅、立索爾紅、對位紅、大紅等
黃色顏料 無機顏料:鉛鉻黃、鋅鉻黃、鎘黃、銻黃、鐵黃等;
有機顏料:耐曬黃、聯苯胺黃、漢沙黃等
藍色顏料 無機顏料:鐵藍、群青等;
有機顏料:酞菁藍、孔雀藍、陰丹士林藍等
白色顏料 無機顏料:鈦白、氧化鋅、鋅鋇白(立德粉)、銻白等
黑色顏料 無機顏料:炭黑、松煙、石墨等;
有機顏料:苯胺黑等
綠色顏料 無機顏料:鉻綠、鋅綠、鐵綠等;
有機顏料:酞菁綠等
紫色顏料 無機顏料:群青紫、鈷紫、錳紫等;
有機顏料:甲基紫、苄基紫等
金屬顏料 鋁粉(銀粉)、銅粉(金粉)
表4-14 常用復色漆配色
原色
配比/%
色相 紅 黃 藍 白 黑
棗紅 70.75 24.57 4.68
淺肉紅 0.55 3.28 96.17
粉紅 5 95
玫瑰紅 47.5 6.0 46.25 0.25
肉色 17 3 80
淺棕 20 69.8 10.2
棕色 50 37.5 12.5
鐵紅 72.4 16.4 11.2
紫紅 95 5
栗色 72 11 14 3
橘黃 7.5 92 0.5
赭黃 40 60
淡赭 4.2 14.7 80.8 0.3
淡紫 1.94 0.96 97.1
淺天藍 5 95
天藍 9 91
國防綠 8.4 60.1 8.5 13 10
解放綠 27 22.9 41.6 9.2 23.6
果綠 14.59 1.18 84.23
草綠 75 15 10
淡豆綠 7.9 2.1 90
湖綠 6.06 3.04 90.9
淡湖綠 22.17 10.62 67.21
淺駝 3.67 20.81 70 5.52
藍灰 12.84 73.35 13.81
淺灰 0.94 94.1 4.96
中灰 1.35 89.62 9.03
淡灰 2.78 2.29 91.34 3.59
銀灰 3.25 1.30 90.73 4.72
奶油色 1 4 95
象牙色 0.5 95.5
米色 0.18 1.1 98.45 0.27

❺ 插花色彩的設計和配置從哪幾個方面考慮分別有哪些配色方案

插花色彩設計時掌握的問題
來源:農業政務網 日期:2011年5月24日

確立調子後,色彩設計中還應掌握那幾個方面的問題?

色彩時插花造型的主要要素之一,確立調子後,設計中遵循形式美要素的組合原則時,還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色彩布局平衡。

布局上色彩的平衡是插花構圖的重要原則之一。為求得色彩平衡,插花作品的布局上應「虛設」一條中軸線,花材色域的重量就在軸線兩邊起作用。如果只考慮軸線兩邊花枝數量、花朵大小均極其相近,還不能肯定中軸線兩側是否布局平衡,因為尚未將色彩平衡考慮在內。因此,插花時應當把輕、重兩色系的花朵交錯排列,「等量」的分置於兩側,才可造或色彩布局的平衡。同樣,若把重色系的花枝插在構圖的上部,輕色系的花枝插在接近下部,便會產生頭重腳輕不穩的感覺。所以,上下穩定,左右均衡,是插花色彩設計時必須遵循的准則。

(2)色彩和諧。

在插花中,花卉色彩的配置往往是作品效果的關鍵。因為花卉色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所以運用色彩,科學地對色彩進行設計,是插花創作中發揮感情作用的重要依據,也是插花裝飾達到理想效果的具體措施。

確立一個主色調,是插花色彩設計的關鍵所在,使其他色彩都圍繞著主色調起陪襯作用,也就是所謂的主次分明。此在西方大堆頭式插花中尤為重要,因為此種插花,顏色是越多越好,在這么多花色里,若不確立基調,顯然是難以球的色彩的和諧。中國的傳統插花藝術,雖不講究色彩豐富,通常二三種即可,但同樣存在著誰主誰次的問題。

色彩的和諧,實際上還關繫到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通俗講,各種色彩相互搭配時不應是有明顯沖突。在色彩組合中,單色配置顯然易獲得調合的效果。若將調和色配置在同一件插花作品中,無論出現幾種色相,均會表現出統一協調、優美柔和的藝術效果。

(3)色彩對比。

在色彩組合中,如果調和色以柔美統一見長,那麼,對比色則以矛盾對立為特點了。在插花的色彩設計中,假如善於利用各種花朵在色相、明度、冷暖等方面的強烈對比,則可借對比色的鮮明對照,濃郁的氣氛、強烈的刺激而獲得獨特的效果。

對比色的組合效果,在補色組合方面得到的效果尤為突出。在插花作品的創作中,作者都十分重視綠葉的配置,因為它是帶有原色的補色,對比最強烈。但對比色應用關鍵也是要處理好主角與配角的關系:一是主次分明;二是色彩疏密相同,忌平均分配。如面積大小相似的補色組合,效果極差,顯得十分俗氣、乏味;三是利用黑、白、灰、金屬色等來調和對比色,避免產生色彩失調和刺目,如滿天星或情人草就能起到這個作用。

總之,在運用對比色,尤其是互補的花色進行插花構圖時,定要運用得當,注意使互補的色彩主次分明。同時,利用不同色彩局部之間的相互穿插,做到對比之中有呼應,便可獲得即統一、和諧,有生動、鮮明的理想效果。

(4)色彩配置應切合作品主題和背景。

作者通過苦心構思,進行色彩設計,使之與背景協調,與主體內容一致,並能加深意境。它雖然以自然色彩的某些特徵為基礎,卻不以自然色彩的美為滿足,會更高於自然色彩的群體美、綜合美和意境美。

藝術插花的色彩設計
藝術插花既要有優美的造型,又要有明艷色彩,兩者均是構成優美形象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一般的審美中往往會偏重於色彩,或者說,色彩的美最易彼人們所接受。馬克思任《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曾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

色彩的基本要素

色彩是一種物理現象。在日光的照射下,各種物體把不能吸收的日光反射出來。由於各種物體吸收口光的程度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問的色彩。尤其是奇花異卉,更是濃郁鮮艷、五彩繽紛。太陽光一般可分成紅、橙、黃、綠、青、紫六種色相。

在物體對色光的吸收與反射的作用下,我們肉眼可以分辨出物體所呈現的色彩。例如見到白色物體.說明色光全部被反射.見到黑色的物體,說明色光全部被吸收.若是對每種色光都有部分吸收與反射,就是灰色的物體。當我們來到花園里的時候,紅花、綠葉十分美麗。紅花的固有色是紅色.是因為大陽光中的橙、黃、綠、青、紫等五種色光基本被紅花所吸收.而把紅光反射出來的結果。綠葉亦是如此,反射出綠光,是吸收了其它五種色光的結果。

花的紅與葉的綠,以及白和黑都足相對而言的,是色彩總的傾向,自然界中絕對的純色是沒有的。若對紅花作一觀察,不難發現,花除了反射紅色光外、對其它色光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射,只是紅色光的成分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已。又如綠葉,由於生長的環境和位置的不同,所反射出來的綠的色度、色性和純度也會有許多微妙的變化,有冷暖、明暗和純度的差別,就是一片葉子的正面與背面,所表現出的綠色深淺差異也很大。光的反射就一般而言.質地粗糙、顏色深的物體吸收得多,反射得少。反之,質地光滑、顏色淡的物體對色光吸收得少,反射得多。由此可見,色彩一方面借光而呈現,另一方面,又依附於物體而存在,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缺—不可。無論物體的質地如何,都能表現具體的色彩,而離開了具體的物體,就沒有具體的色彩可言了。光與物所形成的種種色彩,主要有三個基本特徵:色相、純度、明度。

色相,是各種具體色彩的名稱,或者說是色彩的相貌。例如,太陽光中的紅、橙、黃、綠、青、紫等.每個名稱都表示一種顏色的色相。色相主要是用來區分各種不同的顏色,增強對色彩的辨別能力。客觀世界色彩豐富,變化萬千,肉眼所能識別的十分有限。因此,在觀察色相時要善於比較,培養識別能力,便於在插花時正確認識和利用色彩。

純度,指的是顏色純凈程度和飽和程度。在可見光中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純度越高.顏色越鮮明。當純凈的顏色摻入黑、白、灰等其它色彩時,其顏色的純度就產生變化,摻入得越多,純度降得越低。物體色彩的純度與飽和度有關,與物體表面結構也有關。物體表面結構粗糙,光線的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物體的表面結構光滑,色彩的純度就比較高。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包含兩種意思:其一是同一色相受光後由於物體受光的強弱不一,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其二是指顏色的本身明度,如紅、橙、黃、綠、青、紫六種標 准色互相比較的深淺度。同一綠色,受光的強弱、角度和亮部不同,會產生明綠、綠、暗綠等不同的明度。不同的顏色中.黃色的明度較高,僅次於白色;紫色的明度較低.接近丁黑色。插花時,不問明度的色彩相配.能使畫面富有變化,增強層次感。不問明度的同一色彩配合在一起,也能使插花的整體感增強。

色彩的視覺效果

人們對色彩的視覺感受,主要來源於色的原色和色的混合形式。

色彩的三原色是其中任何—色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的.而其它色可以由這三色按一定比例配合出來。自然界的景物在光線照射下顯示出千變萬化的色彩,都是由這三種原色光組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將色光混合會變亮,謂之加色法混合。在繪畫中稱紅、黃、藍三種顏色為三原色,若將三色混合會變深.稱作減色法混合。花卉雖然沒有那麼標準的三原色,但可以接近某一種顏色而論。

除原色之外.還有中間色和復色在創造繽紛的世界。所謂中間色,是兩種原色份量相等或不等相混合的色彩。復色.就是兩個中間色相混合或者三原色相混合所得的色彩。補色,則為三原色相對應的色光。黃對著藍,黃為藍的補色;品紅對著綠,品紅為綠的補色,青對著紅,青為紅的補色。補色也叫互補色,就是兩個相對的色互補。因此,黃與藍、品紅與綠、青與紅都互為補色。並列在一起,色彩的對比非常鮮明。

兩種原色並列在一起,能給人一種鮮艷明快的感覺;兩種中間色並列在一起,色彩比教灰暗。原色與中間色並列在一起效果較佳,是類似色。色彩的變化是逐漸過渡,顯得柔和、諧調;若是互補色,容易取得鮮明對比的效果。

互補的兩色並列時相互排斥,對比強烈。色彩呈現跳躍、鮮明的效果。因此,補色關系運用得好,將使插花色彩明亮,生氣勃勃,生動地托出主體。相反補色關系如不注意色彩的諧調和花體色塊大小的安排,也會產生生硬、火氣的弊病。

色彩具有冷暖的視覺效應。在人的生理反映上,色彩的深淺有收縮與擴張的感覺。如紅、黃有熱烈、興奮的感覺,所以我們把紅和黃以及傾向紅、黃的顏色稱為暖色調;藍色看上去安靜、寒冷,故而把藍色和傾向於藍色的稱為冷色調。紅與藍處於冷暖色的兩個極端。綠與紫居中,是中性色,偏紅的均為暖色。偏藍的均為冷色。金、銀、黑、白、灰五色在色彩感覺上也屬於中性色,可以與任何顏色調和,起到緩沖、協調作用。這對挑選花器的色彩很有幫助。

藝術插花的配色

1.花卉色彩的形成和作用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葉子的細胞里,都含有綠色的色素。我們知道當日光通過三棱鏡後會分成六種可見顏色的光譜。如果讓六色光再通過葉綠素溶液而透射到白色的銀幕上,此時從銀幕上的光譜里可以發現:在紅色光靠近橙色光及藍色光的部分,有一條很寬的黑色帶,而綠色部分仍是綠色。這說明葉綠素吸收光線是有選樣的。

綠色能有效地利用太陽光,這是植物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進化的結果。同時,植物為了適應自然生態環境的需要和受到本身質體、色素的抑制,形成了各種不同顏色的枝葉花果。在不同種類的植物體中,所含葉綠素的比例不同,其顏色的深淺就有差異。有一些植物體內。含有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能使植物呈紅色或橙色,它們主要存在於花瓣或果實中。有些植物的葉子在秋季落時前變黃,就是因為失去了葉綠素,只剩下葉黃素和胡蘿卜素的結果。

植物體內還存在著一種花青素,較多地存在於花瓣、果實之中。鮮花盛開所呈現出的一些紅色和藍色等,往往是花青索起的作用。花青素的顏色隨著植物細胞液的酸鹼性不同而有變化。細胞液為酸性時,花呈紅色;細胞液為鹼性時,花呈藍或紫色。用八仙花作酸鹼度變化試驗,效果十分明顯。

花冠居花萼的內方,色彩非常鮮艷.為植物中最為顯著的部位,也是最富有變化的部位。花冠顏色主要是細胞中花青素和雜色體起的作用.花的紅色、藍色、紫色來源於花青素;花的黃色、橙黃色來源於雜色體;不具色素的部分為白色。由於花中存在著多種色素。各種花的色素組合情況各有所異,色素存在的多少也有變化,所以花朵開放時會出現天光十色、斑讕多彩的景象。

花卉隨著四季更替和生理活動的需要,進行著新陳代謝,色彩也隨之變化。花從蓓蕾初綻到枯萎凋零,葉片從新芽葉翠到枯黃落地,顏色都是在不斷的變化。—般說來,初放的花色濃郁鮮艷,隨後顏色逐漸變淡,最後失去原有美麗的色澤。初放的葉呈嫩綠色並帶有鵝黃色.逐漸呈現出墨綠色.到生長末期轉黃。果實也是如此,從子房膨大到果實成熟,色彩有一個變化過程。花卉的這種生理特徵,為我們插花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限制了花材的採摘時間。

2.插花器皿的色彩

插花器皿的種類很多,各種花器都有自身的色彩特點,再加上人為的著色變化.色彩更是繁雜多變。插花器皿質地有粗細之分、軟硬之別、對光的吸收與反射程度有很大的區別,顏色差異也很大。凡是質地細潔、光滑的物質,如金屬、玻璃、瓷器,對光的反射較強;質地粗糙的物質,如粗陶、木器等,對光的反射較弱。由此可見.器皿質地對插花色彩影響很大。

用陶、瓷製成的花器是我們插花常用的器皿,其本身也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品,有許多奇特的色調,如青瓷、唐三彩、祭紅、三陽開泰等等。

花器色彩的豐富多變,對插花來說,無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花器色彩選擇不妥,也會造成整個作品的失敗。例如,用粉彩花卉畫、人物圖案作畫面的花瓶,就其本身色彩配置來說,也許是十分精美的,但與花卉相配,會造成喧賓奪主的局面。所以,我們在花器色彩的選擇上,耍立足於簡潔、統—.每—件花器只要求存在—、二種顏色.或是幾個簡單色塊組合的花器,不能使用或少使用那些描金附鳳的花器。

隨著現代工藝材料的發現,插花器皿有了很大的發展。如玻璃、塑料製品,色彩鮮艷奪白,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但要注意與花卉的合理配置,不然易造成庸俗之態。用本色的自然材料製成的花器,如竹編、草編、藤編和木器等,古樸雅緻,色彩簡潔、大方,十分迎合人們的審美需要。若在這些花器上加以著色,也能讓人感到精巧華美。

3.插花色彩的設計和配置

插花的用色,不僅是對自然的寫實,而且是對自然景色的誇張,可以隨著插花造型的需要進行變化。插花使用的色彩.首先耍服從作者所要表達的情趣.或鮮艷華美.或清淡素雅。其次.插花色彩要經得起看.遠看時進入視覺的是插花的總體色調。總體色調不突出.畫面效果就弱,作品容易出現雜亂感,而且缺乏特色。近看插花時,要求色彩所表現出的內容個性突出,主次分明。

插花色彩的配置,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一是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二是花卉與容器之間的色彩關系,三是插花與環境、季節之間的色彩關系。這三方面的關系若能正確掌握.插花配色就能得心應手了。

花卉與花卉之間的色彩關系.可以用多種顏色來搭配,也可以用單種顏色,要求配合在一起的顏色能夠協調。如用臘梅花與象牙紅兩種花材合插,一個滿枝金黃,另一個鮮紅如血,色彩協調,輝映成趣,更重要的還在於以紅花為主,黃花為捕.遠遠望去紅花如火如荼,黃花星光,點點通過花枝向外輻射。

插花中青枝綠葉起著很重要的輔佐作用。枝葉有各種形態,又有各種色彩,如運用得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牡丹雖好,還要綠葉扶持」。如選用展著綠葉的水杉枝,勾勒出插花造型的輪廓,再插入幾支粉紅色的菖蘭或深紅色的月季。可想而知,鮮花在綠枝的映襯下更顯嬌艷。再如將幾支珊瑚樹枝和幾朵白色的馬蹄蓮花合插在一起.顏色並不華麗,卻顯得素雅大方。

花卉間的合理配置,還應注意色彩的重量感和體量感。色彩的重量感主要取決於明度,明度高者顯得輕,明度低者顯得重。正確運用色彩的重量感,可使色彩關系平衡和穩定。例如在插花的上部用輕色,下部用重色,或者是體積小的花體用重色,體積大的花體用輕色。

色彩的體重感與明度和色相有關。明度越高,膨脹感越強 ;明度越低,收縮感越強。暖色具有膨脹感,冷色則有收縮感。在插花色彩設計中.可以利用色彩的這一性質,在造型過大的留部分適當採用收縮色,過小的部分適當採用膨脹色。

花卉與容器的色彩要求協調,但並不要求一致,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配合:一是採用對比色組合.另一是調和色組介。對比配色有明度對比,即色彩明暗程度的對比,也稱黑白對比。如在黑色的花器之中,插入白色的馬蹄蓮花,一暗一明造成對比,就能起到色彩鮮明的效果。

花卉與器皿有色相差別而形成的對比叫色相對比。色相對比有強弱之分,主要有對比色相和互補色相的對比。對比色相對比的色感比較鮮艷、強烈.具有飽滿、華麗、歡樂、活躍的感情特點,容易使人興奮、激動。互補色相對比是相應的色彩對比,也是最強的色相對比,如紅花與青綠色花器.黃花與青紫色花器等。中國傳統配色中有「紅間綠,花簇簇」,「紅配綠,看小足」的說法。

冷暖對比也是花卉與器皿配色的主要方法。採用冷暖對比的色彩,效果會顯得生動起米。如用湖藍色水盆,插粉紅色的荷花,這樣冷色的盆與暖色的花形成了冷暖對比,更進一步烘托出花的嫵媚。在一般情況下,插花器皿的顏色是深色的,花可插淺色的;器皿色彩是淡色的,花可插深色的,以便形成對比。

運用調和色來處理花與器皿的關系,能使人產生輕松、舒適感。方法是採用色相相同而深淺不同的顏色處理花與器的色彩關系,也可採用同類色和近似色處理。同類色如橘紅與大紅、綠與青綠色等。近似色有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等。近似色的色距范圍較大,有一定的對比性.容易表現出色彩的豐富性和形成色彩的節奏與韻律。

插花還可以利用中性色進行調和,如黑、白、金、銀、灰等中性色的花器,對花卉有調和作用。也可用金銀絲裝飾在花中,使花卉與器皿的對比色中有個性色為媒介而調和。插花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如過年過節或喜慶日子作為裝飾品美化環境,把屋內外裝飾點綴成一片節日的氣氛,寄託美好的理想,振奮人們的精神。插花的色彩要根據環境的包彩來配置。如在白底藍紋的花瓶里.插入粉紅色的二喬玉蘭花,擺設在傳統形式的紅木傢具上,古色古香.民族氣氛濃郁。在環境色較深的情況下,插花色彩以選擇淡雅為宜:環境色簡潔明亮的.插花色彩可以用得濃郁鮮艷一些。

插花色彩還要根據季節變化來運用。春天裡百花盛開,眾芳爭艷,到處是萬紫干紅的景色。此時插花時選擇色彩鮮艷的材料,給人以輕松活潑、生機盎然的感受。夏天,插花的色彩要求清逸素淡、明凈輕快。適當地選用一些冷色調的花,給人以清涼之感。到了秋天,滿目紅朴朴的果實,遍野金燦燦的稻穀。此時插花可選用紅、黃等明艷的花作主景,與黃金季節相吻合,給人留下興旺的遐想。冬天的來臨,伴隨著寒風與冰霜。這時插花應該以暖色調為主,插上色彩濃郁的花卉,給人以迎風破雪的勃勃生機。

色彩的感情效果

色彩能夠影響人的情緒。不同的色彩會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應。不同的民族和傳統習慣,不同的文化修養、性別、年齡等,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聯想效果。

色彩本身是沒有任何感性內容的,只有當人的思想意識與其聯系起來的時候,才會出現色彩的感受與聯想。有許多國家和民族對某些顏色有忌諱。如巴西人以棕黃色為的凶喪之色.理解是人死好比黃葉從樹上落下來,所以忌諱。比利時人最忌藍色.如遇不吉利的事都穿藍色的服裝。衣索比亞人穿談黃色的服裝.是對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歐洲許多國家都以黑色為喪禮的顏色。十耳其人布置客廳、禮堂、房間時,喜用素色,禁用花色。在我國,人們對色彩的認識也是多種多樣.大致是這樣的:

紅色:具有艷麗、熱烈、富貴、興奮之情。人們習慣用紅花束表示喜慶、吉祥。
橙色:是豐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豐收。
黃色:有一種富麗堂皇的富貴氣.象徵光輝、高貴和尊嚴。我國帝皇殿宇裝飾的琉璃瓦是黃色的.以示至高無上。在喪儀上、黃色的花使用十分普遍。
綠色:富有生機,富有春天氣息,又具有健康、安詳、寧靜的象徵意義
藍色:有安靜、深遠和清新的感覺.往住和碧藍的大海聯系在一起,使人心胸豁達。但從消極方面來看,也有陰郁、貧寒和冷淡之感。
紫色:有華麗高貴的感覺。淡紫色還能使人覺得柔和、嫻靜。
白色:是純潔的象徵,具有一種樸素、高雅的本質。但是白色顯得單調,在我國民族習慣中.還有悲哀的含意。
黑色:具有堅實、含蓄、庄嚴、肅穆的感覺.同時黑色又易與黑暗聯系在一起。
色彩的象徵和聯想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反應,受到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在插花時只能作為色彩運用的參考,而應按題材內容和觀賞對象進行色彩設計。

我其實不懂這些的,都是網路找的,對你有木有用,我也不知道,你看看吧,如果沒用就算了

❻ 學習插花如何配色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色彩和諧。插花的顏色與容器的顏色及環境氣氛應和諧。將2~3種花材同插一版容器內時,只能有一權個主色調花材,其他花材色彩起烘托作用。

(2)比例和諧。主要花枝的長度應是容器總長(容器口直徑加容器高)的1.5~2倍。這樣的比例使人的視覺感到舒適和諧。作品的整體高度與周圍空間大小相適應。一般室內擺放插花作品的高度以40~70厘米為宜。

(3)構圖均衡。插花時一般要將花朵大的、色彩濃的花枝作為主體花枝,插在靠近中心的下方位置,然後再把矮小、色淡的第二、第三花枝放在主花枝臨近的左側或右側作為陪襯,最後再插入其他次要的花枝,使人看上去舒適自然。

(4)韻律變化。插花的韻律主要是指其內在的節奏和變化。無論什麼形式的插花造型,花朵及枝葉的疏密、枝條的曲直、橫斜與高低,以及不同品種的花色搭配等都應表現出韻律變化。

❼ 配色原理是哪些

看著舒服,符合項目的大基調。 具體的方法可以看些書,一句半句很難講具體。

❽ 插花色彩搭配學 不同插花顏色給人什麼感覺

花店的花色搭配非常重要,也較難處理。因為花色最引人注目,最具感染力。所以插花作品中,花色搭配的好壞,常常成為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作者藝術造諧高低的體現。花色搭配涉及到許多有關色彩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如能了解與掌握,便能很好地領會花色搭配的要點。

P>(1)首先應當懂得色彩的性質和特點。

A.色相的種類。

原色:指能混合成其他色彩的顏色,有紅、黃、藍三原色。
間色:用三原色中的任意兩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如橙色由紅色與黃色混合而成;綠色由黃色和藍色混合而成;紫色由紅色和藍色混合而成。
復色:指由兩間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具有緩沖調和作用,如橙綠色由橙色與綠色混合而成;紫綠色由紫色與綠色混合而成;橙紫色由橙色與紫色混合而成。
補色:一原色同另外兩原色的間色之間為互補色,每對互補色都為一明一暗、一冷一熱的對比色。如經和綠、黃和紫、藍和橙。
每一色相都有不同的明度(明暗、深淺變化)和不同的純度(飽和度)。一般原色的明度和純度最高,間色次之,復色最低。明度、純度愈高,則顏色愈明亮、鮮艷,反之則愈灰暗。

B.色彩的感覺。

不同色彩給人以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如色彩的冷暖、遠近和輕重等,這是人們長期生活實踐的結果。

人閃對色彩的感覺分為三類:

冷色系:白、紫、藍色容易使人聯想到水、冰和雪,從而產生冷涼之意。
暖色系:紅、橙、黃色容易使人聯想到太陽與火、從而產生溫暖、熱烈之意。
溫和色系:介於冷暖色系之間的顏色,如綠、灰、金、銀、黑等色,它們常起緩沖調和作用。

(2)花色搭配的要點。

花色搭配實質上是處理不同花色之間的協調與對比、多樣與統一的關系問題,因此首先應當遵照上述兩條法則的要求進行搭配。

在這個問題上,應特別強調必須引起注意的是:

A.每件作品中,花色相配不宜過多,否則容易產生眼花繚亂之弊,一般以1-3種花色相配為宜。

B.多色相配應有主次。如果禮儀用花要求喜慶氣氛濃烈,選用多色花材搭配時,一定要有主次之分,確定一主色調,切忌各色平均使用。

C.除特殊需要外,一般花色搭配不宜用對比強烈的顏色相配。如紅、黃、藍三腺色,各自的明度、純度都很最高,相配在一起,雖很鮮艷、明亮、但容易刺眼,應當在它們之間穿插一些復色的花材或綠葉,以起緩沖作用。

D. 不同花色相鄰之間應互有穿與呼應,以免顯得孤立和生硬。花色搭配最重要的一點是以色彩相和為佳,和則生動、神氣。具體搭配應根據插花的使用目的、環境的要求以及花材容器條件酌情組合。

❾ 插花協調色配色特點

插花的顏色,首先要能表達插花的樂趣,或者鮮艷多彩,或者淡雅。然後,花色要耐看:視覺上是插花的整體色調,整體色調不突出,畫面效果較弱,工作容易雜亂,缺乏特色。看插花,色彩要求內容突出的個性,主次分明。用顏色插花,不僅是自然的現實主義,也是自然景物的誇張和升華。

❿ 插花的方法有幾種

插花是一種藝術。由於每個人的審美觀點和要求不同,插花的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一般可根據花卉顏色、花朵大小、花枝長短等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充分發揮其天然姿態之美,並與容器外貌、背景裝飾等保持調和、均衡和一定的韻律,給人以美雅幽靜的享受。 初學插花者,可根據三根線條的「三角形」插花方法進行練習和試插,即選用一枝略比水盆長一倍的花枝作為主體花枝,直插在水盆的左邊,再用另一 插花是一種藝術。由於每個人的審美觀點和要求不同,插花的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一般可根據花卉顏色、花朵大小、花枝長短等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充分發揮其天然姿態之美,並與容器外貌、背景裝飾等保持調和、均衡和一定的韻律,給人以美雅幽靜的享受。 初學插花者,可根據三根線條的「三角形」插花方法進行練習和試插,即選用一枝略比水盆長一倍的花枝作為主體花枝,直插在水盆的左邊,再用另一花枝從同一插花位置,斜插在盆的中心,它的長度約為主體花枝的三分之二,再把第三花枝按照主體花枝的三分之一的長度,斜插在盆的右邊,以取得花枝之間的相互平衡,最後可插其他多餘的花枝,再不超出前三花枝的范圍內參差插入。 鮮花在未插前,切勿曝於陽光之下;冬季則需慎防凍傷。花枝插入瓶中,應除去浸沒於水中的葉子,以防腐爛。瓶水需每日更換。 剪刀的用法 插花時,幾乎都是以剪刀來進行。所以,必須擁有一隻宛如自己手部的利剪。善於使用剪刀的話,即可創造出一個不落俗套的作品。 下圖是一般手握形剪刀的方法。亦有人不將食指放入剪刀柄中。使用剪刀時,使用里側的刀刃剪切物品,比較容易出力。若能以正確的方法使用剪刀的話,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地步。 剪切粗木花材時,應將剪刀斜之剪入花材中,較易達到目的。因為植物的纖維為直線形,所以自側方較容易剪入。但是,如果樹枝過粗,無法以上述的方法剪斷的話,可以斜剪幾處,即可輕易達到。無法以握刀剪斷樹枝時,可將剪刀柄立於桌上,用全身的力量壓在刀柄上,任憑再粗的樹枝,皆可迎刃而解。 剪花草之時,可採用垂直的剪法,此種剪法才能使花材易於固定在劍山中。 鮮花保鮮方法 [灼焦法]一般是把花枝的末端(如象牙紅)放在蠟燭火焰頭上燒焦後,即放入究竟溶液 里浸一分鍾,再用清水漂洗干凈。採用此法,可延長插花期約十五天。 [深水急救法]如發現鮮花由於水分不足,花頭下垂,可先剪去花枝末端一小段,然後把花枝基部投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僅留花頭於水面外,約一、兩小時後,花枝就會蘇醒過來。 [折枝法]對於一些枝梗脆性的花木,選定了用來插瓶的花枝,要用手把它折斷。這樣花梗沒有受到壓力,導管保持正常,容易吸收水分。 [末端擊碎法]將花梗末端(約一寸左右)擊碎,是吸水面積擴大。一般木本花枝如玉蘭、綉球、丁香、牡丹、。紫藤等,可多多使用此法 [鮮花保鮮劑]在插花溶液中加適量的化學葯劑,利用要即抑制花枝,可延長保鮮時間。如果一是買不到保鮮劑,可用高錳酸鉀四千分之一水溶液防腐,或用阿司匹林三千分之一水溶液配製成簡易的保鮮劑,也能使開花期延長三至五天。
採納哦

熱點內容
紅豆櫻花酥 發布:2025-10-12 04:29:44 瀏覽:169
百合花成本 發布:2025-10-12 04:26:02 瀏覽:92
櫻花的蛻變 發布:2025-10-12 04:18:39 瀏覽:138
觀音玉蘭花 發布:2025-10-12 04:12:31 瀏覽:815
蘭花花抒情歌 發布:2025-10-12 04:11:05 瀏覽:791
花卉裝飾的 發布:2025-10-12 04:10:32 瀏覽:41
家養花卉名 發布:2025-10-12 03:59:42 瀏覽:814
女女百合小說多肉 發布:2025-10-12 03:56:50 瀏覽:885
荷花苞泡水 發布:2025-10-12 03:56:42 瀏覽:998
花藝公司簡介 發布:2025-10-12 03:47:40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