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書屋
Ⅰ 明四家的作品鑒賞
著名的「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存世作品很多,明代除董其昌之外,他們是作品中存有真偽問題最多的畫家。因四位畫家的具體情況不同,也導致了他們的作品在鑒定上的復雜性,以至於有些作品至今還難辨真偽。本文擬在總結歸納鑒定專家們意見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會,對「明四家」的書畫鑒定作概要性的陳述。從鑒定法出發首先介紹每位畫家的總體風格,以及在藝術歷程上早、中、晚期畫風的變化,這是鑒定作品真偽主要依據的重要方面,惟明確該畫家各個時期「樣板」作品的特點,才能對作品比較、分析,最後達到辨真偽、明是非的目的。其次,通過具體的實例,來分析不同贗品的作偽情況。 一、沈周
沈周(1427-1509年),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世代隱居吳門。其繪畫題材廣泛,山水、人物、花鳥皆能,尤以山水畫的創作最負盛名。他的山水畫在表現形式上呈「細」、「粗」兩種面貌,其主要藝術特色是:筆墨上,既汲取宋院體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下筆剛勁有力,運用比較整飭的山石輪廓線條和斫拂式的短筆皴法,同時又保留元人的含蓄筆致,如較多的中鋒用筆和松秀的干皴,於凝重中顯渾厚;墨色受吳鎮的影響,酣暢淋漓,又注意濃淡變化,故磅礴而又蒼潤。這種筆墨形式,蒼中帶秀,剛中有柔,既改變了元人的「軟中帶硬」,加強了筆道的「骨梁」作用,又避免了浙派的過分外露而流於一味霸悍。構圖造境方面,無論繁復和簡略,都強調山川恢闊的「勢」,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著意於朴實的「質」,於「拙中寓巧」,有別於浙派的刻意雕琢。故其山水境界,平淡、質朴、宏闊。 (一)沈周繪畫的藝術風格
沈周山水畫還呈現出早、中、晚期的變化。文獻記載40歲前是他藝術創作的早期,但從傳世作品推斷,他的早期應在45歲以前。沈周的父親恆吉、伯父貞吉均善畫,他早年承受家學,兼師杜瓊,故深受「元四家」的影響,尤主宗王蒙,並上追董、巨畫風。景色繁復,筆法細密,山石作披麻兼牛毛皴。文獻記載其書法早期學館閣體的代表書家沈度、沈粲的墨跡,字體端莊平整而秀麗。
沈周山水畫早期的代表作有《溪山秋色圖》軸(南京博物院藏),41歲作,其遠景的山石仿董、巨,近景的樹石仿倪雲林。筆法為工細銳利的中鋒行筆,款題為娟秀工整的館閣體。《廬山高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41歲作,早期始拓為大幅之精品,主宗王蒙筆意,構圖縝密繁復,筆致精細。《魏園雅集圖》軸(遼寧省博物館藏),43歲作,以董、巨畫風為主,夾以黃公望式的平台,濃墨點苔取法王蒙,披麻皴中見粗獷,重力度,風格已漸由細變粗,是沈周典型的轉變期作品。中期約45至60歲之間,因他58歲時始用「白石翁」號,並在畫上鈐此印。此時期畫法博取宋元諸家所長,並更著意於黃公望,注重筆墨變化的層次感和藝術表達語言的豐富性,風格逐漸由細變粗,終形成粗筆風貌,創作出大量的優秀作品。沈周山水畫中期的代表作有《東庄圖》冊(南京博物院藏),雖無年款,然圓潤勁健的用筆,明麗清雅的設色,以及景緻構圖雖趨簡單,但以雙勾法繪的夾葉樹木細部仍很精微等畫法,已顯示出由細變粗、由繁趨簡的過渡面貌,故屬中年傑作。《虞山三檜圖》卷(南京博物院藏),58歲作,為水墨粗筆畫法,但樹的形體結構仍勾畫得很細。《西山紀游圖》卷(上海博物館藏)約60歲作,本圖是融合諸家集大成之作,山石造型以董、巨為主;苔點法王蒙;樹木宗倪雲林,顯呈出「粗沈」的本色面貌。晚期即60歲以後,汲取吳鎮畫法,筆墨疏簡蒼勁,格調雄健宏闊。沈周山水畫晚期的代表作有《仿倪山水圖》軸(上海博物館藏),63歲作,仿倪的筆法已得心應手,把倪畫中的山水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千人石夜遊圖》卷(遼寧省博物館藏),67歲作,為典型的「粗沈」面貌,景緻疏簡,淡墨渲染,濃墨點苔,色調層次變化豐富,且運用整飭式勾線,斫拂式短筆皴,畫風雄勁而渾厚。《京口送行圖》卷(上海博物館藏),71歲作,亦屬粗簡蒼勁的本色畫風。 (二)沈周的偽本辨識
沈周偽品很多,不少是同時代人造假,還有一些是代筆。對此,史籍有不少記載,祝允明說沈周偽品的情況是:「其後贗幅益多,片縑朝出,午已見副本;有不十日到處有之,凡十餘本者。」又詹景鳳《東圖玄覽編》記顧從義條雲:文徵明買得沈周一幅山水,是沈周稱得意之筆,謂八百文錢購得的,感到很便宜。顧欲向文求得此畫,文不忍割愛。顧便辭別了文而到專諸巷,以七百文錢買得相同一幅,顧又返回問文徵明,文說他也是從那個人手中買到的。這段故事說明明代很多人都學德高望重的沈周的畫,且藝術水平很高,時代氣息又相同,故很難辨別真偽,連他的學生文徵明也會以假當真。又沈周仁厚待人的本性,也造成了鑒定上的一定難度,王鏊雲:「先生高致絕人,而和易近物……或作贗作求題以售,亦樂然應之。」據徐邦達先生考證,造假人有王淶、沈周子沈雲鴻,但此兩人的真跡未見,故無法分辨作偽者是誰。區別沈周作品真偽的要點有三條: 1.筆法是否蒼中帶秀,剛中帶柔;墨色是否濃而不濁,工能中具文雅之態。 2.早、中期畫大都柔潤細緊,但肉不沒骨,仍略見方峻、尖利;晚期以粗簡畫風為多,筆墨老勁清蒼,露骨而不致瘦薄。偽本則用筆剛狠粗霸,墨色濃濁可厭。 3.沈周書法,早年學沈度、沈粲,近館閣體書風,端整秀麗;四五十歲尚帶圓潤;50多歲轉學黃山谷,結體瘦長欹側,用筆遒勁,而仿本有「伸手掛足」之弊。 (三)沈周流傳作品中的偽本實例
1.《觀物之生圖》冊堂(日本)藏,《辛夷墨菜圖》頁,將此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沈周的真跡,現已裱成卷的《辛夷墨菜圖》相比較,雖然畫面與吳寬的題都很相似,但細比之下,《觀物之生圖》冊中的白菜,其水墨層次少變化,辛夷枝乾的用筆也過分地外露,少含蓄之致。可見,此為臨摹本,故宮所藏為真跡。
2.《廬山高圖》軸北京文物公司藏,為與沈周同時代人作偽,全圖布局、結體、題跋都極相似,惟用筆稍弱,墨色層次不夠豐富,筆觸有不連貫處,瀑布勾線尤欠功力。
3.《石湖歸棹圖》卷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美國)藏,據題跋年款「成化二年」,時沈周40歲,應宗王蒙畫風。然觀此畫已帶晚年疏簡之筆,尤其坡石、板橋、屋宇,已用整飭式線條,畫法也較板滯,藝術水平不夠。款字亦顯典型的黃山谷書體。而沈周早年應是學沈度、沈粲的館閣體。故此作當為偽本,年款與書畫風格不符。
4.《山溪客話圖》軸無錫市博物館藏,亦屬年款與畫風不符類。此圖自題「蓋作於天順間也」,從自題所著年款「成化丙午」上推30年,該畫應作於天順元年,時沈周31歲,是現存作品中所知年月最早的作品,即「予始學弄水墨」之作。然而觀作品畫風,卻近似沈周中晚期的粗筆畫,無早年學王蒙、董源、巨然的痕跡。另查此段題跋的內容,實為陳焯《湘營齋寓賞編》卷六著錄的《沈啟南支硎圖》題跋,此圖現藏天津藝術博物館,是主宗董、巨畫風之作。故此圖的題跋無疑為後添,再查畫幅右側有「周志」兩字墨款,此圖或當此人所作,學沈周而有所區別。
5.《游西山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沈周創作過好幾幅《游西山圖》,如52歲所作《游西山圖》卷,60歲左右作的《西山記游圖》卷(上海博物館藏)、《西山雲靄圖》卷等。52歲的《游西山圖》卷,款雲「成化戊戌夏五月沈周造」。後幅有吳寬的題書「游西山記」。此圖亦署款「成化戊戌夏五月沈周」。後幅無吳寬的題書,且畫法也顯板、軟、碎。沈周不可能在同年同月畫兩張《游西山圖》,可見此為偽本。
6.《山水圖》冊徐悲鴻紀念館藏,十二開,署款「弘治三年」,沈周64歲,正是他形成「粗沈」風格,功力最精深時期。然觀此冊,畫、款均差,款字尤其不好,畫風也不像,筆墨粗硬有霸氣,當為偽造本無疑。
7.《茅亭靜潭圖》軸徐悲鴻紀念館藏,此畫無年款,從字體看近似五六十歲作,然畫風又非這時期的,用筆外露,繁復而刻板,亦屬於偽造本。
8.《瓶花圖》軸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據題跋說作於「丙午」年,沈周60歲之際,花鳥畫風格已趨寫意的時期,而此畫為工筆勾勒,工細卻又纖弱,瓶的暈染更少見,與沈氏畫風不相類同,故亦當屬偽造本。
9.《桂花書屋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無年款,畫風屬「細沈」,畫的水平較高,款字也不錯,以前一直當真跡。據劉九庵先生鑒定,首先是從吳寬的題字上看出破綻,署款「吳寬」之「寬」字,真跡作「」,此作連筆「艹」;核對鈐印「啟南」之「南」不對;又「原博」之「博」也不對;再觀畫法,已帶有文派之法,筆墨過於精細,故此作水平雖高,也是一件舊仿本。
10.《落花詩書畫》卷南京博物院藏,此圖作「粗沈」風格,也是一件水平較高的仿本,因未見原作,故具體破綻尚未看出。由此也可看出,沈周有些臨仿本已達到很高水平,真偽難辨。 二、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後以字行,又改字徵仲,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嘉靖初曾任翰林院待詔,不久辭歸。工詩文書畫。繪畫擅長山水、人物、蘭竹、花卉等。山水畫畫風呈粗、細兩種面貌,粗筆源自沈周、吳鎮,兼取趙孟頫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又帶干筆皴擦和書法飛白,於粗簡中見層次和韻味。細筆取法趙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較少空間縱深;造型稜角分明,略加變形;用筆工細綿密,稍帶生澀,於精熟中見稚拙,這正是他的作品帶書卷氣、利家畫的特點;設色多青綠重彩,間施淺絳,於鮮麗中見清雅。細文山水屬本色畫,具較強裝飾性、抒情味、稚拙感和利家氣。 (一)文徵明繪畫的藝術風格
文徵明山水畫亦有早、中、晚變化。早期30至40餘歲,以工細為主,宗法趙孟頫,兼學沈周粗筆。以文徵明署名「文壁」為界來分其早、中期。文徵明42歲以前名「壁」,從「土」不從「玉」,後開始以字行,改名「徵明」,44歲以後全改。早期代表作有《雨余春樹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38歲作,青綠重色,用筆工整細致,宗法趙孟,筆法稍稚弱,款作「文壁」,當屬真跡。《南窗寄傲圖》卷(天津市文管處藏),42歲作,水墨淡色,宗法倪瓚、黃公望,風格瀟灑淡逸,署款亦「文壁」。中期約40餘歲至60餘歲,主宗趙孟頫、王蒙,無論青綠或水墨,均以工細為主,形成典型的細文面貌。代表作如《惠山茶會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49歲作,青綠重彩,學趙孟,景色較簡潔,筆法工細中仍帶稚拙感;《設色山水圖》軸(遼寧省博物館藏),53歲作,淺絳山水,宗王蒙、黃公望,景緻繁復,並已見細密苔點;《古木蒼煙圖》軸(南京博物院藏),61歲作,主宗黃公望筆意,兼融倪瓚畫法,總體風貌工細而簡淡;《霜柯竹石圖》軸(上海博物館藏),62歲作,融趙孟、黃公望畫風為一體,亦屬細秀類型;《石湖清勝圖》卷(上海博物館藏),63 歲作,水墨淺絳,工細簡淡,含趙孟筆意。類似風格的作品還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綠蔭清話圖》軸。晚期60餘歲至90歲,兼長粗細兩種畫法,粗筆趨於蒼勁,細筆更見精工。代表作如《真賞齋圖》卷(上海博物館藏),80歲作,於趙孟頫、趙伯駒的青綠重色中,融入「元四家」的水墨法,於精工中見蒼率,為晚年細筆傑作;另一幅大同小異的《真賞齋圖》卷(中國歷史博物館藏),88歲作,筆墨更加精微,反映了文徵明愈晚愈工的特色;《古木寒泉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館藏),80歲作,水墨粗筆,布局飽滿,用筆粗健,境界雄峻,氣勢磅礴,是晚年粗筆代表作。 文徵明的花卉畫,以蘭竹最負盛名,師法趙孟,瀟灑秀逸,有「文蘭」之稱。代表作有《漪蘭竹石圖》卷(遼寧省博物館藏),為「文蘭」代表作,學趙孟筆意,以細秀為主,灑脫勁逸;《冰姿倩影圖》軸(南京博物院藏),屬文氏水墨寫意花卉古木之作,接近沈周的畫風,而更具書法筆韻;《秋葵折枝圖》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64歲作,畫法近於沈周水墨花卉,而秀雅過之;《花卉圖》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64歲作,細筆勾勒的花卉,水墨勾皴的樹石,均富娟雅筆韻。文徵明人物畫真跡甚少,追晉唐畫風,多工細畫,形象稚拙高古。代表作有如《湘君湘夫人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48歲作,衣紋用顧愷之的游絲描,色彩施白粉,工細淡雅,富高古之韻;《蕉蔭仕女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70歲作,工細樸拙,以草草數筆勾畫人物。 (二)文徵明的偽本辨識
文徵明作品的真偽問題比較復雜,鑒定方面甚至比沈周還困難。其臨仿、偽造、代筆等情況均有。當時人造假就很普遍,如王登《吳郡丹青志》所說:「寸圖才出,千臨百摹,家藏市售,真贗縱橫。一時硯食之士,沾脂香,往往自潤。」 王世貞《州山人四部稿》「文先生傳」亦載:「以故先生書畫遍海內外,往往真不能當贗十二,而環吳之里居者,潤澤於先生手凡四十年。」其代筆作品亦不少,據文獻記載,繪畫代筆人有子文嘉、弟子錢、朱朗、居節,還有一些專做他假畫的人,請他題款,也算代筆,如馮時可《馮元成集》中所記:「有偽為公書畫以博利者,或告之公,公曰:彼其才藝本出吾上,惜乎世不能知;而老夫徒以先飯占虛名也。其後偽者不復憚公,反操之以求公題款,公即隨手與之,略無難色。」 鑒定文徵明作品真偽,可注意幾點:一是署款,42歲以前均署名從「土」不從「玉」的「壁」,44歲以後均署名「徵明」;二是畫法,真跡於工細中寓清剛,稚拙中具功力,平中有奇,力中有行,寓文人畫的筆墨韻味,若工而板、秀而弱,過分板滯、尖峭、細弱、平庸,就可能是代筆或偽作。三是掌握同中之異,許多代筆人是文氏的門生、弟子甚至子女,仿學很像,但畢竟有所區別,如錢用筆較粗,文嘉則較側重疏簡,居節大都細密。誠然,由於從學文徵明畫風的人很多,其工細畫法又較易仿效,文氏真跡也有早晚或高下之分,故仍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作品難以定奪,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 (三)文徵明流傳作品中的偽本實例
1、《虎山橋圖》卷南京博物院藏,布景過於繁瑣,用筆細碎、刻露,石橋、屋宇勾線工板,顯出更多行家習氣,而少文人畫的清雅韻味。
2、《水亭詩意圖》軸南京博物院藏,遠景高山之巔的疊岩形狀,文氏作品中未見,勾皴筆法亦不似,前景樹石略似,但少秀逸之筆,自題詩、款也差,當屬偽作。
3、《雪橋策馬圖》軸南京博物院藏,畫法具黃公望筆意,然較真跡少生拙感,而過於工能,當為仿作品。
4、《山色溪光圖》軸南京博物院藏,仿文氏細筆,用筆較弱,為仿品。
5、《松石萱花圖》軸天津歷史博物館藏,形象、用筆均工板,少蒼潤秀雅之致,似學生王祥輩畫風,為後世仿本。 6、《石壁飛虹圖》軸上海博物館藏,78歲作,款字老勁,為文氏親筆所書。但筆法帶側鋒多,筆觸過於粗重,整體與其子文嘉風格相同,當屬文嘉中年代筆。
7、《春深高樹圖》軸上海博物館藏,青綠重色畫,藝術水平很高,但徐邦達先生認為該畫工穩中有平庸之感,少文氏的書卷氣,而帶行家氣。又觀款字結體也時露不穩之弊,故目前此畫存疑。
8、《真賞齋圖》卷武漢市文物商店藏,署款「嘉靖己酉秋,徵明為華君中甫寫真賞齋,時年八十」。此圖與上博所藏真跡完全相同,但不可能文氏同年為一人作兩本,觀此圖款字太差,畫的運筆亦欠暢達貫氣,故當屬同時人摹本。
9、《為槐雨作園亭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幅上文徵明、王寵兩家題字似出於一人之手,畫法過於工板,當屬舊仿本。 三、唐寅
唐寅(1470-1523年),字子畏,一字伯虎,號六如居士,吳縣(蘇州)人。出身商人家庭,30歲入京會試,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擅長詩文書畫,書法宗趙孟,畫初學周臣,以南宋劉、李為宗,後泛學李、范和「元四家」,自成一體,山水、人物、花鳥俱能。 (一)唐寅繪畫的藝術風格
唐寅山水畫有粗、細兩種風貌。粗筆一路承南宋「院體」,保留了雄峻山勢、堅峭石質、嚴謹結構、斧劈皴法、勁健用筆、淋灕水墨等特色;同時又力糾一味剛硬,筆鋒比較圓轉細秀,取景多扼要開朗,皴法富於變化,披麻、亂柴相間,斫擦並用,還自創「淡斧劈皴法」,化面為線,以白當黑,雄勁中透出疏秀。這種仿學「院體」的山水,貌合而神離,別具清俊秀逸之韻,故李日華在《味水軒日記》中評唐寅與周臣之別是「東村工密而蒼老,伯虎秀潤而超逸,氣韻自然不同」。細筆山水是唐寅本色畫,更多文人畫意韻,其特點是:景色簡約清朗,著意於近景刻畫,遠景簡略;用筆細勁中鋒,猶如游絲描,然纖而不弱,力而有韻,剛柔相濟;皴法變化豐富,短砍、長皴、順筆、逆毫、方折、圓轉交替使用,不辨具體皴法,卻雜而不亂,靈活有理;墨色淋漓,又富濃淡層次,布滿全幅卻不顯迫促,具秀潤和空靈感。這種畫風,與文人畫貌離而神合,如李開先《中麓畫品》所評:「唐寅如賈浪仙,身則詩人,猶有僧骨,宛在黃葉長廊之下。」 唐寅山水畫風亦分早、中、晚期。早期約20餘歲至37歲左右,30歲前山水主宗沈周,書法近文徵明,30至36歲期間轉學周臣,字則學顏真卿。作表作品有如《黃茅渚小景圖》卷(上海博物館藏),20餘歲作,所運的細筆勾皴及奇異的熨斗石形,均近似文徵明,顯然受吳門影響;《山水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約30歲作,主樹及遠山、風帆,仍主沈周畫法,而山石及小斧劈皴已學劉、李,當是唐寅始師周臣之作;《春遊女幾山圖》軸(上海博物館藏),30餘歲作,已主宗周臣,然用筆較圓轉靈活;《騎驢歸思圖》軸(上海博物館藏),約31歲作,山石作淡色帶水長皴,已具較多「院體」風貌。中期約38歲至46歲,畫法漸離周臣,融入元人筆墨,呈現細筆畫貌。書法則轉學趙孟頫、李邕,變為精工秀麗。代表作品有如《函關雪霽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約38歲作,畫法已南北兼參,如全景式布局、簡勁用筆,尤其是長皴短斫,富於變化,斧劈皴中還間以披麻、亂柴等,款字亦近趙、李一路;《落霞孤鶩圖》軸(上海博物館藏),40餘歲作,山石雖仍峻峭,筆法已趨細微綿密,呈現出細筆面貌,該圖為他中年時期的代表作。晚期即47歲至54歲,已形成典型的本色細筆畫風,筆墨靈活含蓄,格調細秀清雅,代表作品有《山路松聲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47歲作,近景突出,三株巨松刻劃尤為精細,遠景則簡略,顯得空靈,用筆趨細勁,皴法亦豐富,斧劈、披麻、亂柴及暈染結合;《春山伴侶圖》軸(上海博物館藏),50多歲作,景色平淡清遠,用筆細勁秀潤,更多文人畫意韻;《虛亭聽竹圖》軸(遼寧省博物館藏),呈晚年細筆風貌;《垂虹別意圖》卷(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仿李唐畫風,又現文人畫筆意。 唐寅的人物畫造詣亦很深。工筆人物近法杜堇,遠宗唐人,線條細勁,多取琴弦、鐵線描,設色妍麗,以三白開臉,華彩斑斕,形象俊俏又具清雅之致。水墨人物源自劉、李,而逸筆草草,靈動灑脫,多書法韻味和寫意成分。唐寅人物畫早年多工筆,晚年趨寫意。代表作品有如《王蜀宮妓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屬早年之筆,宗唐宋傳統,工筆重彩畫法,面部用三白法,衣紋作鐵線描,風格細勁濃艷;《陶谷贈詞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40餘歲作,工筆淡彩,人物、樹木、芭蕉似杜堇,又顯勁健,湖石帶「院體」之法,當屬中年風貌;《秋風紈扇圖》軸(上海博物館藏),所作仕女形態近杜堇,而頓挫線條帶寫意,風格簡逸瀟灑,為中年水墨寫意人物畫傑作;《飲中八仙圖》卷(遼寧省博物館藏)為唐寅工筆白描佳作。唐寅的花鳥畫創作不很多,代表作品有如《枯槎鸜鵒圖》軸(上海博物館藏),主宗沈周水墨寫意花鳥法。 (二)唐寅的偽本辨識
唐寅作品的的真偽判定,一般較沈、文容易,因為既具深厚功力又富文人畫意韻的行、利相兼畫法,較難臨仿。但鑒定中也存在復雜情況。 (一)仇英繪畫的藝術風格
仇英約生於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享年55歲左右。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後居蘇州。初為漆工,曾拜周臣名下學畫,後在鑒藏家項元汴、周六觀家觀摩大量古代名作,技藝大進,自成一家。擅長山水、人物。山水主宗趙伯駒和南宋「院體」,以青綠重彩為主,其特色是:取實景加以理想化,布局宏大繁復中具明快清朗之格;建築界畫工緻精確又不刻板;山石用勾勒法,兼施細密的皴擦點染,工整中見放逸;樹法勾勒、渲染、夾葉、點綴並用,用筆靈動多變;設色濃艷鮮麗,又注意色調的統一與柔和,顯得艷而不媚,這種青綠山水發展了傳統畫法,有重大變革。另一路粗簡山水學李唐、馬遠和周臣,筆墨勁健。仇英作品多不署年款,故較難掌握早、中、晚期變化。大致上,早期多受文徵明、沈周影響,構圖較疏朗,筆法秀麗,色彩鮮艷,多用絹本。代表作如《林亭佳趣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約正德戊寅年作,時21歲;主宗趙孟頫、文徵明,又有錢選筆韻,小青綠山水,為早期作品。中期宗周臣,較多「院體」面貌,代表代品有如《松亭試泉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館院藏),畫法宗李唐、劉松年,用筆緊密,青綠設色精麗而溫雅,已呈現中年面貌;《松溪橫笛圖》軸(南京博物館藏)受周臣、南宋「院體」影響,工細中見勁健,景色趨簡率,當中年稍晚作;《園居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為宋「院體」風格,兼文人畫筆意,幅上王寵跋,年款為「嘉靖壬辰」,仇氏約35歲,為中年作。晚期仇英汲取趙伯駒之法,多作紙本,構圖飽滿,筆法較自由,或精細,或簡逸,靈秀多變。代表作品有如《秋江待渡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筆法剛勁,畫風近49歲作的《孝經圖》卷,應屬晚期作品;《仙山樓閣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約53歲作,吸取李唐、李成及趙孟頫、趙伯駒之法,為大青綠山水;《赤壁圖》卷(遼寧省博物館藏)約晚年作,融文徵明、趙孟頫、趙伯駒為一體,趨於疏簡;《劍閣圖》軸(上海博物館藏)約晚年作,融青綠與淺降於一體,是較簡淡的畫法。 仇英的人物畫亦以工筆重彩為主,尤善仕女畫題材,體態俊美,筆法細微,敷色妍柔,雅俗共賞,有「仇派」仕女之稱,亦能作精簡的水墨人物畫。代表作品有如《摹倪瓚小像圖》卷(上海博物館藏),約45歲作,摹古之作,工筆淡彩;《職貢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摹古之作,工筆重彩;《臨貫休白描羅漢像》卷(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摹古之作,白描法;《右軍書扇圖》軸(山東省博物館藏)宗南宋「院體」水墨人物畫法;《柳下眠琴圖》軸(上海博物館藏),宗南宋「院體」,趨於寫意的水墨人物畫;《松蔭琴阮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約52歲作,筆墨勁秀,涉筆草草,白描法學元人;《蕉蔭結夏圖》軸、《桐蔭清話圖》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為四條屏之二)宗宋「院體」畫,筆法清勁;設色淡雅;《搗衣圖》軸(南京博物院藏)為白描仕女畫;《修竹仕女圖》軸(上海博物館藏)為工筆重彩仕女。通過以上圖例,可見仇氏多樣而精湛的畫藝。 (二)仇英的偽本辨識。
仇英的偽本甚多,不下沈、文,大多仿工筆重色絹本一路。徐邦達先生在《古書畫偽訛考辨》中指出,仇英真筆不論細精,無不具有文秀之致,偽本雖也有很細致的,但往往庸俗乏韻。因仇氏曾受杜堇的影響,故其人物、仕女,眼睛全都細小,此為真跡特徵之一。他還列舉了舊偽本5種,其中《清明上河圖》卷,是偽仿最多的本子,流傳不下40本,水平高低不同,出自王彪之手的當較佳,遼寧省博物館所藏之本畫風接近仇英,水平較高,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卷亦較好。仇英也有一些復本畫,一稿兩本,都屬真跡。如《雲溪仙館圖》軸與《仙山樓閣圖》(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除雲山稍有繁簡,余皆略同,水平都很高。但也有兩幅全同的作品,卻是一真一假,不能視為復本畫,如《漢宮春曉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和《梅妃寫真圖》卷(徐悲鴻紀念館藏),布局、畫法幾乎完全一樣,然前者筆墨靈秀,後者較為工板,當是一真跡一摹本。仇氏的偽本有如《瑤台清午圖》卷(蘇州文管會藏),後紙處王寵書「觀午賦」於嘉靖六年,時仇氏20餘歲,時間太早;張鳳翼、周天球等詩書於嘉靖三十六年,仇氏已死,時間又太晚,然諸跋均真,可見畫為拼配之作。畫面兼工帶寫,不似仇氏風格,且筆法拙劣,水平很低,款字亦似是而非,為舊偽本;《送朱子羽令鉛山圖》卷,後紙王同祖書於嘉靖二年的敘真,然仇氏時僅20來歲,時間太早。引首許初嘉靖壬子三十一年題,題真,然「子羽」兩字系挖改過,前後題相差29年,似不可能,故當為拼配畫。畫本身作小青綠,但用筆過於軟、媚,無明中期人的畫風,而像清初柳遇等人手筆。又王氏書款上有項元汴藏印,本幅卻無,可見拼配在項氏之後,約康熙時人偽作;《餞行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後紙處周天球題的詩序為真。畫七八分像,然嘉靖二十七年已為仇氏極晚年,此圖勾筆太軟弱生澀,青綠山水畫在生紙上,僅見之例,款字亦不同,可見為拼配之圖。以上三例中,送迎詩文均真,但當時未必有圖,後人遂以偽畫拼配,牟取暴利,一件真跡書詩卷遂變成了一幅假畫。
Ⅱ 蘇州天空之城圖書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2009年7月4日,一家名叫「貓的天空之城」(簡稱貓空)的小書店誕生在江南古城蘇州的平江路上,書店很小,只有小小的四張桌子,500本銷售圖書,但那份對原創的執著,對插畫的熱愛,漸漸感染到了大家。書店一周年店慶時,粉絲們給書店取名「貓空書店」,時至今日,「貓空」已經發展為連鎖書店,分布在蘇州、崑山、南京、無錫、常州、揚州、上海、青島、西塘、大連、天津、武漢、昆明、麗江、杭州、成都、寧波等地。
法定代表人:毛淑華
成立時間:2010-03-23
注冊資本:4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50300008176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蘇州市平江路58號
Ⅲ 南通哪有花卉市場
南通開發區,有一家綠植店很大的,價格也便宜。在新開北路世茂公元西門口,叫如皋花卉超市。我們公司都在那買的,價格挺便宜,就是明碼標價,不能還價讓人有點心塞
Ⅳ 長春市區的書店名稱及地址(多多益善)
聯合書城:芙蓉路上勝利公園附近,學生用書和考研用書可以打折
學人書店:在人民大街東北電力對面
外文書店:是英語工具書最全的地方,在同志街,吉大附小旁邊.
新華書店:綜合性書店,在重慶路.紅旗街
同仁購書中心:在桂林路上
長春書城:在三馬路,比較大的綜合性書店.
以上是長春知名的書店
全國商業高等專科教材長春交流發行中心文華書社 / 西廣小區北2號摟圖書批發市場 / 7988853
長春假不藏書社 / 西康胡同12號 / 5397402
長春同仁圖書城有限公司寬平書店 / 輝南街26號 / 5950860
長春同仁圖書城有限責任公司衛星書店 / 衛星廣場巴士公司一樓(衛星路6053號) / 5311900
公主嶺市新華書店長春市書刊發行部 / 芙蓉路4-13號 / 2712908
吉林省學生書店 / 斯大林大街113號 / 5699634
長春市朝陽區長久書店 / 寬平大路5號(原寬平北胡同13號) / 5966615
長春市朝陽區湖光書店 / 電台街 / 8673123
長春市東聯高等教育書店 / 芙蓉路副5號圖書批發市場 / 8500107
吉林北國書畫社 / 建和街副1號 / 8969106
吉林教育出版社教育書店 / 同志街55號 / 5631814
吉林省誠信文化發展中心書社 / 人民大街55號 / 8902758
吉林省外文書店 / 同志街44號 / 5663352
吉林人民出版社北方圖書發行公司日月書店 / 西廣小區圖書批發市場 / 2710848
吉林省長白山賓館白山書畫社 / 新民大街12號長白山賓館一樓餐廳 / 5643551-2746
吉林省九環書店經營部 / 西廣小區2號 / 2706582
吉林省農村經濟信息報社農業科技書店 / 自強街13號 / 8957373
吉林省文化出版對外貿易公司考試書店 / 西廣小區北三號樓13號 / 2730687
吉林省新聞出版局書林賓館文苑書店 / 四平路二胡同3號 / 2975606
吉林省鑫源法律書店 / 正陽街28號 /
吉林省做人與處世雜志社做人書社 / 桂林路立信街39號 / 5640312
長春市朝陽區光華書店 / 衛星路7號 / 7670692
長春市高教圖書有限責任公司高教書店 / 自由大路1538號 / 5691288-8004
長春市高新園區三北電力科技書店 / 西康路與豐順胡同交匯處 / 5794082
吉林畫報社書店 / 崇智路21號 / 669978傳127
吉林省委黨校學林書社 / 前進大街35號 / 5185771-5563
吉林省現代書店有限公司 / 人民大街124號 / 5188301
長春市南關區誠信書店 / 東嶺北街小康小區四棟101號 / 8656923
長春市站前書店 / 勝利大街副1號 / 209665
吉林大學出版社書店南區分店 / 前衛路10號 / 5181683
吉林省新華書店圖書貿易公司 / 芙蓉路東北書刊音像批發交易市場 / 522840
吉林省諍友音像書店 / 上海路34號 / 2909646
長春長江路開發區英才書店 / 長江路286號 / 2716473
全國商業高等專科教材長春交流發行中心文華書社 / 西廣小區北2號摟圖書批發市場 / 7988853
長春假不藏書社 / 西康胡同12號 / 5397402
長春同仁圖書城有限公司寬平書店 / 輝南街26號 / 5950860
長春同仁圖書城有限責任公司衛星書店 / 衛星廣場巴士公司一樓(衛星路6053號) / 5311900
公主嶺市新華書店長春市書刊發行部 / 芙蓉路4-13號 / 2712908
吉林省學生書店 / 斯大林大街113號 / 5699634
長春市朝陽區長久書店 / 寬平大路5號(原寬平北胡同13號) / 5966615
長春市朝陽區湖光書店 / 電台街 / 8673123
長春市東聯高等教育書店 / 芙蓉路副5號圖書批發市場 / 8500107
吉林北國書畫社 / 建和街副1號 / 8969106
吉林教育出版社教育書店 / 同志街55號 / 5631814
吉林省誠信文化發展中心書社 / 人民大街55號 / 8902758
吉林省外文書店 / 同志街44號 / 5663352
吉林人民出版社北方圖書發行公司日月書店 / 西廣小區圖書批發市場 / 2710848
吉林省長白山賓館白山書畫社 / 新民大街12號長白山賓館一樓餐廳 / 5643551-2746
Ⅳ 國內最大獨立書店,顏值有多高,遊客拍照打卡還需申請
一般大家外出旅遊都會去風景名勝的地方,其實也有一部分人會去一些書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去了很多的國家,地區和城市。發現思想的旅行遠遠比眼睛上的旅行更加的重要,讀書也是旅行的路上必不可少的東西。
一個書店,一座城,在這個多維空間的圖書館裡面。每一個人進去都能夠找到一本屬於自己的好看的書籍,去欣賞自己人生中的風景。整個書店的設計元素就是幾何形式,所以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和市民,也成為西寧顏值最高的網紅書店。每一本書,每一個書架啊,每一個人都是這里的靈魂。
Ⅵ 用成語擬一個書店名和花店名
書店名—【思情話驛】
思考,陶情,話語的驛站
花店名—【斯情花驛】
斯文,情愫,花卉的驛站
Ⅶ 南通那裡有花卉市場
你好!1、花卉市場,在和平橋那邊,南通盆景園斜對面。2、就在北濠橋那兒。叫綠林閣。.綠林閣在通中往北,北濠橋東南方向,橋南往東大約50米就到了,看到一角書屋,裡面就是綠林閣。
認真回答,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