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表現技法

花卉表現技法

發布時間: 2022-01-19 19:18:32

❶ 五月的鮮花的藝術表現手法是什麼

象徵,托物言志之類的,結合全文吧

❷ 拍攝花卉有哪些技巧

1、選擇漂亮的花型


選擇漂亮花型的梅花,對拍好梅花大有幫助,因此我們專呀仔細觀察,屬選擇那些一枝獨秀的梅枝進行拍攝,簡單的花枝更容易構圖也更容易表達出主題。


也可以選擇那些老樁上的梅花,能將梅花那種古樸滄桑質感表現出來。


2、色彩的搭配


拍攝梅花,要做好色彩的搭配,比如用天空來做背景,不管是白色的梅花還是紅色的梅花,都會被映襯得非常艷麗;又比如我們用綠色草地做背景,可以使白色的梅花更顯清雅。


3、梅花的構圖


拍攝梅花,最常用的是三分法構圖和對角線構圖,一般三分法構圖比較符合我們的視覺習慣,對角線構圖能讓梅枝看上去更具有舒展之感。


4、光線的運用


天氣對攝影影響很大,不同的天氣拍攝出來的梅花感覺完全不一樣,陰天和雨天拍出來的梅花看上去色彩更加艷麗,而在大晴天拍攝,梅花看起來更具通透感。所以一定要利用好不同的天氣和光線,拍出漂亮梅花。


5、利用環境拍梅花


梅花,我們除了採用特寫手法拍攝外,還可以利用環境條件拍大景,比如梅花旁邊有古建築,我們可以借著古建築拍出梅花的古韻美,如果梅花處在山谷里,我們可以借著山勢拍出梅花的氣勢之美。比如梅花旁邊有小橋有流水,我們可以拍出梅花的詩意美。

❸ 怎樣拍好花卉

花卉攝影,在技法上有許多特殊的要求,與人像、風光攝影有很多不同之處,如取材、用 光、構圖、背景、色彩表現等都要適合花卉攝影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同時,需要較多地使用近攝的造型手段,才能拍攝出藝術性較高的作品。

這裡面有很多拍好花卉的技巧,有的很實用,可以學學 http://www.diyihh.com/shyh/hhsy/


看這幅拍的不錯吧,多學學多練練我相信你也能做到

❹ 中國畫的寫意花鳥技法有哪些

寫意花鳥畫主要筆墨技法
1. 執筆方法
食指,中指與拇指相對握住筆桿,無名指也小指相疊與後,以無名指第一關節向外砥住筆桿,總體要求是:指實,掌虛,肩松,壁通。
2. 運筆方法
主要靠指與腕的配合。無論動作的大小,都要以腕力為主,用筆才能生動。
3.用筆技法
筆法分執筆,用鋒,用筆。用筆方法有提,按,轉,折,頓,挫,輕,重,快,慢等。
用鋒的主要方法:
(1) 中鋒:適用於勾勒,表現厚重實在的物象。
(2) 側鋒:痕跡薄而快,適用於畫竹葉,翅膀等。
(3) 逆鋒:適用於畫樹干,藤蔓以及石頭等粗糙的東西。
(4) 順鋒:適合畫草本,花卉的葉,莖等。
(5) 散鋒:適合表現蓬鬆的羽毛,樹石等。
用筆技法主要有勾,皴,擦,染,點等,是物體的常用主要表現方法。
(1) 點染法:要注意的有:轉折頓挫,輕重干濕快慢。
以點的各種形態塑造形象
(2) 勾染法:分先勾後染,先染後勾
是以線表現物體的畫法。除了造型的需要外,要要講究線條的流暢。
(3) 襯托法:在礦物性顏料周圍以植物行顏料來襯托突出。
(4) 立粉法:用礦物性顏料不沾水而干後突出,主要用於高光。
4. 用墨技法
墨分六色,焦濃重淡輕,注意「計白當黑
用墨技法主要有滲墨法,破墨法,潑墨法,積墨法四種。
(1) 滲墨法:筆上含水量較大,落筆後滲化出墨暈的效果。
(2) 破墨法:第一次墨未乾時復加一次墨,可濃破淡,或淡破濃,產生濃淡互滲的效果。
(3) 潑墨法:大面積的墨一次性同時運用與紙上,有暢快淋漓之感。
(4) 積墨法:第一次墨干後,在加畫第二次墨,可層層加疊,先淡後濃。

❺ 試論述花卉的意境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花卉的形狀千姿百態,大約25萬種被子植物中,就有25萬種的花式樣。可以通過花卉的各種品種,花色,形態等來體現出花卉的意境美體。

花卉施肥方法:

花卉栽培需要及時追施肥料,可選用「巴內達碧卡肥」,其追肥方式多種多樣。但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應根據花卉生長的不同情況,合理選用。

沖施結合花卉澆水,把定量化肥撒在水溝內溶化,隨水送到花卉根系周圍的土壤。採用這種方法,缺點是肥料在渠道內容易滲漏流失,還會滲到根系達不到的深層,造成浪費。優點是方法簡便,在肥源充足、作物栽培面積大、勞動力不足時可以採用。

埋施在花卉植物的株間、行間開溝挖坑,將化肥施入後填上土。採用這種辦法施肥浪費少,但勞動量大,費工,還需注意埋肥溝坑要離作物莖基部10厘米以上,以免損傷根系。一般在冬閑季節、勞動力充足、作物生長量不大時可採用這種方法,在花卉生長高峰期也可採用此法,但為防止產生燒苗等副作用,埋施後一定要澆水,使肥料濃度降低。此方法肥料浪費少,但勞動量大費工多,在缺少水源的地方埋施後更應防燒苗。

撒施:在下雨後或結合澆水,趁濕將化肥撒在花卉株行間。此法雖然簡單,但仍有一部分肥料會揮發損失。所以,只宜在田間操作不方便、花卉需肥比較急的情況下採用。在生產上,碳銨肥揮發性很強,不宜採用這種撒施的方法。

滴灌:在水源進入滴灌主管的部位安裝施肥。

❻ 花卉攝影構圖有什麼技巧

一、小樹葉尋找有韻律感的畫面

花朵雖美,也要綠葉襯托,所以在拍攝花卉時,也不要忽略了綠葉。利用綠葉自身獨具韻味的特點選擇構圖的重點,會很自然地在畫面中構成一種渾然天成的形式美。

(適當增加曝光補償,得到亮色背景,使花朵看起來更加純凈,使畫面更加簡潔)

❼ 環境設計表現技法有哪些

環境藝來術設計表現技法起初階段還是源應該多臨摹別人好的作品,建議從臨摹白描花卉開始,練線,使線條流暢,因為畫花卉就避免了畫速寫建築中的透視、空間等問題,避免開始就打擊你的自信心。把線條、基礎打好了練好了,就可以慢慢的開始臨摹建築速寫,進而進行建築類速寫的寫生了

❽ 各種花卉,,花朵的色彩,水粉畫法

畫出優秀的水粉畫及花卉要注意一下幾點:
1-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水粉畫經典《天河白馬》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的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易於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是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水粉畫作品欣賞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水粉畫》(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3-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4-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5-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水粉畫作品欣賞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著色
6-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水粉畫由於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佔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並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
(2 )鋪大色調定稿之後,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系,做到胸有成竹,盡快地薄塗。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根據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造成畫面的色彩環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後,就急於具體刻劃。應進一步調整大色塊的關系,使色彩之間的關系和總的色調,與實際感覺相吻合。
(3 )具體塑造在大關系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干濕變化易於掌握,也易於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掃周圍,從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系,掌握分寸,細節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4 )細節刻劃對瑣碎多餘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物象特徵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後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
(5 )調整、完成畫室外一幅靜物寫生,作為基本練習一般以八小時為宜,力求深刻准確。熟練之後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表現得比較充分。作畫時間較長,眼睛容易疲勞,色感容易減弱,具體刻劃又容易忘記整體。在寫生接近完成的時候,恢復一下第一印象,檢查一下畫面:在深入刻劃時是否有些地方破壞了整體,局部和細節的色彩有沒有「跳出」畫面,還有沒有其他毛病。檢查後,調整、修改、加工。錯誤之處,如畫得太厚,要洗掉再畫,直至完成。水粉畫中乾和濕的技法應控制到什麼程度?有哪些應用范圍?水粉畫運用的干濕技法,主要指調色時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7-著色方法
水粉畫顏色有較強覆蓋能力,但也不能毫無顧及地隨便亂塗,它有自己一定的著色方法和步驟。

8-干濕技法
干畫法
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干畫法運筆比較澀滯,而且呈枯乾狀,但比較具體和結實,便於表現肯定而明確的形體與色彩,如物體凹凸分明處,畫中主體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細節刻畫。這種畫法非常注重落筆,力求觀察准確,下筆肯定,每一筆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體與色彩關系。干畫法也有它的缺點,畫面過多的採用此法,加上運用技巧不當,會造成畫面乾枯和呆板。但干畫法的色彩干後變化小,對於練習色彩收效較大,也容易掌握。
濕畫法
水粉畫作品欣賞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濕畫法也可以利用紙和顏色的透明來求得像水彩那樣的明快與清爽。但它所採用的濕技法比畫水彩要求更高,由於水粉顏料顆粒粗,就要求濕畫時必須看準畫面,濕畫部位一次渲染成功,過多的塗抹或多遍塗抹必然造成畫麵灰而膩。但這種畫法運筆流暢自如,效果滋潤柔和,特別適於畫結構鬆散的物體和虛淡的背景以及物體含糊不清的暗面。如發揮得當,它能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和痛快淋漓的生動韻味。它的色彩藉助水的流動與相互滲透,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製造這種濕效果,不但顏料要加水稀釋,畫紙也要根據局部和整體的需要用水打濕,以此保證濕的時間和色彩銜接自然。有關濕畫法的控制及實際操作運用,上述畫法步驟中已講得很多,不再一一細述。

❾ 拍花的技巧

主題思想:嬌媚、傲雪、蓬勃、怒放、

用光:順光、逆光、側逆光。。版。。。。

構圖:常見的構圖(斜權線、平行、交叉、十字、三角)

視覺效果:背景虛化突出主題、朦朧效果、背景虛化但是突出背景。。。。。自己多琢磨

此外:臘梅題材的,最好拍枝不拍朵。否則很難出效果。

熱點內容
聚餐雞湯花語 發布:2025-08-12 21:54:42 瀏覽:384
胭脂緣海棠 發布:2025-08-12 21:54:30 瀏覽:82
凄慘的七夕 發布:2025-08-12 21:49:15 瀏覽:124
情人節過後的圖片 發布:2025-08-12 21:47:37 瀏覽:971
松皮蘭花土 發布:2025-08-12 21:41:44 瀏覽:173
蘭花花的美 發布:2025-08-12 21:17:33 瀏覽:483
黑丁香中葯面膜 發布:2025-08-12 20:53:36 瀏覽:307
芙蓉花語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12 20:53:34 瀏覽:728
百合湯菜 發布:2025-08-12 20:43:39 瀏覽:736
綠植成活率 發布:2025-08-12 20:43:3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