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運來花卉
1. 菊花如何養殖
菊花的繁殖通常採用營養繁殖,包括分株、扦插和壓條三種方法。分株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菊花地塊作為留種地,採花後在離地2~3厘米處割去上部的菊莖,鬆土並施草木灰,培土高出根莖部10~15厘米,翌年進行分株。扦插繁殖:選擇地勢高燥、陽光充足、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於秋冬季深翻,翌年春季扦插前結合整地施腐熟廄肥每667米 2000千克,淺耕一遍作成寬1.5米、高20厘米的苗床。4~5月或6~8月,選發育健壯、無病蟲害的菊枝作插條,於陰天剪下枝條,去掉嫩莖,截成10~15厘米長的小段,頂端留2~3片葉,下部葉片全部摘除,快速在1500~3000毫克/升的吲哚乙酸(IAA)中浸一下,取出按株行距8厘米×10厘米,將插條斜插在苗床上,插條入土深度為穗長的1/2~2/3,插後壓實並澆水,20天左右即可發根。壓條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菊株作為母株,當菊株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將其莖枝向兩面行間貼泥壓倒,使之落地生根和發出櫱苗,進而成長為新的菊株。
2. 菊花的用途
除蟲菊可製作驅蟻盤香和植物性特效農葯。綜上所述,菊花是一種具有獨特風格和多種用途的優良花卉。農村社員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培植菊花,既可美化鄉村環境,又可滿足城市對盆花和切花的需求,同時又增加了社員的家庭收入。菊花受到人們普遍的喜愛,市場需求量大,因而便於銷售。在國際市場上,菊花是一種高級的園林花卉,屬於最暢銷的十種花卉之一。以美國為例,一九七九年菊花銷售額高達1億美元以上。菊花生產大有可為,由此可見一端。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不管怎樣,都不能喝太多,喝多了會過於涼,特別是女生不要喝太多哦,適當適量就行。
3. 花卉商店運來540盆鮮花,其中蘭花的盆數比總數的九分之二多30盆,比菊花的盆數少四分之一。運來的蘭花和菊
蘭花:540*2/9+30=150
菊花:150+150*1/4=187.5
我不知道怎麼出個.5,應該是題出的有問題吧
4. 菊花的養植方法
中文名:菊花<br>
別名:壽客、金英、黃華等、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br>
學文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br>
英文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br>
科屬:菊科菊屬
菊花的介紹:
菊花的資料<br><br>菊花生態習性:菊屬30餘種,我國原產的有17種。菊花適應性強,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攝氏度,最高32攝氏度,最低 10攝氏度,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為-10攝氏度。花期最低夜溫17攝氏度,開花中後期可降至13~15攝氏度。喜充足陽光,也稍耐陰。較耐旱,忌積澇,喜地勢稍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至微鹼性土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
<br>菊花的養殖特點:<br>
根櫱插,
自根莖抽生的分櫱常稱「腳芽」,在秋冬間切取離植株較遠的茁壯根櫱。按株距3~4cm,行距4~5cm扦插,保持7~8攝氏度,春暖後移於室外。嫩枝插,2~8月間剪取嫩梢插於苗床中,在18~21攝氏度溫度下,20~30天生根後即可上盆。單芽插,從枝條上剪取帶腋芽的1葉扦插,僅用於珍稀品種的繁殖。帶蕾插,用帶蕾的側枝或主枝扦插,用於珍稀品種繁殖,或培養案頭菊。嫁接用黃蒿或青蒿作砧木,常用於懸崖菊、塔菊及大立菊的賠養。分株在3月間進行。當年可開花。。
常見的病害
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銹病、黑銹病、根腐病等。 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蠐螬、潛葉蛾幼蟲、蚱蜢及蝸牛、小地老虎、菊花鑽心蟲、綠盲椿象等。<br><br>
1.花壇小菊栽培用小菊或地被菊為深秋花壇,可以選取早花而花期長的品種,在5~6月扦插成活後選排水良好土地作畦,以30cmX30cm株行距種植。經多次摘心養成叢株,於8~9月之間定頭、現蕾後定植。
2.菊花盆栽我國盆菊主要用於國慶節,多採用早菊品種或對秋菊品種進行遮光栽培。國際上盆栽菊花主要供應母親節,栽培盆菊的全過程都在溫室內進行。溫室每半個月全面消毒一次,扦插苗生根後經常用肥水灌溉。經摘心,換大盆,使其 達到所需要的分枝數,用矮壯素控制植株高度,並進行短日照處理,可調節開花時間。
3.菊花切花栽培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產中佔有重要地應。要求花型整齊,花徑7~12cm,花色鮮艷,花朵半開,無病蟲,葉濃綠,莖直,高80cm以上,水養期長。切花栽培與秋菊常規栽培相似,株距12~13cm,行距約15cm,每平方米達50株,需設網扶持植株。採收時離地畫10cm剪下,去掉下部1/3的葉片,10~12支一束包裝運銷。一些國家為了保證切花菊質量,在溫至內生產,肥料的種類、比例、施用時間都嚴格根據計劃執行,極大程度上滿足了菊花的生長需要,能夠充分表現品種的特性。
5.菊花非常規栽餡 包括(1)標本菊栽培;(2)懸崖菊栽培;(3)大立菊栽培;(4)塔菊(十樣錦)栽培;(5)案頭菊栽培等。菊花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銹病、黑銹病、棍腐病等,為防治這些病害應注意通風和防止土壤過濕,及時清除和銷毀病株、病葉,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蠐螬、潛葉蛾幼蟲、蚱蜢及蝸牛、小地老虎、菊花鑽心蟲、綠盲椿象等,可通過加強栽培管理、人工捕捉以及噴約進行防治.
菊花種類
菊花產地與習性:
菊屬有30餘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為多年生草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菊花形態特徵:
株高20-200cm,莖色嫩綠或褐色,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一、菊花與溫度條件的關系:若溫度升高,生育速度相應加快。夏季酷暑35℃以上時對秋菊生長不利。 對花色也有影響。耐寒能力由於品種不同,,各有差異,秋菊地下根莖耐寒性強,能耐-5℃至-10℃的較低溫度。
三、菊花與水份條件的關系 :總的來說,菊花較耐旱而忌水濕,但久旱會使菊株生長遲緩,長勢不良,易脫「腳葉」,宜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遇雨及時排除積水。從理論上講,就是每天早晨的澆水量,剛好等於盆土的蒸發和菊株的蒸騰量。這對控制高生長,避免菊株早發,提高其觀賞價值是十分必要的。初蕾期適當增加水份,並逐步提高追肥濃度和追肥量,以確保花蕾膨大的需要。至露色時,肥水量的需求達最高峰。
五、菊花與盆土條件的關系:
<br> 總的說來,菊花喜肥也較耐肥,應選擇通透性強,保水保肥性能好的肥沃土壤栽培為宜。 菊株在不同生長期,培養土的肥性應有所區別:在苗期使用普通培養土,大苗至花芽分化前使用加肥培養土,蕾期使用重肥培養。
多年生草本花卉,我國為主要分布地區栽培品種幾千種。株高20-200厘米,主要的秋季觀賞花卉。莖嫩綠或紫色,葉長圓形,邊緣有鋸齒,花單朵或很多朵生長在枝的頂端,花為頭狀花序,花心舌頭狀的花是雌花,就是通常說的花瓣;邊緣管狀的花是雌、雄蕊都有的花。菊花的舌狀花千姿百態,花色也豐富多彩,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等等。10-11月開花,也就是農歷9月重陽節前後開花因而叫節花。
以菊花為市花的有:北京 太原 南通 蕪湖 開封 湘潭 中山 德州
花期:早菊(9月):晚菊(11月)夏菊(初夏至盛夏)寒菊(晚於秋菊至12月)五九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5. 菊花有哪些應用價值
菊花原產於我國,是我國傳統名貴花卉之一。它的祖先是一種小小的黃花,經過三千年來不斷的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發展到今天具有四千多個品種。菊花的葉型、花型、花色變化多,在花卉中名列榜首,在生活中,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菊花,給人們以美的享受。
菊花不單給人們以美的享受,而且有的菊花還有很重要的實用價值,如浙江的杭菊是很好的清涼飲料;安徽的滁菊、毫菊是良好的清熱、解毒中葯;除蟲菊更是人所皆知的天然農葯。另外,菊花還有不怕煙塵污染,還能吸收空氣里對人和動植物有毒害的氣體,如二氧化硫、氟化氫等。菊花起到了凈化空氣,保護環境的作用。
菊花在自然界中的千姿百態,主要是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工雜交、馴化誘變的方法。首先,在自然界中由於氣候和土壤環境條件變化,使原來的花色發生變化,形成一種新的花色,人們把它選擇出來,通過無性繁殖保存下來,這也就是人們所稱的「芽變」。第二,有性雜交,通過兩個不同顏色的品種雜交繁殖出第三種花色來。有人們有意識的雜交,也有蜜蜂、蝴蝶和風傳粉雜交而成。第三,運用物理和化學新技術使菊花發生「突變」,如用射線、Y射線和中子線處理菊花種子或枝條。這種人工「誘變」能更多更快地創造新品種。第四,也可用嫁接方法,把很多不同品種菊花的枝條嫁接到一株菊花上,使一株菊花變成多個花色。
到目前為止,增加菊花花色品種的方法大致有以上幾種方法,但是,是否還有其他更理想的選育方法?如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等。同時,不管採用哪種方法選育菊花品種,人們還不能准確地選出想要的花型、花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具有隨意性和盲目性。關於菊花的遺傳機制方面等一系列問題,還都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6. 在開封舉辦的菊展上,我們常能看到一些盛開著五顏六色花朵的「塔菊」.培育這樣的花卉採用的方法應該是(
A、培育五顏六色花朵的「塔菊」的採用的花卉的方法不是扦插,A錯誤.
B、培育五顏六色花朵的「塔菊」的採用的花卉的方法不是扦插,B正確.
C、種子繁殖屬於有性生殖,不能培育五顏六色花朵的「塔菊」,C錯誤.
D、組織培養屬於無性生殖,但不能培育五顏六色花朵的「塔菊」,D錯誤.
故選:B
7. 關於菊花的簡介
你好,菊花的別名又叫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艷」、「冷香」之雅稱。
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做霜的象徵,代表著名士的斯文與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開放,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多有詩文加以贊美,如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著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株高20-200cm,莖色嫩綠或褐色,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長日照季節,每天17時至次晨9時遮光,每天日照10小時,至花蕾現色時停止遮光,可提前開花。短日照季節每天加不至14小時,可控制花芽分化,延遲供花時間。
應用:菊花為園林應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廣泛用於花壇、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菊花為菊科菊屬,系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株高可達30——100 厘米不等。莖稈除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木質化。葉卵圓形,邊緣有銳或鈍鋸齒至深裂。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花色、花序,常因其
品種不同而多異。舌狀花,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等,十分艷麗美觀,是著名的觀賞花卉與食用、葯用花卉。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復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經過園藝家們的辛勤培植,改變日照條件,也有五月開花的五月菊,七月開花的七月菊。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厘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 厘米的為中菊,花徑在6 厘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菊花性喜氣候涼爽,陽光充足,通風條件好的地方。耐嚴寒、霜凍,怕酷熱、雨澇。栽植於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壤為好。
菊花適應性強,生長力旺盛,栽培容易,管理簡單。繁殖以扦插、嫁接為主。正象人們所說的:3 月分株,4 月插,5 月嫁接,6 月壓
8. 為什麼在清明時節 獻花時用的是菊花
菊花的哀悼含義來自國外.
在歐洲,菊花栽種得最多之處是墓地,因為歐洲的傳統文化認為菊花是墓地之花,如果做客或送人的話,此花是萬萬不可攜帶的。在拉丁美洲,菊花也有「妖花」之稱。可見其在西方的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菊花淵源
菊花在中國的花木文化中的地位頗重。早在東周,即有「九月榮菊」的記載,而屈原是以菊自比第一人,他在離騷中揮墨,形容自己「夕餐秋菊之落英」,且「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東風」。而真正菊文化的創始人是晉代陶淵明,這位「菊友」與菊花朝夕相伴以至於住處也「秋菊盈園」,他得菊境之深,古往今來無人能及。唐代的孟浩然描繪了「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鄉村賞菊之境;其同時代黃巢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成為今人的談資。到了宋代則是「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的重陽盛景。明代詩人李夢陽「只今秋色里,忍為菊花來」和清乾隆帝的「楓葉梧青落,霜花堆白菊」都可見明清時菊風益盛。在《紅樓夢》中的眾首菊詩,更是牽腸之筆。
西俗東漸的發展,最後形成了現在的形式:黃色的菊花代表著高雅的君子品格,而紫紅色的菊花代表著熱烈的生命,白色的菊花代表著對逝去者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