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淡彩鉛花卉

淡彩鉛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1-19 01:54:14

1. 怎麼畫梅花~用鉛筆圖片

平常要多觀察畫家的畫,要動腦筋。還要多看梅花的實物。要了解它的習性。多觀察,你就能畫好了。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也可先用較淡的墨,以側鋒畫出後邊的粗枝幹,再加前面深枝條。要根據構圖需要靈活運用。無論那種方法,枝乾的穿插交錯、疏密關系和斷開留白等都是一樣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復交替進行。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第四步是點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後,再回過頭看看總體效果,不足之處再作充實調整。最後在適當的部位題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畫圈梅,一般不著色。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輪廓外圍圈染淡墨。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綠圈染。圈染時水分要足,力求滲化效果,切忌干澀、刻板。圈染後可再用較大的筆,加水調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綠,點灑於圈花或枝幹間隙,(點灑時要有疏密,不宜過多)使畫面層次更充實多變,總體氣氛更好。花心處一般留白,或點黃粉。
也有畫者,在畫好後,往宣紙背面花瓣里填白粉,會使白梅更加飽滿突出,增添姿色。

梅花的構圖

構圖,在中國畫的傳統理論中稱作「經營位置」,也就是畫面的布局。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長規律、結構特徵、並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筆墨要求後,進入摹寫或創作時,必然會碰到的問題。同樣是一種花卉,為什麼有素養的畫家入畫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學者則難以做到,除筆墨技巧外,畫面的總體布局,即構圖的合理與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筆墨、形體和構圖是畫好一幅畫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國花卉或花鳥畫的構圖,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是處理畫面的具體手法或方式,如「S」形構圖,半環形構圖,縱橫交叉構圖等。二是掌握畫面布局中美的法則,如主輔、虛實、疏密、聚散、藏露、開合、呼應等。初學畫梅,掌握幾種具體的構圖形式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構圖規律,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才能千變萬化,得心應手,現分別簡述之。

主輔:或稱「主次」、「賓主」、「主客」等,一幅畫有主體,有陪襯。主體是畫面的重點或中心。布局時力求主體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為陪襯,位置應隱蔽些,畫行虛些。左圖前面一枝梅為主,後為賓。一主一輔。一濃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鮮明的節奏與對比。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對待。

具體運用時,也有用反襯的手法。即把矮小次要的置於前面,主體置於後面。可視構圖需要和表現手法而定。

虛實:一幅畫,總體布局上必須有虛實對比,一般說來,「有畫處為實,無畫處為虛」或者說「有筆墨處為實、無筆墨處為虛」。這都是說明畫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對比關系。在構圖上常有虛實相間、虛實互用、以虛顯實、以實破虛等手法。花鳥畫一般不畫背景,留出大塊空白,即是「虛」,而所畫之物即為「實」,或者近者為實而遠者為虛,或者主為實賓為虛,都是為了畫面的對比效果。「虛」能給人以「遷想妙得」之功,所謂「意到筆不到」、「意猶未盡」也正「以虛顯實」的絕妙效果。切忌滿紙筆墨,所畫物象占據一切空白,畫得嚴嚴實實,反而使觀賞者感到閉塞,失去了遐想之餘地。

圖45,在構圖上除兩枝梅花有主輔之分外,在左上方留出大塊空白,即是為了求得虛實效果。
疏密:中國畫理中有「密不通風,疏可走馬」之法則。構圖時應密處密,疏處疏,疏密有致才能節奏生動,平鋪直敘,沒有疏密變化則刻板平淡,觀之乏味。畫梅花,主要是處理好枝幹、花朵、苔點等點、線、面的排列交叉關系。上圖,前面主體枝幹濃而密,後面輔枝淡而疏。

聚散:是指集中與分散的關系。畫梅花,花朵的分布必須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間要互相聯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韻律,引人入勝。切忌平均分布、散點布局。

藏露、隱現:根據意境和畫面藝術手法的需要,在構圖時,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某些部分要畫得顯眼些,某些地方則要隱蔽些。一般是主體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襯部分隱蔽些。但有些構圖,主體部分也要有藏露、隱現。如表現古梅老乾為主的畫面「老乾新姿」,構圖時盡管老乾占據畫面主要位置,但具體著筆時,必須處理好藏露隱現的關系。才能使畫面產生大小粗細、濃淡前後等強烈對比和含蓄多變的藝術效果。

開合:是指畫面構圖的完整統一。門窗有開關,故事有始末,文章有開頭結尾,畫畫同樣有起有結。有的畫使人感到沒畫完,這就是沒有合好。如畫一條龍,畫龍身為「開」,點睛則為「合」,畫龍不點睛,則是死龍。畫梅花也如此,只圈點花瓣而不點花心,猶如畫龍不點睛,顯得沒精神,也就是只開不合。無論小構圖、大構圖都要處理好開合關系,有的畫面有幾個開合,都要認真處理好,使其達到完整統一。切忌有頭無尾,半途而廢。

呼應:也稱「顧盼」,是指畫面的物象形態,色調互相協調、呼應,相映成趣。構圖上應在上下、左右、前後、主輔等各個方面去考慮,使之做到顧盼有情,氣脈貫通,情景交融。切忌機械湊合、各自東西互不關聯。

圖47,主體梅,主幹上發,旁發小枝在畫面上方轉而下垂,和右下側梅枝上下呼應,形成顧盼之勢,使畫面構圖富有變化和情趣。避免了主輔兩枝梅花,枝條全都上發的單調局面。

綜上所述,既是一般花鳥畫構圖中創造形式美的重要法則,也是畫梅花時應該掌握的規律。梅花構圖和其他花卉大同小異,根據梅花以表現枝幹為主,構圖上可歸納為「長短、粗細、多少、縱橫」八個字。梅花的一切構圖形式,萬變不離其宗,都發自這八個字。

構圖力求形式優美,變化萬千,時又求得統一,「變化統一」是構圖的總要求。變化與統一是事物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一幅畫無「變」則板,「變」過則亂。也就是說,畫畫時在筆墨、形體、色彩等諸方面太統一,必然呆板、單調、無生機。必須造成表現手法上的各種「矛盾」,才能產生起伏、滌盪和節奏韻律等美的東西。梅花構圖,也正是運用矛盾的對立統一法則,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構圖形式。

2. 水溶性彩鉛好用還是油性彩鉛還用

沒有哪種更好用,只有是否適合繪畫者的說法,說以根據自己的繪畫需求來選擇就行了。
1、水溶性彩鉛:即可加水濕畫,也可以不加水干畫。濕畫可以達到類似水彩的暈染效果,適合畫古風類花卉、人物等小插畫;干畫跟油性彩鉛一樣,只是筆觸比較澀,沒有油性彩鉛那麼順滑。
2、油性彩鉛:只可以干畫。適合人物、動物、植物、景物類的寫實類繪畫,也適合超寫實繪畫,也可以配合馬克筆畫動漫插畫,筆觸順滑,講究疊色,適合新手入門使用。

3. 初學者 彩鉛怎麼學

說一說自己畫彩鉛的經驗,僅供參考
我用的是輝柏嘉48色水溶彩鉛,但是用了這么久我發現48色太浪費了,36色完全足夠
我畫的比較多的是人像
至於溶水畫很麻煩,需要裱紙,而且不好掌握,所以我畫就拿它當普通彩鉛畫
用彩鉛注意幾點
1.切忌用力,用力容易產生色塊,使得顏色不均勻
2.注意顏色的搭配,當你覺得顏色比你想像的淺,別和用炭筆一樣使勁塗來加深顏色,考慮換一種深色筆,畫每個部位都至少要用2種不同顏色的筆搭配
3.彩鉛的黑色一般不太好用,畫頭發等大面積黑色時會發現顏色不均勻,而且很淺。可以考慮用別的深色筆打底,黑色只用來勾線,或者准備一支炭筆
4.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形正確了再上色,因為非常不好擦,可以准備一塊沙橡皮

以畫人物為例
直接用彩鉛(一般是褐色筆)勾形
褐色筆有好處,比較容易擦掉,而且比較接近皮膚色
我是從眼睛畫起,然後通過眼睛找准比例
臉部上色用淺粉和深褐色兩種,淺粉色打底,深褐色陰影
頭發我一般用褐色和黑色兩種,筆一定要細,黑色筆畫的線條要清晰
以下是我畫畫的簡單步驟
http://tieba..com/f?kz=811827592
網路貼吧有幾個地方可以討論彩鉛,比如畫畫,愛畫,手繪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多畫,很容易上手

4. 碳畫鉛筆能畫國畫嗎

不可以
國畫,又稱「中國畫」,古時稱為丹青,我國傳統繪畫(區別於「西洋畫」)。主要指以毛筆、墨、國畫顏料等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其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場景的一中畫。
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六門,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馬、鬼神、花鳥等。北宋《宣和畫譜》分十門,即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鳥獸、花木、墨竹、果蔬等。南宋鄧椿《畫繼》分八類(門),即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葯草、小景雜畫等。元代有「畫家十三科」,但內容相當龐雜,作為分類標准不適宜。
傳統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按其題材和表現對象大致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按表現方法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於焦點透視;按表現形式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潢之。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又可細分為水墨畫、重彩、淺絳、工筆、寫意、白描等;中國畫的畫幅形式較為多樣,橫向展開的有長卷(又稱手卷)、橫披,縱向展開的有條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冊頁、斗方,畫在扇面上面的有摺扇、團扇等。
中國畫以其特有的筆墨技巧作為狀物及傳情達意的表現手段,以點、線、面的形式描繪對象的形貌、骨法、質地、光暗及情態神韻。這里的筆墨既是狀物、傳情的技巧,又是對象的載體,同時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南宋李迪《風雨歸牧圖》
南宋李迪《風雨歸牧圖》
式,其痕跡體現了中國書法的意趣,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由於並不十分追求物象表面的肖似,因此中國畫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色結合來描繪對象,而越到後來,水墨所佔比重愈大,墨分五色,以調入水分的多寡和運筆疾緩及筆觸的長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筆墨技巧的千變萬化和明暗調子的豐富多變。而在以色彩為主的中國畫中,講求「隨類賦彩」,注重的是對象的固有色,光源和環境色並不重要,一般不予考慮。但為了某種特殊需要,有時可大膽採用某種誇張或假定的色彩。中國畫,特別是其中的文人畫,在創作中強調書畫同源,注重畫家本人的人品及素養。在具體作品中講求詩 、書、畫、印的有機結合,並且通過在畫面上題寫詩文跋語 ,表達畫家對社會、人生及藝術的認識,既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又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

使用工具

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准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支,羊毫筆」小白雲」、「大白雲」各備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筆鋒多尖銳,只適於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


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挑選墨首先看其色,墨色發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後聽其音,好墨扣擊時其聲音清響,研磨時聲音細膩,劣質的墨聲音重滯,研磨時有粗糙響聲。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勻,按順時針方向轉慢磨,直到墨汁稠濃為止。作畫用墨要新鮮現磨,存放過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中有濃縮後的渣滓,用不好有臟黯之 。如今北京、天津等地生產的書畫墨汁(如一得閣),使用方便,已為許多書畫家所用,但墨汁中膠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錠研勻使用。墨色更佳。


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宣紙又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紙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遇水不化開,但和其它紙張的效果也不一樣;可作整細致的描繪,可反復渲染上色,適於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生宣紙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特點是吸水性和滲水性強,遇水即化開,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能收到水暈墨章、渾厚化滋的藝術效果,多用於寫意山水畫。熟宣用畫容易掌握,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滲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畫山水一般喜歡用半生半熟宣紙。半生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豐富的筆情墨趣。可以代替宣紙作畫的紙還有東北的高麗紙、四川的夾江宣紙、江西的六吉紙等等,其性能接近於半生半熟的宣紙。


硯台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於安徽歙縣,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好的硯台。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台可以了,選擇硯台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於發墨,不吸水。硯台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干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硯的優劣,對墨色有很大的影響、最理想的是廣東肇慶出產的端溪硯,或安徽的硯,都是石堅致細潤,發墨快,墨也磨的細,且能貯墨甚久不易乾,但良質的硯價格昂貴,本省二水 出產得螺溪石硯品質亦佳,但不宜選購樹脂加石粉灌出來的塑 膠品 選擇硯台雖然以石質細潤為佳,但過於光滑(如台灣大理石硯),亦不容易發墨。硯台的形狀也有多種款式,以墨海一 型最便利,儲墨多,使用後可蓋上蓋子,以免墨水乾涸。經過 一段時間後,殘墨積的太多,應先用水浸泡,再洗除墨垢,保持硯台清潔。

顏料
我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 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 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
傳統中國畫顏料依其制色原料,主要可分為礦物顏料、植物顏料、金屬顏料、動物顏料、人工顏料
礦物性顏料從礦石中磨煉出,色彩厚重,覆蓋性強,常用的有:
(一)石綠:通常呈粉末狀,使用時須兌膠,石綠根據細度可 分為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頭綠最粗最綠,依次 漸細漸淡。

(二)石青:性能與用法大致與石綠相同,石青也分頭青、二 青、三青、四青等幾種,頭青顆粒粗,較難染勻,應多 染幾次才好。

(三)朱京:朱京又叫辰京以色彩鮮明成朱紅色者較佳,也有 製成墨狀,朱京不宜調石青、石綠使用。

(四)朱膘:(朱標)是將朱京研細,兌入清膠水中,浮在上 面成橙色的部分。

(五)赭石:又秩士朱,從赤鐵礦中出產,呈淺棕色,如今赭 石大多精製成水溶性的膠塊狀,無覆蓋性。

(六)白粉: 可分成鉛粉、蛤粉、白堊等數種,蛤粉從海中的 文蛤殼加工研細而成,日久易「返鉛」而變黑,用雙氧 水輕洗則可返白,至於白堊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畫中 常用,亦歷久不變色。

常用的植物性顏料有:
(七)花青:用蓼藍或大藍的葉子製成藍淀,再提煉出來的青 色顏料,用途相當廣,可調藤黃成草綠或嫩綠色。

(八)藤黃:南方熱帶林中的海藤樹,從其樹皮鑿孔,流出膠 質的黃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黃有毒,不可入口。

(九)胭脂(脂):用紅藍花、茜草、紫梗三種植物製成的 暗紅色顏料,但以胭脂作畫,年代久則有褪色的現象, 如今多以西洋紅取代。

其它工具
除了上述的筆、墨、硯、紙絹、顏料之外,上需准備相關的用具:
(一)調色(儲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製品較佳,調色或調 墨應准備小碟子數個,除色以梅花盤及層碟較理想,不 同的顏料應該分開儲放。

(二)貯水盂:盛水作洗筆或供應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 的較佳。

(三)薄毯:襯在畫桌上,可以防止墨滲透將畫沾污,鋪紙後 畫面也不易被筆將紙擦壞。

(四)膠和礬:上石青、石綠、硃砂等重色時為防止顏色脫落 ,可用膠礬水罩上,礬有粉末狀和塊狀,膠則有瓶裝的 液狀鹿膠與條狀或塊狀的牛膠、魚膠、鹿膠等,最好備 置一套杯、酒精燈,以便融膠調兌清水。

(五)乳缽:粉狀顏料粒子太粗時,需用乳缽研磨再置於燒杯 中\飛漂。此外掛筆的筆架、壓紙的紙鎮、裁紙的裁刀、 起稿的炭條、吸水的棉質廢布(或廢紙)、以及鈐印用 的印泥、印章等皆可酌情備置。

5. 想學畫畫,鉛筆素描,要去哪學習,我該做什麼

關於素描教學的經驗
素描,簡而言之就是單色畫。卻又不盡然,畢竟素描涵蓋與牽連的東西太多,解決的問題也太多,素描過程是同一時間要考慮許多問題的綜合思維活動。當今美術院校各專業都把它作為基礎課,雖然各專業的側重點不同,油畫重體積、調子,國畫重線條,版畫、設計重結構等;但素描的共性是差不多的。同時,素描作為獨立的藝術種類,自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當然,專門的素描藝術家並不多,大都是兼職者,如諸位大師們,他們寥寥幾筆的創作草稿就已經價值不菲,你根本不用分是基礎性強的速寫還是獨立的藝術品。這些即便看似寥寥幾筆的素描作品,其後面的功力也非常了得,有時隨便一條起伏彎曲的線條,體現的卻是藝術家對形體、結構、特徵、節奏、韻味、藝術史的深刻理解與掌握,於其背後的艱辛也自然不言而喻了。

下面談談本人對素描的理解,又或者可以說是十幾年來教與學的體會。下面幾部分有內容上的交叉,這是素描的綜合性決定的,每一部分只是素描綜合體中的一個理解側面,它們的關系是分解與重組。

1. 理解多少就能表現多少

總體來講,素描是很理性的,素描的過程是腦、眼與手高度結合的人的活動。大腦是總指揮,充實的理性顯得尤為重要;眼睛偏感性,生動、鮮活,但常常出現片面與誤差;手只是實現腦眼商量的結果的工具,只要聽話就行了,屬於技術類(當然還有其它工具)。所以大腦要不斷地學習與思考,只有思考才會有創新,會思考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最大特徵。首先,要學美術史,了解美術的發展過程,了解諸大師獨特的成長過程、藝術理念、風格區別及技巧表達,經過不斷評判思考後才能給自己正確地定位,促使自己更好地發展,從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復浪費;學習素描就不能不學習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丟勒、魯本斯、康伯夫,僅僅知道契斯恰科夫是不夠的。解剖學、透視學誕生給素描注入了更多的科學理性因素,而解剖學、透視學這兩門學科就需要花時間精力去學習與掌握,比如:表現一個人,僅僅了解表面的輪廓起伏而不知道其下的骨骼構造、肌肉走向作用及視覺上的透視變形是不行的;每畫一條線、一個起伏都要能體現解剖學和透視學知識,這些內在知識能使素描作品更深刻、更完整。構圖知識使素描作品更趨於完美和個性化,更有畫面感、更有藝術性。對結構、特徵、比例、形體、朝向、節奏、對比、點、線、面等要素的熟練運用與駕馭,無疑對素描的充分表達起到深度與廣度的關鍵作用,幾何概念的把握與深入塑造技能又起到畫面的宏觀與微觀的調控作用。照相機的發明、網路時代的來臨使素描從客觀的世界中解脫出來,從而更關注後工業化人的思想情感的無限空間,素描更呈現多元風貌。

顯然,擁有如此豐厚的知識儲備,你就要做個優秀的指揮家 ,而且要在直覺、激情中盡情地藝術表現。

2. 基礎·能力·素質

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素描學習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習者正確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造型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寬厚扎實的基礎已經成為進入藝術殿堂必備的素質,就如同高樓大廈的根基,厚實、深藏、無華;也像武術中的站樁功,站都站不穩,「功夫」也只是個花架子。初學者學習素描一定得沉住氣耐住寂寞,要能吃苦,要有難度意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人百步穿楊、庖丁解牛也非一日之功。但光憑理頭苦幹是不行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正確的觀察與表現能力。觀察方法通常指整體與比較,如:眯著眼睛看大體,在整體中比。而細節特別是精彩的細節卻要瞪大眼睛地近距離觀察,而且你描繪的如是正面,最好從側面或頂部來觀察物象,這樣多角度的立體考察對表現物象的結構、起伏、特徵、轉折是有幫助的;要能敏銳地判斷感悟到表達對象獨特的形象特徵、精神氣質,能從平凡中發現美的形式、美的韻味,並能迅速地選擇相適應的又是自己的方法加以表現、處理。素描作為一種繪畫形式,有其自身的藝術生命力,單憑「基礎」兩字已難以容納素描的全部意義,它不單是打基礎那麼簡單。有時,培養良好的審美素質,可以為一生的藝術活動奠定基礎。

3. 基本功與創造力

基本功好,是不是就創造力強呢?不一定。事實上很多優秀的藝術家的基礎功並不很「扎實」,特別在藝術走出現代派進入後現代的當今,創新觀念成為主流。但在我國,那種只顧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純技術「人才」還大有人在,這也可以說是我們基礎教育的一大通病。我們之所以要搞素質教育,現在又要推進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主要是針對我們人才的創造力的普遍低下這一致命問題的。我們不缺扎實的基本功,而且可以說世界領先,我們缺的是領引世界的原創力。所以,處理好基礎教學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兩者之間的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有必要更新我們的基礎觀,打基礎不只是死記硬背、機械重復訓練,也可以是廣泛的閱讀、欣賞、見識、交流、合作、討論、調查、綜合、比較、懷疑、探究、想像、創造、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打破常規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逐漸培養創造力。打素描基本功與訓練創造力應該是可以同步的,因為素描負載著全部有價值的藝術信息,也包含創造力,藝術的本質就是「創新」,回顧一下美術史就清楚∶只有具備創新價值的藝術家才能被記載。所以,要做個學藝上的有心人。

4. 關於主動性

學習素描的主動性,一是指行動上的積極實踐,二是指思維上的勤於探索。二者合二為一,光說不練不行,光練不想也不行。我們常說某人學習很主動、作品很有想法,就有這意思。即使是初學素描,也不能純客觀地再現,一定要加入自己的主觀感受、理性理解和主觀處理。以通過學習素描來感受生活、認識藝術。要用自己的大腦來思考,要用自己的眼睛來看世界。主動性是一種學習狀態,一種會自覺尋求各種方式獲得知識、能力的方法,要珍惜利用書店、圖書館、網路、美術館、博物館等學習資源,不要太依賴你的教師,要能積極自修,勤於動腦,放眼世界,要會主動地對各種信息進行知識分類、歸納、批判、取捨。在多元中不迷失自己,在前進中不斷學習。

5. 到位與拉開

「到位」的內容包括構圖、結構、特徵、形體、比例、朝向、節奏、力度等等,到位是一種基本功、一種能力,它同我們通常聽到的「准確」、「逼真」的意思並不完全相同。「到位」更多地是指主觀感受、藝術上的到位,層次要高一些,主觀的發展空間也大些,就是「真實」也只是藝術上的真實。「拉開」則是一種人文素質,一種主觀手段,「拉開」的內容包括∶藝術語言、形體特徵、黑白灰、主次、虛實、強弱、剛柔、濃淡、曲直、前後、疏密等,是更高意義上的簡化與歸納,它比「到位」又更加主觀、自由,是藝術家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精神表現,是一幅成功素描作品的重要指標,是風格的俗與雅、格調的高與低的主要區別所在。

「到位」與「拉開」,相當於客觀與主觀、描寫與表現、豐富與簡練的關系;它們對立統一、相互牽扯;過分的「到位」顯得沉悶、平庸,需要「拉開」來注入生氣與活力;過分的「拉開」又顯得花、碎、簡單,需要「到位」加以整合,難就難在如何掌握這個「度」,或者說「恰到好處」,適當的「過點」也並無壞處。齊白石的「似與不似之間」理論也有這一層意思。

6. 「黑白灰」的重要性

這里強調「黑白灰」概念的重要性,完全是出於多年經驗的明證,因為它的確給我及眾多學生帶來許多好處。將素描或者所有色彩的學習、設計、創作中導入「黑白灰」概括手法,特別對於初學者將有事半功倍好的效果。具體的操作是:將表達的物象,不管有多復雜、多凌亂,在明度上都把他(它)們概括歸納為畫面黑白灰三大塊,這是一種對宏觀整體的主觀把握和有序組織,而任何一塊又包涵許多層次(調子、體面),只是它們必須在「黑」、「白」或者「灰」的絕對統治之下;一般「灰」塊的層面較為豐富,「黑」塊的層面較為簡練,三大塊各自的面積具體而定,但必須得有。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克服畫面的「灰」、「亂」、「臟」等初學者常見毛病,從而使作品的畫面結構更加有力、層次更加分明、組織更加有秩序。

「黑白灰」是一種對畫面主動的整體把握與控制,它的意義可能還會更多。

7. 線條的意義

世上本無純粹的線條,蘇派只承認點的連續排列(面)。然而,藝術就是藝術,是人的精神產物,雖然有科學性,但絕不能等同於科學的「真」,一加一並非等於二,藝術里是沒有標准答案的。線條是主客觀世界反映在藝術家精神世界的產物,線條是視覺藝術最基本的語言,是一種概括和「抽象」,它既古老又現代,而且永遠不會過時;所以在素描世界裡藝術家與線條是形影不離的,一出手就是線,更可以根據主客觀的需要盡情發揮。線條的藝術表現力是非常強的,我們至今無不被千年前的敦煌壁畫中飛天飄逸的線、以及永樂宮壁畫中大氣恢弘的線條所折服。線條不僅表現物象的輪廓、區域、結構、特徵、轉折(形體或兩色之間)、節奏等,還可以表達藝術家的主觀情感,當時的沖動、激情,是一種主觀的高度提煉,有時成為作品中的靈魂所在,於是就有了線的硬實有力、線的行雲流水、線的運動及線的旋律等。線條的運用其實很講究,既理性又感性,並非「外形線」那麼簡單,線條要注意表達出物象的來龍去脈:線的前後穿插、線的粗細強弱,哪裡該用?哪裡不該用?怎麼貫氣、怎麼疏密對比?都有學問。僅一個邊線,就有造型、特徵、空間、虛實、強弱等內涵的體現。線條應該比調子(面)層次高,因為它是藝術家主觀的產物,是一種「精神表現」。

8. 調子是服務者

要端正一個認識∶不要為調子而調子,調子只是形體結構的服務者。就是說,即使用調子要體現內在的結構、起伏,要圍繞形體結構這一中心來進行,反對用似是而非、模稜兩可或者重無用處的調子;調子最好配合線條來運用,線條是外輪廓的高手,調子是表現內形體積、質感、層次的強者;如果線條是建築中的地基框架,那麼調子則是內外裝飾,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以前盛行的蘇派素描,把調子推到至高無尚的位置,什麼只有一個高光不用塗調子其餘全都要塗調子,什麼沒有實際存在的線只有看不見的面啦,這種過於物理、刻板的教學理論體系,使得當時神州一片灰暗、軟弱、無力。在藝術上,過度求科學的真就喪失自己本應有的許多特有的優勢。

不過,調子還有一種功效:可以渲染背景氣氛、調節畫面節奏,使畫面渾然一體,更加美整。

9. 強調「特徵」的意義

在初學素描就導入「特徵」概念,會有一種走捷徑的感覺。「特徵」包括在所表現的物象中,也包括作者所表達的藝術語言、風格。首先,形體結構與特徵結合起來,就可生產「象什麼」的第一印象,如某人看起來像蘋果、像冬瓜、像剪刀,成語中「骨瘦如材」,還有俗稱的「月兒眉」、「三角眼」、「大蒜鼻」、「櫻桃嘴」等等;還可以用「外形特徵」和「內形特徵」來描述;「外形特徵」可借鑒剪紙藝術某些技巧;其它的,如畫面陰影、空白、發須、衣領、布紋等,總之,你認為值得描述的對象及細節,都可以有意挖掘其特徵美;抓特徵美就是人為的主觀突出對象某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或重視某些畫面可視的形,「寧過勿不及」,這樣「嚴重」地對待,促使畫面遠看有視、近看有「形」,大的整體、小的局部都會顯得耐看,有分量。「特徵」的概念,在素描表現中應該是貫徹始終的。

10. 重視「修改」

這里的「修改」類似於一般意義上的調整,所不同的是:調整大都基於常規的循序漸進,而「修改」則是基於主動表現中的果敢、直干;因為敢畫、敢錯,才有「修改」的必要;而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一次思索、進步的過程,有時大刀闊斧的「修改」竟是一種升華、或是一種起死回生。因此,不用怕臟、不用過分地小心謹慎,要敢做敢為;不用擔心留有改過的痕跡,這痕跡應該是前進的足跡。

「修改」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態度,一種自信進取的學習探索。初學者常常一錯就重來,總想立竿見影、急功近利、一鳴驚人,卻不知是一種浮躁的表現。

以上諸言,雖然本人屢試屢靈,但也只是一家之言,難免片面、失准;不過也算是肺腑之言,自以為在多元化能夠並存的今天應該還有它的位置,因為,有關素描教學的討論永遠也不會結束。

--------------------------------------------------------------------------------------------------

初學美術正規訓練范畫速寫

很多初學繪畫者,包括有些已經進行過一些素描訓練的學畫青少年想畫速寫,總感到無從下手。在與這些初學繪畫者的接觸中,我總是盡量告訴他們一些速寫方面的訓練方法,但是有更多同樣需要這方面知識和技法的初學繪畫者,我無法接觸到。他們中有許多人由於學習條件所限,沒有機會接觸這方面的老師。為此,我想借這次出版機會,將自己十幾年來的一些速寫教學心得和方法整理編寫出來,獻給那些有志於學畫的青少年,為他們的學習助一臂之力,使他們在速寫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接受到較為科學的速寫正規訓練指導。

學畫難嗎?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曾說過,有中等以上智力的人,通過努力,都能學好繪畫。看來只要肯努力,鑽進去,逐漸摸到規律,原來感到難的問題也就變得不難了。在初學繪畫的青少年中,有的人兒童時代就畫過兒童畫,有的臨摹過卡通畫、連環畫等,有的雖然沒有動手畫過速寫,但一直對速寫很感興趣。這些都是通向速寫專業訓練的良好開端。

速寫是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將對象描繪下來的一種繪畫形式,它具有收集繪畫素材、訓練造型能力兩大方面的功能。速寫最能表現出繪畫者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對物質世界的新鮮感受,畫面生動感人,是速寫的一個顯著特徵。因作畫時間短,在描繪對象時,放筆直取,它可隨時描繪我們周圍生活中的任何物象,特別擅長描寫運動中的對象和轉瞬即逝的動態。速寫描繪的題材遠遠超出課堂上素描練習內容的范圍。所以,常畫速寫能使我們養成注意觀察周圍生活的良好習慣。長期堅持畫速寫,可為日後搞美術創作和美術設計積累下豐富的藝術素材。速寫又是一種鍛煉動手能力的良好訓練方法。我們提倡從學畫階段開始就養成畫速寫的良好習慣。有些內容的速寫訓練又可以理解為素描的短期作業形式,在進行相對長時間的素描訓練的同時,多畫速寫,做到長、短期作業穿插進行,是繪畫基礎訓練的一種良好方法,因此,速寫又是一種對素描訓練的輔助練習形式。

有些繪畫大師,如十七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十八世紀英國畫家荷加斯、十九世紀德國畫家門采爾等都是速寫方面的高手,我國許多著名畫家在速寫領域也取得了很高成就,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如葉淺予、阿老、黃胄、劉文西、周思聰等。他們中間有的從沒有機會進入正規美術院校學習,而是以速寫作為繪畫訓練的基本形式走上成功之路的。有志於學習繪畫的青少年,只要肯努力,保持高度熱情,勤學苦練,多動腦筋,方法得當,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畫好速寫,為繪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速寫要求在較短的時間內畫出所需要表現的對象。所以,以線條形式來描繪形象,是速寫表現中最直截了當的一種方法。線條除了具有描繪對象形體的功能外,其自身還具有藝術表現功能,它可體現出豐富的內涵,如力量、輕松、凝重、飄逸等美感特徵。作者在畫速寫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將自己的藝術個性,通過線條的運用而流露出來。以線造型是速寫中最常用的表現形式。除此之外,線面結合也是常見的形式之一。有時在結構轉折處襯些明暗調子,能增加速寫藝術的表現力,使畫面的氣氛更加變幻豐富。除以上兩種形式外,純明暗的速寫較少見。當然有些畫家因追求自己畫風的需要而作這樣的形式探索也是有的。但這不能成為初學速寫者訓練過程中追求的目標。

本書主要講授速寫的一些基本知識和訓練方法,試圖在初學者對繪畫的一般興趣和寫實造型規律之間架設一座橋梁,願大家一起走進繪畫學習的專業訓練階段。

速寫的工具與材料

速寫用的筆,初學者可選用2B型號的鉛筆或炭筆,因這兩種筆在速寫訓練過程中較易掌握,待有一定基礎後也可用鋼筆和毛筆作畫。
速寫用紙沒有什麼特別講究,70克左右的普通白紙即可,也可用新聞紙(印報紙用的紙),新聞紙適宜用炭筆作畫。初學者可利用各種零散紙練習。現在一些美術品商店出售專門的速寫本,這為速寫練習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另外,外出畫速寫時,應准備一個小畫板或小畫夾。

繪畫是一種將長、寬、深三維空間中的立體物畫到長、寬二維平面的紙面上,但又要產生准確、真實的立體感的表現形式,因而繪畫藝術離不開透視知識的運用。

一般來說,透視形式主要有兩種,即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平行透視是指所畫立方體的某一立面與畫面相互平行,這個面不發生透視消失現象;成角透視是指立方體的相互垂直的兩個立面都與畫面成一定的角度,在畫面上,兩個立面都發生透視消失現象。
視平線是指與人的眼睛等高的那條水平線。心點是指作畫者垂直於畫面上的那一點。

速寫訓練的基本方法

速寫訓練是對學畫者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的全面訓練。速寫訓練中對觀察力的訓練,不僅要訓練眼睛看得准,還要訓練在作畫時有正確的觀察方法。什麼是正確的觀察方法?一般說來,以我們平時看東西的習慣來作畫,往往是看到哪裡畫到哪裡,這是一種局部的觀察方法,用這種看一點畫一點的觀察方法作畫,不能做到表現對象的本質關系。我們要畫好速寫,就要改變這種局部觀察的習慣,學會整體觀察的方法,養成整體觀察對象各種造型結構關系的習慣。這種整體觀察方法要求在作畫時觀察對象要有整體意識,在畫某一點、某一局部時,不要只盯著一點看,而是要將所畫的這一點、這一局部與其他部位相互比較,對所要畫的局部與其他部位的上下左右關系及它們之間的內在結構關系做到心中有數,從整體關系下筆。這種比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整體分析和理解對象的認知過程。正確的觀察方法,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逐步真正掌握。速寫訓練是練眼、練腦同時又是練手的過程。繪畫是一門技藝性很強的藝術,下面就速寫訓練的一般順序及一些學習方法和作畫步驟進行闡述。

一、由簡到繁
初畫速寫,可先從較簡單的描繪對象入手。如一個小木凳,一雙隨便擺放的雨靴,一件掛在牆上的衣服。作畫時先畫對象外形輪廓的大關系,用直線畫出基本形,注意線條的長度比例及各線條的傾斜度。在此之後,再充實些細節。例如畫一張凳子,凳面與凳腿的關系是大關系,而榫頭及局部特徵等都是細節,這些細節可在進一步深入階段逐漸畫完。
「繁」的物象是指結構關系較復雜的對象。如:枝葉茂盛的大樹、衣紋繁多的人物等,作畫方法也和畫「簡」的東西一樣,先從大的方面入手,確定了大的關系後,再充實細部。要將復雜的物體理解為是由各種簡單部分組成的,然後將各簡單部分畫在復雜的大關系之內,這樣完成起來就有條不紊。畫復雜物象較難處理的一點,就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畫各個細部時,要注意到它們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照顧到整體的大關系,不要因描繪細部而使整體顯得瑣碎。只要我們把握好先畫大關系,後充實細部的原則,畫「繁」的對象便不會感到困難。
由簡到繁的訓練從大的題材上講,可先畫花卉,後畫樹木風景,最後畫人物。

二、由靜到動

初畫速寫,應先從靜止的對象畫起,稍熟練之後,再描寫處於運動狀態下的物象。靜止的物體或處於不動狀態下的人,有利於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能從容地觀察對象,反復比較所描繪對象的各種結構關系,使初學速寫者能在認真研究描繪對象各種結構關系的基礎上下筆。作畫時用線要肯定,線條是為了表達對象的形體關系,交待清楚結構造型而畫的。線條的來龍去脈要有根據,這個根據就是被描繪物的結構。

初學速寫者在作畫時應將所畫的速寫與描繪對象進行反復比較,從而糾正畫得不準確的部位。速寫造型練習的最佳描繪對象就是靜止的物象和不動的人物。我們看到許多速寫范畫,一個輪廓有時有幾根復線。這就是對作品進行矯正而產生的痕跡。

畫動的物象,如動態人物、動物等,需要在掌握一定的靜態速寫的基本功後再結合結構規律、運動規律加以訓練,這樣畫起來就容易得心應手了。有關動態速寫的注意事項及作畫步驟,在後面的有關部分將會闡述。

三、由慢到快

畫速寫並不像我們有些初學者所想像的那樣,下筆如寫草書,一揮而就。因為畫速寫的過程,是一個對形體觀察、理解、表現的造型過程。這一過程,初學者須仔細體會,扎實描畫。逐漸熟練了,畫速寫的速度就會快起來。初學者應先畫慢些,如人物速寫每幅可在45分鍾至1個小時左右完成,以後可逐步過渡到半小時畫一張或一刻鍾畫一張。並且在訓練過程中還要不時的將慢、快訓練方法穿插進行,這樣才能在速寫訓練中既得到扎實的練習,又掌握到速寫的一些方式方法。

四、從描繪有規律的對象到描繪無規律的對象

初學速寫者首先要畫一些有規律的對象,這樣有利於把握造型的准確性,並掌握速寫的一些技巧。描繪有規律的對象,可先畫一些基本形明確的花卉和重復出現的有規律的人物動態。在掌握了一些速寫基本技法之後,再畫一些無規律的對象,如雜亂無章的灌木叢,轉瞬即逝的不規則的人物動態。有規律的對象較易把握,通過中軸對稱性原則,可以獲得較准確的輪廓。而規律感不強的對象,則較難把握,需要有一定速寫基礎後,方可對之速寫。

五、臨摹與速寫相結合

學畫速寫的過程,應該是臨摹優秀速寫范畫與對著對象寫生相交替進行訓練的過程。臨摹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前人的技法,如對形象的概括、取捨、交待結構以及一些用筆用線的技巧等等,盡可能在臨摹中獲得體會。另外,類似速寫形式的優秀的線描畫、連環畫都可以臨摹。通過臨摹可以學到一些概括形體、處理衣紋、疏密穿插等方面的速寫技法。另外在初學速寫的過程中還要多臨摹優秀的藝用人體解剖圖譜,以求在臨習的過程中掌握人體的基本結構知識。要做到臨摹與速寫反復交替進行,這樣臨摹才能有體會,才能將臨摹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到速寫中去,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

6. 在用彩鉛畫花卉畫時,葉片的深淺應該是怎樣的哪裡深哪裡淺 最好帶上圖說明一下

當然是葉柄深,越到葉子邊緣越淺,當然這只是一個大前提,個別部分會有變化,畫畫講究對比的,要突出亮的部分的話,他旁邊就要深,反則反之,而且要有一些變化,否則很死板,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7. 花瓣呈五角形花紫色是什麼花

桔梗花
屬桔梗科桔梗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又名僧冠帽、鈴鐺花
桔梗高40~80厘米,葉3~5枚,互生、輪生或對生;花大單一,頂生或數花成疏 總狀花序;萼片5,花冠鍾形5裂,雄蕊5,子房5室,柱頭5裂;蒴果卵圓狀球形。根肉質,粗壯,淡黃色。莖直立,具乳汁。根肥大多肉,呈人參形,皮淡黃白色。葉互生或3枚輪生。花常單生,偶爾數朵聚生莖頂;花冠寬鍾狀,稍傾斜,通常藍色,也有白色和淺雪青色,花期6~9月。

8. 有關臨摹油畫花卉的具體步驟

1、准備好油畫的工具:油畫顏料,鉛筆,橡皮泥,油,畫架,畫布,圍裙,背景大筆刷,中筆版刷,細筆刷。權

9. 彩鉛多少色夠用

看你畫什麼用了。
一般的填色,如秘密花園、畫手賬,那麼48色足夠了;如果是打算好好內學習彩鉛繪畫,植物花容卉,人物風景,靜物寫實,那麼建議至少72色,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選擇100色、132色、150色的彩鉛,間色配置足夠,畫質會干凈很多。

熱點內容
情人節第二天玫瑰花 發布:2025-08-07 16:01:00 瀏覽:46
七夕影樓活動宣傳語 發布:2025-08-07 15:49:44 瀏覽:274
七夕收禮物文案 發布:2025-08-07 15:48:54 瀏覽:740
怎麼找百合 發布:2025-08-07 15:48:49 瀏覽:472
蘭花盆網套 發布:2025-08-07 15:48:47 瀏覽:774
七夕沒到朋友圈怎麼過 發布:2025-08-07 15:43:36 瀏覽:739
櫻花控舞 發布:2025-08-07 15:35:45 瀏覽:24
炮姐百合 發布:2025-08-07 15:35:45 瀏覽:648
達拉然情人節 發布:2025-08-07 15:35:38 瀏覽:863
一朵花兩朵花三朵花mp3 發布:2025-08-07 15:29:53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