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插花吟閱讀答案

插花吟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1-17 20:42:17

『壹』 描寫插花的詩詞

1、插花臨水為誰制容

朱熹
《九曲棹歌》
2、醉里插花花莫笑

李清照
《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
3、插花還起舞

張元干
《菩薩蠻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4、插花走馬醉千鍾

辛棄疾
《定風波 暮春漫興》
5、插花勸酒鹽橋館

張先
《木蘭花/玉樓春》
6、插花歸

黃裳
《驀山溪·春前信息》
7、千騎插花秋色暮

黃庭堅
《定風波·自斷此生休問天》
8、莫笑插花和事老

黃庭堅
《南鄉子·未報賈船回》
9、雲鬢插花新

晁端禮
《菩薩蠻·遠山眉映橫波臉》
10、插花歸去莫匆匆

趙令畤
《鷓鴣天·麝發雕爐小袖籠》
11、沈醉插花

晁補之
《江神子/江城子》
12、插花走馬

毛滂
《驀山溪·梅花初謝》
13、插花人好手纖纖

葛勝仲
《浣溪沙》
14、應有海棠、猶記插花人

葉夢得
《虞美人·平波漲綠春堤滿》
15、不管插花歸去

朱敦儒
《水調歌頭·當年五陵下》

『貳』 求5~10篇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帶答案)

〔甲〕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宋濂嘗與客飲,帝①密使人偵視。翌日,問宋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②欺。」間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學家。〔甲〕文寫宋濂 的故事;〔乙〕文寫宋濂 的故事。
2、下面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益慕聖賢之道 不足為外人道也 B、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盡粟一石
C、帝問其故 廣故數言欲亡 D、俯身傾耳以請 策之不以其道
3、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患: (2)色愈恭,禮愈至 至:
(3)濂具以實對 具: (4)間問群臣臧否 臧否:
4、用現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加點詞語必須准確譯出。
(1)俟其欣悅,則又請焉。(2)誠然,卿不朕欺。
5、選擇一個角度,談談你讀了〔甲〕文或〔乙〕文後獲得的啟示。

1、艱難(謙恭)求學 誠實待君
2、B
3、(1)擔心(2)周到(3)全,都(或通「俱」)(4)善惡
4、(1)等到他(老師)高興了,就又去請教。�(2)確實是這樣,你沒有欺騙我。
5、示例1:從〔甲〕文中我得到的啟示是虛心求教才能學有所得。�示例2:從〔乙〕文中我得到的啟示是只有坦誠相待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信任。

長安完盛之時,有一道術人,稱得丹砂之妙,顏為弱冠,自言三百餘歲。京都人甚慕之。至於輸貨求丹,橫經請益(橫經,橫陳經書。請益,指請教)者,門如市肆。時有朝士數人造其第,飲啜方酣,有閽者報曰:「郎君從莊上來,欲參覲。」道士作色叱之。坐客聞之,或曰:「賢郎遠來,何妨一見?」道士顰蹙移時,乃曰:「但令入來。」俄見一老叟鬢發如銀昏耄傴僂趨前而拜。拜訖,叱入中門,徐謂坐客曰:「小兒愚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於是。都未及百歲,枯槁如斯,常已斥於村墅間耳。」坐客愈更神之。後有人私詰道者親知,乃雲:「傴僂者即其父也。」好道術者受其誑惑,如斯嬰孩矣。
6.下列句中劃線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稱得丹砂之妙 稱:聲稱。
B.時有朝士數人造其第 造:到。
C.坐客愈更神之 神:以…為神。
D.後有人私詰道者親知 詰:審問。
7.對加點字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乃曰:「但令入來。」 ②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③昏耄傴僂趨前而拜 ④吾恂恂而起,視其缶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道士面容顯得很年輕,自言三百餘歲,因而京都很多人不惜財物來求他那可長生不老的丹砂,並向他請教。
B.幾個朝士到道士住宅時,道士自己飲酒喝茶正酣,守門人報說道士之子求見,道士作色叱之,坐客勸說他才答應一見。
C.一白發老者人前而拜道士,道士叱之人中門。道士後對坐客說,這是他的小兒,因不服丹葯才這般衰老。
D.坐客更加把道士當成神了。後來有人私下問了道士的親朋,才知道那個駝背的老人就是他的父親。
9.翻譯與斷句。
(1)翻譯文段中兩個句子。
①好道術者受其誑惑,如斯嬰孩矣。
譯:
②至於輸貨求丹,橫經請益者,門如市肆。
譯:
(2)用「/」在需要停頓的地方標出。
俄 見 一 老 叟 鬢 發 如 銀 昏 耄 傴 僂 趨 前 而 拜。
1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送魏二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1) 第二句中的「涼」字用得好,好在哪裡?
答:

(2)這首詩在藝術構思上虛實結合,請對這種藝術手法及其作用作簡要分析。
答:

11.補充完整下列名句,其中①-③必做,④-⑦選做二題。
①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 。(毛澤東《憶秦娥》)
②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 。(鄭板橋《青松》)
③ ,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明月幾時有》)
④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⑤星垂平野闊, 。(杜甫《旅夜抒懷》)
⑥海內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 ,可以攻玉。(《詩經》)

6.D(詰:詢問。)
7.A(但:副詞,只;而:連詞,表修飾關系,都相同。)
8.B(「道士自己飲酒、喝茶正酣」,誤;應該是道士和幾個朝士飲酒、喝茶。)
9.(1)喜歡道術的人受到他欺騙迷惑,像小孩子一樣。
(2) 以至於運送財物求丹砂,橫陳經書請教,門前像市中店鋪一樣。
(3) 俄 見 一 老 叟 /鬢 發 如 銀 /昏 耄 傴 僂 /趨 前 而 拜。
10.①送友人上船時,眼前秋風瑟瑟,「涼」字寫出逼人的「涼」意,雖是身體的感覺,卻語帶雙關,也表現了詩人送別朋友時惆悵哀婉之情。
②這首詩前兩句寫實景,描寫送別情景,在一個清秋的日子,餞宴設在靠江的高樓上,空中飄散著橘柚的香氣,環境幽雅,氣氛溫馨。敘事寫景已暗挑依依惜別之情。風雨入舟,卻兼寫出行人入舟,逼人的「涼」意,流露出惆悵哀婉之情,寓情於景。後兩句寫虛景,在不久的將來,朋友夜泊在瀟湘之上,那時風散雨收,一輪孤月高照,環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難成眠吧。即使他暫時入夢,兩岸猿啼也會一聲一聲闖入夢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夢中也擺不脫愁緒。它藉助想像,擴大意境,深化主題。通過造境,有助於表現惆悵別情。
11. ①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②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③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④羈鳥戀舊林。
⑤月涌大江流。⑥天涯若比鄰。⑦他山之石。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1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以光先帝遺德( ) ②引喻失義( )
③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④悉以咨之( )
13、請解釋下面各組中加點的詞。
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 一葉知秋( )
②蓋追先帝之殊遇( ) 殊途同歸( )
1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權語。
①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諸葛亮從當前的形勢出發,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並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①發揚光大 ②適宜、恰當 ③給予 ④詢問,徵求意見
13、①時候 秋天 ②特別(或特殊) 不同
14、①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②此皆良實,志慮忠純: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誠無二。(意思相近即可。每句2分,加點字、詞各0.5分。)
15、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親賢臣,遠小人)三項建議(各1分)。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漢末,開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數有戰功。
遼與夏侯淵圍昌稀於東海,數月糧盡,議引軍還,遼謂淵曰:「數日已來,每行諸圍;稀輒屬目視遼。又其射矢更稀,此必稀計猶豫,故不力戰。遼欲挑與語,儻可誘也?」乃使謂稀曰:「公有命,使遼傳之。」果下與遼語,遼為說「大祖神武,方以德懷四方,先附者受大賞」。稀乃許降。太祖責遼曰:「此非大將法也。」遼謝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稀必不敢害故也。」
時荊州未定,復遣遼屯長社。臨發,軍中有謀反者,夜驚亂起火,一軍盡擾。遼謂左右曰:「勿動。是不一營盡反,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乃令軍中,其不反者安坐。遼將親兵數十人,中陣而立。有頃定,即得首謀者殺之。
太祖既征孫權還,使遼與樂進、李典等將七千餘人屯合肥。太祖征張魯,教與護軍薛悌,署函邊曰「賊至乃發」。俄而權率十萬眾圍合肥,乃共發教,教曰:「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諸將皆疑。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魔下。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
遼還屯雍丘,得疾。文帝遣侍中劉曄將太醫視疾。疾未瘳,孫權復叛,帝遣遼乘舟,與曹休至海陵,臨江。權甚憚焉,敕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諸將破權將呂范。遼病遂篤,薨於江都。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署函邊曰「賊至乃發」 署:布置,安排
D.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 陳:通「陣」
C.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 拔:攻取
D.疾未瘳,孫權復叛 瘳:痊癒,病好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①並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
②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
B.①乃令軍中,其不反者安坐
②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
C.①有頃定,即得首謀者殺之
②故人雲:「以此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D.①署函邊門「賊至乃發」
②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官渡之戰後,張遼與夏侯淵等率兵圍叛將昌;曹軍攻數月不克,諸將商議,欲引軍歸還;張遼採取誘降的策略,動員昌稀投降曹操。
B.曹操派遣張遼率軍屯駐長社,臨出發,軍中有人謀反,張遼冷靜分析,命令不反者安坐帳中,而且親自率兵十人巡營,平定了叛亂。
C.孫權率大軍十萬圍攻合肥,張遼與諸將打開曹操留下的密函,對曹操指示諸將都疑惑不解,只有張遼理解曹操的用心,堅決主戰。
D.孫權再次背叛,曹操讓張遼乘船,與曹休一起趕到誨陵,到達長江邊。孫權很害怕,告誡各將領,張遼雖然有病,仍然勇不可擋。

1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每行諸固,稀輒屬日視遼。

②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

③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山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
2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後面(1)(2)兩題。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樓作
張 輯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多景樓為南徐勝跡,在鎮扛北固山上。
(1)請結合同的上闋,簡要分析「幾多愁」中詞人「愁」的具體原因。

(2)下闋中「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過塑造「漁翁」這一形象,寄託了詞人怎樣的情懷?請作簡要分析。

2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 ,吾未見其明也。
⑵ ▲ ,渚清沙白鳥飛回。
⑶庄生曉夢迷蝴蝶, ▲ 。
⑷ ▲ ,來吾道夫先路也。
⑸我國古代有句名言:「 ▲ , ▲ 。」就是說壞事雖小,也不能因為其小就去做;好事雖小,也不要因為其小就不去做。

16.A寫
17.A(連詞,因為。B.前「其」,指示代詞,那,那些;後「其」,代詞,它 C.前「之」,代詞,代反叛的人;後「之」,代詞,放在動詞後,意義虛化,可不譯 D.前「乃」,副詞,才;後「乃」,連詞,於是,就)
18.D(發生事情的時候應是文帝曹丕)
19.(1)我每巡行各營盤時,昌稀總是在城上注視我。
(2)必是作亂的人,想以此擾軍心罷了。
(3)所 以曹公的密令指出,趁敵人尚未完全包圍我們時,迎戰他們,挫其銳氣,以安眾心,然後能守住合肥。
20.(1)①登樓北望,看見塞草連天的荒敗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陸沉,中原地區陷於金兵之手。③年復一年,春去秋來,時光流逝,中原恢復無望。
(2)①有心報國卻又報國無門的憂憤、失望之情。②迫於無奈只能逍逼江海的抑鬱孤獨、無可奈何之情。
21.【答案】
(1)小學而大遺 (2)風急天高猿嘯哀 (3)望帝春心托杜鵑 (4)乘騏驥以馳騁兮 (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解析】考點是「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江蘇2007年高考要求:名篇未必是名句;名句要求思想性強,富有哲理,深刻,藝術性強。設題模式:詩、文兼顧。選料按照江蘇2007年高考要求,以課內為主,適當兼顧課外;課內4分,課外2分;課內語句一律選自要求背誦的13篇文章。題型稍有創新,設置了一個情景式默寫題。

郅都者,楊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時,都為中郎將,敢直諫,面折大臣於朝。嘗從入上林,賈姬如廁,野彘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奈宗廟太後何!」上還,彘亦去。太後聞之,賜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濟南瞷氏宗人三百餘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景帝乃拜都為濟南太守。至則族滅 瞷氏首惡,余皆股粟。居歲余,郡中不拾遺,旁十餘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為人勇,有氣力,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常自稱曰:「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
郅都遷為中尉。丞相條侯至貴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時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 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
臨江王征詣中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間與 臨江王。臨江王為書謝上,因自殺。太後聞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歸家。孝景帝乃使使 持節拜都為雁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從事。匈奴素聞郅都節義,居邊,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門。匈奴至為偶人象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見憚如此。匈奴患之。太後乃竟中都以漢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釋之。竇太後曰:「臨江王獨非忠臣邪?」於是遂斬郅都。
2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上目都 目:使眼色 B.終不顧妻子矣 顧:顧念
C.上欲自持兵救賈姬 兵:武器 D.以危法中都 危法:危險的法令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賈姬如廁 使使如楚受地
B.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C.問遺無所受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D.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門 引趙使者藺相如
2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郅都有節義的一項是
①敢直諫,面折大臣於朝 ②公廉,不發私書
③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 ④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從事
⑤匈奴至為偶人象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官期間,打擊豪強,不避權貴,以致列侯宗室都瞧不起他,稱他為「蒼鷹」。
B.郅都因為說服漢景帝不可自輕而受到太後的賞識,後來因為對臨江王也毫不留情, 激怒了太後。
C.郅都不去救賈姬,一是因為他擔心自己入廁後被野豬所傷,二是因為對皇帝的寵姬 應該避讓。
D.匈奴人素來仰慕郅都的節義,所以聽說他擔任雁門太守後便撤軍了,二直到他死都 沒有進犯雁門。
26.將下面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使人往致邑(封地)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冬,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君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曾子名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①曾子衣敝衣以耕。
②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
③縱君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
2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山夜月
[唐]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鍾處,樓台深翠微。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的第二聯兩句歷來為人稱道,請你結合全詩簡要分析一下這兩句好在哪裡。
28.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山不厭高, 。 ,天下歸心。
(2)臣聞求木之長者, ;欲流之遠者, 。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 。

22.D(「危法」應為「危害法律」)
23.A(到……去。B兩個「謝」分別為「謝罪」、「辭別」之意;C兩個「遺」分別為"饋贈"損失」之意;D兩個「引」分別為「率領」「延請」之意,)
24.A(④句所述為漢景帝對郅都的信任;⑤句則反映了匈奴人對郅都的畏懼)
25.B(A「瞧不起他」不對,應是懼怕他;C兩條理由都不合文意;D「仰慕」不對,原文中說"凶奴素聞郅都節義」)
26.(1)曾子穿著破1日的衣服耕田。(共2分,第一個「衣」和「敝」字各佔1分,意思對即可)(2)(這)不是先生向別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動送給你的,為什麼不接受呢?(共3分,三個分句各佔1分,意思對即可) (3)縱然國君有所賞賜,並且不傲視我,而我能不畏懼嗎?(共3分,三個分句各佔1分,意思對即可)
27.(1)表達了作者對春山月夜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或: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
(2)答案示例①:從結構上看,這兩句緊承第一聯的「勝事」和「忘歸」,寫作者在山中流連忘返。從內容上看,這兩句既寫景,又寫人。一方面寫出了水清月明、花香撲鼻的美好景色,另一方面又通過「掬水」和「弄花」的動作寫出了詩人對春山夜月的喜愛之情。
答案示例②: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夜間春山明月高照、水清花香的美好和詩人回歸到 大自然懷抱的愉悅之情。作者精於煉字,「掬""弄」二字生動傳神,充分表現了景色的美好和詩人的真摯情感。
28.(1)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 (2)必固其根本 必浚其泉源 (3)夜闌卧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人夢來

『叄』 插花是一門藝術,成語「借花獻佛」和插花有什麼關系嗎

借花獻佛是根據插花而來的。

至五代時期,又出現了別具一格的插花欣賞形式——香賞。香賞就是將插花與燃香結合起來,古人認為對花焚香,花香和焚香的味道相合,妙不可言。

我國最早的「大型插花展覽會」發生在五代南唐後主李煜時期。李煜十分熱愛插花並積極倡導插花。每年的「花朝日」他都要舉辦盛大的插花展覽會,在窗戶、牆壁、柱子上等能利用的場地都插上花,有懸吊著的,有擺放著的,琳琅滿目。李煜還為他的畫展取名為「錦洞天」。

『肆』 李清照的蝶戀花(暖日晴風初破凍。。)那首詩的意思並請做一下賞析。謝謝

蝶戀花
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本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草堂詩余別集》、《古今詞綜》等都題作「離情」,而《草堂詩余別集》還注雲:「一作春懷」。由此看來,這些恐均非原題,是後人據詞作內容添加的;此外,「春懷」與「離情」確也概括了詞作的主要內容。從詞作的內容與風格來看,這首詞當寫於詞人婚後不久,夫妻小別,李清照獨居時。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開首三句,詞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筆。但見初春時節,春風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復甦,嫩柳初長,如媚眼微開,艷梅盛開,似香腮紅透,到處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詞人前期生活雖然沒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獨具的才情、細膩的情感,以及對外部世界敏銳的感悟、強烈的關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表現在詞作里,就是經常慧心獨照,發人所未發,見人所未見。「暖日晴風」似還不足以表達春天到來的特徵,而緊接以「柳眼梅腮」,則使到來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李商隱在《二月二日》一詩中有「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蘇軾在《水龍吟》詞中描繪柳葉情狀是「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看來女詞人受此啟發,抓住兩個極具特點的事物,寫出春天的生機。第三句的「已覺春心動」,從語意上看,是對春天來臨總的概括,實亦是自己懷春之情已動之流露。詞人游春、賞春,目睹良辰美景,必有所思,這句也暗啟後二句詞人所抒發的情思:「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女詞人的細膩、敏感的思緒與感悟進一步強化,面對如此大好春光,自然便聯想到自己獨處深閨,孤棲寂寞,這與往日和丈夫趙明誠一齊把玩金石,烹茗煮酒,賞析詩文的溫馨氣氛形成強烈反差。一個「誰與共」,道出此刻詞人內心的苦澀。緊接著詞人用一個細節來進一步形容自己內心的苦澀,淚水流淌,臉龐上的香粉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覺得頭上戴的花鈿也是沉甸甸的。
詞作的下片,詞人以細微的筆觸,緊承上片末句,著重刻畫自己具體的閨中寂寞生活。「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春暖天晴,春裝初試,然而詞人卻足不出戶,去觀賞那美好的春景,卻斜欹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釵頭鳳給壓壞了。「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稱山枕。詞人不出戶觀賞春景,是因怕良辰美景觸引傷感之情,二是表明其心境郁悶,慵懶至極。一個「損」字,也暗示詞人慵懶、無精打彩。末二句:「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愁本無形,卻言「抱」,可見此愁對其來說有多「濃」,多重,更何況是「獨抱」,此情更是難堪。「無好夢」,是說現實很寂寞無聊,想在夢中去尋求慰藉,但卻始終無法進入夢鄉,直至夜闌人靜之時,仍剪弄燈花,以排遣愁懷。「猶」字寫活了詞人百無聊賴的情態。此外,剪弄燈火,古時婦女常藉以卜數夫君之歸期。這兩句寫得極為細致、生動,看似毫不經意,如敘寫生活本身,實是幾經苦煉,沒有生活經歷和深厚的藝術功力是無法寫就的。清詞論家賀裳評這兩句為「入神之句」(《皺水軒詞筌》)。

『伍』 插花吟的作品原文

插花吟
頭上花枝照酒卮⑴,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⑵,眼見四朝全盛時⑶。
況復筋骸粗康健⑷,那堪時節正芳菲⑸。
酒涵花影紅光溜⑹,爭忍花前不醉歸⑺。

『陸』 描寫插花的詩詞有哪些

1、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譯文

漫漫長夜讓人提不起一點精神,心情也鬱郁不歡,只能在夢里夢見京城,還能認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為了報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兒與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簡便的宴席,雖然菜很一般,酒卻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讓人稱心如意。喝醉了將花插在頭上,花兒不要笑我,可憐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樣快要過去了。

2、定風波·暮春漫興

宋代: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譯文

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

春風把剩下的花瓣也給捲走了,但它還是沒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為花兒開放是由於春風的吹拂。想問一下,誰又看見春天離去了?離此而去的春天,被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碰上了。

3、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盧摯

柳蒙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鞦韆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盪鞦韆。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4、豐樂亭游春三首

宋代:歐陽修

春雲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

譯文

頭上是暖暖的陽光和淡淡的雲朵,腳底青草茂盛主動牽惹遊人的衣襟,柳絮紛飛灑落在身上。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著一個小竹轎子半醺半醉的,頭上插滿了鮮花嘻笑歸來。

5、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宋代:張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書。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譯文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鬍子白了根本沒有關系。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柒』 插花作品題目

《寸草報春暉》

語出:遊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解】:

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捌』 插花吟作者用了哪些技巧來營造太平和樂的氣氛

頭上花枝照酒梔,酒梔中有好花枝。一個好字寫出一個老人,滿頭白發,頭戴紅花,怡然自樂的心情。這首詩作者歌頌了太平盛世,作者在這太平盛世中才有心情戴花飲酒,並且這「好」字,不只是說作者心情好,也有贊嘆好一個太平盛世之意。這就有一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頭插花枝,飲酒為歡,花照美酒,美酒映花,鮮花與美酒,充溢於詩人的心扉。

『玖』 去年春雨百花開,與群相會難無涯。 高歌長吟插花飲,醉倒不去眼君家。 打一動物,求解~

蜜蜂:「高歌」指蜜蜂嗡嗡的叫聲;「插花飲」指采蜜;

熱點內容
海棠的形壯 發布:2025-08-05 13:28:40 瀏覽:202
一朵絨克重 發布:2025-08-05 13:22:18 瀏覽:14
花園綠植噴霧設施 發布:2025-08-05 13:13:26 瀏覽:36
日本櫻花餅 發布:2025-08-05 12:40:22 瀏覽:473
快穿百合病嬌 發布:2025-08-05 12:39:34 瀏覽:816
蘭花品種美人 發布:2025-08-05 12:27:12 瀏覽:657
海棠角壓邊 發布:2025-08-05 12:14:21 瀏覽:111
浪花一朵朵一共有 發布:2025-08-05 12:10:38 瀏覽:320
素描花卉高清 發布:2025-08-05 12:10:30 瀏覽:302
剛哥講蘭花 發布:2025-08-05 12:10:26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