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書簽
A. 幾何式花型插作的步驟有哪些
可以抄通過平移把其中一個端點移至圓心。由於在圓內任取兩點所得的線段最長就是直徑,那就以原來的圓心為圓心、以原來的圓的直徑為半徑畫一個更大的圓。如果另一個端點落在原來的小圓中,那麼線段長就小於半徑;如果另一個端點落在小圓之外且在大圓之內,那麼線段長就大於半徑。這樣就可以通過面積之比來反映概率了。
B. 以春天為主題的插花作品的寓意
在這紛繁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故事裡的主角,可有時候我們卻成了自己的配角。
時光既淺且淡,往事如霧似煙,我在一聲一聲的嘆息里,熬過了一整個冬天。無意間,周圍的一切綠了,花兒開了,我終於意識到春天到了。滿國的春天總是遲到的,想必南方現在已經晚春時節了吧。這段時間,我總是不自覺的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滿滿的回憶,靜靜的思索,我終於知道——我凌亂了。但這一切並不重要,因為我很享受,享受這春天裡那些細碎的美好。
假日讓平日里喧囂的校園靜了下來,有的人回家了,有的人選擇旅行,有的人選擇學習,而我則在春天裡沉浸。浮躁的社會使寧靜變成了一種奢侈,我習慣看著眼前躍動的人群,他們或忙碌著,或快樂著。而我只是在做真正的自己。世間事仿如一本書,我喜歡這個句子,我便在這個句子的腳下成了一個逗號。
其實,我們無從知曉在那看似燦爛的陽光下,隱藏了多少人憂傷。我們曾經以為世界很美,後來發現世界騙了我們,到最後我們才明白原來是自己騙了自己。春天的世界裡,放眼望去,滿目繁華,而誰能看懂其中美妙的憂傷。一篇故事,我們總是習慣於最後主角相互把手相挽,或是淚眼離散,我不想去戳穿其中的悲慟傷感,因為這一切,時光都會給出答案。
看著眼前的夜色匆匆,車流光影,我想這就是青春,春天裡細碎的美好。感嘆是一篇很長很長的腹稿,而寫出了往往卻很短。每個故事都有不一樣的開始,但結局總是讓每個人的心顫動。最美的時光里,總是有熟悉的人,熟悉的身影,和那個最初的你。而這個春天我願把它折成記事本里的書簽,只為年青的自己,積攢純真的微笑,珍藏那些細碎的美好。
寫給春天,陽光滿滿,路邊鮮花燦爛。
參考地址http://www.simaqingshan.com/post/12.html
C. 壓花藝術的壓花藝術歷史與現狀
壓花來源於「植物標本」。至於植物標本何時發展成為壓花藝術,已經不可考證。
壓花藝術19世紀起源於歐洲,20世紀50年代流行於日本,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開始興起。壓花盛行最早是在歐洲,流傳極為廣泛。英國有三百年的壓花歷史,法國、義大利、德國、丹麥等國家有不同的壓花流派和作品。近年來壓花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台灣、中國大陸也頗受歡迎,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19世紀後半葉,到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時代,壓花藝術到達一個新的高潮。女皇自己就是壓花藝術家。壓花藝術成為宮廷貴婦人的嗜好,而且非常普及。壓花在上流社會仕女間十分盛行,她們用壓花點綴聖經封面或做成裝飾畫。壓花成為宮廷貴婦人自娛自樂的上流社會活動。宮廷花園里的花草植物,甚至屬於醫學研究的葯草,都被製成壓花壓葉。她們互相介紹奇異花草,切磋壓花技藝,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豪華的宮廷,壓花畫用精美的鏡框包裝起來,成為必有的室內裝飾畫。後來,壓花藝術逐漸推廣,發展到民間,也成為各階層人士的休閑活動。壓花藝術至今在英國仍然盛行不已。
近代,以已逝去摩洛哥皇後Grace Kelly為代表的上層貴婦,熱衷於壓花藝術。Grace出生於美國費城,是好萊塢著名的電影明星。據說Grace愛花成癖,尤其喜歡壓花畫,她在家鄉學會了壓花藝術,而且成為壓花高手。她嫁到摩洛哥後,親自組建花園俱樂部,進行各種形式的花藝活動,推廣壓花藝術。至今,摩洛哥還遺留著她的許多美麗的壓花作品,她的壓花作品由摩洛哥政府組織,在全世界巡迴展出。她生前曾擔任過費城花展壓花藝術作品比賽的評委。
美國的壓花藝術源於英國,融入了美國那種崇尚自由的文化。美國最大規模的世界級壓花藝術作品比賽每年的3月在費城舉行。
日本方面,植物標本的研究是在明治維新時代才傳入日本。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發研究了乾燥劑,由於市面上極易買到乾燥劑,便由簡單的植物標本製作發展成壓花。日本人對於壓花的研究比較深入,也推廣普及得好,這是因為日本不僅民間推廣,政府也大力支持和推廣。壓花藝術在日本的地位與插花藝術一樣,都是有地位的國家級藝術。對於壓花藝術方面的研究,日本人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杉野俊幸和杉野宣雄父子,可以堪稱日本壓花藝術的代表,他們的家族企業「日本花和綠研究所」,致力於壓花技術的研究,開發壓花用具以及各種各樣的壓花新產品和新技術。國際壓花界很多人都在購買他們的壓花產品。
在中國,用壓花製作工藝品,時間已經不可考證。在清朝的皇宮里有畫有佛像的菩提葉畫;但是在絲綢之路上,就已經有菩提的葉子畫,上面有貼金,所以中國的壓花應該是比清朝還要早的時間。
傳聞在清朝,印度的高僧進京朝見大清皇帝,隨行帶了兩株佛教的聖樹—菩提樹,敬獻給誠心信佛的皇上,並種在紫禁城內,枝繁葉茂,這兩棵樹生長得很強壯。深秋,葉片紛紛掉落,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之心,皇上讓宮人用木樁圍在樹的四周,不讓別人去亂摸,像供佛一樣供起來。皇帝非常喜愛這兩棵樹,秋天樹葉掉落,引起皇上的無限傷感,於是,要想出一個辦法,留住這些枯葉。不知是誰最終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將已枯黃的葉子,用紙夾住,壓在重石之下,待其壓平乾燥以後,樹葉平平整整就象一張張黃褐色的紙,將中心部分褪色,漂成米黃色,當時還沒有漂白技術,令宮中畫匠高手,在上面精心繪制佛祖的神像,就象畫在紙上一樣,色彩鮮艷,精細逼真。這樣,一張張畫有佛像的菩提樹葉,敬獻給了皇上,皇上非常高興,並將這些菩提葉畫作為宮中高檔皇家禮品,賜給有功之臣、各國使節及眾僧侶。今天的日本佛教僧侶及眾虔誠的佛教徒仍然十分喜愛畫有各位佛祖的中國清代的菩提葉畫。這大概就是壓花藝術的另一種形式。
菩提樹是一種闊葉樹,其形態莊重,葉片輪廓清晰,線條優美,象手掌般大小,乾乾凈凈,透著佛氣。今天,在許多朝聖的地方,我們都會看到有樹齡很長的菩提樹,樹干又粗樹冠又大。在這些朝聖的地方,小店裡幾乎都會有用菩提葉製作的葉脈卡片、書簽等工藝品出售,如廣州的六榕寺、廣東韶關的丹霞山、廈門的菩佗寺等。
20世紀60、70年代初,在北京就有用葉脈製作的書簽了,葉脈上面有精美的染色昆蟲剪紙,柄上系了彩色流蘇,是北京工藝美術廠製作的工藝品。20世紀80年代,用楓葉、野花等材料製成賀卡和書簽等簡單壓花製品,在國內市場上非常流行。由於教學和科研單位相繼對壓花保色和壓花藝術進行了科學研究,目前我國的壓花技術和壓花畫製作工藝有了較大的發展。
1983年起,一批台灣的藝術家陸續自日本學習壓花藝術後,回台灣發展,並推廣壓花教學,1987年成立台北市壓花藝術推廣協會後,更是蓬勃發展,並且從90年代開始在廣東、福建、雲南、四川等地發展壓花農場。也有一些壓花公司專作花材的壓制,將壓制好的花材出售到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家。
在香港和台灣,很多花藝學校、花藝教室都開設壓花藝術課,學生來自各個行業,都是為了在業余時間學習一門賞心悅目的技藝課,提高品位,美化生活,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在婦女才藝界盛行不已。
D. 中餐宴會擺台主題除了用鮮花外還能用什麼來插花
你好
如果是做成中式風格的花藝可以選擇各種中國元素加入其中,中國結,筷子,書簽等等。
E. 插花時,蓮蓬在乾燥的過程中變黑怎麼辦
要麼來換一支,要麼就噴顏料。不源過建議檢查一下這次的失誤是什麼,方便以後有更好的結果。
F. 乾花如何製作
倒掛法:這種方法最常見,也可以稱為懸置乾花。
將鮮花修剪整理之後,分類放堆,例如較大的花朵最好不要夾混花堆裡面。然後用麻繩子在在莖部下端纏繞數次,扎緊系結,要保證倒掛時不會有花枝掉下,因為這樣花瓣會朝著重力方向下垂,乾燥後會形成奇特的形狀。
懸掛完畢之後,開始等待乾花形成,一般過程中會有葉子或者花枝凋落,因水分開始蒸發,原本扎得緊莖部位置開始松動。
大概2周後,乾花基本已定型,這時可取下,噴些塑性劑之類,如果平時弄頭發啫喱水之類的,幫助花定型。
微波爐乾燥法:微波爐一般家裡常用,所以也很方便。
就算是微波爐,也有不同方法噢。放一小杯水在微波爐中,再將裝有花朵和乾燥劑的容器置入,微波2分鍾,取出用牙簽查看花卉的乾燥情況,如未完全乾燥,再加微1分鍾,如此循環往復。經過這個步驟依花卉的不同會有很大差異,所以可能需要多次嘗試,不斷調整乾燥劑的數量與微波的時間。取出容器將容器在自然狀態下冷卻。乾燥劑冷卻時間較長,通常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完成之後將乾花取出,噴上發膠噴霧,定型完成。
材料乾燥法:1)根據你製作鮮花,選擇適合盒子(最好是可再封盒子,還要夠大夠深能埋下花),在盒子里鋪上一層二氧化硅(乾燥劑)顆粒; 2)然後把花埋進硅膠中,花瓣大的花朵最終效果更好,確保花枝的每一部分都隱藏在硅膠粒中; 3)完成這些之後接下來就是等待,硅膠乾燥比較快,通常只要2-3天!當然有些較濕潤的花需要5天,但是最多不會超過5天哦!硅膠粒吸足水後會變成粉紅色,通常也意味著你需要乾燥的物品完成了。 4)小心地取出花朵,清除掉粘附的硅膠粒,花兒已經乾燥完畢。
G. 江南卷柏的插花藝術應用
蕨類來植物葉姿優美,葉色自翠綠,葉脈明顯且富於變化,易於造型,是插花藝術中的良好葉材。蕨類植物可用作插花中定型,配色或充襯,與開花植物相匹配,增加花藝作品的色彩、層次和意境。在插花藝術的花語中,蕨類植物代表著神秘和魅力。石松、腎蕨、波斯頓蕨、鐵線蕨、井欄邊草、鳳尾蕨、復葉耳蕨等,可做插花配葉植物。鮮葉用做瓶花、花籃、花圈或胸花的陪襯材料;干葉配以各種乾花可以製成裝飾用工藝品,懸掛或瓶插使室內更加高雅別致。除此之外,蕨類植物還是製作乾燥花的理想材料。特別合適將蕨類植物材料進行保色、壓制、定形和乾燥牏而製成平面植物製品,常見的飾品有書簽、賀卡、請柬、餐墊、乾花畫等。
H. 書簽反面的英文,請高手幫忙翻譯下
真正的壓花
這種風乾花書簽是用手工製作,以真正的花和樹葉為原料,富有想像力的精湛的設計。
壓花藏品
I. 插花與花藝的區別是什麼是學插花還是學花藝呀
插花和花藝不同,有區別,也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插花必須要有一定的容器,這是內最終展現出來的東容西,而花藝則不需要,可能花藝是掛在牆壁上面的,是放在地上的,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不需要容器;第二插畫的主要的材料就是植物,但是花藝除了材料之外還需要另外的而一些材料用作裝飾,固定,比如說綢緞,塑料,金屬絲等;第三花藝在各種方面都比插花要來的更加廣泛,比如說在選材,構思,以及造型等等,而且插花和花藝使用的場合也有所區別,插花都是個人的,而花藝則是比較大型的場所,總的來說插花比較小型,而花藝比較的大型。當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最開始肯定是從插花開始,然後漸漸的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花藝的感覺,多看書,多設計,等到自己的插花技巧掌握的非常熟練地時候,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著手進行花藝設計,所以插花技巧是基礎,花藝才是我們實現自我的最終方法,每一個插花師都要最終成為花藝師。
J. 壓花藝術的壓花藝術的特點
壓花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源於大自然,回歸大自然。壓花藝術的返璞歸真,與現代人的追求非常吻合。
壓花的材料都是來自自然界的植物,可以說所有的植物都能夠作為壓花材料。壓花藝術能夠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增加其附加值,所以說壓花藝術是一個天然而又環保的行業。
花卉植物美麗多姿,四季盛開的鮮花,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溫馨和遐想,可花開花落,人們往往感嘆於花好易逝。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表達了美女對落花的憐惜,黛玉將凋謝的花埋葬於地里,雖留住了落花,卻保不住美色,寄託一份哀思罷了;攝影作品留住的只是花卉的倩影;模擬花卉工藝雖栩栩如生,卻終究不是真實的。壓花藝術不僅能讓鮮花短暫的美麗長駐人間,而且將植物天然的形態、自然的色澤、奇妙的紋理、巧妙的組合等自然的美恆久地定格在壓花藝術作品中,演繹一種特別的意境和韻味,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 壓花藝術的作品設計風格很多。因為材料都來自植物,花材的質感、形態和色彩多種多樣,所以壓花藝術作品就像美術作品,不可簡單的復制和重現,因此,它的藝術價值是獨一無二的。壓花藝術蘊含著極豐富的藝術魅力,而不僅僅只是婦女們消遣的手工藝。
在一定程度上,它與花藝中的插花藝術、乾花藝術有許多相似相通之處,在作品立意、色彩設計、構圖技巧、製作技法、創意等等要求都很類似。所以可以這么說,在工藝美術范圍內的壓花藝術和插花藝術、乾花藝術是姊妹藝術。不過,壓花藝術在藝術創新上是無止境的,它可以達到插花或者乾花藝術所遠不能達到的藝術境界。
壓花藝術和繪畫、雕塑等藝術也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但其獨特的韻味,不是畫筆所能替代的,壓花藝術更有真實感、親切感。壓花藝術有著一般藝術所沒有的另一種欣賞層面,就是近距離地欣賞花材的壓制、選擇和保存藝術。壓花藝術給傳統的藝術品賦予了新的內涵,清新雅緻,自然天成,這就是壓花藝術的獨特的藝術魅力。 壓花藝術既高雅又容易融入大眾。壓花藝術令人著迷之處,還在於它的多元化。一方面,它是和其他主流藝術一樣的藝術,在美國,壓花藝術與油畫、水彩、粉彩等一起參加國際藝術比賽。另一方面,它又非常生活化,而且平易近人。幾朵小花,幾片綠葉,就可以把枯燥的生活點綴得多彩多姿。
壓花藝術作品可大可小,小到書簽之類的工藝品、大到1.2米寬2米長的壓花藝術作品,深受高品位的人士喜歡。同時,壓花還可以與生活日用品結合起來,使其更加美觀,提高產品的經濟價值。如壓花賀卡、壓花蠟燭、壓花燈罩、壓花首飾(包括壓花項鏈、壓花戒子、壓花耳環、壓花手鏈等)、壓花手機鏈、壓花桌布、壓花玻璃門等等,總之,壓花可以融入生活的每個角落,美化生活,陶冶情操。
很多種類的藝術一般只能是少數藝術家的專業行為,百姓可望而不可及。而壓花藝術就不同,可有高低層次之分。作為高級藝術,其要求很高;但作為娛樂,用於DIY(Do it youself),卻連幼兒園都能開展。真所謂老少咸宜,雅俗共賞。
每個人都可以自己親手壓花、自己親手設計製作小的壓花書簽壓花卡片以及各種各樣的壓花藝術作品,既豐富了業餘生活,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把這些作品當作禮物送給朋友,其意義是與商場購買的禮物無法相比的!在歐美國家,贈送手工製作的禮物風氣很濃。在高度工業化的社會里,手工製作的東西顯得非常有價值,因為是個人花了心思特別設計的,而不是只是花錢就可以買到的禮物。
在旅遊的途中,在散步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採摘到壓花的材料,隨處都可以得到寶貝。很多野花野草在壓花人的眼裡都是寶貝,壓花人看到的都是大自然的美。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花小草,在壓花藝術家的手中可以變成藝術品。
壓花是一種生活情趣,只要達到賞心悅目的目的,就是一種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