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題
㈠ 求有關花卉學的試題嗎
花卉學模擬試題
一、寫出下列花卉的中名及科名
寫出下列花卉的中名及科名 答案
1.Celosia argentea var. cristata 雞冠花 莧科
2.Paeonia lactiflora 芍葯 毛茛科
3.Narcissus 水仙花屬 石蒜科
4.Nelumbo nucifera 荷花 睡蓮科
5.Primula 報春花屬 報春花科
6.Salvia splendens 一串紅 唇形科
7.Hemerocallis 萱草屬 百合科
8.Achillea 蓍草屬 菊科
9.Lilium 百合屬 百合科
二、寫出下列花卉的拉丁學名及科名
寫出下列花卉的拉丁學名及科名 答案
1.三色堇 Viola tricolor 堇菜科
2.矮牽牛 Petunia hybrida 茄科
3.金魚草 Antirrihium majus 玄參科
4.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菊科
5.萱草 Hemerocallis fulva 百合科
三、寫出下列花卉種或屬的中文名稱
寫出下列花卉種或屬的中文名稱 答案
1.Salvia splendens 一串紅
2.Paeonia lactiflora 芍葯
3.Achillea 蓍草屬
4.Nelumbo nucifera 荷花
5.Lilium 百合屬
四、寫出下列花卉的拉丁學名
寫出下列花卉的拉丁學名 答案
1.菊花 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2.報春花屬 Primula
3.三色堇 Viola tricolor
4.荷花 Nelumbo nucifera
5.荷蘭菊屬 Aster
6.芍葯 Paeonia lactiflora
7.鬱金香 Tulipa gesneriana
8.荷花 Nelumbo nucifera
五、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答案
1.春化作用 某些花卉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要求必須通過一個低溫周期才能引起花芽分化,這個低溫周期即春化作用。
2.球根花卉 地下器官發生變態肥大的多年生花卉。根據其地下變態的器官及其形狀可以分為鱗莖、球莖、塊莖、塊根、根莖等五類花卉。
3.花壇 在一定幾何形狀的栽植床栽植草本花卉為主的植物,組成華麗的色彩或復雜精美的紋樣和圖案的裝飾性綠地,叫做花壇。
4.長日照花卉 長日照花卉:需要較長時間的光照長度才能成花的花卉,通常14~16小時可以促使花芽分化,這類花卉叫做長日照花卉。
5.宿根花卉 生命周期為3年或3年以上,地下器官正常不發生變態肥大的多年生花卉。包括在自然條件下能夠越冬應用在露地園林中及需要在溫室中栽培的宿根花卉,前者又被稱為露地宿根花卉,後者為溫室宿根花卉。宿根花卉種類繁多,觀賞特徵豐富,生態類型多樣,對環境適應性強,生長強健,栽培管理簡便,是重要的園林植物。
6.光周期作用 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時數為光周期。光周期作用即光周期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反應,它是花卉生長發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僅可以控制某些花芽的分化和發育開放過程,而且還影響花卉的其他生長發育現象,如分枝習性、塊莖、塊根等地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他器官的衰老、脫落和休眠,所以光周期與花卉的生命活動有密切的關系。
7.花境 在帶狀的種植床上,通過不同花卉自然式的斑塊混交,表現植物的自然美以及不同種類植株組合形成的群落美,是一種半自然式的花卉種植形式。
8.促成和抑制栽培 通過人為措施改變自然花期,使其按照需要適時開放的栽培措施被成為促成和抑制栽培,也稱為催延花期。其中使花期較自然花期提前的栽培稱為促成栽培,即催花,而使晚於自然花期而開放的栽培稱為抑制栽培,即延遲花期。
9.球根花卉: 地下器官發生變態肥大的多年生花卉。根據其地下變態的器官及其形狀可以分為鱗莖、球莖、塊莖、塊根、根莖等五類花卉。
10.花壇: 在一定幾何形狀的栽植床栽植草本花卉為主的植物,組成華麗的色彩或復雜精美的紋樣和圖案的裝飾性綠地,叫做花壇。
11.花境 在帶狀的種植床上,通過不同花卉自然式的斑塊混交,表現植物的自然美以及不同種類植株組合形成的群落美,是一種半自然式的花卉種植形式。
六、填空題
填空題 答案
1 常用的園林球根花卉根據地下變態器官及形態分為( )、( )、( )、( )和( )等五種類型。 鱗莖、球莖、塊莖、根莖、塊根
2 園林中常用的耐蔭地被有( )、( )、( )、( )、( )等種類。 鈴蘭、玉竹、玉簪、腎蕨、蝴蝶花、麥冬、吉祥草等
3 花卉根據對光周期的反應分為( )、( )和( )等3種類型。 長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中性花卉
4 花卉根據生長發育過程中對低溫周期的需求分為( )、( )和( )等3類。 冬性花卉、春性花卉、中性花卉
5 園林中常見的秋植球根花卉有( )、( )、( )和( )等。 鬱金香、風信子、葡萄風信子、水仙、百合等
6.舉出你所在地區(此處註明地區名稱: 北京 )園林中可以應用的五種水生花卉( )、( )、( )、( )和( )。 荷花 ;睡蓮; 千屈菜;水蔥; 香蒲
7.花卉根據成花對光周期的需求可分為( )、( )和中性花卉等三類。 長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
8.花壇根據所用植物材料及表現主題可分為( )、( )及( )等三類。 盛花花壇;模紋花壇;混合式;
9.舉出5例常見的室內觀葉植物( )、()、( )、( )及( )等。 廣東萬年青;綠蘿;豆瓣綠;富貴竹 ;龍血樹
10.列舉5種常見室內觀花植物( )、( )、( )、( )及( )等。 瓜葉菊;蝴蝶蘭; 大花蕙蘭;杜鵑花;朱頂紅
11.花卉原產地的氣候型有( )、( )、( )、( )、( )、寒帶氣候型及熱帶氣候型等7類。 中國氣候型 ;歐洲氣候型 ;地中海氣候型 ;墨西哥氣候型;沙漠氣候型
12.球根花卉根據地下變態肥大的器官及其形態分為( )、( )、( )、( )和( )等5類。 鱗莖;球莖;塊莖;塊根;根狀莖
13.舉出你所在地區(此處註明地區名稱:以北京為例)園林中可以應用的五種水生花卉( )、( )、( )、( )和( )。 荷花; 睡蓮;水蔥;千屈菜;香蒲
14.花壇根據所用植物材料及表現主題可分為( )、( )及( )等三類。 盛花花壇;模紋花壇;混合式花壇
15.舉出5例常見的室內觀葉植物( )、( )、( )、( )及( )等。 花葉萬年青;龜背竹;一葉蘭;白鶴芋;綠蘿
16.列舉5種常見室內觀花植物( )、( )、( )、( )及( )等。 杜鵑 ;火鶴;瓜葉菊;蝴蝶蘭;大花蕙蘭
17. 列舉5種常見室內觀花植物( )、( )、( )、()及()等。 蝴蝶蘭;君子蘭 ;朱頂紅 ;瓜葉菊;報春花
七、簡答題
簡答題 答案
1 請列舉你所在地區園林中常用的5種宿根花卉。 因地區不同而異。以北京為例。 萱草、玉簪、火炬花、隨意草、荷蘭菊
2 請列舉你所在地區園林地區常用的5種球根花卉。 因地區不同而異。以北京為例。鬱金香、百合、風信子、美人蕉、葡萄風信子
3 請列舉10種室內花卉。 因地區不同而異。以北京為例。巴西木、吊蘭、花葉萬年青、廣東萬年青、白鶴芋、花葉芋、綠蘿、仙客來、蘇鐵、鳳梨類花卉或球根秋海棠
4 請列舉你所在地區國慶花壇主要應用的花卉種類。 因地區不同而異。以北京為例。早菊、大麗花、一串紅、雞冠花、萬壽菊、孔雀草、五色莧等
5. 請列舉至少10種你所在地區常見的園林花卉種類,並標明類型和花期(標出地區名) 以北京為例:三色堇 二年生花卉 花期春季雛菊 二年生花卉 春季金盞菊 二年生 春季馬齒莧 一年生 夏季孔雀草 一年生 秋季萬壽菊 一年生 秋季菊花 宿根 秋季玉簪 宿根 夏季宿根福祿 宿根 夏季萱草 宿根 夏季
6.簡述中國氣候型的氣候特點,並舉出3種原產該氣候型地區的代表性花卉。 中國氣候型總體上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但由於地區不同,有較大差異,因冬季氣溫高低不同分為溫暖型和冷涼型兩類。前者包括中國長江以南及其氣候相似區,冬季較為溫暖,原產的花卉有中國水仙、石蒜、山茶、杜鵑等;後者包括三北的大部分地區,冬季氣候寒冷,乾燥,原產的花卉有菊花、芍葯、翠菊等。
7.簡述當地園林中常用宿根花卉的種類及其用途(註明所屬地區)。 答題參考:以北京為例:菊花:花壇、花叢、地被、花境、盆栽等;萱草:花壇、花叢、地被、花境等;玉簪:地被、花叢等;荷蘭菊:花壇、盆栽、地被等;鳶尾:花壇、專類園、花叢等;芍葯:花叢、花帶、專類園等。
8.請列舉10種室內觀葉植物。 白鶴芋、君子蘭、龍血樹、朱蕉、喜林芋、小葉榕、豆瓣綠、竹芋類、鳳梨類、合果芋等。
9.請列舉5種園林中常用的水生花卉。 荷花、睡蓮、王蓮、香蒲、千屈菜等。
10.請列舉5種園林中常用的球根花卉。 鬱金香、風信子、葡萄風信子、大麗花、美人蕉。
11.請列舉5種當地常用的花壇花卉(註明所屬地區)。 以北京為例:一串紅、雞冠花、小菊、荷蘭菊、彩葉草等。
八、論述題:
論述題 答案
1.影響花卉生長的環境因子有哪些,並以光因子為例簡述其對花卉生長發育的作用 要點:影響花卉生長發育的環境因子有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氣、營養元素等。 光因子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花卉生長發育需要適宜的光照強度,如如花卉重要的生理過程光合作用就有最適光強的需求。光照強度還影響種子萌發、花器官的發育和生長、植株的形態以及花色等,不同的花卉適應於原產地特定的光照強度形成特定的生態類型,如陽性花卉、陰性花卉和中性花卉。光照長度對花卉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影響花卉的分枝習性、地下球根的形成、器官的衰老、脫落和休眠,而且是某些花卉成花的重要影響因子。許多花卉在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方向轉變過程中,花芽分化的誘導需要特定的光周期作用,因而形成了長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中性花卉等生態類型。有些種類在後期花蕾的發育以及開花也對光照強度和光照長度有特定的需求。光質則影響花色以及株高等性狀。花卉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光照強度不適或光照長度不適,都會造成生長發育的不良甚至不能正常完成生長發育的過程。
2.仙客來原產於地中海沿岸。試述其原產地所屬氣候型的氣候特點,並以此為基礎論述仙客來的生態習性 仙客來原產地屬地中海氣候型。其氣候特點為干濕季分明。自秋季至春末為雨季,夏季為乾旱季節,極少降雨。冬季最低溫度為6~7℃,夏季溫度為20~25℃。原產於此的仙客來性喜涼爽、濕潤及陽光充足的環境。秋冬春三季為生長期。生長適溫18~20℃,冬季不宜低於10℃。30℃以上植株進入休眠,因此夏季宜涼爽濕潤。生長期相對濕度70~75%,盆土經常保持濕潤,不可過分乾燥,也不宜積水。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而富含腐植質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仙客來屬於日照中性植物。影響其花芽分化的主要環境因子為溫度。
3.試述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途徑 答題要點:溫度處理:利用植物感溫性、對春化作用的需求、休眠及生育的適溫進行低溫或高溫處理光照處理:利用不同花卉感光性的特點,進行遮光及人工延長光照處理栽培措施:控制水肥、調節栽種期、採用修剪、摘心、除芽等栽培措施達到調控花期的目的。化學葯劑處理:主要是在使用其他措施的同時,配合以生長素類物質的使用,如赤黴素等。
4.簡述露地宿根花卉的概念及應用特點 1.概念 當地自然條件下能完成其生長發育的多年生花卉,其地下莖和根系形態正常,不發生變態2.應用特點: ·一次栽植,多年生長,管理簡單 ·生命力強,抗逆性強,栽培容易 ·繁殖容易,方式多樣,播種、營養繁殖均可 ·種類繁多,生態類型多樣,耐旱、耐濕、耐蔭、喜光等 適合園林中大面積種植
5.大麗花原產於墨西哥海拔1500米的山地。試述其原產地所屬氣候型的氣候特點,並以此為基礎論述大麗花的生態習性栽培管理要點 大麗花的原產地屬於墨西哥氣候型,即熱帶高原氣候型,見於熱帶及亞熱帶高山地區。周年溫度近於14~17度,溫差小,降雨量因地區不同,有的雨量充沛均勻,也有集中在夏季的。大麗花即為原產該地區的球根花卉之一。適應於該地區的氣候特點,大麗花喜高燥涼爽,陽光充足,通風良好。需有一段低溫時期進行休眠。春天萌發生長,夏末秋初花芽分化、開花。霜後枯萎,冬季休眠。栽培時需選通風、向陽、高燥地。根據需要常培養成單干或多枝的株型,生長期根據培養株型進行整枝、修剪及摘蕾。大麗花喜肥,但夏季高溫時不宜施肥,應在秋季涼爽後植株生長旺盛時增加施肥。寒冷地區秋後應將塊根挖起,貯藏越冬。
6.簡述當地園林中常用宿根花卉的種類及其用途 答題參考:以北京為例: 菊花:花壇、花叢、地被、花境、盆栽等; 萱草:花壇、花叢、地被、花境等; 玉簪:地被、花叢等; 荷蘭菊:花壇、盆栽、地被等; 鳶尾:花壇、專類園、花叢等; 芍葯:花叢、花帶、專類園等;
7.簡述花境的概念 在帶狀的種植床上,通過不同花卉自然式的斑塊混交,表現植物的自然美以及不同種類植株組合形成的群落美,是一種半自然式的花卉種植形式。
8.試述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途徑( 要點:1 溫度處理 (1) 高溫打破或縮短休眠 (2) 提高溫度,避免低溫休眠(3 )降低溫度,避免高溫休眠,保持正常生育。(4 )低溫打破休眠,即解除休眠。( 5) 低溫滿足春化要求,促使花芽分化。(6) 低溫延長休眠,推遲開花2 光照處理(1) 遮光處理:在長日照季節里為使短日照花卉開花必須遮光。(2) 加光處理:在短日照季節使長日照花卉開花或使短日照花卉延遲開花需加光。3 通過調整栽種期及栽培措施調節花期(1) 調節播種期(2) 調整栽植期(3) 修剪及摘蕾(4)控制肥水:4 生長調節物質的應用
<from http://202.194.86.88/xibujieshao/tyb/ ycjy/UploadFiles/200662692713438.doc>
其它參考網站http://61.128.251.238/hh/shiti/shiti.htm
㈡ 園林花卉學試題
卉的種類
(一)一、二年生花卉
這類植物從種子到種子的生命周期在1年之內,春季播種秋季采種,或於秋季播種至翌年春末采種。根據其耐寒性,可分為耐寒、半耐寒及不耐寒三類。不耐寒者在北方多為春播,但在南方多作秋播或冬播。耐寒及半耐寒者在北方多作秋播,但在南方多作春播。如百日草、鳳仙花、半支蓮、三色堇、金盞菊等。另外有些多年生草本花卉,如雛菊、金魚草、石竹等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二)宿根花卉
本類包括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系在土壤中宿存、來年春暖後重新萌發生長的多年生落葉草本花卉,如菊花、芍葯、蜀葵、耬斗菜、落新婦等。
(三)球根花卉
本類包括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狀或塊狀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按形態特徵又將其分為五類。即:
球莖類 地下莖呈球形或扁球形,外被革質外皮,內部實心,質地堅硬,頂部有肥大頂芽,側芽不發達,如唐菖蒲、仙客來、小蒼蘭等。
鱗莖類 地下部分的莖部極短縮,形成鱗莖盤。外被紙質外皮的叫有皮鱗莖,如水仙、朱頂紅、鬱金香等。在鱗片的外面沒有外皮包被的叫無皮鱗莖,如百合等。
塊莖類 地下莖呈不規則的塊狀或條狀,新芽著生在塊莖的芽眼上,須根著生無規律,如馬蹄蓮、大岩桐、花葉芋等。
根莖類 地下莖肥大呈根狀,肉質有分枝,具明顯的節,每節有側芽和根,每個分枝的頂端為生長點,須根自節部簇生而出,如美人蕉、德國鳶尾、玉簪等。
塊根類 主根膨大呈塊狀,外被革質厚皮,新芽著生在根頸部分,根系從塊根的末端生出,如大麗花等。
(四)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
本類草本植物無明顯的休眠期,四季長青,地下為肉質須根系,南方多露地栽培,在北方均作為溫室花卉培養,如吊蘭、萬年青、君子蘭、文竹等。
(五)木本花卉
1 落葉木本植物 本類植物大多原產於暖溫帶、溫帶和亞寒帶地區,按其性狀又可分為以下三類:
(1) 落葉喬木類 地上有明顯的主幹,側枝從主幹上發出,植株直立高大,如鵝掌楸、懸鈴木、紫薇、櫻花、海棠、梅花等。再分細一點,還可根據其樹體大小分為大喬木、中喬木和小喬木。
(2) 落葉灌木類 地上部無明顯主幹和側主枝,多呈叢狀生長,如月季、牡丹、迎春、綉線菊類等。亦可將其分為大灌木、中灌木和小灌木。
(3) 落葉藤本類 地上部不能直立生長,莖蔓攀援在其它物體上,如葡萄、紫藤、凌霄、木香等。
2 常綠木本植物 本類植物多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有一小部分原產於暖溫帶地區,有的呈半常綠狀態。在我國華南、西南部分地區可露地越冬,有的在華東、華中也能露地栽培。在長江流域以北地區則多數作溫室栽培。按其性狀又可分為以下四類:
(1) 常綠喬木類 四季常青,樹體高大。其中又分闊葉常綠喬木和針葉常綠喬木。闊葉類多為暖溫帶或亞熱帶樹種,針葉類中在溫帶及寒溫帶亦有廣泛分布。前者如雲南山茶、白蘭花、橡皮樹、棕櫚、廣玉蘭、桂花等,後者有白皮鬆、華山松、雪松、五針松、柳杉等。
(2) 常綠灌木類 地上莖叢生,或沒有明顯的主幹,多數為暖地原產,不少還需酸性土壤,如杜鵑、山茶、含笑、梔子、茉莉、黃楊等。
(3) 常綠亞灌木類 地上主枝半木質化,髓部常中空,壽命較短,株形介於草本與灌木之間,如八仙花、天竺葵、倒掛金鍾等。
(1) 常綠藤本類 株叢多不能自然直立生長,莖蔓需攀援在其它物體上或匍匐在地面上,如常春藤、絡石、非洲凌霄、龍吐珠等。
3 竹類 竹類是園林植物中特殊分支,它在形態特徵、生長繁殖等方面與樹木不同,其在園林綠化中的地位及其在造園中的作用,也非樹木所能取代。根據其地下莖的生長特性,又有叢生竹、散生竹、混生竹之分。常見栽培的有佛肚竹、鳳尾竹、孝順竹、茶稈竹、紫竹、剛竹等。
(七)蘭科花卉
本類按其性狀原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種類多,在栽培中有其獨特的要求,為了應用方便,將其單獨列出。蘭科植物因其性狀和生態習性不同,又可分成以下兩類。
(1) 中國蘭花 原產於我國亞熱帶及暖溫帶地區,為草本叢生性植物,屬地生類型,如墨蘭、建蘭、春蘭、蕙蘭、台蘭等。
(2) 西洋蘭花 又稱洋蘭,原產於熱帶雨林中,植株呈攀援狀,多為氣生根,附生在其它物體上生長,屬附生類型,如卡特蘭、兜蘭、石斛、貝母蘭等。
(八)仙人掌及多肉植物
這類植物多原產於熱帶半荒漠地區,它們的莖部多變態成扇狀、片狀、球狀或多形柱狀,葉則變態成針刺狀。莖內多汁並能貯存大量水分,以適應乾旱的環境條件,按照植物學的分類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個類型。
1. 仙人掌類 均屬於仙人掌科植物,用於花卉栽培的主要有仙人柱屬、仙人掌屬、曇花屬、蟹爪屬等21個屬的植物。
2. 多肉植物類 除仙人掌之外的其它科的多肉植物之統稱,分別屬於十幾個科。從廣義上來講,仙人掌和仙人球也是多肉植物,但在花卉栽培中,常僅把仙人掌科的植物列為仙人掌類。
(九)水生花卉
本類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多肥大呈根莖狀,除王蓮外,均為落葉。它們都是生長在淺水或沼澤地上,在栽培技術上有明顯的獨特性,如荷花、睡蓮、石菖蒲、鳳眼蓮等。
(十)蕨類植物
本類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為常綠,其生活史分有性和無性世代,不開花,也不產生種子,依靠孢子進行繁殖,如腎蕨、鐵線草等。
(十一)草坪與地被植物
從廣義的概念上講,草坪植物也屬於地被植物的范疇。但按照習慣,把草坪單獨列為一類。隨著園藝事業的發展和人們對園林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草坪和地被植物已成為現代園林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綠化、美化城市、保護和改善環境、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草坪植物
草坪植物按其形態特徵分為:
(1) 寬葉類 莖粗葉寬,生長健壯,適應性強,多在大面積草坪地上使用,如結縷草、假儉草等。
(2) 狹葉類 莖葉纖細,呈絨毯狀,可形成緻密的草坪,要求良好的土壤條件,不耐陰,如紅頂草、早熟禾、野牛草等。
草坪植物根據其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又可分為:
(1) 冷地型草坪 又叫寒季型或冬綠型草坪植物,主要分布在寒溫帶、溫帶地區。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5~24℃。冷地型草坪的主要特徵是:耐寒冷,喜濕潤冷涼氣候,抗熱性差,春秋兩季生長旺盛,夏季生長緩慢,呈半休眠狀態,生長主要受季節炎熱強度和持續時間,以及乾旱環境的制約。這類草坪莖葉幼嫩時抗熱、抗寒能力均比較強。因此,通過修剪、澆水,可提高其適應環境的能力。如匍莖剪股穎、草地早熟禾、小羊鬍子草等。
(2) 暖地型草坪 又稱夏綠型草坪,生長最適溫度為26~33℃。主要分布於亞熱帶、熱帶。其主要特徵是:早春開始返青,入夏後生長旺盛,進入晚秋,一經霜打,莖葉枯萎褪綠。性喜溫暖、空氣濕潤的氣候,耐寒能力差,如結縷草、馬尼拉草、細葉結縷草(天鵝絨草)、野牛草等。
2. 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是指覆蓋在裸露地面上的低矮植物。其中包括草木、低矮匐匍灌木和蔓性藤本植物。
按生態型可分為:
(1) 木本地被植物 包括矮生藤本類,這類植物一般枝葉茂密,叢生性強,觀賞效果好。如鋪地柏、鹿角柏、爬行衛矛等;攀援藤本類,這類植物具有攀援習性,主要用於垂直綠化,覆蓋牆面、假山、岩石等。如爬山虎、扶芳藤、凌霄、蔓性薔薇等;矮竹類,竹類中有些莖稈低矮、耐陰,是極好的地被植物,如菲白竹、箬竹、倭竹等。
(2) 草本地被植物 這類植物在實際中應用最為廣泛。其中又以多年生宿根、球根最受歡迎。一、二年生地被植物繁殖容易,自播能力強,如紫茉莉、二月蘭等,球宿根地被植物如鳶尾、麥冬、吉祥草、玉簪、鈴蘭等。
(3) 蕨類 自然界中,蕨類植物常在林下附地生長,如貫眾、鐵線蕨、鳳尾蕨等,是園林綠地下地被的好材料。
按應用范圍可分為:
(1) 空曠地被植物;
(2) 岩石地被植物;
(3) 坡地地被植物;
(4) 林緣及林下地被植物。
㈢ 關於一些花卉栽培的題目請大家來幫個忙!
來我家拿試卷! 1樓和2樓第3題都錯了!應該是D,
㈣ 舉個例子說明花卉的 促成栽培。
一、盆栽花卉與環境的關系植物的生存環境是土、水、光、溫。盆栽花卉也不例外。(1)土:土是每一種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礎,特別是盆栽的絕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種礦物質的土壤。一般來講,土有三大類型:即酸性土(PH值小於7)、中性土(PH值等於7)、鹼性土(PH值大於7)。南方花卉多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鹼性土的花卉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之間較適宜,花卉長勢好。下面介紹幾種盆栽花卉的栽培土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鬆、透氣、保水、保肥、不積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發育的山砂質紅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幾種。其它兩種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質土和砂質紅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龜背竹、綠蘿、綠巨人、鵝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紅、綠寶石)等,稱為雙性土。又如:人工菌廢料(必須是玉米桿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紅、河砂或珍珠岩,以3∶2∶1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鐵(香龍血樹),多種蘭花、天鵝絨、竹芋等。含有氮(N)磷(P)鉀(K)鈉(Na)鈣(Ca)等多種無機鹽、殺菌劑、植物纖維等多種花卉所需的養料,一次性栽培可長時間不需要施追肥換土,是理想的室內花卉栽培土。(2)溫度和光照:各種植物因海拔各異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種植物的適生區域(小區環境),小區環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時數也各異。從熱帶引至亞熱帶種的假檳榔、斑瑪、曼綠絨、發財樹等,在熱帶地區適於室內外栽培,移至亞熱帶,由於紫外錢的照射強烈,夏季易灼傷;冬季易被霜凍凍壞,無法在野外越冬,必須移入大棚或室內。(3)水:水是植物的命脈,每種植物對水需求各異。如:蘭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幾種植物需水相似,但從大科來講又各有不同。蘭科植物是陰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陰性,這兩個科的花卉對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絕大多數呈陽性花卉,科內不同品種的花卉植物對水份要求也不盡相同。在滇中地區,花卉的水份供給,隨季節的變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這一段時間,氣溫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大增,澆水應選擇早晚,避免灼傷。室內花卉由於這段時間空氣濕度大,室內葉面的蒸騰量較小,10天左右才需澆一次透水。從初霜冰到來之時至翌年春來(即倒春寒)這段時間,空氣乾燥,溫度低,水溫相對較低,澆水應盡量選擇晴天下午。室內觀葉植物的澆水要特別小心,澆室內花卉的水溫必須在25℃-38℃之間,才能使用。二、花卉的繁殖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1)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受精)過程得到種子,用於繁殖新個體。要得到優良種子必須有優良的雙親植株,並對優株採集到的種子進行合理的貯藏。有的必須隨采隨播。如:八角茴香、黃蘭、樹蕨雪松、臭椿等。貯藏的種子必須放在蔭涼、通風、乾燥的房內。松、杉、柏、和禾本科植物的種子,貯藏以一年為限。球根花卉的種球以半年為限,如香雪蘭、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2)無性繁殖: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進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組培等,使其成為一個新植物。三角梅(葉子花),多種木瓜海棠、櫻桃、五色梅(3種)、夾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黃楊、薔薇、梔子花、竹類、紫薇等。無性繁殖花卉品種,會因季節變化而影響成活率。竹類、本報特約記者科、三角梅、夾竹桃、迎春花、紫騰、紫薇等春季成活離較高,秋後至立立前以薔薇科、楊柳科成活率較高,三角梅到秋後繁育成活率就很低。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長延緩劑等。三、盆栽花卉的分類現階段宜良的盆栽花卉,根據生物學特性和商品化生產的要求,大致分為三種:即陽性花卉、陰性花卉和中性花卉。(1)陽性花卉:一般在較強光照下能生長健壯,如:三角梅(即葉子花)10餘種、白蘭花(緬桂花)、桂花(3種)、令箭荷花(2種)、螃蟹蘭、仙人掌(3種)、仙人球、米蘭、香蕉含笑、南洋杉、黃楊(4種)、月季(10餘種)、玫瑰(4種)、五針松、龍柏、秋菊(105種)、紫騰(2種)、櫻花(3種)、冬櫻花(小楊春)、結香、虎刺梅、九里香、玉蘭(3種)德國蘭(2種)、南天竹、迎春化、一品紅、一串紅、柏(6種)、梔子花(2種)、天竹葵(5種)、天竹桂、百燕菊、中國石竹、香石竹、康乃馨(7種)、竹(5種)、波斯菊、黑心菊、萬壽菊(3種)、金盞菊、美人蕉、美洲石竹(5色)金於草、扶桑(3種)、香雪蘭、酢漿草(2種)、泡仗花、木本滿天星、絲蘭、山玉蘭、達木蘭、枇杷、薔薇(5種)、紅花木蓮、梅、盆桔、葡地柏、紅珊瑚、馨海棠、碧桃、救軍糧、金絲桃、石榴(5)種等。(2)陰性花卉:一般在蔭蔽度50%以上的弱光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如:春芋、龜背竹、假檳榔(只限宜良)、香龍血樹(只限於宜良)、合果芋(紅、綠寶石)、綠蘿、綠絨、過山龍、富貴竹、豆瓣綠、鶴望蘭、仙客來(多種)、虎耳草、吊竹梅、報春花、瓜葉菊、七葉樹(只限宜良)、發財樹、棕竹(3種)、鵝掌柴、比利時杜鵑、馬蹄蓮、蕨類(多種)、秋海棠、旱高秋、茶花、海棠、刺葵(針葵)、蒲葵、海芋等。(3)中性花卉與光線強弱關系不大,如:茶梅(2種)、六月雪、秀球、冬珊瑚、紫羅蘭、杜鵑(除比利時杜鵑外)、鐵樹(5種)、風仙花、天門冬、麥怎麼著草、蝴蝶藤、常青藤(3種)、羅漢松等,介於陽性花卉和陰性花卉之間的中性花卉,是相對而言,並不是與光無關。四、盆栽花卉的整型盆栽花卉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草本花卉的整型往往可以通過2-3次摘心,修剪即可。而木本花卉則要通過多次摘心。摘葉、摘花、摘果、剝芽、剝蕾、支縛、造型八個環節整形才能完成。盆栽木本花卉有觀花盆景、觀果盆景、山水盆景、山石盆景、觀樁盆景等。其中、觀花觀果盆景不需要較長時間,一般一至三年即可完成,山水、山石、觀樁三種盆景需要三年以上才能遠成,有的需幾十年才能完成全部造型過程。五、盆栽花卉的栽培管理盆栽花卉分為:露地花卉、溫室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無土栽培四種,一般常用的是前兩種。(1)露地花卉栽培管理:包括整地作床、繁殖、間苗、移植、灌溉、施肥、中耕除草,整型修剪,防寒越冬、輪作。一年生花卉:多為熱帶花卉或草本花卉。熱帶花卉耐寒力不強,遇凍即枯死。二年生花卉較一年生花卉耐寒,以春播為宜。一二年生花卉退化快,為防止品種的機構混雜和生物學混雜,播種後覆蓋松針或消毒草,適時澆水。等苗長至10cm時移栽,加強水肥管理,適時摘心、葉、花,整型。宿根花卉入土深,生長強健,適應性強,抵禦自然不利環境的能力強。一次栽植可多年開花結果。幼苗期喜腐殖質豐富疏鬆的土壤,第二年後喜酸性土壤,育苗期注意水、肥、中耕除草等養護措施。定植一年後,生長茂盛,花多且大,最好在春季新芽抽出時施追肥,開花前後各施一次追肥,秋後可在植株四周施腐熟廄肥或堆肥。球根花卉的栽培多為地栽,要求選擇通風透風、排水良好的地塊定植。栽植深度因土壤土質、某植目的及種類不同而異,栽植深度一般比種球高3倍。水生花卉多為分株繁殖,且大都不耐寒,於初夏分栽,方法與宿根花卉類似。(2)溫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溫室花卉的換盆及中期管理和地栽花卉類似,施肥也如此,溫室花卉的澆水,因在溫室內小區環境與外界不一致,因而必須科學地確定澆水次數、澆水時間、澆水量。一般春夏委每3-4天澆一次,秋冬季每一1-2天澆水1次。每次澆透即可。(3)促成和抑制栽培:此法可催、延花期,為花卉的四季均衡生產和節日花卉供應提供保證。(4)無土栽培:包括水培法、基質培法,其他無土栽培方法。(5)花卉的施肥:花卉從栽培土中吸取大量的養料,滿足自身的需求。主要的有氮(N)、磷(P)、鉀(K)、碳(C)、氫(H)、氧(O)、鎂(Mg)、硫(S)、鐵(Fe)、銅(Cu)、硼(B)、猛(Mn)、鉻(Cl)等,碳、氫、氧(C、H、O)組成花卉的主要元素,占干物質重的90%以上,它們能從空氣和土壤中獲得。氮、磷、鉀(N、P、K)在土壤中的含量遠不能滿足花木的需求,故必須經常施肥來加以補充;南方地區雨水多,鈣鎂(Ca、Mg)容易流失,還需要適當增加補充。施肥要適時、適量、少施勤施。蘭料植物一般不需要施肥。擺放於室內的盆花花卉放肥量(滇中地區狗頭盆中盆兩缸)每盆每次10-30粒復合肥,施肥時化肥不宜放於根基部,以免燒根,且不利於吸收,應把肥料施於盆子的邊緣,也盡量不要溶解於水,施肥避免撒落於葉面而燒葉。春夏每月施1-2次,秋冬季每月施1次或不施均可。露地花卉因室外溫差大,春夏熱量充足,水份供給也充足,長勢猛,雨水淋失肥力和礦物質損失較多,必須不斷給予補充肥料和礦物質。一般春夏每周施一次,依據盆的規格和植株的大小,七寸以上盆子每次按10粒復合肥,四尺以上規格盆栽花卉,每盆施肥量可增至10-20粒;兩尺以下規格的盆栽的花卉施肥量適當減少,每盆4-5粒。六、盆栽花卉的病蟲害防治花卉病蟲害防治的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要做到:1、加強檢疫:引種花卉時,注意不要把有害生物和病源體帶回,這是目前花卉生產中的一大問題,必須引起業務部門、花農、花卉愛好者的足夠重視。2、保護天敵:如瓢蟲、蚜姬峰、蚜螄、大赤滿等,還有地面和植株上的各種蜘蛛及蟾蜍、蛙類、益鳥等,都在保護之列。3、光色誘集:可用24對黑光燈誘殺一些有趨光性的害蟲。4、熱力處理:如有危害水仙、鬱金香、唐菖薄等球莖的刺足根蟎,可將球莖進行熱水處理,在44℃水中浸4小時或在45℃熱水中浸3小時,即可殺死所有的根蟎。5、人工捕捉:家庭花卉可採用此法。6、葯物防治:常見的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白土蠶);防治方法:①用50%辛硫磷乳油100-1500倍液潑澆根際,死亡率可達100%;用2000倍液也可達98.3%。②用50%磷胺乳油1500-2000倍液潑澆根際,死亡率可達100%;2500倍液也可達92.5%。螞蟻防治方法:用70%的滅蟻靈粉,直接撒於有蟻群的根際土面,或蟻巢、蟻道周圍,或攔成餌料撒施。此外用林丹、氯丹、七氯等粉劑,噴施在蟻群活動土面,也有良好效果。蝸牛和蛞蝓防治方法:①在受害花卉根際周圍潑澆茶子餅水(水泡:1∶15)或撒施經水泡過的茶子餅屑;②撒施8%滅蝸靈顆粒於根際周圍土面,滅蝸靈的有效蚯蚓防治方法:用氯丹、或七氯、西維因粉劑(每平方公尺用1-1.5克)或用茶子餅水(水泡1∶15)潑澆。馬陸(山蛩蟲)防治方法:用25%西維因或25%二嗪農,加水500倍液施盆內外土面。食葉害蟲的主要種類及防治:刺蛾防治方法:①用寄生蜂保護器保護天敵。在刺蛾羽化期(5月下旬-6月中旬)用黑光燈誘殺成蟲;②幼齡期或幼蟲群集未分散前噴施50%殺螟硫或50%辛硫磷各800-1000倍液:或10-20%菊酯類1000-2000倍液;③用含100億/噸孢子的Br乳劑加水500倍液噴施也有限好的效果。成分多聚乙醛,有良好效果。蓑蛾(又名袋蛾)防治方法:①保護利用優勢天敵傘裙追寄蠅,②用黑光燈誘殺雄成蟲,用Br乳劑或Br乳劑或Br-NPV微生物混合劑,使BBt孢子第ml含5-10.7NPV顆粒每含1×10.6有良好的效果。③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噴施有高效。毒蛾防治方法:①在成蟲羽化期用黑光燈誘殺,越冬期前在木本花卉主幹束草把誘集老熟幼蟲,然後將其處死;②用50%殺蟣殺螟硫磷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合成菌酯類1000-2000倍液噴施。刺吸式口器害蟲的主要種類及防治:桃蚜棉蚜的防治方法:①在田間用黃色塑料板塗重油區誘粉。②保護天敵,除寄生性蚜姬蜂,捕食性的蚜螄,瓢蟲外,還有致病的蚜黴菌等微生物。③葯物防治:a、植物性葯劑:3%天然除蟲菊酯,25%魚藤精,40%硫酸煙精,均可釋為800-1200倍液,效果好又安全;b、合成除蟲菊酯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殺滅菊酯等,其有效含量多數為20%,可加水2000-3000倍,有快速擊倒作用,但易產生抗性;c、40%乙醯甲胺磷乳油(高滅磷)1000倍液,40%氧化樂果,內吸內導性好,有2000倍液噴施,50-100倍液塗莖。紅蠟蚧的防治方法:①在孵化期噴施40%氧化樂果或50%殺螟硫磷,50%久效磷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1500-2000倍液,從6月上旬,起晴天每隔10天左右噴1次,連噴3次,可獲得理想效果。②保護天敵紅點唇瓢蟲和蒙古光瓢蟲(粉蚧的葯物,防治法也參照實施)。鑽柱害蟲的主要種類及其防治:天牛的防治方法:①成蟲在晴天中午常從樹冠爬到樹干其部交配產卵,很易捕捉。②因其蛀道不深一般都在皮層和嫩枝,發現有蛀屑排出時即可用小刀將其挑死。③釋放優勢天敵腫眼峰。④樹干基部塗刷白(配比:石灰硫碘10∶1食鹽、水適量)。木蠹蛾的防治方法:①用黑光燈誘殺成蟲。②剪除並收集被風折枝條及時燒毀。③用殺螟硫磷和氧化樂果混合滴注蛀孔。植物的侵染性病的主要類型有:1、猝倒病:又叫立枯病,主要危害各種植物的幼苗,防治方法:①種子消毒用0.3%福美雙拌種。②在發病初期試噴50%克菌丹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800倍液,噴霧1-2次,或60%多菌靈500倍液每周噴兩次,每次隔3-4天,以抑制其蔓延。2、白絹病(苗木菌核性基病):防治方法:①用70%的五氯硝基苯拌土。②換土。③輪作4年以上。④培養土50千克加入0.7千克哈茨混合作盆栽用。⑤適當通風避免栽培過密。3、百粉病防治方法:①增施磷鉀肥用抗病品種。②發病初期噴施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劑4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敵克松1000倍液。4、霜霉病:防治方法,發病初,噴50%代森鋅600倍液,20%甲霜靈(瑞毒霉)400倍液,50%疫凈4000倍液均有效果。5、銹病防治方法:①母本植株的選擇;②噴灑40%粉銹寧4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噴霧;或用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噴霧;或用20%嗪氨靈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6、灰霉病防治方法:3-4月內用80%代森鋅500倍液,1%波爾多液,50%氯硝胺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任選一種間隔10天噴一次,噴2-3次。7、炭疽病防治方法:①加強環境衛生及養護管理;②發病時可剪除病枝並燒毀病蟲,然後噴1∶1∶100波爾多液保護,並防蔓延,或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手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4次,每隔10-14天噴1次。8、葉班病防治方法:①選擇抗病品種;②可用75%百菌清,50%托森鋅,50%敵克丹,任選一種濃渡均為500倍液,10天左右噴1次。9、枯萎病的防治方法:①輪作;②晴天挖掘選擇土壤疏鬆的砂質土;③種植前球莖浸在50%多菌靈500倍液中半小時,再以50%福美雙拌粉後種植。
㈤ 花卉的種植方式有哪些
問得太籠統了。
從什麼角度問種植方式?
㈥ 花卉的栽培技術及花卉文化
1.澆水
平時澆花不要沒事就澆水,盆土稍微干一點沒關系,花盆最怕的事情就是每天都濕乎乎的,特別是那些花盆比較大,比較深的花盆,很多時候雖然表面幹了,其實盆底還是濕的,所以經常澆水就容易造成爛根的情況發生。
2.盆土
一般來說從花卉市場買回家的花,都帶有盆土,剛買回家不要急著換土換盆,一般需要在家養一段時間適應了之後再換盆,換盆的時候最好帶著原土換盆,這樣基本上不會傷到根系,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一般來說普及率比較高的花卉養護的難度都比較低,像銅錢草、吊蘭、綠蘿、長壽花、滴水觀音、豆瓣綠、鴨腳木、吊竹梅等等都是非常好養的花卉了,總之在買花的時候還是需要了解下花草的習性,這樣也會有針對性的養護。
㈦ 花卉學試題庫答案
《園林花卉學》模擬試題 B
一、 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 走莖:
2、 假植
3、 抑制栽培:
4、 模紋花壇:
5、 春性花卉:
答:
1、 走莖: 自葉叢基部抽生出來的節間長而橫生的莖稱作走莖,莖節上著生葉、花和不定根,也能產生幼小植株,可分離小植株另行栽植即能形成新株,如虎耳草(Saxifraga)、吊蘭(Chlorphytum)等,常用走莖繁殖。
2、 假植: 當起苗之後來不及栽植的情況下,為防止根系乾燥影響成活率,常將已起出的苗子在栽植前培以濕潤的土壤暫時放置,稱「假植」。另外將起出的苗子移植到苗圃里,等待長大後再定植,這種移植也稱「假植」。
3、抑制栽培:人為的採取一些措施,使自然花期推後的為抑制栽培。
4、模紋花壇:主要由低矮的觀葉植物和觀花植物組成,表現植物的群體組成的復雜的圖案美。主要包括毛氈花壇、浮雕花壇和時鍾花壇等。
5、春性花卉:在5-12℃的低溫下,經過5-15天,才能完成春化階段。一年生花卉和秋季開花的宿根花卉多屬於春性花卉。
二、 寫出下列花卉拉丁名或中文名:(每題2分共20分)
1、荷花 2、Prunus mume
3、三色堇 4、Calenla officinalis
5、香雪球 6、Primula obconica
7、紅鶴芋 8、Dianthus caryophyllus
9、新幾內亞鳳仙 10、Ciivia miniata
答:
1、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睡蓮科 荷花屬
2、Prunus mume 梅花 薔薇科 李屬
2、 三色堇 Viola tricolor 堇菜科 堇菜屬
4、Calenla officinalis 金盞菊 菊科 金盞菊屬
5、香豌豆 Lathyrus odoratus 豆科 香豌豆屬
6、Primula obconica 四季報春 報春花科 報春花屬
7、仙客來 Cyclamen persicum 報春花科 仙客來屬
8、Dianthus caryophyllus 香石竹 石竹科 石竹屬
9、新幾內亞鳳仙 Impatiens hawkerii 風仙花科 風仙花屬
10、Ciivia miniata 大花君子蘭 石蒜科 君子蘭屬
三、 填空題:(每題3分共15分)
1、 按壇面的花紋圖案分____、____ 、____ 、____ 。
2、 寫出三種異花授粉的花卉____ ,這些花卉在留種時要注意____ 。
3、 低溫溫室白天最適溫___℃,最高不超過___℃,夜間最低不低於___℃。
4、 半耐陰類花卉宜陳設在室內____ ,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 ____天,休眠期在室內陳設 ____月。
5、 分別寫出三種冬春分化類型的花卉____ 和多次分化類型的花卉____ 。
答:
1、 按壇面的花紋圖案分 花叢花壇、模紋花壇、造型花壇、造景花壇 。
2、 寫出三種異花授粉的花卉 三色堇、瓜葉菊、紫羅蘭 ,這些花卉在留種時要注意 隔離 。
3、 低溫溫室白天最適溫10-15 ℃,最高不超過 20 ℃,夜間最低不低於 5 ℃。
4、 半耐陰類花卉宜陳設在室內 明亮處,有一定直射光的地方,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 15-20天 ,休眠期在室內陳設 1-2個 月。
5、 分別寫出三種冬春分化類型的花卉 柑橘、三色堇、金魚草 和多次分化類型的花卉 月季、香石竹、四季海棠 。
四、 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Х(每題2.5分共10分)
1、百合、大麗花、美人蕉的種球要求乾燥貯藏,而鬱金香、風信子、水仙種球要求濕潤貯藏。 ( )
2、不同花卉對肥料的敏感程度不同,如蘭科植物杜鵑、山茶屬於對肥料敏感的類型,而香石竹、菊花、天竺葵是屬於對肥料不敏感的類型。 ( )
3、原產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花卉,由於離赤道近,因此多屬於短日照花卉,而原產在溫帶地區的花卉由於離赤道遠,多屬於長日照的花卉。 ( )
4、一般耐寒力強花卉,耐熱力也強,相反耐寒力弱的花卉,耐熱力也弱。 ( )
答:
1、百合、大麗花、美人蕉的種球要求乾燥貯藏,而鬱金香、風信子、水仙種球要求濕潤貯藏。 ( ╳ )
2、不同花卉對肥料的敏感程度不同,如蘭科植物杜鵑、山茶屬於對肥料敏感的類型,而香石竹、菊花、天竺葵是屬於對肥料不敏感的類型。 ( ∨ )
3、原產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花卉,由於離赤道近,因此多屬於短日照花卉,而原產在溫帶地區的花卉由於離赤道遠,多屬於長日照的花卉。 ( ∨ )
4、一般耐寒力強花卉,耐熱力也強,相反耐寒力弱的花卉,耐熱力也弱。 ( ╳ )
五、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根據室內陳設的盆花對光照要求不同可將花卉分為哪幾類?每一類在室內怎樣陳設和養護管理?
2、盆花培養土配製和消毒方法是什麼?
3、適合北京地區的日光溫室,設計的主要參數是什麼?
答:
1、 根據室內陳設的盆花對光照要求不同可將花卉分為哪幾類?每一類在室內怎樣陳設和養護管理?
耐陰類
主要有天南星科的龜背竹、春羽、黃金葛、喜林芋、富貴竹、花葉芋、合果芋等,棕櫚科的棕竹、魚尾葵、針葵、蒲葵、假檳榔、袖珍椰子、散尾葵,百合科的一葉蘭、文竹巴西木等,蕨類植物,枸骨、海桐、八角金盤、君子蘭等,宜陳設在室內明亮處,而無直射的地方,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一個多月,休眠期在室內陳設2-3個月,然後再轉換到溫室內養護。
半耐陰類
主要有南洋杉、橡皮樹、榕樹、山茶、柑桔類、竹芋類、鳳梨類、火鶴、花葉萬年青、廣東萬年青、天門冬、吊蘭、八仙花、蝴蝶蘭、拖鞋蘭等。
陳設在室內明亮處並有一定直射光的地方,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15-20天,休眠期陳設1-2個月,然後再轉換到溫室內養護。
喜光類
主要有變葉木、杜鵑、一品紅、葉子花、仙客來、報春花、朱頂紅、瓜葉菊、秋海棠類、仙人掌及多漿植物,宜陳設在室內陽光充足地方,生長季可在室內陳設7-15天,休眠期可陳設1月,然後再轉換到溫室內。養護。
極喜光類
主要有菊花、荷花、睡蓮、千屈菜、大麗花、美人蕉、荷蘭菊、地膚、矮牽牛等在室內陳設3-7天就要轉換到室外養護。
2、 盆花培養土配製和消毒方法是什麼?
培養土配常用的原料有園土、腐葉土、河沙、塘泥、泥炭、堆肥土、珍珠岩、蛭石、礱糠灰、水蘚、椰子纖維等。
通用型培養土配方為:園土6+腐葉土8+黃沙6+骨粉1;泥炭12+黃沙8+骨粉1。
適宜鳳仙花、雞冠花、一串紅等花卉的配方為腐葉土2+園土3+礱糠灰1。
適宜菊花及一般宿根花卉的配方為堆肥土2+園土2+草木灰1+細沙1。
常綠木本花卉培養土配方為腐葉土4+園土4+河沙2。
適宜薔薇類的配方為堆肥土1+園土1
宜山茶花、杜鵑花、秋海棠、蘭花、八仙花的配方為腐葉土+黃沙(少許);泥炭6+粗沙4+骨粉0.5。
消毒方法:蒸汽消毒,葯劑消毒,日光暴曬。
3、 適合北京地區的日光溫室,設計的主要參數是什麼?
(1)建溫室場地
場地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高燥水源充足、排水量好、土質肥沃。
場地 規劃:每棟溫室以333.3平方米(0.5畝)較適宜,兩棟間4~6米寬路,每棟間隔溫室高的2.5~3倍。(北緯40o)
(2)溫室的方位與透光
冬春秋三季通用。方位座北朝南,偏西5~10o。棚膜選用聚氯乙烯(PVC)無滴耐老化膜。厚度0.1~0.12mm
(3)屋面角:合理採光屋面角23.4o+5-7o=28.4 o-30.4o
(4)採光面形狀:半圓拱形 、橢圓拱形兩折式、三折式。
(5)骨架材料: 鋼筋、鋼管、磚、保溫層空心磚、泡沫混凝土
(6)跨度:6~7米
(7)高度:3.0~3.1米
(8)牆厚度:土牆1~1.5米;磚牆(含保溫層)60cm
(9)後屋面厚度:40~70厘米
(10)水平投影長度 前屋面:後屋面:3-6:1, 後屋面不宜少於1.5米
(11)防寒溝:深40~60厘米、寬30~40厘米
(12)通風口:屋脊處有30~40厘米直徑的放風洞 、底風口、扒縫通風、後牆通風24x24厘米
(13)長度:50~60厘米為合適
(14)草簾:紙被、無紡布、草簾
六、詳細論述切花菊種苗繁殖技術和周年生產栽培措施是什麼?(15分)
答:
切花菊種苗繁殖方法
1、 菊花組織培養可以用莖尖、嫩葉、莖段、花瓣等部位作為外植體。經1~2個月培養可誘導出愈傷組織。再經1~2個月培養便可誘導生出不定芽,對不定芽經反復多次繼代培養而增殖。將試管苗在1/2MS+NAA1~2mg/L生根培養基上培養,2周後生根。根長1~2cm的生根苗進行煉苗和馴化栽培後,即可進行常規栽培。
2、 母株培養,將上述組培脫毒苗定植於圃地,加強肥水管理,當頂芽長至15cm時,進行1次摘心。20天後進行第2次摘心或第三次摘心,培養母株萌發足夠的側枝,以備采穗用。
3、 采芽扦插,每株采穗3-4次,選未木質化的頂芽,長5-8cm,下部莖粗0.3 cm,保留2-3片葉,插入苗床,20天後就可移植。
周年切花生產:切花菊按其不同栽培類型的自然花期,夏菊5~7月開花,八月菊和九月菊8~9月開花,秋菊10~11月開花,寒菊12月至翌年1月開花。利用光周期反應特性,通過電燈照明進行抑制栽培,可使秋菊12月至翌年3月開花;通過遮光處理促成栽培,可使秋菊5~9月開花。因此,利用不同品種,採取抑制或促成栽培手段,便可達到周年切花生產。
切花菊栽培技術要點 菊花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其切花栽培應注意以下主要環節:
定植:切花菊的定植時間因栽培類型不同而異,秋菊以5月中旬至6月初定植,寒菊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定植。定植株行距為15cm×20cm。
摘心:定植緩苗後,大花品種應及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保留基部5—6枚葉片:以保證每株能抽生5—6個分枝,除去多餘的側枝,便可形成5—6枝切花。多花型小菊品種,則要求下部及時打權,上部保留全部側枝和側蕾,有利於形成豐滿的花枝。
肥水管理:生長初期,應追施含氮量高的肥料,如尿素、麻醬渣等,以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生長後期,尤其在孕蕾期間,應增施磷鉀復合肥,同時每周噴施1次0.2%~0.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施肥時,濃度不宜過大,應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
張網:切花菊莖稈要求挺直。為保證切花質量,防止植株倒狀或彎曲,應及時加設支撐網。對於一般切花菊品種,加設兩層支撐網即可。第一層網距地面大約20cra高;第二層網距第一層網30—40cm。
剝蕾:當花蕾長到黃豆粒大小時,應及時剝蕾。標准型大花品種剝蕾由上而下進行,保留主蕾,剝除側蕾。多花型小菊應剝除頂蕾,保留側蕾,可使整株花蕾發育一致。
切花採收、分級及保鮮:標准型大花品種花開6~7成時採收,多花型小菊當有2~3朵小花全開,大部分花蕾現色時採收。採收時,剪取的位置應距離床面l0cm左右,以保證地下部分更好地生長,抽生腳芽。 切花採收後,去掉花枝下部1/3處的葉片,並盡快將花枝插入含有殺菌劑的清水中,以防微生物侵染。
㈧ 花卉種植的問題。
文竹 文竹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種子白12月至翌年4月陸續成 熟,成熟漿果為紫紅色。當果實變色時及時採收種子,並將種皮 除去、種子曬干,然後播於河沙和腐葉土等量混合的基質上,覆 上土(不宜太厚),澆透水,保持濕潤。在溫度20-30℃時一個月左右即可發芽。當苗高5厘米以上時即可移栽入小盆。-般3-5 年生的植株生長較茂密,可進行分株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進行, 用利刀順勢將叢生的莖和根分成2-3叢,使每叢含有3-5枝芽, 然後分別種植上盆。分株時盡量少傷根系,分株後注意保濕和遮 陰。
驅蚊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存溫度在-3℃以上;室內外可栽培。喜光,除夏季應稍有遮陰外,秋、冬、春三季應有陽光直射。喜溫喜水,10-25℃為適生長溫度,7℃以下,32℃以上的溫度不利生長,3-6天澆透水一次,但不能積水。喜中性偏酸性土壤,一般15-20天施肥一次。
跳舞草1. 種子處理: 跳舞草種子堅硬,外表有光亮的蠟質,在自然條件下需數月才出苗。因此,為了達到快速出苗的目的,播前需用曬熱或炒熱的干細沙輕輕搓磨種子外表的蠟質,使種皮微磨破,隨後用38度的溫水泡種24h以上(期間可換水數次),再將種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溫暖保濕的地方,待種植發脹,略曬干,即可播種(凡未泡脹的種子應選出來,再磨擦處理泡脹)。
2.種植時:跳舞草播種適宜溫度20-28攝氏度,若各種生長條件不適宜,請勿打開種子的外包裝,等待恰當時間播種。跳舞草在理論溫度5-10攝氏度可保存2年,但建議如條件適當因盡早使用。
3、種植:種植時,特別注意,在花種的表面最多隻能覆蓋一層薄薄的培養介質,厚度約為花種直徑的1-3倍,盡量准確,若種子埋入太深,會是種子萌芽變得困難, 將噴水壺調至噴霧狀,對其噴灑適量水,用玻璃般或塑料紙蓋於花罐口上,以減少水分蒸發 將花罐放在陰處不見光,記住每天要打開15-20分鍾透氣 ,花種一般在8-10天左右發芽。等待發芽要有耐心,有時氣溫變化等因素,會使種子發芽時間有影響,請耐心等待。
4、出芽:種子發芽後等到芽上的第一對葉子呈隊稱展開時,請立即拿開覆蓋物(玻璃板、塑料紙),並放置於向陽處,避免陽光直射,注意溫度變化,不要過量澆水。 當地一對子葉已充分展開,並呈現綠色時,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陽光下的光照時間。 當地一對真葉長出時,應把其置於全天直射的陽光下,並關注培養介質的乾燥情況,適當給水;當長出第二對真葉時,就表明已經度過種植的最難關啦,只要掌握好溫度、水分、跳舞草會茁壯成長.
5、光照:植株缺少光照,常會發生徒長的現象,使得植株細長、瘦弱易倒狀,應該增加光照時間。盡可能經常轉動花盆,以便使植株枝葉各個角度接受陽光,並得到充分生長
6、養護:待苗長到近一寸時,保留健壯的植株,其餘的要移盆,移盆時,要小心翼翼,不要傷到須根,將苗移出時,在花盆的中央,挖一個適當寬度、深度的坑,讓其根系充分展開,覆蓋培養介質,輕壓,而後再澆適量水。
7、澆水:在出芽期間,需要保持培養介質濕潤。出芽後又以保持偏干一些,以表面培養介質乾燥,內部仍濕潤唯宜; 澆水時間盡量在早上,避開陽光, 水最好先放置4-6分鍾,散去自來水中的氯氣,澆水時最好使用細眼壺,,從遠離植株的地方,逐漸向植株靠攏,四周多澆一些,植株附近少一些,並盡量不要濺在葉、莖上。
8、施肥: 植株生長到以一個多月時,要進行第一次施肥,提供兩包肥料,進行第一次施肥, 植株開花期:即植株生長到二--三個月時,進行第二次施肥。
9、造成種植失敗的常見因素:(自我檢測)
(1)、 環境因素: 溫度的變化是否大大偏離植株發芽、生長的適宜溫度
(2)、 播種因素: 種子是否埋的太深種子和培養介質沒有充分接觸,播種、發芽期間培養介質偏干
(3)、 栽培管理因素:忘記使用玻璃板或塑料罩,剛出芽,就在陽光下暴曬,澆水太少或過多,發芽一個星期後,未得到充足陽光忘記施肥.
印度生長著一種跳舞草。這種跳舞草可供人欣賞,即使在無風的情況下,它的呈弧形的兩個葉片也會像鍾表指針一般,迴旋不息地運動。到了夜間,較大的一片停止活動,但較小的葉片仍在翩翩起舞,十分可愛。有關學者研究後指出,這種植物的舞姿實際上是一種自衛行為,以此來驅趕來犯的動物。
白蛋茄
栽培:春季3月於溫室或5月播於室外苗床內,播種前種子用溫水浸泡6-8小時,覆土約0.4cm,4枚真葉長出後可分苗,苗高10-12cm進行移植,或定植於苗床,或上盆養護,生長期間適當澆肥水.
蛋茄生育適溫22-30℃,對光照時間長短不敏感,但果實發育也要有一定光照。對土質要求不嚴,喜肥,最好是土壤含水量高、富含有機質、耕層深厚的肥沃沖積土。茄子對於肥料的吸收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1)庭院種養:整地、做畦與施肥,不宜與其他茄果類作物連作。地塊深耕前每平方米施用2-4千克腐熟的廄肥,並施過磷酸鈣及草木灰。定植前翻耕一次,整地做畦,一般畦寬1.3-1.7米,栽雙行,畦溝要深。
當日均溫度穩定在17℃左右時可定植,選擇溫暖晴天進行。定植不必過深,以與原來苗床栽植的深度相同,或與秧苗的子葉節平齊為宜,子葉露在土外。
水肥管理:在門茄「瞪眼」之前應控水,中耕蹲苗。「瞪眼」之後需進行一次重點澆水、施肥。此後,每隔7-10天澆一次水,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施肥量為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銨14-20克溶於水中澆施。
(2)陽台種養:盆載技術:茄子喜肥,故底肥放些家庭雜肥,如將魚腸鱗片、動物毛角血渣等下腳料發酵腐熟埋於底部、透水孔注意用稍大瓦片,人字形覆蓋,以免堵塞導致爛根。使用培養土,定植花盆中覆土使子葉露於土外,管理中使土壤保持濕潤,用豆餅浸漬液澆灌,剪除下部病葉、老葉。採收期可達數月,盛果期時,2-3天可採收一次。
珍珠香瓜是葫蘆科的一種一年生的蔓性草本植物,株高在60-80cm,雌雄同株,開黃色小花,雌花帶有小瓜,猶如娃娃頭頂金盆。葉子和黃瓜的葉子形狀近似,只是要小的多。出芽後大約50-70天即開始結果,屬於無限生長的類型,只要溫度適合可以四季結果。果實翠綠色,成熟後轉為黃色或金黃色,結果碩多,最多每株可結果100多個。果實具有清香氣味,尤其成熟的果實更是幽香撲鼻,另人心曠神怡。珍珠香瓜喜歡全日照或半日照,耐蔭耐旱耐熱,在溫度15℃以上生長迅速。
飛碟瓜性喜溫暖環境。適宜的生育溫度為13oC-28oC。溫度過高,容易化瓜。溫度低於10oC,則生長停滯,果不膨大。喜光,但可耐一定程度的弱光。因此,它既適合露地栽培,又適合保護地栽培。喜濕,不耐旱,由於葉片大,蒸騰強,栽培上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應保持空氣溫度為70%-80%。濕度過大,容易發生白粉病。喜肥。以砂壤土、壤土栽培為宜。適宜的土壤PH值6.5-7.0。
栽培要點
育苗
採用紙簡或營養缽育苗。選擇飽滿無病蟲傷害的種子在28oC-30℃溫度下浸種8-10小時,而後在25oC-28oC溫度下催芽。催芽過程中保持催芽袋濕潤,每天換水l-2次。當50%以上種子萌芽時,播種於預先准備好的播種盤中。要求底上厚度至少5厘米。打透底水。覆蓋葯上,厚度1厘米,然後覆蓋地膜或小拱棚,保溫保濕。最好能保持土溫在 25o C以上,這樣有利於幼苗出土。苗出土後,撤去覆蓋物,適當降溫,以防徒長。子葉展平後,移苗至育苗缽 (10×10厘米)中。苗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光照時間每天保持10小時左右,有利於雌花分化。溫度採用變溫管理。即晴天白天保持23 oC-28℃,夜間降至12℃-15℃;陰天白天保持20oC-25oC,夜間可降至10oC-12oC,晝夜溫差10oC-15oC。定植前5-7天要進行秧苗鍛煉。
向日葵以種子方式繁衍後代,播種時以泥炭土為宜。向日葵對光線要求度較高,對溫度則忍受范圍大,適合溫度攝氏15-30度,但仍以夏季生長較為迅速。由於光線需求度高,新陳代謝快,因此水份需求度高,宜經常灌溉澆水,保持土壤之潮濕,夏天可每天澆水。以有機肥拌入培養土中為最佳之方式;除此之外亦可視植株狀況追加化學肥料。
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
向日葵的播種時間:3-4月
播種的適宜溫度:18~25℃
出芽時間:5 - 7天
播種方法:點播,覆土約1CM 播後50-80天左右花 因品種不同各項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