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花卉圖
㈠ 飛樂鳥所有的繪系列一共要多少錢
經不完全統計,飛樂鳥的《繪系列》截止到2015年3月已經出版了多達40本書,如果一套買齊的話要1413.6元哦,不知道有哪位土豪收齊了呀!為了樓主查閱方便,每本書列表如下哦,後面的數字是定價
花之繪——38種花的色鉛筆圖繪 32.8
動物繪——38種可愛動物的色鉛筆圖繪 32.8
植物繪——38種夢幻植物的色鉛筆圖繪 32.8
貓咪繪——33隻萌貓的色鉛筆圖繪 34.8
海洋繪——38種海洋生物的繪物語 34.8
花之繪II——二十四節氣花卉的色鉛筆圖繪 34.8
鳥之繪——38種鳥的色鉛筆圖繪 34.8
本草繪——38種葯用植物的色鉛筆圖繪 34.8
蔬菜繪——32種最美蔬菜的色鉛筆圖繪 34.8
花之繪III——38種花的自然之美 34.8
香草繪——38種香草的色鉛筆圖繪 34.8
多肉繪——38種多肉植物的色鉛筆圖繪 34.8
蘑菇繪——30種蘑菇的色鉛筆圖繪 34.8
狗狗繪——33隻萌犬的色鉛筆圖繪 34.8
風景繪——28處浪漫風景的色鉛筆圖繪 35.8
花之繪IV——38種美洲經典花卉 34.8
美食繪——38種極致美味的色鉛筆圖繪 34.8
美食繪——38種極致美味的色鉛筆圖繪 35.8
貓咪繪II——邂逅32隻天使萌貓 34.8
鳥之繪II——36種中國鳥的色鉛筆圖繪34.8
動物繪II——33種最萌動物的色鉛筆圖繪 34.8
植物繪II——38種可愛盆栽的色鉛筆圖繪 32.8
風景繪II——28處人間仙境的色鉛筆圖繪 34.8
建築繪——20處唯美建築的色鉛筆圖繪 35.8
人物繪II——12幅超詳細的色鉛筆人物畫 35.8
寶寶繪——30位親親最寶貝 38.8
水果繪——25種誘人水果的色鉛筆圖繪 34.8
狗狗繪II——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小夥伴 36.8
首飾繪——25種晶瑩美物的色鉛筆圖繪 36.8
色鉛筆de四季繪卷——秋之繪 34.8
色鉛筆de四季繪卷——冬之繪34.8
色鉛筆de四季繪卷——夏之繪34.8
色鉛筆de四季繪卷——春之繪34.8
印象繪•法蘭西 36.8
印象繪•泰國 36.8
印象繪•義大利 36.8
印象繪•日本 36.8
蒔花繪•花鳥 38
蒔花繪•花碟 38
蒔花繪•花貓 38
㈡ 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及應該做的農事 舉例啊,比如,這個節氣該幹嘛,那個節氣又該幹嘛,多舉幾個就可以了
二十四節氣氣候習俗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自小寒至穀雨共八氣,每五日為一候,共計二十四候,每候對應一種花信。
立春節氣
立春位居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十分重視這個節氣。3000年前中國就有迎春儀式,至今已形成了許多固定的風俗習慣。
每年的公歷2月4日左右為立春,此時太陽達到黃經315度,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表示春季開始,萬物有了勃勃生機,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中國古代將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三候所對應的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春天已經到來,然而冬天的寒冷還未消失殆盡,它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凍才能使萬物復甦,才能有萬物生長的土壤,所以三候的說法十分准確地把立春這個階段的特徵和預兆形象地表現出來。
俗語說:「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立春後,隨著氣溫的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將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
立春」不僅是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節日,中國民間將其稱為立春節,並有吃春餅、鞭春牛等趣味習俗。立春這天,一項重要習俗就是「咬春」。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卷。吃春餅和春卷,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因此,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值得一提的是,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咬春」的另外一種食品是蘿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其意義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蘿卜還可以解酒、通氣,具有營養、健身、祛病等功效。除「咬春」外,民間還有「打春」習俗,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較早,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因為,春牛在塑制時,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穀,當牛被打爛時,五穀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穀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現在,一些農村仍有「鞭春牛」的風俗。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時節的自然景象。時至立春,人們會明顯感覺到白天變長了,太陽也暖和多了,氣溫、日照、降水趨於上升或增多。[2]
雨水節氣
雨水是24節[3]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勸。」,雨水三候對應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不僅表徵降雨的開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氣溫的升高。雨水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後,人們則明顯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開和春滿人間,沁人的氣息激勵著身心。[4]
驚蟄節氣
傳統上為春季,第三個節氣。即視太陽 在黃道 上自黃經345°至360°(0°)的一段時間 ,每年3月5日(或6日)開始,至3月20日(或21)結束,約15天。這時太陽直射點由 5°57′S移至赤道。狹義上,指驚蟄開始,視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345°的時刻,即在3月5日(或6日)。古代分驚蟄為三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二月節…萬物出於震,震為雷,故日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此時天氣 轉暖,漸有春雷 ,冬眠的動物開始蘇醒。北京地區,北海冰 融化,雁飛,蜜蜂開始群飛,春雪終止,榆樹開花。
「驚蟄」,是「立春」以後天 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期,此時過冬的蟲卵也將開始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然而真正使冬眠動物蘇醒出土的,並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地中的溫度。有諺語雲:「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驚蟄穀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說驚蟄日或驚蟄日後聽到雷聲是正常的,風調雨順,是個好年景。
「驚蟄」節氣後,南方暖濕氣團 開始活躍,氣溫明顯回升。常年節氣平均氣溫淮北地區為6~7℃,淮河 以南地區為7~8℃,比"雨水"節氣升高3℃或以上。該節氣內黃淮地區的氣溫自南向北先後穩定升至5℃以上,而氣溫穩定升至5℃,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氣象界限溫度,它預示著樹木開始發芽、春長,春播作物開始播種。常年節氣平均降雨量 淮北地區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區為20~40毫米。
民俗
驚蟄雷動,百蟲「驚而出走」,從泥土、洞穴中出來,於是蟲蟻開始活動,逐漸遍及田園、家中,或殃害莊稼,或滋擾生活。因此驚蟄期間,各地民間均有不同的除蟲儀式。
客家民間則以「炒蟲」方式,達到驅蟲的功利目的。驚蟄這一天,一些地區要吃炒豆。在少數民族地區,廣西金秀的瑤族在驚蟄時家家戶戶要吃「炒蟲」,「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吃,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處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其實「蟲」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徵意義。[5]
春分節氣
一年中第四個節氣。這時晝夜平分,即視太陽 在黃經上自0°至15°的一段時間 (約15.2天),從每年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這時太陽直射點由赤道移至5°57′N。狹義上指春分開始,視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0°與赤道交點(升交點)的時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因這個時刻處於春季的中點,這交點也稱為春分點。春分點和秋分點,合稱為二分點。春分點系天文學名詞,全球通用;但南半球的春分點指東經180°與赤道的交點,太陽在9月23日(或24日)經過此點。中國文獻中指的春分點,通常指黃經0°與赤道的交點。春分點的確定,始於商代(約在公元前18一20世紀)。
古代的春分分為三候:玄烏至,雷始發聲,始電。《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半。」《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之篇》有:「春節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好。」此日陽光直射赤道,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其後陽光直射點位置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則晝短而夜長。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為春季開始。此時,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 作物進入春 季生長 階段。華中農諺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北京地區,山桃、加拿大楊、連翹、杏樹、玉蘭等樹木相繼開花。春分花信: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春分時節,在中國的西北大部、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還處在冬去春來的過渡階段,晴日多風,乍暖還寒。根據近幾年來對沙塵 天氣 的統計,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正處在3月底到4月初,在這些地區,大風 捲起的揚沙 、高空飄來的浮塵 ,特別是沙塵暴 對大氣 造成的污染,每每都受到眾人的關注,成為一時的熱點話題。
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6]
清明節氣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踏著春天的節奏,4月5日中國又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民俗專家表示,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在現實社會中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民俗節日,「清明節」的得名蘊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碼」。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清明源於「清明風」。春秋時《國語》中記載:一年中共有「八風」,其中「清明風」屬巽,即「陽氣上升,萬物齊巽」。漢朝劉安所作的《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的記載。
古人將一年中的「八風」都起了名字:東風叫明庶風、南風叫景風(亦名凱風),西風叫閶閭風,北風叫廣莫風,東北風叫條風(又叫融風),東南風叫清明風,西北風叫不周風,西南風叫涼風。
「清明風是一年中的八風之一,是冬至後吹過45天條風和45天景風以後吹來的溫暖清新的風。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霏霏、和風拂拂,正是種植莊稼的大好時節,這時的風和雨都是人們所喜歡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動勾勒出「清明雨」的圖景。清明時節正是冷暖空氣沖突激烈的時候,勢力減弱的北方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濕空氣常常在長江一帶交鋒,致使江南地區常常「乍暖還寒晴復雨」。「清明雨」對植物生長尤為重要,農諺有「清明前後一場雨,強如秀才中了舉」之說。
飲食
清明節氣中,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筍、雞等。可多食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葯,健脾補肺;淡菜,益陰,可滋水涵木。
春天,肝陽上亢的老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這就是祖國傳統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老年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飲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7]
穀雨節氣
進入公歷四月的穀雨節氣,跟早春二月時的雨水節氣,雖同有一個「雨」字,但在涵義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雨水節氣,不見雪花飛舞,靜聽春雨無聲,意味著黃河中下游地區開始下雨。而穀雨節氣的名稱,來自古人的「雨生百穀」之說,表示這個時期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重要。不過這穀雨的谷字不僅指穀子這一種莊稼,而是農作物的總稱。諺語說「穀雨無雨,交回田主」,是從相反的角度來說明雨水的重要。下面說說穀雨期間的主要天氣特點:
春天由於天氣多變,因此在飲食和養生方面很講究,穀雨到時,已是暮春,我們該如何健康飲食、吃適合這一季節的食物呢?暮春氣候復雜,不過絕大多數地區都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容易誘發、加重感冒與很多慢性病。這個時候,"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一夜春眠之後,人體內水分消耗較多,晨起喝水不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喝水量以250毫升為宜。
風沙
按照二十四節氣,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處在暮春時節的穀雨,意味著春將盡,夏將至,冷空氣大舉南侵的情況比較少了,但影響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並不消停。4月底到5月初,氣溫畢竟要比3月份高得多,土壤乾燥、疏鬆;空氣層不穩定,上層風動量下傳,鋒面氣旋活躍,共同引發的大風、沙塵天氣比較常見。
1993年、1995年、1998年、2005年的穀雨期間,都出現了強沙塵暴、沙塵暴。其中,1993年5月5日發生在甘肅省金昌市的黑風,瞬時最大風速達34米/秒(12級),能見度陡降為零,風沙形成的沙暴壁高達300-400米,上下有三層結構,每層有一球狀塵團滾動,最下層呈現黑色,中上部紅黃相間,以每小時9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東移動,各地的氣溫急劇下降,最低氣溫降到-2-2℃。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和經濟損失,至今令人毛骨悚然。
大范圍的浮塵天氣,昏黃的天空,落下的黃塵,讓詩人所描繪得草長鶯飛、花紅柳綠、春意盎然的景象暗然失色。穀雨花信: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8]
立夏節氣
5月5日是農歷的立夏。此時,「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
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系密切。
農諺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清晨當人們迎著初夏的霞光,漫步於鄉村田野、海邊沙灘時,你會從這溫和的陽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農耕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中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9]
小滿節氣
小滿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這是說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小滿,太陽黃經為60度。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所謂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他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志,如植物的萌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些現象叫做物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物候學的國家,《詩經》記載:「四月秀羅、五月鳴蜩、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是中國最早的物候專著,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及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此後,《呂氏春秋》、《禮記》中都記載了有關物候的內容,並逐漸發展成一年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後,三後為一節氣。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八個節氣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 (意思是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法。為了准確形容,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准確的植物為代表,將其稱之為這一候的花信風。
養生
從字面上講,小滿的意思是說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從環境上說,小滿過後,天氣逐漸炎熱起來,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來臨。根據此氣候的特點, 小滿養生重在祛濕熱健脾胃。在飲食上,應注意多進食具有清熱、養陰、祛濕、暖胃、溫補等功效的食物,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熱量的油膩食物。[10]
芒種節氣
芒種: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滿後十五日,斗指丙,為芒種,五月節。言有芒之谷可播種也。」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太陽到達黃經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嗚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東北區:冬、春小麥灌水追肥巴。稻秧插完。穀子、玉米,高粱、棉花定苗。大豆,甘薯完成第一次鏟耥。高粱、穀子,玉米兩次鏟耥。棉花打葉,水稻鋤草,准備追肥,防治病蟲害,做好防雹工作。
華北區:一般麥田開始收割。夏收夏種同時抓緊。加強棉田管理,治蚜,澆水,追肥。西北區:冬小麥防治病蟲。春玉米澆水,中耕,鋤草,追肥。穀子中耕鋤草,間苗,糜子播種、查苗,補苗。
西南區,搶種春作物,及時移栽水稻。搶晴收獲夏熟作物。隨收、隨耕,隨種。華中區:搶晴收麥,選留麥種。搶種夏玉米、夏高粱、夏大豆、芝麻等。中稻追肥,發棵末期結合耘耥排水烤田。加強單季晚稻管理,認真除雜。
北部地區麥茬稻、江淮之間單季晚稻開始栽插。雙季晚稻育秧。防治稻田病蟲害。林地培土鋤草。華南區: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晚稻播種,早玉米收獲,早黃豆收獲,晚黃豆播種。春、冬植蔗,宿根蔗中耕追肥,小培土、防治蚜蟲。
食譜
芒種節氣的具體食療、食譜方。
西紅柿炒雞蛋:
[配料] 西紅柿300克,雞蛋3個,精鹽、味精、白糖個適量。
[做法] 西紅柿洗凈切片,雞蛋大入碗內攪勻。
油鍋燒熱,先將雞蛋炒熟,盛入碗內;炒鍋洗凈,燒熱放油,白糖入鍋融化,把西紅柿倒入鍋內翻炒2分鍾後,將雞蛋、鹽入鍋同炒3分鍾,放少許味精出鍋即可。(糖尿病人不放白糖)
[功效] 生津止渴,養心安神。
香菇冬瓜球:
[配料] 香菇、雞湯、澱粉各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 精鹽、姜、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 香菇水發、洗凈,冬瓜去皮洗凈,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遇用,姜洗凈切絲。
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姜絲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鍾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後,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 補益腸胃,生津除煩。[11]
夏至節氣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史記·封禪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養生
有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素問·臧氣法時論》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補之,甘瀉之」。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咸柔軟也。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
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按中醫學的臟與臟之間的關系講「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從中不難看出心、腎之間的重要關系。[12]
小暑節氣
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小暑節氣,傳統上為夏季第五個節氣。即視太陽在黃道上自黃經105°至120°的一段時間,約15.7天。小暑前後,我省大部分地方雷暴天氣增多,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短時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亦須注意預防。
西安去年7月上旬有3天的高溫天氣(即:35度以上,最高氣溫達到了38.8度),有5天降水日,降水量為34.8毫米。而今年同期到今天,沒有出現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到今天以出現了4天降水日,降水量達到了38.7毫米,根據最新的天氣預報,預計:從今天(7日)到9日,西安地區(7日:雷陣雨轉小到中雨,8日:中雨轉小到中雨,,9日:大雨,10日:小雨轉陰天)。請大家注意防範。這樣來看西安地區今年上旬不會出現高溫天氣,雨水增多。農業生產:從今天(7日)到10日, 大部分地區和小到中雨或雷陣雨,關中局地有大雨到暴雨。建議濕澇的柑橘、獼猴桃等果園及時排澇降濕;加強果園病害的監測和防治工作;蘋果產區注意中耕除草,蓄水保墒;同時果區應重視氣象災害的防禦工作,尤其重視人工消雹。
提請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採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汛工作。特別需防範局地強降雨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和城市內澇,同時密切關注中小河流和水庫水情變化,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與監測。
保養
7月7日,將迎來小暑節氣,標志盛夏時節開始登場。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盛夏時節,天氣悶熱,很多人常常感到倦怠疲勞、精神不振,總想睡覺,也就是「夏打盹」。營養專家表示,多食含鉀食物、多吃醋和保證充足睡眠可驅困意。
「夏打盹」,醫學上也稱為「夏季倦怠症」。夏季炎熱,溫度過高,使人體大量排汗,鉀元素隨汗液大量排出,導致人們倦怠疲勞、精神不振,出現「夏打盹」。從中醫角度上看,由於悶熱,人體容易消耗元氣,氣陰虛者更易被夏季睏乏所侵襲。
「夏打盹」雖然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但有時也會對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一些小影響。為了預防「夏打盹」,李艷玲提示說,「夏打盹」是由於體內鉀元素流失造成的。因此,盛夏時節要注意多補鉀。
最好的補鉀方法是,在日常膳食中,宜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土豆、紅豆、鮮豌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帶、紫菜等,牛奶、鵝肉、鯉魚、鱔魚等中也有一定的含量。此時節還應多吃點醋,因為醋具有促進體內乳酸安全氧化和調節體液酸鹼度恢復到中性的作用,有助緩解疲勞,振奮精神,恢復體力和精力。[13] 24節氣的分類
㈢ 盆栽花卉的內容簡介
《盆栽花卉》分為概述、盆花栽培技術和盆花裝飾3個部分,且以後兩部分為主。另回有3個附錄:盆答花栽培月歷,二十四節氣,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的配製方法。在盆花栽培部分,共編寫138種常見重要花卉(不包括附編種類),其中有名花10種、芳香花卉25種、其他觀花植物42種、觀葉植物34種、觀果植物11種、仙人掌類10種、多肉植物8種。每種花卉編寫的內容,包括中名(別名)、拉丁學名(英名)、形態特徵、生態習性、繁殖方法、盆栽管理、用途,並各附插圖一幅。盆花裝飾部分則介紹了盆花裝飾的特點、原理、做法、養護管理和盆花在家庭、公共場所裝飾應用的要點等,並附有室內室外盆花裝飾示意圖39幅。關於養花,我們認為識別是前提,掌握習性是基礎。繁殖、栽培是關鍵,而養花的目的在於應用,提高其觀賞性,為美化生活、改善環境服務。基於此,書中對養花和盆花裝飾的技術和學習難點。都做了比較充分詳盡的解說和交代。
㈣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中有什麼圖畫關於春的書中。
作品起始寫道:「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兩個「盼望著」的詞語重疊,強化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腳步近了」,更
把春天擬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們走來.看:「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作者先從總
的方面描繪春境,勾畫出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景象.
接著,作者推出五個特寫鏡頭,細致入微地描繪春天的動人景象.
第一個特寫鏡頭是春草: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作者不僅寫出了春草的嫩綠、綿軟,而且還攝下了它對人的誘惑力:人們在草地上「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
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這里的綠茵,已不是單純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們生活的親愛的伴侶——景物變成了情物.
第二個特寫鏡頭是花木爭榮: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僅果樹之花爭相鬥妍,而且野花遍地,萬紫千紅.眾花還以
其特有的色香,吸引無數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蝴蝶翩翩起舞.這些描寫,活現出春意盎然的氣氛.作者不以再現自然花色為滿足,還特意馳騁想像的翅膀寫
道:果樹之花「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想像不僅拓寬了描寫的視野,更從未來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愛.
第三個特寫鏡
頭是春風.較之春花來說,春風是不容易描寫的.朱自清寫春風,主要抓住了兩點,一是春風的柔和,二是它具有傳聲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
不寒楊柳風」的詩句,來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他猶恐讀者不易領會,馬上來了一句人人能領會的摹寫:「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
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作者從傳味角度寫春風,不僅強化了春的氛圍,也將此段與上兩段關於草、花的描寫自然地連接
起來.春風還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得栩栩如生.
第
四個特寫鏡頭是春雨.朱自清寫南方的春雨連綿:「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這種雨,使樹葉子「綠得發亮,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點點黃暈的燈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這儼然是一幅春雨農耕圖
了.
第五個特寫鏡頭是春境中人的活動.前四幅畫面以寫自然景色為主,這幅畫面則突出人的作為:「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
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兒「趕趟兒」地開;人們為了迎春,「也趕趟兒似的」走出家門.在春天,
花卉爭榮,各不相讓;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也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在以上盼春、繪春的基礎上,作品最後唱起了對春的贊歌: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里,作者用三個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說明春天是新鮮、美麗、歡快、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人類也應當踏著春天的步伐,去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本回答由網友
㈤ 24節氣每個節氣對應的花卉有哪些
1、立春:四季報春、辛夷
2、雨水:杏花、紫葉李
3、驚蟄:桃花、棠梨
4、春分:含笑、垂絲海棠
5、清明:桐花
6、穀雨:牡丹、酴糜
7、立夏:月季、虎耳草
8、小滿:小薊、珍珠梅
9、芒種:石榴花、梔子花
10、夏至:冠花貝母、紫花泡桐
11、小暑:松果菊、荷花
12、大暑:玉葉金花、槐花
13、立秋:八月菊、秋海棠
14、處暑:紫茉莉、茉莉
15、白露:蔥蘭、金桂
16、秋分:慈姑、闊葉十大功勞
17、寒露:菊花、海紅豆
18、霜降:千日紅、石竹
19、立冬:雪松、冬櫻花
20、小雪:象牙紅、野山茶
21、大雪:長壽花、瓜葉菊
22、冬至:臘梅、枸骨
23、小寒:報歲蘭、款冬花
24、大寒:瑞香、山礬。
(5)二十四節氣花卉圖擴展閱讀
淵源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它在上古時代(或遠古)已訂立。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系。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的標准,稱為斗建,亦稱月建。干支紀元法,正月建寅,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
干支歷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上古時代以北鬥鬥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二十四節氣」,斗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
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即,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為起點,經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故,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北鬥鬥柄指向確立的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㈥ 蘭花的節氣是什麼
1、立春、雨水時節,春蘭大多已著花了,這時候,盆土太干,不利於生長,這時候,可以沿著盆邊稍稍澆水,讓它屬於微微潤濕的狀態;但是,如果養的是秋蘭,盆土不幹透之前,就不要澆水。
2、驚蟄時節,盆栽的春蘭盆,用小竹簽插進去測試,只要等到盆土干至半盆時,就可以可以稍稍潤水了,稍稍潤水,不澆大水, 如果養的是秋蘭,就像上面說的那樣控水澆水。
3、春分時節,盆里的春蘭大多已經謝花了,謝花後,稍稍修剪,這時候的春蘭,最忌盆土潮濕,一定要檢查盆土的濕潤度,澆水像上面說的那樣就好。
4、清明、穀雨時節,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段時間往往是比較潮濕的,但是,越是潮濕的時候,越容易忽略盆土的干濕度,這時候注意不要讓盆土過干,大致上,通風好的時候,每5天潤1次水是可以的。
5、立夏時節,這時候,大多花友搬進室內養的蘭花,可以慢慢搬到陽台養了,搬出來之後,應給給盆栽蘭花澆1次透水 。
6、小滿時節,得保證蘭花盆土不能過乾和過濕,觀察葉片就知道了。如果葉上長斑,說明是盆土過濕,如果蘭花的新芽枯尖,說明是盆土過干,澆水時,讓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就好。
7、芒種時節,陽台相對比較乾燥,這時候,蘭花苗應該長得比較健壯了,澆水堅持干透澆透的原則,再用蘭花專用的有機營養液養根,讓它的根部健壯,為開花作準備。
8、夏至時節,如果是通風好的陽台,盆栽蘭花的盆土是很容易乾燥的,這時候,要注意盆土不能過干。夏天剛到的時候,很容易有暴雨,這時候,得忍受一天,把蘭花搬到室內躲雨,如果遇到連綿的陰雨天,需要把蘭花盆移到通風處養。
㈦ 飛樂鳥繪系列總共42本分別是什麼
花之繪——38種花的色鉛筆圖繪 32.8
動物繪——38種可愛動物的色鉛筆圖繪 32.8
植物繪——38種夢幻植物的色鉛筆圖繪 32.8
貓咪繪——33隻萌貓的色鉛筆圖繪 34.8
海洋繪——38種海洋生物的繪物語 34.8
花之繪II——二十四節氣花卉的色鉛筆圖繪 34.8
鳥之繪——38種鳥的色鉛筆圖繪 34.8
本草繪——38種葯用植物的色鉛筆圖繪 34.8
蔬菜繪——32種最美蔬菜的色鉛筆圖繪 34.8
花之繪III——38種花的自然之美 34.8
香草繪——38種香草的色鉛筆圖繪 34.8
多肉繪——38種多肉植物的色鉛筆圖繪 34.8
蘑菇繪——30種蘑菇的色鉛筆圖繪 34.8
狗狗繪——33隻萌犬的色鉛筆圖繪 34.8
風景繪——28處浪漫風景的色鉛筆圖繪 35.8
花之繪IV——38種美洲經典花卉 34.8
人物繪
美食繪——38種極致美味的色鉛筆圖繪 35.8
貓咪繪II——邂逅32隻天使萌貓 34.8
鳥之繪II——36種中國鳥的色鉛筆圖繪34.8
動物繪II——33種最萌動物的色鉛筆圖繪 34.8
植物繪II——38種可愛盆栽的色鉛筆圖繪 32.8
風景繪II——28處人間仙境的色鉛筆圖繪 34.8
建築繪——20處唯美建築的色鉛筆圖繪 35.8
人物繪II——12幅超詳細的色鉛筆人物畫 35.8
寶寶繪——30位親親最寶貝 38.8
水果繪——25種誘人水果的色鉛筆圖繪 34.8
狗狗繪II——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小夥伴 36.8
首飾繪——25種晶瑩美物的色鉛筆圖繪 36.8
甜點繪
詩經繪
色鉛筆de四季繪卷——秋之繪 34.8
色鉛筆de四季繪卷——冬之繪34.8
色鉛筆de四季繪卷——夏之繪34.8
色鉛筆de四季繪卷——春之繪34.8
印象繪•法蘭西
印象繪•泰國
印象繪•義大利
印象繪•日本
蒔花繪•花鳥
蒔花繪•花碟
蒔花繪•花貓
㈧ 求二十四節氣詩歌
一、立春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譯文: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二、雨水
《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京城的街道上空絲雨紛紛,雨絲就像乳汁般細密而滋潤,小草鑽出地面,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勝過了綠楊滿城的暮春。
三、驚蟄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譯文:
春雨過後,所有的花卉都煥然一新。一聲春雷,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都被驚醒了。 農民沒過幾天悠閑的日子,春耕就開始了。自驚蟄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於農活了。 健壯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幹活了,留在家裡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門口的菜園子收拾收拾,准備種菜了。
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經很晚了,還得把牛牽到村子西邊的溪溝里讓它飲水。 這樣又累又餓,他們自己卻不覺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潤過的禾苗心裡就覺得很是歡喜。
可是即使他們整日這樣忙碌,家裡也沒有隔夜的糧食,而勞役卻是沒完沒了。 看著這些,我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里,心中深感慚愧。
四、清明
《清明》
【作者】王禹偁【朝代】宋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
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一切對於我來說都顯得很蕭條寂寞。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五、小滿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朝代】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濕的泥土上必定布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