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設色花卉冊

設色花卉冊

發布時間: 2022-01-13 18:26:08

『壹』 錢維城《花卉冊》都是什麼花 梅花 秋葵 芍葯

此冊作折枝花十二種,沒骨暈染,精工刻意,造形逼真,設色艷麗,頗有燦爛富版貴的廟堂氣象。其筆法權不類陳書而與鄒一桂相近,蓋一桂亦任職京師,極得宸賞,維城得其沾溉自在情理之中。本幅每頁有乾隆御題七絕一首,其題寒梅雲:幾枝斜入碧寥天,洗盡鉛華凈且娟。那更無端閑布景,月香水影自如然。題芍葯雲:淡雅風情綽約姿,侍花王必爾為宜。揚州聞說種稱賞,惜未曾逢爛漫時。詠畫,亦詠物。更因維城之畫,憶及南巡至揚州未逢芍葯名品開放之盛期而遺憾不止。頁頁題詠,可見乾隆對錢氏畫冊欣賞之甚,亦可見其作詩作書之勤。一個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帝王能如此愛好文化藝術,至為難得。

『貳』 中國最有名的名畫是那幾幅

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
唐.閻立本 《步輦圖》
唐.韓滉 《五牛圖》
唐.張萱 周昉 《唐宮仕女圖》
五代.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
宋.張擇瑞 《清明上河圖》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明.仇英 《漢宮春曉圖》
清.郎世寧 《百駿圖》

『叄』 石濤的作品特點

石濤工詩文,善書畫。其畫擅山水,兼工蘭竹。其山水不局限於師承某家某派,而廣泛師法歷代畫家之長,將傳統的筆墨技法加以變化,又注重師法造化,從大自然吸取創作源泉,並完善表現技法。作品筆法流暢凝重,鬆柔秀拙,尤長於點苔,密密麻麻,劈頭蓋面,豐富多彩;用墨濃淡干濕,或筆簡墨淡,或濃重滋潤,酣暢淋漓,極盡變化;構圖新奇,或全景式場面宏闊,或局部特寫,景物突出,變幻無窮。畫風新穎奇異、蒼勁恣肆、縱橫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鳥、蘭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筆墨爽利峻邁,淋漓清潤,極富個性。石濤的繪畫,在當時即名重於世,由於他飽覽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蒼郁恣肆的獨特風格。石濤善用墨法,枯濕濃淡兼施並用,尤其喜歡用濕筆,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有時用墨很濃重,墨氣淋漓,空間感強。在技巧上他運筆靈活。或細筆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線勾斫,皴點並用。有時運筆酣暢流利,有時又多方拙之筆,方圓結合,秀拙相生。
從傳世作品看,石濤在畫史上不僅稱得上是一個有創新才能的畫家,同時也是創作題材廣泛的多產作者。石濤的表現手法富於變化,又能獨特、和諧地統一為自己的風格特色。他的繪畫風格變化同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系,他一生游歷過廣西、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蘇和北京等地,自然界的真山真水賦予他深厚的繪畫素養和基礎,他在自然的真實感受和探索中加以對前人技法長處的融會,因而他對繪畫創作強調「師法自然」,把繪畫創作和審美體系構成為「借筆墨以寫天地而陶泳乎我也」。石濤是一個僧人,他從禪門轉入畫道,因而他的畫風似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無論是山水、人物、還是花卉、走獸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當然,「搜盡奇峰打草稿」是石濤繪畫藝術取得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對後世影響
石濤作畫構圖新奇,無論是黃山雲煙,江南水墨,還是懸崖峭壁,枯樹寒鴉,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寫之景傳達深邃之境。石濤還講求氣勢。他筆情恣肆,淋漓灑脫,不拘小處瑕疵,作品具有一種豪放鬱勃的氣勢,以奔放之勢見勝。對清代以至現當代的中國繪畫發展產生了
極為深遠的影響。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淮揚潔秋圖》、《惠泉夜泛圖》、《山水清音圖》、《細雨虯松圖》、《梅竹圖》、《墨荷圖》、《竹菊石圖》等傳世。著《苦瓜和尚畫語錄》,闡述了他對山水畫的認識,提出一畫說,主張「借古以開今」,「我用我法」,和「搜盡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國畫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所作《畫語錄》被後人奉為經典著作
石濤身為明宗王室後裔,卻生不逢時。年幼時,國破家亡,3歲削發為僧,隨家僕逃至武昌,才得以活命。隨著命運不停地在流轉,不難發現,石濤的繪畫風格亦隨之變幻 。
十餘歲的他,雖少年,但繪畫天賦漸露。但多以白描畫的方式出現。目前所見其最早期作品《山水花卉冊》(1657年作),以干筆為主,用筆稚拙,偶爾皴以淡墨。約在1666年,石濤前往安徽宣城,因緣際會,結識梅清(1623-1697年,安徽宣城人,素有「黃山巨子」之雅稱,是宣城畫派的代表人物)。身居宣城十五年間,兩人頗為投緣,結為畫壇知音。翻閱石濤的黃山代表畫作,足見梅對其影響最為深遠。如《獨峰石橋圖軸》、《黃山八勝圖冊》,尤其是後者,應該是石濤早期從藝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在很多畫法上,他吸收了梅的柔和,但個性中的恣意通過多變的繪畫風格,暴露無遺 。
康熙十九年(1680年),石濤遷至南京,後又前往揚州。而這一期間,他生活極為艱難,卻創作了此一時期最具有「點」風格的作品,並被他名為萬點惡墨圖(即惡墨、丑墨、邋遢墨……),其藝術創作亦迎來新的高峰期:恣意的個性,甚至狂妄,通過「點」之墨法,猛烈地爆發出來。身居兩城之際,石濤曾兩度受康熙帝召見,而後心情大變,懷抱著一顆恭維心,進京報效皇帝。然而,在京城期間,時逢正統派繪畫佔主流之際,京派畫壇似乎不歡迎他這個「狂妄之徒」。後又因機緣接觸五代與北宋時期山水名作。天生悟性超強的石濤,無意間迎來藝術生涯中的創作峰巔期。其繪畫風格亦發生轉變,從恣意激烈轉至厚重沉穩,所留代表作,如《搜盡奇峰打草稿長卷》、《游華陽山圖軸》等。不但大局畫面有深思,而且細微處有技巧處理 。
然而「功名」幻滅,幾經人間辛酸冷遇,石濤幡然醒悟。1690年冬天,時年56歲的他,懷著極度苦悶的心情,黯然離京,重返揚州。痛定思痛後,石濤蓄發改道,自取別號「大滌子」,開始潛心一志研究繪畫理論,並撰寫成《畫語錄》,被後人奉為經典著作。翻閱其晚年這一時期的畫作,以《設色雲山圖》為佳。不過,作品多,品質卻參差不齊,甚至被後世指出「不潔凈」 。
吳冠中認為石濤是現代美術的起點
談起石濤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吳冠中曾指出「中國現代美術始於何時,我認為石濤是起點。」他認為,石濤開創了「直覺說」、「移情說」的藝術觀念,事實上遠早於西方美學有關理論 。
看石濤的作品,全是有感而發,而他的感受更是直接從視覺形象中得到啟示,他對形式美有獨特的敏感。在該文中,吳冠中還分析,「一反陳腔濫調的山水畫程式,石濤的作品直接來源於生活,他表現的都是身處真山真水間的親切感受,且近景、中景居多,活潑潑的山、水、樹、屋就近在眼前。 」
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畫家劉墨亦表示,石濤的畫很少依賴已經形成的固定風格,他是憑自然的性之所至而變化。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梅墨生在解讀石濤論壇上曾言,20世紀的中國繪畫是繞不過石濤。
晚年作品「粗疏草率」或與賣畫應酬有關
縱觀石濤生前身後世界,兩百餘年來,後人對其追捧與爭議一直未有停歇。就近現代名家、大家來講,以揚州八怪、張大千及傅抱石都是非常之「石迷」。從多家言論來看,捧、贊石濤的聲音似乎蓋過批判的厲聲。然而,人無完人。在中國美術史的長河裡,石濤在現代美術發展中的地位無可否認,但站在嚴格的理法角度,其藝術弊病也理應引起反思。
從近現代大家的批判聲中,潑冷水最多的當屬近現代畫大家、學者黃賓虹,其次為趙之謙(1829-1884年,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在綜述石濤一生藝術水平時,黃賓虹在《虹廬畫談》中直接點到石濤痛處,「清湘老人(石濤),早年極能工細,凡人物鳥獸花卉,時有所見。生平所畫山水,屢變屢奇。至其晚年,凡署耕心草堂之作,多粗枝大葉,且用拖泥帶水皴,實乃師法古人積墨、破墨之秘。」對此,在進一步分析石濤晚年藝術遺憾上,著名美術史論家徐建融認為,「晚年的一些作品,也許與賣畫應酬有關,粗疏草率,藝術水準明顯趨向低落。」

『肆』 清朝有個畫家叫揚壽平嗎他有代表作嗎

不是揚壽平而是惲壽平。
惲壽平(公元1633-1690年),清畫家。初名格,字壽平,後以字行,改字正叔,號南田,雲溪外史,白雲外史,東園客,草衣生,巢楓客,橫山樵者。江蘇武進人。不應科舉,以賣畫為生。擅畫山水,花卉。山水秀潤清雅,因嘆服王輝山水,恥為天下第二手,遂改畫花卉,師法徐崇嗣,善沒骨花卉,明潤清麗,秀雅動人,有「惲派」(亦稱「常州派」或「毗陵派」)之稱,著有《南田畫跋》,主張「洗盡塵滓,獨創孤迥」。為「清初六家」之一。書法亦精。著有《甌香館集》。山水受黃公望影響,花鳥發展了徐崇嗣的沒骨法,常州派創始人。
作品列表:
《晴川攬勝圖》
《秋山雨晚圖》
《設色花卉冊》
《仿古山水冊》
《山水圖冊》
《孤月群鳩圖》
《花果圖冊》
《錦石秋花圖》
《花卉冊》
《菊花冊》
《秋塘冷艷圖》

『伍』 水墨、設色、墨筆、潑墨、白描有什麼分別

水墨,即「水墨畫」,中國畫的一種表現形式。一般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畫。由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產生豐富的變化,表現物象,有獨到的藝術效果。
白描,是中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畫法。有單勾和復勾兩種。以線一次勾成為單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據不同對象用濃淡兩種墨勾成。復勾則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據情況復勾部分或白描作品全部,其線並非依原路刻板復迭一次,其目的是為加重質感和濃淡變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復勾線必須流暢自然,否則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體積、質感等均以線條表現,難度很大。因白描作品取捨力求單純,對虛實、疏密關系刻意對比,故而白描有樸素簡潔、概括明確的特點。中國古代有許多白描大師,如顧愷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見於人物畫和花鳥畫。
設色,1. 敷彩;著色。 唐 柳宗元 《省試觀慶雲圖》詩:「設色初成象,卿雲示國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七回:「人家端午日畫的 鍾馗 ,不過是用朱筆大寫意,鉤兩筆罷了;他又偏是要設色的。」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七:「記那畫面上的景物呢,記那幅畫的布局和設色的技巧呢,還是景物和技巧都記?」 2. 比喻以詞藻文采渲染。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黃少司馬》:「[其奏牘]情辭懇摯,不必以設色為工。」 清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一:「游山詩有時地之異宜,隨時隨地,設色布景。」 繪畫時敷色,是運用色彩的效果,表達物象的情境變化和韻味。古人稱為「隨類賦彩」、「活色生香」。 工筆花卉設色,注重物象的固有色及固有色明度的變化,不追求光影效果。設色是在熟宣或絹上進行。從配彩類別上可分為:墨彩、淡彩、粉彩、重彩。具體著色方法有:渲染(又分單色渲染、淡彩渲染、重彩渲染)、平塗、罩染、統染、立粉、積水、沒骨點寫、烘托等。
墨筆,1.濡墨於筆。
2.毛筆。
潑墨,1. 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揮灑在紙上或絹上,隨其形狀進行繪畫,筆勢豪放,墨如潑出。潑墨 唐 陸龜蒙 《和五貺詩·華頂杖》:「拄訪譚玄客,持看潑墨圖。」《宣和畫譜·王洽》:「 王洽 不知何許人,善能潑墨成畫,時人皆號為 王潑墨 。」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畫油畫,他搞素描;你長青綠,他擅潑墨;你雕版畫,他鑿大理石。」 2. 比喻天氣或景物所呈現的暗黑色。 宋 陸游 《雪中》詩:「暮雲如潑墨,春雪不成花。」 清 黃景仁 《真珠簾·花朝雨》詞:「春陰潑墨人愁坐,把雨絲、牽下春雪如磨。」 吳組緗 《山洪》十:「近處山上茂密的樹林蔚成大塊大塊的重色潑墨。」

『陸』 國寶檔案 花鳥圖冊

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花鳥圖冊》,是絹本設色畫,由十幅花鳥畫組成,共畫了雞冠花、牡丹、水仙、萱草、荷花、梅花等十種花卉。十幅花鳥畫既獨立成章,又彼此相連,構成一個精美的冊頁。《花鳥圖冊》的作者是義大利畫家郎世寧。清康熙年間,郎世寧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從小學習繪畫,有扎實的繪畫功底,他的畫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被邀請進入皇宮,成了一名宮廷畫家。

畫作基本保持了中國花鳥畫的格局和特色,先用極細膩的線條勾勒,再配上柔麗的色彩,把花鳥的自然情態表現得惟妙惟肖。更可貴的是,畫既保持了中國花鳥畫的畫法,又融入了西方繪畫技巧,注重明暗變化,講究立體效果,使畫面更加美麗動人。

『柒』 這位老畫家畫的花卉,設色十分( )在括弧里填上用「濃」字組的詞語

這位老書畫家畫的花卉,設色十分(濃艷)。

『捌』 吳茀之的作品掇英

《富貴神仙》(紙本設色,172.5x93cm,1924年)
《大吉圖》(設色紙本,立軸,鈐印:盧臣、茀之、香祖 140×48cm,1924年)
《山水》(設色紙本,立軸,鈐印:茀之(白)、師觀生居(白),32×57cm,1928年)
《玉蘭鸚鵡圖》(設色紙本,立軸,鈐印:茀之(白),137×33cm,1932年)
《公雞紫藤》(1933年)
《松鷹竹石圖》(設色紙本,立軸,鈐印:希齋(朱) 樂三之印(白),136×68cm,1933年)
《香溫茶熟》(設色紙本,立軸,鈐印:吳溪子,131×32cm,1934年)
《墨荷》(水墨紙本,立軸,鈐印:茀之(白文),136×33.5cm,1935年)
《松鷹》(1936年)
《山水 花鳥 人物冊頁 冊頁 十六開選》(設色紙本,鈐印:吳徵之印(白) 山陰張氏(白) 一飛畫記(朱) 坤伯(白) 亞塵(朱) 文侯(朱) 樂三(朱) 公展(朱) 王震大利(白) 一亭(朱),36×24cm×16,1937年)與陸抑非等合作
《指畫花卉》(水墨紙本,四屏,鈐印:吳茀之(朱文) 茀之(朱文) 用慰勞人(白文),67×28cm×4,1937年)
《山水 花鳥 人物冊頁 冊頁 十九開選》(設色紙本,鈐印:茀之(白) 朱文侯(朱) 景峰(朱) 唐雲印信(白) 天奇指畫(朱) 賢(朱) 小瑜(白) 俞劍華印(白) 一飛(朱),32×23cm×19。1936年)與唐雲等合作
《凌波仙子》(設色紙本,屏軸,鈐印:茀之(白);吳溪之印(白) ,140×33cm,1938年)
《菊石圖》(紙本,立軸,鈐印:吳茀之,126×51cm,1941年)
《花卉》(紙本,立軸,鈐印∶吳茀之,99×34cm,1943年)
《清供》(設色紙本,立軸,136×33cm,1944年)
《金桂圖》(設色紙本,立軸,設色紙本,立軸,176×48cm,1945年)
《煨芋圖》 (1945年)
《壽桃》(設色紙本,立軸,鈐印:吳溪子、茀之、用慰勞人,136×68cm,1945年)
《鮮魚釀酒圖》 (1945年)
《虎》(1946年)
《秋色》(設色紙本,鏡片,91×41cm,1946年)
《春色滿江春圖》(設色紙本,立軸,鈐印:白文印:茀之書畫、諸樂三印,151×40cm,1947年)與諸樂三合作
《竹鳥圖》(水墨紙本,立軸,鈐印:茀之(朱)、唐雲(白)、大石(朱),130×40cm,1948年)與唐雲合作
《春來相與護龍雛》(1948年) 《清影-白梅》 (1949年)
《竹林飛雀》(設色紙本,立軸,162×39cm,1954年)與唐雲合作
《秋色斑斕》 (1954年)
《多子圖》(設色紙本,立軸,124×66cm,1957年)
《一丈紅爭萬里霞》 (1958年)
《花卉》(設色紙本,鏡心,鈐印:吳溪、看吳山樓,151×58.5cm,1958年)
《歲寒三友》(設色紙本,鏡心,鈐印:吳茀之(白),139×45cm,1960年)
《蘭竹雙清》 (1960年)
《盆菊圖》(1961年)
《紫藤》(設色紙本,立軸,鈐印:茀之書記、溪,103×65cm,1961年)
《和平之春》 (設色紙本,立軸,98×49cm。1962年)
《桃花飛燕》 (1962年)
《花卉》(設色紙本,四屏,鈐印:吳茀之印(半朱文半白文)、茀之(朱文)、香祖(朱文),137×33cm×4,1962年)
《鷹擊長空圖》(178.5×48cm,1962年)
《秋色斑斕》(設色紙本,立軸,鈐印∶茀之、浦江吳溪,180.5×48cm,1962年)
《丹花碧葉》(設色紙本,立軸,鈐印:吳療之印(半朱文半白文)、茀之(朱文),134×68.5cm,1962年)
《降龍松》(1963年)
《梅石水仙》(設色紙本,橫副,鈐印:吳療之印(半朱文半白文)、吳茀之(白文)、看吳山樓(白文),45×241cm,1963年)
《凌霄天矯聞天雞》( 紙本設色,立軸,鈐印:茀之,112x33.5cm,1963年)
《蘭竹》(紙本水墨,115x55cm,1963年)
《霜天爛漫》(設色紙本,鏡心,204×92cm,1963年)
《清供》(設色紙本,立軸,鈐印:茀之、吳茀子,136×48cm,1963年)
《歲寒不改色》(設色紙本,鏡心,鈐印:吳、茀之、吳溪子,41×68cm,1964年)
《美人蕉圖》(設色紙本,立軸,鈐印:茀之(朱) 吳溪子(白) 看吳山樓(白),134×67cm,1964年)
《秋果》(設色紙本,立軸,鈐印:「吳茀之」朱文方印、「香祖」朱文方印,95×44cm,1965年)
《良秋競艷圖》(設色紙本,橫幅,鈐印:吳溪(白) 老茀(白) 應小聾(朱) 澄園老人(朱),140×50cm,1966年)與譚建丞合作
《花卉》(水墨紙本,四條屏,鈐印:1.「用慰勞人」白文方印、「吳衟之」朱文方印。2.「衟之」朱文印、「用慰勞人」白文方印。4.「用慰勞人」白文方印。5.「衟之」朱文印,67×27cm,1967年)
《籬菊》 (1972年)
《墨竹》(水墨紙本,立軸,鈐印:吳溪、唐雲印信,32×22.5cm,1972年)
《菊石圖》(設色紙本,立軸,鈐印:吳溪子,136×34cm,1973年)
《歲朝清供》(設色紙本,立軸,鈐印:吳溪(白)之(朱)之七十後(朱)用慰勞人(白),67.2×37.4cm,1974年)
《美人香草》 (1975年)
《春酣》(設色紙本,立軸,鈐印:吳療草堂(白文)、浦江吳療(朱文),78×60cm,1975年)
《花鳥》(設色紙本,立軸,鈐印:茀之、吳茀之,137×28cm,1976年)
《螃蟹》 (1977年)
《馬櫻花》(設色紙本,89×46cm)
《美意延年》(設色紙本,鏡心,153×82cm)
《雪竹寒禽》(水墨紙本,立軸,172×93cm)
《秋韻》(設色紙本,鏡心,93×39cm)
《關公造像》(水墨紙本,立軸,127×65cm)
《三友圖》(設色紙本,立軸,108×54cm)
《花好月圓》(鈐印: 吳溪 茀之七十後作 生於庚子,68×42cm)
《柳雁》(鈐印:吳 吳溪,37×51cm) 《行書毛主席詩》(136×64.5cm,1978年)

『玖』 畫家墨翁是什麼人

倪墨畊耕初依揚州畫家王小梅為役,性穎慧,小梅授法為徒,人物、仕女、佛像取境高逸、尤善畫馬,胡奴瘦馬,作涼秋九月、塞外草衰之景。後至上海,先在豫園席地擱藝。適任伯年過而見之,遂招之至家,為之延譽。自是濡染任法,水墨竹石,設色花卉,腴潤迪勁,擅勝於時,並工山水。後之學任頤者,皆從墨耕取法。倪一度與綽號薛大塊頭之薛文華為偶。此幀作於丙午(1906)年,正當盛年,筆墨較任伯年為從逸。以牛尾部作正寫,羅兩峰,齊白石亦有是舉。雖簡筆焦墨,牛體細毛不讓工筆,稚氣未脫之孩童,刻畫尤為傳神。任氏見而賞之,誠非虛譽也。

『拾』 清代畫家王黼曾

王黼曾(清),字西

唐,庠生。山東掖縣

人,天性灑脫,畫花

卉、翎毛並臻工妙。擅

寫設色花卉,自訂潤

例,畫紅牡丹一枝,收

京錢百枚。人爭購其

畫。《續掖縣志》

雲:「興酣落筆,飄然有

出塵之致。」

熱點內容
廈門情人節套餐 發布:2025-08-05 04:15:07 瀏覽:43
櫻花妖犬神 發布:2025-08-05 04:12:47 瀏覽:597
玫瑰byacome 發布:2025-08-05 04:10:00 瀏覽:23
丁香酚什麼類 發布:2025-08-05 04:04:10 瀏覽:812
馬蘭花開雲飛和女兒 發布:2025-08-05 04:03:54 瀏覽:445
小百合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5 04:03:18 瀏覽:693
情人節的好詞好句 發布:2025-08-05 03:49:23 瀏覽:843
鵪鶉百合湯 發布:2025-08-05 03:47:55 瀏覽:517
花卉的雅號 發布:2025-08-05 03:37:22 瀏覽:406
七夕虐人圖 發布:2025-08-05 03:30:06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