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沒骨花卉指

沒骨花卉指

發布時間: 2022-01-12 01:35:00

㈠ 一傳兩,兩傳三,諸暨一縣都曉得是一個畫沒骨花卉的名筆,爭著來買。 正面還是側面描寫

答案:屬於「側面描寫」。

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從側面烘託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通常情況下,文學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畫多採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即直接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去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時恰當地藉助一些側面描寫,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寫無法替代或者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側面描寫幾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歡。

㈡ 沒骨花鳥畫 論文

摘 要:沒骨花鳥畫是我國傳統花鳥畫的畫法之一。沒骨畫不同於工筆及寫意,沒骨中的「沒」字,即為淹沒而含蓄之意。其畫法獨特,直接將顏色畫成花葉,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沒骨花鳥畫技法很多,有沒骨點彩,疊染,接染等。「沒骨」一詞最早見於宋代,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惲壽平,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7/view-3909280.htm
關鍵詞:沒骨花鳥;發展史;繪畫技法
中圖分類號:J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2-0192-01
中國古代繪畫被稱之為丹青,通常是指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其題材大體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為寫意及工筆。其中花鳥畫即指以花卉、花鳥、魚蟲、樹木、蔬果以及禽獸等為描繪對象的繪畫。沒骨花鳥畫是我國傳統花鳥畫的畫法之一。其直接用顏色畫成花葉,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沒骨畫弱化線條,強化色彩,以色彩作為造型的主要手段,因此沒骨畫更能充分發揮色彩的優勢。
「沒骨」一詞在中國繪畫史上,最早見於宋代。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曾記載徐熙的後代作花卉:「不用墨筆,直以彩色圖之,謂『沒骨圖』」。蘇轍也曾說過:「徐熙畫花落筆縱橫,其子崇嗣變格,以五色染就,不見筆跡,謂之『沒骨』」。由此看來,徐熙之子徐崇嗣發展豐富了徐熙的繪畫風格,並從中創出「沒骨」花鳥的風格來。到了清代,徐崇嗣的「沒骨」花卉作品已實難見到。我們看到惲壽平的作品一再題「擬北宋沒骨法(山水花鳥冊·出水芙蓉)。「二種牡丹用北宋徐崇嗣法」(設色牡丹)。「擬北宋徐熙賦色」(寫生花卉圖冊)。清代著名畫家惲壽平的沒骨花鳥畫以清秀、明麗為特點,代替了濃艷富麗,其畫作大為清代統治階層所欣賞,很快成為清代院體花鳥的正宗,同時也博得了當時眾多的貴族和一般市民的愛好。雖然惲壽平一再註明其師法淵源,我們任然可以在其作品和藝術成就來看,惲壽平可謂是創新開派的大家,其在繪畫技法上追隨徐熙、徐崇嗣,更在創作思想上遵循了文人畫的美學意境。
中國水墨畫,講究精、氣、神,由此對畫的意境必然有很高的要求。在中國眾多的傳統繪畫方法中,沒骨畫就為一例。沒骨畫不同於工筆及寫意,沒骨中的「沒」字,即為淹沒而含蓄之意,講究運筆和設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不需打底稿,不以線條勾畫輪廓為主要的繪畫語言,更不用放底樣拓描。在書法里把筆鋒所過之處稱為「骨」,其餘部分稱為「肉」。在沒骨畫中將水,墨,色,筆融於一體,需要畫者做到胸有成竹,而一氣呵成。「沒骨」法在表現客觀的花卉時較「勾染」法有更加自由的表現空間。既同工筆一般謹嚴工緻,也似意筆花卉那樣點染自如。能工能寫,亦寫亦工,謹嚴者猶如工筆,點染自如若寫意之筆墨淋漓,收放自如地去表現為之感動的自然。假如寫意畫法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那麼可以說沒骨畫法就是在極似中求不似。惲壽平認為「白陽、包山寫生皆以不似為妙,予則不然,惟能極似,乃稱與花傳神」。他又說:「寫生家神韻為上,形似次之,然失其形似,則亦不必問其神韻矣。」所謂「極似」,是指「沒骨法」有嚴格的具體形體;所謂「不似」,是其有點染意象參破墨法之妙趣。其以用筆含蓄俊逸、設色清淡、鮮澤曲雅、清新秀潤、生機盎然、文質相兼的藝術感染力聞名於畫史。也正因為它的這些特點,造成了許多人對它的表現形式界定得很模糊。
沒骨花鳥畫技法很多,其中的第一種較工細如雙鉤填彩法,不同之處是略去雙鉤的墨線,靠色彩的層層加染而成。第二種畫法是先工整色,即在未乾前以其它類似的色彩點染局部,類似色破墨。因為使用熟紙,故產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帶斑駁的色彩變化。第三種畫法較為疏放稍帶寫意的筆意,直接以色彩點染,一次完成。這些技法都是輔助技法,目的是增強畫面的質感和層次作用。沒骨畫講究用筆、用墨、用色。妙在巧用出奇,要求點筆有物。點法用筆要靈動、輕松、灑脫,講究運筆之挑剔頓挫的變化。一氣落筆,氣和為主,意求神韻,點必藏鋒,含蓄細蘊。也就是說「見筆」。而「見筆」對於本來就無墨線輪廓的沒骨畫來說就更為珍貴了。如果一味的追求技法,失去用筆,那麼就只能說是一種純粹的製作,畫面則缺乏靈動的氣息。
在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史中,沒骨花鳥畫已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花鳥畫藝術之所以能歷經千年而經久不衰,關鍵在於中國歷代花鳥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做到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各個時代的繪畫都有新內涵,在當代花鳥畫壇中也不乏勇於探索、創造,推動發展的畫家。由此構成了中國花鳥畫藝術波瀾壯闊的發展史。

㈢ 擅於沒骨花卉的畫家有誰

沒骨」畫法,就是畫畫時,用筆較柔,以用清墨或彩墨暈寫,將用筆和設色巧妙回融合在一起,答少見勾勒,重在意蘊,呈現出來的畫面柔和無骨,是中國畫的一種畫法。 在中國繪畫史上,惲壽平(1633—1690)就是一位善畫沒骨的一位大畫家。他承襲徐崇嗣沒骨花法,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他的沒骨花卉逸筆草草,自成格調,與王時敏、王鑒、王翚(hui)、王原祁、吳歷合稱為「清六家」。

㈣ 沒骨花鳥畫的介紹

沒骨花鳥畫:我國傳統花鳥畫的一種畫法。它直接用顏色畫成花葉,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這種畫法始於五代,又稱「沒骨畫法」。

㈤ 中國花鳥畫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畫法和藝術風格,概括來說可以分為工筆和寫意,從色彩差異,可以分為

中國花鳥畫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畫法和藝術風格,概括來說可以分為工筆和寫意,從色彩差異,可以分為水墨寫意(墨分五彩)和工筆重彩。

中國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的三大畫科之一,花鳥畫描繪的對象,實際上不僅僅是花與鳥,而是泛指各種動植物。按傳統的分法,可以分成為花卉、蔬果、翎毛、草蟲、禽獸等類。

中國花鳥畫不是僅僅為了准確描繪現實中的花卉禽鳥,而是集中體現了中國人與自然生物的審美關系,是畫家藉以抒發自己情感,間接反映社會生活並體現一定的社會精神。

(5)沒骨花卉指擴展閱讀:

中國花鳥畫有悠久的歷史,在唐代花鳥畫已經相當成熟,經五代直至宋元,花鳥畫與山水畫一樣逐漸成為中國繪畫的主流。中國花鳥畫在長期發展中,也形成了多種繪畫技法和多種繪畫風格。概括可以分為工筆和寫意兩大類。根據繪畫手法和繪畫色彩可以分為水墨花鳥畫、工筆設色花鳥畫,白描花鳥畫和沒骨花鳥畫等諸多種類。

㈥ 沒骨花鳥畫最早出現在什麼朝代

沒骨花鳥畫
出現在宋
代。
代表:宋徽宗趙佶的沒骨花鳥畫
望採納,謝謝。

㈦ 四僧分別有哪些繪畫風格

明末清初,聚集於江南地區的一批遺民畫家,呈現出與正統派相左的藝術追求。南京的金陵八家,以龔賢為首,包括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謝蓀、胡蓀,他們遁跡山林,潔身自好,重視師法自然,主要描寫南京一帶風光,揭示山川之美,抒發真切感受,廣泛學習前人之長,以扎實的功力求突破成規,創立新意,風格雖各有不同,但均具有清新怡人的意趣。同時,稱譽南京的還有陳卓、王概、柳口、張風等人。

「四僧」是指石濤、朱耷、石濤、漸江4人。前兩人是明宗室後裔,後兩人是明代遺民,4人均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他們借畫抒寫身世之感和抑鬱之氣,寄託對故國山川的熾熱之情。藝術上主張「借古開今」,反對陳陳相因,重視生活感受,強調獨抒性靈。他們沖破當時畫壇摹古的樊籬,標新立異,創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揚、不守繩墨、獨具風採的畫風,振興了當時畫壇,也予後世以深遠的影響。其中石濤、朱耷成就最為顯著。石濤的山水不宗一家,戛然自立,景色鬱勃新奇,構圖大膽新穎,筆墨縱肆多變,格調昂揚雄奇,是清初最富有創造性的畫家。朱耷以花鳥畫著稱,繼承陳淳、徐渭傳統,發展了潑墨寫意畫法。作品往往緣物抒情,以象徵、寓意和誇張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抒發憤世嫉俗之情和國亡家破之痛。筆墨洗練雄肆,構圖簡約空靈,景象奇險,格調冷雋,達到了筆簡意賅的藝術境地。對後來的揚州八怪和近現代大寫意花鳥畫影響重大。石濤的山水從黃公望、王蒙變化而出,以真景為粉本,描繪重山復水,繁密而不迫塞,用渴筆禿毫層層皴染,厚重而不板滯,具有雄偉壯闊,蒼茫渾厚的氣勢。與石濤並稱「二石」。漸江的山水取法倪瓚,多繪名山大川,尤善於寫黃山真景,構圖簡潔,丘壑奇倔,干筆渴墨勁峭整飭,境界荒寂,富有清新靜穆之致,真實地表現了名山之質。他與石濤、梅清有黃山派之稱,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合稱海陽四家,形成了新安派。

清初至康熙(1662~1722)年間,還有一些畫派、畫家各擅長其能。惲壽平的沒骨花卉畫,以極似求不似,風格清新淡雅,影響廣泛,被稱為常州派或南田派。袁江的界畫結構精微,氣勢雄偉,為清代界畫名家,其侄袁耀承其畫風,有袁氏畫派之稱。其他地方性流派還有羅牧的江西派、藍孟、藍深的武林派等。另外還有禹之鼎、王樹轂、謝彬、上官周等人,善於畫人物、肖像。周昉、張穆善於畫龍、馬,傅山、普荷、法若真、黃向堅等善於畫山水,均負有時名。

㈧ 這寫的內容是什麼,字畫怎麼樣

款識,仿南田老人筆意,寫於??山房赤齋煥城,赤齋是字型大小,煥城為畫家名,法南田老人指仿惲壽平風格,惲南田(1633-1690),名格,字惟大,後改字壽平,以字行。南田是他的號。作為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他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照片太小,無法完全看清。

㈨ 惲壽平的沒骨花鳥是工筆還是寫意

惲壽平不畫寫意。說寫意也不能完全說是憑感覺隨意畫個印象,挺大程度是從技法方面說的,像唐寅陳淳的花鳥那叫寫意,表現上以筆法和墨法為中心。

㈩ 清初畫家 的沒骨花卉畫,明麗秀潤,一洗時習而獨開生面

惲壽平。
惲壽平(1633—1690),初名格,字壽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別號南田,一號白雲外史、雲溪史、東園客、巢楓客、草衣生、橫山樵者。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畫家。創常州派,為清朝「一代之冠」。特點是以瀟灑秀逸的用筆直接點蘸顏色敷染成畫,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為滿足,有文人畫的情調、韻味。其山水畫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韻、情趣取勝,與「四王」、吳歷並稱「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詩文和書法,詩被譽為「毗陵六逸之冠」。書法主要學褚遂良,被稱為「惲體」。

熱點內容
昭通櫻花苗 發布:2025-08-05 10:43:26 瀏覽:732
茅盾筆下荷花 發布:2025-08-05 10:40:21 瀏覽:911
海棠抗病品種 發布:2025-08-05 10:17:22 瀏覽:826
七夕等候 發布:2025-08-05 10:00:40 瀏覽:963
百合深淵gl 發布:2025-08-05 09:57:19 瀏覽:762
全球綠植網 發布:2025-08-05 09:52:34 瀏覽:705
花卉世界贊美 發布:2025-08-05 09:45:48 瀏覽:406
情人節覺醒翅膀 發布:2025-08-05 09:37:13 瀏覽:784
櫻花繪圖 發布:2025-08-05 09:29:36 瀏覽:373
詩集櫻花贊 發布:2025-08-05 09:24:30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