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快繁技術

花卉快繁技術

發布時間: 2022-01-12 01:11:12

A. 長壽花的組織培養與快繁

物種名:長壽花
拉丁名/學名:Kalanchoe blossfeldiana
別名:矮生伽藍菜、聖誕伽藍菜、壽星花
科屬:景天科伽藍菜屬
原產地:馬達加斯加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長壽花為多年生肉質草本。莖直立,株高10~30厘米。葉肉質交互對生,橢圓狀長圓形,深綠色有光澤,邊略帶紅色。圓錐狀聚傘花序,花色有緋紅、桃紅、橙紅、黃、橙黃和白等。花冠長管狀,基部稍膨大,花期2~5月。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長壽花原產非洲。喜溫暖稍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生長適溫為15~25℃,夏季高溫超過30℃,則生長受阻,冬季室內溫度需12~15℃。低於5℃,葉片發紅,花期推遲。冬春開花期如室溫超過24℃,會抑制開花,如溫度在15℃左右,長壽花開花不斷。
長壽花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的砂壤土為好。長壽花為短日照植物,對光周期反應比較敏感。生長發育好的植株,給予短日照(每天光照8~9小時)處理3~4周即可出現花蕾開花。
[編輯本段]主要品種
常見品種有卡羅琳(Caroline),葉小,花粉紅。西莫內(Simone),大花種,花純白色,9月開花。內撒利(Nathalie),花橙紅色。阿朱諾(Arjuno),花深紅色。米蘭達(Miranda),大葉種,花棕紅色。塊金(Nugget)系列,花有黃、橙、紅等色。四倍體的武爾肯(Vulcan),冬春開花,矮生種。另外還有新加坡(Singapore)。肯亞山(MountKenya)、薩姆巴(Sumba)、知覺(Sensation)和科羅納多(Coronado)等流行品種。
同屬觀賞種有玉吊鍾(K.fedtschenkoi)、褐斑伽藍(K.tomentosa)和榛狀落地生根(K.tubiflora)等。
[編輯本段]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在5~6月或9~10月進行效果最好。選擇稍成熟的肉質莖,剪取5~6厘米長,插於沙床中,澆水後用薄膜蓋上,室溫在15~20℃,插後15~18天生根,30天能盆栽。常用10厘米盆。如種苗不多時,可用葉片扦插。將健壯充實的葉片從葉柄處剪下,待切口稍乾燥後斜插或平放沙床上,保持濕度,約10~15天,可從葉片基部生根,並長出新植株。
組培繁殖:美國和法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應用長壽花的莖頂、葉、莖、花芽和花等作為外植體,用MS培養基加2毫克/升激動素和0.1毫克/升萘乙酸,誘導不定芽。再用1/2MS培養基加1毫克/升吲哚丁酸誘導生根。在室溫25~27℃、光照16小時下,經4~6周就能長出小植株。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盆栽後,在稍濕潤環境下生長較旺盛,節間不斷生出淡紅色氣生根。過於乾旱或溫度偏低,生長減慢,葉片發紅,花期推遲。盛夏要控制澆水,注意通風,若高溫多濕,葉片易腐爛,脫落。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也可以用"卉支"15-15-30盆花專用肥。為了控制植株高度,要進行1~2次摘心,促使多分枝、多開花。長壽花定植後2周用0.2%比久噴灑1次,株高12厘米再噴1次。這樣能有效地控制植株高度,達到株美、葉綠、花多的效果。在秋季形成花芽過程中,可增施1~2次磷鉀肥。
同時,在長壽花的栽培過程中,可利用短日照處理來調節花期,達到全年提供盆花的目的。
[編輯本段]病蟲害防治
主要有白粉病和葉枯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和蚜蟲危害葉片和嫩梢,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防治。
[編輯本段]其他注意事項
長壽花植株小巧玲玫,株型緊湊,葉片翠綠,花朵密集。是冬春季理想的室內盆栽花卉。花期正逢聖誕、元旦和春節,布置窗檯、書桌、案頭,十分相宜。用於公共場所的花槽、櫥窗和大廳等,其整體觀賞效果極佳。由於名稱長壽,故節日贈送親朋好友長壽花一盆,大吉大利,長命百歲,也非常合適,討人喜歡。
長壽花喜陽光充足,家庭培養一年四季都應放在有陽光直射的地方。但夏季中午前後宜適當遮陽,可移放至室內,否則光照太強,易使葉色發黃。反之,若光照不足,不僅枝條瘦弱細長,葉面薄而株形不美,而且開花數量減少,花色不鮮艷,並會引起葉片大量脫落,失去觀賞價值。
長壽花耐乾旱,故不需大量澆水,只要每隔3天—4天澆透一次水,保持盆土略濕潤即可。冬季低溫時和雨季要控制澆水,以免爛根。
生長旺季可每隔2周—3周施一次稀薄復合液肥,促其生長健壯,開花繁茂。11月份花芽形成後增施1次—2次0.2%磷酸二氫鉀或0.5%過磷酸鈣液,則花多色艷花期長。
冬季需注意防寒,室溫不能低於12℃,以白天15℃—18℃、夜間10℃以上為好。如果溫度過低,則葉片發紅,開花期推遲或不能正常開花,影響節日觀賞。
長壽花具有向光性,因此生長期間應注意調換花盆的方向,調整光照,使植株受光均勻,促使枝條向四周各方勻稱生長。
花謝後要及時剪掉殘花,以免消耗養分,影響下一次開花數量。一般於每年春季花謝後換一次盆,盆土選用腐殖質土4份、園土4份、河沙2份,另加少量骨粉混合配製而成。這種培養土疏鬆肥沃、排水性能好,呈微酸性,有利於長壽花生長發育。
[編輯本段]人工栽培規模
長壽花臨近聖誕節日開花,擁簇成團,花色豐富,是惹人喜愛的室內盆栽花卉。長壽花是由德國人波茨坦(R.Blossfeld)自非洲南部引入歐洲。但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在歐洲較廣泛的栽培觀賞。至今,世界的花卉出口大國荷蘭,1995年長壽花的產值己達到3330億美元,列盆花生產的第三位。在丹麥,盆栽長壽花已成為丹麥盆栽花卉之冠,產量與產值均列第一位。說明長壽花在盆栽花卉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並成為國際花卉市場中發展最快的盆花之一。
我國栽培長壽花的時間不長,20世紀30年代引種作為多漿植物栽培,栽培數量很少,主要在大城市的公園或大學的小溫室中。到90年代才從國外引種優良品種,開始在公共場所的栽植槽中擺放。目前,一些合資園藝公司已小批量生產供應市場。由於長壽花花期長、耐乾旱、栽培容易、裝飾效果好,其發展的前途還是看好的。
[編輯本段]相關花語
大吉大利、長命百歲、福壽吉慶

B. 花卉繁殖地方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法有什麼意義

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是指在無菌條件下,採用人工培養基及人工培養條件,對植物體離體器官、組織或細胞誘導分化,使其增殖、生長、發育而形成完整植株的繁殖方法,簡稱組培或組培繁殖,獲得的無菌苗叫試管苗。

植物組培快繁是根據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植物體上每個具有細胞核的細胞,都具有該植物的全部遺傳信息和產生完整植株的能力。植物組培快繁具有以下意義:①組織培養與傳統的無性繁殖相比,工作不受季節限制,而且經過組織培養進行無性繁殖,具有用材少、速度快等特點,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整齊一致的植株;②在花卉育種上,主要在胚胎培養、單倍體育種、體細胞雜交和植物基因工程等方面應用較多。通過組織培養,可縮短育種年限和世代,也有利於基因突變中隱性突變的分離;③運用組織培養,苗木的復壯過程很明顯,對於長期運用無性方法繁殖並開始退化的花卉種類,採用組培方法繁殖,可使個體發育向年輕階段轉化;④一些用無性繁殖方法來繁衍的花卉種類,易導致病毒積累,影響花卉的觀賞效果。而植物在莖尖生長點區幾乎不含病毒,可用莖尖培養來獲得無病毒植株;⑤很多無性繁殖的植物因沒有種子供長期保存,其種質資源傳統上只能在田間種植保存,耗費人力物力,且資源易受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影響而丟失。而用組培可節省人力、物力,延長保存期。

由於組織培養不光需要大量的設備以適應無菌擴繁的條件,而且還需要繁瑣的操作以完成組織的分離及培育,並且要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員來操作完成。因而一般的家庭條件下,如果不做商品化擴繁及銷售的話,可不作考慮。在本書中對花卉組培的技術細節不作詳細介紹。

C. 花卉組培論文

不同基質對幾種花卉組培苗移栽影響的試驗研究

摘要:本試驗通過對卡特蘭、大花蕙蘭、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的組培苗移栽到不同的基質中,比較其成活率和長勢,以期篩選出適宜各種花卉組培苗移栽的基質配方。結果表明:卡特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苔蘚+1/2砂子,移栽成活率高達100%;大花蕙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苔蘚,移栽成活率達100%;非洲紫羅蘭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蛭石,其成活率達到98%;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蛭石+1/2草炭,其移栽成活率為96.7%;捕蠅草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2椰絨+1/2珍珠岩,其移栽成活率達到100%;長壽花組培苗最適宜移栽的基質為1/3珍珠岩+2/3蛭石,其移栽成活率達到96.7%。
關鍵詞: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基質:移栽

當今植物生物技術已發展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個生產領域運用生物技術已收到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中利用組織培養進行種苗的快速繁殖是運用最廣、效果最好的一項生物技術。組織培養繁殖種苗,具有能保持本品種特徵特性,繁殖系數高,繁殖迅速,便於工廠化和集約化生產等特性,是人們廣泛應用的一項技術。利用組織培養進行快繁具有常規方法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所以組織培養是快速繁殖和無土栽培技術中較為熱門的植物繁育方法。但在繁殖過程中,移栽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只有移栽成功,組培苗才能實現它的價值。為此,我們對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的組培苗進行了移栽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移栽的基質配方。
l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用天津農學院組培實驗室培養的卡特蘭、大花蕙蘭、非洲紫羅蘭、新幾內亞鳳仙、捕蠅草、長壽花為移栽材料。移栽植株的大小為,卡特蘭的葉展開度在2 cm~2.5 cm(厘米)之間,大花蕙蘭的株高在7 cm(厘米)左右,新幾內亞鳳仙和長壽花的株高為3 cm(厘米)左右,非洲紫羅蘭的葉展開度在3 cm(厘米)左右,捕蠅草的株高在3 Cm(厘米)左右。
1.2 方法
1.2、1 組培苗的鍛煉將幾種花卉的組培苗從培養室取出,放置於煉苗室中,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75%左右,避免陽光直射。放置2 d~3 d(天)後,打開瓶蓋,讓幼苗適應外界環境,早晚用噴霧器對幼苗和室內進行噴霧,以維持室內較高的濕度環境。經一個星期的煉苗過程,即可進行移栽。而捕蠅草在煉苗時,不打開瓶蓋,放置3 d~4 d(天)後立即移栽。
1.2.2 移栽基質的准備將苔蘚、樹皮、椰絨等有機基質用1%KMnO4溶液浸泡3 h(小時),之後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做到不殘留KMnO4溶液;把砂子、蛭石、珍珠岩等無機基質收稿日期:2004—03—1366用常規滅菌法滅菌,後配成移栽各種花卉組培苗的基質配方。卡特蘭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1/2苔蘚+1/2砂子;③1/2苔蘚+1/2蛭石;④苔蘚;⑤1/2苔蘚+1/2樹皮。其具體做法就是在盆底分別放置樹皮、砂子、蛭石,然後再在上面放上苔蘚。移栽時要將卡特蘭的根均勻分放於苔蘚之中,要栽緊,栽實,使根系緊密接觸苔蘚,以吸收養份和水份。大花蕙蘭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 苔蘚;②1/2樹皮+1/2碎石;③1/2苔蘚+1/2砂子;④1/3樹皮+1/3椰絨+1/3砂子;⑤蛭石。移栽時在盆底放上砂子,然後在砂子上面分別放上苔蘚、椰絨+樹皮、蛭石。把苗栽直、栽實,不能傷到根。非洲紫羅蘭的移栽基質配方:① 蛭石;② 椰絨;③1/2蛭石+1/2草炭;④1/3蛭石+1/3砂子+1/3草炭;⑤7/15蛭石+7/15草炭+1/15雞糞。將各基質按配方攪和均勻,將非洲紫羅蘭栽緊,以防影響根系的生長。新幾內亞鳳仙的移栽基質配方:① 蛭石;②椰絨;③1/2蛭石+1/2草炭;④1/2蛭石+1/2砂子。將基質混合均勻後就可栽植新幾內亞鳳仙了。捕蠅草的移栽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苔蘚;③1/2蛭石+1/2珍珠岩;④1/2椰絨+1/2珍珠岩。選植株較大的栽植到各基質中。移栽長壽花時選用的基質配方為:①蛭石;②1/2草炭+1/2蛭石;③1/5珍珠岩+2/5草炭+2/5蛭石;④1/2砂子+1/2土壤;⑤1/3珍珠岩+2/3蛭石。直接把長壽花栽植到各基質中。
1、2.3 移栽把基質放到經過消毒的塑料花盆中,組培苗經煉苗後就可移栽了。移栽是用鑷子把各組培苗從培養瓶中取出,分成單株,用清水沖洗干凈根上殘留的培養基,要做到不傷根,然後分別用800倍的多菌靈溶液浸泡植株的根部20 rain(分鍾)。選擇生長勢良好,植株健壯的組培苗,進行移栽。移栽後要用遮陽網遮蔭,並用塑料薄膜覆蓋,要常澆水和噴霧,保持濕度在80%左右;溫度在22℃左右。捕蠅草的移栽苗要放置在裝有水的水槽中,上方加蓋遮陽棚和塑料薄膜,每天進行噴霧和澆水,避免苗子萎蔫。

2 結果與分析2.1 不同基質配比對卡特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為了選出適合卡特蘭組培苗生長的基質,我們選用了4種基質配比,對卡特蘭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並以蛭石做基質作為對照。不同基質移栽卡特蘭組培苗成活率的比較從表1可以看出,卡特蘭組培苗的移栽以1/2苔蘚+1/2砂子的復合基質最為適宜,其幼苗移栽成活率可達100%,而且植株長勢最強;其次的移栽基質是以1/2苔蘚+1/2樹皮和1/2苔蘚+1/2蛭石的復合基質,幼苗的成活率在7O%以上;以單獨苔蘚為基質的更差一些;而用蛭石作為移栽的植株成活率最低,並且植株長勢最弱。說明移栽卡特蘭最好以苔蘚加通透性強的基質為好。2.2 不同基質配比對大花葸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在移栽大花蕙蘭的試驗中,我們選用了4種基質配方對大花葸蘭的組培苗進行移栽,並以蛭石做基質作為對照,以比較哪種基質更適合大花葸蘭苗的移栽和生長。不同基質移栽大花蕙蘭成活率的比較從表2結果可以得出結論,以單獨苔蘚為基質的大花葸蘭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達到100%,而且植株長勢最強,植株高度達到10.8 cm(厘米);而以1/2苔蘚+1/2砂子和1/2樹皮+1/2碎石為基質的次之,以1/3樹皮+1/3椰殼纖維+1/3砂子為基質時的成活率更低一些;以蛭石為基質的成活率最差,植株長勢最弱。說明大花葸蘭組培苗的生長需要較好的通透性,以苔蘚和苔蘚加大顆粒的基質為好。2.3 不同基質配比對非洲紫羅蘭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選用4種基質和蛭石為對照對非洲紫羅蘭的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比較各種基質中組培苗的成活率和長勢。觀察一個月後,調查成活率和植株開展度,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基質移栽非洲紫羅蘭組培苗,其成活率和長勢有很大的差異,其中以移栽到蛭石中的其成活率和植株開展度明顯高於其它幾種基質配比的,成活率達到98%,開展度達11.0 cm(厘米);而以1/2蛭石+1/2草炭、1/3蛭石+1/3砂子+1/3草炭和椰絨為基質的植株成活率和長勢逐漸下降;但以7/15蛭石+7/15草炭+1/15雞糞為基質移栽非洲紫羅蘭時,其成活率明顯低於其它幾種基質,說明在移栽非洲紫羅蘭組培苗時,不宜在基質中添加有機肥料。最適合非洲紫羅蘭組培苗移栽的基質為蛭石。2.4 不同基質配比對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選用4種基質配方和以蛭石為對照對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進行移栽試驗,將移栽後的鳳仙組培苗放入保溫、保濕的塑料棚中,移栽一個月後進行調查。新幾內亞鳳仙組培苗的移栽適應多種基質,以1/2蛭石+1/2草炭的基質移栽鳳仙組培苗為最好,成活率達到87.1%,植株高度達12.5 cm(厘米);在蛭石、椰絨和1/2蛭石+1/2砂子中組培苗的成活率也較高,生長情況也較好;但在1/2樹皮+1/2碎石中,組培苗的成活率最低,只有33.3%,生長最差,只達5.3 cm(厘米)。說明鳳仙組培苗的生長要求保水性較好的基質,而通透性強的基質不適合鳳仙的移栽。2.5 不同基質配比對捕蠅草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捕蠅草是起源於美洲沼澤地帶的一種植物,其具有捕蟲的功能,是一種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植物。為了研究其組培苗移栽成活的情況,我們選用了3種基質和蛭石作為對照進行捕蠅草的移栽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的捕蠅草移栽配方。移栽一個月後調查其植株成活率和植株長勢用1/2椰絨+1/2珍珠岩移栽捕蠅草時,其組培苗成活率最高,達到100%,而且植株長的最大,達到5.0 cm(厘米);其次是以苔蘚為基質的,成活率為9O%,植株開展度為4.1 cm(厘米);再次為以1/2蛭石+1/2珍珠岩為基質的,成活率為78.6% ;而以蛭石為基質的成活率最低,只有46.7%。這說明以1/2椰絨+1/2珍珠岩配製成的基質更適合於捕蠅草組培苗的生長。2.6 不同基質配比對長壽花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響為了選出適合長壽花組培苗生長的基質,我們選用了5種基質配比,對長壽花組培苗進行了移栽試驗,以比較哪種基質更適合長壽花的生長。觀察一個月後,我們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6所示。從表6可以看出,長壽花組培苗在幾種基質中的成活率都比較高,而且植株的長勢也比較接近,說明長壽花適合多種基質的移栽。但其中以1/3珍珠岩+2/3蛭石的基質最適合。

D. 花卉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有什麼優缺點

有性繁殖是用種子進行播種繁殖,故又稱種子繁殖。其優點是繁殖數量大,回根系完整答,生長健壯。缺點是一些通過異花授粉的花卉容易發生變異,不易保持原品種的優良特徵。
無性繁殖的優點是能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生長快。缺點是繁殖方法不如有性繁殖簡便。

E. 簡述扦插繁殖的優點

有性繁殖是用種子進行播種繁殖,故又稱種子繁殖。其優點是繁殖數量大,根系完整,生長健壯。缺點是一些通過異花授粉的花卉容易發生變異,不易保持原品種的優良特徵。無性繁殖是利用母體營養器官的一部分作為繁殖材料,進行分生、扦插、壓條、嫁接繁殖和組織培養快速繁殖及植物的無融合生殖等,使之形成一個新的個體,所以又稱營養繁殖。無性繁殖的優點是能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生長快。缺點是繁殖方法不如有性繁殖簡便。
以植物組織培養為例,它是快速繁育優良品種無性系苗木的現代高新技術,具有繁殖系數、代數多、育苗時間長、材料消耗少、繁殖效率高的優點,但由於植物組織培養存在一次性投資大,成本高,技術步驟繁雜,技術易傳性差,農民在生產上不能直接利用試管苗,成活率低,推廣難度大等缺點,該技術在實際工廠化育苗中所形成的生產力還相當有限,真正形成大規模產業化的植物品種在世界范圍內不超過上百個。常規育苗如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法、種子繁殖在人類歷史上已經應用了近2000年。目前國內外還在使用,甚至還用它在作論文。它技術簡單,容易推廣的優點決定了它使用壽命很長。但繁殖慢,育苗時間長、材料消耗大、受氣候影響大,每年生產代數少,不能工廠化生產的缺點,長期沒有得到解決。
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經過在全國各地各種氣候帶、各種土壤連續18年的研究、試驗、開發、生產、推廣,已形成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是一項十分成熟的植物高效快繁技術。由於可在簡易條件下使千千萬萬個經特殊訓練的普通人員直接在田間實施,增強了快繁技術的易傳性和大眾化;增強了實際上的綜合快繁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工廠化育苗的生產成本(一次性投資比組織培養快繁技術低幾十倍,完美巧妙地克服了植物組培試管快繁和常規育苗技術的全部缺點,並保留和發揮了它們二者的全部優點)。生產投資效益比可達1:5-1:10以上。
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的高效快繁所有技術指標,都是與試管組培快繁技術指標經過長期對照研究成功後實現的。該技術用大多數植物的一葉一芽,類似試管莖段、莖尖培養的微型繁殖材料單位,經「科隆補液」的特殊處理後,直接接種在輔助有簡易條件的大田沙床上,不需要組培大樓、不需要組培全部設備和瓶瓶罐罐,也不需要常規育苗改進技術電離子處理、磁化處理、自動溫濕控制等設施設備,使大多數經濟植物離體材料在第二代後4天-11天獲得再生完整植株,並且成活率高達85%-98%。大多數植物每15天-60天繁殖一代,可按幾何級數高效快繁。不同植物繁殖系數達到2-15以上,比試管內快繁系數高,比試管快繁結合試管外生根快繁技術的綜合快繁效率也高。大多數植物從一葉一芽單位材料連續繁殖12個月可繁殖數十萬至數百萬甚至上數千萬株純種苗。

F. 觀賞花卉的組織培養技術

花卉組織培養技術
所謂組織培養就是將植物的各類器官組織作為外植體,接種於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並配合一定的營養、激素、溫度、光照等條件,以無菌培養方式增殖的一種生物技術.植物組織培養是在無菌條件下,將植物體的一個器官,如根尖、莖尖、葉、花、未成熟的果實、種子等,或一種組織。
如形成層、花葯組織、胚乳、皮層等,或單個細胞,如體細胞、生殖細胞等,或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或原生質體。
如脫壁後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質體,從植物體取出後,放在潔凈容器內的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給予適宜的培養條件,使它們得以繼續生存或發展,誘發產生愈傷組織、潛伏芽、不定芽、不定根等,或長成完整的植株,統稱為植物組織培養。
由於是在試管內培養,而且培養的是脫離植物母體的培養物,因此也稱離體培養和試管培養。
根據外植體來源和培養對象的不同,又分為植株培養、胚胎培養、器官培養、組織培養、原生質體培養等。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近代生物科學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是生物技術(即生物工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在超凈的組培室中快繁脫毒即工廠化的栽培室中進行的規模生產。
植物組織培養已遍地開花,在世界各地進展很快。培養的材料有莖尖、根尖、花粉、花葯、葉原基、愈傷組織、細胞等,已經培養成功的植物有近千種。

G. 簡要說說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的優點

1、用植物0.3-1.0厘米長的微小外植體作為繁殖單位材料,極大的節約了種質材料,所用外植體繁殖單位材料用量比常規育苗用量少3-8倍;接種速度極快,是組織培養的3-5倍。直接接種在大田沙床或營養袋中,一次成苗直至供應生產,不需任何移動,成活率高。完全離開組培大樓和全部試管快繁的條件,育苗設施簡易比組織培養快繁投入低幾十倍,比常規育苗也低。

2、在獨創的簡易條件下,無論南方北方、不同緯度、不同土壤、不同氣候,一年四季(包括極端溫度:低溫-35度和高溫42度)都可用此法連續快繁,多數品種均可達6--12代。該技術育苗較少受季節影響,一年365天均可接種繁殖。實現每代在原種植物基數上按幾何級數高效增殖。一年中任何一天都可用此快繁技術啟動生產。極大的拓展了技術應用的時間和空間。

3、普及率高。普通人員每天(8小時)可接種3000-5000個單位材料。一個培養四個月的生產技術工人每月可成功培育單一植物品種30,000-10,0000株純種苗。對人才素質要求適應性極廣,生產技術易於推廣;二是個人操作速度比組織培養快繁和常規育苗快得多,當達到一定育苗規模以上時,生產投資效益比可達1:5-1:10以上。它非常節約植物種質材料,一天就可以接種數十萬株至上百萬株(這是組織培養在世界范圍內難以想像的事),易於大面積快繁各種苗木。 ,易於大面積育苗產業化規模快繁各種種苗。

4、操作步驟少,生產技術工藝簡單,經特殊培訓較容易掌握,可廣泛應用於生產。適宜大規模工廠化育苗。普通人員可參加快繁全部生產操作,且速度極快,成苗時間時間短,極大的節約了綜合生產成本和提高了人員的生產效率。一次性投入少、成本低、勞動效率極高.極大地節約了人工開支和提高了育苗生產效率。

5、技術可操作性強,易於產業化。每個經過培訓合格的生產技術骨幹,針對不同植物每月可生產管理3-20萬株苗木,每個訓練4個月以上的普通人員人年均可產出30-100萬株合格種苗。創經濟效益極高。現在在產業化發展中已出現了許多年產量達千萬株以上的項目基地。

6、獲得完整再生植株速度快,繁殖速度快。育苗成活率高達85%--100%。根系發達,一般3-6條根,多的達30-40條根。生根時間短,大多數植物。從接種第一天算起,經過15-60天生根、發芽、獲得完整再生植株、煉苗即可出圃。真正實現了高效快繁。每一再生植株每15-60天繁殖一代,每代增殖系數為2-15倍。具有在原種植物數量基數上按幾何級數高效增殖的顯著特點。這一點同於植物組織培養在試管內快速繁育的優點。

7、採用獨創的一套有效的技術體系和管理經驗,與獨創的針對不同植物的200多種單方或復配方的克隆補液相配合構成了TERNPC的技術指標。

8、再生苗健壯、植株均表現為無變異、開花結果早,豐產性好。許多植物當年在苗圃地就開花結果。有的花卉從接種算起20-70天就開花 ,花大而艷,花期比其它技術方法培育的要長。

9、成熟種苗,純度高、無病蟲、根系發達完整、根長25厘米以上,根數在3-6根,成熟芽飽滿,莖高20-60厘米,定植生產大田成活率90%以上。

10、直接接種培養在營養袋(或穴盤)中的綠苗純度高,無病蟲,生長3-5片葉以上,腋芽飽滿,發枝能力強,根系發達,煉苗質量高,定植生產大田成活率達95%以上,生長速度均超過常規扦插苗的生長速度。

H. 什麼是花卉組培快繁技術

就是利用植物的細胞全能性 細胞形成愈傷組織 這個愈傷組織通俗點專就是你在扦插月屬季這類植物時 下面不是要生根么 生根的部位就是愈傷組織 具體應該經過 先分化 再分化 脫分化 愈傷組織 個體植株 大概就經過這幾個過程!但首先 細胞得是活的 細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受精卵 所以最好是用種子進行培養
它可以利用在花卉上 為什麼說它是快速繁殖呢 說白了就是植物的克隆!你想 就拿玫瑰來說吧 如果我用播種繁殖 它要經過3到4年才能開花 但我用組織培養的花 等它長大就行 而且還保持了親本原有的優良品性! 所以比起其他的繁殖方法 這種是比較快的 而且在科研上它是重要的一項技術 可以為科研提供更多同等的植株 提高可比性

I. 如何進行試管花卉培養

試管花卉培養方法:

  1. 首先我們對母本進行噴施多效唑或矮壯素處理使葉片變小,使內植株矮化,對於迷你月季等可以通容過施用充足的有機肥促進形成大量花芽或花蕾時,再結合噴施多效唑或矮壯素,讓植株的枝條變得緊湊,葉片變得厚而小,這樣更有利於培育成試管花後,狹小環境的生長,也同時讓小植株有更好的抗逆性。壯實的枝條,濃厚的葉片更適於缺光少氣少肥環境的生長發育。

  2. 其次通過快繁技術讓小葉片的枝段變成一棵小的完整的植株,我們可以從葉片已經變小或本來就是小葉片的植株上取材,根據試管的大小我們來決定離體材料的大小,再把他們放到快繁苗床就能快速的生根了,對於迷你月季等我們就取那些帶有花芽的枝段作為離體材料,這樣生根移栽到試管中花就逐漸的開放出來了。

J. 植物快繁技術適合於什麼品種

重慶農民科學家羅彩義的植物高效快繁技術適合於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花卉、苗木、果蔬、葯材等,植物品種不限,地域不限,氣候不限,都可以進行快繁。

熱點內容
海棠抗病品種 發布:2025-08-05 10:17:22 瀏覽:826
七夕等候 發布:2025-08-05 10:00:40 瀏覽:963
百合深淵gl 發布:2025-08-05 09:57:19 瀏覽:762
全球綠植網 發布:2025-08-05 09:52:34 瀏覽:705
花卉世界贊美 發布:2025-08-05 09:45:48 瀏覽:406
情人節覺醒翅膀 發布:2025-08-05 09:37:13 瀏覽:784
櫻花繪圖 發布:2025-08-05 09:29:36 瀏覽:373
詩集櫻花贊 發布:2025-08-05 09:24:30 瀏覽:886
淡泊ks海棠 發布:2025-08-05 08:37:44 瀏覽:18
餐桌插花視頻 發布:2025-08-05 08:32:35 瀏覽: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