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花語
① 閉月羞花成語典故
東漢末年,朝廷內部宦官專權,就是所謂的太監說了算。太監說話管用,那大臣們肯定不開心啊。情急之下,就有大臣想出了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私詔涼州軍閥董卓進京來平定內亂。
說起這個董卓,此人性格粗暴卻有謀斷,還算是個粗中有細的猛將。年輕的時候,他駐守邊塞,黃巾軍起義,曾率軍到中原,結果被打得大敗。後來,他賄賂十常侍,擁兵自重,乾脆自己在涼州當上了一方霸主,過得好不逍遙快活,也不聽皇帝的話了。但其實,董卓這個人很有心計,他一直按兵不動,說白了就是在等待一個好時機。如今,宦官專權,逼急了朝廷里的那些大臣,這就給了董卓一個名正言順回歸朝廷的機會。董卓當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他先讓手下的大將率兵殺入皇宮,將那幫太監們殺了個乾乾凈凈,之後,再大搖大擺地率領部隊進入洛陽。自此,董卓勢力大盛,他更加無法無天了。
得了勢的董卓先是廢黜漢少帝,立漢獻帝,再封自己當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說的話可比皇帝管用多了。前面說過,董卓是個粗暴之人,他得勢之後就濫用刑罰,荒淫無度,看誰不順眼就殺誰,看誰順眼就隨便提拔陞官。
漢朝的大臣們這才明白詔董卓入京勤王這事真的是太失算了,本想著讓董卓這頭惡狼來驅趕宦官那些陰險狡詐的狐狸們,沒想到,狐狸們被趕走了,董卓這頭惡狼卻賴著不走。可眼下,能有什麼辦法再把這惡狼趕走呢?
大臣們中間有個叫王允的,為人正直忠義,他很想除掉董卓這個奸臣。可先不說董卓位高權重,就說他的義子呂布,武功高超,且時時刻刻在董卓身邊侍奉左右,旁人根本近不了董卓的身,更別說殺他了!為此,王允是絞盡腦汁,可就是想不出來一個萬全之策。
這天晚上,王允愁得睡不著覺,就起身走出屋子,來到院子里,對著當空的皓月嘆氣。說來也巧,這天晚上的月亮是又大又亮,掛在半空中,院子里靜悄悄的。突然,王允聽到院子的假山後面有人在低聲說話,他心下好奇,就悄悄走過去,想看看是什麼人。
等他來到假山旁邊,放眼一瞧,原來是府中的一個歌女在焚香禱告。只見她裊裊下拜,跪在地上,面前是一個小桌,上面放著香爐,香爐里插著三炷香。大半夜的,一個歌女不睡覺,跑這里禱告什麼呢?王允乾脆藏在假山後頭,想看個究竟。
只見歌女雙手合十,嘴裡說道:"月亮啊月亮,我是歌女貂蟬,今晚我焚香拜月,不為別的,只為大人王允。他為天下國家憂心忡忡,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今我貂蟬立下誓言,只要大人能順心順意,我願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假山後的王允一聽,心裡十分感動,挪了幾步,正要走出來。這時,貂蟬正仰頭望月,可不知從哪裡突然飄過來一片烏雲,頓時遮住了半邊月亮。借著微弱的月光,王允心下立刻生出一個除掉董卓的好辦法來,他趕緊走過去扶起貂蟬說:"你真願意幫我么?"
貂蟬先是一驚,然後肯定地點點頭。王允再抬頭看月亮,月亮好像害羞似的,以烏雲遮面。低頭再看貂蟬,王允說:"你有這閉月之貌,不愁惡人不除!"就這樣,王允定下連環計,以一個貂蟬來離間董卓和呂布的父子關系,再趁機除掉惡人董卓,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
"閉月",閉的是天上的月亮;而"羞花",羞的是百花之王--牡丹,這其中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牡丹花是在大唐盛行起來的。傳說武則天曾下詔讓牡丹花在冬天盛開,後來,牡丹漸漸成了唐朝的國花,盛行一時,是那時候尊貴身份的象徵。唐朝在經歷了太祖、太宗、高宗和武則天的統治之後,達到了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這時候的皇帝是唐明皇,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位明君,治理國家很有一套。後來上了年紀,他就開始追求安逸的生活了。唐明皇有個很寵愛的妃子武惠妃。唐明皇很喜歡她,甚至為了她廢了皇後。雖然她只是個妃子,但是待遇和皇後沒什麼兩樣。可以說,唐明皇對武惠妃很專情,他不是沒想過要立武惠妃為皇後。可是,武惠妃出身不好,是武家的孩子,她的先祖們不是改朝換代,就是跟皇族李氏有仇,所以,朝中大臣很反對武惠妃當皇後,唐明皇也不好意思,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惜,武惠妃很短命,四十歲不到就死了,這可要了唐明皇的老命。沒有了武惠妃,唐明皇就像丟了魂一樣,看什麼都不順眼,宮中那些貌美的女子根本無法吸引他的眼球。在他眼裡,沒有一個女子能夠跟武惠妃相提並論,更別說能替代武惠妃在他心中的地位了。
就在唐明皇惆悵的時候,一直服侍他的宦官高力士暗中在民間尋找美貌的女子,希望能夠討唐明皇的歡心。可是,天下的女子雖然多,想要挑幾個出類拔萃的也不是很容易,更何況,高力士平日里還得伺候皇上,也沒那麼多精神頭來認真篩選。後來,有一個傳言傳到了他耳朵里,吸引他到壽王府里去探個究竟。壽王是武惠妃生的兒子,自然很受唐明皇的喜愛。他的府里有很多奇花異草,包括各個種類的牡丹花。這一天,高力士身著便裝來到壽王府。府中的下人們都認識他,所以他可以隨意走動。於是他走到那花園的牡丹花叢後,靜靜等著。果然,日頭偏西之時,只聽得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來,兩個女子裊裊走進花園。前頭那個女子衣著華麗,頭上插著一朵牡丹花,後面跟著那個看衣著打扮像是個丫鬟。高力士躲在花叢之後看得清楚,那個頭戴牡丹花的女子身段豐腴,膚如白玉,走起路來有一種懨懨之態,別有一番味道。只見她走到牡丹花叢前停下腳步,用手撫摸著盛開的牡丹花,也不和丫鬟說笑了,反而有點悲傷地說:"花兒啊,你有如此姿麗之色,並且年年都能盛開。可我呢,縱使有傾國傾城的容顏,也終會有老的那一天啊!"話音剛落,只見她手撫過的那些牡丹花的花瓣竟然紛紛合攏,不再盛開了!躲在花叢後的高力士吃了一驚,心說:果然如傳說的那樣,壽王妃楊玉環的美貌容顏可以讓牡丹花都自愧不如,如此這般的絕色女子肯定會讓皇上心花怒放!
就這樣,高力士趕緊回到皇宮,找機會跟唐明皇說楊玉環是如何美貌。唐明皇心裡還在懷念武惠妃,一開始興趣不大,再說,楊玉環是壽王妃,也就是他的兒媳婦,他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兒媳婦召進宮里來呢?高力士見唐明皇不為所動,只好將所見奇事搬出來,繪聲繪色地演說一番,並說楊玉環有如此"羞花"之貌,如皇上不能親眼所見也是一大憾事。唐明皇一聽這個來了精神,心說:人世間若有這樣的美女,那我是無論如何也要見一見。
後來,唐明皇賜浴華清池,親眼見到了楊玉環,立馬被楊玉環的美貌所打動,想了很多辦法後終於讓楊玉環進了宮,成了他的妃子。雖然最後楊玉環弔死在馬嵬坡,兩個人的結局也並不是很好,但是,楊玉環的美貌無可挑剔,她和西施、王昭君、貂蟬一起,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她們的美貌也被世人所傳誦.
② 形容女子五官好看的詞語
形容女子五官好看的詞語:
1、閉月羞花
成語釋義: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2、冰肌玉骨
成語釋義:冰:晶瑩。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膚瑩潔光滑。
出處:宋·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3、沉魚落雁
成語釋義: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4、齒如瓠犀
成語釋義:瓠犀:瓠瓜的籽。形容牙齒潔白整齊。
出處:《詩.衛風.碩人》:"齒如瓠犀。"朱熹集傳:"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潔白,而比次整齊也。"後因以喻美女的牙齒。
5、齒若編貝
成語釋義:編:順次第排列;貝:貝殼。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目若玄珠,齒若編貝。」
6、齒白唇紅
成語釋義:牙齒白,嘴唇紅。形容面容美。
出處:明·胡文煥《瓊琚記·桑下戲妻》:「只見唇紅齒白,桃花臉,綠鬢朱顏柳葉眉,因此不忍而去。」
③ 閉月羞花成語結構
粉妝玉琢 粉裝玉琢 紅飛翠舞 美如冠玉 捧心西子 文過飾非 宛轉蛾眉 文章星斗 鮮眉亮眼 衣冠楚楚 玉貌花容 粉妝玉琢 粉裝玉琢 紅飛翠舞 玉貌花容 裝點門面 裝潢門面 傾國傾城 如花似玉 花枝招展 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國色天香 傾國傾城 國色天香 婀娜多姿 粉妝玉琢 紅飛翠舞
④ 形容老師的氣質的詞語
形容老師氣質的詞語有:
1、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氣質之優美如同幽谷中的蘭花一樣芳馨純潔,才華之出眾又宛如仙子一樣聰慧敏捷。
2、文質彬彬:人文雅有禮貌。
3、溫文爾雅:態度溫和,舉動斯文優雅。
4、彬彬有禮: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5、羽扇綸巾:態度從容 悠然自若.瀟灑文雅。
6、雍容閑雅:指神態從容不迫,舉止文雅大方。
7、粉妝玉琢:形容女子妝飾的漂亮或小孩長得白凈。
8、美如冠玉:意思是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後形容男子長相漂亮。
9、宛轉蛾眉:意思是漂亮的眼眉輕輕揚起,常用作美人的代稱。
10、蕙質蘭心: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⑤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成語的由來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
「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⑥ 什麼什麼羞花
閉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釋義] 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 王實甫《西廂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
⑦ 表示女子有才能或漂亮的成語或詞語或單個的字.要有解釋喔.
1、蘭質蕙心
成語拼音:lán zhì huì xīn
成語解釋:形容美麗而聰明。
成語出處: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2、秀外慧中
成語拼音:xiù wài huì zhōng
成語解釋:外表秀美;內心聰明。秀:秀美;慧:聰明。
成語出處:唐 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3、閉月羞花
成語拼音:bì yuè xiū huā
成語解釋:閉: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成語出處: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4、花顏月貌
成語拼音:huā yán yuè mào
成語解釋:形容女子的美麗。
成語出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試想林黛玉的花顏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斷。」
5、儀態萬方
成語拼音:yí tài wàn fāng
成語解釋:儀態:容貌姿態;萬方:多方面;指姿態多種多樣。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姿態動人。
成語出處:漢 張衡《同聲歌》:「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⑧ 描寫一個人很漂亮的四字成語
描寫一個人很漂亮的四字詞語有:
傾國傾城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國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形容女子的美麗。
明眸皓齒【míng móu hào chǐ】: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指美麗的女子。
風流倜儻【fēng liú tì tǎng】:風流:有才學而不拘禮法;倜儻:卓異,灑脫不拘。 形容人有才華而言行不受世俗禮節的拘束。
閉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眉目如畫【méi mù rú huà】:形容容貌端正秀麗。
嫣然一笑【yān rán yī xiào】:嫣然:笑得很美的樣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秀色可餐 【xiù sè kě cān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後也形容景物秀麗。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窈窕:美好的樣子。美好的女子。
沉魚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⑨ 形容女人漂亮的成語
形容女人漂亮的成語有閉月羞花、國色天香、明眸皓齒、傾國傾城、沉魚落雁等。
1、閉月羞花
讀音:bì yuè xiū huā
意思: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引動這撩雲撥雨心,想起那閉月羞花貌,撇的似繞朱門燕子尋巢。」
譯文:引動這撩說撥下心,想起那關閉月羞花表面,撇的像繞朱門找燕子窩。
2、國色天香
讀音:guó sè tiān xiāng
意思: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唐·李濬《松窗雜錄》:「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曰: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譯文:眾人在園中賞花吟詩,李正封作詩說:牡丹才是傾國傾城的花,比釀好的美酒都要香甜。。
3、明眸皓齒
讀音:míng móu hào chǐ
意思: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出處:三國魏·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譯文:紅色的嘴唇,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兩只美麗的酒窩隱現在臉頰。
4、傾國傾城
讀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意思:意思是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出自:《詩·大雅·瞻昂》:"哲夫成城,哲婦傾城。"
譯文:智慧的丈夫為城,智慧的婦人壞城」。
5、沉魚落雁
讀音:chén yú luò yàn
意思:意思是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譯文:毛嬙、麗姬,是非常漂亮的美人,魚兒看見了都不好意思游到了海里,鳥兒看見了不好意思的飛到了更高的地方。
⑩ 閉月羞花成語的故事
人們形容女子長得漂亮,往往用「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來比喻。
「閉月」,是貂蟬的代稱。那麼貂蟬怎麼叫「閉月」呢? 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