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花卉
1. 花市的由來是什麼
廣州地處亞熱帶,長夏暖冬,一年四季草水常綠、花卉常開,很早就享有花城的美譽,廣州人種花、愛花、賞花和贈花的歷史悠久。西漢時期,陸賈出使南越國時,就發現嶺南人愛種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後,廳堂房內也都擺滿了花,便贊譽這里都是「彩縷穿花」的人。漢代的廣州,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興起,已引入海外各種花卉,唐代廣州的花卉已全國聞名,著名詩人孟郊曾描繪廣州冬季仍然處處有花草的奇景:「海花蠻草延冬有,行處無家不滿園。」這時期海外的茉莉花、指甲花、素馨花等洋花的種植已很普遍,並開始出現花卉的買賣市場,當時廣州賣花姑娘以彩繩穿起各種花卉出售,吸引了中外遊人。清代中葉,廣州已形成國內首創、聞名海內外的「迎春花市」。每年除夕前三天,廣州市中心的藩署前(今北京路財廳前)一帶形成花市,數里長街,吐艷爭芳,人潮湧涌,廣州「花城」的美譽名副其實,在國內城市中,這一別稱和美譽也僅廣州獨有。花市至今仍延綿不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近幾年,廣州的迎春花市越辦越大,已分別在8個市屬區舉行,形成了花街總長數十里,幾百萬人同游花街的壯觀景象。「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朵朵紅花鮮,朵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睇唔哂。阿媽笑,阿爸喜,人歡花靚樂開懷……」這首廣州兒童歌謠行花街形象地唱出了廣州家家戶戶逛春節花市的盛況。 吃完團年飯,內地人的節目恐怕基本上都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廣州人則舉家游花街,人們置身於歡樂的花花世界中,賞花、品花、買花,在花街中徜徉漫遊,享受著一年一度與群芳同在的美好時光。難怪不少外地人舍棄了合家歡聚的機會,留在廣州過年;許多人專程千里趕來,也都想一睹廣州花街的芳容。 有一首詩是這樣形容廣州花街的:「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語喧聲入彩門。疑是層巒采蜜使,幻成百萬賞花人。」 廣州有一個區叫「芳村」,區內有一條街叫「花地」,芳村以花聞世,素有「嶺南第一花鄉」的美譽。今天芳村仍是全國聞名遐邇的花卉產區和全國著名的花卉集散地。 廣州人愛花、養花、賞花、贈花的傳統和情趣。直接帶動了廣州的花卉產業。廣州目前已擁有花卉種植面積近10萬畝,花卉品種2000多個,花卉年產值20多億元,佔全國的15%以上,這些指標均超過上海、昆明、北京等國一花卉大市。廣州是全國最大的花卉主產區,全國盆栽觀賞植物的生產、供應中心,全國花卉主要集散地和進日花卉的調運中心.廣州的花卉貿易居全國第一。廣州花卉價格左右著全國的價格。芳村花卉博覽中心和花都南方花卉交易巾心是全國最知名的花卉市場。 「羊城世界本花花,更買鮮花度年華」。要專門領略一下花城特色,首先要早上5時去芳村的花市天光墟;再到增南路看沿路的幾十個園藝花圃和花卉博覽園;參觀白雲山的雲台花園以及西苑盆景、蘭圃和各公園的花卉展覽。每年春天的木棉花開時節,一江春水綠,兩岸木棉紅,十丈木棉花燦爛,珊瑚吐艷紅遍天,又見花世界、紅海洋,令人贊嘆不已。每年春節舉辦的迎春花市,是花城所獨有的,不可不看。秋天的菊花展和元旦花車遊行也頗具特色。 補充:迎春花市介紹 廣州的迎春花市,早就名揚五洲,飲譽四海,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每年的迎春花市,分別在廣州市的八大花街舉行,一是越秀區的西湖、教育路花市;二是東山區的大沙頭三馬路花市;三是荔灣區的荔灣北路花市;四是海珠區的江南西路花市;五是天河區的體育中心花市:六是黃埔區的大沙地花市;七是芳村區的花地花市;八是白雲區的新市大街花市。廣州花市一年舉行一次,每次由春節前年廿八開始,至年初一凌晨結束。 廣州的花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廣州獨有的傳統民俗。這與廣州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民俗傳統不無關系。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為21.7℃,年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7%。廣州地區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繁花似錦,素有「花城」之譽。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環境,為各種花卉的成長提供了極佳的生長條件。 廣州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文明歷史。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歷來交通貿易十分發達,萬商雲集,經濟繁榮,是一個鮮花需求量很大的市場。早在西漢時期,陸賈出使南越國時,看見嶺南人士愛種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後廳堂房內也都擺滿了花,便贊譽廣州人都是「彩縷穿花」的人。相傳在五代十國的南漢時代,南漢王的寵姬素馨是珠江南岸庄頭村的種花女,進宮後還一直愛好種花。王姬的愛花,帶動了王宮貴族的好花,進而又帶動了百姓們種花養花,並形成嶺南地區的民風。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王姬,就把嶺南特有的一種茉莉花稱為素馨茉莉。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貶謫嶺南時,非常驚嘆這里的景色,揮筆寫下了「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如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學仙」的詩句。由此可見,自古以來,花文化已經在嶺南的歷史上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促進了鮮花種植和銷售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廣州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當時廣東羅浮山的葯市、東莞的香市、廣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稱為廣東「四市」。特別是廣州的花市,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遊客之多,舉國無雙。「夜有花市,遊人如蟻,至徹旦雲」。這都說明歷史上廣州花市規模之大,還形成了夜市,並有了相對固定的地點。到了19世紀60年代初期,分散的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節前幾天,這就出現了「除夕案頭齊供養,香風吹暖到人家」的景象。 廣州大規模的除夕花市定型於1920年以後。每年農歷臘月二十八開始至除夕深夜12時。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人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對花的追求更高。廣州花市的規模越來越大,花市的分布越來越廣。在除夕前一個星期。廣州定點花市的主要街道就實行交通管制,有關部門開始為花農搭棚架攤檔售花。這些花架一層層沿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每個花市的出人口處,還搭起絢麗輝煌、雄偉壯觀的迎春花市牌坊。花農預早幾天就開始把一些大盆的花木陸續運來。臘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開始,那時十里花街張燈結綵,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氛。
2. 浙江柳鮮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浙江柳鮮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2016-05-0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溫嶺市城南鎮西沙頭村227號。
浙江柳鮮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1081MA28GDRM2J,企業法人林永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浙江柳鮮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水果、蔬菜(以上均不含種苗)種植;蔬菜、水果、蛋、水產品、其他初級食用農產品(不含活禽)、豆製品、米、食用油、干制水產品、冷凍食品、其他食品批發、零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浙江柳鮮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 為什麼要逛花市
廣州地處亞熱帶,長夏暖冬,一年四季草水常綠、花卉常開,很早就享有花城的美譽,廣州人種花、愛花、賞花和贈花的歷史悠久。西漢時期,陸賈出使南越國時,就發現嶺南人愛種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後,廳堂房內也都擺滿了花,便贊譽這里都是「彩縷穿花」的人。漢代的廣州,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興起,已引入海外各種花卉,唐代廣州的花卉已全國聞名,著名詩人孟郊曾描繪廣州冬季仍然處處有花草的奇景:「海花蠻草延冬有,行處無家不滿園。」這時期海外的茉莉花、指甲花、素馨花等洋花的種植已很普遍,並開始出現花卉的買賣市場,當時廣州賣花姑娘以彩繩穿起各種花卉出售,吸引了中外遊人。清代中葉,廣州已形成國內首創、聞名海內外的「迎春花市」。每年除夕前三天,廣州市中心的藩署前(今北京路財廳前)一帶形成花市,數里長街,吐艷爭芳,人潮湧涌,廣州「花城」的美譽名副其實,在國內城市中,這一別稱和美譽也僅廣州獨有。花市至今仍延綿不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近幾年,廣州的迎春花市越辦越大,已分別在8個市屬區舉行,形成了花街總長數十里,幾百萬人同游花街的壯觀景象。「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朵朵紅花鮮,朵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睇唔哂。阿媽笑,阿爸喜,人歡花靚樂開懷……」這首廣州兒童歌謠行花街形象地唱出了廣州家家戶戶逛春節花市的盛況。
吃完團年飯,內地人的節目恐怕基本上都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廣州人則舉家游花街,人們置身於歡樂的花花世界中,賞花、品花、買花,在花街中徜徉漫遊,享受著一年一度與群芳同在的美好時光。難怪不少外地人舍棄了合家歡聚的機會,留在廣州過年;許多人專程千里趕來,也都想一睹廣州花街的芳容。
有一首詩是這樣形容廣州花街的:「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語喧聲入彩門。疑是層巒采蜜使,幻成百萬賞花人。」
廣州有一個區叫「芳村」,區內有一條街叫「花地」,芳村以花聞世,素有「嶺南第一花鄉」的美譽。今天芳村仍是全國聞名遐邇的花卉產區和全國著名的花卉集散地。
廣州人愛花、養花、賞花、贈花的傳統和情趣。直接帶動了廣州的花卉產業。廣州目前已擁有花卉種植面積近10萬畝,花卉品種2000多個,花卉年產值20多億元,佔全國的15%以上,這些指標均超過上海、昆明、北京等國一花卉大市。廣州是全國最大的花卉主產區,全國盆栽觀賞植物的生產、供應中心,全國花卉主要集散地和進日花卉的調運中心.廣州的花卉貿易居全國第一。廣州花卉價格左右著全國的價格。芳村花卉博覽中心和花都南方花卉交易巾心是全國最知名的花卉市場。
「羊城世界本花花,更買鮮花度年華」。要專門領略一下花城特色,首先要早上5時去芳村的花市天光墟;再到增南路看沿路的幾十個園藝花圃和花卉博覽園;參觀白雲山的雲台花園以及西苑盆景、蘭圃和各公園的花卉展覽。每年春天的木棉花開時節,一江春水綠,兩岸木棉紅,十丈木棉花燦爛,珊瑚吐艷紅遍天,又見花世界、紅海洋,令人贊嘆不已。每年春節舉辦的迎春花市,是花城所獨有的,不可不看。秋天的菊花展和元旦花車遊行也頗具特色。
補充:迎春花市介紹
廣州的迎春花市,早就名揚五洲,飲譽四海,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每年的迎春花市,分別在廣州市的八大花街舉行,一是越秀區的西湖、教育路花市;二是東山區的大沙頭三馬路花市;三是荔灣區的荔灣北路花市;四是海珠區的江南西路花市;五是天河區的體育中心花市:六是黃埔區的大沙地花市;七是芳村區的花地花市;八是白雲區的新市大街花市。廣州花市一年舉行一次,每次由春節前年廿八開始,至年初一凌晨結束。
廣州的花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廣州獨有的傳統民俗。這與廣州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民俗傳統不無關系。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為21.7℃,年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7%。廣州地區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繁花似錦,素有「花城」之譽。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環境,為各種花卉的成長提供了極佳的生長條件。
廣州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文明歷史。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歷來交通貿易十分發達,萬商雲集,經濟繁榮,是一個鮮花需求量很大的市場。早在西漢時期,陸賈出使南越國時,看見嶺南人士愛種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後廳堂房內也都擺滿了花,便贊譽廣州人都是「彩縷穿花」的人。相傳在五代十國的南漢時代,南漢王的寵姬素馨是珠江南岸庄頭村的種花女,進宮後還一直愛好種花。王姬的愛花,帶動了王宮貴族的好花,進而又帶動了百姓們種花養花,並形成嶺南地區的民風。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王姬,就把嶺南特有的一種茉莉花稱為素馨茉莉。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貶謫嶺南時,非常驚嘆這里的景色,揮筆寫下了「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如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學仙」的詩句。由此可見,自古以來,花文化已經在嶺南的歷史上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促進了鮮花種植和銷售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廣州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當時廣東羅浮山的葯市、東莞的香市、廣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稱為廣東「四市」。特別是廣州的花市,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遊客之多,舉國無雙。「夜有花市,遊人如蟻,至徹旦雲」。這都說明歷史上廣州花市規模之大,還形成了夜市,並有了相對固定的地點。到了19世紀60年代初期,分散的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節前幾天,這就出現了「除夕案頭齊供養,香風吹暖到人家」的景象。
廣州大規模的除夕花市定型於1920年以後。每年農歷臘月二十八開始至除夕深夜12時。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人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對花的追求更高。廣州花市的規模越來越大,花市的分布越來越廣。在除夕前一個星期。廣州定點花市的主要街道就實行交通管制,有關部門開始為花農搭棚架攤檔售花。這些花架一層層沿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每個花市的出人口處,還搭起絢麗輝煌、雄偉壯觀的迎春花市牌坊。花農預早幾天就開始把一些大盆的花木陸續運來。臘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開始,那時十里花街張燈結綵,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氛。
4. 描繪花卉表達美好的詩句
一季花開,猶如人的生命,萌發、生長、怒放,又如紅塵一夢中,人與人的相逢。
只聞花香,不爭朝夕,讓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這,是不是你一直想要的生活?
最近,13歲少女行飛花令,以一敵百的視頻在網路掀起一陣熱潮。
花開花謝,不知過了多少歲月。這「百花大戰」,是不是驚艷到了你?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韓翃《寒食》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杜甫《客至》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謝昉得《武夷山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
—— 蘇軾《水龍吟》
海子說: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生在這美麗而又遺憾的世界,不得不為美好的遇見而歡喜,又不得不為短促的相逢落淚。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凈,一生一悠然。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李清照《武陵春·春景》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陸游《梅花絕句》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 杜甫《登樓》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杜牧《泊秦淮》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想擁有一方凈土,不太喧鬧,像清風淡雲,有著清水滌出般的美麗和純潔,有著獨享一生的眷戀和牽絆。
就如同這綻放的花兒一樣,愛它,卻並不採摘它,不為佔有,只求心中擁有。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歐陽修《戲答元珍》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 黃巢《不第後賦菊》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李白《將進酒》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 李嶠《風》
人生不過尋常草木,不過瑣碎點滴,不過浮雲藏匿了時間。
亦不過,是一樹風聲的靈動,遠水無波的禪思。
心有多少重繁華,就有多少重的孤獨。內心清簡,一切皆安。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細
5. 搜描寫花草樹鳥思鄉春夏秋冬風雲雨雪的詩句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1、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4、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8、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10、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1、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2、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1、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2、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3、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5、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6、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7、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8、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9、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詞
1、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2、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3、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6、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7、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1、 帶「花」字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唐•李白《月下獨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唐•杜甫《登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帶鳥的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3、 繪蟲的詩句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宋•樂雷發《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清•黃景仁《雜感》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月夜》
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清•朱景素《樵夫詞》
未悉前頭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驅。——宋•楊萬里《寒食相將諸子游翟園》
南窗一枕睡初覺,蝴蝶滿園如雪飛。——明•華幼武《睡起》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對酒》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杜牧《秋夕》
4、 繪魚的詩句
一夜海潮河水滿,鱸魚清曉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說田家風味美,稻花落後鯉魚肥。——清•朱鳳翔《村處閑吟》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漢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 柳永《雨霖鈴》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 志南《絕句》
4、風急天高猿嘯哀——唐 杜甫《登高》
5、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 王之渙《涼州詞》
花
1.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2.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14.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蜂>)
15.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6.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唐)李嶠(qiáo)
17.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18.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20.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高鼎:<畫>)
22.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24.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5.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 食>>)
26.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佚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30.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 (溫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32.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33.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秋風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紅樓夢
冬雷陣陣 夏雨(音欲,字是這個)雪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支春帶雨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王禹偁《點絳唇》
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樂》
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
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看長城內外,分外妖嬈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白《清平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妝點萬家清景,普綻瓊花鮮麗」
「暮雪助消峭,玉塵散林塘」
「才喜門堆巷積,可惜迤邐消殘」
「江南雪,輕素減雲端」
「蝴蝶初翻簾綉,萬玉女,齊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
「投宿侵征騎,飛雪滿孤村」
「亂山殘雪夜,孤獨異鄉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李白《北風行》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
「秦城歲雲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貴有風雪興,富無飢寒憂。所營惟第宅,所務在追游……」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春風千里動,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雪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沁園春•雪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唐)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竹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篔簹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摘自《健康報》1989.7.1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題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復見炎州竹。
杳靄萬丈間。嘯風清獨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間。
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雲。
竹十一首之二
萬枝朝露學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
誰道乘龍不得雨。春雷入地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嘯入新篁一里行。萬竿如瓮鎖龍泓。
驚巢翡翠無尋處。閑倚雲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嵐帚亞思祖。綠潤偏多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閑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
山童泥氣青驄馬。騎過春泉掣手飛。
竹十一首之六
須題內史琅 塢。幾醉山陽瑟瑟村。
剩養萬莖將掃俗。莫教凡鳥鬧雲門。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雲母間靈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誰識雌雄九成律。子喬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雛時紫米香。野溪羞色過東牆。
諸兒莫拗成蹊筍。從結高籠養鳳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節呼龍萬里秋。數節垂海六鰲愁。
更須瀑布峰前種。雲里欄干過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誰話碧鮮。靜尋春譜認嬋娟。
會當小殺青瑤簡。圖寫龜魚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閉玉叢。湛陽一祖碧雲空。
不須騷屑愁江島。今日南枝在國風。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
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里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一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干。
要使竹林有共見,不持方帽御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雲蒸久未乾。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窗
竹窗紅莧兩三根,山色遙從水際門。
只我近知牆下路,能將屐齒記苔痕。
華藏院此君亭詠竹
一徑森然四詩人座涼,殘陰余韻去何長。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憐倫學鳳凰。
竹,冬生草也。象形。——《說文》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記》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世說新語•政事》
金石絲竹,樂之器也。——《禮記•樂記》
匏竹在上。——《禮記•郊特牲》
詩中思念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絲木匏竹。——《周禮•春官•太師》。注:「竹,管簫也。」
宴酣之樂,非絲竹。——歐陽修《醉翁亭記》
馳竹行呼。——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避哨竹林中。——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6. 廣州市東山區花街(花市)在哪擺啊
,廣州亞熱帶漫長的夏季和溫和的冬季,草水一年四季常綠,花常開,花城的聲譽有著長期的廣州人愛花,鮮花和禮物鮮花歷史性的花朵。在西漢時期,陸家駐南越大使,發現嶺南人愛花,插花,戴花的房子前屋後,大廳擺滿了鮮花的房間,他們要表揚的是顏色縷穿花「的人漢在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海外貿易的興起,先後推出了各種各樣的鮮花,鮮花唐,著名詩人孟郊的廣州市著名描繪廣州冬季仍然處處鮮花懷疑:「海華嗎嗯草擴展冬季線無家可歸的不滿公園此期間海外茉莉,指甲花,赤素馨花的海洋花卉種植已成為家常便飯,花卉開始交易市場廣州花卉女孩才生提出的各種花卉出售,吸引中國和外國遊客。清中期,廣州已形成國內首創,著名的「花街」。除夕前三天,形成藩部廣州市中心(現在前的北京路財處),沿花卉市場,長街吐艷的數量爭奪人潮湧涌廣州花卉城「的聲譽名副其實,城市的周圍的國家,其他的名字和聲譽是唯一的廣州花卉市場仍然延綿不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廣州市,越南,迎春花,做更大的,在8個市舉行區,形成一個總長度花街數十里數以百萬計壯觀壯觀的花街年30晚行花街,迎春花放的街頭行朵朵紅色的花鮮,朵朵黃色的小花,一千道一萬邸亡蔑視祖母笑。「 ,阿爸喜歡花漂亮樂開懷的...第一次的廣州兒童歌謠線的花街唱廣州每一個家庭訪問中國農歷新年花市的盛況。
團年飯之後,恐怕大陸的程序基本上是全家人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廣州人民和他的家庭游花街,在歡樂的人們在快節奏的世界,花,紫紅色的花朵,花朵,漫遊在露台花園享受每年群芳相同的美好時光。難怪很多外地人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留在廣州,中國的新年,很多人專程到特立尼達趕到了現場,還希望看到在廣州舉辦亞運會的露台。
這首詩描述了廣州花卉街香港街,十里一城春笑嘈雜的聲音變成彩色門。犯罪嫌疑人是層巒采蜜使魔到了萬花。 「
一個區叫」芳村廣州地區有一條街叫「花芳村花文,被稱為嶺南花鄉」的美譽。今天,芳村還是全國聞名的花卉產區和全國知名的花卉集散中心。
廣州人愛花,園藝,花卉,傳統的禮物,鮮花和有趣的。直接帶動了廣州花卉產業。廣州目前擁有一個花卉種植面積近10萬畝,花卉品種超過2000花卉年產值超過20億元人民幣,佔全國的15%以上,這些指標更比一朵花的城市上海,昆明,北京和其他國家。廣州是全國最大的花,全國盆栽觀賞植物的生產,供應中心,全國花卉主要集散地,調度中心為節鮮花的主產區。廣州的花卉貿易的國家。廣州花卉左右的價格在全國各地的價格。芳村花卉博覽中心和花都南方花卉交易巾心是全國最有名的花卉市場。
「羊城世界本花買鮮花度年華。」專業味道花城的特點,第一個早上5:00到芳村花卉市場天光墟,然後增加南路看到沿途的幾十個園藝花圃和花卉博覽園,參觀白雲山雲台花園和西苑盆景,蘭花苗圃和公園花展。每年春天的木棉花開的季節,一江春水綠,兩岸木棉紅,木棉花輝煌的腳,珊瑚吐艷流行的天,你看到的花的世界,紅色的海洋,贊嘆不已。每年春節舉行的迎春花,花城獨特的,不可不讀。秋天的菊花展和元旦遊行也頗具特色。
說:花街,
花街,廣州,久負盛名的梧州市,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一年一度的香港花卉街,在廣州市舉行,8華傑廣州市越秀區,西湖,教育路花卉市場,二是東山區大沙頭三路花卉市場;三,廣州市荔灣區荔灣北路花市;第四屆廣州市海珠區江南西路花卉市場5個天河體??育中心花市:六,黃埔區大沙地花市;七是芳村區花花卉市場,八市白雲區新市街花卉市場。廣州花卉市場每年舉行一次,每次由中國農歷新年的前一年廿八開始到結束的農歷新年的第一天清晨。
花卉市場,在廣州,有著悠久的歷史,悠久的歷史,是廣州獨有的傳統民俗。廣州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民俗傳統不無關系。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1.7°C,每年降雨量是1982.7毫米的,平均相對濕度為77%。廣州長時間的日照,雨量充沛,四季常青,鮮花,被稱為「花城」的美譽。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環境,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的各種花卉的增長。
廣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文明史。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一直是交通發達的海外貿易市場,經濟繁榮,花很大的市場需求。早在西漢時期,陸賈駐南越大使,看到的嶺南誰愛園藝,插花,戴花,在房子後面的廳室的房子前也擺滿了鮮花,他們稱贊廣州人都戴花的顏色鏈「的人。據傳說中的南韓立的五時期的和十大演義」時代,南方的最喜歡的妃子,漢王赤素馨花女的南方銀行的珍珠河沖頭,宮殿也已被愛花。王姬愛花,帶動一個好花的貴族宮殿,這反過來又導致植物的花,養花,並形成嶺南地區的民風。的後代為紀念旺的人,把嶺南一種獨特的茉莉花茉莉花茉莉花。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貶謫嶺南非常驚訝於這里的景色,揮筆寫了羅孚山下四點鍾春,盧橘楊梅連續的新的「,」今天只花一顰一笑,笑秦皇想學習的詩句不朽的「。可見,在古代,花文化在嶺南的歷史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並促進花卉種植和銷售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的。
廣州花卉市場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代。羅浮山葯業市連州,廣東,香港,東莞,廣州花市,珠市,稱為廣東「四城」。花卉市場在廣州的影響,遊客多為全民族空前的規模和廣度。 「夜花市,遊人如蟻,至徹一旦雲」。廣州花卉市場規模的歷史,這也顯示了形成的夜市,有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 19世紀60年代初,分散的花卉市場基本上是固定的幾天春節前,出現了「除夕台齊依賴,香風和溫暖的人,」現場。
大規模的除夕花市自1920年以來,在廣州是千篇一律。農歷臘月28日至除夕午夜12時。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人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標准,追求更高的花。廣州花卉市場,花卉市場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廣泛的分布。除夕前一周。主要街道的定點廣州花卉市場上實施交通管制,當局開始花農的腳手架檔賣花。這些花架層沿著這條街一直延伸到投入一些長廊。在各花卉市場的人口,也提出了一個燦爛輝煌,壯觀的迎春花市牌坊。花農預前幾天在一些大盆鮮花陸續出貨。臘月二十八花卉市場正式開始,然後十里花街張燈結綵,節日氣氛喜慶。
7. 求關於春天花卉的唐詩!
【江岸梨花】 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 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左掖梨花(與丘為、皇甫冉同作)】 唐·王維 閑灑階邊草,輕隨箔外風。 黃鶯弄不足,銜入未央宮。 【左掖梨花(同王維、皇甫冉賦)】 唐·丘為 冷艷全欺雪,餘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和王給事(一本有維字)禁省梨花詠】 唐·皇甫冉 巧解逢人笑,還能亂蝶飛。 春時風入戶,幾片落朝衣。 【左掖梨花】 唐·武元衡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 隨風蝶影翻,誤點朝衣赤。 【梨花】 唐·錢起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 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清平樂·梨花】 元·邵亨貞 綠房深窈,疏雨黃昏悄。門掩東風春又老,琪樹生香縹緲。 一枝晴雪初乾,幾回惆悵東闌。料得和雲入夢,翠衾夜夜生寒。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元·丘處機 春遊浩盪,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村瓊葩堆雪。靜夜沈沈,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臨江仙·梨花】 元·劉秉忠 冰雪肌膚香韻細,月明獨倚闌干。游絲縈惹宿煙環。東風吹不散,應為護輕寒。 素質不宜添彩色,定知造物非慳。杏花才思又凋殘。玉容春寂寞,休向雨中看。 【點絳唇 梨花】 元·劉秉忠 立盡黃昏,襪塵不到凌波處。雪香凝樹,懶作陽台雨。 一水相系,脈脈難為語。情何許。向人如訴寂寞臨江渚。 【水龍吟·賦秋日紅梨花】 元·王惲 纖苞淡貯幽香,玲瓏軒鎖秋陽麗。仙根借暖,定應不待,荊王翠被。瀟灑輕盈,玉容渾是,金莖露氣。甚西風宛勝。 東蘭暮雨,空點綴,真妃淚。誰遣司故來相慰。燕幾螺屏,一枝披拂,綉簾風細。約洗妝快瀉,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木蘭花慢·賦紅梨花】 元·王惲 愛一枝香雪,幾暮雨,洗妝殘。盡空谷幽居,佳人寂寞,淚粉蘭干。芳姿似嫌雅淡,問誰將、大葯駐朱顏。塞上胭脂夜紫,雪邊蝴蝶朝寒。 風流韻遠更清閑。醉眼入驚看。甚底事坡仙,被花熱惱,惆悵東蘭。細傾玉瓶春酒,待月中、橫笛倩雲鬟。吹散碧桃千樹,盡隨流水人間。 【好事近·賦庭下新開梨花】 元·王惲 軒鎖碧玲瓏,好雨初晴三月。放出暖煙遲日,醉風檐香雪。 一尊吟遠洗妝看,玉笛笑吹裂。留待夜深庭院,伴素娥清絕。 【婆羅門引 賦趙相宅紅梨花】 元·張之翰 冰姿玉骨,東風著意換天真。軟紅妝束全新。好在調脂纖手,滿臉試輕勻。為洗妝來晚,便帶微嗔。 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不殢數卮芳酒,誰慰黃昏。只愁睡醒,悄不見惜花賢主人。枝上雨、都是啼痕。 【木蘭花慢·和楊司業梨花】 元·吳澄 是誰家庭院,寒食後,好花稠。況牆外鞦韆,書喧風管,夜燦星球。蕭然獨醒騷客,只江蘺汀若當餚羞。冰玉相看一笑,今年三月皇州。 底須歌舞最高樓。興味盡悠悠。有白雪精神,春風顏貌,絕世英游。從教對花無酒,這雙眉、應不惹閑愁。那夏關西夫子,許來同醉香篘。 【和孔密州五絕·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二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梨花】 宋·陸游 開向春殘不恨遲,綠楊窣地最相宜。 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邊鸞畫折枝。 【梨花】 宋·陸游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 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梨花】 宋·陸游 嘉陵江色嫩如藍,鳳集山光照馬銜。 楊柳梨花迎客處,至今時夢到城南。 【次韻晉之五丈賞壓沙寺梨花】 宋·黃庭堅 沙頭十日春,當日誰手種。 風飄香未改,雪壓枝自重。 看花思食實,知味少人共。 霜降百工休,把酒約寬縱。 【次韻梨花】 宋·黃庭堅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牆東。 【梨花】 宋·黃庭堅 巧解逢人笑,還能亂蝶飛。 清風時入戶,幾片落新衣。 【壓沙寺梨花】 宋·黃庭堅 壓沙寺後千株雪,長樂坊前十里香。 寄語春風莫吹盡,夜深留與雪爭光。 【春怨】 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雜詩】 無名氏 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賦梨花】 史達祖 玉容寂寞誰為主。寒食心情愁幾許。前身清澹似梅妝,遙夜依微留月住。 香迷胡蝶飛時路。雪在鞦韆來往處。黃昏著了素衣裳,深閉重門聽夜雨。 【梨花辭】 陳明 梨花香,愁斷腸。 千杯酒,解思量。 世間事,皆無常。 為情傷,笑滄桑。 萬行淚,化寒窗。 有聚有散,有得有失。 一首梨花辭,幾多傷離別 游趙村杏花 【唐】白居易 趙村紅杏每年開,十五年來看幾回? 七十三人難再到,今春來是別花來。 杏花 【唐】韓愈 居鄰北郭古寺空,杏花兩株能白紅。 曲江滿園不可到,看此寧避雨與風? 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 冬寒不嚴地恆泄,陽氣發亂無全功。 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 山榴躑躅少意思,照耀黃紫徒為叢。 鷓鴣鉤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攢青楓。 豈如此樹一來玩,若在京國情何窮? 今旦胡為忽惆悵?萬片飄泊隨西風。 明年更發應更好,道人莫忘鄰家翁。 杏花 【唐】李商隱 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異鄉今暫賞,眽眽豈無恩。 援少風多力,牆高月有痕。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閑園里,何異榮枯世上人? 古苑杏花 【唐】張籍 廢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時。獨開新塹底,半露舊燒枝。 晚色連荒轍,低陰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盡又誰知。 村西杏花二首 【唐】司空圖 薄膩力偏羸,看看愴別時。東風狂不惜,西子病難醫。 肌細分紅脈,香濃破紫苞。無因留得玩,爭忍折來拋。 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杏花 【唐】司空圖 詩家偏為此傷情,品韻由來莫與爭。 解笑亦應兼解語,只應慵語倩鶯聲。 杏花 【唐】溫庭筠 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 正見盛時猶悵望,豈堪開處已繽翻。 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一樽。 杳杳艷歌春日午,出牆何處隔朱門。 杏花 【唐】溫憲 團雪上晴梢,紅明映碧寥。店香風起夜,村白雨休朝。 靜落猶和蒂,繁開正蔽條。澹然閑賞久,無以破妖嬈。 途中見杏花 【唐】吳融 一枝紅艷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杏花 【唐】吳融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 軟非因醉都無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牆頭。 裴回盡日難成別,更待黃昏對酒樓。 杏花 【唐】薛能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樓。 誰知艷性終相負,亂向春風笑不休。 杏花 【唐】元稹 常年出入右銀台,每怪春光例早回。 慚愧杏園行在景,同州園里也先開。 杏花 【唐】鄭谷 不學梅欺雪,輕紅照碧池。小桃新謝後,雙燕卻來時。 香屬登龍客,煙籠宿蝶枝。臨軒須貌取,風雨易離披。 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海棠 北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春晴懷故園海棠 宋——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綉堆。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海棠溪 唐——薛濤 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 海棠春 宋——馬子嚴 柳腰暗怯花風弱。紅映鞦韆院落。歸逐燕兒飛,斜撼真珠箔。 滿林翠葉胭脂萼。不忍頻頻覷著。護取一庭春,莫彈花間鵲。 題磁嶺海棠花 唐——溫庭筠 幽態竟誰賞,歲華空與期。島回香盡處,泉照艷濃時。 蜀彩淡搖曳,吳妝低怨思。王孫又誰恨,惆悵下山遲。 海棠 唐——鄭谷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劉兼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圖 明——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 北宋 ——黃庭堅 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詠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第二首 ——蘅蕪君(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紅公子(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第四首——瀟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舊友(史湘雲)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牡丹 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綉幄圍紅玉,雲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清平調 李白(唐)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官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紅妝。 題御筆牡丹 王國維(清) 摩羅西域竟時妝, 東海櫻花侈國香。 閱盡大千春世界, 牡丹終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韋庄(唐)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面慚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只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栽牡丹 陸游(宋) 攜鋤庭下蒼苔, 墨紫紅手自栽。 老子龍鍾逾八十, 死前猶見幾回開。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牡丹詩 唐 李正凡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 明月問歸期。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賞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紅牡丹 唐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一、代贈(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二、浣溪沙(南唐•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8. 廣州哪裡有賣
廣州市專業市場大全。下面的市場會有得賣的(僅供參考):
科技電子電腦配套市場 黃花崗科貿街 高科產品,電子電腦配套 先烈中路100號 黃花崗站
五山路科技東街 高科產品,電子電腦配套 天河五山路 華師後門站
米市電子器件一條街 電子配件配套產品 米市路 米市路站,省醫站
中六電腦城 電子電腦配套產品 中山六路190號 西門口站
科貿中心電子電腦市場 電子電腦機具配套產品 天河北路888號 華師後門站
太平洋電腦市場 電子電腦機具配套產品 天河路560號 崗頂站
南方電腦城 電子電腦機具配套產品 天河路518號 崗頂站
廣州電腦城(東城) 電子電腦機具配套產品 天河東路102號 石牌橋站
廣州電腦城(西城) 電子電腦機具配套產品 天河路351號 體育東站(地鐵站)
新一代電腦城 電子電腦機具配套產品 體育東路45號 體育東站(地鐵站)
金茂電腦城 電子電腦機具配套產品 東風西路158號 市少年宮站
海印電腦城 電子電腦機具配套產品 東湖西路58號 大沙頭站
廣州電子配套市場 電子電腦機具電子元件 荔灣路94號 彩虹橋站
惠福電子廣場 電子元器件配件 惠福西路240號 省人民醫院站
通訊產品市場 陵園西專業產品一條街 電子通訊機具及配件 陵園西路 烈士陵園站
海印東湖西路通訊產品專業街 通訊機具及配件 東湖西路 東湖新村站
陵園西通訊城 通訊機具配件,舊手機交易 陵園西路13號 烈士陵園站
新蒂濠電子通訊城 通訊機具及配件 中山三路53號 烈士陵園站
廣州電子城 通訊機具及配件 西堤二馬路 文化公園站
文園電器通訊器材交易市場 通訊機具及配件 人民南路45號 人民南站
中百電子城 通訊機具及配件 西堤二馬路16號 文化公園站
德興西堤電子城 通訊機具及配件 西堤德興路 文化公園站
廣州市日用工業品交易市場 通訊器材,照相電器小百貨 西堤二馬路 文化公園站
廣東省通訊產品交易中心 通訊機具及配件 解放中路 總工會站
電器音響游戲機 海印電器專業街 視聽產品,通訊電器 大沙頭三馬路 大沙頭站
舞台電器設備街市 舞台音響電器燈飾用品 海印東湖路 海印橋站
游戲機產品專業街 游戲機具及配件 站前路 站前路
西場電器城 視聽產品,電器音響 東風西路23號 西場電器城站
海珠電器城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小港路130號 江南大道北
廣東如意家電城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黃沙大道163號 如意坊站
萬國電器廣場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江南大道中133號 南豐商場站
白雲家電城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走馬崗路崗頭大街 桂花崗站
西槎電器廣場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增槎路 西槎電器廣場站
豐寧電器批發市場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增槎路433號 羅沖圍總站
將軍東電器城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中山六路16號 中山六路站
海珠電器城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小港路130號 江南大道北
金海印電器廣場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海印東湖路166號 海印橋站
星之光電器市場 視聽產品,家用電器 大沙頭三馬路11號 大沙頭站
輕工業品日用工業品市場 省工業品市場 文教文體辦公用品,紙張百貨 南岸路44號 省工業品站
市日用工業品交易市場 通訊器材,日用電器,照相器材,百貨小品 西堤二馬路 文化公園
花地廣場 日用百貨,文化娛樂,文體用品,中葯材 芳村花地大道1號 芳村站
南太日用工業品批發市場 通訊器材,電器,百貨 西堤二馬路 文化公園
新環通日用電器工業品交易城 通訊器材,電器,百貨 環市西路135號 省婦幼保健站
萬國商業廣場 電器,工業品,百貨業 江南大道中133號 南豐商場站
化妝品洗滌用品市場 興發廣場 化妝洗滌用品美容美發器材 機場路138號 機場路站
怡發廣場 化妝洗滌用品美容美發器材 機場路96-98號 機場路站
中華化妝品城 化妝洗滌用品美容美發器材 機場南路 機場路站
名匯化妝品中心 化妝洗滌用品美容美發器材 下九路人民中附近 人民中
婦幼用品市場 廣東童裝婦嬰用品廣場 婦嬰兒童用品 環市西路135號(萬通大廈) 省婦幼保健站
女人世界批發市場 婦女用品類 廣花路三元里 桂花崗站
婦女兒童用品商店 婦幼用品、服裝百貨 下九路 上九東
玩具文具禮品精品市場 中港玩具精品批發城 玩具文具精品 一德西路399號 一德西路站
新誼園玩具文具城 玩具文具禮品精品 一德中路297號 一德西路站
德寶交易廣場 玩具文具禮品喜慶用品 一德路190號 一德西、靖海路、解放南
國際玩具文具精品廣場 玩具文具精品喜慶禮品 一德西路390號 一德西站
一德誼園精品文具批發 玩具文具精品 一德中路297號 一德西站
嘉樂斯精品玩具城 玩具文具禮品精品 一德西路423號 一德西路
精銳玩具精品批發中心 玩具文具禮品喜慶用品 中山八路20號 中山八路站
國誼園文具玩具精品批發城 玩具文具精品喜慶用品 黃沙大道30號 黃沙碼頭站
黃沙文具玩具批發中心 玩具文具精品喜慶用品 黃沙大道28號 黃沙碼頭站
文化樂器體育用品市場 玉園文化用品批發市場 文化用品精品 站前路2號 西站、站前路
南岸文化用品批發市場 文化用品紙品 南岸路44號 省工業品市場站
華祥文德文化城 工藝畫國畫畫框 文德路71號 文德路站
新節拍琴行樂器總匯 中西樂器配件音樂書譜 先烈東路4-29號二樓 沙河頂站
海印二沙體育精品廊 體育用品體育服裝 二沙島體育訓練基地旁 二沙島站
體院體育用品街市 體育用品體育服裝 廣州大道北體育學院外 廣州體院站
印錦印歷佛教用品市場 錦旗獎狀印衫工藝街 錦旗獎狀印衫工藝 起義路中段 起義路站
掛歷台歷批發城 掛歷台歷文化用品 機場路 機場路、中醫學院
光孝佛教用品街市 工藝品佛教用品 光孝路 西門口
文物古玩玉器市場 源勝陶瓷玉器工藝街 陶瓷玉器古玩錢幣古舊家私奇珍異石 帶河路源勝街 帶河路站
新源勝玉器街 陶瓷玉器古玩錢幣水晶首飾包裝工具 長壽西新源勝街 帶河路站
廣州西關古玩城 古舊陶瓷古玩玉器文房四寶字畫雜項 逢源路梁家祠街1號 泮塘總站
華林玉器專業街 玉器工藝品首飾 華林新街(華林寺) 帶河路站
廣州文物總店 古舊陶瓷文房四寶章石雜項畫扇碑帖 文德北路 文德路站
清平古玩錢幣市場 古舊錢幣古玩雜項 清平路 文化公園站
華瀚古玩玉器商城 字畫錢幣玉器陶瓷 帶河路185號 帶河路站
華林玉器大樓 玉器工藝品首飾水晶 華林新街 帶河路站
華玉玉器商場 玉器工藝品首飾水晶 華林新街 帶河路站
文昌陶瓷玉石工藝市場 玉器工藝陶瓷首飾古幣 文昌北路286號 帶河路站
郵票錢幣市場 中圓郵票錢幣交易中心 中外郵品珍藏票證古今錢幣集郵用品 海珠路288號 西門口
廣州郵票公司 郵票 火車站北側 省站、火車站
鍾表眼鏡市場 南方鍾表交易中心 各種鍾表交易中心 環市西路145號後座 省站、火車站
站西鍾表城 鍾表及配件照相器材 站西群英路1號 省站、火車站
東方表城 各種鍾表及配件 站西群英路5號 省站、火車站
華南鍾表批發市場 各種鍾表及配件 站西路57號 省站、火車站
九龍鍾錶行 各種表及配件 站西群英路3號 省站、火車站
南方眼鏡專業市場 眼鏡類及配件光學儀器 人民中路317號 上九東站
廣州眼鏡城 眼鏡類及配件光學儀器 人民中路260號 上九東站
圖書音像市場 新東園圖書批發市場 各類圖書報刊雜志 沿江東路414號 海印橋大沙頭
廣州市新華書店 綜合書籍 北京路276號 財廳站、北京路站
廣州市科技書店 科技等綜合書籍 北京路336號 財廳站、北京路站
廣州市古籍書店 各類書法讀物其它書籍 北京路338號 財廳站、北京路站
廣東省外文書店 各類書籍外語教材 北京路326號 財廳站、北京路站
廣州市兒童書店 兒童書籍讀物 北京路314號 財廳站、北京路站
廣州購書中心 各類書籍教材音像 天河路123號 體育中心站
品味書屋 時尚書籍各類讀物 天河城廣場二樓 體育中心站
廣東新華集團股份批發中心 圖書批發 長福路161號 天河客運站
廣州市法律書店 法律書籍其它書刊 十八甫南路34號 十八甫、珠璣路
廣州市考試書店 自學教材考試教材 環市東路465號 華南工大站
金羊書店 各類圖書 東風東路羊城晚報社前 羊城晚報社
廣東新華書店圖書音像批發市場 各類圖書音像製品 東湖路 海印橋、大沙頭
廣東音像城 音像製品批發 機場路118-122號 機場路、中醫學院
景豪商業大廈 音像製品月歷台歷 機場路68號 機場路、中醫學院
越富音像市場 音像製品 人民北路833號 人民北路站
海珠音像製品市場 音像製品 江南大道中133號 南豐商場站
紙張油墨印刷器材市場 天成印刷器材專業街 紙張油墨印刷器材及配件 天成路 大德路、天成路
金天成廣場 紙張油墨印刷器材及配件 天成路181號 大德路、天成路
印刷紙品街市 印刷紙張 工業大道中 紙廠站
花鳥蟲魚水族市場 廣州嶺南花卉市場 鮮花盆花人工花卉花藍花盆 芳村大道西28號 廣佛路口站
花城花卉批發市場 鮮花類 解放中路絨線街 解放中路站
大南花卉街市 鮮花人造花乾花 大南路 大南路站
廣東黃沙花卉精品市場 鮮花人造花乾花陶瓷精品 黃沙大道185號 中山八路站
黃沙花鳥蟲魚市場 鳥類鳥具水族器材飼料 黃沙大道167號 如意坊站
清平水族市場 水族器材蔭生飼料 清平路 文化公園
書坊水族市場 水族器材蔭生飼料 大南路書坊街 大南路站
寶華花卉水族市場 鮮花盆景水族器材 寶華路15甫二巷 寶華路站
陵園西花卉水族園林街市 鮮花盆景水族器材 陵園西路 烈士陵園站
華南鳥類城 鳥具鳥食批發零售及觀賞 增槎路 西槎電器廣場站
服裝專業市場 高第街服裝工業街 服裝鞋業皮具 北京路高第街 北京南站
西湖路時裝廣場 中高檔時裝 西湖路81號 北京路站
江南婚紗街 婚紗 江南大道北 江南大道北站
故衣路服裝批發街 成人兒童服裝批發 故衣路 人民南路、和平東路
十三行服裝批發街 童裝服裝批發零售 十三行路 人民南站
濂泉服裝批發街 中低檔成衣批發 沙河濂泉路 沙河大街站
天河長運商業廣場 中低檔成衣童服批發 沙河濂泉街15號 沙河大街站
沙河第二成衣批發 中低檔成衣童服批發 沙河濂泉街15號 沙河大街站
沙河第三成衣批發 中低檔成衣童服批發 沙河濂泉街15號 沙河大街站
沙東成衣批發市場 中低檔成衣童服批發 沙河濂泉街15號 沙河大街站
沙東第二成衣批發 中低檔成衣童服批發 沙河濂泉街15號 沙河大街站
萬佳服裝批發市場 中低檔成人兒童服裝 先烈中路143號 沙河大街站
流花服裝批發市場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南路 站南路、火車站
黑馬服裝批發市場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南路 站南路、火車站
天馬服裝批發市場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南路 站南路、火車站
白馬商貿大廈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南路 站南路、火車站
廣州服裝匯展中心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前路 站南路、火車站
金馬皮草時裝中心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前路 站南路、火車站
紅棉步步高時裝廣場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前路 站南路、火車站
新大地服裝批發城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前路 站南路、火車站
新星服裝商廈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前路 站南路、火車站
新中英時裝城 中高檔時裝 起義路168號 起義路站
站西服裝批發城 中低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西路 省站、火車站
康樂時裝廣場 中高檔時裝批發零售 人民北路921號 友誼劇院站
金象針織服裝批發中心 針織服裝批發零售 站西路 省站、火車站
金寶時裝批發城 中高檔服裝批發零售 站西路 省站、火車站
服裝布料配料毛線市場 光復南布匹布料專業街 各類布匹布料批發 光復南路 和平東、上下九
廣州市花布貿易中心 各類花布紗布批發 光復南路107號 和平東、上下九
槳欄路紡織品布料專業街 布匹布料批發 槳欄路 人民南、大新中
新海印毛線布料交易市場 毛線絨線布料批發 沿江東路418號 大沙頭、海印橋
海印毛線布料總匯 毛線布料批發 沿江東路429號 大沙頭、海印橋
和平服裝布料配料專業街 服裝布料配料 和平中東路段 和平東站
新百佳布料市場 布料批發零售 沙太路新百佳商城內 新百佳商城站
中大布料市場 布料配料 瑞康路 中大站
瑞康服裝配料裝飾布料城 服飾布料配料批發 瑞康大廈 中大站
長江服裝配料城 服裝布料配料標牌 瑞康路 中大站
楊巷服裝配料專業街 服裝布料配料飾品 楊巷路 楊巷路、上下九
白雲農批布匹市場 布料 沙太路農批市場內 白雲農批市場站
瑞康布料服飾配料專業街 服飾布料配料 中大瑞康路 中大站
天雄布市 布料毛線批發 廣州大道南德昌路 天雄紡織城
縫紉機熨燙模特市場 縫紉機熨燙設備專業街 縫紉機配件熨燙設備 光復中路 長壽東路站
衣架模特批發中心 衣架模特批發 環市西路 省站、火車站
衣架模特衣架街市 衣架模特 站前路 省站、火車站
鞋業皮具皮帶市場 站西路鞋業批發街 中高檔鞋批發 站西路 克山站、省婦幼
新大陸鞋業廣場 中高檔鞋批發 站西路12號 克山站、省婦幼
天和商貿城 中高檔鞋批發 站西路20-22號 克山站、省婦幼
金馬鞋業城 中高檔鞋批發 站西路39號 克山站、省婦幼
華南鞋業城 中高檔鞋批發 廣園西路 省婦幼保健站
九龍鞋業城 中高檔鞋批發 站西路 省婦幼保健站
匯昌鞋業廣場 中高檔鞋批發 站西路 克山站
廣州國際鞋業廣場 中高檔鞋批發 站西路 克山站
大新鞋業專業街 鞋類批發 大新東路、起義路 海珠廣場站
大都市商場(大型) 鞋類 解放南路88號 解放南路站
廣州新華南鞋百貨批發城 中低檔鞋業百貨 廣州大道南1629號 洛溪橋站
新觀綠皮具總匯 皮具 解放北路1119號 桂花崗站
新興皮具市場 皮具 梓元崗 桂花崗站
永駿皮具 皮具 解放北路1337號 桂花崗站
東升皮具城 皮具 梓元崗三街 桂花崗站
中港皮具城 皮具 廣花一路11號 桂花崗站
中澳皮具城 皮具 解放北路1107號 桂花崗站
宏發皮具城 皮具 梓元崗 桂花崗站
廣州皮具皮帶城 皮具 解放北路1337號 桂花崗站
皮革皮料鞋輔料鞋工具市場 大新濠畔皮革鞋料五金市場 皮革皮料五金工具批零 大新路328號 大新中、解放南
濠畔皮革五金鞋材市場 皮革皮料五金工具 大新路280號 大新中、解放南
廣州濠畔皮革鞋料市場 皮革皮料五金工具 大新路濠畔街99號 大新中、解放南
大新皮革五金鞋料市場 皮革皮料五金工具 大新路259號 大新中、解放南
新濠畔鞋材皮革批發中心 皮革鞋材五金工具 站西路39號 省婦幼保健站
麗日廣場 皮革鞋材五金工具 大德路 省中醫院站
葯材葯品性保健品市場 清平中葯材市場 南北中葯材 清平路 和平西、文化公園站
陳塘葯材市場 中葯材 珠璣路陳塘新街17號 珠璣路、和平西
廣州市黎明乾果批發市場 乾果葯材批發 珠璣路25號 珠璣路站
花地廣場 中葯材、百貨 芳村花地大道1號 芳村站
廣州市醫葯公司醫療器械批發部 醫療器械 和平西路138號 和平西站
廣州市醫葯公司批發中心 醫療器械 大同路103號 珠璣路、和平西站
廣東成人用品市場(性保健品市場) 性保健品、計生用品 站前橫路111號 站前路站
化工原料消防橡膠市場 廣州東圃化工城 化工原料產品 東圃圃興路 東圃站
粵發消防用品市場 消防器材警示標牌 廣氮路口 車陂路
橡膠城 橡膠製品 黃埔大道中149號 上九東站
五金交電塑料廚具市場 惠福五金交電工具專業街 五金交電電動工具 惠福西路 惠福路站
大德五金交電工具專業街 五金交電 大德路 大德路、解放南
棠下五金機電商業街 五金交電 中山大道棠下 棠下
星之光機電軸承市場 機電軸承 廣花四路155號 棠溪站
海珠五金交電批發市場 交電塑料、單車及配件 廣州大道南 上沖站
廣東粵景五金交電批發市場 五金交電 廣州大道南 洛溪橋、上沖南
泵城 供水消防通風設備、電測儀 廣州大道南788-816號 敦和站
海珠五金塑料交易城 五金交電塑料製品 廣州大道南洛溪橋 洛溪橋站
長江交易城 五金交電塑料製品廚具 廣州大道南洛溪橋東南側 洛溪橋站
南天商業城 五金交電塑料製品廚具 廣州大道南洛溪橋西南側 洛溪橋站
廣州生源五金商貿城 五金交電 西槎路聚龍路 聚龍路站
機械機電冷凍設備市場 海珠北路冷凍設備街 冷凍設備器材配件 海珠北路 西門口
恆業機電機械商貿城 機械機電五金化工品 廣州大道南德昌路 園藝場站
汽車摩托車交易市場 廣州汽車博覽中心 中外小汽車展銷 天河北路163號 時代廣場站
廣東機電物資市場 新舊汽車機電產品 新市鎮 新市站
廣州汽車交易市場 農用車 廣汕公路 東升廠站
海印舊機動車交易市場 二手摩托車交易 沿江東路466號 大沙頭站
廣州華南汽貿廣場 汽車貿易 廣州大道南1627號 洛溪橋、上沖南
廣州舊機動車交易市場 二手汽車交易 廣州大道南洛溪橋 洛溪橋、上沖南
汽車摩托車配件市場 永福汽車配件專業街 中外汽車配件 永福路 永福路站
廣園汽車配件專業一條街 中外汽車配件 廣園路 廣園路站
廣園湛隆汽配市場 中外汽車配件 廣園中路148號 廣園新村站
福怡汽車配件用品市場 汽車配件用品 永福路49號 永福路站
永福汽配城 汽車配件用品 永福路47號 永福路站
上元崗汽車配件市場 中外汽車配件 廣汕路上元崗 上元崗站
鴻運汽配廣場 中外汽車配件 廣園西路68號 機場路、瑤台
萬里汽配城 中外汽車配件用品 廣園中路59號 機場路、交電新村
廣州黃石汽車用品批發市場 汽車配件飾品油漆 新市黃石東路48號 白雲汽配廠
僑東汽車輪胎市場 汽車摩托車輪胎 沙太路僑東大橋底東側 僑東站
置地摩托車配件城 摩托車配件用品 較場西路6號 東華西站
新校場摩托車配件城 摩托車配件用品 較場西路6號 東華西站
新長城摩托車配件交易城 摩托車配件用品 沙太路銀利街28號 天河北苑站
一騎摩托車配件廣場 摩托車配件用品 沿江路466號 大沙頭站
中八摩托車配件市場 摩托車配件市場 中山八路新虹街38-40號 中山八路
家居家私鋼門市場 香江家私城 辦公家私 江南大道411號 坭崗路
瑪沙家居廣場 辦公桌椅、家私 人民北路602號 人民北路
聯邦家居廣場 辦公桌椅、家私 天河北路時代廣場內 時代廣場
新金雅家居廣場 辦公桌椅、家私 機場路61號 機場路、交電新村
黃石家私廣場 辦公桌椅、家私 新市黃石路口 黃石路口
廣客隆家居城 辦公桌椅、家私、燈飾 黃埔大道68號 天河站
白馬家私廣場 辦公桌椅、傢具、家私 黃埔大道西 石牌站
同德家私廣場 辦公桌椅、傢具、家私 西槎路聚龍路段 聚龍站
大豪家私國際展銷中心 家居、辦公桌椅、家私 解放北路 越秀公園站
越秀鋼門街市 防盜鋼鐵門 越秀中路段 越秀中站
金海馬傢具城 家居、辦公桌椅、家私 流花路17號 友誼劇院
裝飾材料燈飾布藝市場 南岸裝飾材料專業街 裝飾材料、燈飾鋼門 南岸路段 省工業品市場
廣州裝飾材料市場 裝飾材料、五金燈飾 南岸路30號 省工業品市場
星之光裝飾材料市場 裝飾材料、五金燈飾 南岸路44號 省工業品市場
南岸裝飾材料市場 裝飾材料陶瓷五金燈飾 南岸路33號 省工業品市場
大南裝飾材料專業街 裝飾材料陶瓷燈飾 大南路 大南路站
華淦裝飾材料市場 裝飾材料、五金燈飾廣告 大南路117號 大南路站
泰康裝飾材料市場 裝飾材料、五金燈飾 泰康路 海珠廣場站
泰康裝飾材料專業街 裝飾材料、潔具、防盜鋼門 泰康路 海珠廣場站
惠福東裝飾材料專業街 裝飾材料、燈飾、防盜鋼門 惠福東路 惠福路站
廣州紡織裝飾工藝品商場 窗簾布藝 大南路59號 大南路站
太古燈飾城 燈飾 大南路18號 大南路站
安華燈飾城 燈飾 黃石東路28號 江夏站
喜龍裝飾材料建材商場 建築裝飾材料、五金 黃埔大道員村山頂 山頂站
沙河裝飾材料市場 建築裝飾材料、五金 沙太路河水路口 白雲配件站
沙東裝飾材料市場 裝飾材料、五金廣告材料 沙河路 沙河路站
業盛裝飾材料市場 裝飾材料、五金 北京南路 北京南路
沙河天平架裝飾材料城 裝飾材料、五金 舊廣從公路108號 永安百貨站
天建廣場 夾板、裝飾材料 沙太路 白雲農批市場
廣州車陂裝飾材料城 裝飾材料、五金 東圃車陂路 車陂站
車陂石材城 裝飾石材 東圃車陂路 車陂站
南興裝飾材料城 裝飾材料、五金 黃埔大道西 石牌站
金馬裝飾材料城 裝飾材料、陶瓷五金 工業大道南581號 石溪村站
安華裝飾材料城 裝飾材料、陶瓷五金 新市黃石東路22號 白雲汽配廣場站
廣東裝飾材料市場 裝飾材料、陶瓷五金 新市黃石東路22號 白雲汽配廣場站
建築材料市場 魚珠建材市場 建材 黃埔大道東 石溪站
旺中旺建材城 建材陶瓷潔具石材 廣清路石井路口 凰崗站
鋼材有色金屬交易市場 棠下鋼材市場 板鋼、圓鋼、管鋼、型鋼、角鋼 黃埔大道棠下 凰崗站
天發鋼材市場 板鋼、圓鋼、管鋼、型鋼 東圃車陂路 車陂路
省鋼材交易市場 板鋼、圓鋼、管鋼、型鋼、鋅板 廣佛一路 廣佛路口站
南方有色金屬交易市場 有色金屬 廣佛路黃歧 黃歧市場站
舊貨交易市場 大沙頭舊貨交易市場 二手電筒腦、電器音響、通訊器材、電視百貨 沿江東路414號 大沙頭站
廣州舊貨交易市場 二手電筒腦電器、手機通訊 惠福西路109號 惠福西站
和潤舊貨交易市場 二手電筒腦、手機通訊、電視音響、攝像器材 解放中路495號 中山六路站
黃石舊貨交易市場 二手電筒器 黃石東路 黃石路口
槎頭舊貨交易市場 二手電筒器手機通訊 廣清路增槎路段 西槎電器廣場
天河華南電子城 二手電筒器手機及配件 中山大道100號 華南師大
西濠通訊電器交易市場 二手電筒腦電器、攝像通訊 人民南西濠二馬路 人民南站
海珠電器商業廣場 二手電筒器電子零件閑置機械 廣州大道南1276號 上沖站
大沙頭瀝北電器市場 二手電筒器、手機通訊 沿江東路466號 大沙頭站
中南元崗舊貨交易市場 二手摩托車、視聽產品 廣汕公路上元崗 天河客運站
海印舊機動車交易市場 二手摩托車 沿江東路466號 大沙頭站
水產海鮮冷凍品市場 黃沙水產交易市場 水產品、海產品 黃沙大道西豬欄27號 黃沙碼頭站
廣州市水產批發市場 水產品 洪德路永興街141號 洪德路站
廣州市魚市場 冰鮮魚 洪德路洲頭咀88號 洪德路站
廣州市魚市場 水產品 洪德路濱江西路100號 大基頭站
珠璣路水產冰凍街市 冷凍水產肉類 珠璣路 珠璣路、和平西
各類禽畜野生動物市場 南金禽畜野生動物市場 禽畜蛇獸類 增槎路 東旺市場
東寶蛇市場 禽畜蛇類 107國道潭村 潭村站
新源野生動物綜合市場 蛇鳥動物交易 增槎路 西槎電器廣場
槎頭禽畜水產動物綜合批發市場 蛇禽畜 增槎路 西槎電器廣場
如意坊蛇類交易市場 蛇類 多寶路9號 如意坊
新街牛市場 耕牛菜牛乳牛 107國道新華收費站側 石豐路站
海味乾果食品交易市場 一德海味乾果專業街 海產品乾果乾菜鹽製品 一德中路 一德路站
東泰海味乾果批發 海產品乾果雜食 海珠南路68號 一德路站
一德副食交易市場 海產品乾果副食 一德路247號 一德路站
一德海味批發市場 海產品乾果副食 一德路397號 一德路站
一德雜貨批發市場 海產品乾果雜食 一德路277號 一德路站
黎明乾果批發市場 乾果葯材類 珠璣路25號 珠璣路站
海珠南海味乾果街 海產品乾果乾菜 海珠南路 一德路、愛群大廈
如意坊果品交易市場 南北乾果 黃沙大道169號 如意坊
水果蔬菜香菇交易市場 南岸水果交易市場 南北鮮瓜果 南岸路25號 省工業品市場
南源水果批發市場 南北鮮瓜果 增槎路338號 東旺市場
山西運成果品市場 北方鮮瓜果 增槎路340號 東旺市場
越秀蔬菜批發市場 南北蔬菜 增槎路346號 西槎電器廣場
天平架水果批發市場 南北鮮瓜果 沙河興華路 天平架總站
東源鮮菇批發市場 鮮菇食用菌 增槎路468號東源市場內 西槎電器廣場
芳村水上鮮果交易 香蕉等水果類 芳村明心路尾 芳村站
長堤草菇交易市場 鮮菇食用菌類 西槎路橫窖路口 橫窖村站
糧油食品飲品蛋品市場 江南糧油食品批發市場 糧油食品 南洲路3號 南洲名苑站
南洲糧油城 糧油食 南洲路10號 南洲名苑站
駿業食雜批發市場 糧油食雜飲料 廣州大道南洛溪橋 洛溪橋
白雲山農批市場 糧油蔬菜食雜飲料 沙太路犀牛角 白雲農批市場
沙東糧油食品市場 糧油食雜飲料 沙太路高架橋 五仙橋
天平糧油食品市場 糧油食雜飲料 天平架興華路 天平架
東旺食品綜合批發市場 糧油食雜飲料 西槎路 東旺市場
新海印食雜品批發市場 糖煙酒糧油飲料 東曉路83號 海印橋南
廣花糧油蛋品批發市場 糖煙酒糧油飲料 廣花路橋下 瑤台站
茶葉糖煙酒交易市場 廣東耀山糖煙酒茶葉批發市場 糖煙酒茶葉 廣清公路石豐路口 石豐路口
芳村洞企石路茶葉街 茶葉茶具 芳村洞企石路 山村站
南方茶葉總匯 茶葉茶具工藝品 芳村洞企石路8-10號 山村站
海印茶葉市場 茶葉茶具工藝品 東曉路35號 海印橋南 長城酒類批發市場 酒類批發 寺右一馬路6-10號 珠江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