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施肥的原則
㈠ 花卉施肥注意什麼
花卉施肥要「三看 一看季節 冬季氣溫低,植物生長緩慢,大多數花卉處於生長 停滯狀態,一般不施肥;春、季兩季正值花卉生長旺期,根、莖、葉生長,花芽分化,幼果膨脹,均需要較多肥料,應適當多追肥;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又是花卉植株生長旺盛期,施追肥濃度宜小,次數可多些。 二看品種 不同品種的花卉對肥料的要求不同,因此應施以不同的肥料。如桂花、茶 花、桅子等南方花卉忌鹼性肥料;需要每年重剪的花卉需加大磷、鉀肥的比例,以利萌發新枝;以觀葉為主的花卉,可偏重於施氮肥;觀果為主的花卉,在開花期應適當控制給水;球根花卉,多施些鉀肥,以利球根充實。 三看長勢 尤其是對盆花,施肥要看長勢定用量。堅持「四多、四少、四不」的原則,即黃瘦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多施,花後多施;茁壯少施,發芽少施,開花少施,雨季少施;徒長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
㈡ 為盆花施肥如何掌握適時適量的原則
為了養出健康漂亮的盆栽花卉,施肥是很重要的一步,但是很多花友內卻往往掌握不了施肥的容量和時間,適時適量的為盆栽花卉施肥是我們經常說的,但究竟應該如何適時適量呢?
牡丹花
有機肥適合作基肥。在花卉換盆、上盆時將肥料加在盆底,肥效可長達半年,用量可根據花卉需肥的習性來定,一般6寸花盆(20厘米口徑),放10~20克有機肥。如用有機肥作追肥,就要將腐熟的原液加水稀釋後使用。喜肥的花卉,如茉莉、白蘭、米蘭、月季等,在孕蕾期可加大施肥量和濃度,一般花木以施薄肥為好。家庭養花,最好不要用有機肥作追肥,以免影響環境衛生。如果必須使用,最好在漚制肥料時,加人一些橘皮,以消除臭味。
有機肥一般只作追肥用。花卉在幼苗期用0.1%尿素、0.05%磷酸二氫鉀溶液澆灌盆土;在孕蕾期、催花期、掛果期,用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葉面,以每半月施1次為好。如用復合肥作追肥,可每個月1次施入土壤中。
適時、適量地施肥,是合理施肥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養好盆花的關鍵。
㈢ 盆花施肥有什麼原則
施肥必須適時。及時施肥就是花卉需要肥料時再施肥,當發現植株葉色變淡,生長細弱時,施肥最為恰當。施肥必須適當,施肥必須根據花卉的不同生育期區別施用。例如幼苗期氮肥要多些,次數要多,以促進幼苗生長迅速,健壯;成苗後,磷、鉀肥要多些。觀葉的花卉要多施氮肥,使葉子嫩綠。觀花果的花卉要多施磷、鉀肥,使植株早開花,早結果,也使花果顏色鮮艷。施肥必須掌握季節。春、夏季節花卉生長迅速、旺盛,可多施肥;入秋後花卉生長緩慢,應少施肥;冬季處於休眠狀態,應停止施肥。施肥必須掌握時間,盆栽花卉施肥應採取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的原則。一般從開春到立秋,可每隔7~10天施1次稀薄的肥水,立秋後可15~20天施1次。施肥要在晴天進行。盆栽花卉土壤施肥,在夏季高溫的中午前後不宜進行,因盆土溫度較高,施入追肥容易傷根,傍晚施用效果最好。盆栽花卉施用稀薄液肥前,應先把盆土表層耙松,待盆土稍微乾燥再施肥,施肥後立即用水噴灑葉面,以免殘留肥液污染葉面,施肥的第二天一定要澆1次水。葉面施肥應避免在高溫強光時進行,葉片在濕潤的情況下過夜不利於病害的防治,因此也應避免在傍晚施葉面肥。一般北方選擇晴朗上午9~10時施肥,高溫強光的夏季可略早一些。
㈣ 給花卉施肥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根據季節施肥。
春夏季是花卉生長的旺期,這期間植株生長迅速,新陳代謝旺盛,需要較多的養分,故應施用以氮肥為主的「三元素」肥料,使其根系發達健壯,增強吸收能力,促進枝條生長,以利開花結果。夏季過後,若繼續施用氮肥,則不利植株發育,影響開花結果;而且過多地施用氮肥還易招致病、蟲為害,或使莖葉軟弱,花色不艷,故在植物進入生殖生長期(花芽分化期)前,應停止施用氮肥。秋季植株生長緩慢,需肥量減少,為了提高其抗寒越冬能力,可施少量磷、鉀肥料。磷、鉀肥除有益於植物的生殖生長外,還可促使植株強健,花色鮮艷。冬季花卉進入休眠期,不要施肥,但冬季入室的部分盆花還可以繼續生長,在這種情況下,可施少量的肥料,以滿足生長的需要。
(2)根據植株長勢施肥。
健壯的植株生理活動旺盛,生長快,吸收能力強,需養分多,宜薄肥勤施。病弱株生長慢,新陳代謝不旺,吸收能力差,需肥少,可少施或不施肥。花卉也有「虛不受補」的問題,若土壤中養分濃度高,會引起燒根現象的發生。
(3)根據花卉生長期施肥。
花卉在蓓蕾期需要大量養分,需施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以促進花芽分化,增加花蕾和開花的數量。但花開時不宜施肥,以免過早誘發新枝,迫使花朵早謝,縮短花期。花木坐果後需大量養分,但在果實未坐穩時,不要施肥,以免造成大量落果。待果實坐穩後,特別是果實膨大期,應施磷、鉀肥,這不僅能使果實迅速長大,且有利於果柄粗壯,不易墜落。
(4)根據花卉種類施肥。
杜鵑、桅子等切忌施用鹼性肥料。每年需要重剪的花卉要增加磷、鉀肥的比例,以利萌發新枝條。以觀葉為主的花卉,可偏重於施用氮肥。對菊花、大麗菊等大型花的花卉,在花期需要施適量的完全肥料,促使全面開花,開出形美色艷的花朵。觀果為主的花卉,在開花期適當控制肥水,壯果期施足完全肥料,以利結出累累碩果。香花類花卉進入開花期,應施適量磷、鉀肥,以利於花香濃郁。
(5)注意事項。
換盆土後不能立即施肥。盆栽花卉在盆中生長時間一長,土壤中養分會消耗殆盡,需要及時更換盆土,增加底肥,以利開花結果。而換盆後的新栽植株根系多有損傷,吸收肥水能力弱,故不能施肥,以免肥液刺激傷口,引起爛根,影響成活率。
掌握盆土適宜干濕度。施肥要掌握好時機和盆土干濕度,盆土稍干時施肥,肥液才會直接滲入土中,被根系吸收;如盆土過於乾燥,在土與盆壁間出現縫隙時施肥,肥液會從縫隙間流失。若在盆土太潮濕時施肥又易引起植株爛根死亡。
輔以根外施肥。在氣候、盆土條件不適宜施肥或施肥作用小的時候,可採取根外追肥的手段,如葉面噴肥等。實踐證明,在這種情況下根外追肥,可得到較好的效果。
㈤ 花卉施肥有什麼注意事項
1.施肥時間不同的花卉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肥的需求不同,施肥種類和施肥量要有所差別。如苗期多施氮肥、可促秧苗生長。現蕾和開花期施用磷肥,可促進花大而鮮艷、花期長。盆栽花卉在高溫的中午前後或雨天不宜施肥,此時施肥容易傷根,最好在傍晚施肥。
2.施肥次數生長盛期每7~10天施1次稀薄肥水,秋後15~20天施1次或不施。要「少量多次」或「薄肥勤施」。
3.依季節掌握施肥量大多數花卉春、夏季節生長快,長勢旺,可適量多施肥。入秋後氣溫逐漸降低,花卉長勢減弱,應少施肥。秋季露地越冬的花卉停止施肥,防止出現第2個生長高峰,否則容易使花卉組織細胞細嫩而導致越冬困難。室內花卉冬季處於休眠狀態的應停止施肥。具體看花卉長勢定用量。堅持「四多、四少、四不」的原則:黃瘦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多施,花後多施;發芽少施,茁壯少施,開花少施,雨季少施;徒長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
4.有機肥要充分發酵腐熟後施用在施用有機肥料時,不論是固體肥料還是液體肥料都必須在施用前進行充分發酵腐熟,否則易造成對根系的傷害,而且還會散發出濃烈的臭味並招來蠅類。
5.不同種類的花卉施用不同的肥料以觀葉為主的可偏重於施氮肥;球根花卉應多施些鉀肥,以利球根充實;香花類花卉,進入開花期,多施些磷、鉀肥,可促進花香味濃;桂花、山茶等喜豬糞,忌人糞尿;需要每年重剪的花卉應增加磷、鉀肥的施用比例,以利萌發新枝;花型大的花卉,如大麗花、菊花等,在開花期應施適量的完全肥料,才能使所有花都開放,形美色艷;觀果為主的花卉,在果實生長期施以充足的完全肥料;杜鵑、山茶、梔子等南方花卉忌施鹼性肥料。
6.往土壤里追肥忌濺在葉片上澆灌肥液時不要將肥液濺在葉片上,在給草本觀葉花卉追肥時更應注意。為了保險起見,最好在追肥後噴1次水,把葉面清洗一下。
另外施肥前,盆土應略干一些,最好先鬆土,然後再施肥,這樣更利於肥料被根部吸收,次日再澆水1次,便於積蓄在表土的肥料流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