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鄉山賊

花卉鄉山賊

發布時間: 2022-01-06 06:44:25

㈠ 山賊和土匪和強盜還什麼區別嗎塗鴉是什麼

山賊 出現在山裡的盜賊 土匪 沒文化在鄉下的盜賊 強盜 暴力的搶劫犯 塗鴉 應該是禿掉的鴨子 禿鴨吧

㈡ 日式山賊燒怎麼做

一日,同朋友在江南西的一間餐廳食飯。( ⊙o⊙ )哇!個石窩牛仔飯好好味,帶一點甜味,一點酸味,還有一點辣味,加起來卻剛剛好,誰也沒有搶了誰的位置。問餐廳的小妹才知道是加了一種調味汁叫「山賊燒醬」。

原來這種醬汁系來自日本的,它是日本的鄉土料理。做法是將各種胡椒塗抹在雞腿肉上,然後火上進行烘燒。

㈢ 古代的山賊劫匪為什麼從來不搶進京趕考的書生

說起山賊劫匪之類,很多人第一想起的就是《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但是真實歷史中的劫匪們往往比書中寫的要殘暴血腥的多,也沒有那麼多的劫富濟貧和見義勇為,畢竟劫匪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群打家劫舍、攔路搶劫的武裝不法團伙,而且真實的劫匪往往並不富裕,規模也不會很大,所以像《水滸傳》里描寫的梁山好漢在真實的歷史中世很難出現並且生存下去的。

由於劫匪通常並不富裕,他們劫掠的對象往往並不限於富庶人家,只要在他們面前路過的行人,無論老幼貧富都會被搶劫一空,但是有一類人劫匪們往往都不會動,那就是進京趕考的書生。

首先不搶書生並不是因為書生們窮,能進京趕考的身上的盤纏即使再少也不會比一般行人還少的,像小說中那些空手進京趕考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古代人口密度極低,經常會有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如果你在古代窮游,那麼餓死都會是一個比較舒服的死法了。

之所以不搶書生主要是幾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古代人迷信,在古代人的眼中,能中舉進京的書生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得罪不得的。《儒林外史》中記載過一個范進中舉的故事,說的就是中舉後范進在鄉間的地位一步登天的故事,而窮凶極惡的劫匪們自然不會因為一點迷信的原因就放棄過路肥羊的。

其實是因為古代劫匪拜的是關二爺,而文曲星比乾和關羽同為財神爺,劫匪們怕得罪了文曲星會得罪自己庇護神關羽,古代凡是上山落草為寇的,頭目為了讓手下人忠心耿耿就編造了各種謊言恐嚇眾人,其中就有如果得罪了關二爺就會被視為不義之人而死於非命,時間長了投鼠忌器的劫匪們自然不敢得罪這些關二爺的同僚了。

第二個原因則是江湖規矩,在古代綠林娼妓、和尚、道士、孤兒寡母、趕考舉子、紅白喜事是有著特殊地位的,江湖上規定凡是遇到這些人過路都不能搶,認為搶這些人是犯了大忌,否則會被各路豪傑們一起鄙視,看不起。至於這個規矩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又是什麼人制定的已經不可考了。

第三種則是凡是中舉進京的書生,都是在京城掛了號的,並且在古代能中舉的書生很多都是官宦子弟,搶了這些人很有可能會有大麻煩,為自己惹來滅頂之災。而且有錢人家進京多半會花錢僱傭護衛甚至鏢師隨行,山賊作為非正規武裝很少有能打得過經過正規訓練的鏢師或者護衛的。沒有錢的書生多半也會結伴而行,雖然有可趁之機但是結伴而行的本就沒有多少油水還有可能給自己惹來一身麻煩,索性不如直接放他們過去。

㈣ 什麼是山賊燒

一種調味汁叫「山賊燒醬」。這種醬汁來自日本,它是日本的鄉土料理。做法是將各種胡椒塗抹在雞腿肉上,然後火上進行烘燒,帶一點甜味,一點酸味,還有一點辣味,加起來卻剛剛好。

調味汁是用於調節味道的料理汁。原料有清雞湯240ml、橄欖油1湯匙、梅林辣醬油1湯匙、芒果1顆、蒜3顆、紅辣椒1根、羅勒碎1湯匙、糖1大匙、鹽少許、黑胡椒粗粉少許。

各地風味除少數地區就地取材用特殊原料外,主要系調料配製的不同而形成了獨特的口味。調味品組合得當,不僅具有特殊的香氣,而且可獲得意想不到的異味,使菜餚更覺膾炙人口。

製作方法

①芒果去皮去核,將一顆打成泥,另外半顆切小丁;蒜切碎;紅辣椒去籽切碎備用。

②油入鍋用中火炒蒜頭、紅辣椒、羅勒碎,加入雞湯、糖、梅林辣醬油煮開轉小火,再將芒果泥逐漸加入鍋中,邊煮邊攪動,煮至汁液濃稠,加入鹽與黑胡椒粗粉調味,起鍋後放入半顆芒果丁。




㈤ 水滸中本前途光明,卻被人陷害淪為山賊,歷史上林沖是怎麼死的

水滸傳說他是病死的
起因還是因為高俅被抓
宋江為詔安放人
在攻打方臘起義
鬱郁不得志
心情郁結
最終悲憤欲絕
因病身亡!

㈥ 在古代,山賊為什麼從不打劫趕考的書生

在古代,現在一般都不打劫進京趕考的書生,是因為他們盜亦有盜,知道書生大部分都是貧苦出身,在心中也有大義,不去劫持書生,還有就是擔心生以後出人頭地,會回來找他們的麻煩。


還有就是擔心影響惡劣,一般去進京趕考的書生,是通過鄉試的句舉子,他們都是精英,以後也都會出人頭地,而且書生的性格一般都比較剛毅,如果打劫了也會被記恨在心,被罵個臭名遠揚不是事兒,要是出來個天子門生,再來找麻煩就慘了。

㈦ 古代的山賊在山上打劫,為什麼會放過過路的書生

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古代的山賊在山上打劫時會放過過路的書生:


1、山賊也有情有義

很多人認為山賊是靠打劫別人過日子的人,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痛恨山賊,實際上山賊固然可恨,卻也有善良的山賊和有情有義的山賊,只不過由於政府的稅收過高或收成不好,無法維持生計,從而選擇了做山賊。大概是因為這個背景,山賊憎恨那些富有的人,自然而然地同情那些窮人。大多書生都很窮,去書院考試的錢基本上是全家的希望,書生如果真的在路上被掠奪的話,這輩子估計都被毀了,山賊也明白這個道理,自然不會輕易對書生出手。

4、懼怕朝廷的懲罰

朝廷和山賊是敵對的關系,卻因為國土面積大,朝廷想要抓到這些山賊不容易,因此朝廷就算知道山賊的存在也會選擇忽視,這也讓山賊明白不能犯下太大的錯,不然後果驚動了朝廷就慘了。但因為書生關繫到朝廷的未來就不一樣了,畢竟古代的科舉考試三年才進行一次,這讓朝廷十分重視這件事,對於這些書生朝廷也是向保護好的,畢竟未來都是國之棟梁,如果因為山賊的原因,讓書生耽誤了考試,朝廷自然不會放過這些山賊,而山賊也懼怕朝廷的懲罰。

㈧ 古時候山賊非常猖狂,那他們為何不劫趕考書生

古代山賊雖然主要靠打家劫舍為生,但他們很少去打劫進京趕考的書生學子,按說書生千里迢迢趕路,身上肯定會帶有不菲的盤纏,且手無縛雞之力,總比打劫那些富豪商隊要容易得多,為何偏偏對書生網開一面呢?其實原因很多,主要有四條。

原因三:影響惡劣

古代但凡能夠進京趕考的書生,一般都是通過鄉試的舉子,這些人是來自各省的精英,個個書生意氣,才華橫溢,即使不能金榜題名,將來回到老家也能混個一官半職。古代書生性格剛毅,如果打劫了他們,必被記恨在心,被沿途罵個臭名遠揚事小,萬一將來真要出個天子門生,再來找自己麻煩可就慘了。




原因四:朝廷嚴打

古代朝廷一般每三年才舉行一次科考,這是舉國關注的大事件。為了確保書生順利進京參加考試,朝廷會給每一名考生頒發一面特製的旗子掛在腰間,沿途官府見後都要給予方便,出現安全問題,會嚴肅追究當地官員的責任。一般到了大考年,各地官府肯定會提前知會當地的山賊土匪,要是哪個山頭的不開眼,敢給朝廷上眼葯,大家都別想過舒坦!

㈨ 古代土匪山賊,為何很少會搶劫,進京趕考的舉人

歷代王朝的版圖里,土匪山賊等「江湖人士」們畫地為牢,是個常見現象。這類亂象,除了助推出一系列「快意恩仇」的武俠故事外,也帶來另一個令許多「票友」們熱議的話題:這些逮啥搶啥且殺人如麻的土匪山賊們,怎麼偏偏不搶進京趕考的舉子們呢?

對這事兒,多年來「票友」們腦洞大開,從「舉子身份」「搶劫成本」「盜亦有道」「山賊良心」等各方面,總結出了無數原因。其豐富內容,簡直可以構建一個行規嚴格的「虛擬江湖世界」。但得先弄清楚一個問題:土匪山賊們真這么「上道」?看見趕考舉子就不搶?

不過,放在明清年間時,宋朝時常「挨搶」的舉人們,也的確是翻了身。雖然明清年間盜賊也多,甚至還出了《天下水路行程圖》這類「防盜手冊」,出行者幾乎人手一份兒。但「搶舉人」的事兒卻極少見,就連在明清野史小說里都罕見。

這個奇現象,一來因為明清舉人地位的提高,明清的舉人「功名」,既有「優免」特權,又可出任八九品官職,日常話語權極大,出行趕考趕考不再為錢發愁,可以享受朝廷的車馬補貼。比如清代順治年間起,趕考舉人可享受二十兩銀子的「盤費」,而且給「驛馬」。另外明代起舉人趕考,一路免收任何「過路費」,路上住驛站進城有會館,拿著「火牌」白吃白住。比起需要湊盤纏的宋朝舉人來,那真是「硬茬子」。

但最重要的原因,卻是明清時期,中國驛路交通條件的空前提高。

土匪山賊們要打劫,「作案條件」非常重要。宋代防衛鬆散的汴河沿線,或是州縣交界的窮鄉僻壤,都是天然的「打劫場所」。但放在明清的驛路上,這類「好條件」基本不存在。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明王朝就以空前的力度,全面鋪開驛路建設。明朝立國僅僅三十年,大明朝的驛路就突破了十四萬里,水路驛站多達1900多個。明成祖「靖難」後更進一步,向北驛路修過了黑龍江,向西修進了烏斯藏,全國形成密集交通網。

明清兩朝舉子們趕考,走的就是這一類水陸「驛路」。

尤其比唐宋元歷代更進一步的,就是明清驛路的交通條件:明清的驛路,道路更加筆直寬闊。比如唐宋年間時就連通廣東與內地的「大庾嶺路」,明代時就大規模拓寬,路面改成青石長條,且兩側補種了一萬五千多棵松梅。不但交通便利,環境也十分優美。西班牙人拉達就形容明朝的驛路「能容15騎並排通過」,且「寬闊筆直,是世界上最好的公路」。拉達的西班牙使團,曾沿著明朝驛路前往福建,路上曾遭遇暴雨,結果一場雨後,「路面依然干凈平整」。

而到了清代時,中國的南北交通驛路,也是又進一步,變成了「官馬大路」。哪怕東北西南西北邊陲地區,與內地也有寬闊「官馬大路」連接。各地舉子進京趕考,走的都是這樣的水陸好路。對這強大的交通系統,明清兩朝的管理也空前嚴格。明代的水陸驛路上,每60到80里就要設置驛站,每10里還有遞鋪,部署鋪兵。大運河等水路動脈上,更是一路都有「遞運所」「巡檢司」,防衛十分森嚴。

在明清兩朝的六百年裡,「漕運」「驛路」的穩定,也是考核官員的「硬指標」:別說是鬧賊,哪怕是「失於修理」都要「笞三十」,橋梁損壞更要「笞四十」。鬧賊那更不是鬧著玩的。所以雖說明清兩朝山賊土匪不少,連帶著「安全手冊」都賣火。但無論是陸上的「響馬」還是水上的「水匪」,都主要是在偏僻地區活動。跑到「驛路」「運河」上來撒野?那借個膽子都不敢。所以哪怕舉子們手無縛雞之力,也可以放心走「驛路」「官馬大路」。

以這個意義說,土匪山賊們不劫舉子,哪裡是因為舉子「身份高貴」?又哪裡是因為「盜亦有道」?不敢劫「官馬大路」「驛路」才是真。

這樣強有力的道路建設與管理,也造就了明清年間,古代中國領先世界的交通效率:《粵劍編》記載,明朝官員王臨亨從蘇州出發,先走驛路再走水路,前後經過了南直隸、浙江、江西、廣東四省的近三十個驛站,不到二十八天就抵達目的地廣東南雄。放在古代條件下,這就是絕對的「高鐵速度」。多少繁華的「中興」「盛世」,多少經濟文化發展的成就,就是這「強大交通網」撐起。山賊土匪?那真是躲都躲不及。

不過這類「好風光」,也基本都在太平盛世年月。放在王朝衰落甚至末世時,又往往是另一幅景象:鴉片戰爭前夜的道光年間,不但南北各省都有土匪,就連一向安全的「官道」「漕河」也成了重災區。京杭大運河上的水手們都組成團伙,白天撐船晚上搶劫,趕考舉子也照搶,搶完就溜之乎也。還有土匪公然在運河上設立「鹽關」,大肆收「過路費」。氣得道光皇帝連發嚴旨,卻照樣抓不住……

在那個年月,別說是作為「天子門生」的舉子,就算是官員,也照樣挨搶。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四年後,廣州香山縣巡檢就在出行路上被當地土匪綁票,連鬍子都給剃光,差點命都送掉。給清王朝落後挨打的年月,做了個狼狽的註解。

相比於清代這怪像,明朝萬曆年間晚期時,一位趕考的舉子,更留下發人深省的記錄:萬曆四十四年(1616),山東諸城舉人陳其猷進京趕考,憑著「舉人特權」走了一路「驛路」的他,看到的是當時席捲山東全境的飢荒,沿途百姓餓殍遍野的慘景。以至於抵達北京後,他還「毛骨凜凜」。但會試結束後,那些與他一路同行,共同親歷慘景的「天子門生」們,卻是每天燈紅酒綠中暢飲,各個「聲歌誘耳,繁華奪目」,百姓疾苦?與我何干!

這悲慘一幕,也叫良心未泯陳其猷怒從心頭起,憤然寫下了《飢民圖》,一字一淚寫下大明朝的盛世危機百姓寒苦,更怒斥那些享盡特權的「天子門生」們,對國家命運「竟漠然不相關矣」的丑態。他寫這篇文章時,距離明朝亡國,已不到28年。接下來大明朝亂民四起,風雨飄搖的一幕,崇禎帝含恨上吊的悲情,多少伏筆,竟埋在文中。

「山賊土匪搶不搶舉子」的話題,卻也藏著這樣生動的歷史回響,值得我們在幾百年後重新聆聽,警鍾長鳴。

㈩ 中國與世界著名的山賊有哪些

近代中國的土匪

「土匪」是一個很籠統的稱謂,不同的時代或同一時代不同的階級和階層所指的土匪的內涵不盡相同。不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總是將「土匪」與「盜賊」相提並論,凡強行劫掠或竊取他人財物、為非作歹的人,依其情節之輕重,或稱其為匪盜,或稱其為竊賊。而在匪字之前冠以「土」字,意指本地之匪,或在本地活動的盜匪。其實,土匪並不限於本地人,他們的活動常常也不限於本鄉本土。
在民國時期,報刊上幾乎每天都有大量關於土匪問題的報導。從報導的內容看,「土匪」這一名稱包括了從盜賊到社會革命家在內的一切「犯罪分子」。其中既有不知名的「樑上君子」,也有赫赫有 名的綠林好漢,既有資產階級革命黨人,·也有無產階級革命家,真是魚龍不分,黑白不辨,土匪的概念被搞得混亂不清。
結合近代中國土匪活動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土匪是這樣一群人:(1)他們來自農業社會,是農村社會周期性飢饉和嚴重的天災、戰爭等的直接產物,為了不被餓死,他們結伙武裝起來,為所欲為;(2)他們的存在和活動不為國家的法律所允許;(3)他們的行為雖然是對現實的抗議,在客觀上具有反社會性,但他們又缺乏明確的政治目的;(4)他們脫離生產,暴力搶劫和勒贖是他們生活的主要來源。概括起來,土匪就是超越法律范圍進行活動而又無明確政治目的,並以搶劫、勒贖為生的人。
根據上述定義,不難看出,民國時期的那些社會革命家和活動家,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人,以至無政府主義者和工團主義者,都與土匪風馬牛不相及。因為他們的活動是主動的,具有明確政治目的,他們謀求的是社會的重大變革。軍閥、地主、官僚將這些人一律污衊為「土匪」,是蓄意破壞其政治聲譽的一種手段。

土匪的種類

中國的土匪種類繁多。如果以土匪活動的地域特點來劃分,則有山匪、平原的「馬賊」及「響馬」、邊界土匪、海盜和湖匪等。
所謂山匪,一種是指常年在山嶺地區活動的土匪,如雲貴川一帶的土匪:一種是指以山寨為根據地的土匪,但他們的活動並不限於山寨地區,這類土匪,民國時期常見,如河南的白朗,他在蒿山建立了一個根據地,「內有煙戶兩千家,形勢險要難攻」,「山內可容兩三千人,屯糧致富,有泉水可飲」。山東土匪孫美瑤,即以抱犢崮為根據地,它處於嶧縣、臨沂、郯城三邑交界,四周大山環拱如荷瓣,內有平地,向為土匪巢窟。地勢往往極為險要,故連年官兵往剿,皆棄甲而歸」。著名的王佐、袁文才部,是以菁密林深的江西井岡山為根據地發展起來的。其他如廣東香山新會的虎鬥山、古兜山等,都是民國年間的著名賊巢。
馬賊是活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匪幫,所以稱為馬賊,因其無不乘馬,故民間有「一人一馬一桿槍,好吃懶做入大幫」之謠。馬賊的騎術和槍法堪稱兩絕。他們騎馬不用鞍,能酣睡馬背,長途疾馳而不墜地;又能雙槍齊放而彈無虛發。馬賊又稱胡匪,相傳他們外出搶劫時,不論其人有無胡須,都以紅色塗滿口旁作胡須狀,故亦名紅鬍子。響馬,原是活躍於華北平原直隸、山東——帶的匪幫,因其外出如馬賊,亦必乘騎馬,故謂響馬。民國以後,此類土匪已盡奔滿蒙與胡匪結合。胡匪活動的起伏,常受制於四季氣候變化。一般在林菁深密、田禾茂盛的夏秋之交,是胡匪猖獗的時期。這時,他們多三五成群,數百為幫,馳騁於廣袤千里的平原上,到處打家劫舍,攻城掠地。一到冬令,萬木凋落,寒風刺骨,冰雪叢積,原野森林無以藏身,是胡匪蟄伏時期。這時i他們或深居巢穴不出,或喬裝商人糧戶潛入城市,假寓伙房客店避風,這時偵探警察就趁機嚴查客店,捉拿胡匪。
所謂邊界土匪,就是活動在省與省或縣與縣等交界地區的土匪。民國時期,有許多著名匪幫活躍在邊界地區。例如,20世紀20年代中期,在山東、河南、江蘇和安皖的四省邊界線上,就結集著數十股約20~30萬土匪,其中著名桿首有顧得林、龐子周、范明新、於三黑等數十人。這種邊界地區,對於土匪活動來說,有著特別有利的條件。第一,在地理條件上,許多邊界地區的地勢極為險要,或亂山叢雜,或湖港分岐,有利於土匪的出沒,加之這些地區風氣閉塞,民風強悍,好勇鬥狠,即為盜賊淵藪。第二,在政治上,這些地區的地方政權統治勢力都比較薄弱,特別是在軍閥混戰時代,它們都成了「三不管」或「四不管」地帶,因而成了土匪的「天堂」。
海盜,是在海上進行搶劫的匪幫,他們以沿海的島嶼為基地,擁有船隊和武器,不時出海劫掠過往的商船,有時也搶掠陸地民戶。海盜中有許多幫派,如清嘉慶年間有蔡牽幫、黃葵幫等;還有以各種旗號來分幫的,如黑旗幫、白旗幫、紅旗幫等。民國時期的海盜,主要橫行於閩粵沿海。
湖匪,主要是在內河湖泊港汊進行搶掠活動的匪幫。民國時期,太湖、巢湖、洪澤湖、微山湖、洞庭湖的盜匪活動猖獗異常,民國時期徐老窩子、宋老窩子、管大肚子等就是太湖上的著名土匪。
如果以土匪的性質來劃分,我們可以將土匪分為劫富濟貧伸張正義的俠盜(即霍布斯鮑姆所說的社會土匪)、專事掠劫燒殺勒贖的積匪以及兵匪、會匪、教匪、梟匪、煙匪等。
所謂社會土匪,就是梁山英雄式的綠林好漢。是一些被政府視為罪犯的農民歹徒,但他們存在於農民社會之中,並被人們奉為英雄、勝利者、復仇者、為正義而戰的鬥士,也許甚至被看作是解放的領導人,並且總是受到欽佩、幫助和支持」。民國時期河南的白朗、四川的祿國藩就是這樣的人物。
所謂積匪,就是專門從事搶劫、燒殺、綁架勒贖活動的慣匪,他們所到之處,不分青紅皂白,不分貧富良莠,洗劫一空,使人民陷於悲慘的境地,這種土匪,民國時代較常見。
所謂兵匪,大多是一些被裁撤或潰敗的軍隊,或是嘩變逃跑的士兵,因生活無著而淪為土匪。他們往往表面上是軍隊,實際上是土匪,或者白天是軍隊,晚上做土匪。這種土匪的大量出現是在民國 初年,特別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會匪、教匪,就是從事土匪活動的幫會教門成員和組織;梟匪是專門從事私鹽販運活動的匪幫;煙匪則是專門從事鴉片毒品走私販運的匪幫。

土匪的來源

在舊中國,農村土匪的主要來源是那些家境貧窮、失去土地、勞動興趣不大的人群,換句話說,土匪主要來源於農村剩餘人口。至清末民初,全國許多地區的土地,半數以上被地主階級所吞並佔有。在河南西部就產生了富逾千頃,貧無立錐的貧富懸殊現象。大量的勞動人口被從農耕土地上排擠出來,他們大多找不到正當的謀生之路,最終不得不游離飄泊,弱者行乞為生,強者流為盜匪,這是舊中國農村土匪的一個主要來源。如豫西一帶,自清末至1927、1928年間,土匪猖獗,全境20餘縣幾無一片凈土,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土匪的第二個重要來源是潰散的士兵。民國以來,軍閥混戰,國無寧日。從1921年一1933年,僅四川一省就發生大小戰爭479次,平均每年達20次以上。大小軍閥為了爭權奪地,無限制地擴兵。有兵就有權,兵越多則權益大,仗越打越大,兵越招越多。民國時期,各省軍隊之多,駭人聽聞。據統計,1922年四川省有8個軍,30個師,33個混成旅,兵額30餘萬;1924年,山西省有3個軍團,共轄12個軍,17個師,12個騎兵師,7個獨立旅,計20餘萬人;山東省有軍隊20餘萬;1925年,河南駐軍也超過20萬。僅以四川、山西、山東、河南四省而言,軍隊已達百萬以上,其他各省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全國各地區的大小軍閥,一旦干戈擾攘,必有勝負,潰敗的士兵,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找不到別的生活出路,往往流而為匪。
另外,在舊中國的農村,還有一些人雖出身於比較富裕的家庭,但又很少受教育和缺少創業的合法機會,由於遭受某些挫折和法律上的不平待遇,而主動地投奔土匪行列。這些人就是人們常說的「俠盜」,他們走向土匪生涯,是從受到不公正的虐待開始的。因此,他們的土匪活動,常常是打抱不平、劫富濟貧,做出某些與梁山泊綠林好漢相類似的為農民伸張正義的事情。民國時期最有名的土匪頭目白朗就是這樣的人。他們都出身於佔有土地比較多的家庭,在變為公開的土匪以前,參與了各種非農業生產的活動,後來因遭到不平而廁身綠林,以豪俠氣概進行活動,並努力向其夥伴侶明紀律和社會正義的重要性。他們以自身的影響和生活資源,向匪眾提供安全和物質保證,贏得匪眾的服從尊重。

另外,我有以下下圖書的電子版,如需要可以和我聯系!

黎明的戰斗:解放初期石柱縣平息土匪暴亂紀實。
東北土匪考察手記。
黑龍江的土匪與剿匪斗爭。
近代中國土匪實錄 上卷。
近代中國土匪實錄 中卷。
近代中國土匪實錄 下卷。
民國時期的土匪。
民國時期的土匪(蔡少卿)。
百萬國民黨土匪大陸殉葬記。
土匪軍閥張宗昌。
土匪秘錄。
湘西三大土匪。
一個土匪的恩仇記。
險惡人生:民國土匪大寫真。

熱點內容
茶花生病養護 發布:2025-08-08 11:31:08 瀏覽:295
梅花十三娘 發布:2025-08-08 11:30:09 瀏覽:59
米蘭花用什麼土好 發布:2025-08-08 11:23:45 瀏覽:775
西岸情人節 發布:2025-08-08 11:09:26 瀏覽:592
2016歐洲杯花藝亞軍 發布:2025-08-08 11:03:07 瀏覽:115
黑騎士茶花圖片 發布:2025-08-08 10:37:45 瀏覽:522
關於玫瑰花的傳說 發布:2025-08-08 10:32:52 瀏覽:151
搜荷花酒 發布:2025-08-08 10:32:49 瀏覽:933
七夕節說的 發布:2025-08-08 10:11:32 瀏覽:23
生肖猴綠植 發布:2025-08-08 09:57:51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