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盒插花
㈠ 明式傢具為什麼會有文人雅士參與
這個不是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我來給你復制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說的比較全面:
明式傢具是中國傢具史的巔峰,以其簡練的線條,質朴的紋理、生動的氣韻和古雅的意境,成為中西方收藏家珍愛的熱門藏品。明式傢具的迅速崛起是一個傳奇,而締造這個傳奇的,則是文人階層的志趣和審美對實用器具的改造,欣賞明式傢具,我們可以觸摸到明清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文化名人樂當設計師
即使是第一次見到,我們也很容易區分明式傢具和清式傢具,前者把減法做到極致,簡素空靈,充滿文人氣;後者則把加法做到極致,厚重豪華,充滿富貴氣。
明式傢具的流行,與當時主導社會審美的文人階層推波助瀾密不可分,當時有大量文人甚至是文化名人參與明式傢具的設計製作。
以《玉簪記》聞名的明代戲曲家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設計了兩類傢具,一是欹床,椅圈靠背如同鏡架一樣,可撐高放低,「醉卧、偃仰觀書並花下卧賞俱妙」,另一種叫二宜床,床柱上釘銅鉤,用來掛壁瓶,一年四季都可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滿床,卧之神爽意快」,浸潤著典雅的生活情趣。
戲曲家、文學家屠隆在《考槃餘事》中收入了專為郊遊設計的輕便傢具如疊桌,可拆卸,打開是桌,折疊成匣,攜帶方便;衣匣類似於今天的手提箱,供旅遊用;提盒分層立格,可裝盛放杯盤、酒具、食物。
戲曲家李漁在《閑情偶記》中設計了涼杌和暖椅。杌是一種小矮凳,涼杌的凳面是空的,裡面有空腔貯藏涼水;而暖椅則是一張經過改造的書桌,桌底設一燒炭的抽屜,四面圍合後一半身體藏於桌內取暖,桌面也能保持暖和,如果想外出,只需加幾根橫框抬了就走。
唐伯虎不但是位大畫家,也是位傢具設計師。他在臨摹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時,除原作中20多件傢具外,又增設了20多件蘇州明式傢具,門類涉及桌、案、凳、屏等。他在《琴棋書畫人物屏》中,全景式地展示了明代文人書齋,畫中所繪屏風、斑竹椅、香幾、榻等30餘種傢具,反映了他在傢具設計、構造方面的才華。
審美是一種社會思潮
文人參與傢具設計,是明末一種全新的社會現象。傳統中國人分為士農工商四大階層,文人士大夫一般鄙視手工藝人,不屑於與之交往,那麼這種現象為何在晚明被打破?這要從明代中晚期的時代背景中找答案。
經世致用是中國文人傳統的價值取向,然而,這種理想在晚明官場卻很難實現,因為宦官專權、文官黨爭,使得官場的生態環境十分嚴酷。同時,明代中晚期商品經濟發達,城市規模擴大、生活富足。廟堂之上爭權奪利,江湖之間風光旖旎,一種有尊嚴、有品質的城市生活像磁場一般吸引著文人階層。
更重要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人性解放思潮席捲了當時的中國。王陽明的心學把「良知」作為心靈本體,以心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學的修習方法是「知行合一」,因此文人生活中的詩詞、書畫、文玩、園林、戲曲不僅是詩意生活、奢華享受,而且變成了文人階層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路徑,營造小天地是為了體察大宇宙。追求美、欣賞美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在游於藝、志於道的風尚下,文人士大夫與工匠合流,研究包括傢具在內的衣食住行。
追求心靈的閑適和自由,成為文人的一種生命態度。明式傢具風格素樸,少有題字銘文,但從寥寥數件傢具中,仍能感受到一種精神追求。故宮博物院有一件原藏揚州康山草堂的樹根傢具「流雲槎」,董其昌題字中有「散木無文章,直木忌先伐」等句,陳繼儒題句中有「翔書雲鄉,瑞星化木告吉祥」等句;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出自蘇州老葯店雷允上的黃花梨畫案,足上刻有「材美而堅,工朴而妍,假爾為憑,逸我百年」的篆書;文徵明的弟子周天球有一紫檀椅,倚板鐫「無事此靜坐,一日如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這些都給明式傢具增添了儒雅神韻。
是哲學觀念的一種寄託
因為有文人的參與,明式傢具不再只是一種生活器具,更是一種哲學觀念的寄託,是「道」的一種表現。
文人士大夫階層喜愛明式傢具,首先是因為其材質的自然天成之美。王世襄把材質美列為明式傢具諸美之首。明式傢具多用紫檀木、花梨木、雞翅木、鐵力木、烏木等製作,黃花梨花紋委婉迂迴,如行雲流水,變幻莫測,有的環圍點簇,絢麗斑斕,被喻為狸首、鬼面;雞翅木的紋理纖細曲折,就像禽鳥頸部和翅膀上的羽毛;紫檀在硬木中份量最重,色澤從褐紫到濃黑,花紋雖不明顯,但色澤古雅靜穆,肌理緻密凝重,有美玉瓊瑤之感,居眾木之首。而對癭木,即樹根或樹幹上的疤結,其紋理奇特,有葡萄紋、山水紋、虎皮紋、風雲紋等,使用癭木材質是蘇作傢具的一大特色,體現以天然為美的取向。道法自然,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之一,明式傢具盡最大可能展示木質之美,雕鏤嵌描等工藝只在局部略加施展;盡可能不用木釘和膠粘,主要用榫卯結構,以消弭斧鑿痕跡,看起來渾然天成;不用髹漆,以免掩蓋木質,文震亨《長物志》談到書桌時認為「漆者尤俗」。而明式傢具的色調溫潤含蓄,不刺激不張揚,正是君子的品性之一。
明式傢具的造型簡練干凈,以線條塑形是其最大特點,最簡練的線條卻可以表達最深遠的意境。明式傢具的每一根線條都精巧而流暢,即使是直線條也方中帶圓,可以讀出書法中小篆的味道,這些線條留下了大片的空間,刪繁就簡,以少勝多,彷彿中國畫的留白。這種虛與實的相輔相成,正是中國哲學的精妙之處,充滿禪機和理趣。 沈 頡
感謝原作者,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㈡ 古代傢具的名稱有哪些
中國古典傢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則上可分成「五大類」:床榻類、桌案類、椅凳類、櫃架類、雜項類。
一、床榻類:主要有:拔步床、架子床、羅漢榻、羅漢床、貴妃榻。具體名稱有:流蘇寒玉床、珊瑚床、紫玉珊瑚屏榻、弦絲雕花架子床、雕花細木貴妃榻、紅木雕雲紋嵌理石羅漢床、櫸木雕花架床、枸木雕圍子床、黃花梨雕龍紋羅漢床、紫檀貼皮雕瑞獸花卉床
二、桌案類:主要有:供桌、供案、方桌、圓桌、月牙桌、書桌、、書案、畫桌、畫案、琴桌。具體名稱有:酸枝木鏤雕鑲理石八角幾、紫檀平角條桌、烏木邊花梨心條案、鐵梨象紋翹頭案、紫漆描金山水紋海棠式香幾、海青石琴桌
三、椅凳類:
(1)凳主要有:方凳、圓凳、條凳、馬札、腳凳、坐墩、杌凳、交杌、長凳。
(2)椅子主要有:交椅、太師椅、四齣頭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燈掛椅、皇宮椅等。
(3)寶座
具體名稱有:紫檀鑲理石靠背椅、清紅漆金龍頭出手圈椅、烏木七屏卷書式扶手椅
四、櫃架類
從功能上區分,中國古典櫃架傢具大致可分為四類:
(1)卧室類:頂箱櫃、官帽櫃等;
(2)書房類:萬曆櫃、網背書架、門書櫃、千秋書架等;
(3)珍玩類:多寶格、珍寶櫃、博古櫃等;
(4)廚房類:亮格櫃、碗櫥等。
五、雜項類
除了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櫃架類的傢具之外,還有很多種類名目,如:書箱、印匣、提盒、屏風、盆架、鏡台、筆筒、雕件等,在此全部歸納為「雜項類」。
按照雜項類的功能和作用,大致分為以下「四個類別」:
置物類:書箱、衣箱、官皮箱、百寶箱、文具箱、印匣、其他箱匣、都承盤、提盒等;
屏風類:地屏、床屏、梳頭屏、燈屏、掛屏、曲屏風等;
架具類:衣架、面盆架、鏡台、燭台、承足(腳踏)等;
擺件類:筆筒、墨盒、棋罐、瓶座、碟架、煙具、雕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