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說明文
A. 說明文介紹一種花600字
山茶花
山茶花又名茶花,為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山茶花花姿豐盈,端莊高雅,為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是我國重慶市和溫州市的市花.
山茶花是山茶花科的常綠灌木.別名叫做耐冬、曼陀羅等.屬山茶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一4米.樹干平滑無毛.葉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革質,表面亮綠色.花單生成對生於葉腋或枝頂,花瓣近於圓形,變種重瓣花瓣可達50-60片,花的顏色,紅、白、黃、紫均有.花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從十月至翌年四月間都有花開放.蒴果圓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數重瓣花不能結果.
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獨能深月占春風」的傲梅風骨,又有「花繁艷紅,深奪曉霞」的凌牡丹之鮮艷,因此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兩朝達到了登峰造極之境,直到十七世紀引入歐洲後,造成轟動,也因此獲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茶花性喜冷濕氣候,不耐高溫.對土質不苛求,但以含 濕度高之砂質土壤較合適,全日照半日照均適宜.花果實為蒴果,果大皮厚,內含1~2或2個以上的種子.
B. 花卉作文三百字說明文和廣告詞
月季花不像牡丹那樣姿態動人,也不像桂花那樣香飄十里,它而是又可愛又嬌艷。一掃秋菊之遷弱,牡丹之艷麗,水仙之高雅,在枝頭含笑著。
我家樓頂就種有月季花,每當我學習疲倦後,我就會上樓頂去看月季花,看著充滿著生機的花園,我的心裡感覺很舒暢。
春天,月季花開了,你看它們開得多麼熱鬧,多麼茂盛呀!紅的、粉的、白的、橘黃的,一朵朵,一簇簇,迎著風兒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兒使人神清氣爽。遠遠望去月季花有的像一個小絨球,有的像一個火球,有的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風中搖晃著自己的身軀好象在跳舞…….
細雨蒙蒙,月季花似乎不怕雨淋,還是在枝頭昂首怒放,顏色是那麽純,沒有一點雜色。蒙蒙的細雨好像給月季花披上了一層輕紗。
雲散了,雨住了,太陽放出燦爛的光芒,照射在月季花上,晶瑩的雨水在花瓣上滾動像一粒珍珠。一些像抿嘴靦腆的小姑娘的花苞也開的爭芳斗妍,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比以前更精神了,比以前開得更艷了.沒有一點雜色,我敢說這世間沒有誰能和它相比。
C. 有沒有關於花的說明文
牽牛花
別名喇叭花、牽牛、朝顏花。為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蔓性纏繞草本花卉。蔓生莖細長,約3米至4米,全株多密被短剛毛。葉互生,全緣或具葉裂。聚傘花序腋生,1朵至數朵。花冠喇叭樣。花色鮮艷美麗。蒴果球形,成熟後胞背開裂,種子粒大,黑色或黃白色,壽命很長。花期6月至10月,大都朝開午謝。
牽牛花約有60多種。常見栽培的有裂葉牽牛。葉具深三裂,花中型1朵至3朵腋生,有瑩藍、玫紅或白色。圓葉牽牛,葉闊心臟形,全緣,花型小,有白、玫紅、瑩藍等色。當前流行的大花牽牛,葉大柄長,具三裂,中央裂片較大,葉易長具不規則的黃白斑塊。花1朵至3朵腋生,總梗短於葉柄,花大型,花徑可達10厘米或更大,原產亞洲和非洲熱帶。本種在日本栽培最盛,稱朝顏花,並選育出眾多園藝品種,花型變化多樣,花色豐富多彩,各地廣為流行。
牽牛花生性強健,喜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通風適度,對土壤適應性強,較耐乾旱鹽鹼、不怕高溫酷暑、屬深根性植物,地栽土壤宜深厚,最好直播或盡早移苗。大苗不耐移植。
牽牛花不僅是籬垣柵架垂直綠化的良好材料,也適宜盆栽觀賞,擺設庭院陽台,盆栽宜在4月初,用普通培養土與素麵沙土各半,裝二號筒盆(內徑13厘米),每盆點播4米至5米種子。因種皮較厚,發芽慢,可在種臍上部,用小刀刻破一點種皮。播種後保持25℃,7天左右發芽。觀察兩片子葉長平時分苗移植,可整坨脫盆把小苗帶土分開。作盆栽時隨之將主根下端去掉1厘米,用普通培養土栽在二號筒盆,每盆一株。注意露地移植牽牛,絕不許碰傷主根,移苗宜小,宜早,土坨越大越好。
當小苗長出6片至7片葉即將伸蔓時,整坨脫出,換上坯子盆(內徑24厘米)定植,盆土要用加肥培養土,並施50克蹄片做底肥。栽後澆透水。待盆土落實,在盆中心直插一根1米長的細竹竿。再用3米左右長的鉛絲,一端齊土面纏在竹竿上,然後自盆口盤旋向上,形成下大上小勻稱的塔形盤旋架。鐵絲上端固定在竹竿頂尖。牽牛花為左旋植物,鉛絲的盤旋方向必須符合牽牛花向左纏繞的習性,當主蔓沿著鉛絲爬到竿頂時,摘去頂尖。側蔓每長到6片至7片葉時掐尖,這樣可使花朵大,不斷發蔓開花。
盆栽大花牽牛還可使它不爬蔓,養成矮化叢生、豐美的株型。當小苗長出5片至6片葉時,栽到二缸筒盆(內徑23厘米)中。隨即掐尖促發2個至3個側芽,其餘抹掉。側芽展葉伸蔓時,再留2片至3片葉去尖。這樣一次可開花10朵左右。花謝後當即摘掉,促其側枝再發新芽,酌留幾個,多餘抹去,仍照前法掐尖。如此可保持株叢始終豐滿,花卉不斷。
牽牛家族中還有一族小巧的成員―――鳶蔓屬。
鳶蔓是一年生爬蔓花卉,葉腋著生小喇叭花數朵,有紅、白各色,露地或盆栽均可,花期6月至10月。
常見栽培的品種有:羽葉蔦蘿,花有白、洋紅等色。圓葉蔦蘿,葉心臟形,近基部有繞齒,花紅色。槭葉蔦蘿,葉掌狀,似槭樹葉花紅色。
蔦蘿播種育苗,4月下旬地播或盆播,覆土約為種子的三倍。大約10天至15天出苗,幼苗長出2片至3片葉時,要盡早移栽定植,苗長大了不耐移植。也可按30厘米株距直播於籬架附近。
露地栽培蔦蘿,宜選背風向陽,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段。盆栽蔦蘿應用培養土。在生長期間,地栽蔦蘿底肥不足時,可在開花前追施液肥1次至2次。盆栽蔦蘿,上盆時應在盆底加入少許羽毛或蹄片作底肥,以後每月追施一次液肥。
露地栽植的蔦蘿,定植時一定要澆透水,以後7天至10天澆一次水。盆栽的按常規澆水、排水,雨季應注意盆內不可積水,否則容易雨澇爛根。
蔦蘿種子落地來年也能自播成苗。
盆栽蔦蘿可用細竹或葦稈紮成各樣的支架如樓閣、鳥獸等造型,誘引藤蔓纏繞,構成扎景,擺放庭院陽台,別具情趣。
D. 關於植物的說明文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這就是吳履壘筆下的菊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末清初開始。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綠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菊花不僅有觀賞價值,而且葯食兼優,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將菊花與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煩、悅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氣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風、潤喉、養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漿里,蒸製成糕,或用綠豆粉與菊花制糕,具有清涼去火的食療效果。
E. 150字植物說明文
冬珊瑚
我家的陽台上養了一盆冬珊瑚,據說它還叫吉慶果。我非常喜歡它。
記得爺爺剛從植物園買回來的時候,它大約高20厘米,7片嫩綠的小葉子,樣子真可愛。我好奇地問爺爺,爺爺告訴我這叫冬珊瑚,它能結出漂亮的紅果子。這種植物很喜歡陽光和水。我聽了,就喜歡上了它。
每天放學回家,我都要看看那株小苗,看它有沒有長出新葉子,有沒有長高,我還經常把它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我希望它快快長大,早日結出漂亮的果子。
冬珊瑚在我和爺爺的精心照料下,它長得枝繁葉茂了。有一天我驚奇地發現冬珊瑚開花了,一朵、兩朵、三朵……小白花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過了幾天,那株冬珊瑚上開滿了小花,還引來了幾只蜜蜂。又過了幾天,花凋謝了,結出了嫩綠的小果子。看到小綠果子,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看著果子一天天長大,我心中洋溢著喜悅。突然有一天,我驚喜地發現有兩三顆果子隱隱地泛出了一點紅色。幾天後,這幾顆果子全紅了,太漂亮了!等一星期後我再去看它時,一大半的果子都紅了,展開的茂盛的枝葉,加上紅色、綠色的果子,真像孔雀開屏一樣漂亮。
這就是我喜歡的植物———冬珊瑚。
月季花
月季,是世界最古老的花卉之一。其在古希臘還存在時就已被譽為「花中皇後」。其應用十分廣泛,直至現在仍然深受人們喜愛。也被評為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
月季是常綠的灌木,它的莖大多是帶刺的,對其自身可起到保護作用。其花形優美,花色繁多,有大紅,粉紅,白,黃色等,花葩爛漫。而在現代月季花中有許多品種,還具有芳香的氣味。
月季的用途很多:有的可用作綠化美化,如攀援月季和蔓生月季;有的用作盆栽觀賞,如聚花月季;而有的則專門採花供提煉昂貴的精油或糖漬食用,或用來製作茶葉,如玫瑰。而在很多節日中,譬如情人節,人們也喜歡送香水月季,玫瑰等給親人或朋友。
F. 說明文 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了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地衣及綠藻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中,據估計現存大約有 350000個物種。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個物種已被確認,有258650種開花植物15000種苔蘚植物。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植物的概念和種類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蕨類、苔蘚植物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植物距今二十五億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屬於菌類和藻類,其後藻類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億三千八百萬年前(志留紀) ,綠藻擺脫了水域環境的束縛,首次登陸大地,進化為蕨類植物 ,為大地首次添上綠裝。三億六千萬年前(石炭紀),蕨類植物絕種,代之而起是石松類、楔葉類、真蕨類和種子蕨類,形成沼澤森林。古生代盛產的主要植物於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三疊紀)幾乎全部滅絕,而裸子植物開始興起,進化出花粉管,並完全擺脫對水的依賴,形成茂密的森林。在距今1億4千萬年前白堊紀開始的時候,更新、更進步的被子植物就已經從某種裸子植物當中分化出來。進入新生代以後,由於地球環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熱帶、亞熱帶氣候逐漸變成在中、高緯度地區四季分明的多樣化氣候,蕨類植物因適應性的欠缺進一步衰落,裸子植物也因適應性的局限而開始走上了下坡路。這時,被子植物在遺傳、發育的許多過程中以及莖葉等結構上的進步性、尤其是它們在花這個繁殖器官上所表現出的巨大進步性發揮了作用,使它們能夠通過本身的遺傳變異去適應那些變得嚴酷的環境條件,反而發展得更快,分化出更多類型,到現代已經有了90多個目、200多個科。正是被子植物的花開花落,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裝點得分外美麗 植物的特點 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
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
植物生長靠太陽 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地球傳送著光和熱,有了太陽光,地球上的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的葉子大多數是綠色的,因為它們含有葉綠素。葉綠素只有利用太陽光的能量,才能合成種種物質,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據計算,整個世界的綠色植物每天可以產生約4億噸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與此同時,還能向空氣中釋放出近5億噸還多的氧,為人和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氣。 植物的光合作用 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為普遍、規模最大的反應過程,在有機物合成、蓄積太陽能量和凈化空氣,保持大氣中氧氣含量和碳循環的穩定等方面起很大作用,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大意義。
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細胞器。高等植物的葉綠體色素包括葉綠素(a和b)和類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和葉黃素),它們分布在光合膜上。葉綠素的吸收光譜和熒光現象,說明它可吸收光能、被光激發。葉綠素的生物合成在光照條件下形成,既受遺傳性制約,又受到光照、溫度、礦質營養、水和氧氣等的影響。
中國最高大的闊葉喬木──望天樹和擎天樹
我國著名的雲南西雙版納熱帶密林中,在70年代發現了一種擎天巨樹,它那秀美的姿態,高聳挺拔的樹干,昂首挺立於萬木之上,使人無法仰望見它的樹頂,甚至靈敏的測高器在這里也無濟於事。因此,人們稱它為望天樹。當地傣族人民稱它為「傘樹」。
望天樹一般可高達60米左右。人們曾對一棵進行測量和分析,發現望天樹生長相當快,一棵70歲的望天樹,竟高達50多米。個別的甚至高達80米,胸徑一般在130厘米左右,最大可到300厘米。這些世上所罕見的巨樹,棵棵聳立於溝穀雨林的上層,一般要高出第二層喬木20多米,真有直通九霄,刺破青天的氣勢!
望天樹屬於龍腦香科,柳安屬。柳安屬這個家族,共有11名成員,大多居住在東南亞一帶。望天樹只生長在我國雲南,是我國特產的珍稀樹種。望天樹高大通直,葉互生,有羽狀脈,黃色花朵排成圓錐花序,散發出陣陣幽香。其果實堅硬。望天樹一般生長在700-1000米的溝穀雨林及山地雨林中,形成獨立的群落類型,展示著奇特的自然景觀。因此,學術界把它視為熱帶雨林的標志樹種。
望天樹材質優良,生長迅速,生產力很高,一棵望天樹的主幹材積可達10.5立方米,單株年平均生長量0.085立方米,是同林中其它樹種的2-3倍。因此是很值得推廣的優良樹種。同時,它的木材中含有豐富的樹膠,花中含有香料油,以及還有許多其它未知成分,尚待我們進一步分析研究和利用。
由於望天樹具有如此高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而它的分布范圍又極其狹窄,所以被列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
望天樹還有一個極親的「孿生兄弟」,名為擎天樹。它其實是望天樹的變種,也是在70年代於廣西發現的。這擎天樹的外形與其兄弟極其相似,也異常高大,常達60-65米,光枝下高就有30多米。其材質堅硬、耐腐性強,而且刨切面光潔,紋理美觀,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擎天樹僅僅發現生長在廣西的弄崗自然保護區,因此同樣受到嚴格的保護。
最粗的樹
在歐洲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傳說:古代阿拉伯國王和王後,一次帶領百騎人馬,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島的埃特納山游覽,忽然天下大雨,百騎人馬連忙躲避到一顆大栗樹下,樹蔭正好給他們遮住雨。因此,國王把這顆大栗樹命名為「百騎大栗樹」。
據國外1972年報道,在西西里島的埃特納山邊,確有一顆叫「百馬樹」的大栗樹,樹乾的周長竟有55米左右,需30多個人手拉著手,才能圍住它。樹下部有大洞,采栗的人把那裡當宿舍或倉庫用。這的確是世界上最粗的樹。
栗樹的果實栗子,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物,它含豐富的澱粉、蛋白質和糖分,營養價值很高,無論生食、炒食、煮食、烹調做菜都適宜,不僅味甜可口,又有治脾補肝、強壯身體的醫療作用。
向高處生長最快的植物
生長在我國雲南、廣西及東南亞一帶的團花樹,一年能長高3.5米。在第七屆世界林業會議上,被稱為「奇跡樹」。生長在中南美的輕木,要比團花樹長得更快,它一年能長高5米。但是,木本植物生長速度的絕對冠軍要算是毛竹(禾本科)。它從出筍到竹子長成,只要兩個月的時間,就高達20米,大約有六七層樓房那麼高。生長高峰的時候,一晝夜能升高1米。因此,有「雨後春筍」的說法。
竹子的生長比較特別,它是一節節拉長。竹筍有多少節和多粗,長成的竹子就有多少節和多粗。一旦竹子長成,就不再長高了。而所有樹木的生長,是在幼嫩的芽尖,慢慢加粗伸長,經幾十年至幾百年,它還會慢慢地加粗長高。
最有欣賞價值植物
水培(Hydroponics)植物是一種新型的植物無土栽培方式,又名營養液培,其核心是將植物根莖固定於定植籃內並使根系自然垂入植物營養液中,這種營養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體提供水分、養分、氧氣、溫度等生長因子,使植物能夠正常生長並完成其整個生命周期。這種體現先進生產力的植物栽培技術具有集約化、規模化和精確化的生產優勢,而採用這種無土栽培技術培育出來的水培植物(Hydroponics flower)更是以其清潔衛生、格調高雅、觀賞性強、環保無污染等優點而得到了國內外花卉消費者的青睞。
G. 中學生介紹花的說明文300字左右
菊花
目錄·【別名】
·【科名】
·【產地與習性】
·【形態特徵】
·【葯品】
·【性狀】
·【葯用】
·【備注】
·【栽 培】
·【菊花常見病蟲害及防治】
·【古代菊花詩】
·【紅樓菊花詩】
·【現代菊花詩】
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
菊科所有花卉品種的總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形有柄,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由於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種,顏色、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有的品種可入葯
總數最多,約有23000種以上,是世界植物花卉僅次於蘭花的亞軍。
【別名】
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因其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艷」、「冷香」之雅稱。
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做霜的象徵,代表著名士的斯文與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開放,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多有詩文加以贊美,如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著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
【科名】
菊科
【產地與習性】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形態特徵】
株高20-200cm,莖色嫩綠或褐色,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切花要求花型整齊,花徑7-12cm,花色鮮艷,無病蟲為害,葉濃綠,莖通直,高80cm以上,水養期長。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約15cm。每平方米達50株,需設網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長日照季節,每天17時至次晨9時遮光,每天日照10小時,至花蕾現色時停止遮光,可提前開花。短日照季節每天加不至14小時,可控制花芽分化,延遲供花時間。
應用:菊花為園林應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廣泛用於花壇、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葯用:有的供葯用或作消暑清涼飲料如滁菊、杭白菊等,有清涼鎮靜的功效,治頭痛、眩暈、血壓亢進,神經性頭痛及眼結膜炎等症。
【葯品】
本品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乾燥頭狀花序。9~11月花盛開時分批採收,陰干或焙乾,或熏、蒸後曬干。葯材按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為「 亳菊 」、「滁菊」、「貢菊」、「杭菊」。
【性狀】
亳菊: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cm,離散。總苞碟狀;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綠色或褐綠色,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 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輕,質柔潤,干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呈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尖白色,不規則扭曲,內卷,邊緣皺縮,有時可見淡褐色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
貢菊:呈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2.5cm。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上部反折,邊緣稍內卷而皺縮,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外露。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4.5cm,常數個相連成片。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折疊,彼此粘連,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外露
H. 以「一種花卉植物」為說明對象,寫一篇說明文
我們住的小區後院是一塊空地,退休的楊爺爺在那裡開辟了一片菜園。
後院從春天到秋末都綠綠的一片。轉眼間又是秋天了,一天和小朋友玩,在綠綠的園子里忽然眼前亮,黃燦燦的向日葵那麼顯眼,我走近一看這顆向日葵有三歲小孩那麼高,頂上有小圓盤那麼大葵花。它的葉子象一個圓扇子,在枝杈中有小花包,最小的有我小母指一半大,慢慢地長成一個大花包,象一個小菠蘿狀,漸漸地變成一朵黃色的小花,象觀音菩薩的座墊,花瓣象一個個眼睛狀,摸起來綿綿的象綢子一樣。遠遠望去,向日葵象個金色的小太陽,近看又象一個小娃娃。
向日葵不象牡丹那麼高貴,也不象月季那麼嬌媚,但是它很特別,每天只要太陽一出來它就臉朝向陽光,也因此人們叫它向日葵。不管經歷多少風雨,只要有陽光它就立刻昂起頭。我要學習向日葵積極向上的精神,遇到挫折不灰心。
小小的向日葵呀,我愛你,更愛你向上的精神
I. 介紹植物的說明文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形態特徵:株高20-200cm,莖色嫩綠或褐色,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下、匙管、畸四類。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
繁殖與栽培:可播種繁殖,發芽適溫25℃,2-4月播種,當年可開花。生產中以扦插法繁殖為主,又可分為根櫱插、嫩枝插、單芽插及帶蕾插等。還可用分株和組織培養法繁殖。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切花要求花型整齊,花徑7-12cm,花色鮮艷,無病蟲為害,葉濃綠,莖通直,高80cm以上,水養期長。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約15cm。每平方米達50株,需設網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長日照季節,每天17時至次晨9時遮光,每天日照10小時,至花蕾現色時停止遮光,可提前開花。短日照季節每天加不至14小時,可控制花芽分化,延遲供花時間。 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銹病、黑銹病、根腐病等。 主要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蠐螬、潛葉蛾幼蟲、蚱蜢及蝸牛、小地老虎、菊花鑽心蟲、綠盲椿象等。
應用:菊花為園林應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廣泛用於花壇、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葯用:有的供葯用或作消暑清涼飲料如滁菊、杭白菊等,有清涼鎮靜的功效,治頭痛、眩暈、血壓亢進,神經性頭痛及眼結膜炎等症。
J. 寫一篇介紹植物說明文
朋友,你了解蓮嗎若不了解,就聽我介紹吧!
蓮的地下莖藕,隱蔽地橫生在淤泥之中,肥大有節,每節之間長有許多須根,是乳白色的.藕,不但可以做許多美食,而且可以製成藕粉,還能當葯治病,藕節便是一味能止血的中葯.切開藕,裡面七孔八竅,孔呈管狀,藕斷絲連. 蓮的葉――
荷葉,墨綠,渾圓,厚重,表面光滑,有層白粉.水滴到荷葉上,變成珍珠般的圓點.荷葉隨風的吹拂輕輕搖曳著,水珠兒也隨著荷葉的搖曳有節奏地跳舞.荷葉不時地散發出清逸的香味,使人心曠神怡.荷葉作為葯材,可以輕熱去火,還使人通氣生津.荷葉不但能做製作菜餚時的鋪料,而且也是特殊的食品包裝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葉煮成的粥,碧綠馨香,清爽可口…… 蓮的花―
―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展開幾片花瓣兒,有的綻開粉紅的笑臉,花瓣兒粉中透白,冰清玉潔.荷花被譽為"花中君子",另外,人們還用"芙蓉仙女"的芳名贊美荷花的嬌美.荷花是一種著名的花卉,它是美好的象徵,文人墨客以"出污泥而不染"作為它清高文雅之喻.大畫師齊白石曾為荷花畫過一幅名畫——《荷花圖》. 蓮的種子和果實――
蓮子,當荷花凋謝了後,花梗上便結出一個個蓮蓬,呈漏斗狀,又似倒圓錐形.蓬內有許多蜂窩似的小孔,蓮子就長在小孔中.精心加工後的蓮子呈橢圓性,粒大飽滿,潔白圓潤,味美鮮甘,香醇爽心.蓮子的營養價值高,即是一種人人喜愛的高級滋補食品,又是饋贈親友的名品.久食可強身健神,延年益壽.通常用作燉煮"白糖蓮子湯",做"八寶飯"等食用.蓮子除煮食外,還可以做罐頭,點心,清涼飲料等,也是製作葡萄糖不可缺少的原料,並能入葯.最值得暢談的是,蓮子的生命力很強.1951年,我國科學家在東北遼東半島地下,發掘出深埋了一千多年的古蓮子.蓮子皮可入葯.蓮芯是蓮子中的胚芽,綠色,有苦味,泡出的蓮芯茶清香四溢,清涼解渴. 蓮的葯用價值高,它的植物全株均可入葯,真是全身都是寶. 蓮的老祖宗在印度,我國有很大的種植面積,尤其是南方一帶,蓮塘是羅棋布.蓮是我們家鄉的名特產之一.1988年,里葉白蓮榮獲浙江省優秀農產品銀獎.里葉一帶種植荷花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清朝乾隆年間,里葉白蓮就被列為貢品. 里葉村家家戶戶種植荷花,成片種植面積近106.7萬平方米,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十里荷花",由此而來,里葉村又多了一個美名―
―"十里荷花村".炎炎夏日,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那一片片搖曳著綠色衣裳的荷葉,一枝枝立於碧波之上的荷花,高低錯落,飄散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漫步十里荷花長廊,閉上雙眼,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有一種進入人間仙境的感覺完全陶醉在紅花綠葉構成的美景之中."十里荷花長廊"――
多麼令人嚮往的"人間仙境"!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以里葉為中心的地區,每年有大量荷花送往日本,韓國參加荷花展,別具風味的蓮子也暢銷海外. 說到蓮子,你是否渴望知道蓮子加工的過程 我們采來蓮蓬,從蓮蓬中取出蓮子,把蓮子的外殼剝去,再把蓮子的一層內膜撕去,而且抹得乾乾凈凈,然後用筆芯般粗細的棍子通去蓮子芯,然後用爐子烘乾或利用太陽光曬干蓮子和蓮芯,直到烘乾的蓮子碰在桌子上回發出"嘩嘩嘩"的聲音,才說明蓮子加工"成功"了.蓮子加工的工序多,人們必須很早起床剝蓮子,所以說剝蓮子也是件辛苦的事.雖然玻蓮子很辛苦,但人們從來不是那麼隨便.里葉白蓮也因具有去皮通心,質地細膩,味美鮮甘等聞名中外.我終於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更愛家鄉的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