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性花卉特性
Ⅰ 冬性花卉與春性花卉春化階段對溫度的具體要求是什麼
冬性花卉春化階段一般要求溫度比較低10度以下,時間比較長
春性花卉春化階段對溫度相對來說高一點10度左右
Ⅱ 依據春化作用對低溫要求花卉分為春性、中性、冬性,每類對溫度要求是什麼
1、冬性植物:春化時低溫為0-10°C,30-70天完成春化。
2、春性植物:春化時低溫5-12 °C,5-15天通過春化階段。
3、中性(半冬性)植物:春化時低溫3-15 °C,15-20天。
Ⅲ 那位大俠給舉出幾種半冬性花卉品種,跪求
仙客來、水仙、墨蘭、兜蘭、蟹爪蘭、山茶、象牙紅、風信子等,這些花卉雖然在冬天開,但是比不一定就適合在北方室外養殖,所以應該算半冬性吧
Ⅳ 天門冬特性是怎麼樣的
Asparagus sprengeri
又名天冬草,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半蔓性草本花卉。具紡綞狀肉質塊根,葉狀枝線形,簇生,花小,白或淡紅色,漿果紅色,狀如珊瑚珠,色澤艷麗。天門冬清翠碧綠的莖枝蔓性垂懸,終年不凋,長而纖細,秀逸瀟灑。新的園藝栽培種為狐尾天門冬,枝條放射狀伸展,葉枝密生呈圓筒形,形似狐尾,喜半陰,不耐寒。還有矮天門冬,斑葉大門冬等變種。
天門冬原產南非,性喜溫暖濕潤,耐半陰,忌強光直射,宜疏鬆肥沃的沙壤土。
分株在早春結合換盆將株叢切成小叢另栽。播種早春將種子撒播在濕潤的淺盆土內,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20℃溫度30~35天發牙,出苗後及時分栽。
北方天門冬10月中下旬入室,放在陽光充足的南窗前,室溫保持5℃以上,半個月澆水一次,5~7天清洗葉面一次。4月下旬出室,出室前換盆,剪去老根換上新的培養土及栽在大一號的花盆內,培養土用腐葉土2份,沙土8份混合而成,出室後放在向陽處。
春季2~3天澆一次透水,還可在葉面及盆周圍噴水。入夏後稍加遮蔭,遮光30%~50%,每天澆一次水,但澆水不能過多,防止積水爛根。5~8月為生長旺盛期,15~20天施一次餅肥水,並可加些氮肥。天門冬莖葉易發黃,這是因為缺乏營養,長期未換盆,塊根盤結擁擠,使用未熟有機肥,強光直射及光線不足,澆水太多造成的。
Ⅳ 花卉分為哪幾類
一、按生物學特性分類
生物學特性是指花卉的固有特性。以花卉的生物學特性為分類依據,不受地區和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
(一)草本花卉
1.一年生草花 春季播種,夏、秋開花,入冬枯死的草本花卉。如鳳仙花、百日草、千日紅、半支蓮、雁來紅、地膚、蔦蘿、牽牛等。
2.二年生草花 秋季播種,春夏開花,夏季種子成熟後死亡,在兩年內完成生活史的草本花卉,如三色堇、金盞菊、金魚草、虞美人、紫羅蘭、高雪輪、福祿考、古代稀、藍亞麻等。
3.宿根花卉 為多年生花卉,但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春季萌發,夏、秋開花。如菊花、芍葯、萱草、一枝黃花、美薄荷、石鹼花。假龍頭、釣鍾柳、蜀葵、金雞菊、黑心菊、金光菊、松果菊、蓍草等。
4.球根花卉 地下部分發生變態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5.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 無明顯休眠期,地下為須根,如文竹、吊蘭、萬年青、君子蘭。
6.水生花卉 要求生長在水中或沼澤地上,多數為多年生植物,如荷花、睡蓮、鳳眼蓮、萍蓬草、石菖蒲、王蓮等。
7.蕨類植物 為多年生草本,多為常綠,不開花,不結種子,依靠孢子繁殖,主要觀葉,如蜈蚣草、鐵錢蕨等。
8.仙人掌與多肉植物 這類花卉多原產於熱帶沙漠地區,莖變為掌狀、片狀、球狀或多棱形柱狀,葉則變態為針刺狀,莖肉多汁並能貯存大量水分,以適應乾旱的環境。分為兩類:
(二)木本花卉
1.落葉木本花卉
(1)落葉灌木類:如月季、牡丹、迎春、貼梗海棠、玫瑰等。
(2)落葉喬木類:如梅花、碧桃、海棠、櫻花、石榴等。
(3)落葉藤本類:如紫藤、凌霄、爬牆虎(地錦)等。
2.常綠木本花卉
(1)常綠灌木:如杜鵑、米蘭、含笑、葉子花等。
(2)常綠喬木:如桂花、山荼、廣玉蘭、橡皮樹、棕櫚等。
(3)常綠藤本:如常春藤、絡石等。
二、其他分類方法
(一)按園林用途分類
1.花壇花卉 主要用於布置花壇,以一、二年生草花為主,如鳳仙花、千日紅、孔雀草、三色堇、金盞菊。
2.盆栽花卉 主要用於盆栽觀賞,如仙客來、瓜葉菊、蒲包花、文竹、德國報春、菊花等。
3.庭院花卉 用於庭院成片栽植觀賞,大多為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如芍葯、牡丹、萱草、金雞菊等。
4.切花花卉主要用於生產鮮切花,如唐菖蒲、香石竹、玫瑰切花菊、鬱金香、扶郎花等。
5,岩(石)生花卉 原產於山野石隙間的花卉,較耐乾旱瘠薄,主要用於布置岩石園,如白頭翁、石竹、鳶尾、鐵錢鏈等。
(二)按觀賞部位分類
1.觀花類 如月季、大麗花、牡丹、杜鵑、菊花、扶桑、山茶。
2.觀葉類 如蘇鐵、橡皮樹、朱蕉、紅背桂、龜背竹、花葉芋、雁來紅、春芋、文竹、蕨類植物、巴西木、鵝掌柴。
3.觀果類 如南天竹、冬珊瑚、火棘、觀賞椒、金銀茄、金橘、石榴。
4.觀莖類 如仙人掌、光棍樹、佛肚竹。
5.芳香類 如米蘭、茉莉、桂花、白蘭花、含笑、蠟梅。
(三)按栽培方式分類
1.露地花卉在某地區的自然氣候條件下,全年可以露地栽培。
2.溫室花卉在某地區,冬季必須在溫室中保護栽培,才能安全越冬的花卉。
(1)高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溫度在15℃以上,白天25~35℃,如熱帶蘭、變葉木、一品紅。
(2)中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溫度在8~l0℃以上,白天15~20℃,如白蘭花、龜背竹、大岩桐、倒掛金鍾、二色茉莉。
(3)低溫溫室花卉:要求夜間最低溫5℃以上,白天l0~15℃,如瓜葉菊、蒲包花、櫻草類。
(4)冷室花卉:要求室內溫度保持在0~5℃,如梅花、碧桃、盆栽蠟梅、盆栽月季等。
3.室內觀葉植物比較耐陰,適合在室內陳列觀賞。如:龜背竹、春芋、綠蘿、吊蘭、文竹、萬年青、廣東萬年青。
(四)按開花季節分類
l.春花類 如金盞菊、三色堇、牡丹、碧桃、迎春、連翹。
2.夏花類 如茉莉、梔子、蜀葵、萱草、金光菊、金雞菊、一枝黃花。
3.秋花類 如菊花、桂花、孔雀草、翠菊、雞冠、干日紅、百日草。
4.冬花類 如蠟梅、一品紅、水仙等。
(五)按經濟用途分類
1.葯用花卉 如芍葯、麥冬、菊花、連翹。
2.食用花卉 如食用菊、金針菜、木槿、百合。
3.香料花卉 如玫瑰、茉莉、桂花、晚香玉、白蘭花
Ⅵ 冬季花卉如何保暖
1. 盆花冬季如何管理?
北方盆栽的花卉,在初冬時需要陸續搬進室內,入室後放置的位置要考慮到各種花
卉的特性。因此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冬春季開花的花卉及性喜光照,溫暖的花卉:如蟹爪蘭,仙客來,茶花,一品
紅和秋播的草花,及米蘭,茉莉等,應放在窗檯或靠近窗檯的陽光充足處。
(2)性喜陽光但能耐低溫的常綠花木或處於休眠狀態的花卉:如桂花,柑桔類,可
放在有散射光的冷涼處。
(3)一般對光照要求不嚴格的花卉:如盆栽睡蓮,月季,可放在沒有光照的陰冷處。
(4)室內要注意通風:要整個冬季,應在晴朗天氣的中午開窗通風換氣,以減少病
蟲害的發生,又有利於花卉健壯生長。
(5)施肥與澆水:一般盆花都應嚴格控制肥水。入冬以後,氣溫不斷下降,花卉的
代謝緩慢,或進入休眠狀態,可根據實際需要繼續澆水施肥外,一般盆花都應嚴格
控制肥水。如果盆土不是太干,就不要澆水,尤其是耐陰的花卉,更要避免因澆水
過多而引起爛根落葉。冬季澆花用水,一定要經過日曬,使水溫接近室溫時再用。一
般澆水時間應在中午前後為適。對一些喜陰濕的常綠花卉,如文竹,茶花等,應經常
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噴洗葉面,以利光合作用。
2.盆栽茶花冬季管理
一、防凍保暖 當氣溫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將盆栽茶花搬至室外向陽溫暖避風處,或放在三面密封、
一面向陽的塑料棚內。也可放在室內,但要求所放之處光照、通風良好。遇嚴寒霜凍天氣應注意保暖,
在驟然降溫之前最好將室外的茶花搬至室內。若放在室外,夜間應加蓋塑料薄膜、報紙或布等材料。
二、水肥管理 茶花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積水。開花前澆水應掌握盆土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冬季每隔3至5天用水溫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灑葉面1次,以增加濕度和清洗葉麵灰塵。開花期澆水量以
盆土見干見濕為宜,澆水適宜時間為晴天中午。冬季是茶花花蕾膨大期,每月要結合葉面噴水噴施
0.1%至0.3%的磷酸二氫鉀液1次,或根施以磷鉀為主的稀薄液肥(肥水比為1:4)1次。
三、其他 室內越冬的盆花開花時(早花品種11月底始花,一般品種2至4月開花),不要將其放在光照
太強或溫度太高的地方,否則會使花朵早謝。摘去過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澤艷麗,並能延長花期。
澆水時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否則會引起花朵霉爛,縮短花期。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3.冬天卧室蒔養的花卉
首推仙人球,仙人球不但觀賞價值高,而且它有一個一般花卉所沒有特性,一般
花卉是見光見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而仙人球不管白天黑夜均放氧氣,同時吸收
二氧化碳。仙人球蒔養粗放,喻為懶人種的花卉,一個冬天只要澆水兩三次(最好采
用坐盆法),不用其他管理,放置卧室位置,白天能陽光照得到的地方,如無陽光照
得到的卧室,白天可將仙人球搬至室內陽光照到的地方。夜晚再搬進卧室,發揮其「
氧吧」作用。
其次卧室中可蒔養一兩盆蘆薈。中華蘆薈家庭蒔養也較普遍,蒔養簡單,繁殖很
快,且耐陰、耐干,適合卧室環境,一個冬天也只須澆水三四次,同時它也有一個凈
化空氣的特性,能吸收空氣中某種有害氣體。吊蘭,在家庭養花中也是普遍的,蒔養
也容易,觀賞性也高,吊蘭蒔養在卧室空中雅緻異常,吊蘭也能吸收空氣中那些對人
體有害氣體。
再則卧室中可用大口花瓶插束鮮花,使卧室生輝,同時由於花瓶口大,水蒸發量
大,可改善用空調後空氣乾燥。也可蒔養一盆山水盆景,也能改善乾燥空氣
Ⅶ 花卉按觀賞特性分為那幾類
花卉按觀賞用途是抄如何分類的?
按花卉的花、葉、莖、果、根等具有觀賞價值的器官進行分類。
(1)觀花花卉:以觀花為主,如杜鵑、仙客來、菊花等。
(2)觀葉花卉:以觀葉為主,如萬年青、龜背竹、富貴竹等。
(3)觀果花卉:以觀果為主,如乳茄、人參果、冬珊瑚等。
(4)觀莖花卉:以觀莖為主,如仙人掌類、佛肚竹等。
(5)觀根花卉:以觀根為主,如榕樹盆景、沙漠玫瑰等。
(6)觀芽花卉:以觀芽為主,如銀芽柳等。
(7)芳香花卉:以欣賞香味為主,如桂花、茉莉、米蘭等。
摘自農業出版社徐曄春、馬驍勇編著《養花常識》,謝絕轉載
Ⅷ 果子蔓花卉的特性是什麼
果子蔓別名擎天鳳梨、西洋鳳梨、錦葉鳳梨等,為鳳梨科果子蔓屬多年生草本植專物。原產於熱屬帶美洲。喜高溫、高濕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怕乾旱,耐半陰。宜在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長。
1.選購要領購買盆栽植株要求株型端正,葉片排列有序,無缺損,干凈、無病害跡象;葉色油亮,花序挺立,花莖粗壯,花色鮮艷。
2.擺放要領果子蔓生長適溫為15~30℃,3~9月為21~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1℃。冬季溫度低於16℃,植株停止生長,低於10℃則易受凍害。
果子蔓適宜擺放在陽台、窗檯及光線明亮的室內,切忌陽光過強或過陰,遠離冷風和熱風吹襲的位置。
Ⅸ 冬天我的花卉怎麼過冬
搬到室內養吧
1. 盆花冬季如何管理?
北方盆栽的花卉,在初冬時需要陸續搬進室內,入室後放置的位置要考慮到各種花卉的特性。因此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冬春季開花的花卉及性喜光照,溫暖的花卉:如蟹爪蘭,仙客來,茶花,一品紅和秋播的草花,及米蘭,茉莉等,應放在窗檯或靠近窗檯的陽光充足處。
(2)性喜陽光但能耐低溫的常綠花木或處於休眠狀態的花卉:如桂花,柑桔類,可放在有散射光的冷涼處。
(3)一般對光照要求不嚴格的花卉:如盆栽睡蓮,月季,可放在沒有光照的陰冷處。
(4)室內要注意通風:要整個冬季,應在晴朗天氣的中午開窗通風換氣,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又有利於花卉健壯生長。
(5)施肥與澆水:一般盆花都應嚴格控制肥水。入冬以後,氣溫不斷下降,花卉的代謝緩慢,或進入休眠狀態,可根據實際需要繼續澆水施肥外,一般盆花都應嚴格控制肥水。如果盆土不是太干,就不要澆水,尤其是耐陰的花卉,更要避免因澆水過多而引起爛根落葉。冬季澆花用水,一定要經過日曬,使水溫接近室溫時再用。一般澆水時間應在中午前後為適。對一些喜陰濕的常綠花卉,如文竹,茶花等,應經常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噴洗葉面,以利光合作用。
2.盆栽茶花冬季管理
一、防凍保暖 當氣溫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將盆栽茶花搬至室外向陽溫暖避風處,或放在三面密封、一面向陽的塑料棚內。也可放在室內,但要求所放之處光照、通風良好。遇嚴寒霜凍天氣應注意保暖,在驟然降溫之前最好將室外的茶花搬至室內。若放在室外,夜間應加蓋塑料薄膜、報紙或布等材料。
二、水肥管理 茶花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積水。開花前澆水應掌握盆土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冬季每隔3至5天用水溫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灑葉面1次,以增加濕度和清洗葉麵灰塵。開花期澆水量以盆土見干見濕為宜,澆水適宜時間為晴天中午。冬季是茶花花蕾膨大期,每月要結合葉面噴水噴施0.1%至0.3%的磷酸二氫鉀液1次,或根施以磷鉀為主的稀薄液肥(肥水比為1:4)1次。
三、其他 室內越冬的盆花開花時(早花品種11月底始花,一般品種2至4月開花),不要將其放在光照太強或溫度太高的地方,否則會使花朵早謝。摘去過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澤艷麗,並能延長花期。
澆水時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否則會引起花朵霉爛,縮短花期。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3.冬天卧室蒔養的花卉
首推仙人球,仙人球不但觀賞價值高,而且它有一個一般花卉所沒有特性,一般花卉是見光見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而仙人球不管白天黑夜均放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仙人球蒔養粗放,喻為懶人種的花卉,一個冬天只要澆水兩三次(最好採用坐盆法),不用其他管理,放置卧室位置,白天能陽光照得到的地方,如無陽光照得到的卧室,白天可將仙人球搬至室內陽光照到的地方。夜晚再搬進卧室,發揮其「氧吧」作用。
其次卧室中可蒔養一兩盆蘆薈。中華蘆薈家庭蒔養也較普遍,蒔養簡單,繁殖很快,且耐陰、耐干,適合卧室環境,一個冬天也只須澆水三四次,同時它也有一個凈化空氣的特性,能吸收空氣中某種有害氣體。吊蘭,在家庭養花中也是普遍的,蒔養也容易,觀賞性也高,吊蘭蒔養在卧室空中雅緻異常,吊蘭也能吸收空氣中那些對人體有害氣體。
再則卧室中可用大口花瓶插束鮮花,使卧室生輝,同時由於花瓶口大,水蒸發量大,可改善用空調後空氣乾燥。也可蒔養一盆山水盆景,也能改善乾燥空氣。
Ⅹ 如何理解花卉發育階段的順序性和局限性
各種花卉的生長發育都是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完成的,因此,溫度是直接影響花卉生長發育的最重要的外界條件之一。不同種類的花卉、不同原產地的花卉,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同一種類花卉的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同。根據各種花卉對溫度的不同要求,一般將花卉分為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
原產於寒帶和溫帶的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抗寒力較強,一般能耐0℃以下的低溫,第二年春天重新萌發,在10℃以上開始生長,此類花卉屬於耐寒性花卉,如蜀葵、三色堇、荷蘭菊等。
原產於溫帶較暖地區的一些二年生花卉耐寒力雖較強,但在北方地區冬季需要防寒才能越冬,這些屬於半耐寒性花卉,如金盞菊、金魚草等。
不耐寒性花卉是一些原產於熱帶或亞熱帶的花卉,生育期間要求15℃或18℃以上的較高的溫度,只能在溫室或無霜期內生長,此類主要是一些一年生草本花卉和溫室花卉,如一串紅、仙客來、仙人掌等;溫室花卉又分為低溫溫室花卉、中溫溫室花卉和高溫溫室花卉。
各種花卉都有其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最適溫度是指對該種花卉生長發育最快和最適宜的溫度;最高溫度是指進行生命活動的溫度上限;最低溫度是指進行生長發育的溫度下限;只有在上、下限溫度范圍內花卉才能生長。
進行花卉栽培生產首先要了解該種花卉的特性,滿足其對溫度的要求,盡量使溫度保持在最適溫度范圍內。如果溫度低於該種花卉的最低溫度,則要出現冷害、凍害,甚至死亡;如果溫度高於其最高溫度,則生長停止或死亡。
溫度對一些花卉的休眠、發芽、花芽分化、開花或花色都有很大影響,各種花卉對晝夜溫差的要求也不同。在一定的范圍內,白天氣溫高,有利於光合作用增加養分的積累,夜間溫度低則呼吸強度減弱,可減少白天光合作用產物的消耗。因此,要根據各種花卉的特性、一年四季和晝夜溫度的變化精心管理,注意調節溫度,夏季要特別注意降溫,冬季要特別注意防寒。
一般所說的溫度通常是指氣溫,人們往往只重視氣溫而忽視了土溫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實際上土壤溫度對花卉的生長發育也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對種子的發芽、扦插苗的生根、根系的發育和幼苗的生長影響最大。不同花卉的種子發芽所需的最適溫度不同,不耐寒花卉種子發芽的最適土壤溫度一般在20~30℃,耐寒花卉種子發芽的最適土壤溫度一般為15~20℃。地溫比氣溫高,則利於根系的生長和扦插苗的成活,通常以地溫比氣溫高3~6℃時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