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長汀花卉

長汀花卉

發布時間: 2022-01-03 20:30:14

A. 福建的特產有哪些

古田銀耳,銀耳作為傳統的保健食品,含有人體必需的7種氨基酸,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結構符合現代人的消費潮流。目前,國內外市場上的銀耳80%以上產自食用菌之鄉福建省古田縣。

B. 「美麗的山城」長汀有何特點

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曾說過,中國有最美麗的兩個山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一個是福建的長汀。坐落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的長汀,枕山臨溪,秀麗多姿,一峰突地而起,桀驁不馴,不與群峰相連。四周平疇沃野,城內卧龍山綿延。而依山沿河修築的古城牆,把半個卧龍山圈進城內,營造了掛壁城池,城內有山,山中有城的絕妙境地。

發源於汀州寧化縣治平鄉木馬山北坡的汀江,是閩西最大的河流,為客家的母親河,素有「天下客家第一江」之美稱。穿城而過的汀江如一條飄逸的白練,為山城增添了幾分「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韻致。汀江流域富饒美麗,上游林木蔥蘢,深山峽谷隨處可見。兩岸則水深莫測,波光粼粼,風景名勝,不勝枚舉,遠近聞名的龍門勝景就悠然於此。

汀江自上游迂迴而下,在崇山峻嶺間一路歡歌,流經長汀庵傑鄉涵前時,被一座巍峨的石山突然阻隔,汀江江流一時山窮水盡,但是涵前在為汀江江流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又在其下為她另闢了一處洞口。汀江由巨洞中呼嘯而過,一路奔騰不息,直向南海。汀江如亮箭穿雲般竄過洞口,形如一條拱形的龍,故名「龍門」。汀江水自龍門「千里汀江一線穿」而出,於洞前積水成潭,潭中碧波盪漾。毗鄰汀江那叢叢簇簇,千姿百態的成片石林,又與之相映,妙不可言,成為汀江上游不可多得的名勝。

長汀江美,城牆也獨具特色,長汀城牆始建於唐代,年代久遠。古城牆沿汀江而建,先是從東到西呈弧形,而後義從東西端沿卧龍山兩邊的山脊一直築到山頂,其形猶如觀音大士頸間戴的一串佛珠。

如今,長汀城牆經過1000多年的風風雨雨,但保存完好的城牆仍有1000多米,此外六個城門也風采依然。

拾階而上,步上城門,是樓閣式的房子,房子為磚石結構,厚重的木板牆上配著窗花格。站在城牆上,鳥瞰全城,長汀盡在眼底,田園似錦,汀江如銀,環山層層迭迭,宛如一幅丹青佳作,令人心曠神怡。那保存較好的商業銜逶逶迤迤,新城區的小樓綿延數十里,老街與新樓區相映成趣,一街一樓,都足以見證當年古鎮的繁華。

客家人創建了汀州,也創造了獨特的客家文化,長汀民居就是這種文化的反映,長汀民居沿中軸線兩邊展開,層層遞進,前後左右對稱,布局嚴謹,為中原宗族府第式建築風格的一脈相承。長汀民居,以長汀圍屋最為典型,規模大的可容納一個家族幾十戶人居住。有的前設門樓,後有閨閣綉花樓,並建有「美人靠」弧形欄座椅,十分典雅別致,它和客家土樓一樣,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有「小上海」之稱的長汀,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那歷史悠久的天後宮。天後宮坐落於長汀縣東大街朝天門外,北倚卧龍山,南臨汀江,東接319國道,西連橫崗嶺,是在九口大池塘水中央建立起來的古建築。

從橫崗嶺橫看天後宮,可見其殿宇廣闊、雄偉壯觀,四周風光秀麗。由於地形恰似金龜,天後宮又名「蛤蟆浮塘」,可以說是雅俗共賞。立於天後宮前,青石雕鑿的大門門面首先撞入視線,兩邊活靈活現的石獅、石鼓,前門兩邊的「河清」、「海晏」題額,讓人浮想聯翩。進天後宮門,是一戲台,戲台兩邊為長形走廊,中間為一個大天井,再進去,就是分前殿、正殿和後殿的主體建築了。天後宮前殿、正殿各有石雕龍柱,玲瓏有致。

天後宮正殿設計非常奇特,為懸山兩面坡,琉璃瓦當滴水,廳檐有龍柱和石雕欄桿,其上刻有豐富的雕飾。上為五風樓,中間是條紋板,前廊有抬頭,五級台階,殿頂為七層藻井,雙層如意斗拱承托。

天後宮正殿右面是一小小的廂廳,據說裡面有媽祖的起居室,圓門與雕花窗欞上貼有金箔,室內金碧輝煌,雕刻著人物花卉的花床古色古香,門簾、被帳都是用綢絹做成,極其講究,仿古的圓桌幾椅,既清凈高雅,又落落大方。正殿玻璃間內供奉的媽祖塑像,是清道光年間廣東潮州名藝人的精心雕琢,清秀端莊,十分逼真。正殿的左面有小閣樓,同樣花格明窗,古香古色,樓下荷池中,游魚優哉游哉與水相戲,情趣盎然。

C. 長汀縣元仕花卉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長汀縣元仕花卉專業合作社是2014-01-14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四都鎮同仁村神壇背30號。

長汀縣元仕花卉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350821091373688C,企業法人廖橋生,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長汀縣元仕花卉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為本社成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花卉的種植、銷售以及有關的技術、信息、咨詢等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長汀縣元仕花卉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D. 龍岩長汀有什麼特別的節日習俗啊(不同於其他地方的)

在春節前,龍岩風俗要祈拜灶神。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是送灶君上天,元月初五是迎灶君下凡。傳說「灶君」乃玉皇大帝派駐人間,搜集各農戶善惡之舉,至臘月二十五要登天察報,來年玉皇帝據此情進行賞善懲惡。當晚,各農家在灶君神位前,擺設祭品,點燭燒香、焚紙、燃炮,祈求上天保佑。祭品是家禽、肉、水果等。在此之前,有游僧用黃紙印好「奏文」挨戶售賣,把奏文與香紙同焚後,供灶君攜上天,以求灶君向玉皇帝多奏善舉,盼望天官賜福,勿降災禍於身,庇佑全家安康幸福。此俗農村仍有少數人相傳。

過春節,龍岩有「入年界」和「出年界」之風俗。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入年界」,元月初五日開「出年界」。入年界後,各家各戶要「掃屯」,即打掃衛生,擦洗傢具、門窗、房前屋後、庭院上下,都要掃得乾乾凈凈,床上被褥都要換洗。接著各辦年貨,添置新服飾,蒸年糕,做糍粿,以迎接新的一年來臨。

大年三十,是農歷年最後一天,習稱「過年」,現稱「過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大門口懸掛紅燈籠,貼新對聯、門神紙,在屋內擺置新盆花,掛上小彩燈,洋溢著節日氣氛。同時殺雞、宰鴨,去祠堂祭拜祖先,析求上祖顯靈保佑。當晚,全家團聚一起吃「除夕宴」,遠出在外親人一般要在入年界前趕回到家,有因不能回來,家裡人要留下空位,擺上碗筷、酒杯。晚宴畢,上下老幼互送「壓歲錢」,廳堂點上通宵燈,甚至雞窩牛欄也要點上臘燭。大年夜,還有守歲習慣,傳說守歲越長,身體常健、家業長興。零點是辭舊迎新的時刻,各家大放煙花、鞭炮,到處是煙花四濺、鞭炮聲震天,男女老幼歡聲雀躍。

初一,是新的一年伊始,在凌晨各家要擇吉樣的時辰「開大門」,在廳堂上設香案,敬拜天神、祖宗,後把大門開出,燃放鞭炮,納千樣、迎百福、求吉利。年初一早餐,龍岩習俗是吃素,開大門後,先吃一碗糖稀飯,用糯米、花生米、紅棗、糖煮成,表示新的一年過著甜美的生活。早餐,米飯是蒸籠飯,菜色用茶油或花生油炒豆乾、薤(帶根),炒芥菜等表示長壽安康。早飯後,全家老少皆著新服飾,晚輩向長輩拜年,到親鄰家道喜祝賀。主人要端茶奉糖果等招待。還要囑咐小孩講話須小心謹慎,多講吉利言詞。午飯開齋,飲食如常。在初一這天,不得干農活,不洗衣服,連飲用的水在年三十晚都要備好,初一不得到井裡打水,同時不得掃地,掃把要置放於偏僻處,其意是不得把財源掃掉。

初一過後,開始走親戚,相互宴請。舊風俗各家各戶要選吉利日子,在年前告知親戚客人,此日客人帶上禮品來後,主人先要煮一碗點心招待。點心用米粉煮成,盛放兩個荷包蛋、雞塊、肉等,給小孩吃的還要配上一個雞腿。客人吃點心不能全吃掉,二個荷包蛋只吃一個,中午主人設宴招待。客人辭別時,雙方要互送紅包給小孩,以表示吉利,並備禮品回敬客人。此風俗現已有改變,一般初二、初三都是女婿去岳母家拜年,丈母娘設宴招待,相關親戚也一塊邀來參加。

初一到元宵節,主要是開展豐富多彩舞獅、舞龍、採茶燈表演等文娛活動,進行慶祝。
農歷正月十五是正月半,俗稱「元宵節」、「上元節」,這是春節後第一個節日。家家戶戶備酒宴,全家團聚暢飲,門前懸掛紅燈,當晚男、女兒童手提各式花燈到戶外玩樂。同時舞龍隊、採茶燈在街上四處表演,煙花怒放,萬紫千紅,震耳炮聲,此起彼落,城鄉上下燈火輝煌,成了燈的世界,人們盡情飽嘗節日的歡樂。在元宵節夜晚,龍岩有的地方有吊燈的風俗,男孩到祠堂或士地宮廟點一盞燈提回家,路上不能被風吹滅,龍岩話「燈」與「丁」同音,其意今年掛了燈,明年添新丁,盼望早日生男丁的意思。折求在新的一年中,財丁兩旺,五穀豐收。

在元宵節,龍岩還有一個風俗「偷拔菜」。當晚幾個年青人和小孩聚集一起,到高壽和人財兩旺的農戶萊園去「偷拔萊」把偷來的菜在露天煮好,大家分吃,以求長壽富貴。此舉被主人發現也不會被追究。

過了元宵節,城鄉開始正常生活。

端午節,龍岩稱「五月節」歷來傳說是為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英雄事跡。龍岩過端午節,一是要包「粽子」,粽子分鹽粽和鹼粽二種。鹽粽是用糯米,摻進瘦肉塊、蝦來、香菇、赤豆、花生米,拌勻後,用竹葉包成四個菱角,煮熟即成。鹼粽,是用草木灰燒後沖洗出的鹼,與糯米混合包成粽子,它可貯藏極久。放一、二個星期不會變質,吃鹼粽要沾蜜糖,非常可口。

龍岩過端午節另一個風習,是要大掃衛生,用雄黃灑撒到各偏僻角落,毒殺昆蟲、螞蟻,在端午節中午,到野外尋拔「午時草」,用「午時草」煮一鍋水,給全家人洗身消毒,以防生瘡。各家各戶門上插菖蒲和艾草,以避邪消災,保全家平安。

有水域的鄉村,舉行劃龍舟比賽,現在是以縣為單位組織,在端午節前,各參賽隊,要作充分訓練。過去參賽是男性,現有女性。吃過端午宴後,各家男女老幼,成群結隊去觀看比賽,為各參賽隊加油助威,在比賽場地車水馬龍、人海如潮,非常熱鬧。

每年七月初七稱「七夕」。傳說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龍岩風俗是這天晚上,全家人吃「麻佬」。麻佬是由爆米花、花生米、油蔥、麥牙糖等原料製成,食之十分香酥可口。男女結婚三年內,丈母娘要送麻佬給女婿,俗語「父母吃生日,女兒吃七夕」。七夕晚,男孩看天上牛郎星,會勤勞勇敢,女孩看見織女星,會心靈手巧,聰明伶俐。

農歷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龍岩稱為七月半,也稱「鬼節」。吃宴飯應在中午進行,如在晚上是與鬼爭吃。當晚,各家各戶要備些祭品去祭孤魂野鬼,把點燃的香整排插在路邊,焚燒陰紙。此事應由老人、大人去負責,兒童小孩不能看,目的避邪驅妖,保全家平安。

過中元節,龍岩還有一個風俗,是「拂柚捶」,在當天晚上,由年青人找一根木棍或竹竿,竿頂插進抽子,再把幾十支點椒的香,插在抽子上,幾個人組成一個隊,向鄰村和別姓「拂柚捶」,一邊吶喊,一邊轉動手上的柚子,晚上看去如一個火球。「拂柚捶」的方式,不是兩個隊斗毆,而是保持一定距離,相互吶喊謾罵,最後是互拋泥塊、小石頭,其用意是雙方要把病魔災難驅趕降臨到對方。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稱「團圓節」,大家要買月餅,贈送長輩和親友,過去月餅採用木模印成,雕有圖案和花卉。吃過晚宴後,全家團聚在一起,在庭院內,擺上月餅,邊賞月邊吃餅,月圓餅圓,盼望全家和睦團圓,建起美滿家庭,永遠過著幸福生活。

中秋節也是聯誼僑居海外和遠別桑梓親人的節日,此時要相互致信,祝賀問好,表達思念情意。

冬至,是廿四節氣之一,表示嚴寒冬天己到,此時氣候明顯有變化。冬至,龍岩稱「冬年」,保留周朝以來,在這天過冬年的古老習俗。家家戶戶,要包「粿餃」,其皮是糯米、大米磨成粉,摻入薴蔴葉製成,餡心是冬筍、肉或糟菜等,包成三角形。冬至日,早餐吃「冬年丸」,是用糯米磨成粉,丸內包紅糖、芝麻、花生餡。煮時再放入薑片、紅糖。人們趁這一年農事結束之時,盼望神靈、祖宗保佑。平安冬至日,還有祭拜祖祠風俗。

E. 這是什麼花

這是百子蓮的一種。Agapanthus africanus別名:紫君子蘭、藍花君子蘭、百子蘭、非洲百合
科屬內: 百合科百子蓮容屬
http://www.cnhua.net/UpFiles/Picture/200607/200607232202478308.JPG

熱點內容
大慶千里馬百合大酒店 發布:2025-08-08 23:50:27 瀏覽:136
ps櫻花飛舞 發布:2025-08-08 23:45:02 瀏覽:631
盆栽葡萄授粉 發布:2025-08-08 23:45:01 瀏覽:810
情人節手機軟體 發布:2025-08-08 23:45:00 瀏覽:115
西西地花藝 發布:2025-08-08 23:42:36 瀏覽:63
紅色細花常見綠植 發布:2025-08-08 23:38:56 瀏覽:229
盆景根基部大 發布:2025-08-08 23:38:54 瀏覽:302
綠植唯美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08 23:33:56 瀏覽:787
夏末櫻花落 發布:2025-08-08 23:33:04 瀏覽:894
貓執事櫻花 發布:2025-08-08 23:29:19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