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插花饃
Ⅰ 怎樣蒸花糕
蒸花糕是每年過年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一個大的花糕,預示著來年的風調雨順,雖然麻煩一點,但給過年增填了歡喜的氣氛,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蒸花糕的做法。
食材
麵粉 500克
紅棗 10粒
面肥 50克
方法/步驟
把麵粉放在盆里,用溫水把乾麵粉和面肥和在一起,揉勻揉透,放在稍有溫度的地方,發酵4個小時。
再把紅棗去掉把子,洗凈,用水泡軟備用。
發酵的時間到了,看到面團比原來的面團漲大一倍, 這表明面就發酵成功了。
然後開始兌鹼:把發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給面團中間壓出一個小坑,放5克小蘇打粉,加一點水,把小蘇打粉溶開,然後把面團揉勻揉透,揉完的面團用手指按上有回彈,就表明鹼兌的正好。
把揉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搓成長條,然後用刀切成3份均等的劑子。
再把其中的兩個劑子,分別搓成細長條,再以相反的方向盤成S形狀。
再用筷子夾成花瓣形狀,然後用刀切成小花瓣,做成一個花饃。
再把留下的一個劑子分成兩等份,用6、7的方法也做出一個小點的花饃,如圖。
然後把大的花饃放在底下,再把小的花饃,疊放在上面,再在每個花芯中插一個紅棗,花糕生坯就OK了。
蒸鍋加多半鍋水,放上籠屜,給籠屜里鋪上一塊浸濕的籠布,大火把水燒開,再把做好的花糕生坯,擺在籠屜上。
蓋上鍋蓋,待水開上汽後,大火蒸30 分鍾。時間到了,打開鍋蓋,嗯,蒸的挺好的,花形也非常好看。
然後,把花糕取出,放入盤子里,這樣好看又好吃的蒸花糕就做好了。
Ⅱ 結婚用的花饃饃怎麼做
准備材料:麵粉800克、酵母粉6克、紅棗適量、溫水370毫升
步驟:
1、麵粉倒在盆中,酵母粉用溫水融化,拌到無乾粉。
Ⅲ 怎麼蒸花饃簡單易學
花饃,也稱「面花」 ,是中國民間麵塑品。聞喜花饃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傳統名點,因花式各樣而命名。聞喜花饃盛行於明清,已有1000多年歷史,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
鄉間逢年節都要蒸制花饃。如春節蒸大饅、棗花 、元寶人 、元寶籃;正月十五做面盞、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雞、面豬等 ;清明節捏面為燕;七巧做巧花( 巧餑餑 ) , 形如石榴、桃、虎 獅 、魚 等;四月,出嫁女兒給娘家送「面魚」,象徵豐收 ;也有女兒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頭餛飩 ;寒食節上墳時用「蛇盤盤」以示消災;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嬰兒滿月做「囫圇」謂之「龍鳳呈祥」、「猛虎驅邪」;老人祝壽用「大壽桃」等等。花饃在民間依不同歲時和用途有各種形式。
製作方法
編輯
花饃的製作原料以白面為主,另有豆子、棗、米類、胡椒等輔料;製作所需的工具為極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製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壓、搓、撥、按等。花饃除了可食用外,還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製作花饃花飾時,有時用米類、豆類等粘貼而成,有時用食用色素上色而成。
花飾內涵豐富,色彩鮮艷,造型千姿百態、粗獷生動、誇張變體,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歷史人物、民間傳說,均可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造型,表達對祖先的祭祀、長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百姓寄託心願的一種方式。
逢年過節,老人過壽,小孩滿月、過歲,婚喪嫁娶或獻奠祖先,在農村有製作花饃(也叫面花)作為贈送禮品和祭祀供品的古老鄉俗。
Ⅳ 生日花饃饃怎麼蒸
蒸花饃是一種普遍的面點,它採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小麥麵粉、發酵粉、白砂糖及其大棗等,最先要將小麥麵粉跟發酵粉依照50:1的佔比混和勻稱,再用溫開水溶化白砂糖,將白糖水用於揉面,搓成麵糊以後在醒發1個鍾頭上下,最終在將麵糊切割成小麵糊,製做成花型圖案,在表層放到大棗就可以放上籠屜開展煮熟服用了。
生產食物疫苗:小麥麵粉,發酵粉,白砂糖,大棗,等。
生產做法疫苗
1、碗中添加1斤的普通麵粉,3克的發酵粉,10克的白砂糖推動發醇,攪拌均勻,用適當的溫開水揉面,拌和至沒有干小麥麵粉,著手搓成麵糊,蓋上保鮮袋醒面2倍大。
2、控制面板上撒少量的干小麥麵粉,取下發好的面,和面排氣管5分鍾,揉回麵糊原先的尺寸,揉好立即搓發展條,在下成尺寸小相同的包子皮。
3、再把每一個小劑子單獨揉圓,再揉成拇指大小的條形,長短約20厘米上下就可以了。再用刀在上面碾成花型,壓完一面以後,再相反交叉式壓一下。隨後在條形的兩邊輕按一下,按扁,再用水果刀切兩刀,兩邊所有切完之後,放上大棗,兩邊往正中間卷一下,生胚就搞好了,非常的簡易,並且很美。
4、再做一個其他的花型,先把麵糊搓發展條,再從兩側往反過來的方位卷,再用筷子在中間夾一下,夾完以後再把四邊切一下,在中間的部位放上一顆大棗,一個生胚就搞好了。
5、再取一個面劑子,搓發展條,用刀壓出來紋路,再反向壓,最終從一邊向另一邊捲起來,卷好以後在背部預塑一下,那樣做出去的花饃更為好看。預塑好之後,相反在上面放一顆大棗,那樣一個生胚就搞好了。這幾類棗花饃早已所有搞好了,非常好看,蓋上籠布,醒10分鍾,時間到之後,見到容積顯著增大,取得手上輕飄的便是搞好了。
6、把它放置到籠屜中,擺的情況下略微留些間隙,由於在煮制的全過程中,會澎漲增大,把花饃立即涼水上鍋,大火燒開之後轉低火蒸20分鍾,熄火再悶5分鍾就可以起鍋。
小提示:
1、揉面的情況下用溫開水揉面,而且水的溫度不可以超出40度,溫度太高得話非常容易把發酵粉燙死,那般面就發不出起來了。
2、蒸熟以後要在鍋中燜5分鍾上下再起鍋,那樣花饃不容易坍塌。也不可以燜時間太長了,那般花饃會粘在篦子上。
這款花饃在我們這兒非常火爆,不但作法簡易,並且漂亮又美味,喻意也非常的好,紅紅火火,每一年新年的情況下必須搞好幾鍋,吃到出來元月都沒問題,簡直比吐司麵包也要綿軟。
Ⅳ 做麵食花饃怎麼做
用料
和好的面團
紅棗適量
山西麵食~棗花饃的做法
面團分成大小合適的幾份,取其中一份搓成長條,准備一把干凈的小梳子
用梳子在搓成條的面團上刻上花紋
取一顆洗凈的紅棗,捲成如圖樣即可,收尾處或者需要粘貼的地方可以抹少量的清水
還可以捲成這樣
也可以是這樣
三顆棗的花饃
這樣也很好看
喜歡紅棗多多還可以卷四顆棗,反正隨你的想像盡情發揮吧。
不包紅棗的話直接擀成圓形麵皮,對折後用梳子印上漂亮的花紋,再捏出花邊就好。
更復雜的話就是這種棗糕了
棗花饃大集合
小貼士
1、花饃面團需要稍微硬一些;
2、捏好的花饃,醒發不要太過,否則蒸好後花紋不太明顯,醒發好後上籠蒸制30分鍾左右即可。
Ⅵ 花饃饃怎麼做
首先在盆中放入麵粉和乾酵母,牛奶,發好後加入適量白糖和鹼,揉勻。揪劑子,大概雞蛋大小,把劑子揉到光滑均勻,搓成條,交疊,注意順序。
准備好劑子和大棗,將劑子一分為二,分別捲起來,背靠背放好,然後用筷子夾對角,把大棗放在中間。
把劑子搓成條,反方向轉好,然後用筷子從中間夾一下。用刀把各個花瓣切開,在中間放上切好的大棗就可以上鍋蒸了。
炕好後的「花饃饃」外形呈圓形,象徵圓月,「圓月」里有玉兔等吉祥圖,有象徵喜慶吉祥的紅,有象徵春天的綠,極為鮮麗好看而又香甜味美,叫人垂涎。
但做好後不能立即實用,首先要選兩個最大最好的來敬月亮,敬菩薩,要等敬月亮,敬菩薩後,中秋這天才能吃,並伴以水果等物贈送鄰里、親朋。
Ⅶ 花饃的來歷
面花俗稱「花饃」,在中國黃河流域和陝西關中農村流傳甚廣,它是民間一種食文化的傳遞和民間藝術的交流。面花既是觀賞性極強的食用品,又是反映民間風情的藝術品。是關中農村紅白喜事、四時八節饋贈親友的珍貴禮品。
面花內涵豐富,造型千姿百態、粗獷生動、誇張變體:有的富麗堂皇,有的潔白如玉;大的有一米多高,要用三四十斤面做成;小的則玲瓏剔透,只有幾厘米大。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歷史人物、民間傳說,均在勤勞的農婦手中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造型。
在地處八百里秦川,被譽為「面花之鄉」的華縣、合陽縣等地,村村戶戶的普通百姓家都能做一手漂亮美觀的「花饃」。華縣農村女兒出嫁娘家送的「大谷卷」花饃恰是由虎頭、龍身、魚尾巧妙而完美地組為一體,十分生動壯觀,形在像與不像之間變化,活龍虎現。澄城縣過春節要蒸雙魚、雙雞的墜燈饃、虎饃、棗山和十二生肖造型的面花。彬縣正月十五有「追婿看女」送面花的習俗。西府岐山縣民間「二月二」有送「花花」的風俗。合陽縣洽川清明節娘給第一年出嫁的女兒要送「娃女」面花。而清明祭祖的各種大型面花,要兩個人抬,頗為壯觀。端午節是看女的重要日子,娘家要給出嫁的女兒做一對娃娃插花。還有九月九重陽節,都是有娘家給新出嫁的女兒送花饃。 希望可以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