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花語
❶ 不同的茶有什麼茶語就像花有花語一樣,舉個例子,勿忘我+貢菊的茶語就是雖分離,勿相忘。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先尊後卑,先老後少」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先客後主,司爐最末」。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強賓壓主,響杯檫盤」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喝茶皺眉,表示棄嫌」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主人沖茶時,頭沖必須沖後倒掉不可喝。因為裡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換茶」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本地群眾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系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無茶色」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沖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沖,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於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茶三酒四禿桃二」本地人習慣於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於俗語「茶三酒四禿桃二」而來,總認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為伍,便於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遊玩就以二人為宜,二人便於統一意見,滿足游興。
茶語;1.健康生活 就這么簡單 2.喝茶的過程,也是我們對慾望和人生的反省過程!更是我們思考的過程!3.品茶品滋味,品味好人生
4。茶香清心 品茗品人生
綠茶:簡單純朴 清淡優雅
茉莉花:宋 劉子翚 翠葉光如沃,冰葩淡不妝。一番秋早秀。徹日坐傍香。色照祗園靜,清回瘴 海涼。儻堪紉作佩,老子欲浮湘
孤標雅韻雕瓊玉,幽徑浮香蜂蝶迎。晝閉夜開羞澀女,嫣然一笑幾多情。
鐵觀音:茶品清心,喝茶就喝鐵觀音
名茶鐵觀音的沏茶技藝,沖泡過程非常講究,是一門融傳統技藝與現代風格為一體的品茶藝術, 極具濃郁的地方特色,它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純:茶性之純正,茶主之純心,茶友之純凈,乃為茶道之本;
雅:沏茶之細致,身韻之優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藝之流程;
禮:感恩於自然,敬重於茶農,誠待於茶友,為茶主之茶德;
和:是人、茶與自然的和諧,清心和睦,屬於心靈之愛,為茶藝之「道」也!
白鶴沐浴(洗杯):用開水洗凈茶具;
觀音入宮(落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懸壺高沖(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沖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春風拂面(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凈;
關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鍾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里;
韓信點兵(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里;
鑒嘗湯色(看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品啜甘霖(喝茶):乘熱細綴,先聞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聞,淺斟細飲。
普洱:網路的快與普洱茶的慢是我們相識的緣,源於我們對生活的體味
❷ 黃金桂的花期像征著什麼
黃金桂,屬烏龍茶類。原產於安溪虎邱美庄村,是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又稱黃旦)。黃金桂是以黃旦品種茶樹嫩梢製成的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在現有烏龍茶品種中是發芽最早的一種,製成的烏龍茶,香氣特別高,所以在產區被稱為「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之譽。早,是指萌芽得早,採制早,上市早;奇是指成茶的外形「細、勻、黃」,條索細長勻稱,色澤黃綠光亮;內質「香、奇、鮮」,即香高味醇,奇特優雅,因而素有「未嘗清甘味,先聞透天香」之稱。黃金桂是一種極易與空氣中的水分發生作用的茶葉,如果保存不當,極易發生變質。造成變質的因素有溫度、濕度、異味等。
❸ 花茶的功效
花茶,又稱熏花茶、香花茶、香片。花茶是以綠茶、紅茶、烏龍茶茶胚及符合食用需求、能夠散發出香味兒的鮮花為原料,採用窨制工藝製作而成的茶葉。一般根據其所用的香花品種不同,劃分為茉莉花茶、玉蘭花茶、珠蘭花茶等不同種類,其中以茉莉花茶產量最大。而每個種類又可根據它的加工原毛茶胚的產地、質量與製作工藝的精細程度劃分出若乾等級。花茶是集茶味與花香於一體,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濃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沖泡品啜,花香襲人,甘芳滿口,令人心曠神怡。花茶不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葯理作用,裨益人體健康。花茶在國際與國內市場上行銷量大的是茉莉花茶。這是因為茉莉的香氣為廣大飲花茶的人所喜愛,被譽為可窨花茶的玫瑰、薔薇、蘭蕙等眾花之冠。宋代詩人江奎的《茉莉》是贊曰:「他年我若修花使,列做人間第一香。」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最大,品種豐富,銷路最廣。茉莉花茶既是香味芬芳的飲料,又是高雅的藝術品,茉莉鮮花潔白高貴,香氣清幽,近暑吐蕾,入夜放香,花開香盡,茶能飽吸花香,以增茶味,只要泡上一杯茉莉花茶,便可領略茉莉的芬芳。茉莉花茶用經加工乾燥的茶葉,與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其色、香、味、形與茶坯的種類、質量及鮮花的品質有密切的關系。大宗茉莉花茶以烘青綠茶為主要原料,統稱茉莉烘青,共同的特點是:條形條索緊細勻整,色澤黑褐油潤,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也有用龍井、大方、毛峰等特種綠茶作茶坯窨制花茶的,則分別稱為龍井、花大方、茉莉毛峰等。近年來暢銷京、津市場的蘇萌毫、茉莉春風、銀毫、龍都香茗、霧都花茶就屬這類產品,統稱特種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多採用名茶代表性花色做茶坯,各具名茶外形特色(如扁片形,直條形,捲曲形),鮮花則採用品質上等的伏季茉莉,其代表性花色品種有:
(1)茉莉大白毫系福州茶廠採用福鼎大白茶等良種早春嫩芽特製成坯,並以雙瓣茉莉交叉重窨。清工巧制,「七窨一提」而成,產品外形毫芽肥壯重實,緊直勻稱,色澤嫩黃,滿披銀毫,內質香氣鮮濃,滋味濃醇,湯色微黃,葉底勻亮。
(2)天山銀毫福建寧德茶廠生產,是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的特種花茶,選用高級天山烘青綠茶與「三伏」優質茉莉,按傳統工藝窨制而成。茶形緊秀勻齊,白毫顯露,色澤嫩綠,水色透明,香氣顯靈濃厚,葉底肥嫩柔軟。
(3)茉莉蘇萌毫是蘇州茶廠創造的特種花茶,曾獲農牧漁業部優質名茶稱號。該茶採用高檔烘青綠茶和優質茉莉經「六窨一提」,精工窨制而成。以香氣鮮靈,滋味醇厚鮮爽而深受消費者喜愛。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勻直,色澤綠潤顯毫,香氣鮮靈持久,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厚鮮爽,葉底嫩黃柔軟。
桂花茶
桂花茶除富於寓意和用作觀賞以外,還是窨制花茶,提煉芳香油和製造糖果、糕點的上等原料。桂花茶以廣西桂林、湖北咸寧、四川成都、重慶等地產制最盛。廣西桂林的桂花烘青、福建安溪的桂花烏龍、四川北碚的桂花紅茶均以桂花的馥郁芬芳襯托茶的醇厚滋味而別具一格,成為茶中之珍品,深收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桂花烘青還遠銷日本、東南亞,賣價超過質量上等的烏龍茶。尤其是桂花烏龍和桂花紅茶研製成功,為烏龍、紅碎查增添了出口外銷的新品種。在我國,適制花茶的桂花主要有金桂、丹桂、銀桂、四季桂。金桂:常綠喬木,枝梢淡褐,葉具短柄,對生,長橢圓狀廣披針形,兩頭尖,上部邊緣有細齒,花在葉腋形成聚傘花序,小花梗,花初開淡黃,後變為金色,具濃郁芳香,果實橢圓形,呈藍紫色,開花期為9月。主載品種有圓葉金桂(杭州)、咸寧晚桂(咸寧)、球桂、柳葉蘇桂(武漢)等。丹桂:為金桂的變種,花色較濃,近金紅色,香氣稍淡。主載品種有'砂丹桂'、'大葉丹桂'等。銀桂:為常綠喬木。枝葉密茂,雌雄異株。葉橢圓形,對生,先端短尖,呈深綠色,花呈聚傘花序,花冠四裂,裂片呈橢圓形,香氣濃郁,是窨茶香的主要原料,開花期為9月,品種有'純白銀桂'等。四季桂:本品種除8、9月開花較多外,四季都能開花,花黃白色,香氣淡雅,是觀賞花的主要樹種,因花的產量較低,窨制花茶少用。桂花香味濃厚而高雅、持久,無論窨制綠茶、紅茶、烏龍茶均能取得較好的窨花效果,是一種多適性茶用香花。主要的桂花茶有:
(1)桂花烘青是桂花茶中的大宗品種,以廣西桂林、湖北咸寧產量最大,並有部分外銷日本、東南亞。主要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勻整色澤墨綠油潤,花如葉里藏金,色澤金黃,香氣濃郁持久,湯色綠黃明亮,滋味醇香適口,葉底嫩黃明亮。
(2)桂花烏龍是「鐵觀音」故鄉福建安溪茶廠的傳統的出口產品,主銷港、澳、東南亞和西歐。主要以當年或隔年夏、秋茶為原料。品質特點是,條索粗壯重實,色澤褐潤,香氣高雅雋永,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橙黃明亮,葉底深褐柔軟。
(3)桂花紅碎茶是西南農業大學制茶教研室根據國際市場「芳香茶」風靡歐洲的發展趨勢,以天然桂花窨制紅碎茶添香以代替人工加香的紅茶所到取得的一項成果,產品送往美國、法國獲得好評。主要特點是,外形顆粒緊細勻整,色澤烏潤,香味濃郁,甜爽適口,湯色紅亮,葉底紅勻;加工成袋泡茶香韻尤為細膩悠長,久久不散。
玳玳花茶
玳玳花茶是我國花茶家族中的一枝新秀,由於其香高味醇的品質和玳玳花開胃通氣的葯理作用,因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歡迎,被譽為「花茶小姐」。暢銷華北、東北、江浙一帶。4-5月開白花,香氣濃郁,果實扁球形,當年冬季為橙紅色,翌年夏季又變青,故稱:「回青橙」,因有果實數代同生一樹習性,亦稱「公孫桔」。玳玳花每年開花兩次:春花:開放在4-5月上旬,較白蘭,茉莉早,但花期短,僅1個月左右,而花量佔全年採收量的90%以上,鮮花質量也好。因此,採花應及時,窨茶用花應采其花朵已開而未開足的為宜。夏花:主要開在7-9月,很少採收,多讓其結果,但專供作花茶之玳玳,則也採花作窨茶原料。採收多在清晨含苞欲放時進行。玳玳花茶一般用中檔茶窨制,頭年必須備好足夠的茶坯,貯於乾燥、冷涼的環境中,讓其綠茶風格保持如常尤忌霉變。窨制前應烘好素坯,使陳味揮發,茶香透出從而有利玳玳香氣的發展。玳玳的開放度與香氣的濃淡有密切的關系。未開放稱「米頭花」,香氣低淡,含苞待放者為「撲頭花」,芳香物隨花瓣開裂而散發,進廠後稍攤,散發悶熱味後就可窨花,效果最佳;第二種稱「開花」,花瓣開裂,花芯顯露,芳香物質已揮發,香氣低。因此,進廠之鮮花應立即攤放散熱,厚度4-6厘米,雨花則要等表面水蒸發後才會「破頭」開放,故應輔以風扇使表面水速蒸發。由於玳玳花瓣厚實,芳香油在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才容易散發,因此常加溫熱窨,以有利香氣的揮發和茶坯吸香。將茶花拌和後,送上烘乾的機加溫,出烘後立即圍囤窨制。
功效:http://..com/question/7698517.html?fr=qrl3
❹ 瀾花語鐵觀音怎麼樣
這些品牌都是形式發育內容,只要是有機的鐵觀音都可以。
❺ 多肉植物凌櫻,也就是鐵觀音花語是什麼
基本不用,多肉本來就是生長在土壤非常貧瘠的地方,都是小石頭,沙子什麼的,幾乎不含什麼肥力。一般家養,講究點的用赤玉,鹿沼。實惠點的用大粒煤渣,君子蘭土,園土加珍珠岩。這些裡面所含的微量元素夠它生長的了。如果長勢好,盆子大小合適,一般一年左右換個盆,換批土就好。如果一定想施肥,那一定得緩釋肥。
❻ 冬天適合喝什麼茶
1、紅棗茶補身
冬季特別適合飲用紅棗茶。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其含有環磷酸腺苷,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有抑制癌症的效果。紅棗含糖量高,產生熱量大,因此特別適合在冬天食用。
2、綠茶
冬天氣候乾燥,加上人們喜歡吃油膩、辛辣的食物,上火就成了困擾許多人的健康問題,並帶來便秘、口乾舌燥甚至口舌生瘡等後果。。綠茶是未發酵茶,性寒,可清熱,因此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輕度胃潰瘍還有加速癒合的作用,並且能降血脂、預防血管硬化。
3、紅茶
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暖腹,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在我國一些地方,也有將紅茶加糖、奶、芝麻飲用的習慣,這個冬季養生茶既能生熱暖腹,又可增添營養、強身健體。
4、花茶
花茶包括茉莉花茶、玉蘭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是以綠茶為茶坯加入不同香花熏制而成的。一般來說,花茶可以養肝利膽、強健四肢、疏通經脈。
5、烏龍茶
在味道上,烏龍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熱,溫熱適中,因此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的作用,可以讓機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
❼ 茶葉泡飲的主要程序依次是什麼
·烹煮泉水:當水(最好用泉水或礦泉水,自來水也行,但自來水中的化學物質會影響鐵觀音的原昧,降低品質)煮到「蝦目」(具體是指水微開,小小的氣泡從鍋底緩緩浮起)轉「魚羅」(燒開的程度比「蝦目水」稍微大一點)的「一沸水」(指水溫在95℃的水)時最為適宜。
·沐霖甌杯(又稱孟臣沐霖、若琛出浴):燙洗茶壺蓋甌和茶杯。
(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貴茶壺喻為孟臣;若琛系清初人,以善制茶杯出名,後人把名貴茶杯喻為若琛)。
·觀音進轎:用茶勺從茶罐中取出適量茶葉。
·觀音入宮(落茶):把烏龍茶放入茶壺或蓋甌,用茶勺量約占茶具容量的三四分。
·懸壺高沖(沖水):將開水壺提高沖水,以使茶葉轉動。
·春風拂面:用茶壺蓋輕輕颳去飄浮的白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茶葉沖水後,蓋上甌蓋,浸泡少許時間,以使茶葉香氣溢出。
·細聞幽香(也叫夢里尋芳):靜嗅烏龍茶的香氣。
·三龍護鼎:用拇指、中指扶杯,食指頂杯,這樣既穩妥又雅觀。
·行雲流水:將茶甌在茶盤邊沿輕輕一抹,去掉附在甌底的水滴。
·關公巡城(出茶):把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緊靠的小茶杯。
·韓信點兵:茶水倒到最後少許時,也要一點一點滴到茶杯里,使茶濃淡均勻,香醇一致。
·鑒賞湯色:認真觀看杯中茶水的顏色。
·品啜甘霖:細致地品嘗天真味道。
這里,再向你重復一下品飲的要領:
1,水要燒開至100℃度或燒至沸騰(某些地區也許無法燒至100℃);
2.茶具要選用蓋甌(首選)或陶瓷、紫砂壺,茶壺和茶杯要小巧玲瓏,不宜象泡紅茶、綠茶那樣用大杯;
3.茶葉不宜放太多,也不可太少,一般每泡7克左右為宜;
4.茶湯要適時倒出(一般第一遍沖水後1—2分鍾即要倒出,以後可適當延長時間);
5.茶葉不可長久浸泡,否則會產生苦澀味;
6.要趁熱品嘗,不要久浸或擱冷。
再說品茶。工夫茶的沖泡是一門藝術,品茶也同樣是一門藝術。「品」也同樣包含品評、鑒賞、仔細體驗茶給人帶來的精神和物質享受的意。所以需要慢慢地品,一小口一小口地品,慢慢地品才能品出茶的味道。所以,品茶的時候,口到心也要到。用心去品,才能感覺出茶中道理,味道的變化;每一口茶人嘴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一杯茶之中也蘊涵著人生的道理。唐人寫的著名的《七碗茶詩》說:「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壯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眼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對飲茶的體驗可以說達到極致。除了第一碗是生理體驗外,其餘的均是心理感受,七碗茶喝過,他已經飄飄欲仙了。
品茶大致包括聞香、辨形、觀色、品味四個環節。
1.聞香分為干嗅、熱嗅和冷嗅。即先嗅干茶,於茶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應在沖泡前進行。熱嗅是沖泡後嗅茶湯的香氣,花茶除了茶香外,還有不同的天然花香。冷嗅則在茶湯冷卻後進行,這時可以嗅到原來被芳香物掩蓋著的其他氣味。
2.辨形是觀察茶葉在沖泡後的形狀變化,茶經水浸泡,逐漸恢復了鮮葉的原始形狀,一些原料細嫩的名優茶,芽葉在茶湯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茶沖泡後,芽葉在杯中沉浮起降,上下翻滾,煞是好看。
3.觀色主要是欣賞茶湯的顏色。茶湯隨著茶葉內含物質的滲出,會不斷改變顏色,常是由淺入深;不同的茶類又會形成不同的顏色。有的黃綠,有的橙黃,有的淺紅,有的暗紅等。同一種茶葉,由於使用不同的茶具和沖泡用水,茶湯也會出現色澤上的差異。宋代貴白茶,使用黑色茶盞,以襯托茶色,這種因茶擇具的做法,也推動了茶具生產和製作工藝的發展。
4.品味是通過舌的味覺器官來感受茶的美妙趣味。不同的茶類有不同的滋味,如有的濃烈,有的清和,有的鮮爽,有的醇厚,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
要對中國的古典文化有所了解,唐詩宋詞、書法繪畫,了解了一些古代文化,再來理解茶文化,就能夠觸類旁通。
你多少需要懂得一些插花的技巧、花語及不同風格的音樂等。
很多時候,茶葉只是一種載體,我們如果能更深切她感受茶、了解茶,讓我們在浮躁、快節奏的生活中為自己尋找一種寧靜、淡泊的氛圍。
有人說人生如酒,也有人說人生如戲,其實,人生更如茶!
苦中有甘,澀里帶甜。
人的一生就像手中那一杯小小的工夫茶一樣,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時間,它給你的是不一樣的感覺。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少女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