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竹花語
A. 斑竹為什麼又叫湘妃竹 湘妃是誰的妃 為什麼得名
湘妃是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斑竹之所以叫湘妃竹是因為娥皇和女英的眼淚,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因此叫湘妃竹。
相傳堯舜時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舜帝關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惡龍禍害百姓的消息,飯吃不好,覺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幫助百姓除害解難,懲治惡龍。
舜帝走了,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著他征服惡龍、凱旋的喜訊,日夜為他祈禱,早日勝利歸來。可是幾年過來了,舜帝依然杳無音信。於是,娥皇和女英迎著風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尋找丈夫。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們終於來到了九嶷山。
。這一天,她們來到了一個名叫三峰石的地方,這兒,聳立著三塊大石頭,翠竹圍繞,有一座珍珠貝壘成的高大的墳墓。她們感到驚異,便問附近的鄉親:「是誰的墳墓如此壯觀美麗?三塊大石為何險峻地聳立?」
鄉親們含著眼淚告訴她們:「這便是舜帝的墳墓,他老人家從遙遠的北方來到這里,幫助我們斬除了九條惡龍,人民過上了安樂的生活,可是他卻鞠躬盡瘁,流盡了汗水,淌幹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這里了。」
原來,舜帝病逝之後,湘江的父老鄉親們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為他修了這座墳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鶴也為之感動了,它們朝朝夕夕地到南海銜來一顆顆燦爛奪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墳墓上,便成了這座珍珠墳墓。三塊巨石,是舜帝除滅惡龍用的三齒耙插在地上變成的。
娥皇和女英得知實情後,難過極了,二人抱頭痛哭起來。她們悲痛萬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們把眼睛哭腫了,嗓子哭啞了,眼淚流幹了。最後,哭出血淚來,也死在了舜帝的旁邊。
娥皇和女英的眼淚,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還有血紅血紅的,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紋,傳說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淚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鮮紅鮮紅的血斑,便是兩位妃子眼中流出來的血淚染成的。
(1)石斑竹花語擴展閱讀
湘妃竹的形態特徵
湘妃竹即「斑竹」,亦稱「淚竹」,竿部生黑色斑點。
竿高可達20米,粗達15厘米,幼竿無毛,無白粉或被不易察覺的白粉,偶可在
節下方具稍明顯的白粉環;節間長達40厘米,壁厚約5毫米;竿環稍高於籜環。籜鞘革質,背面黃褐色,有時帶綠色或紫色,有較密的紫褐色斑塊與小斑點和脈紋,疏生脫落性淡褐色直立刺毛。
斑竹籜耳小形或大形而呈鐮狀,有時無籜耳,紫褐色,繸毛通常生長良好,亦偶可無縫毛;籜舌拱形,淡褐色或帶綠色,邊緣生較長或較短的纖毛;籜片帶狀,中間綠色,兩側紫色,邊緣黃色,平直或偶可在頂端微皺曲,外翻。
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酸性、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B. 湘妃斑竹的示例
作者 詩題 詩句 僧鸞 贈李粲秀才 愁如湘靈哭湘浦,咽咽哀音隔雲霧。九嶷深翠轉巍峨,仙骨寒消不知處。 劉滄 江樓月夜聞笛 河漢夜闌孤雁度,瀟湘水闊二妃愁。 劉長卿 送馬秀才落第歸江南 湘竹舊斑思帝子,江蘺初綠怨騷人。 司空曙 送史澤之長沙 野蕉依戍客,廟竹映湘君。 姚合 敬宗皇帝輓詞三首之二 荊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時。 孟郊 閑怨 妾恨比斑竹,下盤煩冤根。 孫氏 聞琴 玉指朱弦軋復清,湘妃愁怨最難聽。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楚客腸欲斷,湘妃淚斑斑。 崔道融 馬嵬 重華不是風流主,湘水猶傳泣二妃。 張九齡 雜詩五首之四 湘水吊靈妃,斑竹為情緒。 張謂 邵陵作 斑竹年來筍自生,白蘋春盡花空落。遙望零陵見舊丘,蒼梧雲起至今愁。唯余帝子千行淚,添作瀟湘萬里流。 施肩吾 湘川懷古 湘水終日流,湘妃昔時哭。美色已成塵,淚痕猶在竹。 朱放 竹 蕭蕭意何恨,不獨往湘川。 李咸用 銅雀台 有虞曾不有遺言,滴盡湘妃眼中血。 李商隱 淚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李商隱 潭州 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 李商隱 離思 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 李嘉祐 裴侍御見贈斑竹杖 萬點湘妃淚,三年賈誼心。 李嶠 竹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李涉 寄荊娘寫真 上清仙女徵遊伴,欲從湘靈住河漢。 李涉 鷓鴣詞二首 二女虛垂淚,三閭枉自沈。 李白 望夫石 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二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李益 從軍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詞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葉滿淚痕。請君先問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論。 李端 古別離二首 空令猿嘯時,泣對湘潭竹。 李端 幽居作 回潮迎伍相,驟雨送湘君。 李紳 重台蓮 游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並愁容。 李群玉 湖中古愁三首 南雲哭重華,水死悲二女。 李賀 李憑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李賀 黃頭郎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杜易簡 湘川新曲二首之二 自解看花笑,憎聞染竹啼。 杜牧 斑竹筒簟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卧淚痕。 杜甫 奉和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 杜甫 渼陂行 湘妃漢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 杜甫 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 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 武元衡 望夫石 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規夜啼江樹白。 王睿 竹 翠筠不樂湘娥淚,斑籜堪裁漢主冠。 皇甫冉 贈恭順皇後輓歌 空山竟不從,寧肯學湘妃。 皎然 賦得吳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溪草何草號帝女,溪竹何竹號湘妃。 盧仝 小婦吟 翠帳雲屏白玉床,啼鳥休啼花莫笑,女英新喜得娥皇。 盧仝 秋夢行 娥皇不語啟嬌靨,女英目成轉心愜。 竇庠 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 夜光疑漢曲,寒韻辨湘靈。 薛濤 酬人雨後玩竹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賈島 贈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莫嫌滴瀝紅斑少,恰似湘妃淚盡時。 賈至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之二 乘興輕舟無近遠,白雲明月吊湘娥。 郎士元 湘夫人二首 至今楚竹上,猶有淚痕斑。 郎士元 送李敖湖南書記 入楚豈忘看淚竹,泊舟應自愛江楓。 郭震 蓮花 湘妃雨後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陳羽 湘君祠 商人酒滴廟前草,蕭索風生斑竹林。 韋應物 黿頭山神女歌 湘妃獨立九疑暮,漢女菱歌春日長。 韋庄 庭前桃 帶露似垂湘女淚,無言如伴息媯愁。 韋庄 春愁 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韋蟾 嶽麓道林寺 石門迥接蒼梧野,愁色陰深二妃寡。 韓愈 晚泊水口 二女竹上淚,孤臣水底魂。 韓愈 答張徹 荒餐茹獠蠱,幽夢感湘靈。 韓愈 送惠師 斑竹啼舜婦,清湘沈楚臣。 高駢 湘妃廟 當時珠淚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C. 西藏《斑竹姑娘》的故事
在金沙江畔有一處風景秀麗、氣候溫和的地方。村裡的人們喜歡種竹子,尤其喜歡種楠竹。楠竹比楠木長得還高,用處也非常多。 村裡一戶貧窮的母子守護著祖先留下來的竹林。但管轄這一帶的土司是一個非常貪婪的人,他買下了村裡所有的竹子,並命令長成後砍掉。
這戶窮人家的母子忍著眼淚看著楠竹一天一天向空中長去。少年朗巴(西藏語「兒子」)非常喜歡其中的一棵楠竹。朗巴的眼淚落到楠竹上,楠竹便長出斑點來。可是,竹子長到和朗巴一般高的時候,就再也不長了。過了一年,土司派人砍楠竹來了。朗巴趁土司派來的人沒注意,把那棵楠竹藏到深淵中,後來又把它拽了上來。可奇怪的是,從竹子中傳來了哭聲。朗巴小心地劈開楠竹一看,裡面竟有一位可愛的孩子。女孩和朗巴差不多高,母子倆都叫她「斑竹姑娘」。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年輕人相愛了,母親也希望她能夠成為自己的兒媳。
那個貪婪的土司死後,他的兒子便和商人的兒子、官家的兒子、驕傲的少年、膽小而又愛吹牛的少年成了朋友。這5個人根本沒什麼真才實學。他們看到美麗的斑竹姑娘便來求婚。朗巴不在,母親感到很為難。斑竹姑娘於是給他們每個人出了一道難題,並給予他們3年的時間來解決。讓土司的兒子……尋找撞不破的金鍾;讓商人的兒子……尋找打不碎的玉樹;讓官家的兒子……尋找燒不爛的火鼠皮衣;讓驕傲的少年……尋找燕窩里的金蛋;讓膽小而又愛吹牛的少年…尋找海龍額頭上的分水珠。
5個男子都想盡辦法去解決各自的難題,但最後都失敗了。
土司的兒子聽說緬甸有口金鍾,但那是邊境的警鍾,並有雄兵晝夜守護根本不可能偷走。於是,他從深山中偷了一口銅鍾,鍍上金給了斑竹姑娘。斑竹姑娘用錐子一戳,金箔脫落,銅鍾被戳了一個大洞,土司的兒子羞得急忙上馬逃走。
商人的兒子聽說通天河有棵玉樹,但他不想受爬山越嶺之苦,便聘請手藝高超的工匠數人,用上等的玉石製成玉樹。但當他把玉樹交給斑竹姑娘的時候,那些工匠卻來了,責備他不付工錢上前打碎玉樹,並將其扭走。
官家的兒子到了很遠的地方也沒找到燒不爛的火鼠皮衣,後來,他聽說深山中的一座古廟有,便去了。他在那發現了一個石匣,裡面有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一件火紅色的鼠皮袍子。他把它交給斑竹姑娘,可斑竹姑娘用火一點,鼠皮袍子就被燒成了灰燼。
驕傲的少年破壞了人家屋檐下的燕窩卻沒有發現金蛋。有個少年騙他說摩天台的畫樑上有金蛋。那摩天台很高,這人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剛要把手伸向燕窩的時候,被雌燕啄破了眼睛。
膽小而又愛吹牛的少年給了僕人很多金銀和刀槍,讓他們到海里取龍珠。可是,等了兩年誰也沒回來,沒辦法只好自己帶著僕人乘船出海。他們遇到了大風,被拋到南海的孤島上。
總之,這5個人都失敗了,斑竹姑娘和朗巴結為了夫妻,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網上幾乎找不到現成的文字.
D. 「斑竹」是什麼典故
傳說,舜帝的二個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尋追舜帝。到君山後,聞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淚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點,故又名「淚竹」,或稱「湘妃竹」。
湘妃竹又名斑竹,擺竹(植物分類學報)倭形竹(中國主要禾本植物屬種檢索表),淚竹、斑竹、黃竿竹(湖南),根竹、黑竹(廣東龍門),自然花竹(廣西靈川),是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桂竹的變型,產於湖南、福建、雲南、廣西、河南、江西、浙江等地。
(4)石斑竹花語擴展閱讀:
舜是部落首領,而且具備勞動人民的各種優秀品質,他非常能幹,能耕田、能制陶、能捕魚,可是這么一位男子,竟然還長得那麼帥,史載「目重瞳子(兩個瞳仁)、龍顏、闊口、身長六尺一寸、貌奇、高大魁梧」。
堯招舜為女婿,並不是因為他才貌雙全,而是因為要拉攏舜的部落。在舜的治理下,他的部落實力很強,而且舜很得民心,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舜,這是最早的「和親」。
當時母系氏族走到盡頭,女人社會地位很低,可以當做禮物。就像劉備迎娶孫權之妹,舜也不知道兩位美女帶著什麼目的。堯的統治,正岌岌可危。他寵愛嫡出的長子丹朱,看來王位將來非他莫屬;娥皇、女英以及堯的九個庶出兒子,日日盤算著丹朱上台之後的命運。
可是在婚姻生活中,舜與娥皇、女英產生了真感情,在堯要加害舜的時候,二女通知舜逃跑,如此逃得兩次性命。在這個過程中,舜禹堯的九個庶出兒子結成同盟,在堯73歲傳位丹朱的時候,秘密發動政變。九子畢竟沒有舜的實力強,舜登上了王位。
如同司馬炎代魏是曹丕代漢的翻版,幾十年後,禹也用同樣的辦法把舜趕下了台。禹將舜流放到蒼梧之野(今廣西),死後葬在九嶷山。
娥皇、女英一路尋找,感慨一家人的命運,不禁淚如雨下,眼淚所及之處,竹子變得斑斑點點,這就是「湘妃竹」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娥皇、女英是被舜逼迫自殺的。
E. 有關娥皇和斑竹的詩叫什麼
《瀟湘神·斑竹枝》是唐代詞人劉禹錫的作品。作者敘寫了舜帝與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觸景生情,懷古抒懷。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九歌·湘夫人》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與二妃(娥皇、女英)的傳說為原型的。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
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葯房;
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F. 湘妃竹的詩詞
七律·答友人 1961年 毛澤東
九嶷山上白雲飛,
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
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
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
芙蓉國里盡朝暉。
李憑
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有鳳來儀 賈寶玉
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
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
莫搖清碎影,好夢晝初長。
斑竹 方伯謨
風尾森森半已舒,
玳紋滴瀝畫誰如。(找不到原詩)
G. 斑竹滴淚的典故及意思,出自哪裡
- 相傳在堯舜的時代,九重山上有九條惡龍,住在九座岩洞裏,經常到湘江里來戲水作樂,弄得洪水暴漲,莊稼被沖毀,房屋被沖塌,老百姓叫苦連天。
- 舜帝十分關心百姓的疾苦,看見老百姓的苦況,不禁寢食難安,於是動身前往南方,要幫助百姓消滅惡龍。
- 舜帝一去數年,音訊全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及女英擔心不已,於是兩人便冒著風雨,攀山涉水,前往南方尋找丈夫舜帝。她們來到九重山,尋遍山裡的每一個角落,問盡山上山下的居民,卻都得不到舜帝的下落。
- 一天,她們來到一個三塊大石頭聳立的地方,名叫三峰石。那裡翠竹圍繞,有一座珍珠貝殼疊成的高大墳墓,她們感到十分驚異,心想:「是誰的墳墓這樣壯觀美麗呢?三塊石頭為什麼如此險峻地拔地而起呢?」於是,住在墳墓附近的鄉親向她們介紹說:「美麗的姑娘啊!這珍珠疊成的墳墓便是舜帝的墳墓。舜帝從遙遠的北方來到這里,幫助老百姓斬除了九條惡龍,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但他卻受苦受累,病死於此。鄉民感激帝舜的恩情,特地為他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墳墓,而九重山上的仙鶴亦深受感動,它們到南海銜來一顆一顆閃爍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墳墓上,便成了這座珍珠墓。至於三塊巨石,是舜帝除滅惡龍用的三齒耙插在地上變成的。」
- 娥皇和女英知道舜帝已死的消息後,悲痛欲絕,不禁抱頭痛哭,足足哭了三日三夜,把眼睛哭得腫了,嗓子哭啞了,眼淚流乾了,最後也悲痛地死在這里。
- 兩位妃子的眼淚,灑在九重山的竹子上,竹子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些竹子上像印有指紋,便是兩位妃子在竹子上抹眼淚時印上的;而有些竹子上有鮮紅的血斑,就是兩位妃子眼中流出來的血淚染成的,後世為了紀念這兩位妃子,便稱這種竹子做湘妃竹。
H. 哪裡有桂竹石斑竹
湘妃竹 湘妃竹又名斑竹,是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桂竹的變型,產於湖南、河南、江西、浙江等地。竹竿布滿褐色的雲紋紫斑。稈高7-13m,莖3-10cm。稈具紫褐色斑塊與斑點,分枝亦有紫褐色斑點,與原變種之區別在於稈有紫褐色斑塊與斑點,分枝亦有紫褐色斑點。為著名觀賞竹,稈用作制工藝品及材用。 形態特徵: 湘妃竹即「斑竹」,亦稱「淚竹」,湘妃竹竿部生黑色斑點。 中小型竹,竿高達5-10米,徑達3-5厘米。竿環及籜環均隆起;竿籜黃褐色,有黑褐色斑點,疏生直立硬毛。籜耳較小,矩圓形或鐮形,有長而彎曲之遂毛。籜葉三角形或帶形,桔紅色,邊緣綠色,微皺,下垂。每小枝2-4片,葉帶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1.2-2.3厘米。葉舌發達,有葉耳及長肩毛。筍期5月-6月。是我國竹傢具的優質用材。 這個是我喜歡關於斑竹神話傳說 相傳堯舜時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湘妃住在九座岩洞里,經常到湘江來戲水玩樂,以致洪水暴漲,莊稼被沖毀,房屋被沖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聲載道。舜帝關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惡龍禍害百姓的消息,飯吃不好,覺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幫助百姓除害解難,懲治惡龍。 舜帝有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堯帝的兩個女兒。她們雖然出身皇家,又身為帝妃,但她們深受堯舜的影響和教誨,並不貪圖享樂,而總是在關心著百姓的疾苦。她們對舜的這次遠離家門,也是依依不捨。但是,想到為了給湘江的百姓解除災難和痛苦,她們還是強忍著內心的離愁別緒歡歡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著他征服惡龍、凱旋的喜訊,日夜為他祈禱,早日勝利歸來。可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燕子來去了幾回,花開花落了幾度,舜帝依然杳無音信,她們擔心了。娥皇說:「莫非他被惡龍所傷,還是病倒他鄉?」女英說:「莫非他途中遇險,還是山路遙遠迷失方向?」她們二人思前想後,與其呆在家裡久久盼不到音訊,見不到歸人,還不如前去尋找。於是,娥皇和女英迎著風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尋找丈夫。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們終於來到了九嶷山。她們沿著大紫荊河到了山頂,又沿著小紫荊河下來,找遍了九嶷山的每個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條小徑。這一天,她們來到了一個名叫三峰石的地方,這兒,聳立著三塊大石頭,斑竹翠竹圍繞,有一座珍珠貝壘成的高大的墳墓。她們感到驚異,便問附近的鄉親:「是誰的墳墓如此壯觀美麗?三塊大石為何險峻地聳立?」鄉親們含著眼淚告訴她們:「這便是舜帝的墳墓,他老人家從遙遠的北方來到這里,幫助我們斬除了九條惡龍,人民過上了安樂的生活,可是他卻鞠躬盡瘁,流盡了汗水,淌幹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這里了。」原來,舜帝病逝之後,湘江的父老鄉親們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為他修了這座墳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鶴也為之感動了,它們朝朝夕夕地到南海銜來一顆顆燦爛奪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墳墓上,便成了這座珍珠墳墓。三塊巨石,是舜帝除滅惡龍用的三齒耙插在地上變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實情後,難過極了,二人抱頭痛哭起來。她們悲痛萬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們把眼睛哭腫了,嗓子哭啞了,眼淚流幹了。最後,哭出血淚來,也死在了舜帝的旁邊。 娥皇和女英的眼淚,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還有血紅血紅的,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紋,傳說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淚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鮮紅鮮紅的血斑,便是兩位妃子眼中流出來的血淚染成的。 陳鼎《竹譜》稱「瀟湘竹」「淚痕竹」。竿部生黑色斑點,頗為美麗。是我國竹傢具的優質用材。《陣物志》:「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揮,竹盡斑。」《群芳譜》:「斑竹即吳地稱『湘妃竹』者」。 註:《陣物志》所言堯之二女,舜之二妃,以及其他著作中湘妃、瀟湘妃子、湘君等指娥皇和女英二人。西漢劉向《列女傳》有: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娥皇為後,女英為妃……死於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於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從列女傳可得知,所雲瀟湘妃子為娥皇、女英。 竹長在南方,是四君子之一,它性剛品柔,幽靜淡雅,在南方隨處可見片片竹林,密密麻麻,整齊的生長著,堅韌挺拔.剛正不阿.筆直的枝幹,翠綠的葉子.一年四季長青不敗.生命力極為頑強,像那正人君子.謙虛不張揚,竹林是我們的最愛,特別是盛夏時節走進竹林,靜寂優雅,陽光從縫隙中透過,給那片濃綠披上了外衣,竹林中飄著淡淡的清香,心中滿是安逸舒適.[1] 在岳陽的君山島上滿山都是竹林,在那裡長有一種湘妃竹。它因為有一段美麗的故事而出名,君山島也被稱為愛情島也許和他有很大關系,那種竹子不同平常的竹子,它的身上因為多了斑點,所以叫湘妃竹,也稱斑竹.據說是舜帝的兩個妃子因思念他,日夜傷心,哭出血淚,染紅了竹子。那種斑點有黑色,也有紅色.因為有了這故事,竹子也被賦予了傳奇色彩。 傳說,舜帝的二個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尋追舜帝。到君山後,聞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淚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點,故又名「淚竹」,或稱「湘妃竹」。
I. 竹的花語是什麼
植物花語:竹子的花語是什麼?
在中國國畫中有景觀植物,人們常常用它比作高風亮節,有氣節的人,被人們稱之為四君子之一,它就是——竹子。
眾所周知,每一種植物或花都會有它自身的寓意,那是他們名字的來源,也是他們的精神。那麼,你知道,在植物花語裡面,竹子的花語是什麼呢?
竹子的花語象徵:生命的柔韌堅強、青春永駐、氣節和傲骨、虛心品格長壽安寧、幸福和諧、君之風度
竹: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竹、梅花和松是「歲寒三友」,松象徵常青不老、梅象徵冰清玉潔,而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竹之七德,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曰正直。竹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是曰奮進。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曰虛懷。竹有花不開,素麵朝天;是曰質朴。竹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曰卓爾。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曰擔當。
斑竹傳說
上古時候,堯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女英,二女兒叫娥皇,姐姐長妹妹兩歲。女英和娥皇都長得俊秀,賢惠善良,堯王很喜歡他的兩個女兒。堯王選賢讓能,選虞舜為繼承人,並將兩個女兒許給舜為妻。舜在幫助堯王管理國家大事期間,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堯王死後,舜帝即位。南方的「三苗」部族(湖南),多次在邊境騷擾,舜親率大軍南征。娥皇、女英也跟隨同行,留住湘水之濱。大軍征戰南進到蒼梧,舜王不幸病死,葬在九嶷山下(後人把這個地方叫做零陵)。
娥皇、女英接到噩耗,痛哭不止,一直哭得兩眼流出血淚來。淚珠灑在竹子氣上面,染得竹子滿身斑斑點點,成為斑竹,後來,姐妹二人投水而死。人為紀念娥皇、女英,在湘水旁建立廟宇,名為黃陵廟。傳說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湘夫人。她們的墓在衡山上面。二妃死後,湘水出口處的洞庭湖君山出產一種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點點紫暈的玟痕,傳說為二妃的血淚所化而成。人們將這種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毛主席的詩詞中「斑竹一枝千滴淚」,就是說的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