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花藝
A. 洛陽有沒有花藝培訓班
洛陽沒有,河南鄭州博思花藝婚慶管理學校 比較專業些,洛陽開花店很多都是博思畢業的學員
B. 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的蛇年花會
2013洛陽牡丹花會應該將於4月1日至5月5日在河南洛陽市隆重舉辦。屆時將為您呈現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諸多明星前來助陣,絕對讓您不虛此行。2013洛陽牡丹花花期:早開品種初花期在4月9日左右,盛花期在4月13日左右;中開品種4月11日左右初開,4月16日左右盛開;晚開品種大約4月17日初開,盛花期在4月21日左右。
第31屆花會專項活動
(一)第31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賞花啟動儀式
(二)第五屆「王城之春」牡丹插花花藝展
(三)2013中國(洛陽)賞石文化藝術節
(四)名城有約——杭州、福州、洛陽、西安、南京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五)第23屆河洛文化民俗廟會
(六)第三屆洛陽民間收藏精品展
(七)2013「媒體聚焦洛陽」采訪活動
(八)第8屆「牡丹花開幸福來」萬人公益交友會
(九)第24屆洛陽「牡丹杯」全國門球邀請賽
(十)2013中原旅遊商品博覽會暨旅遊商品設計大賽
(十一)中國洛陽第12屆國際名車展暨春季精品房展
(十二)2013河南·洛陽名優農產品展銷周
(十三)2013中國·洛陽首屆創意設計及互聯網博覽會暨國際工業設計研討會
(十四)「絲綢之路」國際文創論壇暨主題展
(十五)第十五屆全國旅遊城市國標舞公開賽(洛陽站)
(十六)2013中國牡丹文化節搖滾音樂會
(十七)姜育恆2013世界巡迴演唱會洛陽站
旅遊新興業態不斷涌現。第31屆牡丹文化節期間,除原有的賞花游、歷史文化游、生態游等旅遊產品外,溫泉度假類產品,滑雪、漂流等旅遊產品吸引了眾多遊客,延長了遊客在洛的停留時間,有力地拉動了旅遊綜合消費。
縣域旅遊取得新發展。自4月20日起,嵩縣推出景區分地區分時段免門票活動,引來如潮遊客,賺足了人氣和財氣,初步實現了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的轉變。欒川縣成功舉辦2013中原旅遊商品博覽會,3天時間接待遊客5.5萬人次,實現交易金額4500餘萬元。此外,汝陽、新安、孟津等縣紛紛舉辦了內容豐富的文化、旅遊活動,有力帶動了旅遊市場的繁榮。
C. 洛陽學插花去哪個培訓學校好
極力推薦彼岸花藝,我朋友開花店就是去那學的
D. 洛陽哪裡有專業花藝培訓的地方
洛陽新區彼岸花藝據說有個全科班還帶實習。
E. 洛陽那裡有花卉市場呀
紗西農貿市場
地址:健康西路7
電話:(0379)63189288
標簽:花鳥市場
收藏發送到手機分享糾錯版
洛陽市花卉博覽中權心
地址:南昌路
標簽:花鳥市場
收藏發送到手機分享糾錯
新村花卉市場-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5路
可點擊車次查看路線詳情收藏發送到手機分享糾錯
洛陽新村花卉市場
地址:洛宜路77號
電話:(0379)65522720
收藏發送到手機分享糾錯
花王花藝·設計中心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
標簽:花鳥市場
收藏發送到手機分享糾錯
洛陽晶海牡丹花卉市場
地址:洛陽市洛龍區
收藏發送到手機分享糾錯
湖北路無名花市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
收藏發送到手機分享糾錯
憶初戀花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
標簽:花鳥市場
收藏發送到手機分享糾錯
洛陽新村花卉市場停車場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
F. 自己想在洛陽地區開一家模擬花店,可是不知道進貨渠道,水知道模擬花和花盆在哪裡進貨,
你去吧,浙江義烏。您只要有銷量,義烏特別便宜,洛陽—義烏有大巴車,義烏—關林物流也很多,物流費不貴。
G. 花藝的簡介
花卉藝術是人們表現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內心世界對自然、人生、藝術和社會生活體悟的媒介,是人們藉助於自然界的花草作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種方式。 關於插花藝術的起源,目前有幾種說法,並不統一,是有待繼續查證和探討的問題。
在人類文化發展歷史長河中,插花藝術雖然源遠流長,但由於它的創作和欣賞都屬即時性的,在攝影和錄像等技術發明之前,只是短暫的藝術表現,所以傳世作品極少,對其始源的考證,只能藉助於地下出土文物或各類史料支言片語的記載。加之過去極少有人進行考證,故今天要得出確切的結論是有困難的。這里只把幾種有關起源的論說作一簡介,以供參考。目前,關於插花藝術起源的論述有兩個方面,一是從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來說,另一方面是從插花藝術的起源地來說。 這方面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源自供花,另一種則源自民間風俗。
(一)、源自佛教供花這是目前較流行的說法。根據有兩點,一是來自日本插花界的觀點,二是從佛經中論證。
1、日本插花界認為,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佛前供花發展而來,經過供花→宮庭插花→民間插花這一歷程發展成今日的插花。隨著日本插花藝術的發展,許多人士都前往日本學習插花,因此把日本插花的起源推而廣之,流傳著插花源於佛教供花的起源論說。
2、從史書和佛經中引證。目前許多書籍都引用《南史》中關於盤花的段節,認為是最早的記載《南史》的南朝齊武帝諸子中,有關晉安王子懋:「年七歲時,母阮媛嘗病危,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競齋不萎。』七日齋畢,華更鮮紅,視罌中稍有根須,當世稱其孝感。「這段蓮花供佛的記載,被人認為是插花源於佛教胡文證。
3、另外,佛經中也確有供花的條文。佛經和《魏書》中都有「花供養」的記載。《修行本起經》講述了一段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成佛時與花有關的故事。《魏書·釋老志》中有:「佛既謝世,香木焚屍,靈骨分碎……稱為『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寶瓶,竭香、華、致敬意。」東晉僧人法顯著《佛國記》也提及,所到之處,都有以花供養者。花供養是佛教六種供養中的第一位可見佛教供花是非常注重的。佛教供花主要有三種形式:皿花、拈花和散花。
(二)、源於民間風俗
這是從廣義的范疇來定義插花,認為插原始形式是從不使從用器皿的手持花和佩戴身(頭)上的花。花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物,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很早就與花為伴。
花使人產生信賴、安慰的感受,能互相溝通,人們把花(葉)作為護身符,戴在身上,是可以驅魔祛邪,得以平安。後逐漸展為一種裝飾,表現自己的美麗迷人,互相贈送以示愛慕和思念。這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雖然其中滲有一些迷信色彩,但非因某一種宗教而起,只是人們對冥冥宇宙的不解而產生的心理反應。
如在中國,遠在佛教傳入之前,民間就有用祭祀和贈花的風俗。最早的傳說是《山海經》稱:東海之度朔山,神萘和郁壘捉鬼的故事。黃帝立大桃人於門戶,畫二人象與虎、葦索以御鬼,後人皆仿之。這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故事。《詩經》是記載公元前470年以前商周到春秋時期的民間詩集。在《詩經·鄭風·〈溱(洧)〉》中有男女手持蘭花到溱河洧水去祭祀、嬉戲的記載,臨別時還互贈芍葯。這種大型的宗教活動形式集春遊、男女擇偶為一體,都是以花為媒介.類似的情形,《詩經·陳風·》也有記載,如「視爾如,貽我握椒」。
意即我看你像錦葵花般美麗,你就送我一把香花椒。這些都可視為插花(廣義)的一種原始形式。稍後,屈原的《楚辭·九歌》有:「瑤席兮玉,盍將把兮瓊芳」。盍是合之意,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鮮花,這不已接近插花的形式嗎?《楚辭·山鬼》是以披花帶綠形容山神,折花香以寄思:「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思美人》中雖是屈原借題發揮,但也說明當時的人早已有折枝花卉進行玩賞的風氣。「(孽)大薄之芳兮,搴長洲之宿莽,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又如晉人陸凱的梅花詩:「折花逢驛使,寄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將友人相贈的花枝,插於盛水器皿中,這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正是插花藝術的起源。而這些都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已有的。佛教傳入中國較晚,據史料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始聞有浮屠之教(即佛屠),至東漢,天竺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應漢使者的邀請(公元)67年來到洛陽,明帝為他們建築了白馬寺,請他們翻譯經典,才開始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而當時,儒家學說仍占統治地位,佛教的影響並不大。三國時期魏開創了清談學的風氣,學又佔了統治地位。西晉佛教依附學,還不能獨立發展。東晉,佛教的社會地位影響超過了玄學。到了南北朝,佛教才大為流行。後來又消沉了一段,到隋朝時才正式盛行全國。所以,插花藝術的原始形式不能說是源自佛教供花,佛教供花只是插花中一種形式而已。 源自古埃及
在西方插花著作和分中
文插花書刊中有這種提法,其根據是在古埃及法老墓中發現有插花圖案的壁畫。文物的證據是無可否認的。公元前2500年埃及貝尼哈桑墓壁上有睡蓮瓶壁畫,並在墓中發現有鮮花隨葬,這可謂是世界最早製作的「乾燥花」了。據說古埃及人把蓮花看做愛西斯神,並已知道把花安置在有水的瓶中,使之不萎。這些都足以說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有鮮花祭祀的儀式。 此外,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相繼創立的幾何學,對西歐的建築和藝術風格都極有影響,而西方傳統的古典插花正是以各種幾何圖形為主的大堆頭形式,具有像金字塔那樣的對稱、均衡和重量感,可見藝術風格的一致性。所以說插花源自古埃及是有一定根據的,起碼可說是西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源自中國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花祭祖和互贈花枝(束)的風俗,而且玩賞花木的風氣甚濃。據考古發現,河北望都東漢墓道壁畫中有一方幾上盛有六枝紅花的圓盆,過去人們對插花意識淡薄,曾認為是盆景,但現在看來,甚似插花。這和北周時庚信的一首杏花詩極其相似。詩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前,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放盪江湖,寄情花草,與山水花草為友,他們不僅賞花,還有探花、採花的逍遙游。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上說:「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於焉消遙、聊以娛情」。東晉的陶淵明有詩:「秋菊有佳色,損露掇其英,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採花、折枝的興致歷久不衰,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等等,正因中國文人有此嗜好,所以中國的插花藝術既具自然寫真的風格又具濃郁的文人氣息,融詩、書、畫、花於一體,不拘一格,謙灑自如。這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特點,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格。日本插花是從中國傳入的,因此也滲透著不少這種特色。此外,中國人很早就研究延長切花花材壽命的方法,對花枝插置的布局,與花器和周圍環境的配合等等都早有研究,使插花成為一門獨立的、系統的專學。高濂的《瓶花三說》,張謙德的《瓶花譜》,還有羅虯的《花九錫》以及明代袁宏道的《瓶史》都可說是最早的插花專著。所以說,中國是東方插花藝術的發源地。
H. 洛陽花藝培訓班哪家好
如果不考慮距離的話,浙江的杭州,有家媞亞花藝,值得去,實戰性強,開花店人士的首選~~~
I. 洛陽哪裡有花藝培訓班,教插花,
深圳有一家花藝學校很好,叫深圳多彩國際花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