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頭花卉
A. 分析 布老虎身上的紋飾
布老虎是在端午節期間流行的一種主要的節令玩具。布老虎的起源並不比「五色絲」晚,早在先秦時期,老虎已經被引入了神話,《山海經》里說,度朔山上居住著兩位神仙,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儡,他們鎮守著萬鬼出入之門,遇有「惡害之鬼」,就用葦索捆住送去喂老虎。以此,老虎在神話中就取得了重要地位。漢代,新年之際都把神荼、郁儡畫在門上,同時也畫上老虎。古人認為老虎屬陽,「性食鬼魅」,把老虎畫在明處可以把鬼嚇跑,這種觀念在群眾心目中發生了重要作用。民間木版年畫、民間剪紙、民間刺綉、民間雕塑等各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均以老虎為重要題材。例如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中就有「鎮宅神虎」、「威震山林」等,有的還題有詩句:「老虎下山遍地游,百獸群中力稱侯,不妨良民老百姓,單吃惡霸手足頭。」在楊家埠木版年畫和福建泉州木版年畫中還常見於老虎以身護衛聚寶盆的內容,畫中題詩寫道:「猛虎雄威借山林,哮吼如雷驚鬼神,始皇敕封山王獸,持守廣鎮聚寶盆。」又寫道:「鎮宅神虎多清靜,當朝一品封獸王,不立深山合松林,持守金銀聚寶盆。」在民間傳統觀念中,老虎不僅能驅鬼鎮宅,還能保護財富。基於上述種種寓意,布老虎的誕生就不難理解了。
按舊俗,端午節期間,民間盛行給孩子們做布老虎,或是用雄黃在孩子的額頭畫虎臉、書「王」字。希望孩子們像虎一樣勇敢、強壯、健康成長。
端午布老虎的形式很多,有單頭虎、雙頭虎、四頭虎、還有子母虎、枕頭虎、套虎。製作布老虎的材料、色彩、紋飾及工藝方法都有許多變化。常見的布老虎是用棉布或絲綢縫制而成的,內部裝填鋸末或谷糠,表面用彩繪、刺綉、剪貼、挖補等方法描繪出虎的五官和花紋。
布老虎的造型以頭大、眼大、嘴大、身小來突出布老虎勇猛威嚴的神態;同時,比例較大的虎頭和五官又顯示出天真和稚氣,透露著像孩子一般的憨態。布老虎的作者多是農村婦女,尤以老年婦女居多,作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虎那樣勇敢強健,同時又希望老虎能夠成為孩子的朋友,擔負起保護孩子健康和安全的責任。作者的創作動機決定了布老虎的形、神及性格特徵,使每隻布老虎都凝聚著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祝福,因此布老虎才那麼動人,那麼惹人喜愛。
河南省淮陽縣太昊陵廟會期間、山東莒南縣在春節期間、河北新城縣在元宵節期間、河南浚縣在「正月會」期間都有大量的布老虎在市場上供群眾選購。這些商品性的布老虎具有相對穩定的藝術式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工藝特徵,從造型、色彩、裝飾方法上就可以看出各自的「藝術方言」。例如北京地區的傳統布老虎,多用黃布的底料,花紋與五官都用黑、白、紅各色緞料剪貼面成;山東莒南布老虎則用紅、綠、褐各色染料將虎紋描繪成花卉紋樣;陝西、山西多用平針、打子、拉鎖、套針等各種針法刺綉紋樣……這些節令性的布老虎與端午布虎一樣,在民俗觀念中具有驅邪、去病、壓崇和祝福的寓意。
老虎枕頭與布老虎一樣是種兼有玩具性質的民俗用具,虎枕有單頭虎枕、雙頭虎枕和「耳枕」之分,既是兒童的卧具又是玩具。虎枕的來歷,據高承在《事物紀原》中的考證源於西漢李廣射虎故事。事見晉代葛洪《西京雜記》:
「李廣與兄弟共獵於冥山之北,見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斃。斷其髑髏以為枕,示服猛也。」
李廣射死老虎後砍下虎頭當枕頭,目的在於顯示自己制服猛獸的功績,此事遂被譽為「虎枕之始」。民間虎枕的作者未必知道這段西漢年間的故事,但其製作虎枕的命題也確實存在著與之相近的含意。布虎枕的造型比布老虎更為概括、簡潔,捨去老虎的四腿與尾巴,腰背凹陷,以便枕卧。耳枕則製成趴平的虎形,於虎背中央挖透成穴,以便側卧時放進耳朵,使小孩的耳朵不受壓擠。
值得注意的是,布老虎在節令之處的民俗活動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華北、東北等地自古流傳著為新生嬰兒「洗三」的習俗,古時稱為「洗兒會」,以便在嬰兒落生三天時由母系親屬攜帶紅糖、雞蛋、大米、年糕、母雞等禮物看望新生兒,並為之洗浴。在禮品中,必有一隻布老虎,這只布老虎即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玩具和珍貴的生日禮物。在孩子百日、周歲生日或兩歲生日時,祖母、外祖母也常送只布老虎。送布老虎、做布老虎的習俗,至今仍在各地農村流傳。
B. 婁底農村山上有一種叫「老虎花」的是什麼花
跟映山紅一起開,花朵大,鮮黃鮮黃的,有毒,曾經我也想問來著,幾度搜索,終於找到靠譜的答案
以下來自網路
鬧羊花
杜鵑花科羊躑躅(黃花杜鵑)。因葉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剛毛;花冠大,黃色或金黃色,極易識別。落葉灌木,高1~4m。老枝光滑,帶褐色;幼枝有短柔毛。
單葉互生,葉柄短,有毛;葉片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而具短尖,基楔形,全緣,邊緣具向上微彎剛毛,幼時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5數,花冠漏斗狀,鮮黃色;雌蕊1枚,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於雄蕊。蒴果長橢圓形,熟時深褐色,室間開裂。
本品有毒成分為梫木毒素,杜鵑花素和石楠素。中毒症狀:開始惡心嘔吐,腹瀉,心跳緩慢,血壓下降,動作失調,呼吸困難,嚴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慮催吐或洗胃及導瀉;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靜脈滴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並給興奮劑,保暖;如血壓下降則給去甲腎上腺素;如呼吸困難可給氧,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民間用梔子汁解毒。
C. 圖案是一個老虎頭是什麼牌子 好像是美國牌子
是KENZO。
KENZO是由高田賢三在法國創立的品牌,結合了東方文化的沉穩意境、拉丁民族的熱情活潑,大膽創新的融合了繽紛色彩與花朵,創造出活潑明亮、優雅獨特的作品。KENZO自1970年起開始在時尚界嶄露頭角,並於1993年加入LVMH集團,自此KENZO旗下的服裝、飾品、餐具以及香水均受到廣大的歡迎。
(3)老虎頭花卉擴展閱讀
1970年8月,KENZO在他專賣店附近的小巷中組織首次小型時裝發布會。雖然場地簡陋,只有二十幾個參觀者,但吸引了《ELLE》的總編前來觀看,並得到了他的極大欣賞。於是十一月KENZO的作品被搬上《ELLE》的封面。此後,他的時裝畫經常在時裝刊物上登載,他設計的服裝也開始受到歡迎。從此,KENZO步入了他時裝事業的青雲路。
1971年,他設計的以「日本叢林」為商標的時裝,作為巴黎最新時裝產品銷往美國,商標的獨特情趣和別致的設計風格令人耳目一新,在美國引起轟動,並廣泛的被熱衷新生事物的美國消費者接受。
七十年代初,在反傳統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念的沖擊下,為貴婦人服務的高級時裝店日落西山,紛紛倒閉。而迷你裙、喇叭褲開始流行。此時的KENZO用色鮮艷活潑,有著強烈的對比,豐富的無所不在的花卉圖案,極富想像力的搭配方式,舒適自由的穿著感受,不受地域限制的國際化設計思路,以及作品中洋溢的輕松、歡快氣氛無不令世人大開眼界,也使KENZO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壯大起來。
KENZO的成衣品牌迅速在國際領域享有盛名,巴黎、米蘭、東京相繼成為他施展才華和精心創作的舞台。KENZO用來自亞洲的聲音表達著自己的創作理念,出眾的才華使他一舉贏得了亞洲第一設計師的美譽。
1993年高田賢三先生將公司出售給LVMH(法國路易酩軒集團,全球第一奢侈品集團),並專心埋頭設計,使得服裝作品更加出類拔萃。
1999年其獲取了由聯合國主辦的"和平年代"設計大獎,並以"和平年代"為主題舉行兩千年春夏秀KENZO三十年回顧,"美國新世界"晚會,轟動業界。
D. 人的身體老虎頭那種紋身叫什麼。
◇ 英 招 ◇
人面馬身(人頭馬?),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 玄 蜂 ◇
其實就是巨蜂,腹大如壺,蟄人,有毒,能殺人。《楚辭(招魂)》有載。
◇ 青 牛 ◇
出名主要是作為老子的坐騎。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嵩高記》、《錄異傳》有載。
◇ 呲 鐵 ◇
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泄物利如剛,可作兵器。《神異經(中荒經)》有載。
◇ 山 臊 ◇
山神,人臉猴身,(一手)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神異經(西荒經)》、《國語(魯語下)》、《訴異記》有載。
◇ 火 鼠 ◇
又名火光獸。生活在火山中(非現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燒的森林),重百斤,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製成「火烷布」(如果臟了用火一燒就可變干凈)。《神異經(南荒經)》、《十洲記》有載。
◇ 商 羊 ◇
一足鳥,招大雨。《說苑(辨物)》有載。
◇ 訛 獸 ◇
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 民鳥◇
嘴為赤色,身為翠色。可御火。《山海經(西山經)》有載。
◇ 欽 原 ◇
鳥,形狀象蜂,和鴛鴦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種巨蜂)。蟄獸獸死,蟄樹樹枯。《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 鉤 蛇 ◇
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 遠 飛 雞 ◇
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洞冥記》有載。
◇ 腓 腓 ◇
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山海經(中山經)》有載。
◇ 諸 犍 ◇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 混 沌 ◇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 應聲蟲 ◇
居於人腹。宿主每發聲,腹中便有小聲效之,且會越來越大。以雷丸可治。《續墨客揮犀》、《隋唐嘉話》有載。
◇ 慶 忌 ◇
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乘黃色小車,日馳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歷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管子(水地)》、《太平預覽》有載。
◇ 並 封 ◇
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山海經(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周書(王會)》有載。
◇ 夫 諸 ◇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三經)》有載。
◇ 當 康 ◇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 山 蜘 蛛 ◇
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南部新書》有載。
◇ 鳴 蛇 ◇
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 南 海 蝴 蝶 ◇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嶺南異物志》有載。
◇ 幽(安鳥)◇
類似有條紋的小猴子,經常發笑,看見人則躺倒,因叫聲得名。《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 狸 力 ◇
豬狀獸,腳後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應該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經(南次二經)》有載。
◇ 馬 交 ◇
類馬,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音如鼓聲。以虎豹為食。一說可御兵。《山海經(海外北經)(西次四經)》、《管子(小問)》、《周書(王會)》有載。
◇ 孰 湖 ◇
馬身鳥翼,人面蛇尾(與英招類似)。喜歡載人(應該很適合作坐騎)。《山海經(西次四經)》有載。
◇ 媼 ◇
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搜神記》、《晉太康地誌》有載。
◇ 患 ◇
身長數丈,類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腳於土中,雖在動卻不移開。唯灌酒能消。因為其為憂傷之氣所聚,酒能忘憂,所以可消。《搜神記》有載。
◇ 鬼 車 ◇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個例)《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有載。
◇ 九 嬰 ◇
水火之怪,可噴火吐水,為羿所殺。《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 飛 廉 ◇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或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楚辭(離騷)》有載。
◇ 飛 誕 鳥 ◇
鳥,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膠,用其灑在樹上粘取飛禽食用,亦有時用其噴射,百發百中。《廣博物志》有載。
◇ 九 尾 蛇 ◇
巨蛇,體有鱗甲,腰以下有九尾,拖行,有鐵碰撞之聲。尾端有小孔,會噴射,如槍彈,中者非死即殘。《續子不語》有載。
◇ 奚 鼠 ◇
巨鼠,居於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制衣被,為禦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聲可以傳千里,它的毛發可以召集鼠類。《神異經》有載。
◇ 傲 因 ◇
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 吼 ◇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虎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
◇ 橫 公 魚 ◇
生於石湖,此湖恆冰。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神異經(北方荒經)》有載。
◇ 傒囊 ◇
象小孩子,見到人就伸手牽引,但人一到它住的地方就立刻死去。《搜神記》有載。
◇ 風 狸 ◇
別名風生獸。似貂,青色。火燒不死,刀砍不入,打之如打皮囊。用錘擊其頭數千下方死,但只要其口入風立即復活。用菖莆塞其鼻方可殺之。其溺可入葯,其腦和菊花服滿十斤可壽五百。《抱朴子(仙葯)》有載。
◇ 角 圭 / 角 虎 ◇
又名任法獸。如羊,一角,青色,性忠直。看見有人相鬥就觸理虧的一方。皋陶曾用其斷案。《訴異記》、《神異經》有載。
◇ 委 蛇 ◇
又名延維。人首蛇身,有兩頭,紫衣朱冠,和車轅長度相當。厭惡雷聲,聞之則捧首而立。見則能霸天下。《山海經(海內經)》有載,《莊子(達生)》則說齊桓公曾見之。聞一多在《伏羲考》中則說此為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媧交尾神象。
◇ 契 俞◇
獸中最大者,龍頭馬尾虎爪,長四百尺,善走,以人為食。遇有道之人則隱藏,遇無道之人則食之。《爾雅(釋獸)》有載。
◇ 魍 魎 ◇
木石之怪,亦有說為山川之精。狀如三歲小孩,紅眼長耳,赤黑色,喜歡模仿人聲用以迷惑人。《國語(魯語下)》、《說文》有載。
◇(鼠勺)犬◇
類狗,能飛,食虎豹。《周書(王會)》有載。
◇ 率 然 ◇
五彩蛇,亦有說為兩頭。人物觸之,中頭則尾至,中尾則頭至,中腰則頭尾並至。(《孫子兵法》中『三軍勢如率然』即為此蛇)《神異經(西荒經)》、《博物志(異聞)》有載。
◇ 鯤 鵬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
◇ 鬼 母 ◇
南海小虞山,有鬼母,能產天地鬼,一產十鬼,朝產之,暮食之。《述異記》
◇ 神 鳥 帝 江 ◇
天山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山海經》
◇ 恆 山 神 鳥 ◇
恆山之鳥,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將分四海,悲鳴而送之。《藝文類聚》
◇ 海 中 大 蟹 ◇
昔有海商海中行,遇洲港,林要茂甚,乃維舟登岸,息於水旁,半炊而林沒,鈀斷纜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山海經補注》
◇ 龍 魚 ◇
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鯉),一日蝦,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山海經》
◇ 犼(超強) ◇
形類馬,長一二丈,有鱗片,渾身有火光纏繞;會飛,食龍腦,極其兇猛。與龍相鬥時,口中噴火,龍即不敵。有人嘗見一犼獨斗三蛟二龍,斗三日夜,殺一龍二蛟方斃。《訴異記》有載。
◇ 車 馬 芝 ◇
名山生神芝。上品車馬形,中品人形,下品六畜形。食之有說可不死;有說可乘雲而行,且有雲氣覆之。《太平御覽》、《博物志(物產)》有載。
◇ 影 木 ◇
一種植物。白天看它,一葉百影;花會發光,夜晚就如星星一般。萬年才結果,果如瓜大,青皮黑子,食之則身輕。《拾遺記》有載。
◇ 訛 獸 ◇
古仙人名。常在槐山上采葯。喜歡吃松子,身上有毛,有七寸長。能在空中飛,能追上奔馬。據說曾經把松子給堯吃。當時服用松子的人,都活了三百歲。《搜神記》有載。
◇ 乖 龍 ◇
厭煩行雨,到行雨之時便四處逃逸,藏在人身上,或古木大柱,或樓台廳閣;逃避雷神的追捕。如果在曠野,無處逃避,往往鑽入牛角,牧童往往因為受此牽累,被雷震死。《蘭亭夜話》有載。
◇ 牛 魚 ◇
形如小牛,毛色青黃,喜歡睡卧,受驚動聲如大牛,可傳一里。把它的皮懸起,潮漲則毛起,潮退則毛伏。《博物志》、《太平御覽》有載。
◇ 雲 陽 ◇
山中有會說話的大樹,並非樹的緣故,而是因為樹精雲陽。正確叫出它的名字就無事了。《抱朴子(登涉)》有載。
◇ 洞 冥 草 ◇
一種植物。會發光,折下枝條可以用來當火把。可以照見鬼物。可服食,常食之身體亦會發光。《洞冥記》有載。
◇ 帝 江 ◇
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沌無面目,識歌舞。《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 酸 與 ◇
鳥類。形狀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現之則該地有恐慌。《山海經(北次三經)》有載。
◇ 辟 瘧 鏡 ◇
嘗有陳姓人家,有祖傳古鏡一面,直徑大約八九寸。凡是患瘧疾的人,用它照自己,必然看到自己背上有一模模糊糊,面目不清的東西附著。此物一被照到,立刻象受驚一般,突然消失,病就好了。猜測此物為瘧鬼,羞於見己,故遁。世間稱此為寶。後來有兄弟分家,將此鏡一分為二,再照瘧疾,不復見鬼。 《庚己編》有載。
◇ 玉 紅 草 ◇
據說食它的果實會醉三百年,然後再醒來。 《屍子》有載。
◇ 龍 的 分 類 ◇
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璃龍。《廣雅》有載。
◇ 蜮 ◇
生於山溪中。長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氣射人影,所中之出發瘡,不及時醫治則死。《博物志(異蟲)》有載。
◇ 如 何 ◇
大樹。三百年一開花,三百年一結果。花色朱,果實正黃色。高五十丈,葉長一丈,寬二尺多。果實有核,形狀象棗子,長五尺,寬也差不多。用金刀切則味酸,用蘆刀切則味苦。食之則有地仙之能,不畏水火,不畏白刃。《神異經(南荒經)》有載。
◇ 畢 方 ◇
木精 ,如鳥,青色,赤腳,一足(有說兩足一翼),不食五穀。見則邑有訛火(有說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為黃帝衛車之神鳥(有說為致火之妖物,俗稱火鴉)。《山海經》、《神異經》、《淮南子》...俱有載。
◇ 彭 侯 ◇
吳朝建安太守派人砍大樟樹,沒砍幾斧,突然有血出。樹斷,有一人面狗身(有說無尾)的東西跳出。太守說此為彭侯,殺了烹食,味道象狗。《搜神記》有載。
◇ 多 即 ◇
形狀象狼狗。紅嘴紅眼白尾,一出現該地就有火災。《山海經(中山經)》有載。
◇ 白 鹿 ◇
瑞獸,常與仙人為伍。鹿壽千歲,滿五百歲則色白。《太平御覽》有載。
◇ 龍 芻 ◇
草名。馬食之,一日千里。古語雲』一株龍芻,化為龍駒。』穆天子嘗以此養八駿。有說為龍的口水所化。《訴異記》有載。
◇ 重 明 鳥 ◇
堯在位七十年,有秖支之國,獻重明之鳥。能捕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拾遺記》
◇ 蟲 為 ◇
川水之精。一頭兩身,類蛇,長八尺,呼其名,可取魚鱉。《管子(水地)》有載。
◇ 葯 獸 ◇
神農時,白民進葯獸。人有患病就用白民所傳的不明語言告之。獸就到野外銜草回,以此草服之,病就痊癒。有說黃帝叫風後整理其資料,傳後世。《芸窗私志》有載。
◇ 計 蒙 ◇
人身而龍首,經常出現在有水之處,伴隨其必有狂風暴雨。(與後世傳說中的龍王很像,應為其原型)《山海經(中次八經)》有載。
◇海蜘蛛◇
生於海島中。如車輪般大,身具五色,吐絲亦粗,虎豹觸之亦不得脫,其斃而食之。《香祖筆記》有載。
◇麒麟◇
麒為公,麟為母。麋身牛尾一角。不履生蟲,不折生草。雖然很強卻不為害,謂之仁獸。祥瑞之物。麟鳳龜龍,謂之四靈。《說文》、《禮記(禮運)》有載。
◇白□◇
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有鳥焉,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墨客揮犀》有載。
◇虎鷹◇
飛鳥。身大如牛,翼廣二丈余,能捉捕虎豹。《墨客揮犀》有載。
◇照海鏡◇
圓形,圍長二尺余,外圈紺色,似玉非玉;中間為一白石突起,透底空明,似晶非晶。可在百里之外照見怪魚及一切礁石,以利迴避。《續子不語》有載。
◇龜寶◇
希世之靈物。嘗有海客得一如嬰兒拳大小之琉璃瓶,內有一寸長之小龜,在不停轉動,但瓶口極小,不知如何進去的。但立刻為眾龜所圍,不得脫,只得棄之,龜群方散。有識者稱其名龜寶,福薄之人遇而不可得;如得而藏於家,則必得寶藏。 《虛谷閑抄》有載。
◇蠻蠻◇
鳥。形狀象野鴨,只有一隻翅膀,一隻眼睛,要兩只鳥合起來才能飛翔。它一出現天下就發大水。《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強良◇
嘴裡銜蛇,手中握蛇。虎頭人身,四蹄足,長手肘。《山海經(大荒北經)》有載。
◇玉桃◇
光明洞徹而堅熒,須以玉井水洗方可變軟食之。服之可長生不死。 《訴異記》、《神農經》有載。
◇謝豹◇
為杜鵑之別名。但有一蟲亦名之。此蟲圓如球,類蝦蟆。見人就以前足遮頭,象害羞一樣。能鑽地,速度很快。但有時在地上聽到杜鵑的叫聲就腦裂而死。 《蟲經》有載
◇酒泉◇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鏡。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該泉和天地同,永無乾涸之時。有說飲此酒者,與天地同壽。《神異經》有載
◇九尾狐◇
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食人。吃之不蠱。但其後被賦予象徵子孫繁息之意,成為瑞獸,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並立與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終受小說及民間傳說所累,又變回了高等妖獸。《山海經(南山經)》有載
◇浮游◇
共工的臣子。據說戰敗後自己投水而亡。其狀如赤熊,經常帶來不祥。在廳堂上見到則稱霸天下的人死,廳堂之下見到則平民受到驚駭;在門附近見到則近臣有憂,在庭園里見到則沒什麼大礙。晉平公嘗夜夢其窺屏,乃病。子產言其窺屏只病而無傷。因其為顓頊所敗,又為共工之臣,故祭顓頊共工可愈。 《古文瑣語》有載。
◇蔓金苔◇
晉朝時,有鄰國向宮中敬獻一種叫做蔓金苔的苔類植物。其色如金,宛若無數只熒火蟲聚在一起,體態有如雞蛋一般。若將它投入水中,則蔓延於水波之上,所亮閃爍奪發出的光目。因此,也有人稱」夜明苔」。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藤花◇
形似菱菜。朝紫,中綠,午黃,暮青,夜赤,五色變幻。《異苑》有載。
◇肥遺◇
如蛇。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山海經》有載。
◇能◇
傳說為鰩死後所化,三足鱉,尾有分支。食之無蠱疾。《山海經(中次十一經)》有載。
◇風狸杖◇
有得之者,禽獸隨指而斃;有所欲者,指之如意。《嶺南異物志》有載。
◇華蓋◇
黃帝與蚩尤戰時,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停在其頭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稱為華蓋。 《古今注》有載。
◇蛇銜◇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隻傷蛇在邊上。另一隻蛇銜一草覆於傷處,隔日傷蛇愈。後用其草治瘡,皆靈。此草本無名,以其事而得名。《異苑》有載。
◇天雞◇
北海大鳥,其高千里,左足在海北邊,右足在海南邊。其毛蒼,其嘴赤,其腳黑,以鯨魚為食。震動翅膀飛翔時,聲音如雷如風,震動天地。 《神異經》有載。
◇雨工◇
柳毅曾經看到一個婦人在牧羊,問之。婦人答:「此非羊,雨工也。」再問:「何謂雨工。」答:「雷霆之類也。」 《異聞集》有載。
◇懷夢草◇
似蒲,色紅,白天縮在地里,夜晚才露出地面。懷著它的葉子可以知道夢的吉凶,立刻靈驗。
漢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得,東方朔獻此草,帝懷子,夜果夢之。 《洞冥記》有載。
◇養神芝◇
秦皇時,旺死者眾。有鳥銜草覆於死人面,立刻復活。秦始皇派人拿此草給鬼穀子看,回曰:「此乃祖洲不死草,生在瓊田中,葉如菰,不叢生,一株可活千人。」《洞冥記》有載。
◇不盡木◇
生於南方炎火山中。火滅時生出枝條;火一起,枝條立刻掉光。用此木為柴,不會有灰。此′盡′同′燼′。《訴異記》有載。
◇遊仙枕◇
色如瑪瑙,溫溫如玉,其製作甚樸素。若枕之,則十洲三島,四海五湖,盡在夢中所見。 《開元天寶遺事》有載。
◇續弦膠◇
鳳喙及麟角合煮作膏。此膠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用此膠續之,以力士破之,別的地方斷,它續之處,始終不斷。《十洲記》有載。
◇丹魚◇
此魚渾身發赤光如火,割其血塗足,可履水如平地。《訴異記》、《水經注(丹水)》有載。
◇水虎◇
類三四歲小孩,渾身有鱗甲,箭射不入。夏天時喜歡在岸邊曬太陽。漆頭似虎,爪往往沒在水中,只露出漆頭。小孩不知道,去逗弄,就會被殺。《水經注》有載。
◇返魂樹◇
擊打樹身,會發出類群牛吼的聲音。用它的根心在玉釜中煮,在用微火煎到如黑稠狀,以之為丸,叫驚精香,又名返生香。死者聞香氣乃活。《十洲記》有載。
◇馬見愁◇
西域異獸。如犬,含水噴馬眼,則馬瞑眩欲死。故凡馬都畏之。用其皮編為鞭,手揚馬走,謂之不須鞭。《采蘭雜志》有載。
◇周穆王之八駿◇
按《穆天子傳》說法只是以毛色劃分之駿馬, 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璸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
◇罔象◇
水怪。如小兒,赤爪,大耳,長臂,食人。《屍子》、《莊子》、《國語》俱有載。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渾沌◇
渾沌因既混且亂故後世稱是非不分之人為「渾沌」,《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隱賊,好行凶慝,天下謂之渾沌。」
◇饕餮◇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呂氏春秋先識》雲:「周期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麃(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窮奇◇
獸名。《山海經海內北經》:」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又《西山經》:」幫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豺狗。是食人〃。《神異經西北荒經》:」西北有獸焉,狀似虎,有翼能飛,知人言語,聞人斗,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抱朴子內篇雜應》:」後有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辟邪〃。
◇檮杌◇
《神異經西荒經》中有雲:「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尺,人面虎足,口牙,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檮杌。」後來「檮杌」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凶惡之人。之人,《左傳文公十八年》有雲:「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
◇蚩尾◇
又名螭吻。海獸也,噴浪即降雨,能辟火災。後世有設其像於屋脊之舉。《名義考》有載。
◇冰蠶◇
長寸,黑色,有角有鱗。在霜雪之下作繭。長一尺,其色五彩。其絲水火不侵。《拾遺記》有載。
◇神人類◇
禺號:東海海神,人面鳥身,耳掛兩條黃蛇,足踏兩條黃蛇。
禺京:禺號的兒子,人面鳥身,耳掛兩條青蛇,足踏兩條紅蛇。風神兼北海海神。
旱魃:熱神,身著青衣,頭戴青帕,面容冷漠。性別是女的。
祝融:火神,獸身人面,駕兩條火龍。
共工:水神,蛇身人面紅發,駕黑龍。乃祝融玄孫。
後土:土神。
噎鳴:時間神。
句芒:木神,又名重,鳥面人身,駕兩條龍。
神荼,郁壘:冥府之神,居東海桃都山。
不廷胡余:南海海神。
燭陰:鍾山之神。
帝台:中山大神。領中山之地。
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齒,亂發蓬鬆的頭上精心地別著一支玉勝。大神,居西方之玉山。
英招:人面馬身,背長雙翅,通體虎紋。
陸吾:昆侖山神,人面虎身九尾。
開明獸:昆侖山神,身如巨虎,九頭,每個頭都有一張人面。
離朱:昆侖山護樹神。眼睛最明亮。
長乘:贏母山神。
帝江:天山神,六腳四翼無頭。
瑤水:型如牛,八足馬尾,兩個腦袋,喊叫地聲音象鳴號筒,他在哪裡出現,哪裡就會有戰亂。
白澤神獸:將天地間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精怪奇物描述出來的神獸。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頭生堅角,耳旁毛發直豎如劍,以沙石金錢為食。
魑魅:人面獸身四腳的怪物,以柔媚的女兒聲迷人。
神輝:人面獸身,獨腳單手,能以催人入眠的哈欠聲迷人。
魍魎:象三歲小娃娃,通身黑里透紅,長耳紅眼,長了一頭烏黑的長發,能用呀呀學語的童聲迷人。
風伯飛廉:鹿身雀首,頭生尖角,通身豹紋,尾如黃蛇。
雨師屏翳:形如寸細蠶,背生鱗翅。
夔牛:牛形無角,灰身一足,進出海水,必定有大風雨伴隨,雙目如日月般明亮,吼聲如打雷震驚天地。
雷獸:龍身人頭,肚大如鼓,每自拍打肚腹,便放雷。
肥遺:六腳四翅的蛇,當人們看到它在天生翱翔的時候,地上就會發生可怕的旱災。
柃柃:牛形虎斑紋,鳴聲似人呻吟,它一出現就會發生大水災。
蜚:牛形白腦袋,一隻眼,尾似蛇,它經過水水乾枯,經過草草枯萎。它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瘟疫。
畢方鳥:象鶴,輕身白嘴,紅斑紋,一隻腳,它出現在哪,哪就會發生怪火。
酸與鳥:象蛇,四翅六眼,三隻腳,見到它的地方就會鬧恐慌。
玄丹山的五色鳥:人臉長發,棲息在哪,哪裡就會有亡國之災。
◇吃人的怪獸◇
諸懷:四角,象牛大耳,嘴形狀怪。
麃鶚:象長腿大狗,眼長在前腳後面。
窮奇:牛形紅身,人面馬腳,叫似嬰兒啼哭的怪物。(跟黃帝有血緣關系)
浮游:人面獸身有翼,身披紅毛,常浮游水上,善興風作浪。
相柳:九頭怪物,天界第四次大戰結束後與共工不知所蹤。
騰蛇:忘記了。
鑿齒:人身獸首,口生六尺長的鑿刀般的利齒的怪物。
修蛇:又名巴蛇,身長百丈,黑身青首,一口可以吞下一頭大象。
強良:嘴裡銜著蛇,手裡握著蛇,人身虎頭,有很長的手。
日猋:長居地心烈岩,暴躁兇狠,渾身如烈日煞白,足跡到處,裂地焦土。群火中凶芒。
魍狐:狡猾奸詐,佔有欲強,黃色昧火能僵化所有生命。代表群火中之惑昧。
尚饗:貪嘴暴食,可吞天地,口噴腐蝕性的紫光,可溶解堅礦金鑒。代表群火之貪芒。
螟蛟:憤世嫉俗,凶性爆發青色烈火,蒸雲化霧,損害天地乾旱連年。代表群火之怒火。
金鰲:水陸雙棲,內容玄寒,深藍之光能凝固萬物成冰。代表群火中之冰寒。
鳧鷩:瘋狂妄為,熊熊烈火無孔不入,催發火山天災,令生靈塗炭。代表群火之狂焰。
貔貅:嗜殺殘暴,雙目照射紅光,高熱令萬物化成灰燼。代表群火中之血光。
崔嵬:生於陰暗,討厭光明,暗黑邪芒蠶食日月之輝,遮天蔽地。代表群火中之黑暗。
狡猊:怨毒乖張,以摧毀世上一切美好為樂,藍色烈火可焦土千里。代表群火中之怨炎。
E. 老虎須怎樣種養
老虎須為蒟蒻薯科蒟薯屬的植物,又名大葉屈頭雞。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大,近圓柱形。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20~50厘米,寬7~14厘米,傘形花序有花5~7朵;花被裂片6,紫褐色,外輪裂片披針形,內輪裂片較寬,頂端具小尖頭;雄蕊6,花絲頂部為兜狀,柱頭3裂,彎曲成傘形,裂片較寬,每裂片有2淺裂。漿果肉質,橢圓形,具6棱,長約3厘米;種子腎形,有條紋,長約3毫米。花果期4~11月,單花觀賞期約為15~20天。
在我國,老虎須產於湖南南部、廣東、廣西、雲南海拔170~1300米的水邊、山谷或林下陰濕處。新加坡、寮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都有分布。
老虎須性喜濕潤、高溫。冬季最低溫度在13~16℃,白天相對高5~10℃,其他季節所需溫度更高。我國大部分地區必須在溫室內地栽或盆栽。維持潮濕的空氣濕度是老虎須茁壯生長的另一個必要條件,一般應保持在80%~90%。由於原生於山谷或林下陰暗處,所以它比較喜歡陰暗的環境。在溫室中栽培,除冬季外,其他季節都需要適當蔽蔭。栽培介質也要經常保持濕潤,但不能長時間積水。栽培介質一般用肥沃、富含有機質、透水性好的土壤。生長期間,每周要澆一次稀薄、腐熟的肥水。每2~3年於春季換盆一次,也可結合分株進行。一般品種採用種子繁殖,有些種類還可通過吸芽繁殖。播種時將種子播在過篩的素沙、泥土中,並維持21~27℃的生長適溫和充足的空氣濕度,約十幾天即能萌發。
老虎須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也是不可多得的觀賞花卉。它不太適宜在乾燥的環境栽植。其根狀莖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不過全株有毒,應謹慎。
F. 屬老虎的人養什麼植物最好
農歷虎年到了,在布置房間迎接新春的時候,不妨給家裡擺上幾盆「虎家植物」。比如虎皮蘭、爬山虎等,討個「虎虎生威」的好彩頭,添些喜慶氣氛。
虎皮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室內觀賞類植物,葉片堅挺直立,生命力頑強,容易成活。在家裡養上一盆虎皮蘭不僅能夠凈化空氣,還能通過葉片釋放水分,間接起到給房間加濕的作用,緩解冬季室內的乾燥。但是,有兒童和老人的家庭要注意別直接把虎皮蘭放在地板上,或者比較矮的窗檯上。虎皮蘭的葉尖部比較鋒利,容易劃傷手,最好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如果您家有個小院子,種幾株爬山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爬山虎的種植面積不大,節省空間,而成長起來葉子的面積卻不小。給家裡帶來一片綠蔭的同時,爬山虎還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被爬山虎覆蓋的牆面冬暖夏涼,很適合居住。而現在一些花卉市場也提供可供盆栽的爬山虎,放在陽台上也可以養植,同樣能夠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除了虎皮蘭、爬山虎,「虎家植物」里還有很多「明星」:比如具有葯用價值的虎尾草、虎舌紅以及具有觀賞價值的珍稀植物虎顏花等。可以利用春節假期帶上孩子到植物園、博物館里學習學習,開闊孩子的視野。
G. 老虎須有哪些觀賞價值和應用
老虎須觀賞價值:
老虎須花葉俱美,既可觀花,又可觀葉,葉片叢生,有點象芋,常年青翠欲滴。花期4~8月,花朵紫褐色至黑色,為植物界中所罕見,且形狀獨特,花瓣基部生有數十條紫褐色細絲,很象老虎的胡須,因此得名。在1999年於昆明舉辦的』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中,老虎須作為大溫室里的重點參展花卉,大放異彩,轟動全園,備受廣大中外遊客關注和喜愛,被評為金獎。這是近些年來我國新開發的熱帶性草本植物花卉。
老虎須應用: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花瓣色彩十分豐富,赤、橙、黃、綠、青、藍、紫,可謂應有盡有,但黑色花瓣的植物卻頗為稀少,老虎須便是極為少見的一種。在園林中主要用於半蔭的庭院綠化、道旁、池畔布置,也是極為理想的觀葉觀花盆栽植物。火炬姜為熱帶雨林姜科植物,花為基生的頭狀花序,圓錐形,好似熊熊燃燒的火炬。
H. 52種有毒花卉
52種有毒花卉:
變葉木(灑金榕)
細葉變葉木(流星變葉木)
高山積雪(銀邊翠、象牙白)
鐵海棠(虎刺梅,北方人俗稱刺兒梅,南方一帶稱之為「八寶」)
紅背桂花(青紫木、紅桂花)
山烏桕(紅葉烏桕)
油桐(桐油樹、罌子桐)
木油桐(千年桐)
結香(黃瑞花,打結花,金腰帶)
廣東狼毒(海芋、滴水觀音)
射干(別名扁竹,螞螂花、尾碟花)
曼陀羅(民間俗稱大喇叭花,中葯別名為洋金花)
紅鳳仙花(鳳仙花、指甲花)
假連翹(金露花)、續隨子(千金子)
了哥王(蕘花)、廣金錢草(銅錢草)
石栗、蜂腰榕、石山巴、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貓眼草、澤漆、甘遂、千根草、雞尾木
多裂麻風樹、紅雀珊瑚、烏桕、圓葉烏桕、火殃勒、芫花、黃芫花、土沈香、細軸芫花、蘇木
紅芽大戟、豬殃殃、黃毛豆付柴、鳶尾(藍蝴蝶)、銀粉背蕨、黃花鐵線蓮、金果欖、三梭、剪刀股、堅莢樹、闊葉獼猴桃、海南蔞、苦杏仁、懷牛膝。
(8)老虎頭花卉擴展閱讀:
廚房植物推薦:吊蘭、秋海棠、鳳仙花等。無論空間面積大小,廚房都應該擺放一盆植物,良好的視覺暗示會決定我們的食物質量與健康,對於面積較小的空間,可選擇吊蘭,它具有吸附有害氣體和廚房濕氣的作用。其它適合擺放的植物還有:秋海棠、鳳仙花、綠蘿、天竺葵等,要注意經常把它們擺放在有陽光的地方通風,然後再擺回原處,這樣有利於植物的生長代謝。
衛生間植物吸納居室污氣最佳植物推薦:蕨類植物、垂榕等。衛生間的濕氣、溫差、氣味都大,擺放適合的盆栽有利於植物生長。
I. 清朝官員懷擋上有哪些花卉圖案
明、清兩代,官員在朝服的前胸後背處分別裝飾一塊方行的圖案,叫補子,它是用來區分官爵大小(官品區分)的。
補子的起源:
相傳補子起源於武則天時代(武則天的官吏制度)。一天武則天上朝時賜給官員們綉了花的官袍。因為十分好看,又是御賜之物,所以其他官員紛紛效仿。補子就從這里而來。 補子的源頭可以上溯至蒙元時代。內蒙古正藍旗羊群廟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紋的補子,同時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確實發現了不少具有方補形式的元代織物。但這些服飾沒有作為補服出現,且這些方補多作花卉狀,它們在當時並沒有作為官階的標志。 真正代表官位的補服定型於明代。據《明史·輿服志》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官吏所著常服為盤領大袍,胸前、背後各綴一塊方形補子,文官綉禽,以示文明,武官綉獸,以示威武。
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藉以辨別官品。
文官:
一品仙鶴
二品錦雞
三品孔雀
四品雲雁
五品白鷳
六品鷺鷥
七品鸂鶒
八品黃鸝
九品鵪鶉;
武官:
一品
二品獅子
三品
四品虎豹
五品熊羆
六品
七品彪
八品犀牛
九品海馬
雜職:
練鵲;風憲官:獬豸。
除此之外,還有皇帝作為賜服專門賜給特定人物的賜補,有鬥牛和飛魚兩種。 從明代出土及傳世的官補來看,其製作方法有織錦、刺綉和緙絲三種。早期的官補較大,製作精良,文官補子均用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則用單獸,或立或蹲。
明清官員所用補子都是以方補的形式出現的,與明補相比,清代的補子小而簡單,前後成對,但前片一般是對開的,後片則整片織在一起,主要是為了便於穿著。前片官補正好位於清代官服的前胸,為便於解系紐扣,只能將前片對半分開。 在明清兩代,受過誥封的命婦(一般為官吏的母親及妻子)也備有補服,通常穿著於慶典朝會上。她們所用的補子紋樣以其丈夫或兒子的官品為准。女補的尺寸比男補要小。凡武職官員的妻、母,則不用獸紋補,也和文官家屬一樣,用禽紋補,意思是女子以閑雅為美,不必尚武。
補子的分類:
文官:文官一至九品的圖案依次為:
一品仙鶴,
二品錦雞,
三品孔雀,
四品雲雁,
五品白鷳(xian2),
六品鷺鷥(lu4 si1),
七品{[溪鳥][支辦鳥](無此字)}(xi1 chi4),
八品鵪鶉,
九品練雀。文官的補子圖案均為飛禽。
武官武官一至六品的圖案依次為:
一品麒麟,
二品獅子,
三品豹,
四品虎,
五品熊,
六品彪。
武官七、八品的圖案為:犀牛。
武官九品的圖案為:海馬(樣子和馬一樣,但站在海上)武官的補子圖案均為走獸。
文官:
一品仙鶴補,朝冠頂飾東珠一顆、上銜紅寶石;吉服冠用珊瑚頂;歲奉180兩;
二品錦雞補,朝冠頂飾小寶石一塊,上銜鏤花珊瑚,吉服冠用鏤花珊瑚頂;歲奉155兩;
三品孔雀補,朝冠頂飾小紅寶石,上銜小藍寶石,吉服冠用藍寶石頂;歲奉130兩;
四品雲雁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頂;歲奉105兩;
五品白鷳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頂;歲奉80兩;
六品鷺鷥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硨磲,吉服冠用硨磲頂;歲奉60兩;
七品鸂鶒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素金頂,吉服冠用素金頂;歲奉45兩;
八品鵪鶉補,朝冠陰文鏤花金,頂無飾;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歲奉40兩;
九品練雀補,朝冠陽文鏤金頂,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歲奉35兩;
御史大人,補服綉獬豸,代表公正。
武官:
一品麒麟補,朝冠頂飾東珠一顆、上銜紅寶石;吉服冠用珊瑚頂;歲奉81兩,加支528兩;
二品獅子補,朝冠頂飾小寶石一塊,上銜鏤花珊瑚,吉服冠用鏤花珊瑚頂;正二品歲奉155兩,加支444兩;從二品歲奉53兩,加支324兩;
三品豹子補,朝冠頂飾小紅寶石,上銜小藍寶石,吉服冠用藍寶石頂;歲奉39兩,加支204兩;
四品老虎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頂;歲奉27兩,加支114兩;
五品熊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頂;歲奉18兩,加支72兩;
六品彪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硨磲,吉服冠用硨磲頂;歲奉14兩,加支35兩;
七品犀牛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素金頂,吉服冠用素金頂;歲奉12兩;
八品犀牛補,朝冠陰文鏤花金,頂無飾;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歲奉23兩;
九品海馬補,朝冠陽文鏤金頂,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