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撤走花卉

撤走花卉

發布時間: 2021-12-27 20:01:06

A. 婚禮用花是否會有人或花店回收呢

不知道你是在哪個地區,大連這面很少回收的。除非中午舉行婚禮之後,晚上這家公司版還有權鮮花布置的會場,那樣你可以要求他們給你打折,但大多數婚慶公司不會讓你知道這一點的,因為那樣他們就可以多賺些了。
或者你可以和酒店的宴會預訂溝通一下,看有沒有和你們一天結婚的新人,比如你們是中午舉辦儀式,他們是晚上,那樣就可以把你們的鮮花(花藝拱門和柱子,要與花藝公司協商,讓他們晚些來撤走)直接低價賣給他們了。

樓上說的不對,花藝產品既然是我們掏錢買的,當然有權拿走了,花店有什麼權利收回,而只給我們一小部分?當時是和花藝公司購買鮮花,而不是租賃,消費者有權處分自己購買的東西。

B. 圓明園的毀滅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香港回歸的資料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盪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C. 四合院的學校怎麼安排學生撤離

四合院,是華北地區民用中的一種組合建築形式,是一種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的院落。 一家一戶,住在一個封閉式的院子里。目錄編輯本段建築意義四合院建築,是我國古老、傳統的文化象徵。「四」東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徵。四合院建築之雅緻,結構之巧,數量之眾多,當推為最。 四合院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羅棋布,或處於繁華街面,或處於幽靜深巷之中;大則佔地幾畝,小則不過數丈;或獨家獨戶,或數戶、十幾戶合居,形成了一個符合人性心理、保持傳統文化、鄰里鄰外關系融洽的居住環境。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為中心,街坊鄰里為干線,社區地域為平面的社會網路系統。四合院也有包在一起的意思 編輯本段建築布局四合院建築的布局,是以南北縱軸對稱布置和封閉的院落為基本特徵的。按其規模的大小,有最簡單的一進院、二進院或沿著縱軸加多三進院、四進院或五進院。 編輯本段傳統歷史四合院是以正、倒座、東西廂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傳統的統稱。在中國民居中歷史最悠久,分布最廣泛,是漢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歷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時,形式就已初具規模。山西、陝西、、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在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著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這就是四合院。 這種四合院,是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留下來的,而且現在仍然沿用著。這種院落,一般採用出入一個院門。平時,院門一關,處於一種完全封閉狀態。四合院的院門,大都採用木板大門。厚厚的木板製成的大門一端,上下都放在軸心裡,左右旋轉,可以關開閉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即北。這是院中的主,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東西兩側,為東西廂。東西廂,一般都比較對稱,建築格式也大體相似或相同。南面建有南,與北相對應。整個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國傳統的習慣,採用對稱的辦法建築成。當然,在南北、東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這種耳,有的用來儲存糧食,成為糧庫及其它庫,也有的做廚,還有一個角落,一般是西南角為廁所,而東南角,則大都是院子的大門,這種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縣城及其附近的農村是較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門是開在南向的。 四合院布局的四合院,經過的經驗積累,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在結構、材料、施工方法上,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 首先是大門,它是舊社會主人地位的一個表徵。王府大門是最高形式,其次有廣亮大門、如意門等。廣亮大門只有品官的宅第方可使用。 進大門後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屋,叫做倒座,通常作為賓客居住、書塾、男僕人居住或雜間。自此向前,經過二道門(或為屏門,或為垂花門)進到正院。這二道門是四合院中裝飾得最華麗的一道門,也是由外院進到正院的分界門。 在正院,小巧的垂花門和它前面配置的荷花缸、盆花等,構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圖景。正院中,北南向是正,屋的開間進深都較大,台基較高,多為長輩居住,東西廂開間進深較小,台基也較矮,常為晚輩居住。正、廂和垂花門用廊連接起來,圍繞成一個規整的院落,構成整個四合院的核心空間。 過了正向後,就是後院,這又是一層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較為矮小的屋,叫做後罩,多為女傭人居住,或為庫、雜間。 四合院里的綠化也很講究,各層院落中,都配置有花草樹木、荷花缸、金魚池和盆景等。 四合院的建造,大都是在封建社會的晚期,它滿足了人們衣食住行的需要,滿足了人們希望得到友誼、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數代人的居住實踐表明,住在四合院,人與人之間能產生一種凝聚力與和諧氣氛,同時有一種安全穩定感和歸屬親切感。這與現代永遠緊閉大門的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的胡同一般是東西走向的,主要以走人為主,胡同北邊的四合院門一般開在院子的東南角,南邊的四合院門一般開在院子的西邊角。四合院是地區典型的民居形式。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進院落,大型的有三四進院落和花院,二進院落一般是在東西廂之間建一道隔牆,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員居住的,內外宅之間一般建豪華的垂花門,垂花門內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動時才打開,舊時說的大戶人家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既指此門,家中的男僕一般也不得進此門。街門比較簡單,街門一般建在院子的左邊。大型四合院最後一排正為後罩。 老人講究較多,如院門前不能種槐樹,因以前槐樹上會掉下來一種蟲子,俗名弔死鬼,擔心過路人說「這兒怎麼這么多弔死鬼啊」,因桑樹與「喪」同音,四合院邊也不種桑樹。人大都愛在院子中種夾竹桃。 編輯本段建築歷史四合院是傳統民居形式,遼代時已初成規模,經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最終成為最有特點的居住形式。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正規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正)、南(倒座)和東、西廂,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辟於宅院東南角「巽」位。間總數一般是北3正2耳5間,東、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如以每間11-12平方米計算,全部約平方米。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植樹栽花,備缸飼養金魚,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採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的場所。 編輯本段建築規模 四合院四合院雖有一定的規制,但規模大小卻有不等,大致可分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種: 1、小四合院一般是北三間,一明兩暗或者兩明一暗,東西廂各兩間,南三間。卧磚到頂,起脊瓦。可居一家三輩,祖輩居正,晚輩居廂,南用作書或客廳。院內鋪磚墁甬道,連接各處門,各屋前均有台階。大門兩扇,黑漆油飾,門上有黃銅門鈸一對,兩側貼有對聯。 2、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寬敞,一般是北5間,3正2耳,東、西廂各3間,前有廊以避風雨。另以院牆隔為前院(外院)、後院(內院),院牆以月亮門相通。前院進深淺顯,以一二間屋以作門,後院為居住,建築講究,層內方磚墁地,青石作階。 3、大四合院習慣上稱作「大宅門」,屋設置可為5南5北、7南7北,甚至還有9間或者11間大正,一般是四合院,即由多個四合院向縱深相連而成。院落極多,有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書院、圍院、馬、一進、二進、三進……等等。院內均有抄手游廊連接各處,佔地極大。如果可供建築的地面狹小,或者經濟能力無法承受的話,四合院又可改蓋為三合院,不建南。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則是府邸、官衙用。 四合院屬磚木結構建築,架子檁、柱、梁(柁)、檻、椽以及門窗、隔扇等等均為木製,木製架子周圍則以磚砌牆。樑柱門窗及檐口椽頭都要油漆彩畫,雖然沒有宮廷苑囿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是色彩繽紛。牆習慣用磨磚、碎磚壘牆,所謂「城有三寶……爛磚頭壘牆牆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裝滴水,或者不鋪瓦,全用青灰抹頂,稱「灰棚」。 四合院的大門一般佔一間的,其零配件相當復雜,僅營造名稱就有門樓、門洞、大門(門扇)、門框、腰枋、塞余板、走馬板、門枕、連檻、門檻、門簪、大邊、抹頭、穿帶、門心板、門鈸、插關、獸面、門釘、門聯等等,四合院的大門就由這些零部件組成。 大門一般是油黑大門,可加紅油黑字的對聯。進了大門還有垂花門、月亮門等等。垂花門是四合院內最華麗的裝飾門,稱「垂花」是因此門外檐用牌樓作法,作用是分隔里外院,門外是客廳、門、車馬等「外宅」,門內是主要起居的卧室「內宅」。 沒有垂花門則可用月亮門分隔內外宅。垂花門油漆得十分漂亮,檐口椽頭椽子油成藍綠色,望木油成紅色,圓椽頭油成藍白黑相套如暈圈之寶珠圖案,方椽頭則是藍底子金萬字絞或菱花圖案。前檐正面中心錦紋、花卉、博古等等,兩邊倒垂的垂蓮柱頭根據所雕花紋更是油漆得五彩繽紛。 四合院的雕飾圖案以各種吉祥圖案為主,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福壽雙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還有「子孫萬代」、「歲寒三友」、「玉棠富貴」、「福祿壽喜」等等,展示了老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窗戶和檻牆都嵌在上檻(無下檻)及左右抱柱中間的大框子里,上扇都可支起,下扇一般固定。冬季糊窗多用高麗紙或者玻璃紙,自內視外則明,自外視內則暗,既防止寒氣內侵,又能保持室內光線充足。夏季糊窗用紗或冷布,這是京南各縣用木同織出的窗紗,似布而又非布,可透風透氣,解除室內暑熱。冷布外面加幅紙,白天捲起,夜晚放下,因此又稱「卷窗」。有的人家則採用 上支下摘的窗戶。 冬季和春季風沙較多,居民多用門簾。一般人家,冬季要掛有夾板的棉門簾,春、秋要掛有夾板的夾門簾,夏季要掛有夾板的竹門簾。貧苦人家則可用稻草簾或破氈簾。門簾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裝夾板的目的是為增加重量,以免得被風掀起。後來,門簾被風門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竹簾,涼快透亮而實用。 四合院的頂棚都是用高梁桿作架子,外麵糊紙。糊頂棚是一門技術,四合院內,由頂棚到牆壁、窗簾、窗戶全部用白紙裱糊,稱之「四白到底」。普通人家幾年裱一次,有錢人家則是「一年四易」。 冬季非常寒冷,四合院內的居民均睡火炕,炕前一個陷入地下的煤爐,爐中生火。土炕內空,火進入炕洞,炕床便被烤熱,人睡熱炕上,頓覺暖融融的。燒炕用煤多產自西山,有生煤和煤末的區別,煤末與黃土搖與煤球,供燒炕或做飯使用。 編輯本段建築室內室內取暖多用火爐,火爐以質地可分為泥、鐵、銅三種,泥爐以出產的鍋盔木,透熱力極強,輕而易搬,富貴之家常常備有幾個爐子。一般人家常用炕前爐火做飯煮菜,不另燒火灶,所謂&uot;鍋台連著爐&uot;,生活起居很難分開。爐子可將火封住,因此常常是經年不熄,以備不時之需。如果熄滅,則以乾柴、木炭燃之,家庭主婦每天早晨起床就將爐子提至屋外(為防煤氣中毒)生火,成為一景。 四合院內生活用水的排泄多採用滲坑的形式,俗稱「滲井」、「滲溝」。四合院內一般不設廁所,廁所多設於胡同之中,稱「官茅」。 四合院講究綠化,院內種樹種花,確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愛種的花有丁香海棠、榆葉梅、山桃花等等,樹多是棗樹、槐樹。花草除栽種外,還可盆栽、水養。 盆栽花木最常見的是石榴樹、夾竹桃、金桂、銀桂、、梔子等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於階前花圃中的草茉莉、鳳仙花、牽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清代有句俗語形容四合院內的生活:「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可以說是四合院生活比較典型的寫照。 四合院一般是一戶一住,但也有多戶合住一座四合院的情況,多為貧困人家,稱為「大雜院」。大雜院的溫馨是許多老居民無法忘記的。 編輯本段建築習俗四合院里最重要的間就是正。正就是北,也稱上或主。由於祖宗牌位及堂屋設在正的中間,所以正在全宅中所處的地位最高,正的開間、進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於其他間。正的開間一般為三間,中間一間為祖堂,東側的次間往往住祖父母,西側的次間住父母,而且老子正左邊(東邊)的次間、稍間比右邊(西邊)的略大,這是受「左為上」傳統習俗影響的結果。[1]

D. 國慶節天安門廣場上擺放的花卉,過完節會撤走,那些花(開的和凋謝的)會放到那裡是扔了還是怎麼樣

天安門廣場及其他城市大公園、道路邊上的花卉點綴美化所用草花,基本上是由承包回方擺放答布展的,在發包方的要求或簽訂的合同上的要求撤除時間,然後承包方就會把所有的花卉植物及其骨架全部撤回(如因合同長期合作的則多數保留花架),草本花卉中的一、二年生草花一般是全部倒出堆漚,用作下一次草花生產基質(非自己生產草花的單位,就是扔掉至溝、坑等內,連盆也不倒)。
而多年生草花,則有少部分是繼續養護作為母本再繁育扦插等,多數還是要倒掉!!因為整個冬季的養護成本會很高且佔用面積很大,一般的商家無力承擔,再說了還是新扦插繁育出來的成品質量更好一些。
但是對於擺放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如散尾葵、鐵樹等則是一定要收回大棚或溫室的!

E. 麻山鎮的經濟建設

2006年以來,該鎮鄉村游總體收入已達200萬元,從事鄉村游產業的農民逾2000人,農戶僅從接待遊客吃飯、出售農產品這兩項中就可人均增收150元。
麻山鎮內有著豐富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萍麻公路、麻鳳公路、319國道和掛線的全面貫通,使得沿線的圓通寺、婆婆岩、儺神古廟等自然、生態、人文、佛教資源日益凸顯。該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住2006年是「中國鄉村旅遊」主題年,生態游、短途游、農家游等休閑旅遊方式日趨火暴這一契機,全力打造綠色、生態麻山,使麻山成為萍城休閑後花園。該鎮制定出詳細的旅遊開發總體規劃,引進市場機制,實行「誰投資誰受益」的開發方針,積極招商引資,鼓勵外來資金和社會資金參與旅遊產業的開發,用市場的手段加快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2006年來,該鎮相繼建成了三山婆婆岩旅遊風景區、都市農庄生態園、景星三友浙贛林果業休閑山莊和市醫院康復中心等旅遊休閑生態項目。其中三山婆婆岩旅遊風景區已初具規模,沿山公路、賓館等設施一應俱全;佔地132畝、投資達3000萬元的市人民醫院康復中心已投入使用。該鎮還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特色種養,圍繞鄉村旅遊市場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他們建立了草莓、西瓜、甜瓜、大球菌、花卉苗木種植基地和牲畜家禽養殖基地等高效農業基地近20個,面積達3000多畝。開發旅遊產品是麻山鎮發展鄉村旅遊產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全鎮鄉村旅遊產品開發呈現了多點開花的喜人局面。民間儺面具雕刻藝人賴明德的儺面具因其形神兼備而深受遊客歡迎,全家年收入在3萬元以上。至2007年,該鎮已開發出了豆腐乳、美味辣醬、楊梅罐頭等極具鄉村風味的旅遊產品10多種,產品銷售額達到15萬元。 1、農業環境、土地面積及其分布
麻山鎮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西南郊,湘東區的東部邊陲;全鎮共有面積96平方公里,水田面積17250畝;全鎮地貌為東南高、西北低,是典型的丘陵鄉鎮。萍水河由北向南,流經小橋、大山、善洲、新塘、桐田而折向西;沅水河由東南蜿蜒經桃源、高車、汶泉、連山、麻山而向西北;兩河呈人形匯合於該鎮與湘東鎮之交界處的江口;另有茶溪和橫崗小河分別發源於南部和西南叢山之中,且先後在連山和麻山境內流入沅水河。全鎮大部分水稻田分布在河溪兩岸,深泯冷水田則分布在各處丘壑之間。
2、農業經濟體制及改革
1972年,按當時市革命委員會要求,在麻山公社的基礎上劃井沖(包里善)大隊歸郊區管轄;成立龍台公社時又將龍台、廟山、杉坪劃歸龍台;1974年,成立源並公社時,又將源並、大豐、並田劃歸源並公社治下;其餘剩下的就是現在這范圍。而後進行隊組規模調整。具體劃分如下:
小橋分為小橋、善洲。1983年小橋又分為小橋、大山。
新源分為新塘、詩源。1985年詩源劃歸湘東鎮管轄。
江源分為景星、津源、江口。1982年江口劃歸湘江鎮管轄。
橫崗分為橫崗、中坪、下橫。
船形分為船形、蘇坊、茶溪。
三山分為三山、嶺背。
高車分為高車、桃源。
麻山分為麻山、連山、汶泉,其中麻山麻田組1982年劃歸湘東。
農科所和桐田按原規模未動。
其時共有二十一個村級單位,至1995年又從新塘劃出陽馬街為仙峰村;故自1995年起該鎮就有二十二個村。
1981年按上級政策,晚稻栽插後,分青苗給各戶管理,產品由管理人自收;直到1982年底,家庭聯產承包真正實行,1983年起分田劃戶,大鍋飯由此告馨。
1970年至2000年糧食產量
年度 產量 年度 產量
1970年 9280噸 1986年 10162噸
1971年 9405噸 1987年 11235噸
1972年 7457噸 1988年 10401噸
1973年 8687噸 1089年 10401噸
1974年 9068噸 1990年 11488噸
1975年 9017噸 1991年
1976年 9260噸 1992年
1977年 9265噸 1993年
1978年 11260噸 1994年
1979年 11215噸 1995年
1980年 11250噸 1996年 13171噸
1981年 11719噸 1997年 31020噸
1982年 11950噸 1998年 30570噸
1983年 11771噸 1999年 30390噸
1984年 11125噸 2000年 29865噸
1985年 10165噸 1、森林資源、林地面積及其分布
該鎮森林源主要以杉樹、竹子、油茶為主共有林地九萬七千三百七十畝,其中杉林4.5 萬畝、竹子1.4萬畝、油茶林1.1萬畝、炭薪灌木林1.9萬畝、柑桔及其他果林0.3萬畝。
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三山、嶺背、高車、桃源、汶泉、茶溪、蘇坊、船形和北面的新塘、仙峰、大山。
2、山林體制
1982年未在林權責任制以前,所有山林都屬集體所有,自林權責任制落實後,平原村的茶山都分到了各農戶,山區村也劃分了責任山。
屬於村級集體林場的有:新塘250畝、大山800畝、三山200畝、嶺背1500畝、高車200畝、桃源300畝、汶泉200畝。
屬於全民的有:煤冶林場1.4萬畝(1986年從三山、高車、桃源劃撥的)。五峰林場1.2萬畝(1996年從船形、蘇坊、茶溪、中坪、橫崗劃撥的)。
屬於鎮辦林場的有:白雲山林場1200畝、船形林場3240畝、紅旗林場3000畝。
3、經濟林情況
桐田有三個柑桔園,面積近千畝(號稱千畝),由於果樹老化,加上從1993年起先後被八個磚廠包圍,特別是磚廠使用添加劑(氟化鈣)後影響很大,開花不結果,管理不力。
新塘和大山的栗園由於品種不好,不結果而效益不好。
高車栗園由於種植分散三處,效果不明顯,工作量大而疏於管理,幾近荒蕪。
蘇坊村劉國生有栗園兩百畝,由於管理精細,品種優良,長勢良好,效益逐年上升。
3、境內主要林場起止情況
白雲山林場,建場時間為1974年,面積1200畝,於1976年劃歸嶺背村、三山村。
船形林場,建場時間為1976年,面積3240畝,2000年冬由五峰林場收購。
紅旗林場,1976年,面積1780畝,2000年冬歸入源並國營林場 。 麻山地區工業歷史悠久,特別是煤礦的開采始於晚清時期到民國初年,有德國人在金萬塘(即現麻山鎮津源村大金坡煤礦處)開辦了麻山第一個煤礦,一年後由於地下水太大,又無機械抽水設施,無法繼續開采,被迫停辦,德國人撤走後,當地農民便開始小規模採挖煤井了,其次是石灰石礦的開采和燒制石灰,最早的石灰廠於1914年在津源村石灰沖和景星村爐前灣同時開辦,特別是景星村爐前灣已建有2座立窯,較大規模燒制石灰,滿足人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爐前灣便由此而得名。三處工業雖有形,但規模均不大且全部為手工生產,真正的工業興起應始於解放後。
1、各主要廠礦的開辦時間及現狀
麻山煤礦創建於1958年,在全國大煉鋼鐵的需求下,公社將大金坡大隊小井收歸公社作為集體煤礦,並添置礦桶、架設井下軌道,進行大規模半機械採煤,當年產量4萬噸,礦職工300餘人。1993年破產倒閉,現已改建為麻山鎮第一花炮廠。
麻山第一花炮廠,創建於2003年,正在創建之中。
麻山福利廠,創建於1984年,於1992年更名為「萍鄉無機顏料廠」。年產值500餘萬元,容納勞動力80餘人,其中福利人員70%,1992年底,將該廠50萬元拍賣,售給麻山李和良,李又將該廠更名為「萍鄉市誠通化工材料廠」,年產值達1000萬元,利稅達200萬元。
麻山水泥廠,創建於1958年,年產量為10000噸,產值4萬元。1974年企業履行,設備改進,年產量達4.4萬噸,產值增加到600多萬元,2002年度,產值已達700多萬元。
麻山三山水泥廠,創建於公元一九九三年,年產量為8.8萬噸,產值達1000萬元,容納勞動力400餘人。
麻山高車水電站,創建於公元一九七二年,水輪發電機四台,年發電480千瓦,發電量為2200000度,為緩解麻山鎮工業用電起到了積極作用,容納勞動力40餘人。
麻山建築公司,(原名麻山建築隊)創建於公元一九七三年。創利值700餘萬元,容納勞動力200餘人。
麻山印刷廠,創建於公元一九七二年,現已倒閉停業。(廠房歸麻山建築公司)
麻山農機廠,創建於公元一九五八年,於公元一九八二年更名為「麻山鑄管廠」。於公元一九九六年,欠款還債,倒閉停業。現已改建於麻山中心小學。
麻山汽車隊,創建於公元一九七0年,於公元一九九六年更名為「萍鄉市誠信化工材料廠」。麻山汽車隊不復存名。
麻山化工廠,創建於公元一九八四年(現歸屬於「萍鄉誠信化工材料廠)。
麻山鎮招商引資於公元二00年,創建桐田鞋廠,鞋廠老闆台屬人員,可容納勞動為千餘人,解決了麻山鎮剩餘勞動力七、八百人次,特別是婦女勞動力佔80%以上,對麻山經濟發展,利稅收入都是一個更新圖景,人民心樂意足的好勢頭。
2、主要工業產品及注冊、發明情況
麻山主要工業產品有麻山水泥廠的「五峰」牌水泥;善洲的添加劑廠的「添加劑」。
肖啟安於公元一九八七年發明了「A爾型」水泥堵漏器。並獲得上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還頒發了榮譽證書。
麻山鎮的水泥和煤炭,銷路極廣,直銷湖南、廣東、廣西、福建及其他省市,產品經常脫銷,供不應求。煤灰曾直銷上海、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市。麻山鎮的腐納直銷上海、南京、北京各大城市。麻山鎮的瓷泥可說是湖南專購主戶。
3、境內市、區廠礦
萍鄉市上官嶺煤礦,坐落麻山鎮津源村境內,創建於公元一九五八年,創建時名為「金萬煤礦」。於公元一九七六年更名為「上官嶺煤礦」。
萍鄉市麻山鐵廠,坐落麻山鎮麻山村、連山村境內。創建於公元一九七九年倒閉停產,現在只有一個「鐵廠留守處」。
萍鄉市麻山鐵礦,坐落在麻山鎮連山村境內創建於公元一九七二年,於公元一九七九年與鐵廠同時倒閉停產。
萍鄉自來水廠,坐落麻山鎮高車村,創建於公元一九九五年,解決了萍鄉市城市居民飲水困難的大問題,同時也解決了麻山鎮部分村民都能飲上自來水。
4、礦產資源及其分布
麻山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查明有十五種之多,主要有煤、石灰石、瓷土、高嶺土、鈾、鈷、瓷石、石英等,特別是石灰石更遍布全鎮各村,其具體分布情況如下:
(1)石灰石:
津源、景星、橫江、中坪、下橫、麻山、連山、桐田、大山、三山、嶺背。
(2)煤炭
津源、景星、麻山、新塘、大山、仙峰、三山、嶺背。
(3)鐵礦
連山、船形、蘇坊、三山、汶泉、橫崗、善洲。
(4)瓷土、高嶺土、石英、瓷石
三山、嶺背、善洲、船形。
(5)鈾、鈷
三山、嶺背、善洲 。 1、古道、碼頭、古橋
麻山鎮內現存古道有三條,且基本保存了古道原貌。
一條為麻山鎮三山村、嶺背村境內,從三山村楓嶺組起經坪源組上婆婆岩過白雲山至嶺背村全長四華里,至今仍為山石階梯路面,僅能遊人徒步行走。
一條為麻山鎮橫崗村經蘆洞水庫直登五峰山的沙石山路,全長約為八華里。
一條為麻山鎮汶泉江家沖上牛尾巴的古道山路,沿途徑「牛尾巴」「七碗水」「過風坳」「百步符」「下牛腦」等地可直達白竺鄉,舊時曾稱牛頭牛尾四十里。
麻山鎮內古有兩大碼頭
一座是坐落在萍水河上的桐田碼頭,具體位置在桐田大子廟前,現桐田大橋下游十五米處,是古時柏樹下、白竺等地竹木運往湖南的必經的重要發運地,也是當地的重要水運要道。
另一座是麻山鎮 政府所在地,麻山老橋下碼頭,此碼頭是麻山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古時麻山地區的貨物進出幾乎全在此碼頭裝御,上連萍老縣城,下通湘江。
麻山境內現存較大型古橋有三座:
1、麻山橋
長40米,寬5.4米,為四拱麻石拱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
2、高車橋
長34米,寬4.8 米,為三拱麻石拱橋,無欄,橋面以條石鋪面。
3、善洲橋
長72米、寬6米,為六拱石拱橋,有桐油石灰築就的三合土橋欄,1984年被立為萍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現代公路、現代橋梁
萍鄉至麻山,原來是一條坑坑窪窪的泥稀爛路,現已建成一條寬闊的現代公路。
麻山至汶泉村通桃源村的地級公路。
麻山至桐田通往三山的現代公路。
麻山至橫江通往中坪村的現代公路。
麻山至津源通往上官嶺煤礦的現代公路。
麻山至船形通往龍台鄉的現代公路。
麻山鎮有三座現代橋梁:1、善洲村善洲古橋的上游於1976年修建修建一座善洲現代化善洲新橋。2、麻山村麻山古橋的下游於1986年修建一座現代化的麻山新橋。鄧家譚在橋1995年正式通車 。 1、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該鎮在沅水河上有石壩三座,其中一座在源並鄉境內,兩座在該鎮高車境內,各自都有灌渠系統。源並渠道11.5公里,集灌溉和發電兩用;高車上壩(新壩)有引水渠道2.5 公里,主要灌溉汶泉壠田和連山的部分稻田;下壩(後陂壩)引水渠長3.5公里,起著灌溉麻山村農田和二級站發電之供水作用。
鎮內有水庫5座。其中小(一)型兩座,小(二)型二座。蘆洞和三口塘兩水庫屬小(一)型,中間由全長5公里的橫崗渠道相連接,特別是通過橫崗壠時還用了570米的倒洪引水管;茶沖、花背沖、平原水庫都屬小(二)型。另外全鎮還有大小山塘368口;所有山塘、水庫都養了魚,因而在水資源的利用上都具有養魚和灌溉兩大功能。
2、水利設施情況
名稱 修建時間 備注
茶沖水庫 1952年 修建
花背沖水庫 1958年 修建
蘆洞水庫 1973年9月 修建
三口塘水庫 1977年 擴建
平頭源水庫 1977年 興建
橫崗倒洪管 1975年 興建
橫崗渠道 1974年1月 始建
源並渠道 1968年11月 始建
桐田治河 1977年8月 始建
桃源西渠 1984年 興建
3、灌區分布及管理情況
源並渠道,灌溉面積2200畝,由水管所管理;
橫江渠道,灌溉面積1500畝,苗圃兼管;
蘆洞水庫,灌溉面積1500畝,苗圃兼管;
花背沖水庫,灌溉面積400畝,苗圃兼管;
三口塘水庫,灌溉面積600畝,苗圃兼管;
平原水庫,灌溉面積800畝,三山村管理;
汶泉村渠道,灌溉面積800畝,汶泉村管理;
麻山村渠道,灌溉面積1000畝,麻山村管理;
茶沖水庫,灌溉面積600畝,中坪村管理;
桃源西乾渠,灌溉面積500畝,桃源村管理 。

F. 綠植租賃合同怎麼寫

花卉綠植租賃合同範文一
承租人(以下簡稱甲方): 。 出租人(以下簡稱乙方):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經甲乙雙方友好協商,就綠植花卉租賃擺放事宜簽訂如下合同。

第一條 綠植花卉租賃數量和價格

甲方租賃綠植花卉 盆,用於室內辦公環境美化裝飾,每盆租賃價格為14元/月。

第二條 租賃期限

租賃期限為一年,自 2015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第三條 租金及支付方式

甲方每季度以銀行轉賬方式付款給付乙方綠植花卉租金,由乙方提供同等金額的有效發票。

乙方帳戶信息:

帳戶名: ; 開戶行: ; 賬 號: 。

第四條 甲方權利及義務

4.1.甲方有權對租賃綠植花卉的數量、品種、規格及質量進行監督。

4.2.甲方負責提供擺放場地,無償提供綠植花卉養護用水。

4.3.愛護租賃的綠植花卉。因甲方原因造成盆器破損,由甲方負責賠償。

4.4.甲方在合同范圍以外需增加租賃數量的,應及時同乙方協商。

4.5.甲方如需要更換擺放位臵及品種,應及時通知乙方辦理。乙方在接到通知後,應在3日內按甲方要求辦理。

4.6.甲方不得將租賃的綠植花卉轉租第三方。

4.7.甲方按本合同約定支付租金。

第五條 乙方權利及義務

5.1.乙方負責向甲方提供與甲方辦公環境相協調的綠植花卉,並根據不同季節及時更換,保持綠植花卉應有的新鮮和美觀。

5.2.乙方工作人員遵守甲方的規章制度,未經許可不得進入與租擺業務無關的區域或做與租擺無關的事項。
5.3.乙方的日常護養時間段務必服從甲方,在擺放綠植花卉及日常維護時應注意安全。因乙方養護工作人員導致甲方或第三方人身、財產受損的,乙方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5.4.乙方負責綠植花卉日常管理(澆水、施肥、修剪、清潔)工作,做到綠植花卉無病蟲害、葉面無塵土、盆中無煙蒂等雜物,使綠植花卉保持常綠常青。同時保持現場清潔衛生,做到人走凈場。

5.5.甲方如需增加租擺的綠植花卉,乙方應優先提供,相關事項雙方另行約定。

5.6.如遇節日、慶典、會議等臨時性活動,如甲方需要,乙方應按甲方要求無償提供甲方裝飾用綠植花卉。

5.7.本合同列明的乙方信息(包括代表人、銀行賬戶信息等),應自變更時起及時通知甲方,否則,由此造成的損失由乙方自行承擔,造成甲方損失的,乙方就給予賠償。

5.8.本合同租擺期滿,甲乙雙方未就續訂合同達成一致意見的,乙方應自租擺期滿之日起10日內撤走全部綠植花卉,逾期不撤走,視乙方放棄對綠植花卉一切權益,甲方有權進行處臵。

第六條不可抗力

任何一方因不可搞力無法履行本合同義務的,可免除對另一方的賠償責任。但遭遇不可搞力的另一方應及時通知另一方,並自不可搞力結束之日起7日內提供發生不可抗力證明。 本合同所稱不可抗力,系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並不可抗拒之事由,如火災、爆炸、洪水、地震、台風、叛亂、暴動、政府政策等。

第七條 違約責任

7.1 乙方未按照本合同4.5條約定履行義務的,在甲方連續通知3次後,乙方拒不履行義務的,甲方有權解除本合同,乙方應支付甲方違約金,違約金為年租金的 %,甲方有權在應付租金中扣除前述違約金。

7.2 乙方有其它違反本合同約定的,或多次違反並經甲方書面催告後仍未改正的,甲方有權解除本合同。因此給甲方造成損失的,乙方應賠償。

第六條 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可向合同簽訂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執兩份、乙一份,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第七條 其他約定事項:

合同期滿,如甲乙雙方無異議,則合同可自動順延一年。一方欲變更、解除合同,應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另一方。

第八條 本合同未作規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執行。

甲方(蓋章): 乙方(蓋章):

授權代表: 授權代表:

簽訂時間:

簽訂地點:銅陵縣順安鎮。

花卉綠植租賃合同範文二
甲方: 江蘇南水北調藺家壩泵站項目部 (以下簡稱甲方)

乙方: 陳站 (以下簡稱乙方)

為了美化辦公環境,陶冶情操,提高工作效率,經甲乙雙方共同協商,本著平等自願、互惠互利的原則,為明確雙方的責任、義務、保障雙方的利益,特簽訂本合同。

一、甲方根據乙方的要求提供乙方所需要擺放的觀葉植物。

二、由乙方負責觀葉植物的澆水、除蟲、除塵、擺放等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植物常綠,如有萎焉及時更換。

三、甲方要負責對觀葉植物的保管,如遇植物失竊或故意損壞等人為因素造成的後果,甲方要負責賠償。賠償金額為同等品種、同等質量的苗木的當月市場價格。

熱點內容
紅色的果盆栽 發布:2025-08-10 22:53:47 瀏覽:225
沂源七夕洞 發布:2025-08-10 22:30:21 瀏覽:877
山茶花嫁 發布:2025-08-10 22:30:18 瀏覽:728
黑竹子盆景 發布:2025-08-10 22:25:00 瀏覽:934
櫻樹和櫻花 發布:2025-08-10 22:23:05 瀏覽:593
情人節鳳凰 發布:2025-08-10 22:23:02 瀏覽:471
神仙草花卉 發布:2025-08-10 22:21:28 瀏覽:24
荷花畫壁畫 發布:2025-08-10 22:04:52 瀏覽:392
花藝店裝修效果圖 發布:2025-08-10 22:02:22 瀏覽:343
介紹花藝師的一段話 發布:2025-08-10 22:00:02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