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彩鉛畫花卉圖片簡單

彩鉛畫花卉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 2021-12-26 06:22:45

㈠ 怎樣畫櫻花並且要用彩鉛,還要配圖片

㈡ 想要一些簡單又好看的小清新彩鉛畫圖片,比較適合新手一點的那種

可以畫些植物、多肉啊、花卉都挺適合新手的。
還有些吃的水果2333,櫻桃、西紅柿什麼的。
歡迎追問。

㈢ 大片的花叢,花海怎麼畫啊彩鉛畫……好發愁啊………或者誰有類似的圖片可以借鑒一下下嗎

建議你把畫分成三個層次(遠中近景)在畫的最前方加上一些花(精細的畫)人物附近畫小一點內的花,容最後遠處可以直接大面積的塗上花的顏色再用深一點的同類色勾勒出花的形狀,加上暗面就可以了(畫之前先鋪一層總體的顏色)。

㈣ 求花的工筆畫 簡筆畫 鉛筆畫,只要是畫花的圖片都要,不過不要單調的,整張紙差不多滿滿的或者三分之二

㈤ 彩鉛畫,花,要圖片,急急急

㈥ 怎麼畫桃花(鉛筆畫)簡筆畫圖片

01

先畫一段粗壯的樹枝,然後畫出枝梢。畫樹枝的時候不要太直。如圖所示:

㈦ 清新的花海圖片 ,最好彩鉛畫的

彩鉛畫,是一種介於素描和色彩之間的繪畫形式。它的獨特性在於色彩豐富且細膩,可回以表現出較為答輕盈、通透的質感。這是其他工具、材料所不能達到的,只有充分利用了彩鉛的獨特性所表現出來的作品,才算是真正的彩鉛畫。

繪畫技法

蠟質彩鉛的繪畫方法

構圖:先用鉛筆畫出對象的輪廓。

Soo Kim 筆下的時尚人物(6張)

上色:彩鉛畫的基本畫法為平塗和排線。結合素描的線條來進行塑造。由於彩鉛有一定筆觸,所以,在排線平塗的時候,要注意線條的方向,要有一定的規律,輕重也要適度。因為蠟質彩鉛為半透明材料,所以上色時按先淺色後深色的順序,否則會深色上翻。

修改:物體的亮面和高光用橡皮或小刀進行處理。

水溶性彩鉛的基礎技法

1.平塗排線法:運用彩色鉛筆均勻排列出鉛筆線條,達到色彩一致的效果。

2.疊彩法:運用彩色鉛筆排列出不同色彩的鉛筆線條,色彩可重疊使用,變化較豐富。

3.水溶退暈法:利用水溶性彩鉛溶於水的特點,將彩鉛線條與水融合,達到退暈的效果。

4基本線條

排線:線的方向一致,線條間的間距均勻。

英國女插畫家yvonnegilbert彩鉛畫(6張)

交叉線:可用來表現陰影和人物皮膚。

平塗線:適宜表現細膩的地方,但用得不好會顯「臟」。

㈧ 怎麼畫梅花~用鉛筆圖片

平常要多觀察畫家的畫,要動腦筋。還要多看梅花的實物。要了解它的習性。多觀察,你就能畫好了。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也可先用較淡的墨,以側鋒畫出後邊的粗枝幹,再加前面深枝條。要根據構圖需要靈活運用。無論那種方法,枝乾的穿插交錯、疏密關系和斷開留白等都是一樣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復交替進行。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第四步是點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後,再回過頭看看總體效果,不足之處再作充實調整。最後在適當的部位題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畫圈梅,一般不著色。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輪廓外圍圈染淡墨。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綠圈染。圈染時水分要足,力求滲化效果,切忌干澀、刻板。圈染後可再用較大的筆,加水調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綠,點灑於圈花或枝幹間隙,(點灑時要有疏密,不宜過多)使畫面層次更充實多變,總體氣氛更好。花心處一般留白,或點黃粉。
也有畫者,在畫好後,往宣紙背面花瓣里填白粉,會使白梅更加飽滿突出,增添姿色。

梅花的構圖

構圖,在中國畫的傳統理論中稱作「經營位置」,也就是畫面的布局。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長規律、結構特徵、並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筆墨要求後,進入摹寫或創作時,必然會碰到的問題。同樣是一種花卉,為什麼有素養的畫家入畫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學者則難以做到,除筆墨技巧外,畫面的總體布局,即構圖的合理與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筆墨、形體和構圖是畫好一幅畫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國花卉或花鳥畫的構圖,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是處理畫面的具體手法或方式,如「S」形構圖,半環形構圖,縱橫交叉構圖等。二是掌握畫面布局中美的法則,如主輔、虛實、疏密、聚散、藏露、開合、呼應等。初學畫梅,掌握幾種具體的構圖形式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構圖規律,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才能千變萬化,得心應手,現分別簡述之。

主輔:或稱「主次」、「賓主」、「主客」等,一幅畫有主體,有陪襯。主體是畫面的重點或中心。布局時力求主體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為陪襯,位置應隱蔽些,畫行虛些。左圖前面一枝梅為主,後為賓。一主一輔。一濃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鮮明的節奏與對比。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對待。

具體運用時,也有用反襯的手法。即把矮小次要的置於前面,主體置於後面。可視構圖需要和表現手法而定。

虛實:一幅畫,總體布局上必須有虛實對比,一般說來,「有畫處為實,無畫處為虛」或者說「有筆墨處為實、無筆墨處為虛」。這都是說明畫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對比關系。在構圖上常有虛實相間、虛實互用、以虛顯實、以實破虛等手法。花鳥畫一般不畫背景,留出大塊空白,即是「虛」,而所畫之物即為「實」,或者近者為實而遠者為虛,或者主為實賓為虛,都是為了畫面的對比效果。「虛」能給人以「遷想妙得」之功,所謂「意到筆不到」、「意猶未盡」也正「以虛顯實」的絕妙效果。切忌滿紙筆墨,所畫物象占據一切空白,畫得嚴嚴實實,反而使觀賞者感到閉塞,失去了遐想之餘地。

圖45,在構圖上除兩枝梅花有主輔之分外,在左上方留出大塊空白,即是為了求得虛實效果。
疏密:中國畫理中有「密不通風,疏可走馬」之法則。構圖時應密處密,疏處疏,疏密有致才能節奏生動,平鋪直敘,沒有疏密變化則刻板平淡,觀之乏味。畫梅花,主要是處理好枝幹、花朵、苔點等點、線、面的排列交叉關系。上圖,前面主體枝幹濃而密,後面輔枝淡而疏。

聚散:是指集中與分散的關系。畫梅花,花朵的分布必須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間要互相聯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韻律,引人入勝。切忌平均分布、散點布局。

藏露、隱現:根據意境和畫面藝術手法的需要,在構圖時,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某些部分要畫得顯眼些,某些地方則要隱蔽些。一般是主體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襯部分隱蔽些。但有些構圖,主體部分也要有藏露、隱現。如表現古梅老乾為主的畫面「老乾新姿」,構圖時盡管老乾占據畫面主要位置,但具體著筆時,必須處理好藏露隱現的關系。才能使畫面產生大小粗細、濃淡前後等強烈對比和含蓄多變的藝術效果。

開合:是指畫面構圖的完整統一。門窗有開關,故事有始末,文章有開頭結尾,畫畫同樣有起有結。有的畫使人感到沒畫完,這就是沒有合好。如畫一條龍,畫龍身為「開」,點睛則為「合」,畫龍不點睛,則是死龍。畫梅花也如此,只圈點花瓣而不點花心,猶如畫龍不點睛,顯得沒精神,也就是只開不合。無論小構圖、大構圖都要處理好開合關系,有的畫面有幾個開合,都要認真處理好,使其達到完整統一。切忌有頭無尾,半途而廢。

呼應:也稱「顧盼」,是指畫面的物象形態,色調互相協調、呼應,相映成趣。構圖上應在上下、左右、前後、主輔等各個方面去考慮,使之做到顧盼有情,氣脈貫通,情景交融。切忌機械湊合、各自東西互不關聯。

圖47,主體梅,主幹上發,旁發小枝在畫面上方轉而下垂,和右下側梅枝上下呼應,形成顧盼之勢,使畫面構圖富有變化和情趣。避免了主輔兩枝梅花,枝條全都上發的單調局面。

綜上所述,既是一般花鳥畫構圖中創造形式美的重要法則,也是畫梅花時應該掌握的規律。梅花構圖和其他花卉大同小異,根據梅花以表現枝幹為主,構圖上可歸納為「長短、粗細、多少、縱橫」八個字。梅花的一切構圖形式,萬變不離其宗,都發自這八個字。

構圖力求形式優美,變化萬千,時又求得統一,「變化統一」是構圖的總要求。變化與統一是事物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一幅畫無「變」則板,「變」過則亂。也就是說,畫畫時在筆墨、形體、色彩等諸方面太統一,必然呆板、單調、無生機。必須造成表現手法上的各種「矛盾」,才能產生起伏、滌盪和節奏韻律等美的東西。梅花構圖,也正是運用矛盾的對立統一法則,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構圖形式。

㈨ 彩色鉛筆畫圖片風景或植物簡筆畫

試試這個,難度不算大,慢慢來。祝好運。

㈩ 在用彩鉛畫花卉畫時,葉片的深淺應該是怎樣的哪裡深哪裡淺 最好帶上圖說明一下

當然是葉柄深,越到葉子邊緣越淺,當然這只是一個大前提,個別部分會有變化,畫畫講究對比的,要突出亮的部分的話,他旁邊就要深,反則反之,而且要有一些變化,否則很死板,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熱點內容
蘭花弄采 發布:2025-08-13 08:46:27 瀏覽:392
米蘭花曬多久 發布:2025-08-13 08:38:28 瀏覽:195
碧藍七夕活動掉落 發布:2025-08-13 08:38:24 瀏覽:641
花藝師分享 發布:2025-08-13 08:28:11 瀏覽:315
插花盆景圖片 發布:2025-08-13 08:23:56 瀏覽:721
花藝優秀作品 發布:2025-08-13 07:41:32 瀏覽:558
2016鮮百合多少錢一斤 發布:2025-08-13 07:23:33 瀏覽:326
昨天七夕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13 07:23:27 瀏覽:16
市原虎尾櫻花 發布:2025-08-13 07:17:26 瀏覽:619
喬顧百合文 發布:2025-08-13 07:17:24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