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紙藝花小班

紙藝花小班

發布時間: 2021-12-24 23:48:26

『壹』 七個小朋友共折紙花100朵

x+y=100
3X+Y/3 =100
x=25
y=75

『貳』 小班春天的紙藝怎麼做

春天的色彩

漸暖的空氣,破冰的流水,漸綠的柳枝,吐芽的苞蕾,這些春的使者,驅散了料峭的寒風,送來了溫暖的氣息!被風簇擁著的春天,陽光和煦,萬物生機勃 勃,春雨滋潤,蘭馨蕙香。「紅杏枝頭春意鬧」,自然界的精靈們自然也不甘寂寞,將無聲的濃郁春意表現得似有聲音般轟轟烈烈。三月,這樣一個熱鬧的年輪,萬 物復甦的月份,演繹春天的方式也更扣人心弦。

三月的細雨如絲如霧,隱隱只能朦朧著感覺,綿綿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籠罩在周圍,似一種如夢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纖纖風細細」的美麗與浪漫。聽著腳下踏起水花的聲音,觸摸柔順的雨絲,真有一種難得的愜意與悠閑。

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節,一切都在萌芽階段。柳絲輕搖,梢尖微點水面,漾起泛泛漣漪。「綠楊煙外曉寒輕」,楊柳堆煙,漫眼的是無際的嫩綠,感受著沁脾的清爽和溫柔的撫摸。相信到了暮春,伴隨著飄飛的柳絮,又是另一番動人美景!

春來也,飄柳萬絛綠如海。春天,草長鶯飛,絲絛拂堤,處處洋溢著和暖的氣息,奏響著和諧的旋律,演繹著動人的畫面!春來了,三月的物既無聲又有聲 地昭示著,在鳴囀的黃鸝聲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纏綿的春雨絲中,在飄揚的柳絲條中,到處在召喚著春天的來臨!徜徉在三月的暖風中,小園徐步,怡然自 得,春自已經到來。

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總會。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他們竟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啊,原來是春雨給潭水帶來綠色的生命。

風和雨總是結伴而來的。早春的,帶點兒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台也綠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詩雲:「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麼好啊!但又何止是「綠」?

在風的吹拂下,滿山滿坡的野花睜開了眼,一朵、兩朵,一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煩惱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麼天空也是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啊,那是孩子們放的風箏。在藍天白雲映照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著,飛升著,多麼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屬於孩子們,天空屬於孩子們,然而他們不是同時也在努力地打扮著春天,增添著春天的色彩嗎?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細審視,你會發現在悅目的色彩中,還有零星的枯黃,那是殘冬留下的痕跡。你也許會嘆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著 那幾莖折肢斷臂、垂頭喪氣的小草,誰還會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黃的冬衣,你會有更新奇的發現,嘿!裡面卻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著, 孕育著更美的春天。

我終於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麼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筆勤奮地揮動著;是稚氣的孩子們天真地打扮著;是被人們忽視的小草默默地孕育著。盡情地享受著春的色彩的怡悅的人們啊,你為春天的色彩貢獻了什麼?

『叄』 如何手工diy製作紙花 紙藝花製作步驟圖解

百合抄花

所需材料:白紙、襲剪刀

具體步驟:

  1. 准備一張正方形紙,對折成一個三角形後,再次對折,使三角形中間有一條摺痕。

  2. 將三角形的兩個角45度角,相應的兩只角皆往上折。

  3. 3將上訴的兩個角對折,對折完成後用剪刀45°斜角減去,。

  4. 4剪完後打開,以凸角為外,凹角為內折好,

  5. 將凹角往裡對半折,六個角都是一樣折

  6. 將下部也是往中間折,這樣就使百合花的花瓣更加聚合

  7. 將六個花瓣用細木棒往外捲曲,用細木棒效果較好,粗的卷出來容易復原

  8. 卷完花瓣後,還可以加上花蕊和花莖

  9. 一朵六瓣百合花就完成了

『肆』 小班手工課怎麼製作五色花

原料:五張彩色正方形紙張和雙面膠。

步驟:

  • 准備5張彩色正方形紙張,大家可以根據盆栽的大小去准備紙張,拿出一張紙張平均對折成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平均對折成成小三角形。

『伍』 幼兒園小班藝術小花車折紙

折紙論壇bbs

『陸』 小班紙藝課程中發現形式不夠豐富怎麼解決

折紙是一項民間傳統藝術,也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小工藝,它通過剪、折、粘貼、描繪等手段,巧妙地把紙製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動物,服裝,建築,花卉等。它造型簡潔誇張,富有情趣,是啟迪幼兒智慧的-項有意活動。通過折紙可以促進幼兒的手部小肌肉群的發育、手指手腕的配合和手、眼、腦的協調,並能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還可以使幼兒學會幾何形體的名稱,建立初步的幾何圖形,並懂得一點計算、目測知識,不僅如此,幼兒還可以通過折紙這一媒體來了解我國古老文化,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和教育。在幼兒折紙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的作品中有一定想像的成分,面對自己的成果,孩子可以用簡單的話來進行描述。可是在對示意圖的探索和技能技巧上還很生疏。如需要大量講解示範,以至於每次進行折紙活動都要費很大的功夫,到最後往往還是達不到預期效果。孩子們也會漸漸失去自信心,從而削弱了對折紙的興趣,更談不上什麼主動探索了。
幼兒園的折紙教育是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折紙興趣,探究慾望,並不是要教會幼兒多少數量的作品。因此我認為幼兒學習折紙的過程應該是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因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並發現問題,且通過互動來解決問題,享受活勸和成功的樂趣。瑞吉歐.愛米里亞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動所追求的目標是兒童愉快、幸福、健康的成長。其中主動性、創造性被視為愉快、幸福、健康的前提與核心。
《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該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而素質教育也提出了培養幼兒具有一定的折紙能力,提高幼兒表達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目標。我們以往教小朋友折紙,往往都是老師折一步,小朋友學一步。小朋友只是機械地、被動地模仿,缺乏參與活動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本學期,我班的特色是紙藝活動,我就從折紙開始入手。
一、給幼兒創設寬松、適宜的教育環境。
環境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大資源。蒙台梭力曾大力提倡環境帶給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有許多教育家都說過:環境即教育的思想。而古代的孟母三遷也正說明了環境的重要性。所以,在環境上我想分兩方面來嘗試一下:
1、物質環境:
(1)、給幼兒提供欣賞空間:
讓幼兒參觀一些折紙作品,從而對折紙的特點、色彩之間的美感、造型的互動和蘊涵的古老文化有所了解,有所熏陶。以此來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
(2)、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
當孩子對折紙有了一定認識以後就要自己動手去做了。讓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材料,這不僅能美化他們的作品,滿足他們的需要,更有利於孩子們在探索中獲得知識經驗。
2、精神環境
心情好了,作什麼事就等於先成功了一半。所以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創作空間就很重要了。我想,自己首先要解放自己。從心理上就應該是以一顆很放鬆的心來對待孩子們,不給他們施加各種壓力,不想方設法的讓孩子去折你所想的東西,而是邊看邊教邊容入邊體會邊引導。而孩子呢?也要做到四個解放,即解放他們的手、眼、腦、嘴。讓他們用眼睛來隨意觀察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事物,充分的展開自己的大腦去想自己想要的形象,與夥伴們進行無拘無束的體驗交流,並用自己的小手來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創造。同時老師要用賞識的教育來肯定孩子的創作中所蘊涵的價值,使他們在獲得經驗的同時更加有創作的慾望和熱情。在中班下學期開始,我們便系統地開展了看圖例折紙教學活動。有一次我折出了幾個小動物讓幼兒欣賞,小朋友紛紛提出要學折這些小動物。於是,我拿出了折小動物的圖例,告訴他們說:老師是看著這些圖例折出這些小動物的。小朋友如果學會了看圖例,一定也能折,而且還能折出更好更多的東西!幼兒興奮不已,在濃郁的興趣的驅使之下,學會了一些折疊符號,如:正折,反折,剪開等符號。我還給他們提供了貓頭,狗頭、娃娃頭等簡單的圖例,讓幼兒進行探索。除此之外,我們還為幼兒選擇了一些符合其折疊水平的物體,並為他們提供造型好看,折疊工整的成品,讓他們拆拆折折。在材料上,為幼兒提供各種形狀,色彩鮮艷的紙和圖例。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學習看圖例折紙的機會。
二、掌握基本的折疊方法。
《規程》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循序漸進為原則。在實踐中,我們始終遵循由簡到繁,由淺入深、有易到難的原則。剛開始幼兒先學習對邊折、對角折,然後學習四角中心折,以及雙三角、雙正方形折等。在幼兒學習某個基本折法時,我們常提供一些與這一折法相關的多種圖例。如:學習折雙三角時,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寶塔,皮球、兔子等圖例,使幼兒得以鞏固。
三、面向全體幼兒,因人施教。
陳鶴琴老先生對於幼兒的繪畫等教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提出了面向全體幼兒,因人施教的原則。由於每個幼兒的折紙水平不同。在目標、方法、及其使用上靈活對待。如:在折紙《茶壺》一活動中,我們確立了三個發展目標:(1)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折紙。(2)幼兒學看範例,在拆拆折折的過程中,進行折紙。(3)幼兒獨立看圖例折紙。在方法上,我們也採用了集中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如:在學習新的折紙方法時,我們就採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區域活動中,對於能力強的幼兒要求他們獨立克服困難完成作品,而且作品要工整、美觀。對於能力較差的幼兒,可以由其他小朋友互相幫助,或由教師引導、示範、個別指導,或取一範例,讓其拆開再學折等方法。逐步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作品的能力。
大班幼兒已具有看圖譜折紙的能力,每次上折紙課,當老師剛出示圖譜時,幼兒便躍躍欲試,而此時此刻,按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還沒有進行自己的教學程序,怎麼會放心讓幼兒自己嘗試呢?教學才剛開始,孩子們和老師的想法就不能達成-致,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瑞吉歐教育理念中的兒童與教師》一文中寫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自己成長的主人。兒童不僅有學習的需要,而且有學習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讓他們獨立嘗試。我在《鋼琴》一課中,因為考慮到已折過同系列的作品,一開始我就採用了自然習得的方法,我對孩子們說:勇敢的試一試,看誰能第一次就成功?孩子們很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我看見大部分孩子已經在邊看邊試了,對於他們來說,我想這是-種挑戰,不管成功與否,他們很喜歡老師這么相信他們,此時此刻,我似乎也融合在他們之中,雖然我只講了一句話,但他們接納了我,他們已被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紙過程中,幼兒一改以前的我不會,我不行--的懶惰思想,認真的嘗試起來。
兒童對學習有著天然的興趣,有著內在的求知慾望,兒童的興趣必須得到承認和支持。這種內在動力更能夠促進兒童的學習。由此我想:我們教師要善於研究兒童的思想,在觀察了解,分析中知道兒童的需要,知道他們是怎樣學習的。那麼,首先就要做到:相信孩子,讓幼兒獨立嘗試,不僅能使孩子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激發其主動探索的慾望,而且也有利於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從而想要解決問題。
四、注重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
陳老先生指出:要開發兒童的智力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造能力的培養,探索事物的奧妙,豐富知識,發展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自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如:在折五角星時,小朋友按照圖例折出了五隻角,但不知道怎樣插完整。為了調動幼兒的思維能力,我們運用了啟發性的語言:你想個辦法將其它的角藏起來,留下五隻角。幼兒在反復的擺弄中,終於完成了作品。除此之外,我們還注重引導幼兒將折好的物體變成另一物體,如:將折好的衣服變成褲子、桌子等,進一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五、正確的評價是關鍵。
隨著折紙活動的深入開展,為了培養幼兒勤於思考,大膽創新的能力,我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性的評價活動。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1、有快樂的事要與大家分享嗎?折紙活動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快樂和滿足。有快樂的事要與大家分享嗎,這一話題,滿足了幼兒交流表達的願望,充分調動了幼兒自主評價的積極性。孩子們聽了同伴的好方法,激起幼兒嘗試的慾望。2、發現了什麼問題?當幼兒掌握一定活動規則時,他們很願意對自己和同伴的活動做出評價。有時,還要來告狀。這時要善於抓住引導幼兒掌握良好的活動規則的好時機。於是我就設計了你發現了什麼問題?有什麼問題,你不滿意,說來大家評一評。對幼兒所提出的問題,我總是讓幼兒展開討論,在思考、分析、的過程中來提高規則意識。3、你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的嗎?幼兒在活動中常常會遇到困難,我首先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由於幼兒生活經驗淺薄,我也讓幼兒在評價時提出自己的困難。並鼓勵幼兒共同商量,從多方面探討解決的辦法。4、為了以後玩的更好,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折紙活動的評價是最後一個環節,為下次活動出謀劃策。鼓勵幼兒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幼兒協作創新,為下次活動做出明智的導向,發揮折紙活動的魅力。總之,為了幼兒園的課程改革,我們應該不斷吸取一切有益的經驗和理論,讓我們重溫和借鑒這些理論,它們將會幫助我們進一步打開幼兒教育課程改革的窗戶,讓更多的春風吹進幼兒教育之室,讓更溫暖的陽光照進幼兒教育的殿堂。
我覺得,幼兒通過折紙活動不僅是要獲得淺顯的折紙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自主活動學習中去探索,去嘗試,培養他們認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增強興趣,為幼兒的終身學習,今後適應時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改革創新的今天,誰才是活動的主人?我覺得我在組織折紙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考慮自己的目標意識,任務意識,更多的應該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去觀察,去傾聽,去了解他們關注什麼、他們需要什麼,他們願意先接受什麼,徹底地改變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孩子觀念,以廣博的知識,熟練的教育技巧贏得孩子們的喜愛。

『柒』 紙藝花製作

去折紙學院>資源下載區>其他紙藝資源>其他版塊里找找看,記得有好幾本關於紙藤花製作的電子書……

『捌』 小班藝術折紙的花兒教案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及反思:折紙的花兒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回憶經驗,鞏固對綉球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徵的了解。
2、嘗試用折、剪、畫、貼等形式來表現各種各樣的花。
3、體驗表現與創造的樂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過各種各樣的花
2、草地背景圖一幅
3、《蜜蜂做工》等磁帶
4、廢報紙、顏料、各種正方形蠟光紙、各種沒塗色的花
5、蠟筆、卡紙、剪刀、簍子若干、投影儀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起興趣。
1、小蜜蜂們,跟著媽媽一起到花園里去采蜜吧。
2、勤勞的小蜜蜂,剛才你們在忙什麼呀?(採花蜜)
二、回憶經驗,復習表述。
1、哦,花園里的花真美麗,前幾天,我們在花園里都看到了哪些花呢?(蝴蝶花、迎春花、杜鵑花……)
2、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現在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說,你看到了哪些花?(幼兒討論)
3、我們前幾天在花園里找到了許多花,有迎春花……老師還給他們照了相呢。
4、看!有誰?他們找到了什麼花?(毛毛、鄭瑩,綉球花)
5、為什麼叫它綉球花?(因為它長得像球一樣……)
6、小結:我們剛才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它們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顏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樣,有的像喇叭一樣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可真高興,可是這一大片草地不高興了,為什麼呢?(沒有花)
三、自主選擇,創造表現。
(一)對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寶寶交朋友呢。那我們有什麼辦法來幫它們呢?
請你用能乾的小手做些各種姿態各種形狀的花送給草地,好嗎?
(二)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1、第一組小朋友可以用報紙團一團。蘸一點顏料印上去
2、第二組可以用老師為你准備的各種蠟花紙折花貼上去
3、好了,小朋友你可以選你喜歡的材料,也可以每一組材料都去試一試。
(三)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
四、鼓勵交流、體驗情感
師:
1、今天你們做了這么多花送給草地,草地真高興,你想和小草花寶寶說說話嗎?想跟它們說什麼呢?
2、我們一起和小草、花寶寶說說話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季節的特徵,從幼兒周圍的事物入手,激發幼兒的興趣,活動中我採用幼兒活動前賞花的照片,在幼兒回憶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使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顯得輕松愉快。
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與草地、花寶寶說說話時,我覺得要分兩塊板面,這樣能讓更多的幼兒得到與花寶寶說話時的情感體驗,在操作時,要及時了解幼兒的操作情況,幫助幼兒完成作品,但又要避免過多的,一味代替的幫助。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熱點內容
柳葉松盆栽 發布:2025-10-01 19:23:03 瀏覽:187
一箭穿心玫瑰花圖片 發布:2025-10-01 19:18:47 瀏覽:369
玫瑰花卡羅拉 發布:2025-10-01 19:18:45 瀏覽:497
汪清到牡丹江的火車 發布:2025-10-01 19:18:10 瀏覽:587
鐵藝柵欄內花 發布:2025-10-01 19:06:47 瀏覽:91
大麥茶與玫瑰 發布:2025-10-01 19:06:01 瀏覽:472
東營東城綠植 發布:2025-10-01 19:01:09 瀏覽:58
頭像花卉圖片 發布:2025-10-01 18:58:40 瀏覽:234
蘆薈系列花卉 發布:2025-10-01 18:49:38 瀏覽:142
秀娘子盆栽 發布:2025-10-01 18:35:54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