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藝大師川瀨敏郎一日一花
A. 川瀨敏郎的川瀨敏郎與「一日一花」
川瀨敏郎自序
「一日一花」的想法緣來已久, 我曾經構思像寫花卉日記那樣, 每天插一枝花。後來不知何時卻被我忘卻。再次想起它的時候, 大概是我創作《四季花傳書》之時。
《四季花傳書》是我十多年前在《藝術新潮》連載的單篇匯編,主要收錄了「投入花」這種形式的插花,我在「投入花」中使用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我的足跡遍布山野,在尋尋覓覓中,發現那些被鳥啄蟲蛀、風雨侵蝕、瀕臨枯萎等生死隨緣的花草,比美麗綻放的花朵更加引人入勝,感覺心靈之窗被開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真正體會到插花的喜悅。
在路邊看到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通過插花竟然也能呈現出一種崇高的姿態, 這如何不使人欣喜呢?在插「投入花」時,要將心儀的花草迅速地採摘下來,立刻插入水裡。這個過程不只是在意花草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其內涵的神韻,只有在此可略加些許人為的雕飾。
從年輕時開始,我也插與「投入花」截然不同的樣式—「立花(Tatehana)」。在《四季花傳書》出版數年後,我開始在同一刊物上連載《立花的神話》。在室町時代,「立花」是作為書院壁龕的裝飾花而產生的樣式,是插花(Ikebana)的原型。這篇連載試圖探究從立花樣式追溯「日本之花」的古典內涵。古代日本的「立」之行為不僅限於花,還具有祈神的意思。最初的「立花」應該大致等同於神佛。
實際上,立花,就是在器皿中將花「固定住」的意思。固定花草完全是人的行為,因此各種技巧應運而生。這種由競爭人為技巧相繼產生的各種插花形式,最終形成了近代的插花。
我認為,日本從古至今一直是一個未經人工雕琢的自然之邦,崇尚「素」之美的心情大概也源於此吧。在這樣花草環繞的生活中所衍生出的「投入花」便是「素」之花,即不添加任何人為因素、展現草木花自然姿態的插花。發掘出「投入花」的美與靈魂的是侘茶的茶人。
所謂「素」,即添一分則嫌多、減一分則嫌少的極致之美。在這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的「一日一花」過程中, 我著力於詮釋「最高的技巧即沒有技巧」,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我接觸過的草木花雖然有限,卻讓我再次驚嘆於這片土地上孕育的繁花之艷麗和豐盈。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到插花的根本便是對大地的祝福。
《一日一花》雖然以一年為限,但是對於我來說, 它並沒有結束。我的「一生一花」在繼續。
B. 有哪些能讓內心平靜適合在夏天看的書
隨著暑假來臨,大口大口啃西瓜的季節到啦。夏日炎炎,走在路上,撒點孜然就可以變燒烤啦。
所以今天,精讀君挑選出6本看了後會讓你內心平靜,頓感清涼的作品。這個夏天,就讓這6本書搭配冰西瓜,幫你躲避炎熱吧。
1
《星空》豆瓣評分7.3 1773人評
作者簡介:堀辰雄,日本作家,是芥川龍之介唯一的弟子。1930年以小說《神聖家族》登上文壇。1938年以自身經歷為基礎創作小說《起風了》。1941年小說《菜穗子》獲中央公論文藝獎。代表作有《神聖家族》、《美麗村莊》、《起風了》、《菜穗子》等。他擅長以細膩筆觸描繪人物纖細敏感的內心感受,作品氛圍哀婉纏綿。
內容簡介:《起風了》是文學大師崛辰雄傑作,更是宮崎駿動畫生涯收官之作原著,描繪了男主人公與身患重病的未婚妻節子,一同前往深山中療養,攜手度過節子人生最後一段時光的哀婉故事。曾改編為山口百惠主演的電影《逝風殘夢》。
推薦理由:這個故事,獻給對未來抱持著不安的現代人。——宮崎駿
你的問題 這里有答案 微信公眾號 【精讀君】
C. 一日一花的內容簡介
日本當代花道第一人 川瀨敏郎
425種來自山野的花草,勾勒靈魂記憶
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川瀨敏郎從2011年6月開始的一年,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並持續在網上連載「一日一花」專欄,廣受好評後匯編成這一冊精美的圖鑒。
366個作品野趣中充滿了寧靜和雅緻,在「空」和「寂」中給人一種生命的啟示。在《一日一花》中, 川瀨敏郎著力於詮釋「最高的技巧即沒有技巧」,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一日一花》中的圖鑒也收到國內眾多設計師、文化愛好者、以及設計類圖片類網站的喜愛。作品最後,附帶了425種植物的索引和解說,對所有對美敏感、欣賞花道,和所有植物愛好者來說不可多得的一本書。
D. 學習花藝,有什麼推薦的書籍嗎
從一開始,我就能在花藝中找到最安靜的世界,直到我對這個狀態不滿意,我希望工作能更專業。
應當博覽群書,多聞識,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花藝師。
日常插花
Florist編輯部《花禮設計圖鑒300》
川瀨敏郎的《一日一花》
唐秋子《花藝設計師成長手冊》
花·藝術文化協會《Flower Work Textbook》
他的章節中穿插了許多花卉知識,如花卉資料的推薦、商業應用等
Alethea Harampolis and Jill Rizzo of Studio Choo《The Flower Recipe Book》
這本書最顯著的特點是花的角度。作者對每一種花卉材料做了簡要的介紹,然後用這朵花做了1 - 3個形狀。由此,讀者不僅可以學習花的材料,還可以學習花材與花材的搭配。
有吉桂舟《插花冊子 四季之花》
內容有關插花技法和基本理念,詳盡細致又深入淺出,總之基本是干貨~
橋口學《花束設計與製作》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必須記住中國插花的方式,這是我們最古老的藝術文化。在研究了日本、歐洲和美國之後,我們最終會回來發展我們自己的插花藝術,這才是真正的文化傳承。
E. 一日一花的作者介紹
川瀨敏郎
1948年生於京都,自幼師從最古老的「池坊」花道。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畢業後,前往巴黎大學留學,回國後不拘泥於流派,回到花道的原點自由創作。
擅長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簡約中有一份枯寂之美。他的花藝有 著濃厚的禪意,常被人當作對四季更迭、時間流逝的一種冥想方式。
著有《一日一花》、《四季花傳書》、《花會記》等。目前《一日一花》、《四季花傳書》已由浦睿文化引進中國大陸,出版簡體中文版。
F. 一日一花是什麼花
《一日一花》是日本著名花藝大師川瀨敏郎的作品。起初是在網路上連載的專欄,內後來匯編容成書籍。
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川瀨敏郎從2011年6月開始的一年,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並持續在網上連載「一日一花」專欄,廣受好評後匯編成這一冊精美的圖鑒。
川瀨敏郎的這部作品,帶著濃濃的禪意,425種來自山野的花草成為了視野中的主角,簡約中浮現一種枯寂之美。路邊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通過插花,竟然也能呈現出一種崇高的姿態,構成一種素美的精緻。一年四季366天,川瀨敏郎用感官上最干凈簡約的方式,呈現生命最本質的元素。
(6)日本花藝大師川瀨敏郎一日一花擴展閱讀:
川瀨敏郎1948年生於京都,自幼師從最古老的「池坊」花道。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畢業後,前往巴黎大學留學,回國後不拘泥於流派,回到花道的原點自由創作。著有《一日一花》《四季花傳書》《花會記》等。
川瀨敏郎擅長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簡約中有一份枯寂之美。他的花藝有 著濃厚的禪意,常被人當作對四季更迭、時間流逝的一種冥想方式。
G. 佗寂怎麼解釋
佗寂日語譯為侘び寂び,侘寂追求無需繁華,不要裝飾。
侘寂也會被人們理解成中國回的禪意,人們很容易想答到日本寺廟,寺廟里爬滿青苔的石燈,以及經歷幾百年風雨的,外表毫無塗漆保護的木柱。
侘寂直指事物的「本源",如未雕琢的璞玉,未上漆的木頭和未被社會化的我們,重視事物最原始的模樣,是一種不刻意突出裝飾和外表,強調事物質朴的內在,並且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本質的美。
(7)日本花藝大師川瀨敏郎一日一花擴展閱讀:
緣由
佗寂美的意涵,得先理解日本的幾種基礎美學開始,精研日本文化二十餘年的陳慶彰說,首先是都美,也就是受中國唐代影響的宮廷之美,標榜燦爛絢麗與金碧輝煌,其次是日本傳統的清美,這是一種受大自然啟發的清新之美,特色是清爽、自然,還有一種傳統的簡約美,強調簡單俐落的造型。
而佗寂之美,就是日本人在外來的都美與本土的清美、簡約美等多重文化激盪沖突之下的產物,由16世紀茶聖千利休總集大成,透過茶道空間與儀式來具體呈現 Wabi-sabi之美,並且為其定調。
H. 什麼花一日一花
球根秋海棠。又名球根海棠、茶花海棠,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球根秋海棠花大色專艷,兼具茶花屬、牡丹、月季、香石竹等名花異卉的姿、色、香,是秋海棠之冠,也是世界重要盆栽花卉之一。
株高約30cm,塊莖呈不規則扁球形。葉為不規則心形,先端銳尖,基部偏斜,綠色,葉緣有粗齒及纖毛。腋生聚傘花序,花大而美麗。品種極多。花色有紅、白、粉紅、復色等。花期春季。
(8)日本花藝大師川瀨敏郎一日一花擴展閱讀:
在日光溫室條件下,8月份播種比較好,這樣在10月下旬的時候,會形成直徑0.5厘米左右的球根,而後採收儲存。等到第2年2月份時,精細栽培,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就可開花,且花大色艷,整齊一致,商品性比較好。播種要非常精細,進口種子多為包衣種子。
如果是非包衣種子,則播種時要加細沙和勻後才能撒勻。播後盆口蓋上玻璃,保持溫度。溫度在18-21℃,約10-15天可發芽。如果溫度不夠,有時要達到20多天後才能發芽。發芽後要使之見半光,約2個月後,具有2-3片真葉時移栽到6厘米盆。
I. 關於花藝的書籍有哪些
由黃永川所著的《文人花(共2冊)》是中國插花藝術的經典文本,也是日本花道的所推崇的最為經典的文獻,一為袁宏道《瓶史》、張謙德《瓶花譜》的注釋解析,一為《瓶花別冊》,是黃永川撰寫的一個歷史回顧和使用技巧,佐以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的插花作品和點評;黃永川的整理,依託台北故宮博物院大量珍貴的明代美術資源,對明朝時期插花的總體面貌,有最為廣泛而細致的呈現。同時,作為多年浸淫於中國插花史研究的權威人物,也是最理想的該書註解人。
作為中國人還是要銘記中華花道的,這是我們最古老的藝術文化。學習好了日本和歐美的,最後還是要回過來發展我們自己的花道藝術,這才是真正的文化傳承。
J. 學習花藝,有什麼推薦的書籍嗎
前期看花藝素材大全,有很多的花材介紹,有很多的花材習性,很好的一本書。回進階的書籍可以看看Pim Van Den Akker的書答,有7本,都是很好的花藝設計書,比較全面。還有上屆花藝世界盃冠軍Alex Choi的書也是很好的一本書。還有花藝三劍客的本傑明的書也很好,有很多本,可以搜索一下。最後是花藝第一人的書籍,Daniel Ost的書,也可以看看。